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5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飞豹大战鸭嘴兽 论中国空军不需要苏-34战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29 20:1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飞豹大战鸭嘴兽 论中国空军不需要苏-34战机

2009-6-29

空军,是现代化高科技环境下一国武装力量的支柱,在战争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这其中,作为空军武器装备重要组成部分的战斗攻击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着空军不断向远程化、攻击性发展.对空军战斗攻击机的航程、作战半和载弹量径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顺应这种实战要求,重型远程战斗轰炸机受到很多国家的青睐。

作为世界主要军事强国,中国空军武器装备的发展始终受到广大军事爱好者的关注,任何有关中国空军武器装备更新的消息都会引发广泛的讨论。长期以来,由于复杂历史原因,中国空军的武器装备相对发达国家是比较落后的。

为加速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现代化速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加强自行研发的同时,中国从俄罗斯引进了大量多种型号的武器装备。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俄制苏-27系列重型战斗机的引进为标志,开始有大批多个种类的俄制武器装备陆续进入中国各军、兵种服役。应该说,大量俄制武器的服役对中国军队尤其是对中国空军整体水平的提升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伴随俄制武器的进入,开始在中国国内军迷中出现了一批坚定的俄制武器推崇者。其中不乏一些对俄国武器的“骨灰级”铁杆粉丝。从那时起,每当俄国向中国推销一种武器装备尤其是新型战斗机,必然会引起中国国内俄制武器推崇者的大力鼓吹。甚至于俄国武器装备和俄国技术已经被说成是“中国国防现代化的必需品”。

这种说法在中国军迷中引起了广泛争论。最近,这种“必须引进俄国战机”的论调再次在中国互联网上抬头。而这次的主角则换成了俄制苏-34远程战斗轰炸机。据俄国媒体报道,与以往不同,此次是由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亲自向中国推销本国最新款苏-34战斗轰炸机。苏-34的引进问题在中国广大军迷中引起广泛争论。

中国国内的俄制武器推崇者们将苏-34明确形容为“中国空军必须有的”。而与之对应的则是他们对国产FBC-1A“飞豹”重型战斗轰炸机的大力批判。甚至出现了“要苏 -34不要飞豹”的论调。这种说法在中国俄制武器推崇者和国产战机支持者中引发激烈争论。那么,苏-34远程战斗轰炸机是否真有如此“神勇”,甚至是“中国空军必需品”呢?在此,灵云欲以自己所知和网友们就此进行一下分析。因为灵云能力有限,所写的肯定有不足之处。还请网友们多多指教。

本次俄国向中国推销的是其新型苏-34远程战斗轰炸机。6月15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专访时,亲自推销俄国新型苏-34歼击轰炸机。俄国总统甚至表示,苏-34“的确是一架伟大的飞机”。

俄国对华做武器推销历来是换着花样,已经不是新鲜事。但与以往有很大不同的是,此次是由俄国总统本人亲自出马做“促销活动”。而更为重要的是,苏 -34的“身份和地位”与以往俄国推销的战机相比要显赫得多。2009年3月28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视察“库宾卡”空军基地时,曾亲自驾驶苏-34 上天飞行了半个小时,加上俄国官方多次的高调宣传,足以体现出苏-34在俄国人心中确实有相当的地位。

实际上,在对华武器尤其是战斗机推销方面,苏-34应该算是是中国军迷的“老朋友”了。此前俄国就曾经在不同场合多次对中国推荐过苏-34。苏 -34是由俄罗斯著名的苏霍伊设计局在著名的苏-27重型战斗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一种前线战斗轰炸机。原型代号为T-10B,在1990年4月首飞。苏 -34基本保留了其前身苏-27的设计和结构。

最大不同在于座舱改为并列布置,而且机头改为下倾角更大的扁平菱形。这样做是为了安装有一部具有地形跟踪/回避能力的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机上装备有俄国乌拉尔光学机械工厂研制的新型光电探测—瞄准系统以及红外前视系统观瞄吊舱。同时还装有电子对抗系统。座舱内布置了俄国新一代航电系统,包括多具大型彩色液晶矩阵。

最具特色的,为满足长距离和长时间飞行作战,苏-34的两飞行员不但配备有具备按摩设备的座椅以减轻疲劳。甚至于居然在并不十分宽敞的座舱后部为飞行员设计了一个微型厨房和微型厕所。而且将登机方式改为在前起落架减震支柱上安装了登机梯,人员从这里进入座舱。这种带厕所和厨房的布局以及登机方式,以往只出现在诸如战略轰炸机或运输机之类的大型飞机上,在世界同等吨位的重型战斗轰炸机中是绝无仅有的。

同时,苏-34优化了机体结构,增加了机内燃油和最大起飞重量。还在全新设计的尾椎内安装了一部后视雷达。作为一种典型的前线战斗轰炸机,苏-34 采用了双轮起落架以确保在条件恶劣的前线机场起降。机身关键部位装有17毫米的钛合金装甲,用于防御小口径防空火炮的攻击。动力装置为两台AL-31F- M1矢量推力涡扇发动机。

苏-34翼展14.7米,机长21.94米,机高5.93米;空重14吨。最大起飞重量45吨,最大载弹量8吨;实用升限1.5万米,最大飞行速度 1.6马赫,最大航程4000公里。固定武器为一门GSH-301型30毫米炮,备弹180发。机上共有12个武器挂架,可使用大部分俄制空 —空/空—面精确制导和非制导武器。

苏-34目前已经开始在俄国空军服役,俄国人的计划是用它来替代苏-24前线战斗轰炸机和苏-25强击机这两种作战飞机。此外,苏-34还有另一种海军航空兵专用改进型,即苏-32FN岸基侦察/反潜巡逻攻击机。该机机体结构等与苏-34大同小异,主要不同是换装了俄制 “海龙”反潜系统。同时机载武器主要以攻击海面/水下目标为主。装备海军航空兵,用于反舰、反潜作战。

客观讲,苏-34确实是一种具有强大对地/海攻击能力的重型远程战斗轰炸机。与中国此前引进的俄制苏-30重型远程战斗轰炸机相比,苏-34的对地 /海攻击能力要更专业得多,但其空战能力相对苏-30有所减弱。正是由于强悍的地/海攻击能力,苏-34一问世,就在中国国内得到俄制武器发烧友的热捧。尤其是伴随着俄国的若干次对华推销,苏-34更成为中国部分网友极力推崇引进的“王牌”。

与以往鼓吹引进一种俄国货就必然要相对应的排斥一种国产武器一样,他们在百般热捧引进苏-34的同时,不断批判与苏-34功能类似的另一种国产战机,这就是国产新型FBC-1A“飞豹”重型战斗轰炸机国产。甚至出现极端的“ 要苏-34不要飞豹”的说法。但灵云对这种说法无法苟同。

FBC-1A“飞豹”重型战斗轰炸机国内代号为“歼轰”-7A。是现役国产主力对地/海远程攻击机种。其前身“歼轰”-7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重型战斗轰炸机。该机由西安飞机制造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共同研制。

是在原“歼轰”-7技术上改进的新型全天候多用途歼击轰炸机,主要用来突击敌战役纵深目标、中型以上的水面舰船,同时具备一定的空战自卫能力。与原型“歼轰”-7,新“飞豹”尽管在外形上变化不大,但在整体性能上则有巨大飞跃。首先,在外观上采用整体风挡取代了原来的“3片瓦”风挡,改善了飞行员视野,同时取消了原型备受诟病的翼刀。而且机上大量采用了国产新型复合材料,减轻了重量,增加了载油量和载弹量。

而且喷涂有国产新型雷达吸波涂料,提高了隐身性。机体为常规半硬壳式结构,悬臂式复合两段式后掠上单翼;串列式双人全密封座舱,座椅头靠和背部有防弹钢板,座舱和机身油箱下部有防弹复合装甲;可收放式前三点式液压式双轮起落架;动力系统为两台国产涡扇—9型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最大静推力 5556公斤,最大加力推力10000公斤;采用数字式燃油调节系统,收敛扩散可调喷管。与外形相比,新“飞豹”最大的变化是航电系统。

新“飞豹”装备有国产新型JL—10A型“神鹰”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神鹰”是中国第一种实用化的纯国产战斗机用先进多功能火控雷达。具有上视、下视、空对空模式边扫描边跟踪、多目标探测跟踪的空域搜索和目标跟踪能力。具有高中低三种波形,空对地模式下具备32:1的多普勒波束锐化能力。同时具备合成孔径对地探测能力。

具有11种工作模式,包括空对空超视距拦截、近距格斗、对地攻击、反舰、多普勒波束锐化实时成像—地图测绘、空地测距、气象探测、辅助导航等功能。最大搜索距离104公里,上视80公里,下视54公里;可探测15个目标并同时攻击其中威胁最大的6个目标。座舱中装有一个平视显示器和三具国产新型大型彩色液晶矩阵,只保留极少数机电仪表作为备份。还配备有火控计算机和1台数字式任务计算机、新型国产惯性/GPS组合式导航系统和型多普勒导航系统等。装备有一套以电子自卫智能计算机为核心的综合化电子战/红外干扰系统。战机还可以使用中国空军现役所有机载战术侦察/探测/指示吊舱以增强精确探测、打击能力。

战机使用的是国产新型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操作系统,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此外,飞行员还配备有国产新型综合头盔瞄准 —显示系统。新“飞豹”的全部航电系统通过1553-B综合数据总线实现了交联,构成一个完整的一体化综合作战系统。灵云认为,新“飞豹”的航电系统整体水平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引进的俄制苏-30系列战斗轰炸机。

在机载武器方面,新“飞豹”固定武器为一部23—3型23毫米双管航炮,备弹300发。该口径机炮主要用于自卫,对地攻击威力有限。共7个外挂点,最大载弹量6.5吨。翼梢挂点主要用于携带近程空-空导弹用来自卫。可以使用中国空军现役所有型号的空—空/空—面精确制导和非制导武器。如“霹雳”- 10近程空-空导弹、“霹雳”-12主动雷达制导远程空-空导弹、鹰击-91超音速远程反舰/反辐射导弹、鹰击—83亚/超音速远程反舰导弹、鹰击 -82D远程空地导弹、飞腾-2型反辐射导弹、“雷石”制导炸弹以及各重量级的自由落体炸弹和各种口径的火箭发射巢等,而且可以使用和俄制苏-30战斗轰炸机配套引进的各种俄制精确打击武器如Kh-59ME远程防区外空地导弹(灵云注:前提是俄国提供相应的技术如原代码支持)。

在引进的苏-30系列和国产新型歼—11系列重型战斗轰炸机服役前,“飞豹”是中国国产最先进的重型战斗轰炸机。即便是在现在,在作战能力尤其是对地/海精确打击能力上,新“飞豹”也已经超越了引进的俄制苏-30系列战斗轰炸机。那么,与新“飞豹”相比,俄制苏-34是否真如某些人所说的那样“神勇无敌” 呢?

首先灵云认为,必须承认。与新“飞豹”相比,俄制苏-34在部分作战能力方面确实存在一定优势。苏-34在航程、作战半径和载弹量方面都要大于新“ 飞豹 ”。苏-34的最大载弹量达8吨,超过了新“飞豹”的6.5吨。但这不是绝对的。现代化战争条件下,对战机对地/海攻击能力的一项重要要求是其航电系统的总体性能和机载武器性能。而在这两方面,新“飞豹”显然并不落后于苏-34。

在航电系统方面,苏-34使用的是俄制多功能无源相控阵雷达,其最大探测距离可达200~250公里。从探测距离上看,苏-34强于新“飞豹”。俄国在其一系列新型战绩上都配备有无源相控阵雷达,配制比例和数量都超过了西方同类战机。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例如俄国出口战机如出售给印度的俗 -30MKI配备的“雪豹”相控阵雷达在可靠性、探测性等方面表现的就很有问题。考虑到苏-34的雷达继承了俄制机载雷达一贯的“傻大黑粗”的缺点,因此重量和体积很大,而且可靠性、可维护性以及寿命都不理想。

因此苏-34自身雷达的性能究竟如何目前很难下定论,更没有某些中国网友所说的那样“无敌”。而新“飞豹”使用的国产“神鹰”雷达尽管在探测距离上与苏-34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在其它方面如对空中和地/海面目标的综合探测精度、辅助探测功能以及对空远程多目标同时攻击能力方面并不亚于俄国同类产品,在可靠性等方面还有一定优势。而且随着国内技术不断发展,中国在战斗机用有源相控阵雷达雷达研制方面已经取得巨大进展。

根据目前可以得到的较权威的公开资料灵云推测,国产最新型数字式有源主动电扫描相控阵雷达已经研制成功,开始装备给现役国产最先进的歼-11BS重型战斗轰炸机。该雷达是中国为第四代战斗机项目研制的,机载雷达项目是已知的中国第四代战斗机配套项目中进展速度最快的,性能优于俄国新型苏—35战机使用的N011M“雪豹”无源相控阵雷达。具备强大的对空—对地/海目标探测能力,而且具备极强的抗干扰能力。

今后,国产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雷很有可能会装备在“飞豹”的新改型上。如此一来,“飞豹”的综合作战能力将得到更大的提升。而在其他航电系统如座舱综合显示—控制系统方面,中国非但不落后于俄国,相反在某些领域如大型多功能彩色液晶显示器以及系统可靠性等方面还有一定优势。新“飞豹”在航电系统如显示系统等方面丝毫不亚于苏-34。而最新型国产歼 -11BS重型战斗轰炸机在航电系统方面更是可以与苏-34相比肩。

至于机载武器系统尤其是精确制导武器方面,中国并不次于俄国。经过多年努力,目前中国在空射精确制导武器尤其是防区外远程精确制导武器上已经取得巨大成功。在武器性能、种类和应用能力方面丝毫不比俄国弱。而且在部分性能如机载武器弹药的小型化、智能化和可靠性等方面还有一定优势。这就新“飞豹”有效提高了使用这些武器的新“飞豹”的作战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在载弹量方面于苏-34的差距。

其次是航程和作战半径问题。“飞豹”在航程和作战半径方面的差距主要是由于发动机性能造成的。“飞豹”现在使用的是国产涡扇—9型发动机。涡扇—9 脱胎于英制“斯贝”发动机。该发动机是英国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研制的军用发动机。受当时技术条件等限制,该型发动机体积和重量较大。油耗相对较大而且推力有限。

涡扇—9虽然有所改善,但依然有一定不足。这成为制约“飞豹”扩大航程、作战半径和载弹量的首要因素。随着国内在军用大推力航空涡扇发动机技术领域的发展,下一代“飞豹”改进型将换装油耗小、推力大的先进国产发动机。加上国内战斗机“伙伴”空中加油技术的成熟(灵云注:关于中国战斗机“伙伴”空中加油技术详见灵云ら苍月《哥们儿,我给你加油!:展望中国伙伴加油技术的发展》),相信“飞豹”在航程、作战半径和载弹量方面的不足最终会得到圆满解决。

在其他作战能力方面,新“飞豹”与苏-34基本处于伯仲之间。两者都是以对地攻击为主,兼具空战能力的重型战斗轰炸机。这个机种的一大特点是具有极强的对地/海面目标攻击能力尤其是远程、大纵深攻击能力,但其空战能力普遍只具有最起码的自卫水平。部分俄国武器发烧友一直坚称苏-34“继承了苏-27 的机动性,具有强大的空战能力”。

但灵云认为这种说法非常值得商榷!苏-34确实是从苏-27改进而来的,也继承了“侧卫”系列经典的气动布局。但问题是,正是由于过分追求强悍的地 /海面目标攻击能力,尤其是由于过于追求增加航程、载弹量并增强装甲防护能力。对苏-34的机体结构进行了大幅强化和改进,以增加载油量并提高载弹量,而且增加了厚重的装甲。这直接导致苏-34的尺寸、重量都有大幅攀升,极大的抵消了原有的气动布局优势。

因此其空战能力比起纯粹用于争夺空中优势的苏-27有不少退步。实际上,苏-34和新“飞豹”两者都属于最典型的侧重对地攻击为主的战斗轰炸机。这一机种的通病就是在具有强悍的对地攻击能力的同时,受多种因素制约,只具备最起码的自卫空战能力。其空战能力尤其是近距离空中格斗能力远没有宣传中的那样强。战机的作战用途的侧重点一旦确定,势必会影响其他兼顾的性能。这种情况是目前技术所无法改变的。

实际上,苏-34和新“飞豹”两者的空战自卫都主要依靠机载雷达和远程空—空导弹相配合的超视距截击能力。两者在近距离格斗方面都明显能力不足。因此在空战能力方面苏-34和新“飞豹”并没有明显差距。至于部分国内军事爱好者力捧的苏-34 使用的矢量推力发动机,对其究竟有多大实战效能,灵云认为同样非常值得商榷!

苏-34使用的的是俄制AL-31F-M1矢量推力涡扇发动机。与传统发动机技术和飞机控制技术相比,发动机推力矢量技术由于具有很多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受到各军事强国国的普遍重视。目前,掌握发动机推力矢量技术并将其实用化的主要是美国和俄罗斯。其中美国主要是将发动机推力矢量技术应用于第四代战斗机上,如著名的F-22“猛禽”和F-35“闪电II”战斗机。发动机推力矢量技术和其他技术的应用使这两种战机的作战能力比以往三代机有了质的提高。而与美国将发动机推力矢量技术应用与四代机的做法不同的是,俄罗斯将发动机推力矢量技术大量运用于对三代机的改良。其中包括出售给印度的苏 -30MKI、苏 -37、苏-34和刚研制成功的苏-35以及米格-35。

俄国在改进型战斗机上使用推力矢量发动机技术已经不是第一次,但其究竟具备多大的实战意义灵云认为目前还是未知数。首先,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目前的所有推力矢量发动机都是以复杂的机械手段来控制喷口,这导致矢量推力喷嘴的变换角度越多其机械结构就越复杂,加上俄国航空发动机向来有寿命短的缺陷,这直接造成目前所有俄制推力矢量发动机的寿命尤其是其最关键的矢量推力喷嘴的大修间隔寿命非常短。

如印度空军苏-30MKI战斗轰炸机使用的AL-31FP推力矢量发动机的寿命只有300小时。目前俄国宣传资料宣称苏-35使用的117S发动机技术是其中最成熟的,其寿命为4000小时,这对于现代化航空发动机来说依然是较低的,考虑到俄国对外宣传中一向有夸大其词的习惯,因此灵云认为苏-34 发动机的真实寿命非常值得怀疑。

同时灵云认为,目前世界上使用推力矢量发动机的除俄罗斯一些改进型三代或三代半战机外,就只有美制F-22和F/A-35这两种第四代战斗机。而西方所有其他改进型第三代或三代半战斗机如美国的F-15K、法国的“阵风”、欧洲“台风”战斗机等都没有使用推力矢量发动机。这决不是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发动机技术不如俄罗斯。灵云认为,原因就是第三代战斗机本身并不适合使用推力矢量发动机。第三代战斗机的整体气动布局设计、机载电子飞行控制系统和机体材料等方面与第四代战斗机都有巨大差异。

现代战斗机对发动机的使用是在设计时就与机体气动布局、机体机构强度和材料选择以及航空电子飞行控制系统作为一个系统化的有机整体综合考虑进去的。而第三代战斗机在设计气动布局、机体结构和航电飞行控制系统以及选择机体材料时并没有考虑过使用推力矢量发动机技术,因此其气动布局计如机载武器外挂方式、机体材料和机体结构强度选择和航电飞行控制系统的性能都极大限制了推力矢量发动机功能的发挥。

苏-34恰恰是使用了最典型的第三带战斗机的气动布局。而第四代战斗机在设计时就将推力矢量发动机带来的高机动性等性能考虑在内,将推力矢量控制技术、航空气动布局设计技术、机体结构强度设计、机体材料选择和航空电子飞行控制系统作为一个系统化有机整体而综合考虑。如美国的F-22和F/A-35就使用了诸如内置弹仓、一体化综合航空电子飞行控制系统等技术。正是如此才能保证推力矢量发动机功能的充分、全面发挥。这也是西方所有其他改进型第三代战斗机上都没有使用推力矢量发动机技术的最根本原因。

反观俄国。俄国在一系列改进型第三代战斗机如苏-35和米格-35上都使用了推力矢量发动机。这样做确实给这些飞机带来更好的机动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各种航展上俄国飞机都作出大量惊人的高难度动作。但所有这些表演飞机都有个通例,那就是它们都是没有携带任何外挂载荷的“裸机”,甚至为追求特级效果机内载油量也受到严格限制。而挂弹机和“裸机”两者在气动外形和整体重量上存在巨大差异。挂弹后的战机其气动布局和重量等关键指标将产生巨大变化,整机重量和飞行阻力将大幅增加。

如此一来飞行条件将彻底改变,在此种状况下安装有推力矢量发动机的第三代战斗机在实战中究竟能否做出航展那些花里胡哨的高机动动作绝对是个未知数。同时,未来第四代战斗机将具备高隐身性和超视距截击能力。在这种条件下安装有推力矢量发动机的第三代战斗机在实战中由于难以用机载雷达发现对方,很可能连对手面都见不到就已经被击落,即使面对同样的第三代战斗机也是如此。而即便是三代机可以与第四代战机进入近距离格斗,由于两者在飞行品质上存在巨大差异,因此使用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的三代机与四代机近距离交战也存在相当难度。

印度空军的苏-30MKI战斗轰炸机在与美国空军F-15C 模拟对抗演习中是靠雷达在远距离用超视距拦击手段获胜的,并非依靠推力矢量发动机带来的高机动性。未来空战将越来越多的依靠超视距攻击,在此条件下装有推力矢量发动机的低隐身第三代战斗机将很难发挥起作用。美国空军曾经研制过使用推力二元矢量推力发动机和全动鸭翼的F-15STVOL。其特点和俄国研制的苏-30MKI基本相同,也是使用了二元矢量推力发动机和三翼面结构。

试验表明F-15STVOL的机动性比原型确实有很大提高。但就是因为F- 15STVOL属于典型的三代机,其机体条件等原因造成矢量推力发动机的性能受到相当影响无法得到全面发挥。因此美国在其后F-15和F-16以及法国的 “阵风”和欧洲的“台风”等三代机的改进性中都没有使用矢量推力发动机技术。因此灵云认为,苏-34的近距离机动格斗能力远没有宣传中的那样强大。而新“ 飞豹”上装备的国产新型综合头盔瞄准/现实系统配合国产最新型“霹雳”-10全向近程空-空导弹,完全可以满足空战自卫的需求。其性价比远强于俄国人耗费巨大财力物力给三代机装推力矢量发动机要强得多。

最重要的,就是战机国产化问题。灵云认为这无疑是事关中国空军核心利益的大事!众所周知,俄国在对华武器出口方面一向存在极为苛刻的附加条件,而且向来是 “留一手”,从不把最重要的核心技术出售给中国。苏—27引进计划就是最好的明证。苏—27的到来无疑给中国空军带来飞跃性的变革。但问题是,随着苏— 27和其中国版歼—11系列逐步成为中国空军的绝对主力,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俄国拒绝提供核心技术尤其是最重要的发动机技术。这直接导致歼—11系列在其他部分已经实现全面国产化的情况下,唯独在最核心的发动机上长期受制于俄国!

而且其配套的AL-31涡扇发动机还是国产歼—10轻型战斗机的动力系统。这种主力战机的动力系统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是极其危险的!正因如此,中国才克服巨大困难尤其是俄国严密的技术封锁,最终研制成功国产WS-10“太行”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实现了主力战机动力系统的国产化,摆脱了对俄国的长期依赖。

而一旦中国空军再引进苏-34这一新机种,在很多子系统尤其是发动机上,以及后期技术升级和后勤维护等上面又必须再次依赖俄国。这必将增加空军的负担和风险。势必又要重走老路,导致好不容易才摆脱对外依赖的中国空军再次面临窘境。而且俄国人是绝对不会把关键技术出售给中国。

反观新“飞豹”。尽管其在部分性能上不如苏-34。但却是纯国产的。无论是性能还是生产数量,不需要任何对外依赖,完全由中国人自己掌握。而且其综合性能也并不比苏-34差多少。这保证了军队战斗力的持续性和自给能力。无论发生何种状况,使用新“飞豹”的中国军队都没有后顾之忧,不必担心受制于人。这对于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

最实际的一点。灵云认为苏-34对中国空军来说,非但不是某些国人所谓的“超级战机”。相反一旦引进,将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不伦不类”的境地!作为一种最典型的大型对地攻击机,苏-34在中国能发挥的空间极其有限,而中国国内恰恰就已经有和他功能雷同的机种。一方面,苏-34价格昂贵。进口一架苏 -34 的资金有可能足以装备多架国产同类战机如“飞豹”和歼—11系列。而另一当面,苏-34能做的,“飞豹”和歼—11系列又都完全可以作到。

甚至有可能做的更好。如此一来,中国花费巨额资金买进的苏-34将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鸡肋”。而且既然要购买这样一种先进军用飞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就必须引进相当数量以组成并保证形成一定规模的战斗力。那么在国内已有同类机种的情况下,问题就出现了——买多少呢?买多了,即消耗资金又功能重叠,无疑是巨大的浪费。但买少了又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而这就引出了另一种中国的俄国武器发烧友的一贯伎俩——“强烈要求,买几架回来研究后仿造”。这种伎俩出现在N多俄国对华武器推销中。灵云认为这种说法无疑是最无知又荒唐的!甚至本身就是巧言狡辩!最起码的:中国即使肯这样买,俄国人肯这样卖吗?!俄国对中国仿制其先进军事装备一直耿耿于怀,向来是绞尽脑汁的严密设防。而且精于算计的俄国人是绝不会冒这种风险的。怎么可能傻到象某些中国人所谓的“只卖几架”给你去仿制呢?!

苏—33舰载机项目就是最好的例证!俄国人对华提供军事技术的先决条件向来是中国必须首先直接购买相当数量的成品,然后才可能考虑转让技术,而且还不是核心技术。而历史经验无情的证明,处于对中国的传统戒心以及对市场的垄断,俄国人是绝对不可能把真正的核心技术出售给中国!在这方面不能对俄国存在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想靠所谓“只卖几架 ”来套俄国人的技术无疑是痴人说梦!

同时,另一种所谓“引进苏-34发展中国战略轰炸机”更是荒唐。苏-34属于一种再典型不过的前线战术轰炸机。这种机种主要用于执行对敌战术打击任务如对地面目标的袭击。与战略轰炸机有本质上的差别。无论从体积、吨位、最大起飞重量、航程、作战半径、载弹量还是突防能力等方面都远远无法与后者相提并论。

具体到中国,苏-34甚至不如改进后的最新型轰—6K轰炸机。实际上俄国人对苏-34的定位一向是极为明确的:用来取代苏-24前线战斗轰炸机和苏 -25强击机。这和中国空军的“飞豹”战机如出一辙。俄国人从来就没有打算要把苏-34作为战略轰炸机来使用,更没有想过要用它去取代图-22M“逆伙” 战略轰炸机。倒是中国国内某些俄国武器发烧友,仅仅因为一张中国技术人员对苏-34模型进行风洞试验的照片,就认定中国将仿造苏-34发展战略轰炸机。这无疑是一种荒唐的逻辑。

通过上面的分析的可以看出,中国空军完全没有引进苏-34的必要。中国空军自己已经拥有了完全国产化的FBC-1A“飞豹”和歼—11系列重型战斗轰炸机和歼—10轻型多用途战斗机。加上改进后的歼—8F战斗机、强-5攻击机以及轰-6轰炸机等,完全可以满足先阶段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需求。根本不需要再花大价钱去买苏-34。苏-34能作到的,以飞豹”为代表的国产飞机都可以作到,甚至可以做的更好!

在空战性能上,苏-34不如歼—11系列,甚至不如改进后的歼—8F;对地/海攻击能力上,“飞豹”和歼—11系列又丝毫不亚于它。诚然,苏-34 在俄国确实被看作“伟大的飞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这是由于具体国情造成的。也正是因为国情不同,苏-34并不适合中国,更不可能在中国成为“伟大的飞机”!那种不顾一切的一味批名追捧俄国战机,同时又竭力贬损中国自己的国产战机的行为无疑是极为愚蠢而荒唐的!随着国内航空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已经不在需要买外国飞机来提升战力。苏-34 这只来自北极圈的“鸭嘴兽”,注定将只能成为中国空军的“看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2-2 13:32 , Processed in 0.246143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