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213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细胞:中山医院 肝癌分子特征全景和个性化诊治 马兜铃酸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0-12 12:39: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邓文龙 于 2019-10-12 19:04 编辑

复旦新闻文化网 新闻 学校要闻

肝癌研究领域重大突破!樊嘉院士团队在《细胞》杂志发表新成果
中国学者国际上率先揭示肝癌分子特征全景和个性化诊治新策略

来源:复旦附属中山医院

发布时间:2019-10-11



肝癌是我国发病率第四位、死亡率第二位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超过一半的新发和死亡肝癌病例发生在中国,约85%的肝癌患者具有乙肝病毒感染的背景。

2019年10月,国际顶级生物医学期刊Cell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樊嘉院士团队的最新成果“乙肝相关肝细胞癌的整合蛋白质基因组学特征”。该研究借助大规模的蛋白质基因组平台,以高质量的蛋白质组学技术为基础,充分结合基因组和转录组学研究,首次实现了对乙肝相关肝癌的多组学、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性分析,为更深入地探索肝癌发生发展机制及指导肝癌的个体化精准诊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樊嘉院士等通过团队合作,利用159例手术切除的肝癌样本,全面检测和分析了基因突变谱、拷贝数变异、表达谱、蛋白质组及磷酸化蛋白质组,通过关联分析与生物学实验,全面解析了肝癌分子特征和发生发展的机制,揭示了我国肝癌突变谱与西方肝癌突变谱的不同之处,提示了基于中国人肝癌数据开展临床转化研究的必要性。

据樊嘉院士介绍,我国相当一部分乙肝患者曾接受过中医药治疗,中药的不当使用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发现,35%的肝癌样本中含有马兜铃酸诱导的基因突变“指纹”,同时,蛋白质组数据也检测到了由马兜铃酸基因突变“指纹”编码的变异蛋白,而且马兜铃酸的突变“指纹”与肿瘤突变负荷(TMB)增高和微环境免疫耐受显著相关,提示了免疫治疗对该类肝癌患者的潜在临床价值。考虑到马兜铃酸的肝癌致癌作用,建议在临床上应谨慎使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本研究还发现,肝癌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的相关性仅为0.54,约20%蛋白质对基因拷贝数变异产生了显著的对冲效应,既对多组学数据之间的不一致提出了可能的解释,又证明了多组学联合分析的科学价值。肝脏是人体最主要的代谢器官,担负着生物转化、合成、解毒等重要功能,该研究系统地提示了代谢异常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现代谢相关蛋白质的变化是肝癌和非肝癌组织最大的差异,并与有/无“门静脉癌栓”这一肝癌特殊的临床特征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肝癌患者可分为三个亚型,即代谢驱动型、微环境失调型和增殖驱动型,这三个亚型患者的临床预后和潜在治疗靶点显著不同,而且该种分子分型的预后价值甚至超过了临床上常用TNM分期,有望为肝癌的预后判断、分子分型和个性化治疗提供精准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是国际首次对乙肝相关肝癌的大样本全景式多层次分析,研究所产生的高质量大数据将为广大肝癌临床与基础研究者提供支持,从而有力推动肝癌研究领域的发展。
樊嘉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周虎研究员及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高大明研究员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山医院高强教授、董良庆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朱洪文博士等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本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先导计划和上海市科委的大力资助。
据悉,中山医院近一年多来与外院单位合作,连续2篇研究论文发表在Nature杂志主刊上,最近发表的这篇Cell论文又是一项重大研究突破。

http://news.fudan.edu.cn/2019/1011/48653.html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 ... 37%3Fshowall%3Dtrue



华成旅行社  欢迎来电咨询:

电话:03-3833-9823  / 03-5688-1863
FAX :03-3833-9873  / 03-3834-5891

SOFTBANK电话:080-3416-2275   担当:小郭  微信号:08034162275
SOFTBANK电话:090-2172-4325   担当:小于  微信号:TYOSCL4325
SOFTBANK电话:080-3398-4387   担当:小李  微信号:huacheng4387
SOFTBANK电话:080-3523-4388   担当:小何  微信号:huacheng602
SOFTBANK电话:080-3084-4389   担当:小马  微信号:huacheng858

http://www.kaseisyoji.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0

2#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13:11: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邓文龙 于 2019-10-12 13:15 编辑

作者:樊嘉等 来源:《细胞》 发布时间:2019/10/11 10:14:30

科学家揭示肝癌分子特征全景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教授樊嘉等借助大规模的蛋白质基因组平台,首次实现了对乙肝相关肝癌的系统性分析,为更深入地探索肝癌发生发展机制及指导肝癌的个体化精准诊疗带来了新希望。该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细胞》。

樊嘉等通过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周虎及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大明研究组合作,利用159例手术切除的肝癌样本,全面检测和分析了基因突变谱、拷贝数变异、表达谱、蛋白质组及磷酸化蛋白质组,通过关联分析与生物学实验,全面解析了肝癌分子特征和发生发展的机制,揭示了我国肝癌突变谱与西方肝癌突变谱的不同,提示了基于中国人肝癌数据开展临床转化研究的必要性。

据樊嘉介绍,我国相当一部分乙肝患者曾接受中医药治疗,中药的不当使用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人员发现,35%的肝癌样本中含有马兜铃酸诱导的基因突变“指纹”,同时,蛋白质组数据也检测到了由马兜铃酸基因突变“指纹”编码的变异蛋白。马兜铃酸的突变“指纹”与肿瘤突变负荷、肿瘤新抗原、微环境免疫耐受显著相关,提示免疫治疗对该类肝癌患者的潜在临床价值。他们还发现,肝癌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的相关性仅为0.54,约20%蛋白质对基因拷贝数变异产生了显著的对冲效应。

该研究还系统提示了代谢异常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现代谢相关蛋白质的变化是肝癌和非肝癌组织最大的差异,并与有无“门静脉癌栓”这一肝癌特殊的临床特征密切相关。(来源:中国科学报 黄辛)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ell.2019.08.052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 ... 01124070752900.shtm

3#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14:12: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邓文龙 于 2019-10-12 14:16 编辑

马兜铃酸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s,简称AAs)也被称为马兜铃总酸、增噬力酸或木通甲素,是一类硝基菲羧酸。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马兜铃酸、含马兜铃酸的植物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1]
中文名 马兜铃酸 英文名 Aristolochic acids,简称AAs 别    称 马兜铃总酸、增噬力酸或木通甲素 CAS登录号 313-67-7 EINECS登录号 206-238-3 熔    点 281-286℃ 危险性描述 一类致癌物

目录
1 研究历程
2 毒性成分
3 化学性质
4 物理性质
5 药典收录
6 香港禁用药材名单
7 争议内容

研究历程
马兜铃酸(AA)为硝基菲类有机酸类化合物 [2]  。这类有机化合物天然存在于诸如马兜铃属(Aristolochia)及细辛属(Asarum)等马兜铃科植物中,而这些植物曾广泛地被中医经经炮制解毒作为原生药材入药。此外,依靠吸食这类植物生存的蝴蝶体内也有马兜铃酸。马兜铃酸Ⅰ是最常见的一种马兜铃酸类化合物,它可在几乎所有马兜铃属植物中发现,并常与马兜铃内酰胺(aristolactams)共存。

致癌
在2017年10月,有媒体报道表示,一篇研究马兜铃酸药物作用的重磅论文,登上了《Science》旗下权威医学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的封面,该研究论文表示,基于对全世界1400多个肝癌样本的分析,研究人员认为马兜铃酸与肝癌之间存在“决定性关联”。该研究论文认为,含马兜铃酸的草药和制剂,是导致亚洲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该媒体报道同时指出,早在15年前,马兜铃酸就被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1类致癌物。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 ... /4340750?fr=aladdin



食药监总局公布: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材、中成药名单

仪器信息网 2017/11/09 11:04:01

[导读]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就含马兜铃酸药品的安全性问题作出回应,并同时发出了含马兜铃属药材的已上市中成药品种名单,以及可能含有马兜铃酸的马兜铃科药材名单供各界参考。
  业界近日对马兜铃酸与肝癌相关性的热议引发民众关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就此回应称,马兜铃酸安全性问题直接关系公众健康,关系中医药事业发展。
  食药监总局新闻发言人日前对媒体说,马兜铃酸与肝癌的直接相关性尚无直接有力数据支撑,但马兜铃酸具有明显肾毒性,可造成肾小管功能受损,甚至存在引发肾癌的风险。鉴于此,我国自2003年以来采取一系列风险控制措施,马兜铃酸肾损害病例数量已大幅下降,未收到直接引发肾癌报告。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就含马兜铃酸药品的安全性问题作出回应,并同时发出了含马兜铃属药材的已上市中成药品种名单,以及可能含有马兜铃酸的马兜铃科药材名单供各界参考。
  国家食药监总局发言人就马兜铃酸问题表示:所有把含马兜铃酸药材作为原料生产制剂的企业,都要对其产品进行安全性评价,限期提供评估结论,逾期未能提供评估结论,要停止生产,注销药品批准文号;有评估结论的,要提出风险控制措施,经药品审评中心审评后,对获益大于风险的修改完善说明书,对风险大于获益的予以淘汰。

近期总局发布了相关品种的清单
序号
药品名称
含马兜铃属药材
1
通迪胶囊
大青木香
2
复方胃痛胶囊
九月生
3
喘息灵胶囊
马兜铃
4
肺安片
马兜铃
5
复方蛇胆川贝散
马兜铃
6
鸡鸣丸
马兜铃
7
鸡苏丸
马兜铃
8
七十味松石丸
马兜铃
9
青果止嗽丸
马兜铃
10
润肺化痰丸(鸡鸣丸)
马兜铃
11
十三味疏肝胶囊
马兜铃
12
胃福颗粒
马兜铃
13
止嗽化痰丸
马兜铃
14
京制咳嗽痰喘丸
马兜铃
15
消咳平喘口服液
马兜铃
16
止嗽化痰胶囊
蜜马兜铃
17
二十九味能消散
木香马兜铃
18
二十五味绿绒蒿胶囊
木香马兜铃
19
二十五味绿绒蒿丸
木香马兜铃
20
二十五味松石丸
木香马兜铃
21
二十五味余甘子丸
木香马兜铃
22
二十五味竺黄散
木香马兜铃
23
风湿塞隆胶囊
木香马兜铃
24
风湿止痛丸
木香马兜铃
25
肝畅胶囊
木香马兜铃
26
九味牛黄丸
木香马兜铃
27
七味红花殊胜散
木香马兜铃
28
七味红花殊胜丸
木香马兜铃
29
清肺止咳丸
木香马兜铃
30
四味止泻木汤散
木香马兜铃
31
五味渣驯丸
木香马兜铃
32
和胃降逆胶囊
天仙藤
33
复方风湿药酒
寻骨风
34
复方拳参片
寻骨风
35
祛风除湿药酒
寻骨风
36
三蛇药酒
寻骨风
37
神农药酒
寻骨风
38
益肾蠲痹丸
寻骨风
39
杜仲壮骨胶囊
寻骨风
40
杜仲壮骨丸
寻骨风
41
保胃胶囊
朱砂莲
42
金朱止泻片
朱砂莲
43
朱砂莲胶囊
朱砂莲
备注:以上不包括外用制剂。
序号
药材名
原植物基源
1
大叶青木香
大叶马兜铃A.   austrozechuanica
2
大百解
土木香A. chuii
3
朱砂莲
四川朱砂莲A.cinnabarina
朱砂莲A.tuberosa
4
九月生(朱砂莲)
广西朱砂莲A. Tuberosa C. F.   Liang et S.M.Hwang
5
天仙藤
(马兜铃藤)
北马兜铃A. contorta
马兜铃A. debilis
6
马兜铃
北马兜铃A. contorta
马兜铃A. debilis
7
防己
异叶马兜铃A.heterophylla
川南马兜铃A   .austrozechuanica
穆坪马兜铃A. moupinensis
8
汉防己
异叶马兜铃A.heterophylla
9
淮通
穆坪马兜铃A. moupinensis
木香马兜铃A. moupinensis
10
木防己
(水城木防己)
木香马兜铃A. moupinensis
卵叶马兜铃A. ovatifatia
11
木香马兜铃
木香马兜铃A. moupinensis
穆坪马兜铃A. moupinensis
木香马兜铃A. moupinensis
藏马兜铃(藏木通)A.griffithiiYhoms   ex Duchartre
12
大青木香
广西马兜铃A.kwangsiensis   Chun et How
13
冕宁防己
穆坪马兜铃A.   moupinensisFranch
14
寻骨风
绵毛马兜铃A. mollissima
15
苕叶细辛
短尾细辛AsarumcaudigerellumC.Y.Cheng   et C.S.Yang
尾花细辛AsarumcaudigerumHance
青城细辛Asarumsplendens(Maekawa) C.Y.Cheng et C.S.Yang
双叶细辛Asarumcaulescens   Maxim.
16
乌金七
双叶细辛Asarumcaulescens   Maxim.
17
杜衡
杜衡Asarumforbesii Maxim.
宜昌细辛AsarumichangenseC.Y.Cheng   et C.S.Yang
18
湘细辛
杜衡Asarumforbesii Maxim.
小叶马蹄香AsarumichangenseC.Y.Cheng&C.S.Yang
五岭细辛AsarumwulingenseC.F.Liang
19
细辛
北细辛AsarumheterotropoidesFr.Schmidt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
汉城细辛AsarumsieboldiiMiq.var.seoulenseNakai
华细辛AsarumsieboldiiMiq
20
甘肃细辛
单叶细辛Asarumhimalacum   Hook.f.etThoms.
21
南坪细辛
单叶细辛Asarumhimalaicum   Hook.f.et Thoms.exKlotzsch
22
毛细辛
单叶细辛Asarumhimalaicum   Hook.f.et Thoms.exKlotzsch
23
金耳环
金耳环Asarum insigne Diels
24
山慈菇
山慈菇AsarumsagittarioidesC.F.Liang

备注:
  1.关木通、青木香、广防己的药材标准已撤销,故未列入。
  2.通城虎仅为广西1990附录收载,非正式标准,故未列入。
  3.天仙藤、马兜铃、细辛的药材标准为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寻骨风、杜衡的药材标准为1977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其他马兜铃科药材标准均为地方药材标准收载。
  4.目录中的防己、山慈菇均指地方习用药材。防己科防己、兰科山慈菇的药材标准已被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常用的防己、山慈菇不含马兜铃酸。

[来源:仪器信息网]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109/233056.shtml

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17:35: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邓文龙 于 2019-10-12 18:35 编辑

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中药马兜铃酸的药理作用和毒理作用

时间:2014-11-06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本文字数:3088字

论文摘要

  马兜铃酸又名木通甲素,是一种具有致癌性和肾毒性的硝基菲类有机酸,含有马兜铃酸植物主要有马兜铃酸科马兜铃酸属、细辛属 、木通科木通属、毛莨科铁线莲属、防己科千金藤属、蝙蝠葛属、菊科川木通属等几十种植物[1].由于马兜铃酸具有抗感染、抗癌、增强细胞免疫等广泛的药理作用,临床上被用于多系统多种疾病的治疗.1964 年国内学者吴松寒首报含有关木通的中药方剂或成药可导致肾功能损害,但当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2].1993 年比利时学者 Vanherweghem 报道了服用含广防己的减肥药出现急性肾间质纤维化、慢性进行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例[3].马兜铃酸肾病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近些年来对含有马兜铃酸中草药引发肾病的病例报道越来越多,目前更多的研究从马兜铃酸的毒性机制探讨其致病机理,以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此类药物.
  1 马兜铃酸的化学结构
  马兜铃酸是 3,4 次甲二氧基-1O-硝基-1-菲酸类化合物,它与生物碱和黄酮等次级代谢产物类似,具有结构的相似性和多样性[4].马兜铃酸类化合物的结构最简单的为马兜铃次酸Ⅱ,它的 10 位 R5氢被硝基取代,成为结构最简单的含硝基菲酸-马兜铃酸Ⅱ,马兜铃酸Ⅱ的羟基和甲氧基在骨架上不同位置的变化和组合可以形成多种马兜铃酸衍生物如马兜铃酸 I 和马兜铃酸 Ia、马兜铃酸Ⅲ和马兜铃酸Ⅲa 等,这也显示出马兜铃酸结构的相似性和多样性,而这些变化也与它们的毒性密切相关.
  在不同的含有马兜铃酸植物中,马兜铃酸的种类差别是很大的,但马兜铃酸 I 是马兜铃酸中的最主要成分,毒性最强.马兜铃酸碳骨架相同,只是羟基、甲氧基和硝基在位置和数量上有所不同,其毒性与硝基、甲氧基和羟基有关,如在中药复方的煎煮过程中出现硝基被还原、去甲基化和羟基的增加等化学反应变化而降低马兜铃酸中药的毒性.
  2 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及中成药
  2.1 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在中药材和中成药中,马兜铃酸的身影随处可见.在我国含有马兜铃酸的植物有 40 余种,最常见的有马兜铃(北马兜铃或马兜铃的果实)、青木香(马兜铃的根)、天仙藤(马兜铃的茎)、广防己(广防己的根)、汉中防己(异叶马兜铃)、关木通(木通马兜铃)、寻骨风(绵毛马兜铃)、朱砂莲[5-6].关木通、广防已、青木香在 2003 年以后已被药监局禁止使用,其余中草药在临床上仍然可以使用.马兜铃科中草药大多味苦、辛,具有祛风渗湿、舒络止痛、行气活血、止咳平喘、清热利水等功效.
  2.2 含马兜铃酸的中成药:我国药典和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含马兜铃酸的中成药有百余种,常用的含马兜铃酸的中成药有龙胆泻肝丸、八正丸、纯阳正气丸、大黄清胃丸、当归四逆丸、导赤丸、跌打丸、冠心苏合丸、辛夷丸、十香返生丸、济生结核丸、保胃胶囊、喘息灵胶囊、复方蛇胆川贝散、肺安片、青果止嗽丸、润肺化痰丸等,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多种疾病的治疗.
  3 马兜铃酸的药理作用和毒理作用
  3.1 马兜铃酸的药理作用:马兜铃属植物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比较广泛,现代药理学研究主要有抗肿瘤、抗菌、抗炎、镇痛、抗生育以及对心血管的药理作用[7].马兜铃酸 I 和马兜铃内酸 Ia对特定淋巴细胞白血病和肺癌细胞有细胞毒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抗菌作用,马兜铃酸Ⅱ对人体三种特殊的癌细胞均表现出显着的细胞毒活性,异叶马兜铃在提高免疫功能、增强吞噬细胞功能和抗肿瘤治疗方面都有一定的疗效.体外实验表明马兜铃酸在体外对多种细菌、真菌和酵母菌均有抑制作用,对于那些单用抗菌药物难以治愈的慢性病例,合用马兜铃酸可取得较好的疗效.马兜铃酸对实验动物组织的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北马兜铃中提取得到的总生物碱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我国学者从印度马兜铃中提取的马兜铃酸及其甲酯,具有较好的抗着床、抗早孕和引产作用.马兜铃酸植物不仅对血管有双向调节作用,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和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作用.
  3.2 马兜铃酸的毒理作用:随着对马兜铃酸的深入研究和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发现其有较强的肾毒性作用、致突变、致癌作用等不良反应[8].马兜铃酸在体内有较大的蓄积作用,易发生急慢性中毒现象,特别是对啮齿类动物有强致癌作用.药代动力学研究提示当马兜铃酸在人体内有蓄积时可降低肾小球的滤过率,增加血尿和肌酐,损害肾脏浓缩功能,引起肾衰竭.马兜铃酸除肾中毒反应外,还对胃肠道和肝脏具有毒性反应及较强的致突变性和致癌性.
  4 马兜铃酸肾病
  4.1 马兜铃酸肾病类型:临床上依据马兜铃酸肾病临床表现以及病理改变,将马兜铃酸肾病分为急性马兜铃酸肾病、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和肾小管功能障碍型马兜铃酸肾病三种类型[9].
  4.2 马兜铃酸肾病病因及临床表现: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多是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物所致,临床表现主要为少尿或非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大多是因为患者持续或间断小剂量服用含马兜铃酸药物,尿液化验检查出现肾性糖尿、轻度蛋白尿、低比重尿及低渗透压尿,肾功能常呈进行性损害,并伴有贫血、高血压等症状.肾小管功能障碍型马兜铃酸肾病常在患者间断小量服用含马兜铃酸药物后数月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肾小管性酸中毒,同时伴有肾浓缩功能障碍,但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基本正常.
  4.3 马兜铃酸肾病致病机制:马兜铃酸肾损害的致病机制尽管目前研究还不十分清楚,但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肾毒性作用最终都会造成慢性肾间质纤维化[10-11].马兜铃酸通过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尤其是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或凋亡.马兜铃酸通过直接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或使其活性增高,导致间质纤维化.马兜铃酸还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转分化,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而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马兜铃酸的 DNA 加成物可以促发肾间质纤维化.马兜铃酸还可以损伤肾血管壁,导致管壁增生、肥厚,管腔狭窄,引起缺血,特别是间质的慢性缺血,最终导致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
  5 结 语
  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引起肾毒性的问题现在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大家分析认为用药剂量和疗程的不合理、医师违背传统中医药的使用原则、对于药物肾损害的危险因素认识不足、患者的个体差异等都是引起肾毒性的原因.由于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广泛,笔者认为,对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按照药品管理和使用,注意药物作用的双重性,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治疗作用,尽量减少毒副作用,理性对待,合理使用,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病痛,服务人类的健康事业.
  参考文献
  [1]蒋贵仲,陈灵.中药中马兜铃酸的毒性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9):84-87.
  [2]吴松寒.木通所致急性肾毒性功能衰竭二例报告[J].江苏中医,1964(10):12-13.
  [3]Vanherweghen JL,Depierreux M,Tielemans C,et al. Rapidly pro-gressive interstitial renal fibrosis in young women :association withslinming regimen including herbs[J].Lancet,1993,341:387-391.
  [4]王勇,邓晓春.马兜铃酸结构多样性及其复方毒性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6,37(8):附 3-附 5.
  [5]樊均明,唐嵘.含马兜铃酸中草药及马兜铃酸肾病的循证医学观点[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1,12(6):396-399.
  [6]王潇晗,张连学,郜玉钢.等.含马兜铃酸中药减毒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3,44(22):3241-3243.
  [7]付桂香,赵世萍.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及制剂[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3,17(2):110-112.
  [8]陈孟兰,朱正兰.马兜铃属植物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3):702-704.
  [9]韩凤梅,梁智军,陈勇.马兜铃酸肾病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04,32(5):55-57.
  [10]熊静悦,谭正怀.马兜铃酸的主要毒性作用及其相关机制[J].四川中医,2011,29(9):39-41.
  [11]陈娅娟,吴俏银,叶惠兰.马兜铃酸毒理研究进展[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3,19(2):156-157.
  [12]梅全喜,高玉桥,胡世林.应理性对待含马兜铃酸类中药[J].中国药房,2006,17(6):554-555.

http://www.lunwenstudy.com/tuopuxue/42484.html



次生代谢产物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次生代谢产物(Secondary metabolites)是由次生代谢(Secondary metablism)产生的一类细胞生命活动或植物生长发育正常运行的非必需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其产生和分布通常有种属、器官、组织以及生长发育时期的特异性。

目录
1 分类
▪ 植物概念
▪ 微生物概念
2 使用
▪ 分类
▪ 药用
分类
植物概念
植物次生代谢的概念最早于1891年由Kossel明确提出,许多植物药的活性成分是其所含的次生代谢物质,人工种植时其产量取决于初生产物的积累,质量取决于次生产 物的积累.药材质量及有效性的基础是植物的次生代谢.次生代谢物质的产生是发育程度、组织分化及外界刺激因素通过影响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而控制 [1]  。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植物与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植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竞争和协同进化、植物对昆虫的危害、草食性动物的采食及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等过程的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
次生代谢过程被认为是植物在长期进化中对生态环境适应的结果,它在处理植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许多植物在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后,产生并大量积累次生代谢产物,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植物次生代谢途径是高度分支的途径,这些途径在植物体内或细胞中并不全部开放,而是定位于某一器官、组织、细胞或细胞器中并受到独立的调控。
它们是细胞生命活动或植物生长发育正常运行的非必需的小分子化合物,其产生和分布通常有种属、器官、组织以及生长发育时期的特异性。
微生物概念
微生物与哺乳动物遗传信息传递的例证较少,一个有趣的发现是人类的绒毛膜促性腺素 能从入恶性肿瘤中分离的一些细菌中检测到,而从非恶性组织中分离的细菌则不产生这种蛋白质。编码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仅仅在与肿瘤细胞相关的细菌中表达,其DNA可能是从寄主细胞中获得的。微生物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与一些特化动物细胞形成的对自身生存不重要的“奢侈分子”(1uxury molecules)之间也存在着有趣的相似性。不少这类次生代谢产物是在特化细胞中大量形成的蛋白质。令人惊奇的是,能编码这些物质的基因中都存在着插入序列 [2]  。
人们可以相信,一些真菌的生化调控机制已存在于高等生物中,其产生的调节物质在哺乳动物中以干扰受体一配体相互作用和细胞外的信号发生而有着多种功能。如麦角菌(Clavi—ceps pur抛tea)产生的麦角碱(ergot alkaloids)对哺乳动物的细胞受体,多巴胺起着激活剂或抑制剂的作用。次生代谢过程中生化途径的连续演化会导致有益物质进入到共生体中,其基本的生化过程信息有时还会传递到其它生物中去。在生物早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一些具有完全互补的遗传特性或参与代谢过程的其它整个生物(如细菌或蓝细菌),被认为可组合进真核细胞并发育成线粒体和叶绿体。
使用
分类
这些次生代谢产物可分为苯丙素类、醌类、黄酮类、单宁类、类萜、甾体及其甙、生物碱七大类。还有人根据次生产物的生源途径分为酚类化合物、类萜类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如生物碱)等三大类,据报道每一大类的已知化合物都有数千种甚至数万种以上。
在植物的某个发育时期或某个器官中,次生代谢产物可能成为代谢库的主要成分,比如橡胶树产生大量橡胶和甜菊叶中甜菊甙的含量可达干重的10%以上。
药用
次生代谢产物积累与生长环境条件需求方面存在矛盾,是药用植物种植的难题 [1]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 ... 2%E4%BA%A7%E7%89%A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22 22:58 , Processed in 0.294763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