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无机成因”说立足未稳
2014/11/25 14:38
与“石油有机成因”理论相悖的现象
近年来,许多长期从事油气勘探的专家学者们遇到了一些难以用的石油“有机成因理论”圆满解释的“为什么”:
——为什么一些地区找到了大约15亿年前形成的石油?而按照传统的石油地质与生物学理论,当时的生物量似乎并不足以形成石油。为什么在不含生物的地层中也能找到石油?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阿塔巴斯河区和美国堪萨斯的克拉富特-普鲁斯油田的所在地就没有富含生物的沉积岩层;在我国华北北部燕山山脉中发现了距今约8亿年前的古油藏和大量散布的油迹,古生物分析表明,当时只有并不丰富古老的藻类和蠕虫类生物。
——为什么许多大型油气田都分布在地壳的大型线状断裂带上?它们的分布显然受地球板块的边界控制,比如美国在洛杉矶的逆掩断裂带上就发现了19个油田——那里大多是板块或者地块的结合带。我国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在著名的“克—乌大断裂带”附近就找到了十余个油气田,而离开这条断裂带数公里处所打的井大多是干井或低产井。
——为什么世界上的大型、超大型油气田大多集中分布?比如有“世界油库”之称的中东地区和天然气极为富集的西伯利亚地区,仅仅用“那里的海相地层可以更多地富集有机质”的观点恐怕难以令人信服地解释。
——为什么大型油气田的分布区内往往地热值都较高?而且大油田的地层深部大多存在着一个地幔柱——那也许是油藏与地下深处相通的证据?
——为什么世界上许多油气田的汞含量高于大气中含量的几十到几百倍?我国西部煤层气田内的汞含量都相当高。为什么一些油气区中的氦含量也高得惊人?比如我国四川南部天然气田中的氦含量相当高,经过提纯后可以生产工业用氦。为什么在世界许多大型铅锌矿中都发现了大量碳质沥青?而铅锌矿富集的主要原因就是地壳深部的热液上涌。为什么国内外一些油田的油藏内富含铀成分?……
面对这些向传统石油地质理论挑战的现象,人们似乎有理由认为:世界上有些油田的石油似乎正在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一些油气可能来自地壳深处;石油的生成、运移、聚集可能与地震有关,而地震恰恰是地壳运动的表征,它能把地下深处的油气“送”上来吗?
百年“石油生成”未决案
从俄罗斯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算起,油气无机成因的假说提出已有100多年了。此后,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不断地提出“石油无机生成”的理论和生成机制,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俄罗斯的库德良采夫、克鲁泡特金、萨尔基索夫等;西方则有罗宾逊(Robinson)、古德(Gold)、阿布拉加诺(Abrajano)等。
持“石油无机生成”观点的学者们提出的“原理”归纳起来就是:石油来源于地幔,是地幔沿着地壳裂隙上涌过程中的衍生物。任何物体,都是在特定的内力和外力作用下,处于力的动态平衡而显现的一种物质形态。在超高压和高温的条件下,地幔的原子、原子核直至基本粒子等层次上的物质都是地壳中的任何物质无与伦比的,而且其性质都与地壳中的元素不同。所以地壳中不存在什么构成原油的碳氢化合物。但是在地壳裂开以后,那里地幔的超高压状态被打破,原来的稳定结构被破坏,使之发生热膨胀,不断地释放内能而蜕变为岩浆。沿着裂缝上涌的岩浆由于发生热膨胀而不断耗散内能,在特定的压强和温度下,重新达到内力和外力平衡,进而演化出100多种元素。石油就是地幔发生热膨胀时,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的一种新物质形态。
在石油的形成过程中,率先上涌的岩浆,由于在地壳裂缝中所受的压强极小而大幅度地发生热膨胀,形成大量的岩浆气,按照一定的组分组成气体分子,比如乙炔、水等。
岩浆中不断地析出的气体,不仅使裂隙中的压强和温度不断升高,而且使裂隙中形成的烃类分子的密度连续增大,它们的内聚力不断加强,导致烃类分子趋向于形成复杂的结构。即乙炔→乙烯→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当裂隙中碳氢化合物气体浓度进一步升高时,就会使低碳类烃聚合为高碳烃烷,进而发生相态变化,也就是说,气体的烃类变成了液体的烃类——石油。石油在形成的初期,因为颗粒极小,可以随着热而向上运动,它们到裂隙的上方大量聚合,就可以融合成更大的油珠。当密度大的油珠进一步融合,其重量将大于岩浆气体热膨胀时所产生的推力,于是纷纷坠落或沿着裂隙壁面流向裂隙的底部并溢出岩浆。
由于裂隙中的压强、温度和碳氢化合物的气体浓度达到相当高的标准后,才会形成石油,所以,石油淹没的岩浆析出的气体刚刚脱离岩浆就会遇到很高的压强,不仅在原子的层次上形成稳定的结构,而且迅速化合为碳氢化合物。于是,岩浆气体的一部分在石油里上浮的过程中,就化合为石油,而且会不断地增加,渐渐地就可能形成油藏。
已经证实,地球深层存在大量的富二氧化碳流体,这些流体所排出的二氧化碳在上升的过程中,可以与H2发生著名的费托反应而生成烃类。在地球深部存在大量的富二氧化碳流体,这些富二氧化碳流体从地球深部不断向外排放海量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可以通过深大断裂或岩浆通道进入沉积盆地,这为费托反应的发生提供了先决条件;其次,在地球深部也存在大量的富H流体,地球也在不断向外排H,在很多地方已经发现这种无机成因的氢气藏,而且越向地球深部,H2的含量越高,到中下地幔和地核则主要是H、H2和氢化物,这为费托反应的发生提供了物质保障;再次,在很多沉积盆地中广泛发育蛇纹石化超基性岩或玄武岩,这些催化剂的存在使得反应的发生成为可能;在断裂发育或深部流体活动频繁的地方,肯定会有大量温度适宜的区域。
除参与费托反应外,在250℃条件下,二氧化碳还可以被Fe2SiO4直接还原为CH4,我国胜利油田所属的东营凹陷部分烃类的生成就是这种反应的结果。深部富二氧化碳流体是热能的良好载体,这种流体进入沉积盆地后会为盆地介质提供大量热能,从而促进烃源岩生烃。
世界范围内油气田的分布规律也可以为费托反应的发生提供佐证。世界油气的一半以上与板块俯冲及其相联系的各种断裂有关,而且在这些断裂发现大油气田的机会更多,例如加拿大近海、北美东部、中部、西部,北海及沙特阿拉伯等含油气盆地的基底均存在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的深大断裂。拥有世界近三分之二油气储量的波斯湾地区,就分布在被推覆到陆架之上的扎格罗斯碰撞带的蛇绿岩附近。加利福尼亚丰富的石油储量,也与海岸山脉的蛇绿岩推覆有关。世界范围内大多数油气藏都紧临断裂带和蛇绿岩带分布,这种反应的发生将会极大地拓展油气的勘探领域。
“石油无机生成”论点认为,无论在陆地还是海底,只要地壳深部存在形成裂隙的地质条件,那里就可能存在生油构造,生成的石油与天然气沿着裂隙运移上来以后,可以聚集成大型油气田。中东波斯湾地区成为世界石油的主要产地,是因为阿拉伯半岛向东北方向移动,挤压欧亚大陆的伊朗一侧。所以,从阿曼湾至小亚细亚半岛沿线的地壳深层均由于板块的挤压运动而形成密集的裂隙。于是该地区形成了大面积的油田和天然气田。
在实践中,“石油无机生成”论点也提出了一些实验室事实:一百多年前,著名科学大师门捷列夫就曾用盐酸加在铁上获得过有机物;另外,光谱天文望远镜证实,宇宙中存在着烃类物质;陨石中发现过烃类等等。但是,这些“事实”说服力不强的关键在于把宇宙间简单的烃类物质与复杂的石油组成混为一谈。
孰是孰非的“化石燃料”
在石油有机成因与无机成因的辩论中,“有机成因论”始终占据绝对优势。虽然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这一理论也有无法自圆其说之处,但迄今为止,世界上所有的大型油气田都是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思想找到的,而且在石油中已经发现了丰富的、来源于生物体内的有机质和生物标记化合物,如甾烷、萜烷类等。
在油气勘探过程中,地质学家们首先依靠岩石层中有机质的多寡和构成有机质的类型(海洋生物、湖泊生物还是陆生生物等)来判断一个勘探靶区是否有石油或者具有工业性开采价值。而且,石油地球化学家们早已用富含有机质的沉积岩经过加温、加压热模拟“制造”出了石油与天然气。
为了探讨石油与天然气可能的“无机成因”,在20世纪后期,多国科学家联手,在北欧的斯堪的那维亚半岛钻探了一口深达上万米的超深井,但结果仅仅找到了零星的、甲烷含量并不太高的天然气,根本没有见到石油的显示。这一结果大大地鼓舞了持石油“有机成因”的学者们,也使“无机成因论者”感到沮丧。(文/王大锐)
2014/11/25 14:38
http://www.cnpc.com.cn/syzs/ktkf ... 08ea7afe7b55d.shtml
(華成旅行最便宜 03-3833-98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