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2-10-5 20:07:18
|
只看该作者
你会读空气吗?日本社会奇妙的“空气”理论(2)
日本居酒屋(资料图片)
但是,如果小集团内内有一个坏头头,再有几个跟随的,那“欺负、虐待”就可能成了这个小集团的“空气”,即使其他人觉得不对,也不敢阻止,因为如果没有能力改变这种“空气”,自己就有可能变成“被欺负”的对象。在这种环境中,无论在何种小集团内,小孩从小就学会了看着周围的气氛行动。在日本,丈夫调到其他城市工作,如果家里有上小学和中学的孩子,很多人担心孩子转到新学校进不了同学的圈子受孤立,妻子只好留下照顾孩子,丈夫“单身赴任”的现象非常普遍。
其实,小学高年级学生中欺负同学的现象各国都有,但是,在很多国家小孩子之间“打抱不平”的英雄也大有人在,看到有人挨欺负就会有人出来“路见不平一声吼”。因为小孩之之间朋友的流动性很大,挨欺负的人可以离开这伙人到另一伙朋友中去。
但是在日本,家庭和学校教育孩子明辨是非较少,和谐相处较多。不能被任何小集团接受的人,会被认为是性格孤僻、读不懂“空气”、不受欢迎的人,几乎没有正面的评价。因此,很多孩子在小集团内宁愿忍受所谓朋友的虐待,也不张扬,也不离开,唯一的解脱就是辍学。
在这种“空气”中,日本社会无论是个人归属的小集团,还是整体社会都表现出一种高度的和谐,高度的稳定。在日本社会生活的公开场合,很少看到“开诚布公”、“据理抗争”、我在日本生活、工作了近30年,在公开场合没有看到过吵架,更不要说殴斗,因此不会有“打抱不平”、更不会有“路见不平一声吼”。
各种组织内,要导入新的举措,都要事先进行斡旋,争得了大多数人支持后再拿到桌面上。在正式的会议,即使有不同意见,决不会直率的提出,而是要寻找在合适的时机和气氛,用委婉的语言提出。因为能读懂“空气”的人都知道拿到桌面的提案都是经过到多数人水面下斡旋的结果。
日本人最能表达自己意见就是酒后,日语中没有“酒后失态”、也没有“酒后失言”的词语,对酒后的任何行为和言论一般不予追究,也不计较(男女关系除外)。这就是日本很多人下班后不回家喜欢到“居酒屋”去喝酒的缘故。只有在“居酒屋”才能口吐真言、才能看到“开诚布公”、“据理抗争”,很多人都在酒后大声谩骂上司,发泄对同僚、对顾客、对他人的不满。有的上司酒后也会和部下吵架,很多上司的集思广益的源泉也都来自“居酒屋”里同僚的酒后直言。
[ 本帖最后由 邓文龙 于 2012-10-5 20:0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