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3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脑功能重塑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复旦交大中科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12 08:5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海教育新闻网》:我国脑功能重塑协同创新中心成立

作者:陶韡烁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2012年9月10日发布时间:2012-09-11

本网讯(通讯员 陶韡烁)今天(12-9月10日),脑功能重塑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教育部科技司、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卫生局等有关单位以及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等协作单位的领导、科研管理人员和专家教授参加了会议。
该中心由复旦大学牵头,联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单位共建。中心主任由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院长马兰教授担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教授担任中心科学咨询委员会主任。
脑科学是生命科学最活跃的前沿领域之一。探索脑的奥秘被认为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最后疆界,而应对脑功能异常导致的精神神经疾病对人类健康所造成巨大的威胁则是重大的国家需求。对脑功能及其损伤后的修复(即脑功能重塑)的研究是中国科学家面临的重大挑战。
参与中心组建的各学校和研究机构在脑科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向都有扎实的基础。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中心集聚了众多优秀人才,其中中科院、工程院院士6人,长江特聘学者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人。牵头单位复旦大学拥有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脑科学所涵盖的基础、临床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其中主干学科“神经生物学”在两次全国重点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一。协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都是我国脑科学领域的重镇,在神经信号调控、药物开发方面各擅胜场。
脑功能重塑协同创新中心将是一个跨单位的、开放的“脑与脑功能重塑”研究平台,特别注重基础研究和临床的紧密结合,全力推进感觉和脑的可塑性、脑高级功能的重塑、脑损伤和损伤后的功能重建等领域的研究、发现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新靶标,为重大脑疾病的防治作出贡献。
在中心建设过程中将始终贯彻“协同”和“创新”的精神。协同的涵义,一是指将国内优势的高校组织起来,并联合其它国内外有关重要教学、科研机构,围绕战略目标协同攻关;二是指多学科的研究力量围绕中心科学问题的协同作战。“创新”,既体现在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出,也强调科研体制、人才机制的革故鼎新。中心将通过8-10年的努力,逐步建成一个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脑科学和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和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2-25 01:18 , Processed in 0.074227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