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3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Neurology:脑脊液Tau蛋白对克雅病诊断更具敏感性和准确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19 14:2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Neurology:脑脊液Tau蛋白对克雅病诊断更具敏感性和准确性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2012-8-12 22:11:54

关键词: 克雅病 Tau蛋白 生物标志物 CJD

克雅病(Creutzfeld Jakob disease,CJD)是一种累及神经系统的较严重的致死性人畜共患病。既往认为CJD较特异的生物标志物为14-3-3蛋白。但最近一项研究显示,脑脊液Tau蛋白对CJD诊断更具敏感性和准确性,该研究结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的《神经病学》(Neurology)杂志上。

该研究主要目的是比较脑脊液中tau蛋白(定量)与14-3-3蛋白(定性)在朊蛋白病诊断中的各自的诊断效能。研究共检测了420例活体对象,对其进行死后的神经病理学尸检,包括蛋白化学、免疫组化和组织学检查。通过ELISA法检测tau蛋白,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14-3-3蛋白。两种检测方法进行优化以达到最高效能(精确性)。

研究者发现,tau蛋白与14-3-3蛋白联系紧密,但在预测疾病方面,tau蛋白明显优于14-3-3蛋白。同时在鉴别疾病方面,将两种检测结果按不同方式进行组合后与tau蛋白效果相当。重要的是,tau蛋白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部的面积(0.82)明显大于14-3-3 蛋白 (0.68) (p < 0.001)。



                         (Tau蛋白和14-3-3蛋白ROC曲线比较)

对此,本文的研究者指出:克雅病(CJD)作为一种较少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每年的发病率是百万分之一。在美国每年的发病率大约是300例,每15000个神经学家,才能看到一例克雅病的病人,超过50年的临床实践才能见到一例。那么脑脊液tau蛋白与14-3-3蛋白如何影响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准确诊断克雅病的有2个关键的原因:第一,以保证足够的预防措施以避免疾病的传播;第二,减少类似CJD但非-CJD痴呆疾病误诊为CJD,因为前者是可治疗的。

最理想的测试是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接近100%。本研究发现与脑脊液tau14-3-3蛋白相比,tau蛋白的诊断准确性更佳,尽管这两者都不是CJD的最佳预测因子。14-3-3蛋白定性测量的一个问题是,约30%的结果是模棱两可的,如果把这些模棱两可的结果也认为是阳性的话,14-3-3蛋白检测敏感性确实很高,但存在很多假阳性。Tau蛋白,更特异一些,假阳性更少,但假阴性较多,但整体而言,它更为准确。

先把统计学准确性放一边的话,假阴性和假阳性测试的价值也是不同的。考虑医院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假阴性高敏感的测试是可行的;考虑非CJD的诊断的鉴别,优先选择高度敏感的测试,最大限度减少假阳性。

Tau和14-3-3蛋白都不是最佳的筛选试验。如果在CJD真实发病率很低的人群中,这两者的阳性预测价值都会大大降低,因此它们应该是在临床高度怀疑CJD时作为辅助测试来进行。

迅速进展性痴呆,通常伴有共济失调,视力障碍,锥体外系症状,惊吓诱发的肌阵挛,MRI上基底节出DWI阳性改变,以及脑电图显示周期性的尖波,这些在实验室CSF检查之前能够帮助我们明确诊断。(生物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2-24 22:14 , Processed in 0.241692 second(s), 4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