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5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然—医学》 : 研究发现两种治疗辐射中毒药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28 14:3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Hartmut Geiger 来源:《自然—医学》

发布时间:2012-6-28 11:15:21

研究发现两种治疗辐射中毒药物

据《自然》网站12-6月25日报道,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等机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两种治疗辐射中毒的药物,即使在受到辐射24小时后注射,仍能显著提高生存率。这一发现为人们理解并治疗辐射伤害开辟了新途径。相关论文发表在6月24日的《自然—医学》网站上。

这两种药物是血栓调节素和活性蛋白C,前者最近在日本已经获批用来预防血栓症;后者曾是治疗由血液中毒所致炎症的主要药物,由美国印第安纳州制药公司Eli Lilly制造,因疗效不佳去年10月退出美国市场。在实验中,研究人员给小鼠照射了致死剂量的40%到80%的辐射,两种药物中任一种,都能使产生白细胞的关键骨髓细胞增加8倍之多。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高剂量辐射造成的伤害是瞬间发生且不可逆转的,会导致肠道破坏、骨髓细胞丧失、造血和免疫机能受损。为预防群众辐射中毒,许多国家储备了一种叫做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药物作为应对措施。这种药能增进骨髓功能,但必须冷冻保存,偶尔还会有副作用,必须在受辐射后尽快使用。“大部分人认为,一旦被辐射了一切就都完了。但现在你要知道,事情还有转机。”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干细胞生物学家哈特穆特·盖格说。

新研究是两个独立研究的联合。盖格小组正在研究变异小鼠的辐射抗性,变异让它们能产生更多的血栓调节蛋白,而威斯康辛州血液中心哈特穆特·威勒的小组在研究肠道自然产生的蛋白C对辐射产生的反应,血栓调节素产生了活性蛋白C。他们发现,在缓解总体放射致死率方面,这种血栓调节素—活性蛋白C(Thbd-aPC)路径是一种新机制。尽管该路径效果还有局限,但将可溶性Thbd或aPC进行系统组合管理,能显著提高辐射保护的效果。

实验中,他们给48只小鼠照射了9.5戈瑞(吸收剂量单位,指被照射物体单位质量所吸收的辐射能量)的辐射。经24小时和48小时后,给30只小鼠注射了活性蛋白C。30天后,未注射小鼠仅30%生存下来,注射后的小鼠70%有生存下来。血栓调节素也能提高生存率,但必须在照射后30分钟内使用才有效。

去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很多机构致力于研发治疗辐射病药物。去年哈佛医学院发现一种高效抗生素联蛋白能阻止辐射所致感染,而这两种药在人类临床实试上更进了一步。美国武装部队辐射生物学研究所辐射生物学家马克·怀特诺说:“这两种药剂非常好,已经用在人类身上。”他还提醒人们,研究人员尚未对所有范围的辐射剂量进行实验,以确立这一领域的标准。不过,这为找到潜在药物标靶带来了新希望。

更多阅读

《自然—医学》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http://www.nature.com/nm/journal/vaop/ncurrent/full/nm.281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2-24 19:18 , Processed in 0.066895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