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5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香港文汇报:日本人摘掉“小日本”帽子的秘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7 10:5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年05月07日
    香港《文汇报》6日发文说,日本社会在追求生活便利方面,似乎费足了功夫,估计每250人左右就拥有一间公共设施,这是相当庞大的数字,应该可列世界前茅。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立志改善国民的体质,作为强国运动的基础部分,使体育馆成为每所学校的基本构成。由此摘掉“小日本(人)”的帽子。  

  文章摘录如下:

  日本社会在追求生活便利方面,似乎费足了功夫。据日本消防厅2005年的统计,不算中央政府所管辖的,光日本各级地方政府管理的公共设施,如公立学校、保育所、儿童馆等教育设施,公民馆、体育馆、图书馆、博物馆、老人中心等社会设施,全国各地有445800余所。

  加上中央政府经管的部分,一亿两千七百余万日本总人口中,估计每250人左右就拥有一间公共设施,这是相当庞大的数字,应该可列世界前茅。

  就笔者居住地的附近而言,有区公民馆、区市民中心、区体育馆、妇女会支部、图书馆、町休憩之家等公共设施,各司其职,向具有各类需要的居民提供活动的场所和设施。笔者住的公寓弄堂口对面,有一座公民馆,一个垒球场,边上又是一座小型公园,经常可以看见学生以及社会人团体在球场练球,也有年轻母亲携儿带女在公园嬉戏。

  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立志改善国民的体质,作为强国运动的基础部分,开始注重普及体育设施,使体育馆成为每所学校的基本构成。如今无论是在喧嚣的都市,还是在偏远的乡村,只要是所公立学校,就一定会有一座体育馆,没有游泳池的学校体育馆,也随处可见。

  日本从14世纪到19世纪下半叶,男子的平均身高都在157厘米,四百余年几乎没有变化,而从明治维新以来一个半世纪,却达到170.7厘米(1993年统计),增幅超过14厘米,增长率几乎和高头大马的北欧斯堪的纳维亚人一样。究其原因,除了食物结构改变之外,最大的恐怕是体育运动的普及了,而体育运动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公共体育设施的普及。

  顺便一提,根据2000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教委联合发布的“国民体质监测报告”,中国成人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69.7厘米。另据江苏高邮一处6000年前古墓群遗址的发掘报告,其中近300具男性遗骨的平均身高推断接近170厘米。两相比较,国人的身高在六千年里几乎没有变化。

  如果说“小日本”是指其国土狭小的话,那么明治以来日本的国土结构并没有多少变化,比起疆土辽阔的中国来,依然还是“小日本(国)”。但是如果是指其身高的话,晚清的中国男人要比日本男人平均高过十公分,确实也可以卑称其为“小日本(人)”,但是现在日本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已经超过中国成年男性一公分,这一变化让人沮丧,却不得不给他们摘掉“小”的帽子了。

  重视体育和强身,是日本明治以来一贯的国策,笔者自己作为亲历者,也印象深刻。笔者女儿在小学三年级时随我们从多伦多迁来日本,从本地的小学四年级一直读完初中,待了七年。她在七年里先后参加学校以及地区的篮球队和排球队,隔天训练,还不时参加各类比赛。结果她的身高突飞猛进,一直长到170厘米,远远超过她母亲,差不多能和笔者比肩了。毫无疑问,这大部分都是运动的结果。

  再说笔者自己,六七年以来,笔者从名古屋搬到筑波,又从筑波迁徙来大阪,地理上经历了日本三大都市圈,唯一不变的是始终都在使用居住地附近的体育设施。

  笔者现在执教的大学边上,正好是一座公民体育中心,两年前抵此以来,只要不离开城市,笔者差不多每天都去体育中心的游泳池锻炼。买一张月票才4900日圆,相当于五顿午餐的价格。每天游泳的结果使笔者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也较少头痛脑热,需要跑去医院就诊。

  大概日本的体育设施较为普及,在游泳池很少见到年轻人,而大部分的利用客是上了年辈的老人。日本的公共设施一般对65岁以上的年龄层实施不收费或者收半费的制度,所以特多老年使用者。就说笔者每天去的游泳池吧,在两边专门划出两条泳道,一条用于“水中步行”,另一条用于“水中体操”,参加者清一色是老人,大部分是七十岁以上的,询及年龄,八十以上的也不乏其人。老人们像接龙似的,热闹的时候一个扶持着一个的肩膀在水中行走,场面感人。

  有一次见到一条报道,称日本几乎所有这一类公共设施都属于赤字经营,需要各级政府的预算或者“助成金”维持,收费只能冲抵开支的一小部分。日本是个富裕社会,何以不让这些设施自负盈亏呢?笔者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因此询问过一些专家。

  有一次一位研究政府运作的学者告诉笔者,日本的主事者普遍认为,公共设施赤字经营是当然之理,去游泳池健身的老人越多,去医院就诊的老人就越少,因此在公共设施支出的款项,就可以从医疗国民保险支出中回收。笔者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条良性之链,“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也!”

  最后说一个笑话:日本的老人喜欢去医院和诊所,因为老人的诊疗收费较低,很多老人在医院候诊室相聚,交流各类健康和健身信息,因此不少老人把医疗机构也当作交际场所。

  笔者以前在名古屋一所大学的一位老师曾经告诉笔者,老人某甲天天都去一家医院和其它老人聚首,某日老人某甲没有露脸,老人某乙很关切地询问有谁知道原由,某甲的街坊老人某丙就朗声说道:“老人某甲病了”。真的病了,就躺在家里,去不得医院了。(赵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2-2 14:00 , Processed in 0.105627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