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3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土皇帝的云南“紫禁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12 13:3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导语】纳西人说起“木老爷”来,就跟我们提到自己的老祖宗一样亲切。木老爷,从前就是这座浩大宅第的主人。简单一点说,五六百年前的木府,就是丽江古城中的“紫禁城”。据说丽江古城没有城墙就是因为木府的原因……



  “不到木府,等于不到丽江”。丽江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而木府是丽江古城文化之“大观园”,纳西民族首领木氏字元朝(1253) 世袭丽江土知府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在西南诸土司中以“知诗书好礼守仪”而著称。

  木府位于古城西南隅,明代其建筑气势万千,徐霞客曾叹木府曰:“官室之丽,拟于王者”,可惜大部分建筑毁于清末兵火,幸存的石牌坊也毁于“文化革命”,1996年大地震后,世界银行慧眼识宝,贷巨款相助重建木府, 丽江能工巧匠精心设计施工,经三年时间,使木府如凤凰涅磐般再现于世。  



  丽江古城无城墙之谜

  木氏土司在建造自己的宫殿式木府时,座向未按“座北朝南”为佳的中原风水理论,而是朝向太阳和东方。东方属木,太阳和木为纳西东巴教中的崇拜物,亦为皇帝所赐纳西族之姓。因此,欲得“木”之气而盛的想法,使木府的建筑采取了座西朝东的走向。古城周围不筑城墙,据说是因为木土司居于城中,一筑城等于“木”字加个框成了一个“困”字,无异于把“木”困住。

  木土司背枕狮子山,山上遍植柏树,如今狮子山上还保存有一大片古老的柏树林,它就是“丽江十二景”之一的“黄山古柏”除了这一片古柏林,当地民众在20世纪50-60年代义务栽种的大批柏树也日益茂盛,形成了郁郁葱葱的树林。在狮子山极目下望,古城栉次鳞比的民居瓦房呈现出一片与天地混融的黛青色,苍苍茫茫宛若一幅巨大的水墨画。







  土皇帝的“玉花园”

  走进大院首先看到的是议事厅,方形大殿,画栋雕梁,高大空旷。楼的正面挂有朱元璋等3个皇帝御赐的“诚心报国”的3块匾额,气势雄伟。厅内设有高台宝座,大有御前丹墀的味道。在它后面是万卷楼,取“读书破万卷”之意,是知府大人(土司)读书的地方。再后面是护法殿,纳西族信奉东巴教,又兼容百家,据说这是藏经和祭祀活动的所在。再往后还有玉音楼、三清殿等等,直达狮子山上。所有殿楼都独立雄踞,有宽大院坝相隔,是典型的宫殿模式。

  此外,在主轴线的一侧还配有若干庭院,有墙相隔,宛如紫禁城的西路后宫,名目繁多,应有尽有,是土司及家人的生活区。 最有趣的是“玉花园”。“玉”的含义应是“御”,但此处住的到底不过只是个“土皇帝”,为避大皇帝的讳,只得改用谐音为“玉”,可见当时“土皇帝”的复杂心态。后花园中,玉兰秋菊,百花齐放,古人向有“如花似玉”一说,可见花与玉原本就有因缘,叫它为玉花园有些差强人意。当初在修建之时,此处是一个川流不息的民间通道。为避免扰民,土司决定保留通道,在两楼的半腰搭天桥而过,这不仅方便了百姓,而且还使土司足不出户便能临窗观察民间生活,实在是意想不到的收获。如今的参观者便都要通过这个天桥而达后山。才能看到木府的全貌。

  木土司的府第虽有王者气度,却一反中原王城“居中为尊”的传统,将府第建于城南一隅。而作为全城中心的则是商贾云集的四方街,纵横交错的街道从四方街这一商贸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从中可看出古城最初形成于乡村集市,最终也因商业贸易而繁荣。这与古城千百年来作为“茶马古道”重镇的历史密切相关。  

  把丽江古城收入镜头

  有人说,木府说白了就是一个西南土皇帝的外院和内堂,而且还是仰慕中原文化,仿照中原建筑而修建的。对于在中原汉文化影响下长大的人来说,可能看纳西民居和白族民居会带来更大的文化差异感和和视觉冲击。但是在木府有一点特别值得推荐,那就是登上最高处能把丽江古城收入镜头。

  听听木氏土司家族的故事

  木氏土司家族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一共因袭相传二十二代。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于公元1381年派出30万大军征讨云南,滇西大理段氏地方政权被明军一举击破,远在滇西北丽江纳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审时度势,于公元1382年“率从归顺”,举人臣之礼,此举大获朱元璋赏识,钦赐其“木”姓,从此纳西传统的父子连名制得以改从汉姓名字。木氏土司为了保持其统治集团姓氏高贵,在社会各阶层推行“官姓木,民姓和”之制度,而木氏土司则代代世袭,父子相传,一直沿袭到明、清时期,有的甚至延续到解放以后。一百多年的时光教化一个民族,历代土司对儒家文化的崇敬使他们在文化上同中原文化保持着难能可贵的一致——这种一致性使其在经济、政治、军事上都获益匪浅,更造就了木氏家族的土司作家群,这在中华各少数民族之林中是非常奇特的。  

  赞:门票有点贵,木府本身还是不错的。进门后有免费的讲解员,稍等几分钟人多了以后,讲解员带大家一起走。听讲解能了解到不少的纳西族历史,木姓、和姓的由来啊;纳西族和明朝中央王朝的良好关系啊;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啊。对历史感兴趣的建议听听。木府的建筑也很恢弘壮观,有点小紫禁城的味道。

  赞: 气势和规模在丽江这样的一个小城里也算得上了。看多了小桥流水再去看看木府,肯定有不一样的感受。




木府旅游实用攻略
  如何到达木府

  谚语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古城去木府也一样。步行经东大街入七一街过关门口和石碑坊或由白马龙潭经光义巷到;经忠义进入;或由新华街过金星巷/现文巷到。沿四方街西侧小河步行前往木府,10分钟即可到达。

  木府门票

  60元

  木府周边美食  

  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有名的小吃一条街,短短窄窄的街道两侧排列了数十家小餐馆,基本上每家餐馆都有云南特有的米线,种类有砂锅米线、煮米线,因此这条街又有“丽江米线街”之称。

  如果在山内正巧遇上当地彝族人摆摊出售鸡枞,价格便宜,约15元/袋,建议你买些回去,可在附近的饭店,让老板为你炒一盘鸡枞肉片,非常好吃。这种鸡枞可是菌类的珍品,在昆明市区购买,得花上百来元。

  纳西阁餐厅

  位于四方街新华街街口,五华书苑旁,因为早年间这里曾经出了三个举人,所以原名叫作“科贡坊”。远远的就可以看见街面上黄底红字的店幌子“纳西阁”,外观古旧扎实,大门两侧是长长的一串红灯笼。餐厅内的摆设也很细致,从小处可以看出店主人的用心:木雕封面的菜谱、柔软的内页、插在倒挂的牛仔裤中的杂志……

  纳西阁的菜肴很可口,价格也能接受,四个菜价钱在五六十元左右。

  福龙小吃

  七一街崇仁巷55号,他家的小锅米线是古城里最实在的了,大碗3元,小碗2元,肉多汤浓,味道相当好。

  东巴豪斯

  是古城内一家比较西化的饭店,提供中、西餐,住宿,网吧(20元/小时),给人总体印象不错。汉堡套餐12元/份 汉堡6元/个。

  勤云纳西风味小吃第一店

  古城东大街口,供应纳西风味小吃,按人头上菜算钱,25元/人,好处是可以把纳西特色小吃一网打尽。

  吉利铺小吃

  百岁坊中段,老大老大的一碗凉面,加上只卤鸡翅,5元,在古城很难找到这么可口又实惠的搭配。

  妈妈付

  新义街密士巷四方街口,纳西三明治极有特色,供应中餐和西餐,但以西餐见长,老板很有个性。 







  丽江传统节日

  三朵节:二月初八

  三朵节是纳西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届时丽江城乡中古乐长奏,纳西人载歌载舞,还会带着火锅到风景秀丽的地方野餐,以此来欢庆节日。 有关"三朵"的来源,说法很多,相传三朵为纳西族先民南迁时信奉的神灵,古时有一猎人在玉龙雪山上发现一块奇异的雪石,准备背回家中,刚开始背时觉得很轻,经过北岳庙时,觉得石头非常的沉重,稍微歇息后,再想背时已经重不动了,大家都认为这是块神石,是神的化身,于是就地建祠供奉。

  转山节:农历七月二十五日

  转山节是泸沽湖摩梭人最重大的节日,又称转山会,摩梭人称转山节为"朝山节"。相传摩梭人的祖先便是在这天诞生的。节日期间,摩梭人都穿上最华丽的民族服装,进行祭拜女神、歌舞、射箭、结交阿夏等各种活动。

  米拉会:五月十五

  米拉会又称"棒棒会",是云南丽江纳西族的传统节日,节日这天,人们扛着马笼头、鸡笼、犁、耙、桶、锄等各种木制农具涌向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大研镇进行交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2-26 07:06 , Processed in 0.382482 second(s), 3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