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4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春节狂欢新元素 与众不同过大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9 12:0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即将来到。春节是华夏民族的传统节日,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着对春节的美好记忆。这里精选了一些狂欢新元素、年俗以及美食攻略,为大家春节狂欢提供参考。

  游乐园篇--过年去狂欢加点新元素

  小时候过年会为了看场灯展“削尖”脑袋,也有过跟着一个舞龙队伍连穿十几条街的记录,可是一晃十几二十年过去了,灯会年年有,舞龙还是“三板斧”,但是还有多少人对这些提得起兴趣?别垂头丧气,想找回失落的新鲜,去游乐园吧!


游乐园里热闹的景象

  常州恐龙园老外陪你扭秧歌

  在恐龙园的国际光影烟花节中,一段长达3分钟的超大规模音乐烟花秀将是每晚演出的最大亮点。这段烟花秀将以《恐龙王国欢乐行》的音乐为蓝本,融合了具有喜庆、欢乐、奔放等不同特质的旋律,创作成全新的《恐龙欢乐颂》,在激昂曲折的旋律声中,腾龙、牡丹、垂柳等视觉图案换着花样在天空四面悄然绽放,数以万计的烟花齐齐升腾。中华恐龙园量身定做的“五龙腾飞”、“闪锦变兰”等数十种新式烟花也将在音乐烟花秀中登场,最多的一种高达1588发,堪称经典。

  烟花节上,中华恐龙园让外籍演员们放下了他们最擅长的王子公主芭蕾舞,全部改练最具中国特色的舞龙舞狮扭秧歌,这可不是有样学样那么简单,看过他们的排练简直就是让人爆笑喷饭弯腰180度。但是老外们依旧很认真,用他们的话说,过中国年,让大家开心是最重要的。好吧,看一看老外扭的秧歌,跟咱们的身段有何不同吧!


过年去狂欢加点新元素

  上海欢乐谷欢乐盛典你做主

  在欢乐谷过年,讨个口彩就是欢乐!

  新春期间,上海欢乐谷将汇集各路演艺好手,推出百艺大巡游、绛州鼓乐、漳州木偶戏等精彩表演,为游客打造一个土洋结合的混搭欢乐年。悠扬的苏格兰风笛,让温馨祥和笼罩整个园区。人类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山西绛州鼓乐击响欢度春节咚咚鼓声,带旺所有游客的一年好运道!舞龙、舞狮、小丑等百艺迎春大巡游,福禄寿喜、欢欢乐乐与游客零距离接触,带来红红火火好运道!

  倒福、春联、灯笼、中国结等新春元素配合着满园响起的喜庆音乐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其乐融融、吉庆欢乐”的气氛!

  新年到,吉祥到!财神爷、欢乐谷公仔、福禄寿星、滑稽小丑集体向游客拜年。互动留影时,别忘了跟财神爷拥抱一下,还能拿到吉祥符等小礼物呢。站在园区制高点“金银岛”,为家人、朋友默默祈福,愿每一个人在新的一年财运滚滚、金银常相伴!

  喜欢冒险的,那就搭乘国内唯一的木质过山车“谷木游龙”,在天地间翻转;在无底板跌落过山车“绝顶雄风”上与蓝天近距离接触,更可以“飞”着看电影,足不出“沪”就玩遍祖国大好河山……

  当然,过年的年俗也不可少。欢乐谷结合上海本地人习俗,将上海滩景区打造成原汁原味上海年。街上到处是传统的民间技艺、正宗的年俗小吃,让人仿佛回到老上海。


  年俗篇--杀猪温酒打年糕脚接地气过大年

  除了团圆,过年最讲究一份年俗,在如今僵硬冰冷的速冻食品代替了鲜活自制年货的时代,你是否怀念曾经全家齐上阵置办年货的温馨场面?那就闻着年味儿,到乡下去、到古镇去,让鲜活的年味暖胃欢心。


美丽的景色

  古镇线路

  乌镇打年糕吃长街宴

  乌镇作为一个江南小镇,历经百年,至今却依然保持着最传统的大年习俗,能让人在慵懒的暖日下,穿梭于红色的门楣间,享受古镇闲散时光下的光影流年。

  在这里过年,留宿在枕水河畔的水乡民宿,你可以亲身体验用最原始的石臼,来打年糕,农村里家家户户都有灶头,铁锅里盛上水,锅上放上蒸桶,年糕粉便放在这木桶之中,灶中烧火,待其蒸熟后倒入石臼之中,就可以打年糕了。当然打年糕也是一个技术活,别以为自己有力气,那个高约70厘米的圆柱形木榔头可不是谁都可以把握得稳的。打完的年糕用一朵白麻干花沾上红水点缀在年糕上,一行行整整齐齐的,像一首古诗。

  古时,江南小镇以百户为坊,万户为市。“坊”是乌镇的居民区单位,同时也组成了乌镇人特殊的社会团体,逢年过节,街坊邻里们也沿街摆上桌椅,木桌相连,便形成了活色生香的长街宴,当地人又称“坊宴”。乌镇民间的“春节长街宴”尤为盛大。延绵数十里的西栅老街上,齐开百家宴,真有“长街迢遥两三里,日日香尘街上起”的盛况。如果你奔命于各式年宴,不如在农历新年来乌镇赶一场不一般的长街宴,感受热闹的民风乡情。

  如果你遗憾不能将这年味带回去与众亲朋分享。乌镇的各色特色“年货”为你免去了后顾之忧。在百年老字号“叙昌酱园”里,那些挂在屋檐下,以纯手工制作、老秘方配置的鲜香光亮的酱鸭、酱鸭脖子,香浓紧实的酱肉、酱蹄、酱猪手,玲珑鲜美的酱鲫鱼着实让人食指大动,不但要趁早尝个鲜,更是要统统打包和家中亲朋齐分享来自水乡的美味。乌镇地方特产“红烧羊肉”更是今冬不可以错过的乌镇美食,鲜嫩的湖羊肉配上地产的三白酒,吃到肚皮炸开也停不了嘴哟。

  TIPS

  乌镇西栅民宿,老房子老房东,最适合春节一家老少团聚,不过最好提前预订。

  周庄跟大富翁一起接财神

  按照周庄习俗,春节从农历十二月廿四就开始了,一直延续到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

  小年夜去周庄,有传统的谢灶王、装糕、敲钟祈福等旧时民俗,还可品尝万三家宴、喝一喝周庄特色老酒。

  初一去周庄,古镇里耍龙舞狮,锣鼓敲得震天响,在古镇周庄的大街小巷里,挤闹市,放鞭炮,祈求新的一年红红火火,万事如意。在贞丰泽国牌楼,这里“福、禄、寿”三个白胡子老神仙,送来阵阵祝福,你还能参与“打春牛”祈福活动。坐在枕河的聚宾楼南窗下晒晒太阳,来一碗甜甜蜜蜜的糖水糯米小丸子,新的一年也是这番好滋味。带着老人的话,喝喝“阿婆茶”,嗑点小瓜子,听听评弹,或者看着河里桥上人来人往,或者眯着眼睛盹一会儿,听着松松散散的评弹声音一会儿浓一会淡。

  从周庄出来的江南第一大户——“沈万三”,也经不住这好光景的诱惑,这会儿也出来巡游了。明代富商沈万三在周庄、苏州、南京、云南都留下了足迹。沈万三始终把周庄作为他立业之地,即使受到朱元璋的封赏,也不愿离开这块宝地。可见,周庄是块能沾财气的宝地。浩浩荡荡的“沈万三”巡游队伍,一路上龙舞狮跃,锣鼓喧天,我们就当当看客,沾沾大户人家的财气吧。在初五接财神的当天,周庄老牌楼前还将举行这项传统的仪式,给每一位游客送财运、送祝福。你还可以参加“丢银子,抽大奖”的互动活动。

  春节期间,周庄还有挑花篮、荡湖船、打莲厢、摇快船等周庄世代逢年过节常常进行的年俗活动。

  如果你喜欢幽静,避开卖扎肉的小吃街,也有不少清幽之处,文艺的小咖啡馆、创意小店也不缺,只管奔你的小清新而去!


威武的舞狮队

  温泉线路

  武义 新年里的第一把大澡

  新年第一天,按规矩,一定要洗把大澡,清清爽爽迎接新的一年。要洗得舒服,不如去泉城武义。武义城郊的清水湾温泉度假村,让久居闹市的人们随心所“浴”,尽情领略温泉养生的妙处和亲近自然的舒坦。县城里的唐风露天温泉,呈现一派唐朝风韵,因人而异的妙药奇汤,“泉心泉意”的御式服务,能让每位游宾洗去一年的疲惫,洗去烦恼。还有坐落在风景优美的清溪湖畔的森林温泉,与山水融合一体,沐温泉,也泡在丰沛的负离子里面。

  尽享温泉之余,饱览武义风光,也是乐趣。武义同时拥有两个国家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殊荣的郭洞古生态村和俞源太极星象村;有浙中最高峰——国家级森林公园牛头山景区;有连绵100多公里的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带,号称“世界丹霞最大赤壁”的大红岩、体现中国“寿”文化的南极仙翁故里——寿仙谷以及石鹅湖、清风寨等自然风光魅力无限。

  武义除了温泉暖人身,更有乡土气息浓厚、人情味儿十足的乡村农家乐等你来。来武义乡村农家乐过大年,写春联、备年货、包饺子、迎龙灯……让久处城市的人们体验久违了的浓浓年味儿。

  乡村线路

  三山岛躲进小岛成一统

  都说春节处处人挤人,也不尽然,如果有个散淡的小岛放那儿,你去不去。苏州三山岛环境美,岛上的农家乐更具特色,去三山岛享受农家美味可比留在城里吃馆子惬意。

  最有名的农家特色菜——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鲜活得从湖里刚捞上来;太湖大闸蟹、鳜鱼、昂刺鱼、塘里鱼、螺蛳、太湖莼菜等等也都是上好佳肴;放养在野外的草鸡、墨驼鸭鲜美无比;还有好多不知名的野菜,以及各种新鲜诱人的时令有机蔬菜……

  上岛吃饱了饭,看山水吧!烟波浩淼的太湖水让人忘却一年得失;在三山岛博物馆里,摆列着一万二千年前的旧石器和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各种古猿人的牙齿;繁茂的茶叶树顶着风寒,在冬天里开着密密的花蕊,预示着春天的临近。这块仅5公里的小岛浓缩了好景致和安宁,面朝太湖,春就要暖啦,花准备怒放。

  岛上也有热闹,迎财神是各地都有的民俗活动,但三山岛上迎财神却又与众不同。初五,三山村的青壮年扛着财神爷从娘娘庙出发,敲锣打鼓,许多村民跟着浩浩荡荡一大队人巡岛周游,迎接财神爷的到来,福佑新的一年里能带来财运。

  年初七,村民用“行灶”煮腊八粥一样的杂粮粥,用来祭财神且分派众人。据说吃上一碗,可以带来财运和福气。

  还有一个特色是正月十三的“出猛将”,三山岛村民穿着传统服饰抬着装扮一新的猛将菩萨环岛施福,保佑新年万物丰收。


  山沟沟 进村钦点一头年猪

  过年自然要采办年货。春节与情人节隔的日子可不远,那些“毛脚”女婿、媳妇也该为购置年货串门子拜见长辈而准备了吧。一样采购年货,不妨以出游方式,在轻松购年货中,一睹山野乡村大过年之前的风景,并可以大购在都市里难得一见的正宗“土货”。山黄鸡、土鸡蛋、现卖点杀猪肉、冬笋、毛腌鸡、农家土酿、山核桃……在山沟沟景区临时搭建的景区农家土特产超市里,虽比不上大城市百货店里琳琅满目的货品,但绝对是你最中意的年货。心动了吗?


备年货

  冬日的山沟沟,依然有着魅力,在这个“天堂边最美丽的村庄”——山沟沟里转转,看寒冬山景,吃农家土菜,体验农家生活,顺带采买些过年的农家特产年货,味道定然不错。

  还可以到山沟沟特意定点的农户家,“点杀”经过卫生防疫认可的“年猪”。现在的猪肉总是没有以前的香。想回味当年猪肉的香味,跟本地鸡一样,我们只能向农村进发,找本地猪。你也可以借机体验久违的农村过大年、杀年猪的喜庆气氛,看准了哪块猪肉、赶紧下手“抢”哦,还在冒热气呢!

  浙西大峡谷 赏雪拍照围炉吃喝

  浙西大峡谷历年来都是杭州周边“发烧友”拍摄雪景的最佳去处,这里不仅有江南“儒雪”的精华,站在巅峰处拍摄的时候,还能感受到几分不输于“北国风光,万里雪飘”的大气。大峡谷的多个山水景区内经常是冰挂、冰瀑处处,整个山体银装素裹,给人带来无穷的惊喜。

  雪天里探访农家也是一大乐事,雪罩着小村,与山里人围坐在烧得吱吱作响的火炉边讲讲山里的故事,打麻糍,做豆腐、炸油豆腐、扎灯笼、贴春联,又热闹又温馨。


杀猪温酒打年糕脚接地气过大年

  打麻糍是浙西农村过年的习俗。麻糍不仅好吃,还是春节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农家打麻糍很有讲究,首先吧新糯谷剔净杂质、瘪壳,加工成上等的糯米后,清水洗净,放进木榛里用大火蒸熟,趁着糯米热度未凉的时候使劲反复捶捣,打麻糍一般要两人配合,一个打,一个翻。麻糍打得越烂,麻糍就越好吃,摊薄开后上面撒上芝麻,放上红糖裹着吃,味道那真是香啊!

  做豆腐要先把黄豆摊开晾晒后用水泡上,等豆子完全吸饱水分后就可以用石磨磨豆浆了,磨豆浆时得两个人配合,一个推磨,一个负责将泡胀的黄豆用勺子舀进磨眼里,还要不断往磨眼里加水,泛着白沫的豆浆便从磨盘下流出来了,享受自己辛勤做出来的豆腐,味道特别香醇。

  炸油豆腐更是有声响,把切成两厘米见方的老豆腐放进去,只听见“嗖”的一声,在豆腐的周围马上翻起许多气泡,豆腐慢慢由白变黄变金黄,还会慢慢膨胀变大的。刚出锅的油豆腐是非常好吃的,在碗里沥一下油,乘热直接吃味道很好,如果蘸点酱油,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啊。

  浙西盛产竹子,竹子是扎灯笼最好的材料。浙西灯笼分两种,大型灯彩如龙灯、鱼灯、撵灯等是用来表演的;小型灯如提灯、谜灯,迎春灯用来照明、玩耍,烘托节日气氛的。扎灯笼先把竹子剖成竹丝,再用竹丝依照自己设定的形状扎出一个模型的“骨架”,如冬瓜状、八角状等,再用上好的绵纸轻轻地糊在上面,糊好再在灯纸上写上“风调雨顺”之类的句子或青松白鹤的图案,图个吉利呗。

  贴春联也有趣,不但居舍大门上,猪圈里柱子上都贴了“六畜兴旺”。


  美食篇--新春去苏州吃碗浇头面

  如果长假里本来不想出游,某一天碰巧风和日丽,想出门散散心,去哪里呢?不妨就跟着“苏州吃面小组”去尝尝姑苏人家的生活。高铁不过20分钟,自驾车也就一个小时,打个盹就到。观前街、平江路什么的,苏州人自己不爱去,是留给游客的。十全街,才是老苏州过日子的地方。


新春去苏州吃碗浇头面

  各种浇头各种面

  同得兴号称“精品奥灶面”,据说老板觉得,凭什么日本面条能卖二三十块、苏州面只卖几块钱。于是他把面馆装修成了大酒楼,真把苏州面卖出了大价钱。苏州本地人有点不屑,说谁脑子坏掉了才会吃二十块钱一碗面,可你进去一看,还真有这么多“脑子坏掉的人”在吃面!

  焖肉、爊鸭、枫镇大肉、爆鱼是他家的经典浇头,难得来一趟,就全点上吧。苏州红汤面并不是倒点酱油进去充颜色的,那是熬出来的汤汁,一人一碗红汤面在手,几个经典浇头摆开,有多壮观!叫瓶酒也行,反正不用开车,喝吧。

  平常苏州人爱去的是陆长兴、东吴面馆之类的传统老店,都是各有各的绝活。门口买票,拿着小票站到窗口排队自己端面是苏州面馆的传统场景。苏州人都挺和气,不会有人插队,只要好声好气跟人说,打面加浇头的阿姨叔叔都很愿意听你的:汤要宽哦(汤多)、过桥哦(浇头单独放小碟子里)、面硬一点哦……

  这些小面店的现炒浇头最好吃,猪肝、腰花、鳝丝都很入味,哪怕一份简单的炒肉丝,也是一股幸福的家常味道。虾腰(清炒河虾仁+爆炒腰花)面是经典组合,再加份青菜或者扁尖肉丝,哎呀,是有多丰盛!

  苏州本地人喜欢早上吃碗焖肉面去上班,热汤热水的很给力。中午就来碗现炒浇头面,晚上来吃面的往往还自己提着瓶黄酒,喝上几口,浑身通泰。对了,你看到有人往面碗里倒姜丝的,那肯定是地道苏州人,或者是像我这种长年的苏州面爱好者,这个习惯别处真没看到过。


小巷子又是另一种感觉

  兜兜转转小巷子

  十全街不算长,从葑门到乌鹊桥半小时可以走完,但你别在大路上走,走河边。吴衙场、带城桥下塘、滚绣坊,都是传统的苏州小巷子,听听这名字就够风雅。“红豆生南国”的诗句都熟吧?诗中的“南国”,说的就是苏州吴衙场!仅存的一株红豆树在吴衙场37号,你不妨去探访一下。

  你会走过苏州织造署旧址,现在是苏州第十中学。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正是苏州织造主管,康熙乾隆下江南到苏州的行宫就在里面。

  一路歇脚的好地方很多,静思书院是慈济慈善志业基金会创办的,可以喝清茶、听梵音、看佛经;老书虫书吧是苏州城内老外聚集的地方,因为他家有大量原版外文书,天气晴好时,大堆老外坐在河边喝酒看书聊天,跟周围的环境反差巨大。

  还有好吃的带回家

  静静消磨了一天时光,光吃一碗面当然是不够的,去吃顿地道苏州家常菜,才对得起这番奔波十全街上的五卅酒家,门面小到好多朋友走过路过就是会错过。老板娘面挂冷霜,但菜真是做得好。我有次带朋友去宵夜,大赞他家的酱油虾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酱油虾,老板娘这才首次主动搭话:那当然咯,这是我老公精心调配的汁,用了二十多种酱油呐!

  十全街旁边的凤凰街是苏州的美食街,我最爱阿成家常饭店,响油鳝丝就真的在你面前浇热油在鳝丝上,嘶嘶作响;肴蹄子就是咸蹄膀,不咸但入味,入口极香,你会发现三口两口整只蹄膀就落肚了;红烧肉也极有特色,配了青鱼干、笋干和卤蛋,一端上来就想盛碗白饭干掉它!

  逛够了,吃够了,喝够了,该回家了。十全街上有家炒货店,记不住名字,但只要看到队伍排老长的,就是那家了,买点炒货回去,打发节日里无聊的时光。还有南园包子铺,记住哦,南园包子铺不是开在南园宾馆门口的,而是开在对面的南林宾馆门口,他家的菜包、玫瑰中包都极好吃。“苏州吃面小组”曾去拜访已故作家、美食家陆文夫的夫人,陆宅就在十全街。老夫人问你们这些天都吃了什么呀,我们一一汇报,老夫人说,不错,我们平时也常去这几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2-26 07:12 , Processed in 0.277207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