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京涉谷车站附近的交通路口井然有序。
日本东京地区的总人口接近1300万,各类机动车保有量约450万辆。据日本国土交通省统计,每年因交通堵塞损失的时间总数为36.9亿小时,平均每人30小时,而其中1/3的堵车时间都发生在包括东京在内的关东地区。
尽管进入东京的高速公路时常出现车辆移动缓慢的状况,但像东京这样人口负荷重、车辆多的城市,其市内的交通却相对比较通畅,很少出现堵死的情况。
从最近十几年日本人平均通勤时间来看,在1999年以后日本人平均花费的时间在逐步减少。1999年,平均要1个小时左右,到了2009年,拥有住房的人平均上班时间约为50分钟,租房子住的人则为40分钟左右。
日本平均每户拥有私家车约1.4辆,很多家庭拥有两辆以上。从日本全国来看,东京地区户均私家车保有量为0.5辆,为全国最低水平。这与东京的公共交通极其发达和便利有关,也与城里停车难、停车费用昂贵有关。在东京,与其开车,不如坐电车和地铁。此外,错峰上班和弹性工作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拥堵。
根据统计,2008年,东日本铁路公司在东京地区营运乘客量为33亿人次,平均每天900万人次。与此同时,其他10多家私营铁路公司营运的40条线路,以及东京都运营的13条地铁的营运量也都分别超过了30亿人次。日本的高速铁路已基本实现公交化,比如东海道新干线,就途经东京、横滨、名古屋、京都、大阪等多个大城市,从早上6时到晚上11时,几分钟就有一班车。
日本的每一条公共交通线路都有准确的运行时刻表,公共汽车也是如此。由于公共交通运行较为准时,如果出门前查询好时刻表,一般就能较为精确地控制好时间,不会因堵车而迟到误事。大多数公司也都会报销员工每天上下班的交通费,并且在公交车上还可以看书、看报、看手机,比开车更加省事、省力、省心。
在改善交通状况方面,日本也做了大量工作。就在几天前的早班时间,记者在目黑大道一侧的人行道上发现,在几根电线杆下,坐着几个手拿纸笔、地图、秒表,面前摆满计数器的人。一打听,原来他们正在测交通流量。他们以电线杆为参照物,通过目测和用秒表等来计算车速、车流。在东京街头,经常可以看到他们这样的人。
日本从1928年开始,每3—5年就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道路交通普查,调查道路交通流量,内容包括车道数量、宽度、路口数量、固定地点机动车通过量、机动车平均道路行驶速度等。从1971年起,日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就汽车使用状况对机动车车主以及使用高速公路的人群等开展问卷调查。这些日常调查和大规模统计的结果,将应用于防止交通事故、解决拥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新建交通设施、规划未来城市道路等。在交通管理上,日本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ICS)等来提高交通的顺畅性。
东京的道路,车道少、弯道多、路面窄。在日本开车,特别讲究相互礼让,不争不抢。记者住的公寓门前的道路尽管是双向车道,但基本上无法实现错车行驶,在大多数情况下,总是一辆车在路边避让另一侧驶来的车。在日本驾校学习的时候,教练反复强调的也是相互礼让。在驾车实践中,按照礼让的规则行车是日常学习的重要一部分。这不仅保证了行车安全,也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