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5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PNAS:大脑扫描戳穿“欺骗”行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5 10:1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NAS:大脑扫描戳穿“欺骗”行为


发布时间:2010-11-3 12:38:09


PNAS:大脑扫描戳穿“欺骗”行为






扑克好手通常是“欺骗高手”,善于掩饰,操控其他玩家。不过,即便是最高明的骗术也会露出“马脚”。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当“欺骗”他人时,某些大脑区域变得较为活跃。

游戏风格不同

贝勒医学院米加纳·巴特和同事要求76名志愿者玩一个电脑游戏。这些志愿者社会背景类似,智商数相近。

游戏形式比较简单,“买家”向“卖家”传递商品价值的信息,以便以尽可能低的价格买入商品。

英国广播公司(BBC)11月1日援引研究人员之一、贝勒医学院里德·蒙塔古博士的话报道:“某人给你一个建议,‘你应该以这样一个价格卖给我这件东西’,你必须思考,那个人传递这些信号是何用意,那个人如何看待你对他的想法。”

研究人员发现,志愿者操作游戏风格有所不同。大约11%的志愿者堪称“谋略家”,有意识地欺骗竞争对手,让对方相信自己诚实可靠,以期获得更高利润。第二类是“渐进主义者”,游戏过程中相对诚实。第三类则是“保守主义者”,最为诚实。

活跃模式有异

这个游戏涉及“二级信念”概念。所谓二级信念,就是一方操控他人对他的信任来获利的能力或意愿。

蒙塔古以求职为例解释:“你寄一份简历来营造第一印象,然后参加面试,向考官述说一些东西来操控考官心目中对你的印象。”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向其他人传递信号,树立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那就是二级信念”。

游戏过程中,研究人员借助磁共振成像(MRI)仪器扫描志愿者大脑,通过血流情况确认大脑活跃区域。结果显示,志愿者游戏风格不同,大脑活跃模式也不同,“谋略家”大脑内三个区域比另外两类玩家更加活跃。

不过,研究人员在《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的报告中并未说明是否能够根据大脑活跃模式精确区分玩家类型。

了解精神障碍

研究人员说,这项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自闭症等精神障碍问题。

蒙塔古说,具有人格障碍或精神障碍问题的人无法恰当处理社会信息,让精神病患者玩电脑游戏可能有助揭示具体哪方面出现障碍。

“现阶段,我们对精神疾病毫无了解,”蒙塔古说,“我们有临床医生的意见,知道某些人没有能力正常生活,但我们没有实施治疗或下药的目标。”

他说:“所以,这是朝那个方向迈进了一步,将使我们能够识别与这些精神障碍相关的基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2-26 07:17 , Processed in 0.074939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