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12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外华人遇“代沟”考验:亲情与代沟难获平衡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6 10:3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年03月26日 09:3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如果我是比尔·盖茨的爸爸,知道儿子居然大二要从哈佛辍学,我会不会支持他?如果我是李安的父亲,知道儿子居然去搞电影,我会不会阻止?如果我阻止了,还会不会有今天的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和大导演李安?”著名美籍华人作家刘墉在一本写给女儿的书中发出这样的疑问。


  如今,越来越多的华人家庭感受一种两难的复杂情绪。

  “家有儿女初长成”,除了欣喜和安慰,海外父母们平添一份难言的无奈和愁绪。面对身心越来越成熟、希冀发出自己“声音”的子女,异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规则之下,父母向往的理想与子女现实里的嬗变,异族生存环境下的家庭矛盾、冲突,几代华人无法回避的“代沟”考验,如何消解?怎样在代沟与亲情之间获得平衡点?

  “福尔摩斯老妈”

  每到星期六下午4时左右,甘女士都会坐在沙发上假装看着《读者文摘》,余光扫到儿子从衣柜里拿出球衣。当听到他去足球场关上门的声音,她知道她又要开始变身了。

  闻校服有没有烟味、查手机通话或短信记录、翻书包里有没有“不良物品”……不得已成了“福尔摩斯”式老妈的甘女士在美国纽约法拉盛地区生活了12年,就读一所公立高中学校的儿子让她担心不已。

  她开始瞒着儿子,翻看他的东西来了解动态。一天晚上她推门看见儿子的在线MSN签名“这世上/没有真实世界这回事/只有谎言/迫使你设法穿越”,电脑屏发出醒目却刺眼的光。意识到孩子心中那份强大的排斥力后,她愣住了。

  “大人们总有一大堆理由限制我们,过多的规定让课余生活很没劲,我和同学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美国纽约高中生蔡如琳忿忿不平。

  一方面父母总觉得“一切都是为了你们好”,但孩子却认为“不应该用你们旧时观念来限制我们”。华人家长和土生土长的子女之间,产生了因价值观差异而带来的沟通难题,而在这道“代沟”的背后,不仅仅是年龄的距离,更多的还有文化的差异。

  持有相对传统观念的移民华裔父母们,有时很难理解住在国这些年轻人世界中的逻辑和生活方式。于是他们开始限制孩子的打扮穿着、追踪活动场所甚至“侦察”来往的朋友,以防子女交友不慎变坏或误入歧途。年轻人的生活空间开始受到限制。青春期的沉默抑或呐喊,让两代甚至三代人在限制与反限制,教育与反教育的博弈中,陷入挥之不去的苦恼中。

  “打工者”和“家庭老师”

  家住日本千叶县的李小姐每天都很忙。

  她清晨8时到超市打工,每星期打工的钱都花在给孩子上升学补习班上:一门功课听课费加教材费就要近万日元,三门功课下来就是3万日元。打工回来晚上备课,周末则在家没日没夜地给孩子补习,俨然一位标准的优秀家庭教师。好像自己辛辛苦苦就是为让孩子去一个好学校。让她感到安慰的是,现在二年级的儿子,已经把中国小学四年级的数学习题集做完了。

  家住足立区的三年级学生勇树说:“母亲给我安排了一个星期上5天的课外学习:星期一是珠算,星期二和星期四是私塾,星期三是英语,星期六是钢琴。”在大多数家长心中,传统观念让他们坚信孩子要在国外站稳脚,学习是唯一的出路,最好的捷径就是进大学深造。

  对于很多华人家庭,第一代放弃故国的发展机会移民到异国他乡,一种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边缘感、寂寞感让他们渴望融入主流社会,因此更注重教育,希望后代在起步阶段就不输给别人。子女在学业上的成功,是他们唯一的希望和精神支柱。

  可家长如此付出,孩子是否领情?在《日本新华侨报》调查中,有41%的华人孩子对父母表示不满,他们认为父母剥夺了他们与同学在公园玩耍的权利,还减少了他们充足的睡眠时间。已经五年级的李晓在日记里写道:“我长大想当一名护士,这是我的理想。但是父母却一定要我考大学,他们要我去学经贸,但我并不喜欢。我想不通,为什么我的人生不可以自己安排?”

  缺少交流,也是在学习问题上两代人产生矛盾的又一根源。美国纽约皇后区江邦高中校长雷臻珠说,在这所近1/4是华裔学生的学校,每次召开家长会,华裔家长因为工作忙或是不懂英文都来得比较少,其他如演出、联欢等校园活动来得就更少。实际上这是家长放弃了一次走近孩子的好机会。

  再不当“小公主的爸爸”

  “那个号称舍不得爸爸妈妈,自以为是小公主的宝贝女儿离开时居然背对着我们。”著名美籍华人作家刘墉在书中不无伤感地写道。

  这是他发现女儿义无反顾离开的决心与勇气后对自己心情的记录。他起初对女儿参加两个月暑期体能“魔鬼”训练营的行为不能理解:35摄氏度的高温、马厩改装成的宿舍、铁皮的屋顶……“怎么就有那么多年轻人,想尽办法进去接受虐待?”他们一度产生争执,可女儿却想都没想,就一扭头,“我要去!”

  现实中不少华人家庭,至今都不愿意孩子拿出时间去到社会上打工,或是做义工。有的奉行中规中矩的中庸之道,只希望孩子一心一意学习,却漠视孩子自身的创造性。有的则是为子女着想,害怕孩子吃苦,在娇生惯养中又忽略了他们的主动性。

  几天后,刘墉走进女儿的空房间,看到那张公主床,他突然发现“自己两尺半的胳臂,已经留不住她人生千万里的行程。”于是得出结论:家长就应该让孩子走出去,找他所想找的,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而不是没等他找,就把盖子打开说:“来,这就是你要找的东西。”

  就读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朱文,就是一位想“自己找东西”的大三学生。“我不需要家里永远的保护,我向往独立和自由。我是男子汉,要证明自己。”他瞒着家里用近3个月的时间在证券公司打工,当递上用所领取薪水买的白金项链时,妈妈顿时热泪盈眶。朱文这份得意的“证明”,让她突然发现——儿子长大了。

  前人栽树,是为了给子女创造更为优越的环境和条件,但后人在乘凉的同时,拥有继续栽树的奋斗精神,才是生生不息的传承之道。

  解开“代沟”的钥匙

  “假使我们3年前没开始做这件事,我们大概就会和绝大多数的人一样只是继续过日子,继续重复那每天不痛不痒的问候:吃了吗——嗯,功课做了吗——嗯,没和弟弟吵架吧——没,不缺钱用吧——嗯……”德国18岁的安德烈一直与母亲保持书信往来,“这件事有一个更重大的意义:我跟我的母亲,有了连结。”

  新一代华人子女身处新时代和异国他乡,有着公认的广阔视野和创造力。他们在异族文化的熏染之下对生活的好奇、反抗和探索,让华人父母们更具挑战。但无论是父母与孩子的限制反限制,还是付出后是否领情,问题不单是代沟出现后的博弈,更是代沟发生时如何沟通的一种博弈。

  一方面,子女长大意味独立的见解和自我的人格,父母完全按自己的理想去塑造孩子的知识品位和精神世界,不仅会给亲子关系蒙上一层阴影,也无利于孩子的个性表达。另一方面,在异族间生存的他们缺少国内的生活背景,“沾染”上一些异国“风情”,生活方式的不同导致几代人观念的不同。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才能为孩子们接受。尊重、理解、倾听和彼此信任,是努力解开华人N代“代沟”最好的钥匙。

  同样做出努力的还有整个华人社会。各种新老华人的专题讨论会、父母子女座谈会、华人教育问题家长会,在美国纽约、荷兰等地举办。几代人围坐一桌亲切交谈,展开“代与代的对话”,在互诉心声、加强理解的同时,很多家庭解开心结,沟通中亦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很多成长中的年轻人也开始尝试理解父母的苦心。阿姆斯特丹大学学生徐嘉敏笑着说,新一代华人,应该了解父母的历史,多多理解老一辈对我们的期望。确实,回过头看,父辈们风风雨雨半辈子,子女何妨当成一面镜子,来警策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呢?(马雨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30 09:44 , Processed in 0.075742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