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5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学》社论:健康资助体系亟待建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4 11:3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科学》社论:健康资助体系亟待建立


发布时间:2010-9-12 16:38:25


《科学》社论:健康资助体系亟待建立
盲目资助将导致投机性扩建


10-9月10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社论——《过度建设的科研能力》(Overbuilding Research Capacity),称盲目提供研究基金导致大量研究机构为获取拨款投机性扩建,一个健康运行的拨款体系亟待建立。以下为社论主要内容:

盲目提供资助的政策会导致有害行径。在一项盲目资助政策的怂恿下,美国大学、医疗中心以及其他研究机构利用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取得的资助无限制地扩大其研究体系。NIH不仅支付科学家的薪酬,还提供建筑设施以及日常开支的费用。这已成为许多研究所的生存来源,后果堪忧。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恐怕将导致与2008年地产萧条类似的实验室设备过剩。更为糟糕的是,大批殚精竭虑的科学家将失去生存来源。

事实上NIH还为研究人员提供无担保“软钱”( soft money)作为日常开支的补助。奇怪的是,利用自身资金为教授拨发薪酬的研究所都会处于极其不利的境地:不仅失去固有资金,而且失去其本应获得的日常开支。此外,NIH还为各所提供建筑大楼的费用,几十年后当大楼贬值时,这些费用以管理费用的形式加拨在研究补助金中。NIH将支付新建大楼的费用以及职员的薪酬,使得许多扩建的支持者鼓吹,这些费用很大一部分将由美国政府承担。

这一论断鼓动大量研究机构投机性地贷款扩建,盲目认为将从NIH获得足够的研究基金支付扩建费用。这是一场冒险。NIH预算的增长速度远远比不上美国生物医学研究所扩建的速度,每个研究所都在下一个赌注:其新扩建体系中的工作人员将赢得有限的研究基金。这样各机构便在一场类似于军备竞赛的较量中互相争斗。

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多数情况下获得NIH拨款的成功率低于10%。取得稳定的研究项目像中彩票一样不可能,这无异于将个人前途寄托于一个通过同行评审进行排名而得来的机会,而这一排名在纷繁如海的研究项目中实难有效评估。

生物医学科学家们花费大量宝贵时间申请拨款以及评述他人的申请,极少有时间从事本该做的事:阅读科技文献,探索科研与教学。资金没有投于教学设施,没有奖励教学人员,反而过度投资于科研领域,大学的未来令人担忧。

NIH主任弗朗西斯•科林斯曾大胆论断:“NIH应该建立更好的模式以指导决定美国生物医学研究的最佳规模与性质。”可能的做法是,由NIH提出要求:主要研究人员的薪酬至少一半由其所在研究所提供。这一做法在未来十年逐步推广。或者,将来NIH为研究人员提供的薪酬逐步大幅减少,亦或者可以将杂项开支按比例引入该所的软钱中(代替当前存在的杂项开支奖金)。

不管机制将如何运行,总之,NIH政策须明确规定,扩建实验大楼需要由想增加其设施和人员的研究所提供长期实质性的资源,包括资金和人员的支持。尽管改革之路举步维艰,建立健康运行的生物医学研究体系迫在眉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2-3 17:52 , Processed in 0.105305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