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05月06日 01:46 来源:新京报
狙击手:接令到开枪不超5秒钟
北京特警狙击手经严格选拔和训练,“一枪毙命”是首要标准,完成击毙任务需心理疏导
“5·03”劫持人质事件,使得特警狙击手,这一带有神秘色彩的群体,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并引起关注。
特警狙击手到底是怎样一群人?他们的训练和生活状态又是如何?
昨日,北京巡特警总队向媒体开放,记者有机会走进了警方狙击手的世界。
狙击手不只是神枪手
吕学海,北京巡特警总队教导支队副支队长。从1995年北京成立巡警队起,他就在训练处任射击教官,被称为巡特警的“总教头”。
他介绍,北京特警狙击手并没有成立专门的支队,而是分布在城八区县的大队及总队中,承担维稳处突任务。特警选自基层公安的优秀警力,而狙击手则是特警队伍中挑选出的“精兵强将”。狙击手工作特殊,需要超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作战技能,要经过严格选拔。
“别以为狙击手只是神枪手,他们的脑子、集体作战能力更重要。”除精确射击外,狙击手还承担察看地形、布置掩体等任务,要向指挥部反馈现场信息。接到指挥部“开枪”指令后,找准时机完成任务。
通常情况下,每组是一名狙击手,一名观察手(也称狙击手副手)。隐蔽和伪装是他们必备的素质,在一些解救人质行动中,劫持者往往情绪暴躁,精神高度紧张,一旦狙击手没有隐蔽好,劫持者发现狙击手,精神很可能瞬间崩溃,导致人质受到伤害、解救行动彻底失败。
“5·03”劫持人质事件中,孟林(化名)是狙击手副手。他和搭档上到阳台后,一直观察瞄准嫌疑人,随时接受上级命令。“确保人质安全,择机击毙。”接到命令后,他的搭档很快扣动扳机,将歹徒一枪毙命。
射“头顶苹果”练心理
“交替钢板、摇晃鸡蛋、头顶苹果……”巡特警总队地下射击场的墙上,贴着一张射击项目训练表。
相关人士称,特警狙击手的“头顶苹果”训练,是将苹果放在一名队员头上,另一名队员进行射击,这在外人看来绝对心惊肉跳。对于狙击手来说是小菜一碟,“就是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练习射击”。这种训练,除练习枪法外,更重要的是训练狙击手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及队友间的绝对信任。
由于突发事件的现场各不相同,环境、温度、光线、风速、距离、有无瞄具……这些因素都会对射击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狙击手要学会适应各种条件下的射击并善于自我调节。
除了动态训练,针对实战中心理素质的静态训练也很多,最为常见的就是空枪瞄准:手持手枪,瞄准目标,纹丝不动———特警队的每个队员,人人都能坚持10分钟以上。
卧姿射击,对于狙击手来说“简直是最舒服的一种姿势”。“一般都能保持10来个小时。”一名队员说。在雪地里,在烈日下,狙击手趴着瞄准目标一动不动,一趴就是一天。他们要具备在极端的条件下,保持身体和射击精度的稳定性,以保证“在子弹打出去的一瞬间,身体永远是一样的(状态)”。
高强度的训练还配合严酷的选拔、淘汰机制。每一位狙击手训练过程的成绩,都将被记录在案,一旦长时间发挥不稳定,很可能将被淘汰出局。
北京巡特警指挥部副主任吴涛说,狙击手的第一标准便是“一枪毙命”,现场处置中不允许有任何闪失。
瞄准时心中只有目标
“5·03”劫持人质现场,狙击手接到命令后,一枪击中劫持者面部颧骨周边位置。
昨日,对媒体开放的北京巡特警总队并没有中断平日的训练。吕学海称,除去出勤的时间,特警们每天都要进行体能、射击、战术等方面的训练。
队员们坦言,除了吃饭和休息,狙击手们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训练。长期的狙击射击训练,会磨炼狙击手的性格,打枪时一天下来也很少说话,性格会逐渐变得沉稳和内向一些。
“狙击手准备———可选择时机将其击毙。”吕学海说,当谈判破裂、危及人质生命安全时,指挥部会下达射击命令。
“命令和射击之间只有3至5秒。”狙击手副手孟林说,从瞄准的那一刻起,狙击手心里没有任何杂念,注意力只集中在目标和下达的指令上。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狙击手都有机会接受实战检验。吕学海透露,在和平年代,虽然每一名狙击手都有机会执行任务,但因为位置、谈判成功等原因,并不是所有狙击手都有机会开枪射杀,“有些人,终其狙击手生涯,也没能在实战中打过一发子弹。”
对于实战开枪,狙击手们有自己的看法。“我们真不想射出枪膛内的子弹。”一名狙击手说,“狙击手不是杀手,也不是每次出现场都会开枪。如果通过谈判或者其他方法能够和平解决危机,那是最好的结果,开枪是最后的选择。”
击毙之后的心理疏导
此次成功处置劫持案件后,开枪击毙嫌疑人的狙击手小王,目前已开始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
小王的搭档孟林说,每个特警狙击手都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定期为他们做心理疏导,缓解实战和训练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在完成任务后,击毙嫌疑人的狙击手,更是要系统地接受心理辅导。
黄林(化名)是一名老狙击手,除了使用专业的狙击步枪,他还曾在室内近距离,用手枪击毙嫌疑人。
他说,狙击手在开枪之前,瞄准镜里的“十字线”套住的是目标,不管怎么样的天气、环境,都要保持精准。执行任务时,注意力全集中在嫌疑人身上,狙击手本人感觉不到心理负担和压力,心理负担一般产生在完成任务后。
特警大队一名相关负责人说,警方有一整套心理训练恢复机制,让狙击手能以上佳的精神状态执行下一个任务。
采写/甘浩 蓝筠 刘珍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