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4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媒领袖眼中的新中国:从"谜"到"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10 11:1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年10月10日

10月9日,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峰会共同主席、路透社总编辑史进德在致辞。新华社记者 王建华摄

    新华网北京10月9日电 尽管是哈佛大学专攻中国政治的硕士,但史进德刚来北京时,仍觉得这个东方大国是一个谜。

    “当时,我们获得的数据不可靠,采访机会寥寥无几,中国经济状况对外界来说是一个谜。”史进德这样回忆十几年前的中国。他从1991-1994年担任路透中国分社社长。

    “而现在,我们可以像报道七个西方工业大国那样,充分专业地报道中国经济。”路透社总编辑史进德9日在世界媒体峰会上说。

    正在北京举行的此次“媒体奥林匹克”,吸引了来自境内外170多个媒体的300多位媒体负责人,包括新闻集团、路透社、谷歌等传统和新媒体的重量级机构的领袖。

    “‘透’——我们路透社名字中的这个字,有穿透、透彻和透明的意思。”史进德在演讲中,不时穿插着中文。

    事实上,无论是像史进德这样的“中国通”,还是初次来华的媒体负责人,都对中国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并有一些不同寻常的发现。

    传媒大亨、新闻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默多克已数不清自己访华的次数,对中国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等现象也司空见惯,但他对中国人的“乐观”还是津津乐道。

    “在中国我所到之处,看到很多人白手起家、投资兴业,很多人自学成才、走向成功,还有一些人年纪很大,还重新走进学校充电,补充需要的知识。这些中国人的乐观向上,与笼罩世界其他地方的悲观情绪形成鲜明反差。”默多克这样评价普通中国人。

    肯尼亚通讯社首席新闻官乔瑟夫·奥利文初到北京,“时差还没倒过来,不适应气候”,但他很喜欢北京随处可见的绿色,并夸奖说“首都国际机场周围有大片绿地”。

    印度亚洲通讯社总编辑塔伦·巴苏,从上世纪90年代初首次来华访问,迄今已访问7次,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向记者竖起大拇指,称赞中国的发展速度和社会繁荣。

    但巴苏说,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我从来没有看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像中国人那样,满怀热情,全民性地参与到一项国际盛会中,并流露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巴苏这样谈起去年来北京看奥运会的经历。

    “我想,也许这种自豪感才是中国不断强大的真正来源。”巴苏感叹道。

    因为才第二次来中国,尼日利亚通讯社助理总编辑乔·班科勒说自己对这个东方大国并不了解。

    班科勒这次来华,恰好赶上中国刚刚举行了国庆60周年大典,“听说,中国人正在享受长假,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大家一副喜气洋洋,心满意足的样子。”

    “我想,只有一个国家发展到相当水平,人民才能有这样的状态。”班科勒说。

    班科勒说,由于财力有限,迄今尼日利亚通讯社在中国还没有常驻记者。“但我们的用户对这个国家很着迷,渴望能多一些关于中国的资讯,希望以后我们能在北京设记者站。”

    也是因为对中国的“着迷”,《华尔街日报》记者上世纪70年代末就来到了中国。

    “从当时的只身一人,到如今在北京和上海两地的50多名记者,我们现已成为外媒驻京机构中规模最大的之一。”《华尔街日报》中国总编班安祖说。

    说着一口流利粤语和中文的班安祖说,中国已成为一个万花筒,各方面的蓬勃发展为记者提供了丰富的报道素材。

    “以前,我们的报道偏重政治和社会新闻报道,而现在,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我们已大大加强对经济、金融、市场、企业等报道。”班安祖说。

    或许是因为长年走南闯北积累的阅历,或许是因为干新闻锻炼出的敏锐,外国媒体领袖们对中国的问题也有深刻清醒的认识。

    默多克说:“虽然中国在经济改革方面已取得卓越成就,但农村地区的贫困依旧严重,而且东西部差距还有比较大的悬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17 23:28 , Processed in 0.298928 second(s), 3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