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14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侨报:中国"国家公关" 华人力量可倚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12 09:4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年2月12日
       美国《侨报》当地时间10日发表社论说,如何发出新时期的“中国声音”,远非一个投入扩大的问题,更是一个改革创新的问题。海外华侨华人是一种不可忽视力量,有理由相信,在未来重塑中国国际形象方面,华侨华人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章摘录如下: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展开对中东和非洲五国的访问之旅,连同此前已启程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拉美行”和1月底2月初总理温家宝的“欧洲之旅”,北京高层今年开春的频密外访动作被外界解读为“意在为2009年正式启动的中国国家公关战略剪彩”。

  有海外舆论分析,中南海决意吸取去年“奥运圣火海外传递活动”以及“3.14拉萨事件”国际传播的被动局面,提早主动出击,公关国际社会,避免再度陷入“有理说不清”的尴尬境地。

  事实上,制定国家公关战略的并非中国的原创,早在二战结束后,美国就开始全面构建这一模式,并借助传播技术从广播到电视再到互联网的不断革新,美国已成功将“民主与自由”的价值观打造成一种“普世价值”和“美国精神”的代名词。不少欧洲国家和亚洲的日本、韩国也纷纷效仿。

  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软实力与国际声音未能与经济增长同步,既在于中国的国家制度、价值理念、历史文化背景和语言体系与西方世界大不同,中国长期被西方发达国家排斥在世界体系之外,并被国际舆论误读、曲解甚至“妖魔化”。

  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改善中国形象、树立“中国声音”在国际的权威地位,考验的既是国家的综合实力、也是执政者的智慧和全体国民的素质,仅靠官方的力量放大声音的“音量”显然不够。如何发出新时期的“中国声音”,远非是一个投入扩大的问题,更是一个改革创新的问题。必须从战略高度凝聚外国各界精英和公众在内的世界多种力量,必须学会选择外界普遍接受的传播方式,让“中国声音”能取信于人、感染人。在这里,海外华侨华人是一种不可忽视力量。

  人们记忆犹新的是,在去年拉萨骚乱事件后,西方一边倒的报道铺天盖地,中国官方媒体处于被动状态。此时,正是海外华人挺身而出,在西方媒体构筑的迷雾中撕开了口子。如陈冲在《华盛顿邮报》用英文撰写理性文章,留学生李洹在巴黎共和国广场用法语发表激情演讲,更有成千上万的华侨华人挥舞五星红旗,迎接奥运圣火传递,抗议CNN主持人辱华。正是他们的行为,令西方对中国、对华人刮目相看,迫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反思“妖魔化”的行为,起到了中国官方媒体无法起到的作用。

  值得深思的是,为何海外华人能够发出如此强音?首先,除了有一份故土情外,许多人经历过中国的过去和现在,知道中国的今天来之不易,比西方人更懂得中国;第二,他们熟知西方人的思想意识、游戏规则,用西方人能听得懂的语言,说出西方人能接受的话。

  因此,北京希望启动“国家公关”,发出“中国声音”时,首先必须研究华侨华人,包括华人传媒在内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华人如何在西方主流社会生存、发展,如何影响主流舆论的成功经验。如果不解西方人思想意识、语言习惯,掌握并利用其游戏规则,再高的声音也是对牛弹琴,再大的投入也会打水漂,夺回“话语主导权”只能是空话。

  其次,从战略的角度,借助华人华侨的力量,将华人华侨的声音,补充到中国整体的声音之中,让更多的“陈冲”、“李洹”为中国说话。将华侨华人纳入到中国公关行动之中,让更多的“姚明”成为代言人,这比“说官话”、“官说话”要强百倍。

  一直以来,数千万华侨华人不仅以行动甚至生命为中华民族百年来的独立富强做出贡献,也为近30年来中国走向世界、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搭起一座座特殊桥梁。人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重塑中国国际形象方面,华侨华人还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30 00:35 , Processed in 0.068166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