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11668|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0 17:3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明清皇家陵寝


 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陵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
  ●遗产遴选标准:2000年明显陵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清东陵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V)(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清西陵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V)(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2003年明孝陵和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2004年盛京三陵——福陵、昭陵和永陵也作为明清皇陵的扩展项目被列如《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 概况:
  明清时代(公元1368~1911年)是陵寝建设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陵寝制度作了重大改革。他将地上的封土堆由以前的覆斗式方形改为圆形或长圆形,又取消寝宫,并扩大了祭殿建筑。清代沿袭明代制度,更加注重陵园与周围山川形胜的结合,注重按所葬人辈分排列顺序,还形成了帝后妃陵寝的配套序列,在祭祀制度上也更加完善、合理。
  明陵综述 明朝,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政权,建元洪武(1368),到崇祯十七年(1644)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统治时间277年,其间经历了16位皇帝。其中,除惠帝朱允炆因“靖难之役”,下落不明,没有营建陵园外,其余15帝,都依帝制建造了陵园。
  太祖朱元璋死后埋葬在南京钟山脚下,称孝陵;景帝朱祁钰,因英宗复辟遇害,初以王礼葬北京西郊金山,成化年间恢复帝号,又将王坟稍扩其制,改为帝陵,世称景泰帝陵。其余的13位皇帝均葬于北京昌平县境的天寿山一带,通称明十三陵。
  此外,明代还有生前没有当过皇帝,死后被追尊为帝的,也营建了陵园。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朱世珍),被追尊为仁祖淳皇帝,就安徽凤阳原墓建为皇陵;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被追尊为熙祖裕皇帝;曾祖父朱四九,被追尊为懿祖恒皇帝;高祖父朱百六,被追尊为德祖玄皇帝;因德、懿二祖葬址不详,遂就江苏盱眙熙祖原葬处建陵葬三祖帝后衣冠,陵名祖陵;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父亲朱祐杬,原为兴献王,朱厚熜入继大统后,追尊其父为睿宗献皇帝,将湖北钟祥原王坟扩建为显陵。
  清陵综述 满族人建立的清朝(1644-1911)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基至辛亥革命后宣统皇帝退位,共历经12帝,统治295年。清代帝王陵寝,从建陵年代和地理位置,可分为清初关外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三个陵区。清东陵和西陵的陵墓从规划建制到建筑造型均仿照明朝,采用集中陵区的手法,安排总入口,从正红门开端,经统一的神道石像生、碑亭及华表,然后分达各陵区。其布局顺序为:五孔石券桥、牌楼、碑亭、三孔券桥,大月台、宫门、隆恩殿及左右配殿,而后为石平桥、月台、琉璃门、五供、方城(上立明楼)、月牙城、宝城、宝顶。皇帝、皇后、亲王、公主、嫔妃的陵制级别相当严格,形成了一套程式化的规则。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及遗产文化价值
  明显陵
  清东陵 清西陵
  明十三陵 明孝陵 盛京三陵



明显陵




【介绍】
  明显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郊的松林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壑献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是我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最具特色的一座帝王陵寝。
  显陵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建成,前后历时共47年,其围陵面积183.13公顷,整个陵园双城封建,外逻城长3600余米,墙高6米,墙体厚1.8米,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蜿蜒起伏于山岚叠嶂之中,雄伟壮观,是我国历代帝王陵墓中遗存最为完整的城墙孤品,陵园由内外逻城,前后宝城、方城明楼、棱思殿、陵恩门、神厨、神库、陵户、军户、神宫监、功德碑楼、新红门、旧红门,内外明塘、九曲御河、龙形神道等30余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组成,其布局构思巧夺天工,殿宇楼台龙飞凤舞,工艺浮雕美绝伦、一陵双冢举世罕见,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瑰宝。
  显陵之奇特主要源于王墓改帝陵而形成的一陵双冢举世无双的孤例而弥足珍贵。显陵的墓主朱祐杬生前为兴献王,死后葬于松林山,明正德16年武宗驾崩,因其无子嗣,慈寿皇太后与首辅大学士杨廷和遵奉“兄终弟及”之祖训,遗命“兴献王长子朱厚熜”嗣皇帝位。年号为嘉靖,后朱厚熜为自立体系,用武力平息了长达3 年之久的“皇考”之争,其间廷杖致死17人,入狱、夺俸、充军、戎边、革职等官员达115余人,从而完成了自己的昭穆体系,这一重大事件历史上称之为“大礼仪”之争。此后嘉靖皇帝朱厚熜便将其父追尊为恭壑献皇帝,并将王墓改为帝陵,开始了大规模的改建扩建工程,直至嘉靖驾崩建设才停止。
  显陵以其独特的环境风貌、精巧的布局构思、宏大的建筑规模、丰富的地下宝藏及其珍贵的历史价值而受到国家文物专家的高度重视,八八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九年三月国家文物局又将其作为明代唯一的一座帝陵,向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已投票通过,将我国湖北钟祥市的明显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2000年明显陵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联合国专家让.路易.卢森先生视察显陵后感到十分惊讶,将显陵称之为“神奇的明显陵”,对至今已历时115年仍保持完好的外逻城感到“简直不可思议”。同时对显陵的保护维修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遗产的描述】
  显陵规划占地183公顷,其中陵寝部分占地52公顷,在这广阔的区域内,所有的山体、水系、林木植被都作为陵寝的构成要素来统一布局和安排。陵区后部的自然山丘为祖山,作为陵寝的依托,两侧的山体作为环护,中间台地安排建筑、九曲河婉蜒其间,前面山丘为屏山,构成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格局,体现了“陵制与山水相称”的原则。陵墓的最南端建有敕封纯德山碑亭一座,平面呈方形,亭已毁,内供汉白玉石碑一通,通高3.59米,宽1.15米,上书“纯德山”三个大字,碑座、碑身、碑文和碑额保存完好。
  纯德山东侧天子岗建有龙首龟蚨碑亭一座,俗称“山曲碑”亭,记载着陵区的范围及管理方面的内容。陵寝外围建有高6米,厚1.6米,长达4730米,平面呈“金瓶”形状的外罗城。外罗城前端因池塘和东南砂山影响,依山就水建造歇山顶宫门一座,名新红门,面 阔18.5米,进深8米,有券门三洞。门前有下马碑两座,上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新红门右侧依原有天然池塘建有外明塘,外明塘后为三道御桥。过御桥为正红门,正红门红墙黄瓦,歇山顶式,面阔18米,进深7.8米,有券门三洞。
  进正红门神道正中毫立着高大的睿功圣德碑亭,平面布局为方形,面阔进深均为18.3米,占地334平方米,汉白玉台基,下设石须弥座,上为重檐歇山顶,四边各开有券门,正中立龙首龟蚨睿功圣德碑。碑亭后63米处设御桥三座。 过桥便是陵区最主要的墓饰建筑,迎面为汉白玉望柱,通高12米,下为方形须弥座,柱身为六棱形,二层束腰云盘托着圆柱形有云龙纹浮雕望柱头。望柱后排列着石像生群、计有狮子、懈貂、卧骆驼、卧象、麒麟、立马、卧马各一对;武将二对,文臣、勋臣各一对,造型生动,排列有序。其后为龙风门,作为石像生的依托,龙风门设计十分精巧,为六柱三门四楼冲天式牌楼,方柱上悬出云版,上覆莲座,莲座上各雕有一尊朝天吼、正身立火焰宝珠,石墩,坊身仿木作设额枋、花板、抱框,上额枋设有门簪,方柱前后夹有抱鼓石,影壁墙下设须弥座,上盖黄色琉璃瓦,整个龙凤门不仅洁白耀眼而且金碧辉煌。
  从龙凤门再越御桥便是一条长达290米的神道,该神道一反左右对称和通直的原则,作弯曲龙行状,是为龙形神道。接龙形神道是最后三座御桥。九曲河由东北向西南蜿蜒而过,河道为砖石结构,河中根据高差建有九道拦水坝。过九曲河最后一道御桥为内明塘,内明塘为圆形,直径33米,周边砌有青石护岸。塘两边各设有碑亭一座,分别为“纯德山祭告文”碑亭和“瑞文碑”亭。内明塘后,为祾恩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建有月台,前后三出云龙丹陛,门两边有琉璃影壁,影壁正面为绿色琉璃的蟠枝图案,背面为双龙腾跃,喻意藏龙护生。祾恩门外东侧,建有神厨、神库、宰牲亭等。西侧建有神宫监,礼生乐户直房等。
  祾恩门后,左右为配殿,面阔五问,进深二间,前出廊。再后为棱恩殿,歇山后抱厦宫殿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前出月台,石雕须弥座台基,雕栏龙风望柱。祾恩殿后为陵寝门,面阔三间、砖石琉璃结构。陵寝门后为二柱门,现仅存石柱,蹲龙战鼓,木构无存。二柱门后为石五供,现存供案和部分石雕供器。供案两侧各有碑亭一座,分别为御赐祭文碑亭和御赐谥册志文碑亭。供案后是方城明楼,方城面阔、进深皆为22.2米,设券门一道,门前有御道踏跺。门后左右设有御道台阶以供上下。方城上建有明楼,面阔、进深均为17米,重檐歇山顶,石须弥座基础,四道券门。内供“大明睿宗献皇帝之陵”圣号碑,通高4.69米。方城后左右连接着前后宝城,前宝城呈椭圆形,东西宽112米,南北长125米。宝城内为宝顶,宝顶下为1519年(正德十五年)所建玄宫。宝城与方城之间建有月牙城,内有琉璃影壁一座。前后宝城由瑶台相连。瑶台为长方形,面阔11.5米,进深40.5米。
  后宝城为圆形,直径110米。内为宝顶,宝顶下为1539年(嘉靖十八年)所建地下玄宫,玄宫内停放着恭喜献皇帝和皇后棺停。后宝城与瑶台之间建有月牙城,内有琉璃影壁一座。两座宝城上共有向外悬挑的散水螭首16个,设计精巧,为独特的排水系统。陵区外围沿祖山、东西砂山、案山建有显陵卫、东果园、西菜园、更铺及巡山铺等。

【历史沿革】
  
  显陵为明睿宗献皇帝朱祐杬和献皇后的合葬墓。
  朱祐杬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明孝宗朱祐樘的异母弟、明武宗朱厚燳的叔父。生于1476年(成化十二年七月初二),生母为朱见深的宸妃邵氏。1487年(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十一)封为兴王,1494年(弘治七年九月十八)就藩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市)。1519年(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七)薨逝,享年44岁。明武宗朱厚燳赐谥为“献”,在松林山选定吉地,按亲王规制坟园,翌年四月初三安葬。1521年(正德十六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无嗣崩殂,根据太祖朱元障“兄终弟及”的遗训,袭封为兴王不久的朱厚熜被迎往北京入继大统,是为明世宗。朱厚熜即帝位后,自立统嗣体系,不顾朝臣反对,追尊生父朱祐杬为皇帝。1521年(正德十六年十月)推尊朱祐杬为“兴献帝”;1523年(嘉靖二年) “命兴献帝家庙享祀乐用八佾”;1524年(嘉靖三年三月)又加尊为“献皇帝”,七月献皇帝神主奉安于奉先殿东室观德殿,上尊号“皇考恭穆献皇帝”,九月改称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1526年(嘉靖五年九月)“奉安恭穆献皇帝神主于世庙;1538年(嘉靖十七年九月)则追尊庙号为“睿宗”;1548年(嘉靖二十七年)恭喜献皇帝神主供入太庙。
  朱祐杬被追尊为皇帝后,原有兴献王坟也相应按帝陵规制升级改建。1523年(嘉靖二年四月),兴献王坟原覆黑瓦换为黄琉璃瓦,并修筑神路桥等。1524年(嘉靖三年三月),王坟正式更名为显陵。同年八月,显陵太监杨保邀宠进言“陵殿门墙规模狭小,乞照天寿山诸陵制更造”,被工部尚书赵璜以“陵制当与山水相称,恐难概同”为由谏止。然而朱厚熜私亲推尊,于1527年(嘉靖六年十二月),“命修显陵如天寿山七陵之制”,修葺宝城、宝顶并重建享殿,增建方城明楼、睿功圣德碑楼、大红门,并在龙凤门前的神路两侧建置瞭望柱和12对石像生等,开始大规模的改建。1531年(嘉靖十年二月),又将松林山救封为“纯德山”,立碑建亭。1532年(嘉靖十一年十月),改建工程告一段落。1538年(嘉靖十七年十二月),朱厚熜的生母章圣皇太后病逝,朱厚熜亲赴北京昌平天寿山,在长陵西南的大峪山下卜定吉壤,准备将显陵北迁,并下命武定侯郭勋和工部尚书蒋瑶等督工建造新陵,并“欲迎皇考梓宫迁于此”。然而,从1524年(嘉靖三年)以来,显陵改迁天寿山之议,一直遭到朝臣及章圣皇太后的反对,使朱厚熜夙存顾忌,从大峪山回宫后,又决定奉母后棺椁南下合葬显陵。翌年正月朱厚熜南巡承天府,由于“启视显陵玄宫有水”,他又降谕礼部:“皇考显陵,昔者建造狭隘,虽尝增修,犹多未称。兹朕躬诣陵下,与诸左右大臣周阅山川,更卜吉兆,重建玄宫,以妥皇考皇妣神灵于无穷。”驾临显陵展谒后,又“骑登陵山,立表于皇考陵寝之北……命改营焉”。当月,工部左侍郎顾麟等受命督工,按朱厚熜钦定“图式”兴建新的玄宫,并用一座称为“瑶台”的高大砖石平台,将新旧宝城串联起来,形成了明代帝陵中前所未有的特殊格局。1539年(嘉靖十八年三月),朱厚熜南巡后返京,四月视察大峪山陵寝,并与显陵风水形势进行比较后,认定“峪地空凄,岂如纯德山完美;决用前议,奉慈驾南袝”。大峪山地宫便空置下来。五月世宗派京山侯崔元护送母后灵柩南袝,七月同朱祐杬合葬在显陵新玄宫内。1542年(嘉靖二十一年),改荆州左卫为显陵卫,以正军李貌才等1200余充之。九月,命修显陵祾恩殿,遣内宫监太监黄锦,同巡抚湖广右侍郎陆杰提督工程。此后,显陵建设继续进行,1554年(嘉靖三十三年四月),下命改建享殿即祾恩殿“如景陵制”。以工部右侍郎卢勋兼都察院右莶都御史提督工程。1556年(嘉靖三十五年七月),诏修显陵二红门左角门、便路及御桥、墙等。扩建工程直到1559年(嘉靖三十八年九月)才最后完竣。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九月),又遣工部左侍郎张守直重修祾恩殿,显陵的建造才告一段落。
  明末,显陵遭到破坏,据谈迁《国榷》记载1642年(祟祯十五年十二月)“李自成至承天。……攻显陵,焚享殿”,地面建筑木构部分毁坏。
  清代,显陵在地方官员的干预下,得到了一定的保护。显陵现存一通咸丰年间的石碑记载着地方官员要求乡里保护显陵的告示。 
  
旅游信息

  1.明显陵现行票价为50元/张,学生、现役军人、老年人、残疾人等可享受优惠票价。
  2.交通:钟祥市内6路公交直达,从长途汽车站可先步行至承天东路乘坐,从火车站先乘坐2路公交至地税局,再换乘6路公交即可。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3-10 17:33 编辑 ]

0001.jpg (202.63 KB, 下载次数: 299)

0001.jpg
2#
 楼主| 发表于 2010-3-10 17:36:15 | 只看该作者
清东陵

清东陵(Eastern Royal Tombs of the Qing Dynasty) 清东陵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共建有皇陵五座—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东(慈安)、西(慈禧)太后等后陵四座、妃园五座、公主陵一座,计埋葬14个皇后和136个妃嫔。


目录

清东陵简介
列入遗产所依据的标准
遗产的描述
内葬人物
历史沿革
陵寝规制沿革
东陵被盗案
其他信息




清东陵简介
  清东陵坐落在河北省唐山市的遵化市境,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据说是顺治到此打猎时选定的,康熙2年(1663年)开始修建。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四面环山,正南烟炖、天台两山对峙,形戌宽仅50公尺 的谷口,俗称龙门口。清代在此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诸陵园以顺治的孝陵为中心,排列于昌瑞山南麓,均由宫墙、隆恩门、隆恩殿、配殿、方城明楼及宝顶等建筑构成。其中方城明楼为 各陵园最高的建筑物,内立石碑,碑上以汉、满、蒙三种文字刻写墓主的谧号;明楼之後为"宝顶"(大坟头),其下方是停放灵柩的"地宫"。由陵区最南端的石牌坊向北到孝陵宝顶,由一条约12公尺宽、6公里长的神道连成一气,沿途大红门、大碑楼(圣德神功碑楼)、石像生、龙凤门、七孔桥、小碑楼(神道碑楼)、隆恩门、隆恩殿、方城明楼等建筑井然有序,主次分明。
  清东陵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北有昌瑞山做后靠如锦屏翠帐,南有金星山做朝如持芴朝揖,中间有影壁山做书案可凭可依,东有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西有黄花山似白虎雄踞,东西两条大河环绕夹流似两条玉带。群山环抱的堂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真可谓地臻全美,景物天成。当年顺治到这一带行围打猎,被这一片灵山秀水所震撼,当即传旨"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从此昌瑞山便有了规模浩大、气势恢宏的清东陵。
  清东陵的建筑恢宏、壮观、精美。有580多单体建筑组成的庞大古建筑群中,有中国现存面阔最宽的石牌坊,五间六柱十一楼的仿木结构巧夺天工,中国保存最完整的长6000多米的孝陵主神路,随山势起伏极富艺术感染力,乾隆裕陵地宫精美的佛教石雕令人叹为观止,班禅大师赞誉为"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宝库",慈禧陵三座贴金大殿,其豪华装修举世罕见,"凤上龙下"石雕匠心独运……
  整座东陵在木构和石构两方面都有精湛的技巧,可谓集清代宫殿建筑之大成,其中孝陵的石像生最多,共达18对,造型多朴 实浑厚;乾隆的裕陵规模最大、最为堂皇,而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则是首屈一指的精巧建筑。目前,清东陵15座陵园中,只开放了裕陵和东、西太后陵及香妃墓等四处供游客参观。
  清东陵以她无可辩驳的魅力,以她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于2000年11月30日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级AAAA级旅游景区。
  联合国世界遗产专家说清东陵是“人类具有创造性的天才杰作”,陵区以昌瑞山主峰下的孝陵为中轴线,依山势呈扇形东西排列,
  主次分明,尊卑有序。各陵按规制营建了一系列建筑,总体布局为"前朝后寝"。“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审美思想贯穿于每一座陵寝建筑中,使各单体建筑在空间组合上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空间组合。远望时,殿宇、城垣、门坊、道路、桥涵,金黄碧绿、丹红雪白,气势恢宏壮丽而深沉。由远及近,步移景易,变化丰富,秩序严谨,相得相济,引人入胜,是中国古代陵寝建筑的典范之作,其建筑艺术达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顶峰。在这庞大的建筑群体中包容了中国明清两代宫廷建筑的基本形式,运用了最先进的工程技术,采用了最为珍贵的建筑材料,陵区的580多座单体建筑中,有经过两次大地震330年岿然不动的全国现存最宽的石牌坊;有全长达5.5公里的孝陵主神路,有叩之声若金钟的“五音桥”,有被誉为“石雕艺术宝库”和“地下佛堂”的裕陵地宫,更有采用最为珍贵的黄花梨木建成并为黄金装饰的慈禧陵三大殿,以及“凤在上龙在下”的丹陛石,游人看后既被她那精湛的艺术所倾倒,更为她那宏伟的气势所折服。
  清东陵是一部用砖、木、瓦、石写就的清王朝盛衰的历史。孝陵的建筑反映出清朝定鼎中原初期财力不足,但是雄健古拙,规模庞大的石像生则反映出八旗子弟以武力征服中原,靠弓马开创天下的雄姿。景陵、裕陵则反映出“康乾盛世”天下太平的时代特征,定陵和惠陵则是清王朝一步步走向衰亡的写照;慈禧陵则是权力的象征,反映出慈禧两度“垂帘听政”的那段特殊的历史。
  清东陵[1][2]是中国封建皇陵的集大成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综合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建筑学、美学、哲学、景观学、丧葬祭祀文化、宗教、民俗文化等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清东陵陵寝格局
  清东陵的15座陵寝是按照“居中为尊”、“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传统观念设计排列的。入关第一帝世祖顺治皇帝的孝陵位于南起金星山,北达昌瑞山主峰的中轴线上,其位置至尊无上,其余皇帝陵寝则按辈分的高低分别在孝陵的两侧呈扇形东西排列开来。孝陵之左为圣祖康熙皇帝的景陵,次左为穆宗同治皇帝的惠陵;孝陵之右为高宗乾隆皇帝的裕陵,次右为文宗咸丰皇帝的定陵,形成儿孙陪侍父祖的格局,突现了长者为尊的伦理观念。同时,皇后陵和妃园寝都建在本朝皇帝陵的旁边,表明了它们之间的主从、隶属关系。
  此外,凡皇后陵的神道都与本朝皇帝陵的神道相接,而各皇帝陵的神道又都与陵区中心轴线上的孝陵神道相接,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枝状系,其统绪嗣承关系十分明显,表达了瓜瓞绵绵、生生息息、江山万代的愿望。

列入遗产所依据的标准
  清东陵具有较悠久的历史
  清东陵自1661年开始营建,历时247年才告结束。最早的建筑物距今已近400年,最晚的建筑物距今也近百年,不仅反映了从清初到清末陵寝规制演变的全部过程,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清王朝盛衰兴亡的历史。
  清东陵是中国历代皇家陵园中最具特色的例证之一
  清东陵是中国陵墓营建活动高峰期的代表作。在环境质量、山川形势、陵寝建筑以及陵寝建筑的配置与山川形势的结合上都达到了最为完美的地步,成为中国历代皇家陵园中最富特色的例证之一。
  清东陵的环境及建筑具有相对的脆弱性。
  随着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各类建筑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及电力和通信设施等将会大量增加,很容易对陵寝环境造成破坏。
  清东陵大部分建筑物为砖木结构,具有易糟朽、易燃烧的特点。一些砖石结构的建筑、设施和艺术品长期处在野外,遭受风剥雨蚀,极易风化,因此具有相对的脆弱性。
  清东陵葬有不少对清代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在清东陵下葬人物中,不乏对清代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如:辅佐世祖、圣祖的清初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开创“康乾盛世”的圣祖康熙大帝和高宗乾隆皇帝;清末两次垂帘听政,统治中国达48年之久的慈禧皇太后等。这些人物在清代历史舞台上都扮演过重要角色,主宰国家命运,叱咤风云,在国内外有极高的知名度。他们的陵寝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遗产的描述
  自然条件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余脉昌瑞山南麓,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土质优良,植被良好,以常青乔木松柏为主的人工森林长势繁茂,覆盖率高达71%,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山川形势
  清代帝王在选勘陵址时,以中国传统的“风水学”理论为依据,刻意追求“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的山川形势,以达到“天人合一”的意象。清东陵正是这种理念的最佳体现。陵区东侧的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势皆西向,俨然左辅;西侧的黄花山似白虎雄踞,势尽东朝,宛如右弼。靠山昌瑞山龙播凤翥,玉陛金阙,如锦屏翠障;朝山金星山形如覆钟,端拱正南,如持笏朝揖。案山影壁山圆巧端正,位于靠山、朝山之间,似玉案前横,可凭可依;水口山象山、烟墩山两山对峙,横豆陵区之南,形如阙门,扼守隘口。马兰河、西大河二水环绕夹流,顾盼有情;群山环抱的堂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这天然造就的山川形势,对于镶嵌于其中的陵寝形成了拱卫、环抱、朝揖之势,实为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陵寝格局
  清东陵的15座陵寝是按照“居中为尊”、“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传统观念设计排列的。入关第一帝世祖顺治皇帝的孝陵位于南起金星山,北达昌瑞山主峰的中轴线上,其位置至尊无上,其余皇帝陵寝则按辈分的高低分别在孝陵的两侧呈扇形东西排列开来。孝陵之左为圣祖康熙皇帝的景陵,次左为穆宗同治皇帝的惠陵;孝陵之右为高宗乾隆皇帝的裕陵,次右为文宗咸丰皇帝的定陵,形成儿孙陪侍父祖的格局,突现了长者为尊的伦理观念。同时,皇后陵和妃园寝都建在本朝皇帝陵的旁边,表明了它们之间的主从、隶属关系。此外,凡皇后陵的神道都与本朝皇帝陵的神道相接,而各皇帝陵的神道又都与陵区中心轴线上的孝陵神道相接,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枝状系,其统绪嗣承关系十分明显,表达了瓜瓞绵绵、生生息息、国祚绵长、江山万代的愿望。
  建筑序列
  清东陵各座陵寝的序列组织都严格地遵照“陵制与山水相称”的原则,既要“遵照典礼之规制”,又要“配合山川之胜势”。在这方面,世祖顺治皇帝的孝陵足可称为成功的范例。
  孝陵以金星山为朝山(陵寝正前方所对之山),以影壁山为案山(墓穴与朝山之间的小山),以昌瑞山为靠山(陵墓后靠之山),三山的连线即为孝陵建筑的轴线。由于金星山、昌瑞山之间的距离长逾8公里,为突出体现二山的关系而又能形成恢宏的气势,营造者特意设置了一条长约6公里的神路(专供棺椁、神牌通过的甬路),将自石牌坊(用石料构筑的牌楼,是陵区入口的标志物)至宝顶(地宫之上的封土)的几十座建筑贯穿在一起,并依山川形势分成了三个区段。一是石牌坊到影壁山间长约1.5公里的区段。在这个区段内,配置了宽大的石牌坊和高耸的神功圣德碑亭(内竖为皇帝歌功颂德的石碑的方亭,亦称大碑楼),与拔地而起的金星山及平圆的影壁山相呼应。二是影壁山至五孔桥间长约3.5公里的区段。在这个区段内,配置了石像生(设在神路两旁的石人、石兽雕塑群)、龙凤门(由三间石雕火焰牌楼和四段琉璃壁组成的门坊)、一孔桥、七孔桥和五孔桥等低平建筑,以同周围的平坦地势相协调。三是五孔桥至宝顶间长约1公里的区段。在这个区段内集中配置了神道碑亭(内竖镶刻帝后谥号石碑的方亭)、隆恩门(陵院的大门)、隆恩殿(举行大祭活动的主要殿堂)、方城(砖砌的方形城台)、明楼(建在方城之上的内竖墓碑、檐挂陵名匾额的方亭)、宝顶、宝城(围绕宝顶的城墙)等主要礼制性建筑。并且这些建筑由南至北依次升高,以与昌瑞山及两侧护砂(陵寝左右的山丘)相互配合。这些建筑的配置与组合,均以风水学中的形势理论为指导,其大小、高低、远近、疏密皆以“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尺度进行视觉控制。并将山川形胜纳于景框之中,作为建筑的对景、底景和衬景,实现了“驻远势以环形,聚巧形而展势”的目的,给人以“高而不险,低而不卑,疏而不旷,密而不逼”和“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良好的视觉印象和强烈的艺术感受。
  建筑精品 
  在清东陵这座规模宏大的皇家陵园内有着大量的优秀建筑精品。这些精品不仅代表了当时最高建筑水准,而且反映了当时的最高艺术成就。
  孝陵神路 
  孝陵神路南起金星山下的石牌坊,北到昌瑞山下的宝城、室顶,沿朝山、案山、靠山的三山连线,将孝陵的数十座形制各异、多彩多姿的建筑相贯串,形成一条气势宏伟、序列层次丰富、极为壮观的陵区建筑中轴线。它虽然因势随形,多有曲折,但曲不离直,明确显现了南北山向的一贯,配合了山川形势,强化了主宾朝揖的天然秩序,产生了极富感染力的空间艺术效果。孝陵神路是清陵中最长的神路,也是最壮观、最富艺术性的神路。
  孝陵石牌坊 
  仿木结构形式,五间六柱十一楼,面阔31.35米,高12.48米,全部用巨大的青白石构筑而成。夹杆石的顶部圆雕麒麟、狮子,看面分别浮雕云龙、草龙、双狮戏球等图案。梁枋上雕刻旋子彩画。折柱、花板上浮雕祥云。斗拱、椽飞、瓦垅、吻兽、云墩、雀替均为石料雕制,做工细巧,刻技精湛,历经数百年毫无走闪之迹,像这样高大精美的石牌坊,在国内已不多见。
  孝陵石像生 
  孝陵石像生共18对,其中文臣3对、武将3对、站卧马各1对、站坐麒麟各1对、站卧象各1对、站卧骆驼各1对、站坐鋑猊各1对、站坐狮子各1对。另有望柱1对。所有石雕像均以整块石料雕成。不刻意追求形似,而注重神似,其风格粗犷、雄浑、朴拙、威武,气度非凡。这组石雕对称地排列在神道两侧,南北长800多米,构成威武雄壮的长长队列,使皇陵显得更加圣洁、庄严、肃穆。孝陵石像生是清代陵寝中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组。
  孝陵七孔拱桥 
  拱形桥在石桥中是等级最高的一种。七孔拱桥在清东陵只孝陵有一座。桥长110米,两侧安设石栏板126块,石望柱128根,抱鼓石4块。远观似长虹卧波,雄伟壮观。
  裕陵圣德神功碑亭 
  重檐歇山式建筑,黄琉璃瓦覆顶,厚重的墩台四面各辟券门。亭内高6.64米的两统石碑分别竖立在两只巨大的石雕龙跃之上,东碑刻满文,西碑刻汉字。碑文由仁宗嘉庆皇帝撰写,文字由清代著名书法家、高宗乾隆帝第十一子成亲王永瑆亲书。此碑至今保存完整无损,字迹清晰。亭外广场四角各竖一根白色大理石雕刻的华表。每根华表由须弥座、柱身、云板、承露盘和蹲龙组成。柱身上雕刻着一条腾云驾雾的蛟龙,屈曲盘旋,奋力升腾,寓动于静,栩栩如生。八角须弥底座和栏杆上亦雕满了精美的行龙、升龙和正龙,一组华表上所雕的龙竟达98条之多。
  裕陵地宫 
  裕陵是乾隆皇帝的陵寝,其地宫由九券四门构成,进深54米。从第一道石门开始,所有的平水墙、月光墙、券顶和门楼上都布满了佛教题材的雕刻,如四大天王、八大菩萨、五方佛、二十四佛、五欲供、狮子、八宝、法器及三万多字的藏文、梵文经咒。刀法娴熟精湛,线条流畅细腻,造像生动传神,布局严谨有序,被誉为“石雕艺术宝库”和“庄严肃穆的地下佛堂”,是研究佛学和雕刻艺术难得的实物资料。目前在中国已发掘开放的陵寝中像这样的地宫,只此一例。
  菩陀峪定东陵三殿 
  菩陀峪定东陵是慈禧皇太后的陵寝。其隆恩殿及东西配殿用料考究、做工精细、装修豪华。木构架全部采用名贵的黄花梨木。梁枋彩画不做地仗,不敷颜料,而在木件上直接沥粉贴金,其图案为等级最高的金龙和玺彩画。殿内墙上雕有寓意“万福万寿、福寿绵长”的砖雕图案,并全部筛扫红黄金。三殿的64根露明柱子上全部盘绕半立体的镀金铜龙。封护墙干摆到顶,拔檐砖上雕有“万福流云”图案。大殿周围的石栏杆,无论栏板、望柱还是抱鼓石上,全部浮雕各式龙凤呈祥、海水江崖图案。殿前丹陛石以高浮雕加透雕的技法,把丹凤凌空,蛟龙出水的神态刻画得维妙维肖,是一件难得的石雕艺术杰作。贴金的彩画、扫金的墙壁、镀金的盘龙、精雕细刻的石栏杆,把三殿装饰得金碧辉煌,精美绝伦。这种豪华装修不仅在明清两代皇陵中独一无二,就是在皇宫大内也难以见到。
  裕陵玉带桥 
  裕陵玉带桥在隆恩殿后、陵寝门前的玉带河上。单孔拱券,三桥并排。桥面两侧安装白石栏杆,龙凤柱头。该桥造型优美,雕刻精细,小巧玲珑。这种规制的石桥在清陵中仅此一例。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3-10 17:37 编辑 ]
3#
 楼主| 发表于 2010-3-10 17:40:06 | 只看该作者
内葬人物
  孝陵:内葬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他是清入主中原、统一全国后的第一帝,在位18年。与福临合葬的还有孝康皇后、孝献皇后。孝康皇后是康熙帝的生母。孝献皇后是顺治帝的宠妃,死后被追尊为皇后。
  景陵:内葬圣祖康熙皇帝和孝诚、孝昭、孝懿、孝恭四位皇后及敬敏皇贵妃。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为入关后第二帝,在位61年,是清朝,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平定三藩叛乱,收复台湾,出兵击退盘踞在我国黑龙江流域雅克萨城的沙俄侵略军,遏制了沙俄对华的侵略野心。他曾多次平定边疆地区少数民族部分上层分子分裂祖国的叛乱。玄烨注重农业,大力治理河患,努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热心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在文治武功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素有“康熙大帝”之美誉。他本人虚心好学,多才多艺,天文地理、诗词歌赋、书法算学都比较精通。 孝诚皇后是玄烨的嫡皇后、被废黜的皇太子允礽的生母。孝恭皇后是世宗雍正皇帝的生母。
  裕陵:内葬高宗乾隆皇帝,孝贤、孝仪二皇后,慧贤、哲悯、淑嘉三位皇贵妃。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是清朝中期的著名君主。他25岁登基,在父、祖文治武功的基础上,奋发有为,勤于政事。政治上,继续平定国内叛乱,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加强民族团结并大力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在经济上,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屯田开荒。在文化上,提倡汉学,编纂大量图书。在他统治期间,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把“康乾盛世”推向了顶峰。他在位60年,又当了三年太上皇帝,享年89岁,是我国封建社会寿命最长、掌实权时间也最长的皇帝。孝贤皇后是弘历的嫡皇后。孝仪皇后是嘉庆皇帝的生母。
  定陵:内葬文宗咸丰皇帝和孝德皇后。
  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l—1861),在位11年中,国家始终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他逃到热河,死在避暑山庄。孝德皇后为奕詝的嫡福晋,死后被追尊为皇后。
  惠陵:内葬穆宗同治皇帝和孝哲皇后。
  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是慈禧的独生子,6岁即位,卒年19岁。他是清朝最短命的皇帝。
  昭西陵:内葬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本布泰(1613—1687)。她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庄妃,是顺治帝的生母,康熙帝的祖母。曾协助皇太极处理国政,又先后辅佐了顺治、康熙两代幼主,为大清江山的开创作出了贡献,被史家誉为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孝东陵:内葬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1641—1717),她是顺治皇帝的皇后,21岁时被尊为皇太后,77岁死,当了57年皇太后。她是清代当皇太后时间最长的一位。该陵内还陪葬了28位顺治帝的妃嫔。
  普祥峪定东陵:内葬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1837—1881)即慈安皇太后,俗称东太后。她是咸丰帝的皇后。咸丰帝死后,曾与慈禧在同治、光绪年间两次垂帘听政达20年之久。
  菩陀峪定东陵:内葬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35—1908)即慈禧皇太后,俗称西太后。她原是咸丰帝的一名贵人 。咸丰帝死后,她与恭亲王奕欣合谋,发动了“辛酉北京政变”,登上了垂帘听政的宝座。在她统治前期,一方面拉拢满汉勋旧贵族势力,另一方面又支持洋务派走靠西法强国之路。她利用汉族地方武装,同时又借助洋人力量,镇压了太平军和捻军,使清朝统治得到了相对稳定,出现了所谓的“同治中兴”。在中后期,由于外国的侵略扩张,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割地赔款,加速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化进程。慈禧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扼杀了“戊戌变法”,扑灭了义和团烈火。 慈禧作为一个女人,垂帘听政、统治中国达48年之久,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景陵皇贵妃园寝:内葬康熙帝的悫惠皇贵妃和惇怡皇贵妃。
  景陵妃园寝:内葬康熙帝的48位妃嫔和1位皇子。
  裕陵妃园寝:内葬乾隆帝的死后被贬的乌喇那拉皇后和35位妃嫔。
  定陵妃园寝:内葬咸丰帝的15位妃嫔。
  惠陵妃园寝:内葬同治皇帝的4位皇贵妃。
  公主园寝:内葬宣宗道光皇帝的2位公主和2位皇子。




历史沿革
  陵寝营建历史 清东陵的15座陵寝从1661年(顺治十八年)首建顺治皇帝的孝陵开始,到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最后建成慈禧皇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为止,营建活动延续了247年。随着清王朝由弱到强,由盛到衰的发展变化,清东陵的营建活动也经历了同样的发展过程。1661年(顺治十八年)入关第一帝顺治皇帝的孝陵开始营建,1664年(康熙三年十一月)主体工程告竣。1668年(康熙七年)营建神功圣德碑亭。该陵规模十分宏大,体系相当完整,成为清东陵陵园总体格局的奠基之作。1674年(康熙十三年),康熙皇帝的嫡皇后孝诚仁皇后崩逝,开始筹建景陵。1676年(康熙十五年)破土兴工。1681年(康熙二十年)孝诚、孝昭二位皇后入葬时,景陵隆恩殿尚在修建之中(竣工时间待考)。与此同时,埋葬康熙帝纪摈的景陵纪园寝也随着完工,成为清王朝在关内修建的第一座纪园寝。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康熙皇帝遵照祖母遗命,在风水墙外,大红门东侧建造暂安奉殿。37年以后即1725年(雍正三年),雍正皇帝决定将暂安奉殿改建为昭西陵,是年农历二月初三动工,年底建成。在孝庄文皇后的暂安奉殿建成不久,康熙皇帝就在孝陵东侧为孝惠章皇后兴建陵寝,约于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建成(准确年代待考)。这是清王朝营建的第一座皇后陵,开创了清代为皇后单独建陵的先例。因位于孝陵东侧,又与孝陵为同一体系,故名为“孝东陵”。雍正初年,雍正皇帝将他的万年吉地确定在遵化境内的九凤朝阳山,并运去了大量建筑材料。1729年(雍正七年),雍正皇帝以那里“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为借口而废之,复于河北省易县泰宁山下另辟兆域,营建泰陵。自此才有“东陵”、“西陵”之分。乾隆皇帝即位不久,为报答祖母辈的康熙皇帝的悫惠、惇怡两位皇贵太妃的抚育之恩,特在景陵东旁为她俩单独修建了园寝(其兴工、竣工日期待考),称景陵皇贵妃园寝,俗称双妃陵。1742年(乾隆七年),乾隆皇帝将东陵境内的胜水峪确定为自己的万年吉地,翌年二月破土兴工,1752年(乾隆十七年)完工,1799年(嘉庆四年)定名“裕陵”。该陵堂局开阔,建筑宏伟,做工精细,用料考究,富丽堂皇,堪称上乘之作。
  1747(乾隆十二年)裕陵纪园寝破土动工,1752年(乾隆十七年)完工。1755年—1762年(乾隆二十年至二十七年)又进行了扩建,增建了方城、明楼、宝城和东西配殿。为了平衡东陵和西陵的关系,1796年(嘉庆元年)太上皇弘历曾谕令以后各帝陵按昭穆次序在东、西两陵分建。道光皇帝即位以后,遵照此谕,1821年(于道光元年)在东陵境内的宝华峪营建陵寝,1827年(道光七年)建成。其纪园寝和公主园寝也随之完工。宝华峪陵寝建成第二年因发现地宫渗水,道光帝震怒,不仅严惩了建陵臣工,而且不顾昭穆东西分建的谕旨,另在西陵境内相度陵址,随之将已建成的东陵宝华峪陵寝及纪园寝废掉,拆运到西陵重建,于是在东陵界内留下了一片废墟。咸丰皇帝即位以后,即命大臣在东、西陵两地相度陵址,最后选定在东陵界内的平安峪。1859年(咸丰九年)破土兴工。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陵工受阻。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崩逝以后,陵工才被迫加紧进行。直到1866年(同治五年)才最后完工,命名“定陵”。随后纪园寝也相继告竣。修建定陵时由于战败赔款,国库十分空虚,不得已选用了宝华峪道光帝弃陵的大量旧料,建筑质量大不如前。1873年(同治十二年)慈安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的定东陵在定陵东侧二里许的普祥峪和菩陀峪同时破土兴工,1879年(光绪五年)同时完工。但16年以后,慈禧皇太后倚仗独掌朝纲之机,以“年久失修”为借口,下令将自己的陵寝进行重修。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开工,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完工,历时13个年头。重修后的慈禧陵,用料之讲究,做工之精细,装修之豪华,建筑之精美,使与之毗邻的慈安陵为之逊色。因为这两座陵都位于定陵东侧,且从属定陵,故统称为“定东陵”。慈安皇太后的陵单称普祥峪定东陵;慈禧皇太后的陵单称为菩陀峪定东陵。同治皇帝生前未选择陵址,在其驾崩后才仓促相度,陵址确定在东陵界内的双山峪,定陵名为“惠陵”。1875年(光绪元年)动工,1878年(光绪四年)建成。位于惠陵西侧的纪园寝也在1876年—1878年(光绪二年至四年)问建成。由于国力维艰,建筑材料低劣,加之施工仓促,仅过了21年,到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竟发现隆恩殿大木构件多有伤折、糟朽现象,不得已拆掉重建。重建工程于当年(1899年)开工。由于发生了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事件,工程一度搁浅,到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才结束,历时8年之久。接连不断的大规模营建皇陵的活动,不仅极大地耗费了国帑,而且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特别是光绪年间屡兴大工,更使本来十分脆弱的经济雪上加霜,从而加速了清王朝的覆亡。


陵寝规制沿革
  清朝入关以前,已经在关外营建了3座皇帝陵,即水陵、福陵和昭陵。这三座陵寝规制各异,说明当时并无定制。入关以后营建的陵寝,基本因袭了明陵规制,但并非一成不变,不同时期营建的陵寝由于受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呈现了不同的特点。
  皇帝陵 
  自顺治皇帝的孝陵在昌瑞山下落成以后,清代皇帝陵的规制就已基本形成。其布局可分为三个区,即神路区、宫殿区和神厨库区。孝陵的神路区建筑配置最为丰富,自南至北依次为石牌坊、东西下马牌、大红门、具服殿(供谒陵者更换衣服、临时休息的殿宇)、圣德神功碑亭、石像生、龙风门、一孔桥、七孔桥、五孔桥、东西下马牌、三路三孔桥及平桥。宫殿区按照前朝后寝的格局营建,自南至北依次为:神道碑亭、东西朝房、隆恩门、东西燎炉(焚烧纸、锞的场所)、东西配殿、隆恩殿、陵寝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琉璃影壁及月芽城、宝城、宝顶,宝顶下是地宫。宫门以北部分环以围墙,前后三进院落。神厨库区位于宫殿区前左侧,其建筑有:神厨(做祭品的厨房)、南北神库(储存物品的库房)、省牲亭(宰杀牛羊的场所),环以围墙,坐东朝西。围墙外建井亭。三个区的所有带屋顶的建筑(包括墙垣)除班房覆以布瓦外,全部以黄琉璃瓦覆顶(包括墙顶)。其中大红门为单檐庑殿顶建筑;圣德神功碑亭、神道碑亭、隆恩殿、明楼和省牲亭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具服殿、隆恩门、配殿、燎炉为单檐歇山顶建筑;朝房为单檐硬山顶建筑;神厨、神库为单檐悬山顶建筑;陵寝门为琉璃花门;井亭为盝顶建筑;班房为单檐卷棚顶建筑。
  入关第二帝康熙皇帝的景陵承袭孝陵规制,宫殿区和神厨库区与孝陵相同,惟神路区有较大改动。主要表现在:一、神路与孝陵神路相接,不单建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二、圣德神功碑亭改竖双碑,分书满汉碑文。三、石像生由18对缩减为5对。四、改龙风门为五间六柱五楼的牌楼门(道光年间,为求划一,谕今将牌楼门也称龙风门)。五、裁撤了七孔桥、一孔桥,保留了五孔桥和三路三孔桥。六、五孔桥改建在石像生以南。
  入关第四帝乾隆皇帝的裕陵基本承袭了景陵规制,但稍有展拓。一是神路区的牌楼门以北增加了一孔拱桥。二是石像生增至8对,比景陵多出3对。三是在陵寝门前增设了三路一孔玉带桥。四是在三路三孔桥两侧对称地各增设了一座三孔平桥。
  入关第七帝咸丰皇帝的定陵基本沿用了祖陵的规制,但又仿效了其父道光皇帝慕陵的某些做法,裁撤了圣德神功碑亭、一孔拱桥、二柱门,将陵寝门前的玉带桥改为三座平便桥,将石像生改为5对。
  入关第八帝同治皇帝的惠陵规制更为减缩,不仅未建石像生,连与孝陵相接的神路也被撤掉,成为割断统绪的孤陵。
  皇后陵 
  清王朝建造的第一座皇后陵是孝惠章皇后(顺治帝的皇后)的孝东陵,其布局为:神路区仅设一路三孔桥,宫殿区不设二柱门,其余则与皇帝陵相同。但由于当时制度尚不完备,在该陵内又埋葬了28位顺治帝的妃嫔,因此形成了皇后陵兼纪园寝的局面。
  慈安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的定东陵是清王朝营建的最后两座皇后陵,其规制基本参照了孝东陵,但又有所区别。一是在神路区增建了下马牌和神道碑亭,三孔拱桥两侧对称地增建了平桥;二是陵内不再埋葬妃嫔,比起孝东陵来规制有所展拓。
  埋葬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由于是由暂安奉殿改建而成,因而规制极为特殊。一是神路区只设下马牌和神道碑亭,未设桥涵;二是宫殿区建了两层围墙,外层围墙的正面设置了隆恩门,内层围墙的正面设置三座琉璃花门;三是陵寝门设置在隆恩殿左右的卡子墙上;四是隆恩殿为清代建筑等级最高的重檐庑顶。其规制与其他皇后陵迥异,当为特例。
  妃园寝 
  在清东陵营建的第一座妃园寝是景陵妃园寝,其布局只有宫殿区。自南向北依次为:一孔拱桥和平桥、东西厢房、东西班房、宫门、燎炉、享殿、园寝门。后院建49个小宝顶。厢房、班房均以布瓦覆顶。大门、享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并以绿琉璃瓦覆顶。景陵妃园寝成为后世妃园寝的蓝本。
  景陵皇贵妃园寝是清东陵内建造的第二座纪园寝。乾隆皇帝出于对康熙帝的两位皇贵妃的尊重和孝顺,拓展了规制。与景妃园寝相比,有以下三点不同:一是增加绿瓦单檐歇山顶的东西配殿;二是享殿月台前设置了丹陛石;三是为两位皇贵妃各建立了方城和绿瓦单据歇山式的明楼,从而该园寝成为清代等级最高的妃园寝。
  清东陵内建造的第三座妃园寝是裕陵妃园寝。该园寝规制接近景陵皇贵妃园寝,所不同的是享殿前未设丹陛石,园寝门开在享殿两侧的面阔墙上,有一座方城明楼,后院内建34座小宝顶。
  定陵妃园寝和惠陵妃园寝是清东陵内营建的第四、第五座妃园寝,它们的规制均与景陵妃园寝相同。
  从清东陵各类陵寝规制的传承演变情况可以看出,陵寝规制不仅受到当时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当时最高当权者个人意志的影响。
4#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16:15:44 | 只看该作者
东陵被盗案

 孙殿英,名魁元。一般人都叫他孙老殿,因其脸上出过天花,因而也把他叫做孙麻子。河南永城县孙家庄人。幼年丧父,其母对他溺爱娇惯,自幼养成调皮捣蛋的性格。他十几岁时开始跟着当地流氓地痞鬼混,经常出入赌馆,很快成为一个闻名的赌棍。他还当过鸦片贩子、“庙会道”的头目。1922年,吴佩孚在洛阳时曾严令缉捕孙殿英这个毒贩,孙在洛阳不能立足,乃逃往陕州躲避。由于他在贩运毒品时结识了河南陆军第一混成团团长兼豫西镇守使丁香玲部的官佐,因而在镇守使署混得了一个副官职位,不久升为机关枪连连长,居然成了一名军官。以后利用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驻豫西直军开赴前线之机,率部哗变,搜罗郏县、禹县、临汝县等县土匪和庙会道徒,一时声势颇大。1925年春,孙殿英和其他匪首被憨玉春收编,孙任第五混成旅旅长。后又改投国民第三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叶荃部下任旅长,旋复升师长。胡匪出身的山东军事督办张宗昌与孙殿英见面后,十分赏识孙,委任孙为第五师师长。在张宗昌的羽翼下,孙殿英部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流寇式的军事小集团。1926年春,张宗昌与李景林合向国民军反攻,孙殿英率部袭击了国民军第三军所属徐永昌部,为张立下了显赫战功,张宗昌即将孙部改编为直鲁联军第三十五师,后又扩大编制,以孙为军长。在直鲁联军节节败退之际,善于见风使舵的孙殿英更换旗帜,投靠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总指挥的徐源泉,孙任第十二军军长,打起青天白日的旗帜。
  1928年正是军阀混战,国穷如洗,民不聊生的荒乱年月,不属国民党正规军的杂牌军孙殿英部,被蒋介石另眼相看,克扣孙部粮饷。部下官兵已半年没有发饷,其军心浮动,常有开小差的事情发生,上峰若再不拨粮款,恐怕开小差的更多,甚至有哗变的危险。部队这一严峻的形势,迫使孙殿英不得不苦思着“解药”。蓦地,一个罪恶的念头在他脑海萌发——“盗墓去!”
  另一促使他盗陵的原因是耳闻目睹东陵陵区被破坏的景况。当时孙殿英的十二军正驻扎在河北省遵化县境内。东陵自建陵以来,一直设有护陵机构守卫,那里有管陵人员,并驻有旗兵、绿营兵守护,还有宗人府、礼工部等机构分别承担陵寝一切事务。但是自1914年(民国三年),经内务部将东陵红桩以内地区划归清室管辖后,守陵人员就以薪饷无着,解决旗民生活困难为名,由护陵大臣报请清室,准予开垦土地,用来维持生计。此后,对东陵土地和林木的破坏逐渐升级。1921年,直隶省(今河北省)省长曹锐以查办天丰益铺商盗买陵树为名,派兵一团查抄没收天丰益在东陵地区的一切财产,并设立垦植局。至此,东陵完全落于北洋军阀之手。垦植局实际上是公开盗伐陵树的机构,东陵陵树多次遭劫,“仪树”和“海树”被盗伐一空,昔日群松蔽日、苍翠郁郁的青山,至1928年已变成秃山了。
  更有甚者,东陵的地面建筑也被军阀和当地土著人偷盗拆毁,先是各庙宇所有铜制装潢如铜钉、铜字等全部被盗,继而各殿隔房、槛框、窗棂被拆卸一空。1927年,惠妃陵被盗,殉葬珠宝被洗劫一空,惠妃尸身弃置棺外。1927年冬,奉军第二十八军军长岳兆麟到马兰峪收编土匪,当地土著人马福田被委以团长职。1928年6月,马福田率部由保定开赴滦县,探知马兰峪空虚无兵,遂率部于深夜占据马兰峪,改易国军旗帜。马福田向来不安分,早对东陵宝藏垂涎,只是没有机会下手。孙殿英部开驻遵化县时,沿途屡见被拆毁的东陵殿宇木料大量外运,孙殿英心里直发痒。
  孙殿英找到顶头上司军团总指挥徐源泉,向他诉说了苦衷。也是好赌的徐源泉没有理睬孙的诉苦,两手一摊,“唉,唉”叹息了几声,说:“蒋总司令手头也紧张,还要对付共产党,耗资巨大。希望兄弟们以精诚团结为重,再忍耐一时。”
  孙殿英唯唯诺诺地说了一通“理解上头的困难”等漂亮话,接着凑到徐源泉耳根,很机密地说出部下有人建议掘皇陵筹款发饷。徐源泉一听,先是一惊,继而平静下来,他也觉得这是发大财的好机会,但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没有说行,也没有表示反对。孙殿英一看这阵势,心中窃喜,总指挥没有表示反对,这就是默认了。于是他决定放手大干。
  盗墓找不到入口
  孙殿英把几个师长叫来商量了一番,几个师长当然积极赞成。1928年7月初,在马兰峪各街道路口的墙壁上突然出现了第十二军的布告,告示从即日起在东陵进行军事演习,严禁黎民百姓入内,并限令演习区域的居民必须从速迁出,否则发生意外概不负责。老百姓看了布告,谁敢不搬出,连那些守护陵寝的旗丁,也一个不剩地出了陵区。孙殿英唯恐泄露机密,又在陵园四周设置警戒,不许任何外人入内,并散出谣言,说陵园四周布有地雷。这样一来,更没有人敢靠近陵区一步了。与此同时,驻马伸桥的孙殿英部第八师师长谭温江率部向马兰峪马福田部袭击,激战数小时,马部不支,队伍溃散。
  之后,谭温江和旅长韩大保率工兵营等部开始在东陵掘墓。7月4日首先掘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工兵营在陵寝各处连续挖了两天两夜找不到地宫入口。孙殿英急了,派人把当地地保找来。地保是个40多岁的小地主,听说是要为盗皇陵当“参谋”,顿时吓得脸色蜡黄,两腿直打颤,但又惹不起这个军长,只好说:“陵寝面积这么大,我也不知道入墓穴的具体位置,还是找几个附近的老旗人问问吧!”这话提醒了孙殿英,他立即派人找来五六个老旗人。但这些老人也不知道地宫入口,孙殿英以为他们是不肯说出秘密,开始还好言哄劝,渐渐失去耐心,就用鞭子抽、烙铁烙。老人哪经得起这折腾,不到半天工夫就死去两个,有一个实在受不了这罪,道出了离此地10多公里有个姜石匠,曾参加修筑陵墓,兴许还能记得进地宫的位置。
  为了不让外人知道地宫入口,古时修筑皇陵最后一道工程——隧道的匠工,往往都被处死。那么这姜石匠是怎么活下来的呢?这里面有一段奇事。原来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救了他的命。当时慈禧入葬时,在工匠中挑出81人留下作最后封闭墓道,并告诉石匠们可以从另一事先挖好的隧洞出去。工匠们心里明白得很,这只不过是历朝沿袭下来的骗局,既然被留下了,就别想活着出去。这个姜石匠当时已40多岁了,几天前听乡里人带信,说他老婆给他生了个独生子,可把他喜坏了,现在要他留下来,连儿子也没看一眼就死去,心里不是个滋味。他在搬动石头时走神,脚下一滑,一块大石头砸在身上,当场就昏过去了。当时正忙碌中的监工以为他死了,怕玷污了金券(即寝宫),便叫人拖出去扔到荒山坡。姜石匠醒来时发现自己不在陵墓工地,又惊又喜地拼命跑回家,这样才算捡了一条命。
  深更半夜,姜石匠突然被几个军人请到东陵来,他迷迷糊糊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孙殿英对姜说,请指点一下进入慈禧寝宫的墓道入口就送你回去。姜石匠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吓得小腿肚子直抽筋,跌坐在椅子上。姜石匠想,我怎么能做出出卖祖宗的事呢?孙殿英用元宝、金条来引诱,姜石匠还是一言不发。孙殿英火了,吩咐手下搬来刑具准备用刑,转而一想,如果姜石匠经不住用刑,死了,我哪儿去找墓道入口?于是又没有上刑。孙殿英把桌子一拍:“他奶奶的,不说?把你儿子抓来,老子非扒了他的皮不可!”这一招真灵,还没等孙手下的人出门,姜石匠就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在石匠的带引下,墓道口找到了,但道口被多层花岗石堵得严严的,石头与石头之间又用的是桐油糯米石灰浆粘固,真可谓天衣无缝,比自然山石还难凿。工兵营长叫人搞来两大桶硝镪水,想用侵蚀的办法打开石障,但还是无济于事。时值夜半,掘墓的官兵一个个累得汗流浃背,瘫倒在地上。孙殿英一看急了,干脆叫部下运来炸药,牵上导火索。只听“轰、轰”几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慈禧陵墓的墓道被炸开一个大窟窿,刹时“嗖嗖”——一股股阴霉气从墓里窜出,吓得官兵直往后退。“他奶奶的,还不赶快下去!”孙殿英吼道。于是掘墓官兵提着马灯战战兢兢地沿墓道往下,孙殿英又吼道:“他奶奶的,谁也不许胡来,谁胡来我崩了他!”又命谭师长带一排士兵堵在墓道口,谁敢携宝潜逃就打死谁。
  这些官兵带着恐惧穿过墓道进入地宫,但见石条供桌上的珠宝闪闪发光,真像阿拉伯著名小说《一千零一夜》里“芝麻开门”后的情景。已半年没发薪饷像饿牢里放出来的这些匪兵,已顾不得许多了,一拥而上,将供桌上的殉葬宝物抢得精光。然而他们贪心不足,又以刀劈斧砍,将慈禧的棺打开,那满棺的金银珠宝更是灿灿莹莹。匪兵们又群起向棺里扑去,将棺内珍宝劫掠一空。抢掠中,慈禧尸骸被扯出棺外;在争抢尸身宝物中,尸首被分拆,惨不忍睹。有三名军官为争夺宝物互相残杀,死于地宫内。匪兵们在撬动棺木时又发现一个地洞,复又将地洞宝物抢光。
  慈禧墓盗毕,孙殿英又命挖乾隆的裕陵。挖法与前一样,也是用炸药开墓道入口。乾隆的地宫更富丽堂皇,其尸身已腐化,仅剩头发和肋骨等。匪兵们进去后,同样将乾隆棺的宝物抢劫一空。之后孙殿英还想盗掘顺治的孝陵,因听人说顺治帝于生前在五台山为僧,该陵里的棺系空棺,便没有下手。遂拟掘康熙的景陵,正欲动手,不料石下沟中流出黄水,后畅流如瀑布,顷刻地上已积水二尺余,故又未动手。7月11日,经过七天七夜的疯狂盗掘,孙殿英部满载开拔西去。
  盗到了什么
  乾隆和慈禧都是清史上的显赫人物,不言而喻,两墓中的随葬珠宝一定是车载斗量。既然两墓皆被盗掘一空,那么孙殿英及手下官兵的所得一定十分丰富。关于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的殉葬品究竟有多少,如今故宫保存的内务府档案及其他资料有记载,尤其是慈禧墓记载比较详细。慈禧地宫的随葬品分生前和死后两类,《孝钦后入殓,送衣版,赏遗念衣服》册中,记载了从光绪五年三月二十五日(1879年4月16日)至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五日(1908年11月8日)慈禧生前在地宫中安放的宝物,计有金花扁镯、红碧瑶豆、金镶执壶、金佛、珊瑚佛头塔等150余件(各件宝物上的正珠、东珠、米珠络缨达数千颗)。
  至于慈禧死后入殓时的宝物就更为奢侈,据内廷大总管李莲英的嗣长子李成武写的《爱月轩笔记》,对此有详细记载:“太后未入棺时,先在棺底铺金花丝褥一层,褥上又铺珠一层,珠上又覆绣佛串珠之薄褥一。头前置翠荷叶,脚下置一碧玺莲花。放后,始将太后抬入。后之两足登莲花上,头顶荷叶。身着金丝串珠彩绣礼服,外罩绣花串珠挂,又用串珠九练围后身而绕之,并以蚌佛18尊置于后之臂上。以上所置之宝系私人孝敬,不列公账者。众人置后,方将陀罗金被盖后身。后头戴珠冠,其傍又置金佛、翠佛、玉佛等108尊。后足左右各置西瓜一枚,甜瓜二枚,桃、李、杏、枣等宝物共大小200件。身后左旁置玉藕一只,上有荷叶、荷花等;身之右旁置珊瑚树一枝。其空处,则遍洒珠石等物,填满后,上盖网珠被一个。正欲上子盖时,大公主来。复将珠网被掀开,于盒中取出玉制八骏马一份,十八玉罗汉一份,置于后之手旁,方上子盖,至此殓礼已毕。”这里所说的西瓜、甜瓜、桃、李、杏、枣均不是瓜果实物,而是以翡翠、玉石等制作,尤以西瓜制作称绝,瓜为绿玉皮紫玉瓤,中间切开,瓜子为黑色。
  至于慈禧地宫宝物的价值,《爱月轩笔记》中也有说明,金丝绵褥制价为8.4万两白银;绣佛串珠薄褥制价2.2万两;翡翠荷叶估值85万两;陀罗经被铺珠820颗,估值16万两;后身串珠袍褂估价120万两;身旁金佛每尊重8两,玉佛每尊重6两,翡翠佛每尊重6两,红宝石佛每尊重3两5钱,各27尊,共108尊,约值62万两;翡翠西瓜2枚,约值220万两,翡翠甜瓜4枚,约值60万两;玉藕约值100万两;红珊瑚树约值53万两;价值最高的是慈禧头上戴的那顶珠冠,上面一颗4两重的大珠系外国人进贡,价值1000万两,总价约1005万两。另外,慈禧身上填有大珠约500粒,小珠约6000粒,估值22.8万两。
  从清内务府的《孝钦后入殓,送衣版,赏遗念衣服》册和李成武的《爱月轩笔记》所载,可见慈禧墓的随葬品之巨,价值之连城。关于乾隆裕陵中的宝物,因无详细记载可查,仅能根据发现的赃物及孙殿英部盗墓时所用的车辆之多来推算了。早在盗陵之前,孙殿英就曾以“体谅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筹粮”为名,向遵化县征调大车30辆,可想而知这30辆大车要装多少宝物。
  另外,从截获和上交的盗陵赃物也可看出。孙殿英、谭温江等盗掘东陵后急于想销赃,四处活动国内外有关人士。谭温江等人潜入北平(今北京),暗中委托古玩商黄百川代销珍宝,被卫戍司令部截获。8月4日,青岛警察厅侦探队在大港码头缉获孙殿英部逃兵张岐厚等三人,查获其携带的宝珠36颗。据张交待,其还在天津卖了10颗,得币1200元,这46颗宝珠是在慈禧地宫捡到的。一个士兵尚且能拥有46颗宝珠,那连、营、团、旅、师、军长所得的宝物就可想而知了。8月14日,天津警备司令部又在海关查获企图外运的东陵文物,计有35箱,内有大明漆长桌1张、金漆团扇及瓦麒麟、瓦佛仙、瓦猎人、瓦魁星、描龙彩油漆器、陶器等,系由某古董商委托通运公司由北平运到天津,预备出口,运往法国,所报价值2.2万元。与此同时,在遵化截获所谓国民政府内务部接收大员宋汝梅企图携带的铜质佛像24尊,以及乾隆所书用拓印条幅10块。在东陵案发两个多月后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上交东陵文物中,有金镶镯、红宝石、蓝宝石、碧玺、汉玉环、翡翠、红珊瑚龙头、花珊瑚豆、玛瑙双口鼻烟壶、白玉鼻烟壶等300余件。由此可见孙殿英部所盗宝物之巨。



  盗案为何不了了之
  孙殿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以刀砍斧劈炸药炸,肆无忌惮地盗掘清东陵,理应受到制裁,但这一通天大案最后却不了了之。东陵盗墓之时,蒋介石、何应钦等国民党党政军要员正在离东陵仅100多公里的北平,举行告祭孙中山、庆祝北伐胜利的活动。由于孙殿英严密封锁消息,故北平的要员们竟一无所知。盗墓的第三天,孙殿英还派谭温江到北平晋谒徐源泉,实为打探风声,见风平浪静,谭次日即返东陵禀报孙殿英,孙更加放手掘墓。直至7月11日盗墓部队西去,北平方面仍一无所知。直到8月初由于谭温江急于到北平销赃,与所委托供销珍宝的古董商同时被擒,才东窗事发,全国哗然。最早披露这一丑闻的是路透社,该社于8月5日以醒目标题刊出,之后全国各大报均于8月6日予以转载。
  盗案披露后,许多民众团体纷纷电请国民政府,呼吁究查主谋。文化维护会电请严办盗东陵人犯,从速收缴殉葬诸物,修葺陵寝。民族精神振兴社申请:皇陵者,我民族精神之象征也,盗陵者乃民族败类。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指出:乾隆、慈禧帝后陵寝工程坚固,断非少数人最短时间所能掘破!国宝整理委员会吁请当局:速收缴被盗国宝,严防流出海外。
  在全国声势浩大的声讨声中,国民政府不得不摆出一副整饬军纪、维护公理、严惩主犯的阵势。蒋介石宣称:呈文具悉,通饬所属,一体严密缉拿,务获究办,毋稍宽纵。遵蒋介石手令,北平地方法院于8月8日派检验吏俞源前往东陵检验乾隆和慈禧棺木。阎锡山电河北省主席商震派兵保护东陵,警备司令张荫梧派兵保护西陵,商震又限令遵化县府严缉盗墓正犯,依法惩办。国民党要员们如此“轰动”了一番,但在谁是盗陵主犯上却含糊其辞,有时称之为“直奉联军某部”,有时称之为“逆军残部”,或“某方残军”。8月10日,以国民政府委员刘人瑞为首的调查人员,前往东陵开始调查。
  刘人瑞一行到东陵后,沿途见陵墓被盗的遗痕,他们在裕陵墓道捡到铁尖锄一把,这种尖锄系工程兵所特有,非农民之物。又在马兰峪街发现孙殿英于6月的告示、旅长韩大保于7月7日的告示各一张。了解附近居民陵户,皆谓听到两陵方向传来的爆炸声。不时有军人到街上购燃料,人人腿脚都沾有地宫灰泥。又有人禀报,正值盗墓的7月9日、10日两天,见到孙军长夜间乘汽车自马伸桥至马兰峪。
  然而,就在政府大员调查之时,孙殿英却坦然自若,竟以十二军军长和案情以外的“第三者”身份,向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递交呈文,为盗陵的要犯、第八师师长谭温江辩护,罗列谭与盗陵案绝无关系的种种理由。徐源泉看了孙的呈文,叫人捎信给孙,给孙指点迷津:你孙殿英这次办事太过莽撞,冒天下之大不韪,各方已经大哗,我也难以一手遮天,进行庇荫。可是有关关键人物你们都要设法疏通,行与不行,看你们的手段。你们这回掳获不少,外人传说有几万万,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要想把风浪平息下来,你们要下大本钱。甚至各军团长、各军长门前也要设法打点,只要他们不群起而攻之,民众方面是可以压服的。孙殿英心领神会,连忙从东陵赃物中挑选一批珍贵的,其中一柄九龙宝剑,剑面上嵌有九条金龙,剑柄上嵌有宝石,孙托戴笠送给了蒋介石;另一柄宝剑托戴笠送给了何应钦。乾隆颈项上的一串朝珠,有108颗,据说是代表十八罗汉,是无价之宝,那最大的朱红色的两颗,孙在天津时送给了戴笠;慈禧的枕头是一个翡翠西瓜,孙托戴笠送给了宋子文;慈禧嘴里含的一颗夜明珠最为珍贵,开是两块,合拢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则透出一道绿色的寒光,夜间在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孙将这件宝物也托戴笠送给了宋美龄。孔祥熙和宋霭龄见后十分眼红,孙便又挑选了两串朝鞋上的宝石送去,才算了事。并将价值50万元的黄金送给了阎锡山。
  东陵被盗一个多月,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国民政府方面虽派过大员勘查,却无善后办法。寓居天津张园的末代皇帝溥仪闻讯后痛哭,即在张园设灵祭奠,并电召北京皇室宗亲以及清室遗臣速来津商讨善后事宜。一连两天两夜召开的“御前会议”,决定派宝瑞臣、耆寿民、陈诒重等人前往东陵勘查,办理一切善后事宜。8月18日,宝瑞臣等70余人乘车驰赴东陵。到东陵后,首先对乾隆、慈禧二陵及其他陵进行勘查,然后着手帝后的复葬。原打算按乾隆、慈禧长幼辈序,先重葬乾隆,再葬慈禧。但因当时乾隆的裕陵地宫积水很深,需排干水后才能复葬,故先到普陀峪定东陵复葬慈禧。当然,在这些清室遗臣们面前呈现的是一幅惨不忍睹的景况。直到8月31日,乾隆遗骨才被复葬。
  自东陵被盗后,清室遗臣多次到卫戍司令部要求严惩盗陵凶犯,但要犯谭温江却被保释出狱,其他盗陵人犯又多逃出北平。各界人士纷纷电请政府,要求从速秉公处理,北平总商会请求组织特别法庭审判此案。不得已,阎锡山电令卫戍司令部从速组织军事法庭,军事法庭由商震上将任审判长。迫于舆论,陆军监狱马上将保释在外的谭温江重新收押,听候审判。与此同时,第六集团军总指挥徐源泉也将谭温江以前呈报所谓马兰峪剿匪所得的东陵珍宝加封保存,移送卫戍司令部,并向外界表示对部下决不宽贷。东陵盗案于1928年12月中旬由军事法庭开庭调查,此后即归于沉寂。直至次年4月20日方开庭预审,至6月8日终审。预审中,主犯谭温江拒不承认盗掘一事,而主谋孙殿英更是逍遥法外,他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新编独立第二旅旅长,并协同任应岐讨伐张宗昌。6月15日,军事法庭决定拟出审判书呈报中央,将谭温江等嫌疑犯在押,故久悬未决的东陵盗案结束。
  军事法庭上报几个月过去了,因案情盘根错节,难以判决。这时孙殿英已率领军队到陇海线上与阎锡山、冯玉祥取得联系,又在嵩山附近民军中收抚了两万多人,深得阎、冯的器重。经孙殿英与阎锡山交涉,谭温江亦被释放。以后孙殿英不断加官进禄,提任安徽省主席、暂编第五军军长。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和庞炳勋投敌组织新五军。日本投降后,他又成为“曲线救国”的“忠臣”,被委派为先遣军总司令,与人民解放军为敌。在人民解放军解放河南汤阴的战役中,这个20多年来一直逍遥法外的盗陵主犯,终于被解放军生擒,后死于战犯收留所中。

其他信息
  门票价格:截至2009年10月,清东陵门票旺季价格分120元和150元两种,120元可以游览重要景点(不含顺治的孝陵及祭祀典礼表演),150元的可游览全部陵墓;60岁以上老人,学生等半票。
  旅游提示:由于陵墓之间距离较远,自驾车可以进入陵区,自助游可乘坐陵内的出租三轮车。
  交通信息
  自驾车路线:
  1、沿京通快速路和京哈高速路一直向东,途经通县北关环岛、燕郊、三河县城、天津蓟县。在69KM处,在蓟县大桥下左转(直行唐山,右转天津)进入蓟县县城。在城中环岛向右转弯,驶入蓟县-遵化公路,途经马伸桥、石门镇。过了石门镇收费站,左转4.7公里,再左转即是清东陵神路的入口。沿途共有四个收费站,单程收费共计40元
  2、沿机场南线或第二高速上京平高速(收费35元),向东经津蓟高速延长线到蓟县出口(收费10元,津蓟高速蓟州出口)下高速进入蓟县城区,此后路线同上。上述省道收费站已经全部取消,单程收费45元,均为高速。需要说明的是,从蓟县下高速后到陵区收费处约38公里,道路限行段很多,经过学校,村庄等多为30公里/小时,有的路段为40或50公里/小时。按照限行速度需要行驶60分钟左右,加上高速路段,从北京东四环起算需要120分钟以上。另外,东陵收费处到达主要景点还很远,例如到定东陵还有7公里以上。陵区内部分道路状况较差,有的路段要小心挂底盘。
  注:景区内停车,小车每次6元,收费不超过2次(凭票)。
  公交路线:
  1、3月中旬到11月中旬的周六、日及节假日,有从天津- -黄崖关 - -清东陵的专车,发车时间:早6:30- -7:00 还可以从河北客运站乘长途车到蓟县换乘去清东陵的班车。
  2、唐山或遵化都有直通景区的公共汽车。节假日在北京宣武门教堂前有前往清东陵的旅游专线车。
5#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16:17:57 | 只看该作者
清西陵

目录

【清西陵的景点以及位置】
【规模最大的雍正泰陵】
〖泰东陵〗
【嘉庆的陵称昌陵】
〖昌西陵〗
【工艺精巧的道光慕陵】
〖慕东陵〗
【崇陵是光绪的陵墓】
【清西陵的历史】
清西陵门票价格
自驾游参考信息  




【清西陵列入文化遗产】
  2000年清西陵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V)(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清西陵的景点以及位置】
  清西陵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北省易县梁各庄西,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历经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余绪延至民国年间。
  
  清西陵是一片丘陵地,周围群峦叠嶂,树茂林密,风景极佳。东有2300多年前的燕下都故城址,西望雄伟的紫荆关,北枕高耸挺拔的永宁山,现抵滔滔东流的易水河。
  清西陵是清朝帝王两大陵寝之一,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周界约100公里,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这里北依峰峦叠翠的永宁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参天,景态雄伟。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选此为陵址。雍正的陵址本来是选在清东陵九凤朝阳山,但他认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因而将原址废掉,命另选“万年吉地”。选陵址者奏称,易县永宁山下是“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雍正皇帝览奏后十分高兴,也认为这里“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自此,清各代皇帝便间隔分葬于遵化和易县东、西两大陵墓。西陵自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首建泰陵,至公元1915年光绪的崇陵建成,历经186年,共建有帝陵4座,后陵3座,王公、公主、妃嫔园寝7座,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及王公、公主等共80人。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1000多间,石雕刻和石建筑100多座,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群。清西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清西陵与清东陵一起,被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清西陵有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一处环境幽雅、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在方圆200华里、面积800平方公里的陵区内,有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古松林。从建陵开始,清王朝就在永宁山下、易水河畔、陵寝内外,栽植了数以万计的松树,现在这里有古松1.5万株,青松幼柏20余万株,陵区内松柏葱郁,山清水秀,14座陵寝掩映在松林之中,若隐若现,俨然一幅绚丽的山水画。
  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气势磅礴。每座陵寝严格遵循清代皇室建陵制度,皇帝陵、皇后陵、王爷陵均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妃、公主、阿哥园寝均为绿色琉璃瓦盖顶,这些不同的建筑形制,展现出不同的景观和风格。
  清西陵有帝陵四座:泰陵(雍正皇帝)、昌陵(嘉庆皇帝)、慕陵(道光皇帝)、崇陵(光绪皇帝);后陵三座:泰东陵、昌西陵、慕东陵;妃陵三座。此外,还有怀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等共14座,共葬有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以及王公、公主等76人。



  西陵周边近200里,外围原有红、青、白三层界桩,每层之间距10里,界桩以外还有官山,不许老百姓涉足。为了加强陵区的管理,设立了一套机构。西陵建设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宫殿千余间,石建筑和石雕百余座,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建筑群。众多建筑均有彩画与雕刻,陵区宫殿多施旋子彩画,庙宇牌坊多施和玺彩画,行宫、住宅多施苏式彩画,在陵区雕刻中,为数最多的是龙凤。整个建筑群反映出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发展的高度水平和民族风格的优良传统,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创造才能,是祖国极其珍贵的文化瑰宝。西陵陵区富有浓郁的园林气息,陵区古松参天,四季常青。在绿色的海洋里,浮现出金光灿烂的琉璃瓦宫殿,春夏之时,绿荫荫的松涛岛语,流水潺潺,季丽如画,是旅游避暑的胜地。
  西陵的陵园建筑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殿宇千余间,石建筑和石雕百
  余座,大部都保存完好。
  旅游交通
  由各地去清西陵方面的线路:
  北京--西陵
  1、乘长途汽车:北京丽泽桥长途汽车站每天早晨6:00开始有发往易县的客车,每隔20分钟一趟。到易县再转乘去西陵的客车(易县至西陵7千米)。
  2、自驾车:沿京石高速公路南行,至高碑店下道,折西沿112国道经高碑店、涞水、易县达清西陵。
  天津--清西陵
  1、乘长途汽车:每日早6点、8点、11:30分、12:30分由天津西站地铁站乘开往易县方向的长途汽车,到易县后再转乘小公共去清西陵。
  2、自驾车:
  A线:沿津保高速公路达徐水后,上京石高速公路北行,到高碑店路口下道,向西沿112国道经高碑店、涞水、易县达清西陵。
  B线:由天津出发,沿112国道经霸州、高碑店、涞水、易县达清西陵。
  石家庄--清西陵
  1、乘火车:由石家庄火车站乘火车高碑店下车,转乘高碑店至易县的汽车,再乘小公共汽车达清西陵。
  2、乘公共汽车:由石家庄火车站附近的长途汽车站乘"石家庄---保定"的客车,从保定转乘"保定---易县"或"保定----涞源"、"保定----西陵"的公共汽车可达清西陵。
  3、自驾车:从石家庄出发,沿京石高速公路北行至高碑店路口下道,折西沿112国道经高碑店、涞水、易县直达清西陵。
  山西--清西陵
  1、乘火车:从山西乘"山西-----北京"的火车,到保定或高碑店下车,再转乘去易县或清西陵方向的公共汽车即可达清西陵。
  2、自驾车:
  A线:从太原出发,沿石太高速公路至石家庄转京石高速路,到高碑店路口下道,折西沿 112国道,经高碑店、涞水、易县达清西陵。
  B线:从大同出发,沿津同公路天津方向行驶,经涞源、紫荆关达清西陵。
  由清西陵返回各地的路线:
  返回北京方面
  1、早4:30分有一趟易县汽车站开往丽泽桥的公共汽车,6:30分之前即可抵北京。
  2、早6点至下午2点,每隔30分钟有一班易县开往丽泽桥的公共汽车。
  返回石家庄方面
  1、易县直达石家庄的公共汽车,早5:30从易县汽车站发往石家庄。
  2、先达保定再换车返石家庄:每日早5点至晚5点每隔10分钟即有易县发往保定的公共汽车(易县至保定行程需2小时),到保定再乘火车或汽车返回石家庄。
  3、由高碑店乘火车返回石家庄:每日早5点至晚5点每隔10分钟即有易县发往高碑店的公共汽车(易县至高碑店行程需1小时),到高碑店再乘火车返回石家庄。
  返回山西方面
  1、从清西陵乘汽车到高碑店或保定,再换乘去山西方向的火车即可。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3-11 16:19 编辑 ]
6#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16:21:16 | 只看该作者
【规模最大的雍正泰陵】


  雍正的泰陵,居于陵区的中心位置,是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其余各陵分布在东西两侧。 泰陵的神道,由三层巨砖铺成,两边苍松翠柏,上南往北分布着40多项大大小小的建筑。第一座建筑物是进入陵区的一座联拱式五孔桥 ,桥北有三座高大的石牌坊,巍然矗立。牌坊的建筑庄重、美观,色彩调和。这三座石坊,都是五间、六柱、十一楼形式,用青花石筑成,上刻有山、水、花、草、禽兽等图形,形态生动,被视为西陵建筑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泰陵是清西陵的首陵,埋葬着雍正及他的皇后孝敬、皇贵妃敦肃。雍正皇帝的泰陵,位于永宁山主峰之下,始建于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泰陵是西陵的主体建筑,规模大,体系完整。西陵以泰陵为中心,其余各陵分布在它的东西两侧,规制与清东陵基本相同。过一座联拱式的五孔桥,进入陵区,前有三座精美高大的石牌坊和一条宽十余米、长5华里的神道贯穿陵区全部。依次建造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圣德神功碑楼、七孔石拱桥、石像生、隆恩门、隆恩殿、方城明楼和宝顶等一系列建筑和石雕刻。隆恩殿建造精美壮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黄瓦顶,木结构卯榫对接。明柱沥粉贴金包裹,殿顶有旋子彩画,梁枋装饰金线点金,枋心彩画“江山统一”和“普照乾坤”,色彩调和,殿宇金碧辉煌。



〖泰东陵〗
  泰东陵内安葬的是雍正皇帝的熹妃,乾隆皇帝的生母、乾隆朝的圣母皇太后,孝圣宪皇后。
  父亲:凌柱
  丈夫:雍正帝胤禛
  子女:1子,即乾隆帝
  成婚:康熙四十三年(1704),13岁
  封熹妃:雍正元年(1723)二月十四日
  封熹贵妃:雍正八年(1730)四月
  尊为皇太后: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三日
  最得意:享尽人间富贵
  卒年:乾隆四十二年(1777)正月二十三日
  享年:86岁
  入葬:乾隆四十二年(1777)四月二十五日
  徽号:崇德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安祺宁豫皇太后
  谥号: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孝圣皇后的泰东陵坐落在河北省易县清西陵境内,位于雍正帝的泰陵东北约1公里处的东正峪。泰东陵是清西陵3座皇后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乾隆元年(1736)九月,主持泰陵工程事务的恒亲王弘晊,内大臣、户部尚书海望向乾隆帝请示:雍正帝入葬泰陵地宫后,是否给皇太后预留分位?乾隆帝不便作主,转而请示皇太后。皇太后降懿旨:“世宗宪皇帝奉安地宫之后,以永远肃静为是。若将来复行开动,揆以尊卑之义,于心实有未安。况有我朝昭西陵、孝东陵成宪可遵,泰陵地宫不必预留分位。”乾隆帝遵照皇太后懿旨,于乾隆二年(1737)在东正峪为皇太后营建泰东陵,约于乾隆八年(1743)建成。其主要建筑由南至北依次为:三孔拱券桥一座、东西下马牌、东西朝房各5间、东西值房各3间、隆恩门一座5间。东西燎炉、东西配殿各5间、重檐大殿一座5间。陵寝门3座、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宝顶下是地宫。陵前左侧是神厨库。库外井亭一座。泰东陵与其他皇后陵相比,有三点独创之处:
  一、首创隆恩殿月台上设铜鹿、铜鹤之制。在泰东陵之前建成的昭西陵和孝东陵,隆恩殿月台上只设铜炉一对。而泰东陵则又增设铜鹿、铜鹤各一对。很明显,这是仿照帝陵之制,首创了皇后陵设铜鹿、铜鹤的制度。以后建的各皇后陵改为设铜鹿、铜鹤各一只,成为定制。
  二、首创大殿内东暖阁建佛楼之制。在泰东陵以前建的皇帝陵和皇后陵,均无佛楼之设。泰东陵则在隆恩殿东暖阁建了佛楼,为一层。这与孝圣皇后笃信佛教有关。从此以后,凡皇帝陵均建佛楼。皇后陵只慈禧陵建了佛楼。凡以后建佛楼均为上下两层。
  三、地宫内雕刻经文、佛像。以前总认为清代皇陵中,第一个在地宫内镌刻经文、佛像的是乾隆帝的裕陵。清宫档案记载,泰东陵地宫里也镌刻了经文、佛像。泰东陵早裕陵6年而建。这表明第一个在地宫内镌刻经文、佛像的不是裕陵而是泰东陵。清宫档案还记载,泰东陵地宫的地面不是用条石铺墁,而是用金砖铺墁。具体泰东陵地宫的规制、经文佛像的内容,因为地宫尚未开启,档案也不全,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考证。


【嘉庆的陵称昌陵】
  昌陵是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和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的陵寝,位于泰陵以西2里,以一条神道与泰陵相接,是西陵中唯一有神道与主陵相接的陵墓。嘉庆皇帝为乾隆皇帝第十五子,嘉庆昌陵在位25年(1796-1820年)。乾隆皇帝曾立过两位太子,但都因出天花而夭折,遂改立由妃子生的颙琰。嘉庆即位后不久,惩办了乾隆皇帝的宠臣──大贪官和珅,对当时朝中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昌陵的建筑形式与布局,跟泰陵基本一致,其豪华富丽亦不亚于泰陵。隆恩殿大柱包金饰云龙,金碧辉煌,地面用贵重的花斑石墁地,黄色的方石板上,带有紫色花纹,光滑耀眼,好像满堂宝石,别具特色。昌陵有清朝建立的最后一座圣德神功碑亭,此后清朝皇帝各陵均不建圣德神功碑亭。
  1796年(嘉庆元年),清朝入关第五代皇帝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即位,他遵循父亲的依昭穆次序在东陵、西陵界内分建陵寝的制度,在泰陵之西 500米处选定了陵址,于当年开始兴建,到1803年(嘉庆八年)完工。工程结束后,陵寝定名为“昌陵”。这是清西陵营建的第二座皇帝陵寝。与此同时兴建、同时完工的还有嘉庆皇帝17位嫔妃的园寝——昌妃园寝。
  昌陵内葬仁宗嘉庆皇帝和孝淑睿皇后,位于泰陵西侧,于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建成,建筑形式与泰陵大同小异,规模并列。嘉庆是乾隆的第十五子,乾隆传位给他时并为他在泰陵南西南一公里的地方,选好陵址。
  从前面的神道到最后的宝城,一应俱全,但昌陵的宝城比泰陵还高大。昌陵的隆恩殿很有特色,地面铺的是很贵重的黄色花斑石,黄色的方石板上有天然雅致的紫色花纹,光彩耀目,满殿生辉,素有“满堂宝石”之称。嘉庆皇帝的皇后陵昌西陵的回音石、回音壁,回音效果绝妙无比,可与北京天坛的回音壁相媲美。
  昌陵西边是昌西陵和昌妃园寝,分别葬着孝和睿皇后和妃嫔等人。




〖昌西陵〗
  昌西陵内安葬着嘉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她也是清一代坐在皇后位置上最长的一个。她的个人资料请参考孝和睿皇后。
  昌西陵的回音壁 在我国现存的古建筑群中,有两处古建筑有回音壁和回音石,一处是北京天坛,另一处就是清西陵中的昌西陵。 
  昌西陵建于1851年——1853年(咸丰二年),是清朝入关后第五代皇帝爱新觉罗颙琰(嘉庆)的一个皇后——孝和睿皇后的陵墓。孝和,钮钴禄氏,满洲镶黄旗人,一等侯恭阿拉之女。颙琰即位前,她是颙琰的侧室福晋,颙琰当了皇帝以后,封其为贵妃。嘉庆二年二月,孝淑皇后薨逝,百日之后,太上皇乾隆敕封钮钴禄氏为皇贵妃,居中宫,并举行了册封钮钴禄氏为皇贵妃的典礼。嘉庆六年,加封钮钴禄氏为皇后,其父恭阿拉也由承思公晋封为一等侯。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颙琰崩于承德热河行宫,旻宁(道光)继位,将孝和尊封为皇太后。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孝和薨逝,终年74岁。当时,道光帝春秋已高且有病,仍二十七日释缟素。咸丰元年(1851年)为孝和兴建昌西陵,竣工后葬于地宫奉安。谥号全称为“孝和恭慈康豫安成钦顺仁正天熙圣睿后”,这位皇后曾生育两儿一女。 
  昌西陵既不象孝圣皇后(乾隆生母)的泰东陵那样宏伟富丽,也不如慈禧皇太后的定东陵那样豪华奢侈,它近似于道光皇帝的慕陵那种典雅风格。隆思门以内的建筑,从前到后,一座高于一座,陵寝围墙前方后圆,表示“天圆地方”。在宝顶月台前面,神道上的第七块石板是块回音石,站在上面说话,无论声音大小,都可以听到宏亮的回音。环绕宝顶的罗锅墙,是回音壁,如果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两端,面壁低声细语,声音象打电话一样清晰,令人赞叹叫绝。 
  昌西陵回音石与回音壁的构成,是清代建筑学家把声学原理用于陵寝建筑的新创造。罗锅墙为半圆形,声波的波长小于围墙半径,声波以柬状沿墙面连续反射前进,站于围墙两端的人便能听到对方的声音。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3-11 16:22 编辑 ]
7#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16:03:48 | 只看该作者
【工艺精巧的道光慕陵】


  道光的陵称慕陵。慕陵的特点是规模小,没有方城、明楼、大碑亭、石象牲等建筑,但其工程重量之坚固,则超过泰、昌二陵。整个围墙,磨砖对缝,干摆灌浆,墙身平齐结实。隆恩殿的建筑工艺精巧,大殿全用金丝楠木,不饰油彩,保持原木本色,打开殿门,楠木香气扑鼻而来。天花板上每一小方格内有龙,而且檩枋、雀替,也雕上游龙和蟠龙。这些龙都张口鼓腮,喷云吐雾。据说,这都是道光本的的主意。原来为他 选的陵址,发现地宫浸水,道光便另选一址,并命名为龙泉峪,道光认为,地宫浸水,可能是群龙钻穴、龙口埕水所致。如果把龙都移到天花板上去,就不会在地宫吐水了,于是,他命千百个能工巧匠,用金丝楠木雕成许许多多的龙,布满天花藻井,造成“万龙聚会,龙口喷香”的气势。
  为清宣宗道光帝的陵墓,位于清西陵的昌陵西15公里处的龙泉峪。该陵建造得很特殊,与其他帝陵都不相同,是道光帝独树心裁之作。慕陵以精致小巧的建筑模式、清丽淡雅的建筑风格、工艺卓绝的楠木雕龙成为清帝陵中最具特色的一例。楠木烫蜡后褐然的色泽,灰黄交融的墙垣,配以蓝天白云,绿树金顶,典雅肃穆,清碧绝尘,自有一番幽远神秘、古朴超然的气度。
  起初道光的陵寝设在清东陵,陵寝本着道光追求节俭的精神,取消了二柱门、地宫瓦顶、内刻经文、佛像等部分,大殿、碑亭、石像生体量也小了,道光七年完工,且葬入了孝穆皇后,殊不料一年后发现地宫渗水一尺七寸,震怒之下,全部陵寝被夷为平地。道光不顾乾隆定下的祖宗昭穆相间的定制,改在清西陵选址重建陵寝。该陵设计上更加刻意求简,仅有建筑27座, 占地45.6亩, 比泰陵缩小近80亩。但其实外“俭”内“奢”,其用料材质异常精美,围墙采用磨砖对缝、干摆灌浆工艺到顶,不涂红挂灰,改变了传统的上身糙砌灰砖,刷红浆,下肩干摆的做法,加之两建一拆的经历,道光建陵耗资超过了西陵任何一座陵墓。
  慕陵神道放弃与泰陵相接,最南端是一座五孔桥,因为鸦片战争的失败,道光帝“愧对祖宗”、“愧对天下百姓”,遂下令取消了歌功颂德的圣德神功碑和石像生。五孔桥之北即龙凤门,与孝陵、泰陵、昌陵相同,但略小。龙凤门以北建有下马碑东西各一座,神道碑亭体量较小,石碑正面刻有宣宗谥号,背面按照道光的遗嘱,刻有咸丰帝亲自撰写的记述宣宗一生事迹的碑文,这在清陵中绝无仅有,其实是兼有圣德神功碑的作用。
  神道碑亭往北,是神道桥,慕陵没有按照三路三孔的惯例,而是变成了一路拱桥,东西两侧各有一平桥。桥北东西朝房各一座,前出廊,面阔三间,但进深缩小为两间。朝房之北各有一座班房。隆恩门建在石质须弥座上,台面铺金砖,面阔五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中开大门三道,门内燎炉已无。东西配殿较小,面阔仅三间,进深两间,前出廊,单檐歇山顶。
  隆恩殿最为特殊,一改面阔五间的惯例,缩为三间,进深也三间,改重檐歇山顶为单檐歇山顶。殿四周设有回廊,裁撤了月台和大殿周围的栏板和雕龙头,月台上仅设铜炉两尊,不设鹿、鹤。月台东西两角有石幢和嘉量各一座。大殿正面三间都开门,殿东西两侧中间开门,其余为砖墙封闭。隆恩殿、东西配殿所有木构件全部采用珍贵的金丝楠木,造价惊人,不饰彩绘,以楠木本色为基调,其天花、群板、绦环板、雀替等处一改传统的金莲水草案,而是用高浮雕和透雕手法雕刻上千条云龙、游龙和蟠龙(仅隆恩殿内就有木雕龙714条),三殿共有木雕龙1318条,成为清代帝王陵寝中独具风格的艺术珍品,只有承德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与之相同。道光认为,宝华峪地宫浸水是因为群龙钻穴,龙口吐水所致,如果把龙请到天上来,龙就会在天上争水而不往地宫吐水了。于是,他命令千百个能工巧匠,用金丝楠木雕刻成许许多多的龙,布满天花的藻井、门窗、雀替、隔扇等处,造成多龙争水的场面。楠木硬度极高,故迄今不用修缮。隆恩殿内北部有三座暖阁,中暖阁供奉道光帝神牌,西暖阁供奉三个皇后的神牌,东暖阁存放谕旨。


〖慕东陵〗
  为道光帝孝静成皇后的陵寝,位于慕陵东北方的双峰岫,原本是慕陵妃园寝。最南端是神道旁两座下马碑,左侧有神厨库和井亭(原来均无,后添建),神道全为砖墁,没有皇后陵神道的中心石和两侧牙石,三座五孔平桥,都是妃园寝留下的痕迹。
  东西朝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黄琉璃瓦硬山顶(原为布瓦),布瓦东西班房各三间、隆恩门面阔三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原为绿琉璃瓦,后全改为黄色)。门内燎炉两座,东西配殿面阔三间(原无),隆恩殿面阔三间,前出月台,但无栏板、铜鼎鹿鹤。殿后为面阔墙一道,中门有门楼,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正面额枋上为青白石匾额,上书满蒙汉“慕东陵”字样,中门两侧开角门。墙北是石五供,北为月台,上建圆形宝顶一座,无方城和明楼。宝顶东侧并列建有宝顶一座,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
  孝静成皇后博尔济锦氏,曾生皇2子顺郡王奕纲、皇3子慧郡王奕继,均不足三岁即夭折。道光12年11月21日生皇6子恭亲王奕忻,封静贵妃。孝全成皇后去世后,静贵妃代为抚养其子咸丰帝。咸丰继位后,尊其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颇受恩养。但当她去世后,其子恭亲王奕忻请求咸丰授予她皇后封号入葬,咸丰未置可否,仅以“哦,哦”两声作罢,但奕忻以军机大臣身份的便利,让军机处恭办“皇太后”封号事宜,迫使咸丰帝接受既成事实。对此咸丰极为不满和愤怒,虽未取消皇后封号,但在丧葬礼仪上加以减杀,并且在谥号上不加道光帝的“成”字,并找借口罢免了恭亲王的军机大臣职务。咸丰去世后,恭亲王联合两宫皇太后发动辛酉政变,除掉了咸丰八个顾命大臣,重掌军机处,封议政王,将其母神牌升入太庙,加谥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锦氏既非道光生前所立皇后,其子也未继位为帝,竟然得到皇后头衔入葬并配享太庙,实为清朝绝无仅有的孤例。
  庄顺皇贵妃乌雅氏,生皇7子醇亲王奕譞、皇8子钟郡王奕詥、皇9子孚郡王譓,封琳贵妃。同治5年去世。
  孝静成皇后宝顶北部,分散建有宝顶三排,葬15人,计贵妃3位,妃4位,嫔4位,贵人4位,分别是:
  南起第一行葬5位,从东往西分别是恬嫔富察氏(道光25年卒)、和妃那拉氏(生皇长子隐郡王奕纬,道光16年卒)、常妃赫舍里氏(咸丰10年,当英法联军侵入时居圆明园,惊吓而死)、祥妃钮祜禄氏(生皇5子惇亲王奕棕,咸丰11年卒)、顺嫔(同治7年卒)。
  往北第二行葬5位,从东往西分别是平贵人(道光3年卒)、定贵人(道光22年卒)、李贵人、彤贵妃舒穆鲁氏(初为贵妃,道光后期降为贵人,同治年间升为皇祖贵妃,光绪3年卒),佳贵妃郭佳氏(初为嫔,道光年间降为贵人,同治年间升为皇祖贵妃,光绪16年卒)。
  往北第三行葬5位,从东往西分别是那贵人(道光时期为答应,咸丰时升为皇考常在,同治年间升为皇祖贵人,卒年不详)、恒嫔蔡佳氏(光绪2年卒)、珍妃赫舍里氏、成贵妃钮祜禄氏(初为嫔,道光年间降为贵人,同治年间升为皇祖贵妃,光绪14年卒)、豫嫔尚佳氏(道光时期为答应,咸丰时升为皇考常在,同治年间升为皇祖嫔,光绪年间卒)。


【崇陵是光绪的陵墓】
  位于泰陵的东南面约4公里的金龙峪,是我国现存帝陵中最后的一座,宣统元年(1909年)破土兴建,民国四年(1915年)竣工。崇陵的建筑物数量与规模,完全依照同治的惠陵。建筑工巧,陵园仪树中有罕见的罗汉松和银松。地宫中合葬着光绪帝和他的隆裕皇后。
  崇陵是光绪皇帝的陵墓,也是我国最后一座帝王陵墓。光绪帝名载湉,爱新觉罗氏。其父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醇亲王,其母叶赫那拉氏,是慈禧太后的胞妹。同治帝病故后,由慈禧太后做主,指定继承皇位。
  光绪登基时,正值清朝面临内忧外患,营造陵寝的工程不能如期破土动工,一直拖延到1908年,光绪皇帝驾崩,1909年才由宣统朝着手操办。修建期间,清朝已走向灭亡,宣统皇帝与隆裕皇太后退位,向中华民国政府提出要求:“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均由中华民国支出。”当时,南京临时政府的议和代表及各省都督,对清室要求宽大应许。
  崇陵始建于1909年,陵址名叫金龙峪。其规模虽不如雍正、嘉庆的陵墓那样庞大,没有大碑亭、石像生等建筑,但它除继承清代建陵规制,参照咸丰帝定陵、同治帝惠陵的风格外,又吸收了古代建筑技术的某些精华,仍具有它的特色。整个陵寝根据守卫和祭把的需要,建筑了五孔桥、巡房、牌楼门、神厨库、三路三孔桥、朝房、班房、隆恩门、燎炉、配殿、隆思殿、三座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宝顶、地宫。为了增强排水性能,每个宫殿基部都建有2米宽的散水,明楼前和三座门前分别挖砌了御带河,地宫内凿有14个水眼与龙须沟相通。隆思殿木料均为异常珍贵的铜藻、铁藻,质地坚硬无比,用这种木料制作一把普通太师椅,重量竟高达百余斤,所以隆思殿被誉为“铜梁铁柱”,且梁架之间增加了隔架料,既能托顶,又使殿内更加美观。隆思殿内的四根明柱,底部有海水江涯图案,柱身为一条金龙盘绕向上,较其它帝陵的宝相花更加富丽堂皇。
  光绪驾崩时,陵还未建,他的梓宫(棺椁)在故宫观德殿暂安。
  1909年3月,光绪的棺椁又由观德殿迁往西陵梁格庄行宫停放,一路起落,共耗银438400多两。虽然北京至西陵当时已通火车,但光绪棺椁仍用人抬。前面有卫兵开道,随后是皇帝和王公大臣,后面还有隆裕皇后、瑾贵妃等,最后是1400多辆轿车。棺椁拾至阜城门,仅十里远,就撤掉纸钱1000斤,用银260两。北京至西陵行程240华里,抬杠夫每天分为60班,每班128人,轮流抬着棺椁艰苦行进。沿途支搭三宿芦殿,耗银29000两,经过四天三夜,才把光绪的棺椁运到梁格庄行宫,安放于正殿之中。
  1913年崇陵在金龙峪建成,十一月十六日申时,光绪的棺椁才正式安放于崇陵地宫之中。
  1913年病逝的隆裕皇后也同葬地宫。
  在光绪的棺椁正式安放崇陵地宫之际,清朝的遗老遗少还在这座帝王陵前,演出了一幕极尽愚忠的闹剧。光绪的老师梁鼎芬是比较典型的一位,他在崇陵的修建过程中,经常到工地瞻祝,为工程的修建筹款募捐。在为光绪送葬时,他由两个亲随搀扶着在陵前执绋(牵引灵枢的大绳),从行宫一直走到下宫殿。当人们将棺椁、随葬品布置妥当退出地宫后,唯有梁鼎芬疯疯癫癫地坐在地宫内预备给光绪殉葬。后被其亲随背出,才算完事。
  尽管清廷的遗臣为修建崇陵费尽心思,光绪还是没有能够在他的地下寝宫里平安地长眠下去。1931年军阀混战时期,一伙不明身份的兵匪盗掘了崇陵地宫,多数随葬品被劫走。1980年6月,经上级批准,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开启地宫,清理整修,供国内外游客参观。这座地宫墓道全长63.19米,是无梁无柱的石拱券式建筑,共有四道石门、九座券。门楼、门垛、门框、门簪均用青白石作原料,雕有瓦脊、瓦垄、花瓶等图案,每道石门上都有巨大的铜铸门管扇,八扇石门上分别雕有八大菩萨立像,金券内有宝床,宝床正中有金井,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的棺椁停放在宝床上,棺椁周围有用五彩绘制的龙山石16块,宝床前东西各有石座两个,座上有香箱,是存放“册”、“宝”用的。这座地宫虽已被盗,但仍出士珠宝玉翠等文物数百件。

【清西陵的历史】
  清代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陵墓在沈阳老家(盛京三陵),从顺治起,历代皇陵都安放到唐山遵化县马兰峪清东陵,雍正帝发现永宁山下风水很好,离北京较近,尤其是距离出产石料的曲阳县非常近,明清两代修建皇宫和陵墓所需用的汉白玉石料都是产自曲阳太行山区,因此决定把自己的陵墓建在西陵,可以节省许多人工。由于雍正在位时厉行改革,虽然勤勉, 但是得罪了许多人,口碑不好,所以民间相传,认为雍正是谋杀了他父亲篡位,死后不敢去见他父亲,才在西陵另建坟墓。
  雍正的泰陵是西陵最宏伟壮观的陵园,雍正生前曾下诏,决定不为自己的陵墓修建石像生和神道,但他好大喜功的儿子乾隆帝,不仅为泰陵补建了石像生,长达2.5千米的神道,还在神道前建造了目前中国最大的三座石牌坊。但乾隆非常崇拜自己的祖父康熙,不愿意埋葬在西陵,在东陵为自己修建了豪华的陵墓,可是又不能将自己的父亲孤零零地放在西陵,因此他下诏,命令今后的皇帝“昭穆次序,隔代埋葬”。
  按照乾隆的意旨,他的儿子嘉庆帝的昌陵就安放到西陵,嘉庆时代清朝的国力大不如“康乾盛世”,所以昌陵的规模远不如泰陵。
  根据乾隆的旨意,嘉庆的儿子道光帝本应该埋葬在东陵,但他刚为先死的皇后建陵时,地宫就渗漏地下水,道光认为不吉利,决定迁移到西陵。道光的慕陵每扇门窗的隔扇中间都雕刻有一个朝外的木龙头,非常精致,如同模子套出的,他想用龙取水,以此来躲避水患。
  由于道光安葬到西陵,他的儿子咸丰帝就得安葬到东陵,咸丰的儿子同治帝年青丧命,由慈禧太后做主,仍然安放到东陵,慈禧为自己在东陵修建了豪华的陵墓,根本就没有顾及光绪帝的事,但他们同时辞世时,光绪尚没有陵墓。光绪在西陵的陵墓崇陵在光绪去世以后才开始动工,不过三年后就发生了辛亥革命,清帝退位,根据民国政府的续修协议和依靠一帮遗老的努力和捐助资金,直到1913年才修建完工。所以崇陵的建筑非常新,棱角毕现,可以从中想象当年故宫初建时的风采,崇陵外面还有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被慈禧命人将其投入故宫井中淹死的珍妃(一说自尽)和她姐姐瑾妃的墓。
  西陵中泰昌穆三陵保存完好,并未被盗,裕陵,崇陵,瑾妃墓曾被盗,陪葬物已然流失。目前崇陵地宫已被打开,成为博物馆。

清西陵门票价格

  一、景区联票价格旺季每张122元,60岁以上老人,全国劳动模范等半价62元;
  其中:泰陵(包括大红门)门票价格旺季每张45元,淡季每张35元;崇陵(包括崇妃陵)门票价格旺季每张45元,淡季每张35元;昌陵(包括昌西陵)门票价格旺季每张45元,淡季每张35元。
  新增泰东陵门票价格每张20元;慕陵门票价格每张10元。
  二、淡旺季时间划分为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为淡季,4月1日至10月31日为旺季。

自驾游参考信息
  清西陵景区各景点较分散,游客相对较少,内部道路路面条件较好,适合自驾游。北京方向的自驾游者可沿京石高速南行,过涿州后继续南行,见京昆高速提示牌后西行上廊涿高速,至京昆高速入口后往易县方向行驶,从京昆高速易县大北城出口下高速,按照沿路指示牌西行可达到清西陵。从大北城出口到达景区约24公里。从北京六里桥起到达崇陵约需90分钟以上。

01.jpg (105.27 KB, 下载次数: 304)

01.jpg
8#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16:07:04 | 只看该作者
明孝陵


明孝陵,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坐落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 2003年7月3号决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其周边的常遇春墓、仇成墓、吴良墓、吴桢墓及李文忠墓等5座功臣墓也同时被划入世界遗产保护范围。

目录

明孝陵简介
建筑特色
历史沿革
主要建筑以及构造
推荐景点
旅游信息




明孝陵简介
  南京明孝陵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于此。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寝,都是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的。明孝陵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翌年马皇后去世,葬入此陵。因马皇后谥“孝慈”,故陵名称“孝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至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孝陵建成,历时30余年。明孝陵也是我国现存古代最大的皇家陵寝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明孝陵经历了600多年的沧桑,许多建筑物的木结构已不存在,但陵寝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恢弘的气派,地下墓宫完好如初。陵区内的主体建筑和石刻,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包括下马坊、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神道、石像路石刻等,都是明代建筑遗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筑的真实性和空间布局的完整性。特别是明孝陵的“前朝后寝”和前后三进院落的陵寝制,反映的是礼制,但突出的是皇权和政治。明孝陵是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其陵寝制度既继承了唐宋及之前帝陵“依山为陵”的制度,又通过改方坟为圜丘,开创了陵寝建筑“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明孝陵的帝陵建设规制,一直规范着明清两代500余年20多座帝陵的建筑格局,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所以,明孝陵堪称明清皇家第一陵。这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皇家陵墓以其墓主显赫、规模宏大、形制独特、背依钟山环境优美而著名于世。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陵墓之一。
  1961年,明孝陵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在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遗产成员。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明清皇家陵寝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安徽、江苏等地,是中国明清两朝皇帝陵寝建筑群,按照严格的等级规制营建,具有完整的地上、地下建筑体系,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建筑华美,工艺精细,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的丧葬制度。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定其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并将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建筑特色
  明孝陵的神道石刻是中国帝王陵中唯一不呈直线,而是环绕建有三国时代孙权墓的梅花山形成一个弯曲的形状,形似北斗七星。由卫岗的下马坊至文武方门的神道长达2400米左右。下马坊即孝陵的入口处,是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额枋上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楷书大字,谒陵的文武官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沿神道依次有:下马坊、禁约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碑亭、御桥、石像路、石望柱、武将、文臣、棂星门。过棂星门折向东北,便进入陵园的主体部分。这条正对独龙阜的南北轴线上依次有:金水桥、文武方门、孝陵门、孝陵殿、内红门、方城明楼、宝顶等建筑。陵寝建筑都是按中轴线配制,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明孝陵地面木结构建筑大多毁于1853年清军与太平军之战,现仅存下马坊、禁约碑、内红门、碑亭中壁、石像路、方城明楼下部等砖石建筑。明孝陵布局宏雄,规制严谨,陵神道开了弯而且长的先例并影响了明清两代。陵园纵深2.62公里,当年围绕的红墙周长22.5公里


历史沿革
  明孝陵修建工程从洪武十四年(1381年)动工,于洪武十六年完成了陵墓的享殿等主体工程,先后调用军工10万,至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其总体布局分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
  明孝陵在清代曾受到过多次重创,尤其清代咸丰年间的战火几乎让明孝陵地表建筑毁于一旦,康熙手书的御碑甚至倒地破碎。一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九月,曾国藩奉诏祭陵,才着手修复明孝陵。当时,曾国藩派员勘估,明孝陵维修实际需白银20万两,但是清朝财政拮据,结果最后只用了740两银子做了一些小维修,那块「治隆唐宋」御碑也被扶起粘合,至今碑身上还看得到一道补过的裂痕。原本人们可以从石碑左右二边绕过,而在1980年代以后,整个石碑左右都被水泥所固定,一直到屋顶;所以现在要先从御碑殿出来,才可以看到龟趺的后面。
  方城的后面是朱元璋及皇后马氏合葬的地宫俗称「宝城」,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宝城厚实坚固,依山势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砖垒筑,厚约1米;在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整个陵园明朝时曾种植松树十万株,放养悬挂银牌的长生鹿一千头,到明末清初的时候,就损失净尽了。至今孝陵从未被盗过。
  史料记载,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下令建陵。第二年8月,马皇后去世,9月葬入此陵墓,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明孝陵永乐3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明皇室先后调用军工10万,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明孝陵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参照唐宋两代的陵墓而有所增益。建成时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陵内植松十万株,养鹿千头。因屡遭兵火,明孝陵除陵寝地宫外,现仅存神道、下马牌坊、大金门、四方城等。
  墓区的建筑大体分为两组:第一组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第二组是主体部分,从正门到宝城、明楼、崇丘为止。现存建筑有神烈山碑、禁约碑、下马坊、大金门、四方城及神功圣德碑、孝陵殿、大石桥等。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做了31年皇帝的朱元璋去世,礼葬孝陵。朱元璋及皇后合葬的地宫俗称“宝城”,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其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7个大字。宝城厚实坚固,依山势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砖垒筑,厚约1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陵墓之一。历经600余年的风雨之后,近年来宝城墙体出现了局部坍塌,墙面剥落,个别地方因为地基沉降逆向撕裂而形成巨大裂缝。南京市文物部门先后投资300多万元,采用东南大学古建筑专家的保护方案,按照修旧如旧的要求,对墙体进行了维修,如“缝合”裂缝,整平“墙面”,对变形的墙体进行修补和防水防渗漏“手术”。为方便游客一睹“龙脉”真容,还修建了一条青石板游览步道,让游客能登上宝顶看到明孝陵全貌。
9#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16:09:02 | 只看该作者
主要建筑以及构造

  从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式动工,至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先后调用军工10万,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规模巨大。当时从朝阳门(今中山门)至孝陵卫到到陵墓西、北所筑的皇墙有45 华里长,护陵驻军有5千多人。那时候陵园内亭阁相接;享殿中烟雾缭绕,松涛林海,养长生鹿千头。鹿鸣其间,气势非凡。因屡遭兵火,现仅存神烈山碑,下马牌坊,大金门,四方城及神功对德碑,神道石兽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和象六种24只,神道石柱二,文臣武将各四。
  陵墓的神道从四方城开始。四方城是一座碑亭,位于卫桥与中山陵之间,是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建的“大明孝陵神圣功德碑”。其顶部已毁,仅存方形四壁,内有立于龟趺座上的石碑一块,碑高8.78米。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详述明太祖的功德。碑座、碑额雕琢瑰丽。神道由此向西经外金水桥(今红桥),绕过梅花山再折向北,长约1800米。其中段为石象路,这段路上相向排列着12对石兽,分别是石兽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和象6 种,每种两对,姿态是一对伏,一对立。后面是一对高大的华表,上雕云龙,气势不凡。折向北面的神道上分别列着4对身着盔甲或蟒袍的文臣武将,可惜有些已经损坏。石人石兽的体型都很巨大,明孝陵神道是明代石刻的艺术珍品。明孝陵的朱红大门坐北朝南,正对梅花山,门额上书“明孝陵”三字。门外东侧立有一个石刻告示,系清宣统年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江宁知府以六国文字刻着“治隆唐宋”四个金字,是清康熙帝亲笔题书。碑亭后原建有两御亭,西边叫宰牲亭,东边的称具服殿,今均已毁坏,仅存一些石柱和石井栏等。在原享殿的位置上尚可见到64个石柱的基础,由此可以想象当年享殿的规模是很大的。现在享殿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复建,比原来的要小得多,内供奉朱元璋画像。享殿后是一片纵深100 余米、宽数十米的空地,是当年露天祭祀的场所,中间有甬道,两边林木茂盛。甬道尽头有石桥,称大石桥,又称升仙桥,意思是过了此桥即为“仙界”。桥北是一座宽75米、高16米、进深31米的城堡式建筑,称方城。方城以大条石砌成,正中开拱门式斜隧道,有台阶可步入,计54级。出隧道东西各有石级可登城顶。城顶原建有宫殿式建筑明楼,明楼顶部及木质结构已毁,现仅存四面砖墙,南面有拱门3 个,另三面各有拱门一道。在方城顶上极目远眺,东面有中山陵,南面是梅花山,西面有中山植物园,北面是“宝顶”,四周树木葱茏,松涛阵阵,不禁令游人发思古之幽情。宝顶是一个直径约400 米的圆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其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梅花山因三国时东吴君主孙权及其夫人葬此,古称孙陵岗,位于明孝陵正南300 米。
  明孝陵处于山清水秀的环境之中,周围山势跌宕起伏,山环水绕,人文与自然景观浑然天成。陵园规模宏大,格局严谨。孝陵建筑自下马坊至宝城,纵深2.62公里,陵寝主体建筑当年建有红墙围绕,周长2.25公里。现存遗址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蜿蜒曲折的陵墓神道。自下马坊至孝陵正门(文武方门),包括下马坊、神烈山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及碑亭(俗称四方城)、神道石刻和御河桥。
  下马坊、神烈山碑:下马坊,是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面阔4.94米、高7.85米,坊额上刻“诸司官员下马”6个楷书字,告示进入明孝陵的官员必须下马步行,以示对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尊敬。神烈山碑,在下马坊东边36米处,是明嘉靖十年(1531)立,正面阴文双钩浅刻“神烈山”3字,原有碑亭,现已不存在,仅存四角石柱础。神烈山碑是明嘉靖十年改钟山为神烈山时而立。再向东17米处有一块卧碑,为“禁约碑”,是明崇桢十四年(1641)立,碑文刻禁止损坏孝陵及谒陵的有关9条禁约。
  大金门、神功圣德碑及碑亭:大金门,在下马坊西北750余米处,是孝陵的第一道正南大门。大金门原为黄色琉璃瓦重檐式建筑,现存砖石砌筑的墙壁,下部为石造须弥座,面阔26.66米,进深8.09米,墙壁辟有3个券门洞,中门较高为5.05米,左右两门高4.25米。神功圣德碑及碑亭,在大金门正北70米处,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一年(1413)为朱元璋撰述的歌功颂德碑及碑亭。神功圣德碑亭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筑平面为正方形,故俗称“四方城”,内置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楼顶已毁。原碑亭为砖石砌筑,平面呈正方形,亭子的结构顶部已荡然无存,现仅存四壁,每壁各有一个宽5米的拱形门洞,外观如一个城堡,故俗称“四方城”。



  神道石刻:四方城向西北行约100米过御河便进入神道。明孝陵神道的最大特点在于建筑与地形地势的完美结合。其不同于历代帝陵神道成直线形,而是完全依地形山势建造为蜿蜒曲折的布局。而且在每一段落的节点处安放石像生来控制空间,形成一派肃穆气氛。石像生下铺垫有完整的六朝砖,使其600年来没有下沉。神道由东向西北延伸,两旁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6种石兽,每种2对,共12对24件,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这些石兽体现了皇家陵寝的礼仪要求,各有寓意: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它既是皇权的象征,又起到镇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一种神兽,独角、狮身、青毛,秉性忠直,明辨是非,它能用角抵触有罪的人;骆驼是沙漠与热带的象征,它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大象是兽中巨物,它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麒麟是传说中的“四灵”即麟、龟、龙、凤之首,它是披鳞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兽,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明孝陵神道的 6 种石兽中,以象为最大,重达 80 吨,当时为了将这些石兽运抵明孝陵,冬季时,在路面上洒水结成冰,再用粗大的竹、木作滚轴,一路上用人力推滚的办法来完成运输任务。这段神道现俗称为石像路,全长615米。石兽的尽头,神道折向正北,至棂星门,长250米。这段神道置石望柱和石人,2根望柱呈六棱柱形,高6.6米,其上雕刻云龙纹。通常望柱均置于神道的最前面,而明孝陵的望柱则置于神道中间,这也是朱元璋的独特之处。石望柱之后是东西相对而立的翁仲,有武将、文臣各2对,共8尊,高各为3.18米。
  棂星门、御河桥:神道向北18米的尽头为棂星门,门已不存,仅存石柱础6个。从遗迹看,棂星门应是三开间的建筑。过棂星门折向东北275米,即到御河桥,也称金水桥。御河桥为石砌桥,原为5孔,现存3孔,桥基和河两边驳岸的石构件均是明代原物。通过御河桥向北,顺缓坡而上,便是陵寝的主体建筑。
  第二部分:明孝陵寝主体建筑。自正门至崇丘,包括文武方门(即正门)、碑殿、享殿、大石桥、方城、明楼、宝顶等,筑有围墙。
  文武方门:文武方门是孝陵的正门,原为5个门洞,3大2小,中间3个为拱形门洞,两边2个为长方形门洞。庑殿顶上盖黄色琉璃瓦。清朝同治年间改建为一个门洞,上嵌清石门额,阴刻楷书“明孝陵”3字。1999年重新进行修复,恢复了明代时大门的原貌。现为五门,黄瓦、朱门、红墙,正门上方悬挂长方形门额,竖书“文武方门”4个鎏金大字。正门东侧立有一块“特别告示”碑,此碑是清宣统元年(1909)所立,警示保护孝陵的注意事项。
  碑殿"治隆唐宋"
  碑殿:碑殿原为孝陵享殿前的中门,即孝陵门,原为5个门洞,后被毁。现在的碑殿是清朝时改建的,是一歇山顶,三开间,红墙小瓦建筑,南北正中各开一门,亭内立有5块碑刻。根据《中山陵史话》等书籍记载,这里曾有明孝陵的一道中门,但毁于战火,清代在中门的基础上改建碑殿,并竖立了五座高大的石碑。正中有一块大石碑,下有驮碑龟趺。其驮碑龟趺与众不同,脖子出奇地短。清朝康熙皇帝一生中六次南巡,五次拜谒明孝陵。石碑上书「治隆唐宋」四个鎏金大字,碑高3.85米,宽1.42米,厚度0.38米。「治隆唐宋」的意思是颂扬明太祖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这是清康熙皇帝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谒陵时御题。这是因清朝刚统治中国,康熙执政初,汉人不服满人统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康熙深知,光靠高压政策是不行的,还须依靠汉人。所以,康熙在6次南巡中,5次拜谒明孝陵。此碑由曹雪芹的祖父、当时的“江宁织造”郎中曹寅刻立。在“治隆唐宋”碑左右还有清朝乾隆皇帝诗碑各一块,东西有卧碑两块,东边一块刻载康熙帝第一次谒陵纪事,西边一块刻记康熙帝第三次谒陵情形。
  享殿:碑殿之后是孝陵的主要建筑孝陵殿,即享殿。原孝陵殿已毁,尚存3层须弥座台基,通高3.03米,台基上有大型柱础56个。台基四角有石雕螭首,大殿前后各有3道踏垛,尚存6块浮雕云龙山水大陛石。大殿基长57.30米、宽26.6米,可见当时该建筑之宏大。原殿中供奉朱元璋及马皇后神位。现存建筑是清朝同治年间两次重建的三小间享殿。现殿内是“明孝陵史料陈列室”。殿后100余米处是大石桥,又称升仙桥。过了大石桥就到了孝陵地面建筑的最后部分方城、明楼、宝顶。
  方城、明楼、宝顶:方城是孝陵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用大条石建成,东西长75.26米,南北宽30.94米、前高16.25米、后高8.13米,底部为须弥座。方城正中为一拱门,中通圆拱形隧道。由54级台阶而上出隧道,迎面便是宝顶南墙,用13层条石砌筑。正中横刻“此山明太祖之墓”,显然为后人所制。沿方城左右两侧步道即可登上明楼。明楼在方城之上,原为重檐黄瓦大屋顶建筑,屋顶早已毁,仅存四壁砖墙,东西长39.45米,南北宽18.47米,南面开3个拱门,其余三面各开1个拱门。方城明楼以北为直经400米左右的崇丘即是宝顶,也称宝城,为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寝宫所在地。宝顶近似圆形,原名独龙阜玩珠峰,周围砌有砖墙。1998年至1999年,南京市文物局等有关部门采用先进的精密磁测,证实朱元璋墓的地宫就在这下面,埋葬深厚,保存完好,从没有被盗过。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会副会长、东南大学建筑学教授刘叙杰说:“明孝陵代表着明初皇家建筑的艺术成就,是中国陵墓建筑和陵墓文化的缩影。”明孝陵从起点下马坊至地宫所在地的宝顶,纵深达2600多米,沿途分布着30多处不同风格、用途各异的建筑物和石雕艺术品,整体布局宏大有序,单体建筑厚重雄伟,细部装饰工艺精湛,凝聚了当时政治家、艺术家和建筑师们的才智。
  明孝陵图片明孝陵的开创性地位还体现在其依山势地形蜿蜒曲折的陵墓神道。陵墓的神道从四方城开始。四方城是一座碑亭,位于卫桥与中山陵之间,是明成祖朱棣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为其父朱元璋建的“大明孝陵神圣功德碑”。其顶部已毁,仅存方形四壁,内有立于龟趺座上的石碑一块,碑高8. 78米。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详述明太祖的功德。碑座、碑额雕琢瑰丽。神道由此向西经外金水桥(今红桥),绕过梅花山再折向北,长约1800米。其中段为石象路,这段路上相向排列着12对石兽,分别是狮、骆驼、象和马等6种,每种两对,姿态是一对伏,一对立。后面是一对高大的华表,上雕云龙,气势不凡。折向北面的神道上分别列着4对身着盔甲或蟒袍的文臣武将,有些已经损坏。石人石兽的体型都很巨大,是明代石刻的艺术珍品。南京博物院前院长梁白泉研究员说:“明孝陵首开了第一代皇帝陵寝的神道作为后世子孙陵寝共用神道的制度。神道两边分布的12对石像生和4对石人,石刻风格多样,造型厚重简朴,融整体宏大与局部精细为一体,也代表了中国明初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平。”
  明孝陵改变了唐宋帝陵方上、陵台、方垣、上下宫制度和十字轴线的陵墓布局,首次按皇宫布局建立“前朝后寝”三进院落制,开创了陵寝建筑平面呈“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并一直规范着此后明清两朝500多年20多座帝陵的建设规制。明孝陵
  明孝陵的朱红大门坐北朝南,正对梅花山,门额上书“明孝陵”三字。门外东侧立有一个石刻告示,系清宣统年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江宁知府以六国文字刻着
  “治隆唐宋”四个金字,是清康熙帝第三次南巡时亲笔题书。碑亭后原建有两御亭,西边叫宰牲亭,东边的称具服殿,今均已毁坏,仅存一些石柱和石井栏等。在原享殿的位置上尚可见到64个石柱的基础,由此可以想象当年享殿的规模是很大的。现在享殿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复建,比原来的要小得多,内供奉朱元璋画像。享殿后是一片纵深100余米、宽数十米的空地,是当年露天祭祀的场所,中间有甬道,两边林木茂盛。甬道尽头有石桥,称大石桥,又称升仙桥,意思是过了此桥即为“仙界”。
  桥北是一座宽75米、高16米、进深31米的城堡式建筑,称方城,是明孝陵最后的一重建筑。方城以大条石砌成,正中开拱门式斜隧道,有台阶可步入,计54级。出隧道东西各有石级可登城顶。城顶原建有宫殿式建筑明楼,明楼顶部及木质结构已毁,现仅存四面砖墙,南面有拱门3个,另三面各有拱门一道。在方城顶上极目远眺,东面有中山陵,南面是梅花山,西面有中山植物园,北面是“宝顶”,四周树木葱茏,松涛阵阵,不禁令游人发思古之幽情。宝顶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其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梅花山因三国时东吴君主孙权及其夫人葬此,古称孙陵岗,位于明孝陵正南300米。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3-12 16:10 编辑 ]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3-13 12:20:46 | 只看该作者
推荐景点

  御河五龙桥
  御河五龙桥,御道中部偏北是“外五龙桥”,桥北就是承天门和端门,今光华门内御道街中段的外五龙桥,还是明代初年的原物,不过桥栏杆是后加的。门北还保存有一座“内五龙桥”,是明代的原物。
  南京地区雨量充沛,钟山主峰的雨水主要经独龙阜孝陵陵宫区域排泄,明孝陵必须建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才能确保陵宫的安全。因此,孝陵陵区内设有外御河、内御河和宝城御河三条排水系统。
  这三条御河在规划和设计上可谓独具匠心,它将陵域划分成导引区、神道区、前朝区和后寝区,同时通过三组御河桥,将这四个区连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并且使整个陵域更为完美,更富有生机。御河桥中的第一组介于碑亭和神道石刻之间,为砖构单曲拱桥,霹雳之水由桥下西流,御桥旧址犹存,桥非原貌,今称"虹桥"。 第二组桥位于神道尽头,是直通陵宫的桥梁,一字排列5座,又称"五龙桥"。它与陵宫处于同一南北中轴线上,桥身作石构单曲拱桥样式,5座石桥与正北方200米处的5孔陵宫门一一对应。现在仅存中间3座,桥身起券,两侧有散水螭首和护栏望柱。这组御河桥的桥基和两岸石堤为明代原物,护栏是1995年重新修复的。
  今年5月份,对桥下御河河道实施了清理改造工程,使流经御桥的河水清澈不绝。第三组御桥处于方城之前,石造单券拱桥,长57.5米,宽26.6米,两侧石栏、螭首多残毁,但桥身体量宏大,结构牢固,做工细腻,是明初桥梁建筑中的杰作。过了这座御桥便是朱元璋长眠之地,因此称其"升仙桥"。除三条御河外,陵宫地下还建有巨大的涵道,以增加雨季的泄洪量。陵宫内则建有地下排水管道,地面建筑周围均以砖铺设散水和明沟,享殿台基四周有数十个向外悬挑的精美的散水螭首,陵宫宫墙外也以砖铺设散水,并以砖石砌建挡土墙。明孝陵的整个排水体系和细部设施,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既充分利用原有河道,又将其艺术地融入陵区的布局之中,高度体现了南方多水地区建筑规划上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蹲狮
   狮子是兽中之王,性凶猛,古代多用它布置在宫殿、寺庙、衙署、馆所等重要建筑的入口,以壮威势,有保卫建筑主人的象征意义,是人们喜见的传统瑞兽形象。
  石狮的躯干主要有蹲狮和走狮两种造型。蹲狮侧面呈三角形,其下颔、胸部和前四肢部处在同一条直线上。蹲狮挺胸不驼背,胸部结实而丰满,前腿直立而后腿蹲伏,腹部一般作收缩的姿态,从而表现其昂扬的雄姿。
  治隆唐宋碑



   治隆唐宋碑,御碑亭中陈列着五块碑。正中一块刻“治隆唐宋”四字,为康熙皇帝手书。碑高3.85米,宽1.42米。“治隆唐宋”的意思,是颂扬明太祖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作为清朝皇帝的康熙如此诏示天下,一方面表示了他对朱元璋的尊重和钦佩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有其良苦用心的。康熙一生中六次南巡,五次拜谒明孝陵,行跪九叩大礼。“治隆唐宋”就是他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第三次下江南渴陵时所题,并由曹雪芹的祖父、当时的“江南织造”郎中曹寅立碑。他是想借此笼络人心,以缓和汉满矛盾,加强其统治。从中亦可看出康熙的雄才大略。
  东陵排水沟
  对于东陵排水沟,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是这样说,因东陵寝园内没有祭祀配套设施,如神库、具服殿、神厨等建筑,因此可以推论这砖构排水沟建筑可能与东陵祭祀设施有关。
  石象生武将
  
  明孝陵石像生共18对,其中文臣3对、武将3对、站卧马各1对、站坐麒麟各1对、站卧象各1对、站卧骆驼各1对、站坐猊各1对、站坐狮子各1对。另有望柱1对。所有石雕像均以整块石料雕成。不刻意追求形似,而注重神似,其风格粗犷、雄浑、朴拙、威武,气度非凡。这组石雕对称地排列在神道两侧,南北长800多米,构成威武雄壮的长长队列,使皇陵显得更加圣洁、庄严、肃穆。孝陵石像生是清代陵寝中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组。



(备注:石象生又称石翁仲,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是帝王陵墓前主要供祭仪物之一,为石雕人物、动物成对立于神道两侧。神道两旁排列着一群石兽,它们按照一定的次序在特定的方向排列,石兽如同一批“卫士”护卫着皇陵。这些石兽又名“石象生”、“石翁仲”或“石兽群”,是陵墓的装饰性建筑。
  石像生是指在神道两侧放置的石人、石兽。按规制分别排列着十二对石兽,两坐两立,依次为狮子(象征威武)、獬豸(象征公正)、骆驼(象征运输)、象(象征吉祥太平)、麒麟(象征吉祥太平)、马(象征征战),其中骆驼、象、马又分别为各地运输工具,故又象征疆域辽阔;石人十二尊,其中武臣(象征侍卫将军)、文臣(象征近身文臣)、勋臣(象征有功勋的文武百官)各四尊。
  陵墓前的石人又称翁仲,对称立有两座,分别为文官和武官形象。关于翁仲的形象有一种说法是来源于秦朝有一位名叫阮翁仲的大力士,传说他身长一丈三尺,力大无比,曾驻守临洮,征服匈奴有功。他死后,秦始皇特制翁仲铜像立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见到铜人,竟以为是活着的阮翁仲而逃遁。从此,人们便把宫阙或陵墓前的铜人、石人称为翁仲。
  陵墓前的石兽也有由来。石兽放置在墓前是从汉代霍去病墓开始的。后来的历代帝王的修建自己的陵墓时也都沿用石人石兽的陵前装饰,所以现在的唐陵、宋陵、明陵、清陵几乎都在陵墓前陈列仪仗队式的石人石兽。

起源:
  石象生起源于陵墓石刻。中国古代陵墓石刻起源于何时,迄今无定论。李济先生推测安阳殷墟出土的跪坐人像可能与后世石像生有某种渊源关系。《西京杂记》数处载有相关内容,称晋灵公冢有石人男女四十余,五柞宫青梧观有石麒麟等,但《西京杂记》成书较晚,内容尚需推敲。
  石像生是帝王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统称石像生,又称"翁仲"。翁仲历史上确有其人。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相传他身长1丈3尺,端勇异于常人,秦始皇令翁仲将兵守临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后,秦始皇为其铸铜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远见该铜像,还以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于是后人就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称为“翁仲”。司马贞的《索隐》云:“各重千石,坐高二丈,号曰翁仲。”可知,陵墓前置翁仲始于秦代;但是没有实物留存。西汉霍去病墓石雕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石像生实物资料。霍去病墓
  据《封氏见闻录》解释,石象生的作用一是起到装饰和点缀陵寝,再一是仪仗銮驾的象征。石象生制度起源很早,秦汉时期已在陵墓前立石象生。有的陵墓不仅立石兽,还立文武大臣塑像,叫“石翁仲”。山东嘉祥县东汉时期的“武氏墓”的石象生中,还有石狮存在;陕西省兴平茂陵附近的西汉名将霍去病墓前石象生中,立有石马、石虎、石牛、石象、怪兽吞羊、人抢熊以及野猪等石象生。
  唐宋时期的石象生中又增加了文臣武将、外国使臣、侍女等造象。唐朝对石象生的使平已有等级规定,例如,三品以上官员用石兽六只,五品以上官员准用四儿,至于皇帝陵当然不受限制,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乾陵共有石人、石兽九十六对之多。清代规定,二、三品官准立石马、石虎、石羊各一对,四、五品官准立石马。石虎各一对,六品官以下则一律不准立石兽。 明清时代对石象生的使用制度也有严格的规制。例如清代规定,二、三品官准立石马、石虎、石羊各一对,四、五品官准立石马。石虎各一对,六品官以下则一律不准立石兽。 所以,石象生又是封建等级制度的标志。 现存最完整者,有北京的明“十三陵”、遵化的清“东陵”、易县的清“西陵”。明、清之际的皇亲、高官之墓,也有立列石象生者,其规制较小。)

旅游信息
  交通:由南京市内乘游2、3路、20路车可达。
  门票:70元(包括明孝陵、梅花山两个景点),晚7点以后免票参观。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3-13 12:26:34 | 只看该作者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目录

1.明十三陵简介
2.明朝十六帝为何只有十三陵?
3.陵区特色
4.神路
5.长陵
6.定陵
7.昭陵
8.永陵
9.献陵
10.庆陵
11.茂陵
12.康陵
13.景陵
14.泰陵
15.德陵
16.裕陵
17.思陵
18.旅游提示



1.明十三陵简介

  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该陵园建于1409~1644年,距今已有300~500多年历史。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明代时,于途中的沙河镇北,建有七孔石造"朝宗桥"。在镇东,则筑有壮丽的"巩华城"。该城原为嘉靖皇帝祭陵时中途休息的行宫,现仅存遗址。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景区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明十三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这一文物古迹,从解放初期就开始进行维修,并将十三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加以保护。1957年,北京市政府公布十三陵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十三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国务院公布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区为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1991年,十三陵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游世界之最评选委员会评为“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2.明朝十六帝为何只有十三陵?

  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个皇帝的陵墓。明朝历经十六帝,为什么叫十三陵呢?这要追述一下明朝的历史。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之意)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建文帝最终是自焚还是从秘密隧道中逃走,至今还是个迷。

3.陵区特色
  十三陵是一个天然具有规格的山区,其山属太行余脉,西通居庸,北通黄花镇,南向昌平州,不仅是陵寝之屏障,实乃京师之北屏。太行山起泽州,蜿蜒绵亘北走千百里山脉不断,至居庸关,万峰矗立回翔盘曲而东,拔地而起为天寿山(原名黄土山)。山崇高正大,雄伟宽弘,主势强力。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曾写诗描述这里的优胜形势:“群山自南来,势,若蛟龙翔;东趾踞卢龙,西脊驰太行;后尻坐黄花(指黄花镇),前面临神京;中有万年宅,名曰康家庄;可容百万人,豁然开明堂。”这一优美的自然景观被封建统治者视为风水宝地。
  
  明十三陵,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陵又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与陵之间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均成扇面形分列于长陵左右(见图)。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明十三陵作为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这种依山建陵的布局也曾受到外国专家的赞赏,如英国著名史家李约瑟说:皇陵在中国建筑形制上是一个重大的成就它整个图案的内容也许就是整个建筑部分与风景艺术相结合的最伟大的例子。他评价十三陵是“最大的杰作”。他的体验是“在门楼上可以欣赏到整个山谷的景色,在有机的平面上沉思其庄严的景象,其间所有的建筑,都和风景融汇在一起,一种人民的智慧由建筑师和建筑者的技巧很好地表达出来。”英国城市规划家爱德蒙 培根也高度评价了明十三陵的艺术成就,他认为“建筑上最宏伟的关于‘动’的例子就是明代皇帝的陵墓。”他指出:依山而建的陵墓建筑群的布局“它们的气势是多么壮丽,整个山谷之内的体积都利用来作为纪念死去的君王。”他们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明陵建筑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
  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3-13 12:28 编辑 ]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3-13 12:30:29 | 只看该作者
4.神路


  神路是明十三陵的第一个景点,由石牌坊,大红门,碑楼,石像生,龙凤门等组成。
   石牌坊 为陵区前的第一座建筑物,建于1540年(嘉靖十九年)。牌坊结构为五楹、六柱、十一楼,全部用汉白玉雕砌,在额枋和柱石的上下,刻有龙、云图纹及麒麟、狮子等浮雕。这些图纹上原来曾饰有各色彩漆,因年代久远,现已剥蚀净尽。整个牌坊结构恢宏,雕刻精美,反映了明代石质建筑工艺的卓越水平。



  过了石牌坊,即可看到在神道左、右有两座小山。东为龙山(也叫蟒山),形如一条奔越腾挪的苍龙;西为虎山(俗称虎峪),状似 一只伏地警觉的猛虎。中国古代道教有“左青龙,右白虎”为祥瑞之兆的传 说,“龙”、“虎”分列左右,威严地守卫着十三陵的大门。
  大红门 坐落于陵区的正南面,门分三洞,又名大宫门,为陵园的正门。大门两旁原各竖一通石碑,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字样。凡是前来祭陵的人,都必须从此步入陵园,以显示皇陵的无上尊严。大门两侧原设有两个角门,并连接着长达80华里的红色围墙。在蜿蜒连绵的围墙中,另设有一座小红门和十个出入口,均派有重兵驻守,是百姓不可接近的禁地。现在这些围墙都早已坍塌,有些残迹尚依稀可辨。
  大红门后的大道,叫神道,也称陵道。起于石牌坊,穿过大红门,一直通向长陵,原为长陵而筑,但后来便成了全陵区的主陵道了。该道纵贯陵园南北,全长7公里,沿线设有一系列建筑物,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碑亭 位于神道中央,是一座歇山重檐、四出翘角的高大方形亭楼,为长陵所建。亭内竖有龙首龟趺石碑一块,高6米多。上题"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长达3500多字,是明仁宗朱高炽撰文,明初著名书法家程南云所书。该碑碑文作于1425年(洪熙元年),碑石却是1435年(宣德十年)才刻成的。在碑阴面还刻有清代乾隆皇帝写的《哀明陵十三韵》。碑文详细记录了长、永、定、思诸陵的残破情况。碑东侧是清廷修明陵的花费记录。西侧是嘉庆帝论述明代灭亡的原因。 碑亭四隅立有4根白石华表,其顶部均蹲有一只异兽,名为望天吼。华表和碑亭相互映衬,显得十分庄重浑厚。 在碑亭东侧,原建有行宫,为帝后前来祀陵时的更衣处,现已无存。
  石雕群 是陵前放置的石雕人、兽,古称石像生(石人又称翁仲)。从碑亭北的两根六角形的石柱起,至龙凤门止的千米神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24只石兽和12个石人,造型生动,雕刻精细,深为游人所喜爱。其数量之多,形体之大,雕琢之精,保存之好,是古代陵园中罕见的。 石兽共分6种,每种4只,均呈两立两跪状。将它们陈列于此,赋有一定含义。例如,雄狮威武,而且善战;獬豸为传说中的神兽,善辨忠奸,惯用头上的独角去顶触邪恶之人。狮子和獬豸均是象征守陵的卫士。麒麟,为传说中的"仁兽",表示吉祥之意。骆驼和大象,忠实善良,并能负重远行。骏马善于奔跑,可为坐骑。 石人分勋臣、文臣和武臣,各4尊,为皇帝生前的近身侍臣,均为拱手执笏的立像,威武而虔诚。 在皇陵中设置这种石像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有了。主要起装饰点缀作用,以象征皇帝生前的仪威,表示皇帝死后在阴间也拥有文武百官及各种牲畜可供驱使,仍可主宰一切。
  棂星门 又叫龙凤门。由四根石柱构成三个门洞,门柱类似华表,柱上有云板、异兽。在三个门额枋上的中央部分,还分别饰有一颗石雕火珠,因而该门又称“火焰牌坊”。龙凤门西北侧,原建有行宫,是帝后祭陵时的歇息之处。

5.长陵


  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第一进院落,前设陵门一座。其制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面阔显五间,檐下额枋、飞子、檐椽及单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构件;其下辟有三个红券门。陵门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随墙式角门(已拆除并封塞)。院内,明朝时建有神厨(居左)、神库(居右)各五间,神厨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厨、神库均毁于清代中期,碑亭则保存至今。
   第二进院落,前面设殿门一座,名为祾恩门。据《太常续考》等文献记载,天寿山诸陵陵殿名为“祾恩殿”,殿门名之为“祾恩门”,始于嘉靖十七年(1538年),是世宗朱厚熜亲易佳名。其中,“祾”字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字取“罔极之恩”意,长陵棱恩门,为单檐歇山顶形制,面阔五间(通阔31.44米),进深二间(通深14.37米),正脊顶部距地面高14.57米。檐下斗拱为单翘重昂七踩式,其平身科斗拱耍头的后尾作斜起的杆状,与宋清做法俱不相同。室内明间、次间各设板门一道,稍间封以墙体。其中明间板门之上安有华带式榜额,书“祾恩门”三金字。“稜”字系后世修葺时误写。门下承以旱白玉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其栏杆形制,为龙凤雕饰的望柱,和宝瓶、三幅云式的栏板。台基四角及各栏杆望柱之下,各设有排水用的石雕螭首(龙头)。台基前后则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其中路台阶间的御路石上雕刻的浅浮雕图案十分精美:下面是海水江牙云腾浪涌,海水中宝山矗立,两匹海马跃出水面凌波奔驰;上面是两条矫健的巨龙在云海中升降飞腾,追逐火珠,呈现出一派波澜壮阔的雄伟景象。
  祾恩门两侧还各有掖门一座,均作随墙式琉璃花门,门上的斗拱、额枋,门顶的瓦饰、椽飞均为黄绿琉璃件组装,在红墙的映衬下格外分明。 院内,北面正中位置建有高大巍峨的祾恩殿。这座大殿在明清两代,是用于供奉帝后神牌(牌位)和举行上陵祭祀活动的地方。

6.定陵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 该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占地182000平方米。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定陵地宫可供游人参观。



  明定陵地面建筑的总布局,呈前方后圆形,含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天圆地方"的象征意义。定陵早在万历帝生前就开始营建,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开工,历时6年方完成,耗银八百万两。陵墓建成时皇帝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启用,该陵墓整整闲置达30年之久。定陵成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它的地面建筑共占18万平方米,前有宽阔院落三进,后有高大宝城一座。陵正门前方是三卒汉白玉石桥。过了桥是高大的碑亭。亭周围有祠祭署、宰牲亭、定陵监等建筑物300多间。再往后就是陵园最外面的围墙-外罗城(围墙外的围墙)。
  陵宫的总体布局亦呈前方后圆之形。其外围是一道将宝城、宝城前方院一包在内的“外罗城”。城内面积约18万平方米。清梁份《帝陵图说》对这道外城成作过这样的描述:“铺地墙基,其石皆文石,滑泽如新,微尘不能染。左右长垣琢为山水、花卉、龙凤、麒麟、海马、龟蛇之壮(状),莫不宛然逼肖,真巧夺天工也。”又谓:“覆墙黄同瓦瓦,刻砖为斗拱,檐牙玲珑嵌空,光莹如玉石。甲申之变,寸寸毁之,而不能尽毁也。”外罗城仅前部正当中轴线位置设宫门一座,即陵寝第一道门。其制,黄瓦、朱扉、设券门三道。
  外罗城内,偏后部位为宝城。宝城之前,在外罗城内设有三进方形的院落。
  第一进院落,前设单檐歇山顶式陵门一座,制如外罗城门,为陵寝第二道门,又称重门。其左右各设有随墙式掖门一道。院落之内无建筑设施,院落之前(外罗城之内)左侧建有神厨三间,右侧建有神库三间。
  第二进院落,前墙之间设祾恩门。其制面阔五间(通阔26.47米),进深二间(通深11.46米),下承一层须弥座式台基。台基之上龙凤望柱头式的石栏杆及大小螭首设置齐备。前后还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
  第三进院落,前墙间建有陵园最主要的殿字——祾恩殿。其形制为重檐顶,面阔七间(通阔50.6米),进深五间(通深28.1米),下承须弥座式台基一层,围栏雕饰同祾恩门。台基前部出有月台。月台前设三出踏跺式台阶,左右各设一出。殿有后门,故台基的后面亦设踏跺式台阶一出。其中,后面一出踏跺及月台前中间一出踏跺设有御路石雕。刻龙凤戏珠(左升龙,右降凤)及海水江牙图案。祾恩殿左右各设随墙式掖门一座。院内沿中轴线设有两柱牌楼门(棂星门)一座、石几筵一套。牌楼门的两柱作出头式,白石雕成、截面为方形,顶部雕坐龙,前后戗以石抱鼓。石几筵,由石供案和石供器组成。石供案作须弥座式,石供器由香炉(一座)、烛台(二座)、花瓶(二座)组成。形制如长、永等陵 。
  由于宝城的隧道门设于宝城墙的右前方,帝后棺椁在享殿(祾恩殿)内举行“安神礼”后,必须途经外罗城内能进入宝城的隧道门入葬玄宫,同时考虑到建筑设计的对称性,在第三进院落左右两墙又对称地设有随墙式掖门各一座。
  此外,定陵外罗城之前,左侧还建有宰性亭、祠祭署,右侧建有神宫监、神马房等附属建筑。定陵卫的营房则建于昌平城内。其中,定陵祠祭署的建筑布局是,中为公座(办公用的正厅),后为官舍,前为门。神宫监有重门厅室,房屋多至300余间。
  定陵门票:50元/人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22:01:28 | 只看该作者
7.昭陵

 明昭陵位于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帝穆宗庄皇帝朱载垕(年号隆庆)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昭陵是目前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也是陵区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
  昭陵陵园建筑面积为35000平方米,现存有完整的祾恩门、祾恩殿及其东西配殿,和方城、明楼、宝顶等。这里埋葬有明朝第十二帝穆宗朱载垕和他的三位皇后。 穆宗,年号隆庆(1537~1572),在明朝16帝中是个平庸的皇帝,登基6个月便不愿过问政务,在位6年从未公开发表过自己的政治主张。穆宗虽不关心政务,但大臣们的建议与作法也不反对,例如历史上著名的"隆庆议和",就是在大臣们的支持下促成的。 隆庆议和发生于隆庆五年(1571),从此汉蒙两族二十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无字碑 石龟负碑,竖立于祾恩门前的碑亭内,空白无字,可能因皇帝功过难评之故。游人至此喜摸石龟,民谚道:摸摸乌龟头,一生不发愁;摸摸乌龟腚,永远不生病。


  明朝灭亡后,昭陵先后遭到两次破坏。公元1644年,战乱中明楼遭火焚;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三月五日,大雨滂沱,列颠交加,陵恩殿和两庑配殿又遭雷击起火,陵卒拼命扑救,只救下了两庑配殿,陵恩殿被彻底烧毁。随着岁月的推移,到了乾隆年间,两庑配殿和陵恩门又相继残坏。 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清政府为缓和民族矛盾,重新修葺明十三陵。昭陵也在修葺之中。从遗址分析,当时修葺的项目只有明楼、棱恩门、棱恩殿三项工程。这次重修,虽然使陵园制度稍趋完备,但却改变了原有建筑的规制。
  明楼的斗拱,依明朝制度各陵均为上檐单翘重昂七踩斗拱,下檐重昂五踩斗拱。而修葺后的昭陵却变成了上下檐均为单翘单昂五踩斗拱。明楼内还增加了条石券顶。 棱恩门、棱恩殿虽然重建时间数没有大的变动,但都缩小了尺度。棱恩殿,原制面阔五间(30.38米),进深四间(16.77米);清代重建后,面阔间数没有改变,尺度却缩小为23.3米。进深改为三间,尺度缩小为11.92米。棱恩门,原为面阔三间(18.44米),进深二间(8.04米);清代重建后面阔缩小为12.52米,进深缩小为6.77米。陵内的两庑配殿和陵前的神功圣德碑亭不仅没有重建,而且残垣断壁也被拆除。只在碑石周围旧亭基上修建了一周宇墙。此后,长达200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修缮。昔日壮丽的陵园建筑满目凄凉,只剩下残坏的明楼和陵墙了。
  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开辟新的旅游景点,丰富旅游内容,经有关部门批准,十三陵特区从1985年6月开始筹备昭陵的复原修缮工程,1987年4月正式动工。修缮的主要工程有:明楼木架结构和瓦饰的更换,棱恩殿、棱恩门、两庑配殿、神功圣德碑亭、宰牲亭、神厨、神库的复原修建等。1990年8月,完成了宰牲亭、神厨、神库以外的全部工程,9月1日,做为旅游景点正式对外开放。1992年,宰牲亭、神厨、神库也相继竣工。按《昌平山水记》:“十三陵各有宰牲亭,在陵恩门之左,西向,厅五间,厢各三间,亭一座,有血池。外有周垣黄瓦,惟长陵止一亭,无厅厢。”遗址清理的情况表明,昭陵宰牲亭、神厨、神库的规制与文献记载一致。其中,厅五间即神厨正房,厢即神库。《大明会典》记昭陵以前各陵神库“或二座,或以左”,昭陵则为两座。重修后的昭陵建筑宏伟,金碧辉煌,具有陵制完整的特点。棱恩殿内还举办有“明昭陵秋季复原陈列”,昭陵石桥与新复建的神功圣德碑亭再现了明代秋祭时殿内供品丰洁、乐器齐备的隆重场面。左右配殿分别有“明昭陵帝后史料陈列”和“明代皇族墓葬史料陈列”介绍埋葬在昭陵内的隆庆皇帝和孝懿、孝安、孝定三皇后的有关情况,以及明代亲王、妃嫔的墓葬规制。


8.永陵


   明永陵位于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帝世宗肃皇帝朱厚熜(年号嘉靖)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永陵的营建在世宗皇帝登极后的第十五年。系其在位时营建的“寿宫”。但其卜选陵址却是在嘉靖七年(1528)皇后陈氏去世之时。当时,世宗命辅臣张璁及兵部员外郎骆用卿等人为陈皇后选择陵地。同时,也秘密选好了自己的陵地。
  骆用卿在嘉靖年间以通晓风水术闻名,他来到天寿山后,外观山形,内察地脉,为世宗选择了橡子岭和十八道岭两处吉壤。随后,世宗就带领从臣和钦天监官员到骆用卿为他选定的两处吉壤察看。看后,觉得十八道岭风水最佳,决定在那里建陵。但还不放心,又派人到江西一带找来著名风水师杨筠松、曾文迪、廖三传的后人再次察看。最后十八道岭被确定为建陵地点。世宗嫌十八道岭山名不雅,下诏更名为“阳翠岭”。嘉靖十五年(1636年)四月二十二申时,浩大的陵工开始了。世宗皇帝亲自主持了祭告长陵的典仪,武定侯郭勋、辅臣李时奉命总理山陵营建事宜。在这一天动工的还有其他七陵的修缮工程、长陵神道甃石以及石像生加护石台等工程。
  在营建过程中,世宗打算按照长陵的规制进行营建,却有不好把话说明,就虚情假意地对大臣们说:“陵寝之制,量仿长陵之规,必重加抑杀,绒衣瓦棺,联所常念之。”大臣们对世宗的话心领神会,送给世宗御览的陵寝设计图只比长陵规模略小,因此很快得到世宗同意。大约经过7-11年的经营,永陵营建大体告成。
  建成后的永陵与前七陵相较,确有独特之处。首先,是规模宏大。在古代,陵园规模的大小,取决于陵园殿庑、明楼及宝城规则。按照《大明会典》的记载,永陵宝城直径为81丈,裬恩殿为重檐七间,左右配殿各九间,其规制仅次于长陵,而超过献、景、裕、茂、泰、康六陵制度。其裬恩门面阔五间则与长陵相等,其后仅定陵与之同制。另外,永陵的方院和宝城之外,还有一道前七陵都没有的外罗城,其制“壮大,甃石之缜密精工,长陵规画之心思不及也”。外罗城之内,左列神厨,右列神库各五间,还仿照深宫永巷之制,建有东西长街。《帝陵图说》曾记载这座外罗城的由来:“永陵既成,壮丽已极,为七陵所未有。帝登阳翠岭顾工部曰:‘朕陵如是止乎?’部臣仓皇对曰:‘外尚有周垣未作'。于是周遭甃砌,垣石坚厚,壮大完固。虽孝陵所未尝有,其后定陵效之。”当然,这段文字系出自传闻。因为按《明世宗实录》卷一八七的记载,当时夏言等人拟定的永陵陵寝制度,是按照世宗的旨意,把皇妃从葬之式与陵园制度一体考虑的。更确切的说,世宗皇帝是想把自己的妃子们也葬在自己的陵园内(虽然不是一个玄宫内),于是,夏言等人设计了外罗城,以便将皇妃们埋葬于外罗城之内,其布葬的位置则拟在"宝山城之外,明楼之前",亦即明楼前左右宫墙之外,左右相向,依次而袝。后来,世宗的皇妃们的墓窒虽然没有按原议定的方案,修在外罗城内,但外罗城则按原定计划修建了。
  永陵的砖石结构的明楼,造型新颖的圣号碑,别具一格的宝城城台设计,以及宝城墙花斑石垒砌的城垛, 裬恩殿、裬恩门“龙凤戏珠”图案的御路石雕也都是以前各陵没有的,这些作法后来为定陵所效法。
  由于永陵用料考究,规制宏阔,明隆庆《昌平州志》称其“重门严邃,殿宇宏深,楼城巍峨,松柏苍翠,宛若仙宫。其规制一准于长陵,而伟丽精巧实有过之”。永陵的建成,耗费了大量国库银两。据《明世宗实录》记载,当时参加营建永陵的三大营官军有4万人,再加上嘉靖十六年(1537年)正月陵区内新行宫和圣迹亭的兴工,以及皇宫内外工程,每月费银不下30万两。但当时工部库贮之银仅有百万两,修陵经费十分困难。为此,世宗只得采纳大臣们的意见,用广纳事例银的办法,以济陵工。
  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朝廷修葺十三陵时,永陵也得到了修整。当时永陵的裬恩门和裬恩殿虽然“头停椽望尽属破坏,柁、檩、枋、垫亦有糟朽”,但由于其大木构架尚无大损。负责修陵的大臣金简(工部尚书)、曹文埴(户部侍郎)等人本应建议按原制修缮,可是,鉴于十三陵修缮范围较大,至乾隆年间楠木已经“采伐殆尽”,若“仍照旧式修整,则长陵、永陵两处购求大木更难办理”的情况,经过商议,提出了这样一个拆大改小的建议:“拟将永陵享殿等处拆卸,一切柱木大件先尽长陵均匀配用。其永陵宫门、享殿,再将拆下两庑各座木料配搭,按照各陵规制建造享殿五间、宫门三间。”“如此转移筹办,不独长陵规模可仍其旧,轮奂维新,即永陵殿宇亦得与诸陵一律缮治整齐,观瞻并皆宏敞”。乾隆皇帝下令修缮十三陵,目的在于怀柔汉满两族关系,以维护大清王朝的统治,其政治目的是居于首位的。只要政治目的达到,陵园是否符合原制并不重要。而按照这一建议实施,则会压低修陵的经费。所以,金简等人的奏折呈到宫廷内,乾隆皇帝很快就准奏了。永陵的裬恩门、裬恩殿因此全部被缩小规制建造: 裬恩殿由面阔七间(通阔50.65米)、进深五间(通深27.72米)。缩为面阔五间'(通阔25.91米)、进深三间(通深14.4米),殿顶由重檐式改建为单檐歇山式;裬恩门,由面阔五间(通阔26.26米)、进深二间(通深11.26米),缩为面阔三间(通阔12.3米)、进深三间(通深8.7米),单檐歇山顶的形制未变。
  民国年间,乾隆时期改建的裬恩殿、裬恩门相继塌毁。至今台基上还完整地保留着改建后门、殿的柱础石。明代门、殿的柱础石保留不多,但可以看出其体量明显大于改建后的柱础石。其中, 裬恩殿现存明代重檐金柱柱础石鼓镜部分直径达1.2米,比长陵的仅少2厘米。可以想象明朝时永陵裬恩殿的楠木柱也是十分粗壮的。


9.献陵

  明献陵,位于天寿山西峰之下,是明朝第四帝仁宗昭皇帝朱高炽(年号洪熙)和皇后张氏的陵寝。
  献陵的营建是在仁宗死后开始的。仁宗临终曾遗诏:“朕既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重劳,山陵制度务从俭约。”宣宗朱瞻基即位后,遵照仁宗遗诏营建献陵。他召尚书蹇义、夏元吉至皇宫,对他们说,国家以四海之富葬其亲,岂惜劳费?然古之圣帝明王皆从俭制。作为孝子也只是想使亲人体魄永久保存,并不想厚葬。秦、汉时期厚葬的弊病,足为明戒。何况皇考遗诏从俭建陵,天下共知,今建山陵,我认为应遵皇考先志,卿等以为如何? 蹇义等回答说:圣见高远,发于孝诚,这是对千秋后世都有益处的事。于是,宣宗亲定陵园规制,并委派成山侯王通、工部尚书黄福总理修陵事宜。从洪熙元年七月兴工,到八月玄营落成,埋葬仁宗,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地面建筑也陆续营建。八月,行在工部奉命营建门楼、享殿、左右庑配殿和神厨。正统七年(1442年)十二月建造明楼,次年三月,陵寝建筑全部完工。参加陵园营建的有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统领的万名军士,南京海船厂附近江北府卫旗军工匠118000人,以及河南、山东、山西、直隶、凤阳、大名等府州征调的民夫5万人。



  建成后的献陵,陵寝制度确实比较俭朴。其神道从长陵神道北五空桥北分出,长约1公里。途中建有单空石桥一座。路面为中铺城砖,两侧墁碎石为散水,十分俭朴,并且没有单独设置石像生、碑亭(现存碑亭为嘉靖年间增建)等建筑。陵宫建筑与长陵比较,同样非常俭朴。其朝向为南偏西20o,占地仅4.2万平方米左右。其陵殿、两庑配殿、神厨均各为5间,而且都是单檐建筑;门楼(祾恩门)则仅为3间;方城、明楼不仅不像长陵那样高大,而且城下券门改为更简单的直通前后的形式。照壁则因之不设于券洞内而设于方城之后,墓冢之前。上登明楼的礓石察 量路则改为设于宝城之内的方城左右两侧。由于献陵陵制不追求奢华,所以,前人在述及明陵时有“献陵最朴,景陵最小”之说,它为此后的明陵建筑树立了楷模。
  明献陵还有一个特点,这就是祾恩殿和方城明楼在院落上彼此不相连属。前面以祾恩殿为主,建有一进院落,殿前左右建两庑配殿和神帛炉。院的正门,是祾恩门,也即陵园的大门,门前出大月台,院后设单座门一道。后面以宝城、明楼为主,前出一进院落。院内建两柱棂星门、石供案。院门为三座单檐歇山顶的琉璃花门。二院之间,隔一座小土山(影壁山)。选择中隔小山这种布局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与陵园的风水有关。
  献陵宝城前的这座小山,名为玉案山,它从陵园左侧延伸而来,是献陵的龙砂。因其屈曲环抱陵前,所以,又是献陵的近案。风水中,“龙喜出身长远,砂喜左右回旋”,“龙虎环抱,近案当前”,当论内明堂格局。献陵玉案山以及龙砂、虎砂和来山范围内的小格局,正是风水术士们所鼓吹的完美的内明堂格局。所以,修建献陵时只在明堂范围之内修建了宝城、明楼和一进院落。而将举行祭祀仪式的梭恩殿修在了玉案山前。经过这样的经营设计,不仅解决了献陵明堂地域面积小,建不下宝城和前面两进院落的问题,维护了“龙砂不可损伤”的风水信条,而且使陵园山重水复、殿台参差,形成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的美。使几何形体陵园建筑在山、水、林木的映衬下,更加错落有致。这是迷信的封建帝王和风水术士们所不能预想的。
  献陵的陵寝建筑在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间曾得到修缮。在该次修缮中。明楼,外形未改,但内部木构梁架改成为条石券顶结构。方城下的甬道被封死,右侧增筑了一道可由方院上登宝城的礓石察 路。 两庞配殿及神厨等附属建筑大多被拆。祾恩门则缩小了间量,且顶部由歇山式改成了硬山式。神功圣德碑亭被拆除了四壁,仅于台基之上,石碑的四周砌以齐胸高的宇墙。以后祾恩殿、祾恩门又相继在清末民初时毁坏。日军侵华期间,为修炮楼取砖,第一进院落的围墙及祾恩门、祾恩殿的山墙又被拆毁。现在,除宝城、明楼及第二进院落陵墙经修缮保存较好外,其第一进院落的建筑已全成遗址。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22:04:14 | 只看该作者
10.庆陵

   明庆陵,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陵内黄山寺二岭南麓,是明朝第十四帝光宗贞皇帝朱常洛(年号泰昌)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的合葬陵寝。
  庆陵的地下玄宫自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三月定穴营建,七月二十九日合龙门,历时四个月,耗帑银150万两。且工程质量精细,除玄宫全部用石料外,其“后、中、前殿”,有“重门相隔”。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地面建筑完工。其陵园建筑由神道、陵宫及陵宫外附属建筑三部分组成。神道上建单空石桥一座。近陵处建神功圣德碑亭遗作,亭内竖碑,螭首龟跌,无字。
  陵宫建筑总体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占地约2.76万平方米。前面有两进方院,彼此不相连接,在二进院落之间有神道相连,并于第一进院落后建单空石桥三座。第一进院落,以祾恩门为陵门,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院内建祾恩殿及左右配殿,各五间。神帛炉两座。第二进院落,前设三座门,内建两柱牌楼门及石供案,案上摆放石质香炉一,驻泰、花瓶各二,方院之后为圆形宝城,在宝城入口处建有方形城台,城台之上建重檐歇山式明楼。楼内竖圣号碑,上刻“大明”“光宗贞皇帝之陵”。明楼后宝城内满填黄土,中央夯筑上小下大的圆柱形体为宝顶,底部直径约28米。冢前拦土墙与宝城墙等高,并与宝城城台及两侧墙体围成一个平面近于“月牙”形状的院落——哑巴院,院内有随墙式琉璃照壁。零工外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如宰牲亭、神厨、神库、祠祭署、神宫监、朝房、果园、榛厂、神马房等。
  庆陵的排水系统独具特色。对于宝城两侧山壑间的流水,其他各陵都是用明沟排水的方式从陵前绕道排出。而庆陵则是在明楼前修建了一个平面为“T”形的地下排水涵洞。宝城两侧的水流从左右宫墙下的地下涵洞流入,在明楼前的地下汇合后向前排出,从地下躲过环抱于前的龙砂,然后注入砂前的排水明沟,经祾恩殿后的三座石桥,从前院的右侧绕过陵前注入河槽。
  据清乾隆年间工部尚书金简、户部侍郎曹文植、礼部尚书德宝上疏:庆陵的明楼、享殿、宫门,“头停瓦片、檩、枋脱落,椽望柱木倾欹”。于是在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公元1785——1787年)间,清廷下令秀奇。修葺时,将陵前神攻圣德碑亭拆去墙垣,只留石碑,并于碑外四隅补修齐胸高的宇墙。祾恩殿、祾恩门均缩小规制复建。拆除了左、右配殿。封塞了宝城的方城券洞,并在城台右掖增构了礓石察 路直达城台之上。明楼由木质梁架结构改为石券顶结构。




  因年旧失修,现陵园建筑残毁严重。陵墙墙体顶部瓦件损坏较多。祾恩门、祾恩殿台基石构件损坏残坏,走闪严重。三座门过木糟朽,瓦件脱落。石桥栏板坠落,宝城墙垛墙、宇墙大多损毁。明漏斗拱瓦顶几乎全部残坏。另内河宝城两侧排水不畅。
  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在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及有关部门和文物古建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对庆陵进行抢险修缮。

11.茂陵
  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茂陵的陵名定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十五日.同日,嗣皇帝孝宗朱祐樘下旨建陵。陵址由礼部右侍郎倪岳及钦天监监正李华等人卜定。内官监太监黄顺、御马监太监李良、太傅兼太子太师保国公朱永、工部左侍郎陈政奉命提督军士工匠营造。九月十九日,山陵启土动工,所役京营军将达4万之众。十二月十七日,葬宪宗及孝穆太后。弘治元年(1488年)四月二十四日,茂陵陵寝工程竣工,共用了七个多月的时间。陵寝制度大体如裕陵,但宝城内琉璃照壁后面设有左右两个方向的踏跺,可上登宝山,又与其他各陵均不相同。
  陵园建成后的第三天,天寿山突然降大雨,雷电风雹铺天盖地而来,各陵楼、殿、厨、亭及各监厅屋兽吻、瓦饰击碎很多。于是,大臣们交章上奏,请新登极的孝宗皇帝亲贤勤政,修德爱民,以回天意。显然,大臣们是用“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思想,解释灾异的由来,警示新登极的孝宗皇帝,在今后的执政期间,不要抑贤用邪,不要听信谗言,否则,上天还会降下灾异,以示惩罚。
  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时保存尚好,而且祾恩殿内的陈设也保存较多。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顺治、康熙年间茂陵的情况是: “十二陵惟茂陵独完,他陵或仅存御榻,茂陵则簨虡之属犹有存者。”
  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茂陵曾得到修缮.其修缮情况,除祾恩门连同台基一同缩建外,均同裕陵。至清朝末年,祾恩门因年久失修已经倒塌,民国年间祾恩殿本已残坏,又被拆毁。其现状情况同裕陵。

12.康陵
  明康陵,位于金岭(又名莲花山或八宝莲花山)东麓,是明朝第十帝武宗毅皇帝朱厚照(年号正德)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寝。


13.景陵
  明景陵,位于天寿山东峰(又名黑山)之下,是明朝第五帝宣宗章皇帝朱瞻基(年号宣德)与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寝。
  景陵的营建始自宣宗去世之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随即派人赴天寿山陵区卜地。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十一日,陵寝营建正式动工。太监沐敬、丰城侯李贤、工部尚书吴中、侍郎蔡信等奉命督工。成国公朱勇、新建伯李玉、都督沈清及内府各衙门、锦衣卫等共发军民工匠10万人兴役。六月二十一日,葬宣宗。天顺七年(1463年)三月十九日,陵寝工毕。其间断断续续共历28年的时间。
  陵园制度,一遵献陵俭制。其神道从长陵神道北五空桥南向东分出,长约1.5公里,途中建单空石桥一座。陵宫朝向为南偏西55o,占地约2.5万平方米。宝城因地势修成前方后圆的修长形状。前面的二进方院和后面的宝城连成一体。中轴线上依次修建祾恩门、祾恩殿、三座门、棂星门、石供案、方城、明楼等建筑。
  嘉靖十五年(1536年)四月二十七日,明世宗朱厚熜亲阅长、献、景三陵,见景陵规制狭小,对从臣郭勋等说:“景陵规制独小,又多损坏,其于我宣宗皇帝功德之大,殊为勿称。当重建宫殿,增崇基构,以隆追报。“根据《帝陵图说》记载,增崇基构后的景陵祾恩殿,“殿中柱交龙,栋梁雕刻,藻井花鬘,金碧丹漆”,殿中有暖阁三间,黼座(帝座)地屏直到康熙年间犹有存者。此外,嘉靖年间还在陵前增建了神功圣德碑亭。
  景陵内的祾恩殿台基,仍是嘉靖年间改建后的遗物。从遗存的明代殿宇檐柱柱础石分布可以看出,该殿原制面阁五间(31.34米),进深三间(16.9米),后有抱厦一间(面阔8.1米,进深4.03米),前面的御路石雕二龙戏珠图案,比献陵一色云纹,显得更为精致壮观。
  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清廷曾对明陵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修缮。为省工省料,景陵的祾恩门、祾恩殿均被缩小间量重建,两庑配殿及神功圣德碑亭因残坏而拆除。目前,祾恩门、祾恩殿的台基上还有清代改建后遗留的柱础石。神功圣德碑亭仅存石碑及台基。


14.泰陵
  明泰陵,位于笔架山东南麓,这里又称“施家台”,或“史家山”,是明朝第九帝孝宗敬皇帝朱祐樘(年号弘治)及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泰陵陵事的筹划是在明孝宗去世之后。《明武宗实录》记载,武宗即位后,即着手筹办孝宗丧事。礼部左侍郎李杰、钦天监监副倪谦和司礼监太监戴义对武宗说: “茂陵西面有个叫施家台的地方,是个建陵的吉地,大行皇帝的陵寝可以在那营建。”工科右给事中许天锡也向武宗建议,派廷臣中精通风水术的人,前去复视一次。他还提议: “如有疑,亟移文江西等处。广求术士,博访名山,务得主势之强,风气之聚,水土之深、穴法之正、力量之全,如宋儒朱熹所云着,庶可安奉神灵,为国家祈天永命之助。”礼部亦赞成这个提议。于是,武宗命太监扶安、李兴、覃观及礼部右侍郎王华等人前往施家台看视,最后确定在那里营建孝宗陵寝。
  弘治十八年六月五日,陵园正式兴工,并定陵名为泰陵。太监李兴、新宁伯谭佑、工部左侍郎李钅遂 提督工程, 五军都督府及三大营官军上万人供役,历时四月,玄宫落成,于该年十月十九日午刻将孝宗葬入陵内。正德元年(1506年)三月二十二日,陵园的地面建筑也全部告成。整个陵寝建筑按《明武宗实录》记载包括:“金井宝山城、明楼、琉璃照壁各一所,圣号石碑一通,罗城周围为丈一百四十有二,一字门三座,香殿一座为室五,左右厢、纸炉各两座,宫门一座为室三,神厨、奉祀房、火房各一所,桥五座,神宫监、神马房、果园各一所”。
  泰陵营建虽然只有10来个月的时间,但却不是一帆风顺。祝允明《九朝野记》和孙绪《无用闲谈》曾记载,泰陵营建中在开挖玄宫金井时,曾有泉水涌出,“水孔如巨杯,仰喷不止”。吏部主事杨子器亲眼看到,如实上奏朝廷。在古代的风水观念中,金井出水,被视为不祥。这样一来,泰陵非改址不可。当时的督工太监李兴,为武宗所宠信,不可一世。他见有人对他主管的修陵事提出了意见,十分气恼。工部左侍郎李钅遂 ,希望陵寝尽快工成,也认为杨子器多言。他们偷偷命人堵住泉眼,上疏说杨子器“诽谤狂妄”,武宗不问青红皂白,下令将杨子器关进大狱。其他知情官员见状再也不敢提这件事,更不敢为杨子器分辨求情。恰巧,这时有个新被起用的知县,莆田人邱泰,来到京城,见京城对这件事议论纷纷,就上疏说:“子器比奏甚有益,盖泰陵有水,通国皆云。使此时不言,万一梓宫葬后有言者,欲开则泄气,不开则抱恨终天。今视水有无,此疑可释。”武宗觉得有理,命司礼监太监萧敬押解杨子器前往泰陵,一同察看验证。杨子器料到李兴、李钅遂 会堵住泉眼,自己此去凶多吉少,临行时赋诗一首:
  禁鼓元声晓色迟,午门西畔立多时。
  楚人抱璞云何泣,杞国忧天竟是痴。
  群议已公须首实,众言不发但心知。
  殷勤为问山陵使,谁与朝廷决大疑。
  他自比战国时代向楚王进献美玉的卞和,认为自己做了杞人忧天的傻事儿。现在,不知朝中谁能为自己雪清这不白之冤。萧敬押着杨子器到了秦陵,李兴果然带人赶到。萧敬对他们说:“水之有无,视之立见,何必如此?”“士大夫可杀,不可辱也。”回到朝廷,萧敬禀报了泰陵金井无水的情况。太皇太后王氏(宪宗皇后)在宫内听说这件事,传旨说:“无水则已,何必罪人!“杨子器才官复原职,避免了一场杀身大祸。
  其实,泰陵金井即使没有出水,但从“风水”的角度看,该陵所见位置的确存在不少不合于“吉壤”条件的地方。如梁份在《帝陵图说》中就曾这样评论泰陵的风水:“山颠巨石,土山戴之。而灵域之脉实生其下,盖天寿山外之山。淆然杂乱,地气不正,穴结无情,非可为弓剑之所也。况乎黑岭南障,一无所见于前。贤庄,灰岭之水出其左,锥石之水出发其右,二水虽合,环绕南流,流而散也。……则皇堂之地不可言,概可知矣!”谈迁在《国榷》中也说:“泰陵临溪水,直流若干里,制又卑隘,识者知其地之不吉矣。”
  泰陵在清康熙时有的建筑即已残坏。《帝陵图说》记泰陵祾恩门情况,“今左右两门坏,垒石以塞门”。此后,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陵园建筑曾经修葺,修葺情况除三座门由琉璃花门改建成砖砌冰盘檐式门楼外,余同茂陵。其现状较茂陵残坏最为严重。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3-14 22:06 编辑 ]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22:09:24 | 只看该作者
15.德陵

 明德陵位于潭峪岭西麓,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熹宗朱由校,光宗长子,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十一月十四日生,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六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天启。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去世,年23岁,谥“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哲皇帝”。崇祯元年(1628年)三月八日葬德陵。
  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皇后张氏



  张后,名嫣,字祖娥,小字宝珠,河南祥符人。天启元年,选后时,被选入宫中。当时15岁。
  体态丰满,被天启的乳母客氏嫉妒。不愿选她做皇后,无奈天启帝一眼就看中了张氏,封为皇后,其父张国纪封为太康伯。张皇后入宫后,收到魏忠贤、客氏的刁难,怀皇长子后,客氏暗地里撤掉皇后宫中所有宫女,派自己的心腹伺候皇后,乘给张皇后捶背时,用重力捶,使胎儿流产。但是张皇后为人正派,始终与阉党集团不妥协。一日,天启帝来到皇后宫中,问皇后最近看什么书,张皇后说:看《史记赵高传》,天启帝沉默很久。魏忠贤听后,更加忌恨张皇后。不过,昏庸的天启帝虽然信任阉党,却对自己的老婆兄弟最好,保护了张皇后,没有被阉党暗害。天启七年,皇帝病危,魏忠贤想用自己侄子的孩子冒充皇子继承皇位,派人让张皇后承认这孩子是张皇后的孩子。张皇后毅然回绝说:从命早晚是死,不从命早晚也是死,不从命而死,死后还有面目见二祖列宗。魏忠贤无奈,只好放弃这一计划。当天启帝准备把皇位传给信王,即后来的崇祯帝时。崇祯皇帝朱由检害怕因此招来杀身之祸,不敢继位。又是张皇后走出来,为天下苍生计,通过很多道理说服信王继位,这里插一句,当时的信王妃,后来的周皇后也是张皇后帮助挑选的。并在危难时帮助崇祯正式入继大统,当时情况危急,崇祯进宫时,张皇后嘱托,不能吃皇宫里任何东西和一口水也不行。崇祯一日一夜没有喝水,只吃了从王府带来的干粮。崇祯即位后,尊张皇后为皇嫂,张皇后也得到了当时全社会的尊重。
  1644年农历3月19日,李自成破北京,入宫后,张皇后还没有来及上吊,但是李自成也久闻张皇后贤名,把张皇后送回张国纪府上赡养,未料当天晚,张皇后即上吊。



16.裕陵

  明裕陵,位于明十三陵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
  明英宗朱祁镇,明宣宗长子。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十一日生,三年(1428年)二月六日立为皇太子,十年(1435年)正月十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正统。
  英宗登极,年方9岁。由于太皇太后贤明,注意约束内官,委政三杨老臣,开始几年还能一遵仁、宣旧制,政事犹蔚然可观。
  后来,太皇太后因年老多病,对朝廷内外的事过问渐少;三杨中,杨荣于正统五年(1440年)病故,杨士奇因儿子杨稷被言官所纠,坚卧不出,只有杨溥一人在阁,年老势孤,其余内阁大臣均资历较浅。于是,司礼监太监王振倚恃英宗的宠信,渐渐地控制了朝政。
  正统七年(1442年)太皇太后张氏病故,杨士奇也于次年病死,王振更加肆无忌惮,遂把持了朝廷大权。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蒙古的瓦剌部诱胁其他部落大举南犯。瓦剌太师也先亲自率兵攻打大同,紧急的边报纷纷飞到紫禁城。王振企图侥幸成功,劝英宗御驾亲征。兵部尚书邝埜、侍郎于谦等人力言“六师不宜轻出”,吏部尚书王直也率百官谏止,都不被采纳。
  英宗在王振的怂恿下,于七月十六日,率京营50余万人马,仓促出征。途中,大臣们一再劝英宗返驾回京,王振还是不听。待他们知道了前方战败的惨状,英宗和王振才惊慌失措,决定班师回京。但又没有认真周密的计划,途中多次徒劳往返。由于明军迂回奔走,到了八月十二日,才达到距怀来城20里的土木堡。第二天,瓦剌军到,将土木堡团团围住,数十万明军全部被歼。英国公张辅以下50余名文武大臣阵亡,英宗被瓦剌军俘虏。护卫将军樊忠,愤怒地举起铁锤,将王振打死。史称这次事件为“土木之变”。
  八月十七日,土木败报传到北京。文武百官聚于朝堂号啕大哭。皇太后孙氏下诏,立英宗的两岁儿子朱见深(当时名为见浚)为皇太子,命英宗弟郕王朱祁钰监国,总理朝政。九月,廷臣合辞呈请郕王即皇帝位,得到皇太后的同意。出使瓦剌的都指挥岳谦回来,也口传英宗圣旨,命郕王“继统以奉祭祀”。郕王遂于九月初六日即皇帝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帝,次年改元景泰。景泰皇帝(即明代宗)在兵部尚书于谦等人的支持下,布置了北京的城防。在于谦的指挥下,军民同仇敌忾,打败了攻到北京城的瓦剌军,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辉煌胜利。
  也先原想以英宗为奇物,要挟明廷赔款,见明朝又立了新皇帝,便在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将英宗放回。
  英宗回到北京后,虽然名义上还是太上皇帝,实际上却被幽居南宫,时时都在被监视之中,根本不能预政。景泰帝还废太子朱见深为沂王,立己子见济为皇太子。不久,见济夭亡。景泰帝也在景泰七年(1456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得了重病。武清侯石亨见景泰帝病危,就与都督张车兀、左都御史杨善、太监曹吉祥、太常卿许彬及左副都御史徐有贞密谋迎立英宗。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日,边关有警报,他们以增加皇城守备为名,带领家兵混同守御官军来到皇城。正巧第二天景泰帝也要临朝,大门开得很早,于是,他们顺利地进入皇城。黎明,到达了英宗所居的南宫。南宫门禁锢,打不开。徐有贞忙命众人手举大木猛撞宫门,又命勇士翻墙而入,与外面的人一起拆毁宫墙。墙坏门开,徐有贞等人扶英宗上辇,匆匆奔往皇宫。东华门的守卫拦阻,英宗说:“我太上皇帝也”,遂夺门而入。进入奉天殿后,众人将御座居中放置,英宗登上御座,鸣钟击鼓,召见百官。大臣们正在奉天殿前等待景泰帝升朝,听到殿内一片喧哗,徐有贞突然走出殿外,对大臣们高声喊道:“太上皇帝复位矣”,催百官入贺。英宗再次登上皇帝的宝座,史称这次宫变为“夺门之变”。
  英宗复辟后,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1457年)。废景泰帝为郕王,迁居西内。杀害抗击瓦剌有功的于谦。又用香木刻王振像,招魂以葬。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十七日,英宗去世,谥“ 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临终遗诏止殉,结束了宫人殉葬的残酷制度。五月,陵寝玄宫建成,八月,英宗葬裕陵。
  明孝庄睿皇后钱氏,英宗元配,海州人,都指挥佥事(后封安昌伯)钱贵女。正统七年(1442年)立为皇后。十四年(1449年),英宗被瓦剌部所俘,为迎英宗回朝,她把自己宫中的全部资财输出,每天悲哀地呼天号地,祈求神灵保佑英宗。累了就就地而卧,以致伤残了一条腿。终日哭泣,又哭瞎了一只眼睛。
  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加“慈懿”徽号。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二十六日,钱氏病故。谥“孝庄献穆弘惠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九月四日葬裕陵。
  孝肃后周氏,宪宗生母,昌平州文宁里柳林村(今属北京市海淀区)人,锦衣卫千户追封庆云侯赠宁国公周能的女儿。正统十二年(1447年)生宪宗皇帝,天顺元年(1457年)册封为贵妃。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加尊号“圣慈仁寿”。孝宗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三月一日去世,谥“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承圣太皇太后”。四月十八日葬裕陵。
  裕陵始建于英宗去世后的天顺八年(1464年)二月二十九日,太监黄福、吴昱,抚宁伯朱永,工部尚书白圭,侍郎蒯祥、陆祥奉命督工。参加营建的军民工匠共达8万余人。
  蒯祥和陆祥是明代初年两位技艺高超的匠师。
  蒯祥,江苏吴县人,原为香山木工,后授职营缮所丞,官至工部左侍郎。他技艺超群,能主大营缮, “凡殿阁楼榭,以至回廊曲宇随手图之,无不中上意者。能以双手握笔画双龙,合之如一。每修缮持尺准度若不经意,既造成,不失厘毫。宪宗时,年八十余,犹执技供奉,上每以‘蒯鲁班’呼之”,正统年间曾主持重建皇宫三大殿的工程。
  陆祥,江苏元锡人,洪武初,朝廷鼎建宫殿,与兄陆贤应召入都。陆贤授官营缮所丞,陆祥授郑王府工副。郑王就藩后隶工部,以石工绝技升工部营缮所丞,擢工部主事进郎中,后官至侍郎。他“有巧思,尝用石方寸许,刻镂为方池以献,凡水中所有鱼龙荇藻之类皆备,曲尽其巧。”
  在这些朝廷大员的督理下,裕陵工程进展很快,仅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把地下玄官建成了。天顺八年五月八日,奉英宗皇帝梓宫人葬;六月二十日,陵寝工程全部告竣。《明宪宗实录》记载当时裕陵的规制为:“金井宝山城池一座,照壁一座,明楼、花门楼各一座,俱三间,香殿一座五间,云龙五彩贴金朱红油石碑一,祭台一,烧纸炉二,神厨正房五,左右厢房六,宰牲亭一,墙门一,奉祀房三,门房三,神路五百三十八丈七尺,神宫监前堂五间、穿堂三间、后堂五间、左右厢房四座二十间、周围歇房并厨房八十六、门楼一、门房一、大小墙门二十五、小房八、井一,神马房马房二十、砖石桥二、周围包砌河岸沟渠三百八十八丈二尺、栽培松树二千六百八十四株”。
  陵园从营建到完成,仅用了近四个月的时间。
  裕陵的建筑曾于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修缮,情况同献陵。
  民国年间,祾恩殿在战乱中被拆毁,祾恩门则于民国六年(1917年)被焚。现该陵殿门均成遗址,其余建筑保存尚好。

17.思陵
  明思陵,位于陵区西南隅的鹿马山(又名锦屏山或锦壁山)南麓,是明朝最后一帝朱由检(年号崇祯)及皇后周氏、皇贵妃田氏的合葬陵墓。
  清朝入主中原后,为收买人心,笼络汉族地主阶级为清延效力,始将这座葬有崇祯帝后的妃子坟命名为“思陵”,并改葬崇祯帝后,营建了地上园寝建筑。按《清世祖实录》记载,清廷下令以礼改葬崇祯帝后,并营建思陵建筑,时在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
  由于种种原因,思陵的改葬开隧和营建却是举步维艰。首先是工程组织不能迅速落实。该工程本应由工部及内官监负责,但工部却因缺员而不能分任。内官监虽已责成总理冉维肇,管理高推、王应聘三员内官专司督理,但大概是由于“故君之事,既无赏可冀,又无罚可畏”,所以,虽经原任明朝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屡次劝勉,三人却总是置若罔闻,三秋已过,冬至将临,开工仍杳无日期。为此曹化淳不得不在顺治元年(1644年)十一月上奏说:“礼,为旧君有服,不知诸臣何以置念?且时虽寒冱,地气尚暖,及今犹可开挖隧道,先妥梓宫,其立碑建亭,姑俟来春举行,倘再悠忽,是迟一日之工作,即虚一日之旷典,如作速报竣之明纶何?伏乞夭语严饬该监刻期赴陵,先开隧道,来春亟建亭碑,万勿藉词缓诿沉阁(搁)……庶恩旨信而大义昭垂,芳万世而无斁矣。”顺治皇帝览奏朱批:“思陵作速经营,已奉有旨,该监何得玩泄?冉维肇等姑且不究,著即刻期赴工,先开隧道,其余俟来春报竣。如再延诿,定行重治。” 其次是工程所需银两不能及时到位。在顺治帝的严旨切责下,负责思陵营建的冉维肇等人只得尽快趋赴工所,并于十一月二十九日兴工开挖隧道,思陵采石等工也正式开始。当时,本应同时并举的工程计有三项:一是思陵营建,二是葬张皇后于德陵,三是葬万历妃刘氏于银钱山。三项工程估价为3000两白银。银两的来源,原奉旨赐陵地租银1500两,文武百官及内臣捐助1500两。但事实上,直到该年十二月,陵租虽已征收,但工程所须银两却不知从何处关领。文武大臣捐助之银却差一半有余。所以,工程开始时,工部所掌握的银两只有1000两,而开工时督送至工所的银两又只有110两。为此,曹化淳以及原任秉笔太监车应魁、王德化,随堂太监王之俊、卢维宁等人只得于该年十二月移文内院,催办银两解送事宜。
  在曹化淳等人的催促下,顺治二年(1645年)九月,思陵改葬等工终于完成。十日,工部尚书兴能上奏,请示以余剩银两,建造香殿。十二日,顺治皇帝批示:“知道了,余银修造事宜,工部看议具奏,钦此。”十月二十七日,平西王吴三桂又捐银千两,助建思陵,思陵的工程才暂告一段落。顺治十一年八月,清代著名学者谈迁曾赴思陵拜谒,他在《北游录》一书中记述了当时思陵的建筑规制:“周垣之南垣博六十步。中门丈有二尺,左右各户而钥其右。……垣以内左右庑三楹,崇不三丈。几案供奉明怀宗端皇帝神位(此处当指享殿内)。循壁而北,又垣。其门、左右庑如前。中为碑亭,云‘怀宗端皇帝陵',篆首‘大明'。……进此垣,除地五丈则石坎,浅五寸、方数尺,焚帛处。坎北炉瓶五事,并琢以石。稍进五尺,横石几,盘果五之,俱石也。蜕龙之藏,涌土曰三四尺,茅塞榛荒,酸枣数本。”同书《纪文•思陵记》又谓,思陵享殿为“三楹”(三间),“奉先帝木主”;碑亭(文中称“内殿”)有额,有金书“思陵”二字。亭内石碑“大明”亦为金字。碑刻“怀宗端皇帝陵”。
  顺治十六年,思陵的建筑又稍有变化。该年三月,陵前增碑亭一座。十一月,去崇祯帝“怀宗”庙号。并改谥“庄烈愍皇帝”。陵内石碑、神牌字迹随之而改。十二月,顺治皇帝下《谕修明崇祯帝陵诏》,其具体修建项目不详于文。但从康熙年间谭吉璁《肃松录》所记思陵制度看,思陵虽经顺治十六年的修建,但并无大的变化。该书所记思陵的建筑情况是:“碑亭南北四丈八尺,修三丈。享殿,距门十三步,阶三,无台,殿三楹,广七丈二尺,修四丈二尺,内香案一,青琉璃五,器全设。一神牌,高二尺五寸,石青地,雕龙边,以金泥之,题曰‘大明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宏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中楹为暖阁,长槅六扇,中供木主三,中则庄烈愍皇帝,左则周后,右则田妃,外俱用椟冒之。周后神主题曰 ‘大明孝敬贞烈慈惠庄敏承天配圣端黄后’,田妃神主仅存‘恭懿'二字,余被人磨去矣。配殿三楹,俱黑瓦。殿前大杏树一株。陵寝门三,距殿址四步,穴墙为门,中广二丈四尺,修一丈二尺,傍则户矣。明楼距门十一步,不起楼,阶四,中开一门,左右夹窗二。碑石广一丈六尺,修六尺,雕龙,方座,高丈许,题曰‘庄烈愍皇帝之陵'。石几距楼十步,长五尺,博二尺。几前石器五,俱高八尺,方式雕龙。中一方鼎,与诸陵异,皆列于地。宝城距几甚近,无城,周围用墙,高六尺。中以石灰起冢,高四尺,缭以短垣,左松八株,右松七株。”
  清乾隆年间,思陵先后两次修缮,陵园建筑规制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乾隆十年(1745年)九月,刑部左侍郎钱陈群奉命祭祀思陵,发现思陵因长期失修,风雨剥落,殿庑倾圮严重,遂奏请修葺,并提出:遵世祖章皇帝奢靡不尚之谕旨办理。乾隆帝从其所请,下诏修缮思陵。直隶总督那苏图奉命督办该项工程。昌平州知州胡大化估报,修缮享殿三间,建造配殿六间,加上大门、二门、碑亭、甬路等工程共需工料银及烧造琉璃瓦银13900余两。后又经保定府同知永寿实地复核,认为“享殿三间虽久已倒塌,旧存木植砖块尚敷凑用,似应添补修葺,其余墙垣等项酌量粘补。其配殿六间久经倾圮,且地基窄狭,毋庸重修,以省靡费”。此议于乾隆十一年十一月经那苏图奏请乾隆皇帝同意后遂只将思陵享殿、垣墙修好,配殿废而未修。
  乾隆五十年(1785年)三月,修葺十三陵,思陵是其中之一。因“顺治年间改建思陵,而一切明楼、享殿之制未大备”,特命“重为修葺,悉如别陵。并普立神牌木主供奉,以妥享祀”。修陵大臣工部尚书金简等人经实地勘察提出,思陵“仅有享殿三间、碑亭一座,规制颇觉狭小。伏思我世祖章皇帝定鼎之初即命以帝礼改葬,兹复仰奉谕旨,不惜帑金修葺诸明陵寝,似应就现在地势加筑月台,将旧碑亭移建月台之上,后墙略为加高,宝顶随墙添土,并将原建享殿三间改造五间,宫门一间改造三间。用彰恩施优渥”。于是,思陵的陵门改建成了硬山顶式的三间门楼,享殿建成了面阔五间(通阔17.3米),进深三间(通深8.5米)的单檐歇山顶式建筑。石雕五供之后也建起了无马道、宇墙的单面墙式的宝城墙,和城台及重檐歇山顶式的明楼。
  在陵园的管理上,思陵和其他明陵一样,在清代设置有司香内使(守陵太监)二名、陵夫八名,照役给予香火地亩。每年春秋二季,分由太常寺差官至陵致祭。清廷每年还委派工部堂官一员,赴陵检查陵园建筑,时加修葺。
  思陵,虽然终清之世一直是崇祯皇帝的陵名,但在顺治、康熙年间,一些知识分子却不称其为思陵而称之为“攒宫”。如顾炎武在《昌平山水记》中就直称思陵为“攒宫”,并加以解释说:“昔宋之南渡,会稽诸陵皆曰攒宫,实陵而名不以陵。《春秋》之法,“君杀,贼不讨不书葬”,实葬而名未葬。今之言陵者,名也。未葬者,实也。实未葬而名葬,臣子之义所不敢出也”。《帝陵图说》的作者梁份亦云:“烈皇帝殡于田妃墓,国耻未雪,不谓之攒宫不可也!以陵称不可也!以思称尤不可也!”显然,他们是站在明王朝的立场上,认为明朝的国耻未雪、君父之仇未报,因此,崇祯帝虽葬于田妃墓中,但却不能称“葬”,思陵也不能称“陵”。他们拒不接受清朝为崇祯帝墓所定的陵名,反映了他们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和对明朝的怀念。
  清朝灭亡后,思陵屡逢劫难,残毁十分严重。地下墓室曾先后两次被当地土匪盗发。 1947年,国民党军队为修炮楼,又大规模地拆毁陵园地面建筑。思陵已是满目凄凉,只有坟冢、楼殿遗址、石雕五供、碑石作为珍贵文物保存下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思陵得到应有保护。明思陵,虽然没有金碧辉煌的殿宇楼台,但古陵残碑,松涛阵阵,仍别有一番意境。特别是残存下来的石雕艺术品,构思奇妙,雕工精细。

18.旅游提示
  票价
  神路 淡季15元,旺季20元;昭陵 20元;定陵 淡季40元,旺季70元;长陵 淡季30元,旺季45元
  (淡季、旺季时间:淡季为当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旺季时间为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
  交通
  公交路线:
  1、地铁13号线到立水桥站乘昌平小22和23路神路、定陵、昭陵
  2、德胜门乘345到昌平北站或乘345快车到昌平东关,再乘314到神路、定陵、长陵
  自驾车线路:
  沿八达岭高速公路到昌平西关出口,交费15元驶出高速路。经过昌平西关环岛,直行驶入110国道。
  34公里处向右转进入十三陵公路,行驶大约200米,马路右侧便是十三陵的石牌坊,十三陵公路两侧都是苹果园。继续沿公路行驶,可以看到神路。在十三陵的丁字路口,直行便是定陵、长陵和其他陵区。右转是十三陵水库环湖路。
  进入十三陵环湖路后,驾车行驶4.7公里左转去蟒山公园入口,直行去十三陵水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25 12:33 , Processed in 0.196378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