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4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刚银幕进化史:变的可不只是体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3-27 14:4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信息时报

2017年03月27日

《金刚:骷髅岛》于上周五正式上映。作为影史上著名的怪兽,观众对于金刚最深的印象估计还是爬上纽约帝国大厦与战斗机群决斗。这一源自1933年版《金刚》的画面,成为银幕永恒的经典。在过去80多年中,包括《金刚:骷髅岛》在内,金刚共8次被搬上银幕。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观众对“大片效果”的需求,每版电影中的金刚体型都在变大,战斗场面越来越激烈。然而,每个时代背景下现身的金刚电影,除了赚钱之外,其实都有其与时代相符的主题和涵义,虽然并非每部都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回顾金刚电影80多年的历史,或许你会好奇这只巨兽当年究竟怎么诞生的,也可能会想知道这么多年来,这只巨兽在银幕上经历了什么?金刚银幕进化史在这里。专题策划/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马泽望

  金刚诞生篇

  退伍军人+猩猩控+冒险家的电影梦

  金刚最初亮相是在1933年的电影《金刚》中,不过,当初是谁构想出这只巨兽,让它在美国追女仔、毁纽约?梅里安·C·库珀。

  源于童年想象的猩猩模样

  1893年出生的梅里安曾是飞行员,担任美国空军军官,参加过“一战”和波兰对俄罗斯的战争,他在战争中被俘,后来成功越狱逃离战俘营。回到美国后他当过一段时间记者后,天生爱冒险的他就加入一个探险队到处探险。梅里安与同行的搭档恩尼斯特·舒德萨克在探险过程中拍摄一些异域风情的“剧情纪录片”,就是在探险途中如丛林拍摄一些结合动物追捕人类等各种简单剧情的伪纪录片。当时这种类型的电影在美国很受欢迎,而梅里安拍摄的诸如《草》《变迁》等也都收了不少票房。

  1929年,梅里安在为《四根羽毛》这部电影到非洲采风时见到了一个狒狒家庭,这让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对猩猩的热爱。在他6岁那年,叔叔送了梅里安一本名为《赤道非洲历险记》的书,这本书讲述了探险家保罗·杜·沙伊鲁在非洲丛林冒险的故事,当中提到了丛林奇特的风光,也描述了许多动物,但最吸引梅里安的则是大猩猩。按照书中的描述,大猩猩被当地人称为“丛林之王”。其实当时人们对大猩猩都不是很熟悉,西方人首次接触到真的大猩猩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赤道非洲历险记》中只提到猩猩的体型非常巨大,所以梅里安小时候心中的猩猩,就真的和后来《金刚》电影里差不多一样高大。

  非洲之旅唤醒了他对猩猩的迷恋,而在读了朋友W·道格拉斯·博登的《科莫多的龙蜥蜴》后,梅里安想到如果安排猩猩与克科莫多龙大战,应该能拍出一部震撼的电影。他向博登了解相关故事,博登告诉他,自己曾捕获一只科莫多龙并带到纽约的动物园展览,但科莫多龙不适应环境,最后死掉,梅里安很喜欢这个故事。他于是构想了让大猩猩和科莫多龙大战,大猩猩被抓获带到纽约展览,然后逃脱大闹纽约造成严重破坏的故事,他甚至已想好了要让大猩猩登上当时世界最高摩天楼的场面。

  曾想抓真猩猩来演《金刚》

  曾将《草》交由派拉蒙影业发行并获得成功的梅里安,带着猩猩大战科莫多龙的故事概念去找派拉蒙影业求投资,当时是1929年,正是经济大萧条的第一年,梅里安又想真的跑去非洲抓一只大猩猩,运到科莫多然后在当地拍摄。派拉蒙影业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

  一年之后,梅里安成为雷电华电影公司(RKO)老板大卫·O·塞兹尼克的助理,他的工作是为电影项目把关,从各方面审视一个电影项目究竟该不该拍摄,然后向老板提出建议。塞兹尼克开出的条件除了丰厚的薪水之外,还答应有机会让他拍摄自己想拍的电影。

  这时梅里安除了本职工作,也着手开发自己想拍的电影项目。但猩猩大战科莫多龙故事先被搁置,梅里安当时在开发一个名叫《最危险的游戏》项目,讲述猎人冒险的故事。梅里安找了自己的搭档恩尼斯特当导演,恩尼斯特在片场建了很大规模的丛林布景,但电影开发过程不太顺利,梅里安的注意力反倒被公司的另一个大制作电影《创生》所吸引,这部电影讲述一群遇到船难滞留荒岛随后遇到一大群恐龙的旅客的故事,然而这部一直在超预算的“无底洞”大片很让RKO的老板头疼,而梅里安却留意到这部电影的特效师威利斯·奥布莱恩。

  威利斯是定格动画技术的开创者,他在1925年协助导演哈利·欧·霍伊特将“福尔摩斯之父”阿瑟·柯南道尔的科幻小说《失落的世界》搬上银幕,威利斯用定格动画技术和微缩模型拍摄方式,将这部讲述恐龙毁伦敦的电影拍成了热卖大片,连柯南道尔都公开表示对该片的赞赏。

  RKO将导演霍伊特和特效师威利斯请来拍摄《创生》,就是想复制《失落的世界》的成功。《创生》在梅里安眼中不是个有赢利点的电影项目,但他很欣赏威利斯的技术。有了威利斯,梅里安不用再头疼找金主资助他去非洲抓大猩猩回来拍电影了,连恐龙都能做出来的威利斯,还做不出一只大猩猩吗?

  自从梅里安断了要抓只真猩猩来演电影的念头之后,“金刚”这只影史最著名的怪兽从1933年到今天8次登上大银幕大打出手,都是靠电影特效技术工作者们用各种方法来实现。而8部电影中,抛开一些跟风之作和乏善可陈的电影之外,值得说的也就1933年版《金刚》、日本特摄片时代的两部、1976年版以及2005年彼得·杰克逊版和如今这版。

  4个模型撑起了初代《金刚》

  没错,电影特效技术确实是越来越发展,但别以为1933年版《金刚》中用的特效是最粗糙的。事实上,创造了定个动画技术的威利斯,为了让金刚出现在大银幕上,做了4个不同大小和材质的金刚模型。

  两个是18英尺(约5.5米)高的金刚模型,威利斯用铝做了金刚的骨架,用泡沫橡胶、乳胶做了金刚的肌肉,用兔毛做了金刚的毛发,两只眼睛用玻璃制作。这两只金刚模型用于片中丛林背景故事的拍摄。

  一个是24英尺(约7.3米)高的金刚模型,制作的材料与前面两只相同,用于金刚到纽约后的戏份,因为《金刚》的导演梅里安和恩尼斯特认为,巨兽进入现代社会之后,要更突出巨兽身形之巨,让其在城市中与建筑物形成更强烈的对比。

  最后一个金刚模型是小的,但制作材料由铝换成了铅。这个模型用于最后金刚在帝国大厦顶部大战并摔倒的场面。模型缩小也是为了照顾金刚和帝国大厦微缩模型的比例,而材料换成更沉的铅,则是为了让金刚大战以及摔倒时更能显出重量感。

  这4个模型在有着高温强光的摄影棚中拍摄时经常会出现状况,乳胶之类的融化也是经常的事情,但威利斯都能及时补救,最终让金刚这只影史最著名巨兽在银幕上诞生,并让1933年的第一部《金刚》成为电影界的文化瑰宝之一。

  这4个模型,目前还有两个完整保存下来,一个18英尺的模型在资深电影人鲍勃·伯恩斯手上,目前存放在鲍勃位于纽约的个人收藏品展览馆。另一个则在2009年公开拍卖,最后售出20万美元,目前放在佳士得伦敦展览馆。

  钱不够,就让人扮金刚吧!

  第二部金刚电影在1933年尾上映的,叫《金刚之子》,这部讲述金刚遗留在骷髅岛的儿子小金刚各种卖萌的跟风之作,除了留下小金刚“萌萌哒”形象之外,没有多少令人记住的内容。金刚再度获得观众注意,是在1962年,因为它跑到日本,与日本著名怪兽哥斯拉,在银幕上来了一场大(相)战(扑),这部电影就叫《金刚大战哥斯拉》。

  日本特摄片名导本多猪四郎拍了两部票房和口碑都很好的奥特曼打哥斯拉电影之后,想着拍《竹取物语》这种名著来证明自己驾驭古典题材电影的才华。然而,当时在美国推销他的“金刚大战科学怪人”概念的威利斯·奥布莱恩万万没想到,他的这一项目经制片人约翰·贝克几度运作,最后居然被日本东宝公司相中,然后科学怪人被换成日本的哥斯拉……而从小喜欢金刚这一银幕形象的本多猪四郎看到剧本后,毅然搁置《竹取物语》,投入怪兽大战的怀抱。

  《金刚大战哥斯拉》的诞生故事和梅里安、雷电华、环球影业等各方面关于金刚版权的纷争这里复杂到很难长话短说。总之,最终东宝给了雷电华20万美元版权费,同时给了500万日元让本多猪四郎拍这部电影。

  本多猪四郎最初确实想让威利斯·奥布莱恩将定格动画技术用在《金刚大战哥斯拉》中,但他算了一下觉得预算不够,再加上他这部电影的定调是合家欢形态的,有着大量幽默的元素,所以他决定用特摄片方式来拍。金刚和哥斯拉两只著名的怪物,就交由被后人称为“特摄之神”的特效摄影师圆谷英二来负责,在他的指导下,两个演员穿上怪物装扮演怪兽,高野宏一扮演金刚,中岛春雄扮演哥斯拉。圆谷英二基本上让两位演员自由发挥,于是,他们将日本的相扑动作也运用到两只怪兽大战的场面,效果也是相当奇特。

  虽然都是人扮的怪兽,但哥斯拉和金刚这两套怪兽装,摄制组也是有精心设计过。金刚的外套,第一版设计被嫌弃太肥太可爱,随后设计的版本中,他们让金刚的外形精壮起来,而且金刚的脸和手臂都可以拆卸,远景拍摄时用的手臂和近景拍摄的都不一样。此外,摄制组还做了一米高的金刚模型,用于拍摄一些特写镜头,而且还做了一只巨大的金刚手臂,用于拍摄金刚把女主角放在手掌的场面。

  5年之后,东宝在金刚版权到期之际让本多猪四郎拍了部《金刚逃生》,这部电影很烂,而且片中出现的金刚机器人简直亮瞎观众双眼,如今看来有着非常强的娱乐效果。

  悲剧的机械金刚到强大的动作捕捉

  《金刚逃生》银幕上的机械金刚就是个玩笑,而到1976年美国版《金刚:传奇重生》时,片场里的机械金刚则是个悲剧!

  当年拒绝了梅里安的派拉蒙影业在1976年推出《金刚:传奇重生》。约翰·吉勒明导演这部电影,杰夫·布里吉斯出演男主角,而《美国恐怖故事》中的“兰姨”杰西卡·兰格当时首度出演电影,出任女主角。这部打着1933年版正宗传人旗号的电影,运用了当时先进的“抠像技术”,可以将金刚和场景分开拍摄再合成在同一戏码中。而且对于金刚的塑造,片方请来特效化妆师瑞克·贝克和卡罗·兰姆博迪负责。

  卡罗为电影只做了一个40英尺(约12.2米)、重6.5吨的的机械金刚!这只机械金刚外表用橡胶以及阿根廷马尾毛打造,机械金刚体内有3100英尺的水管和4500英尺的电线!这只机械金刚需要20个人操作,造价170万美元!然而,到电影即将开拍前,这只机械金刚都没法按预想的方式运作,甚至金刚的手臂部分都还没完工。制片人迪诺·德·劳伦蒂斯到片场看了这只东西后差点崩溃。这个悲剧的机械金刚最后在片中大概只出现了15秒。不过,其巨型机械手臂倒是和杰西卡·兰格演了一场对手戏。

  该片金刚的大部分戏码还是由人扮演的。瑞克·贝克穿着他制作的金刚服装演戏。与日本特摄片相比,这版金刚外套高科技多了,外套里面还有着许多机关,一些动作和细微表情都由瑞克的助手们控制机关完成效果。再加上片方后期还采用一些动画技术调整,这部电影口碑虽不好,但金刚形象也算活灵活现。

  1986年的《金刚续集》可能是被吐槽最多的金刚电影,无论是剧情还是技术都不值一提。直到2005年,彼得·杰克逊拍了《金刚》,才让这只影史巨兽重振雄风。

  拍完《指环王》三部曲的杰克逊,拍摄的《金刚》剧情几乎复制1933年版,除了对一些人物和剧情进行更丰富的补充。杰克逊拍金刚再也不用模型,也不用人穿着猩猩外套演金刚。准确来说,还是需要人演金刚,但用的可是动作捕捉技术。这一如今视效大片中普遍用到的技术,估计很多影迷都知道运作方式了。当时安迪·瑟金斯负责为金刚做动作捕捉,维塔公司用动画做了金刚形象,这版金刚成为现代观众对这一巨兽的最深认识。

  如今《金刚:骷髅岛》的金刚也是用动作捕捉技术打造,为这只金刚做动作捕捉表演的是两个演员,泰瑞·诺塔里负责金刚的身体动作,片中扮演大兵杰克·查普曼的托比·克贝尔同时为金刚的面部表情做动作捕捉,工业光魔负责该片的特效,效果比起12年前的《金刚》又好了很多。

  文化与商业之外还有社会议题

  毫无疑问,金刚从登上大银幕开始,所肩负的最大功能就是为片方赚大钱。但是,在每个年代,金刚的出现都带着符合当时社会的一些议题,有些议题,在现代人眼中还是很冒犯的,譬如种族歧视。没有多少证据证明梅里安当时创造金刚,是与1930年上映卖座电影《因纳吉》有关系,然而,不少人认为,当初雷电华的老板肯投钱拍《金刚》,也应该有从《因纳吉》得到一些信心。

  《因纳吉》这部电影,讲的是一直猩猩强奸一个非洲裔女性,然后该女性生下一个半人半猩猩的孩子的故事。这部充满种族歧视的电影如今也是看不到了,但当年却在美国社会很受关注。1933年版《金刚》中,金刚单恋美女,而美女对这份爱的反应是惊恐尖叫的剧情,也被认为与当时观众的思想反应。

  日本版的金刚电影,除了搞笑之外,还有传达出诸如环境保护、对核污染的恐惧等心态。而1976年版的《金刚》,杰西卡·兰格扮演的女主角有感受到金刚的爱意与善意,“不要嘲笑任何形式的爱”这种更为多元的思想也与当时社会思潮比较吻合。

  到了2005年版《金刚》,金刚和娜奥米·沃茨扮演的女主角之间的互动则更多更有爱。《金刚:骷髅岛》中,则淡化了人兽关系,改而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奉劝日益自大的人类,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在地球所处的位置。

  小知识

  金刚为什么叫金刚?

  金刚(King Kong)这个名字的由来,其实是梅里安和雷电华老板塞兹尼克的结晶。梅里安个人偏好那些铿锵有力的单词,尤其是以字母K开头的。他在创作《金刚》故事时的一个灵感来源是科莫多龙,他也曾想到刚果抓一只猩猩,科莫多和刚果相结合,梅里安就想到了刚(Kong)这个名字。

  《金刚》的剧本片名最初叫《野兽》,但塞兹尼克认为这片名太普通,于是梅里安就认为该把故事主角的名字“刚”拿来当片名,像《德古拉》《科学怪人》那样,而且《Kong》也符合他对单字片名的热爱。塞兹尼克和梅里安吵过,因为他认为单字片名好像是梅里安那些伪纪录片系列,像《草》那些,这对这部大片来说太不合适,于是他在“Kong”前面再加一个“King”。梅里安勉强接受这一片名,毕竟,比起塞兹尼克之前提议的“Kong: The Jungle King”(刚:丛林之王)之类的老土片名,好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16 11:53 , Processed in 0.235417 second(s), 3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