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8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本80后华人创业的光与影:成功失败都耐人寻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5 09:3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年06月05日
       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随着华人中年轻一代创业者在日本成长壮大,他们的故事精彩纷呈,创业的艰辛、成功的喜悦、奋斗的甘苦、失败的辛酸都颇为引人关注,耐人寻味,记者特别采访了几位年轻的创业者。


  逆境中奋起的创业者

  衡德凯2006年开始开公司,那时他还不到30岁,3年过去了,他已经成为在中日两国拥有3家公司,拥有60多名员工的一位颇为成功的CEO。意气风发,开朗健谈,显现出一个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的风范。然而说起创业之路,衡德凯告诉记者在这成功的背后却有着外人难以体会的艰辛。

  衡德凯2000年来日本留学,和一般的留学生一样,首先读语言学校。小衡来自扬州,父亲是一位民营企业的老板,家境经济条件很好,而他是家中惟一的儿子,从小就是家中的宠儿,不会为经济上操心。然而就在小衡来日本不到一年的时候,这一切都改变了。小衡父亲的公司倒闭了,小衡不仅没有了家里的资助,还要帮家里还债,这时衡德凯才第一次感到自己作为家中的长子的责任,也就在这一瞬间他长大了。在那一年里,小衡每天打工10多个小时,挣的钱除了为自己准备生活费、学费,还给家里寄去一部分,还要利用一切时间拼命学习,准备考大学,短短几个月,他的体重从140多斤降到了110多斤,锐减13公斤,回国探亲时,亲人们看到都心疼得直流眼泪……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努力下,2002年衡德凯考入了琦玉大学。

  进了大学,由于成绩不错,学费减免,还拿到了奖学金,小衡的经济负担减轻了很多。琦玉大学实行学分制,小衡利用两年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4年学业所需的学分,到了大学3年级,他就开始留意各种机会,注意体验学习,考虑自己创业的事了。在这期间他利用课馀时间为一些国内来日本的商务团作翻译,注意学习一些商务谈判技巧,了解客户心理等,同时结交了一批朋友,建立了自己的人脉关系。3年级下半学年时,小衡到一家便利店打工。这是一家直销的便利店,由于工作出色,2个月后小衡就被升职为经理,在这里他又学习到了经营、订货、人员管理等技能,最后成为负责管理新宿地区3家店,协助管理港区2家店的大经理。

  很快进入了4年级,学生们开始求职了,衡德凯考入了硕博连读的大学院课程,他也在一家大手企业找到了工作,考虑后,小衡放弃了大学院,在4年级下半学期开始进入这家大手企业工作。在这里他的最大收获是与自己的上司日本人横山先生成了好朋友,由于一直想着自己创业的事,很快衡德凯就辞去了工作,开设了他的第一家公司。而他的合伙人就是与他一起辞去工作的他的原上司横山先生和他的另一位中国人朋友。这时是2006年,衡德凯刚刚正式毕业。

  衡德凯注册的第一家公司叫“日之泉”株式会社,公司主要做针对日本市场的深加工食品进口代理。公司成立了,小衡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谁知市场给了他迎头一棒。以前在做翻译时,小衡认识了一位日本客户,私交甚好,成立公司前,小衡曾带他去中国,把自己在中国的人脉关系介绍给他,这位客户也一再与小衡说,如果小衡开了公司,一定会和他合作,现在小衡的公司开张了,这位客户与小衡做起了生意,没想到由于了解小衡公司急于扩大业务的心理,客户提出的条件非常苛刻,这样中国方面的厂家毫无利润,为了不赔钱,质量有一些纰漏,客户立即抓住这点进行索赔,小衡的公司由此损失了几十万日元。虽然损失的钱并不多,但当时对于刚开张的公司是致命的打击,更致命的是,这件事让小衡心灰意冷,对自己经营公司的能力产生了怀疑,甚至一度丧失了继续干下去的斗志。这时国内的亲人给了他最大的支持、鼓励和安慰,她最小的姐姐几乎每天与他通信,鼓励他振作起来,把公司经营下去,这样他挺过来了。过了这一道坎儿,小衡从中总结了经验,接受了教训,他更加成熟了。

    3年过去了,现在小衡的公司已有了飞速的发展,他在中国成都成立了“蓝之翔工程装饰公司”、在扬州成立了“日之泉商贸谘询有限公司”,在日本的公司经营领域也扩展到食品进口代理、IT人才派遣、便利店事业等3个领域,已拥有员工60多人,其中三分之二是日本人员工。说起创业的体会,小衡说,最重要的是心态,要有一个乐观平和的心态,另外在日本做生意要理解日本的生活和文化很重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要入乡随俗,这是在日本做生意的基本条件。另外小衡也想通过创业的平台,结识更多的朋友,与大家一起交流互动,让平凡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我创业因为我年轻

  东京大学毕业的留学生瞿史伟今年26岁,如果细看,还能发现他脸上学生气未脱。2008年10月,他和一位日本人校友一同注册一家名叫株式会社realglobe的公司,公司里有十多名员工,也都是他们的校友。他们有着相同的特点:几乎都出生于八十年代,都有着一个创业梦想。

  “80后出生的年轻人具有不守常规,颠覆传统,勇于接受挑战的精神,很多人不想按部就班地工作,从而走上创业这条道路。”瞿史伟分析说,80后的年轻人更具有创新精神。

  10年前,瞿史伟被复旦附中选拔为交换留学生来到日本。高中三年过后他考入了东京大学工学部。在大学期间打工时认识了不少中小企业经营者,他们有许多业务需要通过香港再转向中国大陆,环节过多、时间过长、报价过高。那时起瞿史伟就自告奋勇为他们做向导,带日本人经营者到中国考察、联系业务。时间久了,瞿史伟的朋友越来越多,找他帮忙的人也越来越多,于是在大学上学时他就注册了一家会社,以方便业务开展。但在瞿史伟眼里,这只是作为社会实践“小试牛刀”,对于学业他并未懈怠。即使打工,也选择和专业有关的工作。在工作中,他结识了东大的校友,也就是现在会社的合伙人。

  创业对于瞿史伟不能说事事如意,但用“艰苦奋斗”来形容80后的创业经历显然不太合适。瞿史伟认为,他的创业夥伴和员工都是朋友间“交往”出来的。“两年前成立事业组合时,我们租的是民居,同学们经常会工作到很晚。会有人负责做饭,一锅肉、一锅蔬菜,饿了吃、累了睡。即使现在,如果突然接了很多工作,打个电话,东大的校友都赶到公司帮忙。”

  近年来,在日本IT行业曾经涌现一拨华人创业热潮,那时的先行者们,虽然现在有幸存者,更多的是喧哗登台,悄然落幕。“他们多是人才派遣,没有扎实的用户基础,也没有技术和应用基础,遇到泡沫自然会倒掉。我们会社都是东大的专业人才,做的大部分都是市场最需求的应用层面和技术层面的东西,对新的项目没有抵触感,很愿意做这些事情。或许正因为年轻,才有创造欲望。要是让他们去检查、测试某项产品,做很枯燥的事情,他们并不乐意。”瞿史伟说。

  “我们团队中许多人是工作者也是研究者,他们经常参加一些学会,想法很多,经常会提出,‘做这个项目吧,市场前景看好’。”瞿史伟认为,作为这一代人他们宁愿失业,也不愿容忍自己的价值被忽视。他们崇尚参与,而不是自外而内的灌输与命令。他们区别于其它时代华人创业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不是被迫创业和机遇创业,他们创业的目的也不纯粹是为了金钱,而是包含了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成份。

  在瞿史伟的公司里,有日本人、中国人、巴西人和澳大利亚人。“正因为是外国人才形成了我们的创业优势”,瞿史伟说,“日本企业会把日语不好但技术精的外国人拒之门外,但我们不会。比如,我们这里的日裔巴西人技术非常好,但没在日本长大,日语不好,一些大企业不愿意采用他们。我们这里当然是非常欢迎的,因为我们可以用英语交流。”

  如今,瞿史伟创业已经三年,而得到大企业的青睐,却是这两年的事情。例如,iPhone手机的漫画软件,瞿史伟团队开发的产品已经做到日本第二位。Apple公司通过网络商店把他们的产品出售给用户,用户下载后,可在手机上直接浏览他们开发的漫画作品。另外,市场前景看好的“云计算”也是该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

  随着公司业务不断扩大,瞿史伟在困难面前显得更加从容。他的秘诀是:不断学习。他认为市场在不断变化,只有坚持学习才不会落伍,因此,他经常通过书籍、交流会等,来不断提高自己。他说:“正因为我们团队年轻,所以可以更谦虚地学习;正因为我们企业年轻,所以管理构架可以更加柔软。这正是我们适应社会和市场的优势。”

  “比尔.盖茨、戴尔他们创业的时候也非常年轻,年轻人出现创业者并不奇怪。”瞿史伟表示,自己还不能说是创业的成功者,但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已基本形成。

  金钱堆起来的小老板

  80后创业有成功也有失败,有自立自强的青年,也有长不大立不起来,靠着家里和亲人支撑的“小老板”。小王当老板已有3年了,公司表面上运营顺利,但他的家里人知道,这个公司的所谓“盈利”,就是家里的钱从这个口袋转到那个口袋而已。

  小王家里经济条件好,父母、祖父母都给他钱,他来日本留学大学毕业后,没考入大学院,也没找到工作,但他不想离开日本,就找到行政书士想办法,行政书士建议像他这种情况,可以自己开公司,办理经营者签证,这样他父母拿钱给他开了一家公司。公司开起来了,但由于不懂经营只想着玩乐,公司自然赚不到钱,于是在旁人的帮助下,把他公司的货,在账面上转来转去,转出点“盈利”来,他就可以继续办理签证,而钱自然是他的父母来出。没想到,就这样小王还是惹出了事,他与一位朋友因争风吃醋,打了起来,被抓到了警察局,他的家里急了,急忙找人帮忙处理,条件是不怕花钱,但要让小王不被遣送,继续留在日本,后来找了律师出面,私谈备案,没有起诉,现在小王继续在做日本经营者,当然公司还在“运营”着。

  与小王同样也是一位小老板的小江,每天同样轻松,因为他的公司只要有事情,都会有他的叔叔出面来处理。小江的叔叔在日本一家大公司做事,是一位很有能力的人,小江的公司从出资到管理都由叔叔负责,小江名义上是老板,实际上遇到事就找叔叔。他的叔叔也抱怨,很想培养小江做点实事,负点责任,但他什么都不懂,也不学,很让人头疼。

  这样用家里或亲人的钱堆起来的小老板,也是80后创业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李春雁 孙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30 10:39 , Processed in 0.075051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