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网 王毅翔 博文
中西方 对比 - 临床医学 发展
2016-1-11 13:0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上个世纪的医药发展取得的成就 从中西方对比 令人印象深刻,诱发大家的深深思考
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49160-948229.html 此文
承认差距,分析原因,如果不能赶上, 也要想法缩小差距。
日本明治维新,花的时间 也不是那么久呀。
Michio Morishima
Why has Japan 'succeeded'? Western Technology and the Japanese Etho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Le Fanu 提出,上个世纪重要的医疗创新包括以下项目:
1935年:磺胺类药物;
1941年:青霉素;宫颈癌“巴氏”涂片检查
1944年:肾透析
1946年:氯甲左箭毒全麻
1947年:放疗直线加速器
1948年: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
1949年:可的松
1950年:确定吸烟为肺癌的原因之一;链霉素和水杨酸制剂治疗结核病
1952年:哥本哈根脊髓灰质炎大流行和重症监护的诞生;氯丙嗪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的价值
1954年:Zeiss显微镜
1955年:开放式心脏手术;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
1956年:心肺复苏技术
1957年:血友病的VIII因子
1959年:Hopkins内窥镜
1960年:口服避孕药
1961年: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Charnley 髋关节置换术
1963年:肾移植
1964年:预防中风;冠状动脉搭桥术
1967年:第一个心脏移植
1969年:唐氏综合症产前诊断
1970年:新生儿重症监护;认知疗法
1971年:儿童癌症的治疗
1973年:计算机断层扫描仪
1978年:第一例试管婴儿
1979年:冠状动脉成形术
1984年:确认幽门螺杆菌为胃溃疡的原因
1987年:冠脉栓塞溶栓治疗
1996年:三联疗法治疗艾滋病
1998年:伟哥治疗阳痿
本文作者补充:
磁共振技术
(1976年Sir Peter Mansfield,1973年Pauil Lauterbur,和1977年Raymond Damadian)
介入放射学(1953年Sven Seldinger; 1963年Charles Dotter)。
1851-1950年间世界医学重要发明(Murray C, Human Accomplishment: ThePursuit of Excellence in the Arts and Sciences, 800 B.C.to1950’ Page212-213)
1851年:德国,HermannHelmholtz发明了眼底镜。
1853年:苏格兰,Alexander Wood 和CharlesPravaz发明了皮下注射器。
1854年:英国,Florence Nightingale创立现代护理概念及方法。
1856年:法国,Louis Pasteur发明了巴氏消毒法。
1862年:法国,Louis Pasteur提出的疾病微生物理论得到认可,促进了医学研究和实践的进程。
1863年:法国,Casimir Davaine发现了炭疽的致病微生物,首次将疾病与特定微生物联系在一起。
1863年:德国,Johann Baeyer首次发现巴比妥酸。
1865年:英国,Joseph Lister手术中使用苯酚做消毒剂,将手术死亡率从45%降到15%。
1865年:法国,Claude Bernard发表了àl’Etude de la Médecine Expérimental,使医学成为一门观察、假设、验证的科学。
1874年:美国,Andrew Still提出椎体移位是脊柱病最原因之一,创立了骨病学。1876年:德国,Robert Koch证明炭疽的致病菌是杆菌。
1881年:法国,Louis Pasteur提出接种炭疽疫苗,第一次通过抗细菌疫苗有效控制传染。
1881年:奥地利,ChristianBillroth成功切除幽门癌,标志着胃肠道手术的开始,也是现代外科新纪元的开始。
1881年:德国,Robert Koch提出蒸气灭菌法。
1881年:美国,William Halsted首次开展了患者输血。
1882年:德国,Robert Koch分离出结核杆菌。
1884年:奥地利,Sigmund Freud 和 CarlKoller使用可卡因做局部麻醉。
1884年:英国,Rickman Godlee完成了手术切除脑瘤。
1884年:德国,Edwin Klebs 和FriedrichLöffler分离出白喉杆菌,并确定其为致病菌。
1885年:法国,Louis Pasteur发明了狂犬疫苗。
1887年:法国,Augustus Waller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开创了心电学。
1890年:德国,Emilvon Behring研制了抗破伤风毒素。
1891年:德国,日本,法国,Emil von Behring, Kitasato Shibasaburo, 和 émileRoux研制了抗白喉杆菌毒素的制剂。
1893年:美国,Daniel Williams成功完成了人类第一台心脏手术。
1896年:德国,Hermann Strauss引入X射线作为诊断疾病的手段。
1896年:德国,Ludwig Rehn成功地缝合了一例心脏受伤的病人。
1896年:意大利,Scipione Riva-Rocci发明了水银血压计。
1896年:荷兰,Christiaan Eijkman发现脚气病的成因是营养素缺乏。
1897年:英国,Ronald Ross发现疟蚊携带疟原虫。
1899年:瑞典,Tage Sjogren运用x线治疗疾病获得成功。
1901: 荷兰Netherlands, Gerrit Grijns 脚气病技巧预防1902: 美国, Alexis Carrel 血管缝合
1903: 荷兰 Willem Einthoven 心电图
1904: 德国 Alfred Einhorn invents 局部麻醉药
1905: 德国Fritz Schaudinn and Erich Hoffmann 发现梅毒病原体
1906: 英国, Frederick Hopkins 发现维生素
1909: 英国, 日本Germany Japan, PaulEhrlich and Sahachiro Hata 发现治疗梅毒病有效药物
1910: USA, Frank Woodbury 用碘作为消毒剂
1911: USA, Russell Hibbs 脊柱融合手术
1913: USA, Elmer McCollumand Marguerite Davis 分类维生素A.
1915: 日本K. Yamagiwa and K. Ichikawa 发现焦炭致癌
1916: 美国, Jay McLean 发现抗凝血肝素
1920: 美国, Harvey Cushing and W. T.Bowie 外科血管缝合。
1921: 加拿大Frederick Banting, CharlesBest, and James Collip 分离胰岛素,并用于病人
1921: 美国, Elmer McCollum and EdwardMellanby 维生素D 治疗佝偻病
1926: 美国George Minot and William Murphy 成功治疗缺铁性贫血
1928: England, AlexanderFleming 发现青霉素
1928: 美国, George Papanicolaou 细胞病理学发明pap test 宫颈癌检出
1929: 美国, Philip Drinker, LouisShaw, and Alexis Carrel 发明人工呼吸机
1932: 德国, Gerhard Domagk 抗生素
1934: 美国, John and Mary Gibbon 发明体外循环仪器
1938: 英国, Philip Wiles 膝关节置换
1939: 英国, Howard Florey and ErnstChain 分离出青霉素
1939: 美国,, USA, Karl Landsteiner, Philip Levine, and Alexander Weiner 发现RH factor and 新生儿溶血病治疗
1941 : 美国,, André Cournand, WernerForssmann, and Dickinson Richards Germany 心导管
1943 : 美国,, Selman Waksman, WilliamFeldman, and Corwin Hinshaw 发现链霉素。
1943 : 美国, Willem Kolff 发明透析机
1944 : 美国, Alfred Blalock, HelenTaussig, Vivien Thomas, and Edgar Sanford 幼儿心脏手术
1945: 美国, John Frisch and FrancisBull水中加氟
1948: 美国, Benjamin Duggar and AlbertDornbush 发现四环素类抗生素
1950: 美国, Richard Lawler 成功肾移植
辛亥革命后中国 AME survey -2 结果:
1.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22年Banting等人发现提纯胰岛素可适用于糖尿病患者[5]。此后制药公司Eli Lilly迅速在提纯工艺上取得了突破。
胰岛素分子结构由英国分子生物学家Frederick Sanger确定[8-11]。他因此获得195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一般认为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HelmutZahn和美国匹兹堡大学的Panayotis Katsoyannis在1963年首先人工合成了胰岛素[7,12,13]。在中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由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三个单位于1965年协作完成[3,4]。
1978年贝克曼研究所的Arthur Riggs 及Keiichi Itakura与Genentech的Herbert Boyer 合作,成功使用基因工程使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14]。目前世界范围内使用的胰岛素都是生物合成的”人”胰岛素或其衍生物[15]。
2.青蒿素
略
Sanofi制药公司在2013年宣布投入设备用基于生物合成的方式大批量生产青蒿酸。这种生物合成方式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Keasling与Amyris(加州一家生物技术公司)联合开发[19]。
3.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20世纪70年代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张庭栋及其同事,更近一步研究了砷剂对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28-31]。到1979年时张庭栋和他的团队已经得出了砷剂可以治疗白血病,尤其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效果更佳,这一沿用至今的结论。
现在三氧化二砷的商品名为Trisenox,已经通过美国FDA认证用于治疗对一线药物即全反式维甲酸不敏感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2003年香港大学研制了三氧化二砷的口服制剂[35-38]。口服制剂对门诊病人及长期治疗的患者带来很大方便。
4. 断肢再植
断肢再植有悠久的历史。1814年William Balfour发表了第一篇关于手指再植的报道。Balfour的儿子食指和中指中节指骨处被绞断,Balfour将其成功修复[39]。
Halsted, Hopfner和Carrel在19世纪80年代同时开展了很多关于断肢再植及血管吻合的实验,为血管外科奠定了基础[41]。Carrel博士因为其在血管吻合方面的研究和开展肾移植的领头作用,获191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Harry Buncke发明了第一套手术显微镜仪器[42]。Jacobson和Suarez 在1960年完成了显微镜下血管吻合[43,44]。
1962年美国波士顿麻省总医院的Ronald Malt其团队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修复肱动脉的断肢再植手术。修复的是一个12岁小孩的手臂,术后孩子的手臂得以保全[45]。中国首例断肢再植于1963年完成,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陈中伟带领[46-47]。
5.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Breitman等[57]在1980年发现全反式维甲酸及顺式维甲酸均能诱导HL-60分化为成熟细胞。1981年Breitman等[58]用两个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的外周血观察白细胞对全反式维甲酸的敏感性,发现细胞可以被诱导分化。1983年Honma等[59]报道全反式维甲酸可以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白细胞的分化。1983年Koeffler[60] 总结了体外研究,认为全反式维甲酸及顺式维甲酸对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白细胞分化作用相同。1983,1984, 1986年均有关于顺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个案报道[61-64]。
1987年上海第二医学院王振义报道了使用全反式维甲酸(单独或联合其他药物) 治疗六个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65]。随后在1988年王振义研究小组在Blood上发表了他们使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24个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的案例[66]。
1989年Chomienne等[67]比较了两个病人分别使用全反式维甲酸和顺式维甲酸的效果,结论认为全反式维甲酸更有效。1990年法国的同一研究小组报道全反式维甲酸比顺式维甲酸的更有效[68]。随后全反式维甲酸的作用也得到中国医生证实[69]。1991年Warrell等[70]证实了王振义和法国Degos研究小组的结论。
6. 卵黄囊培育沙眼衣原体
1904年Waelsch描述了一种症状轻微的非淋球菌感染尿道炎。膀胱尿道镜检查发现这种尿道炎症所致的粘膜结节样改变与沙眼十分相似[74,75]。在1907年,将一位男性沙眼患者眼刮片感染给猩猩后,Ludwig Halberstaedter和Stanislausvon Prowazek在猩猩眼结膜刮片上发现一种细胞内包涵体[76]。1909年Halberstaedter和vonProwazek首次描述了在新生儿发现类似沙眼致病体的病原体[77]。第二年Frietsch和Heyman发表了个案报道了新生儿结膜炎患者的结膜刮片及其母亲的宫颈刮片中发现这种类似沙眼致病体的包涵体。
1957年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汤飞凡等人使用卵黄囊成功培育沙眼衣原体[90,91]。最后1959年Jones等人成功分离出了沙眼结膜炎包涵体,即沙眼衣原体[93]。
MacCallum和Findlay在1938年发现淋巴肉芽肿的致病体 (衣原体)对磺胺类药物敏感[94]。Thygeson报道了磺胺类药物成功治疗成人及新生儿的(沙眼)结膜炎[95]。学者之后发现四环素类药物治疗衣原体比其他抗生素更敏感[96]。目前多西环素是治疗衣原体最有效的广谱抗生素之一[74]。
7. 伍氏口罩及鼠疫防治
伍连德1908年他接受袁世凯邀请出任位于天津的清帝国军医学院副院长。1910年他被派去东北,控制当时震惊全世界的肺鼠疫。在四个月的时间内伍连德领导同事们战胜了这可怕的疾病,并详细和科学记录了其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伍连德发明的”伍氏口罩”以及他提出的火葬病患尸体及检疫措施战胜了鼠疫。1911年4月3日他在沈阳召集并主持了第一届国际鼠疫防治大会。
8. 针刺麻醉
现已明确手术 不能 只依赖针刺麻醉。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 ... =blog&id=9496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