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2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密松启示:关系是靠不住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9-2 21:5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密松启示:关系是靠不住的

2013年08月21日01:19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密松事件就说明,关系是靠不住的,今后中国还要再增加一项保护投资的多层次制度框架 ]

  与中国云南傣族相似,在缅甸,不论男女下身都穿筒裙,统称“笼基”。走在缅甸的大街上,常常可以看见男子旁若无人地当众解裙打结再系。有时候打结在左,有时候打结在右,但目的都是让笼基贴合身体。

  此次采访中笔者听人说,缅甸的性格也有些像笼基,有时偏向左,有时偏向右,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确保自身当前的利益。

  在缅甸的近代史上,昂山将军引入日本人赶走了统治缅甸80年的英国人,又在二战结束前通过抗日起义赶走了日本人,最终获得缅甸的独立。有人说,这恐怕是“笼基性格”的一种体现。

  想来,体量较小的国家在大国博弈之间求得生存,左右逢源也情有可原。但在对外的“笼基性格”之内,却一直有着一个坚持主权利益的核心。历史上,缅甸也是中南半岛的强国,其在东吁王朝一度占领了大半个中南半岛,独特的历史或许让缅甸人骨子里有一种自豪感。在遭受西方制裁的岁月中,中缅两国高层往来的密度、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是其他国家不能比的。但缅甸也从来不是西方所谓的中国“卫星国”,也始终在谋求和西方国家改善关系。

  曾参加伊洛瓦底江水电项目谈判的中方人员对笔者说,虽然中缅两国关系交好,但当年和缅甸谈判其实谈得很艰难,缅甸官员对于国家的利益是寸步不让,有时甚至有些咄咄逼人,每一个条款都谈得异常细致。

  民主化改革之后,缅甸政策指针或逐步摆向中立,原来军政府亲中时期签订的密松项目出现一些问题也就不足为奇。

  此前,也有媒体提及,搁置密松水电站是缅甸要迎合美国,并以此获得2014年东盟轮值主席国资格和新政权国际合法性的重大举措。这种看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缅甸国家利益出发,从中立和近邻两方面因素考虑,缅甸不会以完全牺牲中缅关系为代价去讨好美国。

  其实,不仅是缅甸,中国现有投资所深入的亚非拉国家,有些国家一旦从独裁转向民主化或出现国内局势动荡后,其国内政治波动会导致对华政策摇摆,进而引发中国海外投资受到影响。

  如果说,以往中国在这些地区实施投资是关系加利益的话,密松事件就说明,关系是靠不住的,今后中国还要再增加一项保护投资的多层次制度框架。

  从构建制度框架的必要性看,中国已经走到了不得不做的关口。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中国已经走过了通过贸易获得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已经达到了3.31万亿美元,具备了实施海外投资而不只是增值保值的条件。中国的人口未富先老的问题已趋明显,未来将迎来人口红利消失的重大宏观拐点,国内投资机会减少、回报率下滑,也需要及时通过布局海外投资、用外部收益补充国内需要。

  日本较中国更早出现老龄化问题,但日本在新世纪已经开始用“投资立国”代替以往的“贸易立国”。2001财年开始,日本所得收支盈余首次超越贸易顺差,意味着构建了以国家海外资产利益和分红收益组成的所得收支盈余为经济基础的新模式。日本的GNP远远超过自身的GDP,从投资获得收益要数倍于贸易收益。

  尽管中国国内市场规模很大,但也会和日本一样走上海外投资的道路,且已大力鼓励企业走出去。但笔者认为,在保护投资的多层次制度构架上还需做到三个协调。

  第一,政府与企业和NGO之间在对外投资的主体关系上要协调。一项成功的海外投资不仅在于签订一个有利的投资协议,而更在于让项目运营时融入当地。要照顾到当地的方方面面,政府本身其实难以担当这么多细枝末节的工作,企业才是海外投资的主体。政府的本职是通过国际谈判搭好企业投资的“戏台”,但实际运营时,政府在投资中的角色要后撤,并鼓励企业和国内NGO在更大的自由度上与投资当地多方协调。当中国企业投资出现非自身原因的重大困难时,政府则要及时做好“雪中送炭”的救助工作,而不总是在项目落成时“锦上添花”。

  第二,政府各部门之间投资政策框架要协调。投资问题如此重要,但中国针对投资的机制设计没有像贸易那样完备。当前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至少涉及商务部、外交部和发改委三个部门,分管不同的具体议题。但在部门之间缺乏更高层面的牵头机制和协调机制,一旦出现重大投资问题无法快速反应。从利比亚撤离事件开始,中国在海外投资中涉及人身安全的多部门协调机制已大为完善,但涉及一般性投资问题的协调机制还需强化。

  第三,出海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要得到协调。中国企业在海外投标互相压价的事件屡见不鲜。一些企业尽管最终低价中标,但收益已较微薄,便宜都让别国占去。笔者记得也有国内竞争企业在海外按国别市场“划江而治”的做法。但实际运行中,这样的君子协定往往抵不住利益的诱惑。因此,我们要鼓励中国企业参与海外竞争时抱团出海,这不是要回到原来行政协调的老路上,而是希望企业能学习欧美跨国企业那样用市场的方式形成战略联盟来共同参与海外竞争。日本的索尼和松下同处电子产品领域,但在海外竞争时通过定位不同产品的协议合作,各自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中国企业在出海时,能否也能通过合作或参股的方式,在生产、研发和销售上形成互补性的战略联盟?

  形成战略联盟,也不排除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合作出海。比如中缅油气管道没有出现密松这样的风险,其中一个原因或许这是一个“四国六方”的投资项目,包括中国、缅甸、印度和韩国,在出现重大政治风险时能获得多国联合支持。

  最后,再回到缅甸。一年前,我在缅甸的朋友问街上路人,你认为谁会成为缅甸总统,绝大多数的人会肯定地说,昂山素季。但今年当他再次向缅甸路人抛出同样的问题,绝大多数的人却说,是议长吴瑞曼吧。朋友追问,为什么不是昂山素季。路人们回答,因为昂山素季的中层干部能力不行。

  这位朋友告诉我,缅甸人的性格中还有看重当前利益的特点,或者说很理性。所以,笔者相信,在中国有了更强的投资保护体制后,密松问题不会总是悬而不决。

  作者:汪时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9-22 17:20 , Processed in 0.071938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