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54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肠癌的治疗与术后康复要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6 15:3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肠癌的治疗与术后康复要点

来源:搜狐健康 2011年06月27日15:05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但愿人‘肠’久——大肠癌治疗与康复”专家访谈,根据卫生部今年公布的数据显示癌症已经成为死亡率第一位,但是谈癌色变,这个疾病像瘟疫一样威胁着大家的健康,有些患者患病之后不知所措,也失去了信心。作为发展比较快的结直肠癌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我们该怎样去面对他们,最近又有什么样的治疗方法,今天访谈的嘉宾是来自长海医院主任王雅杰教授,长海医院肛肠外科张卫教授。

[专家介绍]王雅杰 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抗癌协会理事,卫生部肠癌规范治疗专家组成员。1984年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后,一直从事肿瘤的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1987~1994年在法国波尔多市圣安德鲁医院肿瘤科从事肿瘤放疗和化疗的临床工作,19 94~1996年在解放军总医院博士后流动站开展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97年至今在长海医院肿瘤科从事肿瘤的化疗工作。业务主攻方向:乳腺癌和胃肠道肿瘤的综合治疗。

[专家介绍] 张卫 2001年获博士学位,2003年赴新加坡中央医院肛肠外科学习进修一年,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全国常务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肛肠委员会委员,《中国外科年鉴》专业编委。专长于结直肠、肛门恶性肿瘤,大肠良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先天性巨结肠等、大肠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黑斑息肉综合症(P-J综合症)以及肛瘘、痔等的外科治疗,在国内较早开展了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手术,近年开展的腹腔镜下大肠肿瘤的治疗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熟练掌握电子肠镜的检查、诊断及肠镜下息肉的治疗。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患大肠癌
  主持人:疾病的防治非常重要,大肠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平常我们看到的一些娱乐报道,比如王均瑶是著名的企业家也得了这个病,真的很遗憾,让人扼腕叹息。最新的数据是全球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94万例数,发病率也在不断攀升,借这个机会我们请问两位专家,我们国家目前大肠癌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
  王雅杰:我们国家大肠癌的发病这几年处于明显上升的趋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习惯的细化,结肠癌的发病率在上海发展趋势非常明显,据去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癌症的发病中大肠癌在全世界占第四位,在上海已经占了第三位,在女性中仅次于乳腺癌,所以上海结肠癌发病率比全世界要快。
  大肠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主持人:很多人可能不大注意,我们应该警惕大肠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张卫:大肠癌在早期可能有一些症状,如果我们警惕能早期发现,比如说有便血,或者有轻微的腹痛,到后面逐渐发展以后可能还有乏力、消瘦等等,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便血,第二就是大便习惯改变。所谓大便习惯改变原来可能一天一次大便,现在一天两次、三次,或者以前两三天一次,现在每天一次,这样要引起重视了。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不要以为便血就是痔疮,因为我们在平时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都是因为发现了便血,但是自己觉得是痔疮,或者是到医院碰到不太有经验的医生就当痔疮治疗,从而耽误了病情,非常可惜。
  主持人:您说的这个我真的非常担心,因为俗话说十人九痔,在市民群体中得痔疮的患者非常多,包括便血、消瘦,这种症状对号入座的话非常担心,这些人到医院应该做什么的检查呢?
  张卫:一般来讲,有这些症状,我们首先到医院后最简单就是做指诊,医生戴上手套在肛门摸两圈,可以知道肛门有没有肿瘤和其它的问题,如果摸不到,在指套上面可以看到血迹的话,可能也提示上面的肠子有其它问题了,所以我们一般建议,像35岁或者是40岁以上的人出现我刚才讲的这些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腹痛等情况通常建议做一个肠镜的检查,这样对大肠的情况可以一目了然。
  王雅杰:还是建议大家有上述症状可到医院找临床医生做一个全套的体检,还可以做一个便血检查,如果大便隐血阳性有必要进行深入检查
  主持人:大家到医院都是很恐惧的,做肠镜是否非常痛苦呢?
  张卫:肠镜确实有一定的痛苦,比如腹痛、腹胀等等,如果做得好一般都可以耐受,所以大家不用太恐惧。如果特别害怕,我们现在还有无痛肠镜,用一些简单的镇静剂和麻醉药让你睡觉,肠镜做好之后你也醒过来了。
  大肠癌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主持人:再问张教授,如果做的肠镜检查发现患者得了大肠癌,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张卫:大肠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其实治疗的效果跟疾病发现的早晚非常相关,有时候我们开玩笑和病人讲,你早发现三个月,肯定会多活三四年,说明疾病发现的早晚对治疗和预后关系很大。如果发现肠癌最主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以外可以有化疗、放疗以及中医中药、免疫治疗等等,现在因为治疗的方法很多,有些患者要根据情况,可能需要先进行化疗以后再手术,效果可能会更加好一些。
  主持人:患者做了大肠癌手术之后是否还需要后续治疗呢?
  王雅杰:是的,因为50%以上的病人都是中晚期,甚至有30%的病人出现了转移,大部分病人可以首先接受手术,术后根据病理和病人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后续治疗。临床肿瘤侵犯很少的的病人不需要化疗,严重的话需要加上化疗和放疗。术后放疗和化疗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存,至于用什么药现在有明确的治疗指南,是在大样本的研究基础上经过专家的共识所达成的一致意见。对于结肠癌病人,大部分病人如果有化疗指征的话我们只进行单一的化疗,对于结肠,特别是低位的结肠进行化疗和放疗的联合治疗。有一部分病人的手术难度比较大,我们为了降低手术难度可能会做一个术前的治疗,包括术前放疗和化疗的联合。
  主持人:现在大肠癌还有一种辅助化疗的方式?
  王雅杰:对,辅助化疗是有明确指征的,如果肿瘤侵犯到肠壁,这些病人都有明确术后化疗的指征,这些病人如果接受了正规的化疗会减少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距离,延长病人的生存。
  主持人:一提到化疗,患者其实挺害怕,家属也很担心,恶心、呕吐、掉头发,我们在肿瘤科看到一个一个病人戴着帽子很难受,也是比较痛苦的事情,有没有比较好的办法把化疗的不良反应降低,至少病人感觉舒服一点,能够生活得有质量一点?
  王雅杰:是的,随着药物的研制发展,一些新药的问世使化疗比以往传统意义上的化疗毒副作用明显降低。对于结直肠癌的病人有三类药物,第一类就是氟尿嘧啶,包括传统的氟尿嘧啶,还有希罗达等等,第二类就是奥沙利铂,第三类就是伊立替康。这些药物的毒副作用不大,基本不脱发,所以对病人外观影响非常小。一般做化疗的医生非常了解每个药的毒副作用,我们化疗之前会把毒副作用进行一些预防性处理,使毒副作用有明显的降低,所以现在即便得了结肠癌也不用担心,现在我们的化疗基本比较温和。
  大肠癌复发和转移有哪些治疗方法?
  主持人:看来科技的发达给人类带来很多福音,其实患者最担心疾病复发和转移,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有哪些治疗方法应对呢?
  张卫:因为现在肠癌发生转移,特别是肝脏的转移或者肺的转移非常常见,可能倒退20年,如果我们一个病人发现肠癌有肝脏转移,可能有些医生会讲回去吃点好的,出去玩一玩就算了。但是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随着手术的进步,药物的进步,现在治疗方法越来越多,所以即使发生了转移或者是复发也不是说没有希望的。比如说肝脏转移,我们现在通常是先进行化疗,现在有新的一些治疗方法,比如靶向治疗,阿瓦斯汀这类的药物加上化疗后治疗效果非常好。有一部分病人向肝脏转移之后仍可以把转移灶和原发灶一起切除,可以提高患者五年的生存率。从大样本的病人统计来看,像肠癌肝转移以后再手术的病人五年生存率甚至有的效果好的达到50%左右,一般在30%左右,这个效果应该是比较理想的。包括肺转移也是,如果是孤立转移同样可以把转移灶切除,使患者生存率提升。如果全面转移只能求助于化疗,有条件加上靶向治疗,减少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存。
  主持人:现在有多种多样的治疗方式,比如把肿瘤杀死或者是饿死,甚至是热死,达到让肿瘤死亡的目的。对于转移性的结直肠癌来说治疗还有什么进展呢?
  张卫:现在进展很多,一个是手术的进展,其实最主要是理念的更新,其次就是药物方面的进展。首先讲手术的进展,如果是直肠癌,局部晚期的或者是局部周围有淋巴结转移的,这些通常不是直接开刀,先要进行放疗、化疗,我们称之为新辅助治疗,目的是使肿瘤缩小,使其降级,使转移灶尽量控制住,这样手术可使病人的长期生存率更好,局部复发率更低。如果出现肝脏转移和肺部转移也同样经过化疗和综合治疗以后争取手术机会,这样可以提高患者的五年生存率。
  王雅杰:对于转移性的肠癌如果病人的状况允许,我们尽量给病人手术的机会,如果病人不能做手术,或者考虑手术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者对病人的打击比较大,我们尽量选择最最有效的治疗,使病人能够获得二次手术切除的机会。什么是最最有效的治疗呢?现在除了化疗我们大家都了解之外,还有一类药物称之为生物靶向治疗,对肿瘤的杀伤能力比一般的更大,在化疗的基础上如果加上靶向治疗病人获得切除的机会更多,如果这个病人获得手术切除机会和不获得手术切除机会相比寿命明显延长,甚至获得二次手术切除和马上手术切除的病人长期生存是一样的,所以病人即便不能获得马上手术切除的机会,也不要紧张,通过最积极的治疗,疗效和第一次手术效果是一样的。除了化疗药物之外,还有很多的生物靶向,现在市场上有两大类,一类是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靶向药物,还有一种是抗肿瘤血管生成,如果把血管阻断,这个肿瘤不能很好生存,阻断之后肿瘤逐渐萎缩、死亡,所以这些药物都可以使治疗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2#
 楼主| 发表于 2013-8-6 15:30:58 | 只看该作者
大肠癌的治疗与术后康复要点2

  靶向治疗可以直击病灶吗?
  主持人:靶向治疗是否像机关枪一样,可以直击病灶?
  张卫:靶向治疗更像一个导弹,所以有的说是生物导弹。
  王雅杰:药物设计的理念就是都打10环,如果10环打不到就打9环,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尽量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主持人:转移性肠癌缩小了,病人感觉没有事了,或者是达到的心理上的期待,感觉挺好的,已经没有病了,是否可以这么轻易不继续治疗呢?
  王雅杰:对于晚期或者我们老百姓叫带瘤的病人,以往化疗的传统观念是一直打到肿瘤长大,现在基于大样本的循证医学的数据,新的理念是如果4到6个疗程结束后可以暂停一下,选择毒副作用小的药物来维持,打打停停,把毒副作用明显的药物降下来,如果病情进展了再选择联合的治疗方案。比如化疗做了一段时间,病情相对稳定了,毒副作用也有一定的显现,可以把主要的联合方案停下来,用一个比较温和的药物如希罗达,服用一段时间使得毒副作用减轻以后,疾病有了进展再重新选择联合方案,在不影响总的疗效或者是不明显影响总疗效的基础上大大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有些药物如果累积的剂量比较高,恢复起来比较困难,比如大肠癌常用的奥沙利铂,如果用时间长了之后会出现外周神经毒性,打打停停可使外周神经毒性明显降低。还有伊立替康使用时间长后,病人会出现长期腹泻,引起电解质紊乱,如果使用打打停停会明显减少毒副作用。生命不息,化疗不止已经被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取代了。
  主持人:那和常规的化疗方式来比较的话,维持治疗是不是没有毒性,或者说非常低呢?
  王雅杰:药物的毒性一般都会有的,只是对患者来说能耐受和不能耐受。有些药物我们认为临床毒副作用比较低,我们可以选择这类药物作为打打停停和打打维持的药,目的就是减少毒性比较大的药物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肠癌患者日常生活应该注意哪些?
  主持人:我再问一下张教授,比如患者的治疗也结束了,也感觉很好了,恢复到一定的情况了,也达到了自己心里的预期,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张卫:肠癌手术之后的病人首先有几点,第一要保持健康、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目前来讲肠癌的治愈率还是比较高的。
  第二,像毛主席讲的,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但是战术上还是要重视敌人。因为肠癌的病人可能有多发息肉的可能,因为肠道里面会长息肉。第二,对于异时性多原发肠癌,切完一个肿瘤之后在剩下的肠道当中可能再长其它的肿瘤,怎么去预防呢?第一是就是定期复查,即使是手术以后,治疗结束以后仍然要定期随访,比如肝脏要检查、肺部要检查,全身的血液要检查,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检查就是肠镜的随访复查,通常要求病人每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另外肠癌的病人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是父母或者你自己得了肠癌以后,一般像子女、亲属以及你以后的子女要有这个意识,不用很担心,但要有这个意识,就是复查肠镜,特别是出现前面讲的症状,要主动进行长期检查,这样可以预防很多疾病的发生。
  主持人:其实一提到遗传性这个问题,很多人就要紧张了,因为有的时候比如说家族史里面或者是旁系家族有一个患者都是很紧张的,有很多人也在想是不是生活条件特别好,经常吃东西大鱼大肉的,饮食非常丰富的人更容易得肠癌呢?我看网上流传一种这样的说法,觉得我是穷人,我每天粗茶淡饭,所以不会得肠癌等等,这样的说法其实挺多的,两位专家有什么看法吗?
  王雅杰:肠癌和饮食的关系比较密切,我们建议健康饮食,什么叫健康饮食呢?
  第一,尽量控制动物脂肪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体育锻炼和运动,过度恐惧癌症也没有必要,如果出现症状还是要奉劝大家,有刚才张教授说的一系列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做相应的检查,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张卫:对,其实饮食不光跟肠癌有关,如果吃得太油腻和荤腥,对心血管系统影响也很大。因为我们很多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特别在术后进行化疗期间营养补充太过分了,有的病人在短期之内一下子体重增加很多,血脂生得很高,我想这也是要避免和预防的,不要过度补充营养,觉得手术以后应该调养,结果使得营养过剩,这也是需要避免的。
  主持人:其实是这样的,现在很多病人做完手术了,恢复得很好,家属心里面也有这个补偿心理,生了这个病挺不幸的,包括很多亲属带很多贵重的补品,让你好吃好喝,或者做一些开心的事情,患者的体重上升很快,这么来说的话这也是一个隐患,患者还是应该合理规范科学饮食?
  张卫:对,还是恢复正常生活,调整正常心态。
  主持人:患者不管怎样,心里还是一个定时炸弹,担心自己复发,再转移,什么时候再看一下,针对这种心病非常多的患者,专家可否再支点招?
  王雅杰:得了肠癌不要怕,大部分病人经过我们的积极治疗都会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得了病之后一定要配合医生做规范治疗,规范治疗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医生一定要选择规范的治疗方案向病人告知,病人也要调整一下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把治疗完成。
  第二,张教授刚才说的,得了大肠癌之后即便治疗结束也要定期进行随访,一般我们建议术后第一年和第二年希望病人每三个月到医院进行随访,我们的检查项目包括体格检查、B超,还有很重要的检查指标就是肿瘤标志物,对于肠癌来讲,肿瘤标志物是CA19-9,癌胚抗原等,必要的时候还会做CT,看看病人除了局部复发之外有没有远处转移。当然每年还需要做一个肠镜,看看是否有局部的复发或者是蕴含着肠癌的息肉,有的话要进行电切和手术,所以有的之后不要恐慌,医生会给我们很多建议。
  张卫:我补充一下,一是定期复查很重要,另外我们可能有些病人前面头两年很积极,但是两三年一过思想放松了,这种情况下我同样建议患者至少每半年要来医院复查一次,肠镜检查我再次强调很重要。像中国等一些很多国家,肠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但是现在美国从2001年以后发病率是逐渐下降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肠镜的普查工作做得好,大概90%以上的肠癌都是从息肉转移过来,如果及时发现息肉就阻断了肠癌发生的通路。
  肠镜检查有必要作为常规检查手段吗?
  主持人:肠镜检查目前还没有纳入常规体检,当大家感觉不舒服,或者从预防疾病的角度考虑是否需要做一个肠镜的检查呢?
  张卫:如果肠镜检查作为常规体检项目应该是可提倡的,特别是40岁以后或者是有一定的症状,虽然痛苦,但是有方法进行缓解。
  主持人:可能把肠镜作为体检项目之一,这样会造福更多的老百姓。
  今天和两位教授谈了这么多,从直肠癌的发病、治疗、转移、预防和后期的用药谈了很多话题,专家也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不能再谈癌色变,面对肿瘤和癌症恶魔,只要听好专家的话,坚持科学、规范地治疗,这些疾病还是能够治好,而且预后效果也很好,可以过上正常人的高质量的生活。
  最后请王雅杰教授和张卫副教授给我们网友做一些寄语,对于电脑前的患者朋友以及非常关心疾病的朋友做一下总结。
  王雅杰:三句话,如果网友出现了大便习惯和大便症状的改变,以及腹泻等等,我奉劝大家到医院就诊,如果是早期,五年的治愈率可以超过90%。
  第二点,即便没有做到早期体检,我们发现了肠癌,做了手术之后还需要后续治疗,大家也不要惊慌,如果可以积极配合医生,我们进行规范治疗效果也非常好,只要你和医生进行很好的配合都可以做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第三点,熬过了冬天,春天就一定会到。
  张卫:各位朋友,我想讲的是即使是得了肠癌,也要有信心,这个信心来源于一个是我们现在治疗的进步,科技的进步;第二是来源于我们目前已有的治疗经验和治疗数据,都提示我们肠癌并不是绝症,而且是可以治愈的,而且可以获得美好的生活,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主持人:谢谢各位专家,肠癌不是绝症,也可以治愈,祝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谢谢!

3#
 楼主| 发表于 2013-8-6 15:32:10 | 只看该作者
大肠癌的治疗与术后康复要点(视频):

http://health.sohu.com/20110801/n315095402.shtml

4#
发表于 2013-8-12 12:04:19 | 只看该作者
肠神经系统重塑的研究进展 等:

http://kaseisyoji.com/viewthread.php?tid=58074&extra=page%3D1

5#
发表于 2013-8-12 12:06:36 | 只看该作者
Nature Medicine:脆弱类杆菌如何引发肠癌 等多篇 :

http://www.kaseisyoji.com/viewth ... &extra=page%3D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2-26 06:18 , Processed in 0.073578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