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114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婚与再婚:高岗两位妻子的包办婚姻(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22 12:5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离婚与再婚:高岗两位妻子的包办婚姻(图)

2011年10月11日10:10腾讯读书

  文章摘自:《高岗传》
  作者:戴茂林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次:2011年4月第一版
  本书简介:高岗离世已经50余年了。他的人生拐点始终吸引着人们去猜测。《高岗传》是作者磨砺了14年的心血之作,力图拂去岁月的灰尘,还原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高岗。读《高岗传》,一定能读出人生的咏叹……



建国初高岗与家人合影
高岗是1938年4月担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书记的。此时的延安已经成为抗日民主的一面旗帜,众多的热血青年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历尽艰辛,涌入延安。
青年,是热血沸腾、蓬勃向上的标志;青年,也意味着阳光灿烂、青春爱情。
当时虽然是残酷的战争年代,但革命圣地延安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一方面,这里汇集了大批中共的精英,他们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斗士,历经土地革命战争的磨炼,跨越二万五千里征程来到了延安,又高举起民族战争的旗帜。这批大浪淘沙的将士是中国抗日战争的真正脊梁。另一方面,追求民主、渴望光明、立志报国的大批知识青年也来到了延安。用毛泽东的话说,他们是中国革命的先锋队,他们所代表的方向,就是中国革命的方向。虽然他们只是一个方面军,还不是主力军,但他们只要与工农这支主力军汇合到一起,就会成为战无不胜的伟大力量。
代表着中国光明与前途的两股力量,在抗日战争的特殊年代,于黄土高坡上的延安交融了。
这种交融不但使中国抗战的力量大为增强,也必然会碰撞出火花,产生出爱情。
高岗,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与结发之妻杨芝芳离异的。
爱情是可以跨越时空、不分民族、不计年龄而超现实展开的,但婚姻是具体的、讲条件的、有缘由的。
1998年11月12日,杨芝芳老人向笔者倾诉了她当时与高岗离婚的情景:
那时高岗已经是陕甘宁边区的领导,经常出席各种会议。我是家庭妇女,又是小脚,外边又来了很多年轻的革命的女同志,所以,高岗提出要分开。记得是王子宜(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厅长)跟我谈的。他说,高岗活动很多,经常出头露面,你是小脚,与高岗一起出面不太合适,最好与高岗分开。我就同意了。分开后,我们还是革命同志,经常有联系,他作报告我也去听。我与李力群(高岗的第二位妻子)相处得也很好。
满头银丝的世纪老人在谈到她人生中唯一的婚姻时,声音轻微,心态沉稳,神态安详,使人置身于历史的真实,回到了那并不平淡的年代,更感到岁月的沧桑在不停地冲刷着人们心灵的伤痕,时间老人会帮助任何人走出悲伤。
高岗与杨芝芳的离异,并非如某些传言所讲,系高岗生活作风糜烂所致,而是与当时的环境、风气、地位有关。当时陕甘宁边区婚姻法已经公布,婚姻自由的新风在革命队伍内部迅速传播。为了革命事业与个人幸福,不少领导干部都与早年的包办婚姻脱钩,与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的年轻知识女性重结良缘。
杨芝芳老人虽然忘记了她与高岗是哪月离婚的,但她记得大致的时间是在毛泽东与江青结婚前后。而我们知道,毛泽东与江青是1938年11月结婚的。
高岗与杨芝芳离异后并未马上结婚,到了1940年,高岗才与时年19岁的李力群缔结良缘。
1940年杨芝芳在延安
1921年12月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县的李力群与目不识丁的杨芝芳不同,1937年来延安之前,李力群是徐州省立女子师范学校的高才生。
抗日战争爆发后,学堂的书桌已经载不下抗日的志向,李力群与几位同学毅然离开家庭,走出校门,辗转来到了西安,并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安排下,来到了延安。
延安是座革命的大熔炉,热血青年在这里迅速成长。1938年,李力群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她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夙愿。
然而,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没有想到,她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考验,在她毫无准备时已经悄然降临身边。
1998年11月12日,笔者在北京李力群的家中第一次采访了这位饱经沧桑的离休老人。未谋面之前,因为在材料中已经知道李力群是1940年与高岗结婚的,所以在笔者脑海中跳跃着的总是一个留着短发、穿着军装、扎着皮腰带的一脸稚气的小八路。
然而,真实地坐在笔者面前的却是一位耄耋妇人。年近八十岁的老人有些耳背,但思维清晰,也很健谈。虽然坎坷的岁月使老人有着高度的政治敏锐,但随着交谈的深入,老人也慢慢地向笔者谈起了她半个世纪前与高岗结婚时的戏剧性场面:
“我十七岁去延安,后进党校学习。有一天,高岗去党校讲党建课。我个子小,听课时始终坐在前面,他可能在讲课时就看上了我。党校学习结束后,陈云就把我留在了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办公室秘书处。当时我很不情愿,我愿意去敌后,我觉得这里的人太土,但组织上的安排必须服从。不久,高岗就带我出差去了安塞,这次出差大约有三四天。出差回来后,毛主席请我们吃饭,是高岗带我一起去的。毛主席请我们吃腊肉,席间毛主席说了许多高岗的好话,让我向高岗学习,而且说,你将来如果能找到这样的对象如何如何。我当时心里就一惊,因为那时候我见到高岗就害怕,他样子很凶,又是大首长,但毛主席的意思我已有所觉察。又过了几天,王明、王若飞、习仲勋等人又请我和高岗吃饭,还请周围的一些小姑娘吃枣,并说今天就是结婚的日子。一听这话,我撒腿就跑,一直跑到了延河边。但这时王若飞找到我说,你学过党建吗?党员要听党的话,这也是党的安排。他劝我回去,但我当时还是没回窑洞吃饭。”
“就这样。我们没有任何感情,一天也没恋爱,就结婚了。结婚后,高岗半年内不准我下山,怕我见到同学们。后来,我曾经对陈云等人说,是你们把我强配给他的。不过,结婚后他对我还不错。”
李力群
真让现代青年男女们无法想象,为追求民主、自由而来到延安的李力群,却“遭遇”了这样一场“包办”婚姻,竟然在“一天也没恋爱”的暗箱中被“操纵”成婚。
不过,这并非是一场封建的包办婚姻,只不过带有浓厚的现代政治色彩。这种政治色彩足足伴随着李力群度过了坎坷的半个多世纪。
李力群与高岗结婚后,虽然半年内未被准许下山,但“下山”后,先后担任了陕甘宁边区党委秘书处秘书、延安柳林区党委宣传科长、区委书记、县委委员等职务。一直到1945年10月高岗离开延安去东北,李力群始终与高岗战斗在延安。

01300000478705129552786079877.jpg (10.21 KB, 下载次数: 98)

高岗

高岗

U617P112T3D436095F48DT20130315111409.jpg (30.07 KB, 下载次数: 101)

高岗

高岗
2#
 楼主| 发表于 2013-3-22 13:32:40 | 只看该作者
毛泽东1954年谈高岗私生活:他有许多女人

2013年03月22日09:44    来源:人民网-文史频道




开国大典上的周恩来、高岗、毛泽东和朱德(资料图)

本文摘自《红墙见证录:共和国历史人物留给后世的真相》,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

1954年1月2日,毛泽东在杭州会见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捷沃西安和苏联驻华大会尤金时,谈到秦灭楚的历史故事,说中国可能要出乱子。暗示高岗、饶漱石的反党活动可能对党和国家的稳定和团结构成威胁。

苏联有关档案解密后,使我们对毛泽东的谈话有了更多的了解。尤金回忆说:“谈到中共内部情况时,毛泽东说最近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现象。有某些人想挑拨政治局委员之间的关系,有人想对某些政治局委员的偶然失误与错误找出规律,从而贬损他们。毛泽东说,我们现在还在研究这问题,始终牢记党员的团结是解决它面临问题的关键。中央现正就党的团结一致制定专门文件。这个文件不会公开发表。在今后两三个星期内即可完成这个文件。毛说在完成这个文件后,他会下令向我通报其内容。 ”

2月1日,杨尚昆向尤金提交了关于党的团结问题的文件,这份文件将在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讨论,并形成决议。第二天,刘少奇和周恩来向尤金做了详细通报,点了高岗的名,相当详尽地谈到事件经过:高岗的罪名是派性,有野心,过分抬高自己在中共党史上的军事统帅地位,诬蔑刘少奇等;高可能承认错误,但可能不是真诚的,也可能以自杀威胁党。周恩来还说“贝利亚事件迫使我们特别注意在党内提高警惕”,并将高岗事件与贝利亚事件相提并论。 2月13日,即在全会结束后几天,刘少奇和周恩来又向尤金做了一次高岗问题的通报。他们说高的问题比饶的问题严重,因为他没有真诚悔改之意,并仍以自杀相威胁。高承认想推翻刘少奇,但声称他并无意占据仅次于毛的位置。作为悔过的姿态,他表示准备离开领导岗位,成为普通公民。但是党认为高没有做认真的坦白,必须再开一次会给他机会承认错误。

几周后,毛泽东再次与尤金会面。一开始,毛泽东否认外国传说他在杭州期间病重,将为高岗所取代。然后他讲述了批判高岗的原因。尤金回忆说:

“毛继续按照他谈到高岗时的思路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他感到党内党外都有什么不对劲。有一种地震正在发生的感觉,一会儿这里有震感,一会儿那里有震感,但就是说不出震中在哪里。去年6、7月这种感觉特别明显,那时中共中央正在召开有关金融和经济事务的会议。然后自7月到12月,越来越明显感觉党内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中央委员会,另一个看不见,在地下。在党内,这种震感特别强烈。12月24日以后,在政治局讨论这个问题后,许多问题澄清了。我们现在知道这种震动来自哪里,但这并不是说,在别的地方不会发生地震。 ”

毛泽东对尤金谈到,高不仅是个阴谋家,还有别的理由使他不信任高:“在个人生活上,高岗是个荒淫的人,他有许多女人,现已明确其中有些人是敌对分子。现在中央正设法多方明确高岗是否与帝国主义分子有联系。 ”

3#
 楼主| 发表于 2013-3-22 13:33:24 | 只看该作者
毛泽东1954年谈高岗私生活:他有许多女人【2】

毛泽东在下面的谈话里,隐约指摘了苏联。尤金忆道:“毛泽东继续说,高岗因贝利亚事件飞赴莫斯科,回来后变得异常活跃。特别发人深省的是他从莫斯科回来后,从不对人谈到苏共决议中的两条极为重要的段落,即宣传个人崇拜的危害和党的集体领导的必要性。有特别意义的是,高岗从莫斯科回来后,没有回家,立刻去各省党的工作者因公来京下榻的北京饭店,开始对他们做工作。……毛察觉到高岗与科瓦廖夫(苏联在华总顾问)之间建立了友谊。他问我,你是否看过科瓦廖夫写给斯大林的信。我回答说,我没有见到信,但斯大林同志对我谈起过这封信。毛说他有这封信,可以给你看。在这封信里,高岗等于说在中共中央里,除了高岗外,没有一个同志是好的。高岗对科瓦廖夫说中央有些同志可以定为亲美,而其他人则是反苏。 ”

毛泽东的话传达了一个意思,那就是今后不会容忍对党的不忠诚,也不希望苏联再干预中国的事务。

虽然高岗于1954年8月自杀,10月,赫鲁晓夫到北京去改善中苏关系。但在1955年3月毛泽东与尤金谈话时又谈到高岗。尤金报告说:“在这时,毛提出高岗可能与贝利亚之间有阴谋,贝利亚的代表到东北会见了高岗,但高岗没有向中共中央报告。毛同志说高岗可能通过贝利亚与英国人有联系,他当时正在认真地研究这问题。 ”

两个月后,毛泽东与尤金再次提到高岗的私生活和与苏联的关系:“高岗是没有道德的人,想要夺权……他说他接近一个神秘人物张门远(音译),使张成为他自己与苏驻沈阳总领事之间的联系人。 ”

这次谈话是5月25日,也是毛泽东与尤金最后一次谈到高岗事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16 06:10 , Processed in 0.240826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