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这13个自闭症娃找个合适安静的新“家”
来源: 新文化网-新文化报 2011-09-27 02:46
新闻回放:
在吉林大学南湖校区家属宿舍院内的一所幼儿园内,有一家潜质拓展训练中心,里面都是自闭症儿童。今年6月,因为幼儿园要重新装修,孩子们必须搬出幼儿园。训练中心负责人李艳红希望好心人能帮助这些孩子,让他们有新的训练场所。
11月末,潜质拓展训练中心和幼儿园的合同就到期了,到时,李艳红必须带着她的13个自闭症孩子离开这里。为了找到合适的新“家”,她几乎每天都在走街串巷,可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有限了。李艳红不想因此放弃这些孩子,孩子们也需要她。
困境
三年合同还有俩月到期
41岁的李艳红说话时很温柔,这是她长时间和自闭症儿童们在一起养成的习惯。她不化妆,没有时髦的衣服,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这些孩子身上。
昨天,她和记者见面时,几欲落泪,“我这时的心情就像掉进河里抓住了一棵救命的水草。”
2003年,她做了一名特教老师,开始接触自闭症孩子。给别人打工,有时看到一些弊端,她也只能在心里憋着。“我后来就想办一个最好的班,把之前的遗憾弥补一下,可这几年干下来,就像被扒了几层皮。”
2008年,她建立了这家潜质拓展训练中心,和一家幼儿园合作,用幼儿园的场地,按照学生的多少交费,合同期限三年。目前,这里共有13个孩子,每个孩子拥有一名老师。
如今,这家幼儿园生源多了,她的13个孩子成了“多余”,今年5月,幼儿园表示不再续约,11月末,必须搬离这里。
爱心
自闭症孩子说句“气死你”,她都要乐死了
听到“傻子班”好脾气的她怒了
在幼儿园里,她带的班级被命名为“感统班”,全称是感觉统合训练班。六七十平方米的训练室里,每个孩子身边都有老师陪伴。一个孩子站在那里,老师手里拿着他最爱吃的糖,不停地重复着下面的对话,老师问:“这是什么?”孩子回答:“糖。”老师又问:“想要吗?”孩子还是继续说:“糖。”老师告诉他:“想要。”孩子依旧重复“糖”字。
老师嗓子都有些沙哑,李艳红说:“这是我们的‘职业病’,有时为了教孩子一个字,老师一天可能几千遍上万遍不停地重复说话,嗓子能不哑吗?”
她爱孩子,最不能听到有谁说她的孩子不好。前几天,一个老师跟她哭诉:“有人说咱们是‘傻子班’,他们怎么能这样啊?”
李艳红这个好脾气的人怒了,去质问那个人,“你为什么这么说话?谁愿意生这样的孩子,你知道这些家长有多难?我们的孩子不傻,你不要这么说他们!”说完,她痛哭失声。
“没有爱心的人做不了这行。”李艳红说得很肯定,她的老师几乎都当了妈妈,她认为只有做了母亲,才能真正体会到母爱。
家长和孩子都需要她
家里有个患自闭症的孩子,就像塌了一片天。但这些孩子的父母往往在别人面前还要伪装坚强。李艳红说:”一位母亲把孩子送到我这里时,抱着我痛哭流涕,她说:‘我太难了,帮帮我,帮帮我的孩子。’她说得那么无助,听得人心都碎了。”
男孩壮壮在训练中心接受过训练,目前已经康复。他的妈妈在来信中这样写道:“经过你们短短八个月的训练,我儿子的进步是全家人没有想到的,从没有语言到能表达自己的需求,从大喊大叫的暴躁脾气到现在能认真地在课堂上独立听课,这是我们曾经在梦里才能实现的愿望。八个月后,当我带着壮壮回到农安的家时,全家人看到孩子的变化,壮壮的奶奶哭了,爸爸也流泪了,这是我们全家期待很久的了,此时是全家人最幸福的时刻。”
孩子说“气死你”她乐了
孩子的一个小小进步,都会让老师们欣喜若狂。豆豆在这里训练两年了,康复回家,现在正在读学前班。李艳红经常会给豆豆打电话,豆豆会给她读小段课文,虽然有时也会上句不接下句,但在她眼里,孩子进步太大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