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1-7-13 21:28:13
|
只看该作者
与周总理最后一次相见、最后一个军礼敬给老战友
1975年1月13日至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已是89岁高龄的朱德主持了开幕式。周恩来带着重病在会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重申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两步设想。
朱德在这次会上继续当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他在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说:“在庄严的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我们被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党和人民委托我们贯彻执行宪法规定的职权,责任重大,任务很艰巨。我们一定要刻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勤勤恳恳地努力工作,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1975年7月11日,朱德正准备到北戴河休养,身体稍稍恢复的周恩来一边在病房内做“八段锦”运动,一边让卫士高振普打电话,请朱老总在去北戴河之前先来见见。
几天前,朱德曾经想去看总理,但因为总理当时的身体不太好,不愿让年近九旬的朱老总看到他在病榻上的样子,就没有去请他。当时,朱德也不想影响总理的正常治疗。当得知朱德去北戴河需两个多月才能回来,周恩来担心到那时自己的身体条件不会比现在好,于是热情地向朱德发出了邀请。
这天下午5时50分,朱德走进总理的会客厅时,看见周恩来已经换下了病号服,并且远远地迎了过来。
朱德紧紧握住周恩来的手,声音有些颤抖:“你好吗?”
周恩来回答说:“还好,咱们坐下来谈吧。”
朱德的动作有些迟缓,当卫士走过来扶他坐到沙发上时,周恩来关切地问:“要不要换一个高一点的椅子?”
朱德说:“这个可以。”
朱德同周恩来交谈了20多分钟。周恩来知道患有糖尿病的朱德有按时吃饭的习惯,为了不耽误朱德吃饭,6时15分,两位老人依依不舍地握手告别了。警卫员搀扶朱德上车后,周恩来一直深情地目送汽车远去。
朱德同周恩来有着半个多世纪的深厚情谊。1922年,朱德在德国由周恩来和张申府介绍入党。50多年来,他们曾经一起度过了无数个生死与共的日日夜夜。朱德万万没有想到,这次竟是他同总理之间的最后相见。
1976年1月8日,为党和人民鞠躬尽瘁的周总理病逝了。
当时,朱德的身体也不好,才出院不久。组织上怕朱德悲伤过度,没有立即告诉他总理病逝的消息。
当天下午,朱德还接见外宾,接受比利时新任驻华特命全权大使舒马克递交国书。回来后,康克清想让他对总理逝世有个思想准备,便慢慢地对他说:“总理病情最近又有恶化。”朱德听了后,沉默了一会儿,说:“不会吧,他的手术做得很成功,怎么会这么快就恶化了呢?”
到了晚上8点,收音机里播出周恩来逝世的讣告,朱德惊呆了。尽管他已经知道周恩来病情恶化了,但还是无法接受总理逝世的事实。听着收音机里不断传出的哀乐,看到家人个个泪流满面的样子,他才肯定这一切是真的了。眼泪从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流了下来,滴落在衣襟上。他坐在沙发上,沉默了很久……
工作人员告诉朱德,总理临终遗言是要把骨灰撒在祖国的大地和江河里。这时,朱德说:“过去人们死后要用棺材埋在地里,后来进步了,死后火化,这是一次革命。总理为党、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是一个真正的彻底的革命家。”他一边说,一边流泪,还问:“你们知道总理的革命历史吗?”大家说:“知道一点,看了一些别人的回忆。”“你们应该了解总理的革命历史!”说着,朱德就开始讲周恩来革命的一生。当时,家人怕他过分伤心,身体受不了,没有让他说很多,但他仍不时自言自语:“你们知道总理的革命历史吗?”他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
1月11日上午,年迈的朱德拄着手杖站在周恩来的灵床前,老泪横流,低声呼唤:“恩来!恩来!”
朱德鞠罢躬,又挺直身躯,缓缓地抬起颤抖的右臂,庄严地向周恩来行了一个军礼,然后被人搀扶着蹒跚离去。
向周恩来遗体告别时,朱德一路上都在掉泪。在车上他就要脱帽子。回来后,他一句话不说,也不思茶饭。
周恩来的追悼会就要举行,秘书见朱德悲痛过度,连续几天彻夜不眠,身体特别虚弱,怕他撑不住,就征求他的意见:“去不去参加?”他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马上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可是,就在要上车出发的时候,朱德却两腿软得厉害,怎么也站不起来了。这使他非常不安,坐在沙发上难过地叹气:“唉,去不成了!这怎么对得起恩来?”猛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连忙吩咐说:“快把电视机打开!就是坐在家里,我也要参加这个追悼会。”
电视机打开了,朱德怀着对老战友的哀思,随着低回的哀乐,眼含泪花,送走了那系着黑纱的灵车……
最后一次外事活动
有一段时间,广播里说“邓小平是天安门事件的总指挥、黑后台”,朱德对此不屑一顾,他问康克清:“你知道小平同志住在哪里吗?”康克清摇摇头。朱德说:“现在,他连自由都没有,他出得来吗?说他是天安门事件的总指挥,碰到鬼了!”
有一次朱德同江西省委常委刘俊秀谈话,针对江青一伙的倒行逆施,愤慨地说:“别听他们‘革命’口号喊得比谁都响,实际上就是他们在破坏革命,破坏生产。不讲劳动,不搞生产,能行吗?粮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没有粮食,让他们去喝西北风!”
天安门事件后,“四人帮”借机大肆镇压革命群众,使国家局势变得很复杂,国民经济遭到更严重的破坏。朱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不顾身体虚弱,带病坚持工作。由于过度的紧张和劳累,他的肺炎复发了。但他毫不在意,照样工作,照样会见外宾。
这年6月21日上午,按照有关方面的安排,朱德要会见澳大利亚联邦总理马尔科姆·弗雷泽。1975年11月在竞选中获胜的弗雷泽,在担任总理后便选择了中国作为重要的访问对象。
这天早晨,朱德起床后,感到身体不太舒服。家人劝他立刻休息,不要再工作了。朱德听后摇了摇头:“这是党安排的工作,我怎么能因为身体不好而随便不去了呢?”
吃了药后,朱德上午按时来到人民大会堂。当他踏进大会堂,来到迎宾厅时,却没见往日那种迎宾的气氛。会见的时间到了,不知什么原因,仍未见到外宾。朱德只好在休息室等候。后来才被告知,会见的时间推迟了。因为马尔科姆·弗雷泽总理把会见的时间推迟了。外交部竟然没有把这事事先告知委员长!
不知不觉,将近1个小时过去了,马尔科姆·弗雷泽总理的车队才缓缓向大会堂驶来……
朱德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次会见弗雷泽总理竟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外事活动。由于在开放冷气的休息室里等候了太长时间,回到家中他便感到身体不舒服,有些咳嗽,伴有低烧。后经医生诊断,是患了感冒。到了25日晚饭后,他又出现了腹泻。医生建议他立即住院治疗。朱德想到次日要会见外宾,坚持说:“不要紧,等明天我会见了外宾,再去住院也不晚。”他执意要参加了外事活动后再去看病。但是,因为身体十分不适,经康克清和保健医生极力劝说,朱德只好住进了北京医院。从此他没有再接见外宾,外事部门对会见的有关安排都作了调整。
尽管会见的时间比较短暂,但是,朱德在弗雷泽总理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朱德逝世后致电中国领导人的唁文中提到:“对于他的逝世,我个人感到格外难过,因为仅仅两周以前,在我访华期间,他热情地接见了我。由于朱德对建设新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将为人们长久怀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