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6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复旦大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28 18:3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又是一年春好处,风绿复旦园。繁花临水照,云树傍楼生。

  隔着校门的蓝天下,毛主席雕像背手而立;进门左侧,望道广场上,鲜花簇拥着是老校长笑容中对复旦的无尽牵挂。一本《共产党宣言》,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变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这里记载着复旦人铁骨铮铮、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光华大道”,林荫直路,东西横贯,树影斑驳,往来人群,轻衣薄衫,神清气爽,快意昂然,宛若新生。

  直道尽头,是镌刻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墙,往深处行进,相辉堂含笑静立,承载岁月尘埃,却不过云淡风轻。那些建于烽火年代、青瓦白墙的古老建筑,几经修葺,一砖一瓦皆成历史。

  回首,谁人能解昨日之艰辛?1905年的复旦公学,借吴淞提督行辕为校舍,六载办学艰辛,最后终结于辛亥革命时的战火纷飞,校舍被占,迁校无锡,月余返沪,无处可居。

  谁人敢忘往昔之流离?从徐家汇的李鸿章祠堂到江湾校区的初立,从抗战内迁转战庐山再迁重庆到上海补习所四迁之苦,广阔的中国土地承载着复旦师生艰难但执著的脚步,而不畏困苦、继续教学的复旦师生肩上却承载着一份不屈不挠的民族自信。

  在这里,李登辉校长“团结、服务、牺牲”的训诫,时时在耳边响起。“热爱国家、奉献社会”的精神,百余年来一直贯通在复旦的脊梁里。从邵力子敲响的上海“五四第一钟”,到梅汝璈在远东国际法庭上的义正辞严;从长眠于重庆歌乐山的复旦烈士,到奋战在抗美援朝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从为研制“两弹一星”而“消失”的李郁芬,到把自己的身心和执著的理想融入澜沧江水的马骅,百余年来的复旦人,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实践着经世救国的庄严承诺。

  抚慰过多少病痛学子的佩琳院,书声花香飘然的紫薇径,李登辉先生每天走过的滕佩路,围满脑袋的中央海报栏,熙熙攘攘的食堂街……消逝了的,并不就此湮没,反而久远地活在曾一遍遍与之擦肩或深交的复旦人心中。

  原本飞檐的简公堂,也曾废墟过的登辉堂(今相辉堂),青瓦白墙雍容典雅的子彬院,紫柱画梁镂雕大门的松德堂,叠山枕水曲径通幽的燕曦双园,闹中取静中西合璧的周家花园……存留的,并不因此荒废,在复旦人心中,那里印着复旦精神和传统的痕迹,是过往颠沛与今日兴盛的见证。

  横跨上海的“一体两翼”,气若长虹的“正大体育馆”,双子并立、挺拔如剑的“光华楼”……新生的,并不因此寂静,总是吸引更多新鲜血液,升腾出一派热闹景象。来来往往、此消彼长。

  在这里,复旦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在这里,复旦大胆革新招生制度,实行自主招生政策;在这里,复旦敢为天下人先,率先建立复旦学院、推行通识教育、设立核心课程……这里铭记的是复旦一直秉承的大胆创新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一所大学、一座校园,延绵百余年。能够说故事的不仅只是白鬓老人、不只是脆黄书纸,还有那些与世代复旦人相厮守的亭台楼阁园。

  枫叶绚烂、茶花明艳、樱林璀璨、梧桐婆娑、松柏苍翠……当所有美景热闹囊括于一座校园;惊叹、感慨、流连、想念、向往……所有情感尽情融会于一座校园;当斑驳的历史积累成厚重的底蕴、当颠沛的迁徙锻造出不屈的精神,当卓越与创新铸就出今日之辉煌,复旦园还留有更多、更大的空白交付于明日、未来书写。

  为谁盛放花满路,数载复旦,久得春风沐,携手朝朝同暮暮。今宵把酒盈杯祝,悠然无我,旦复旦兮心如故,咏歌一曲真情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20 01:23 , Processed in 0.073993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