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10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旦大学校友朱培坤:小麦“娶”玉米 后代甜又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4 11:08: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复旦大学校友朱培坤:小麦“娶”玉米 后代甜又糯


2010-03-12 08:45:35    



  豌豆-玉米的后代。



  种植在陕西蒲城盐碱地上的大米草-玉米。



  小麦与玉米杂交的后代。

  深圳本土科学家潜心研究染色体杂交20余载 新型杂交农作物终获农业部认可

  你能想象小麦和玉米杂交出来的后代究竟是什么样子吗?你想知道豌豆和玉米的后代是什么味道吗?深圳科学家朱培坤正在龙岗一间实验室内培育这些你从未见过的农作物。朱培坤通过把一种植物细胞中染色体导入另外一种细胞,产生新型的杂交染色体,从而培育出新品种。目前为止,已培育出近百种新类型植物。

  复旦大学校友朱培坤也因此成为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让其感到欣慰的是,他的研究成果终于在不久前得到了国家农业部的认可,其培育出来的水稻-玉米获得了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这种方法,朱培坤还把耐盐碱地的大米草和玉米进行染色体杂交,这样培育出的作物可以在白花花的盐碱地中长出来。目前,这种作物正在陕西蒲城县40亩盐碱地进行推广。

  初衷:

  为了救治“上海青”

  对于杂交,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如家喻户晓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然而,我们平时看到的杂交,都是同一物种的不同品系之间进行的杂交。不同的是,朱培坤研究的是跨物种染色体杂交,他也被称为掌握该技术的“第一人”。

  复旦大学校友朱培坤告诉记者,他对染色体杂交的兴趣还得从1982年上海青菜受到病毒性疾病的侵害说起。

  “当年上海青受灾很是严重,不得不从外地引进大量青菜,这也造成了上海人吃青菜非常难、非常贵的局面。”当时还是复旦大学生物系一名教师的朱培坤领受了为青菜抗病毒这一课题。

  朱培坤说,在研究过程中,他突然之间有个想法,那就是能否改变蔬菜的遗传结构,从而使病毒无法侵害上海青。“因为我发现,蚜虫是所有病毒的载体,而蚜虫最害怕闻到大蒜的味道。因此,我认为青菜一旦能带上大蒜味,便能够轻松驱除蚜虫了。”

  想到就做,朱培坤于是试着将这两种毫不相关的物种进行染色体杂交。“青菜和大蒜是两个‘非亲非故’的物种,要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就像把油和水融合在一块那样难。”朱培坤说,“于是我就想到了尝试染色体杂交,这还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朱培坤告诉记者,虽然外人都在对他的这项尝试冷嘲热讽,但他自己一直坚持着这项工作,不断的失败,不断的尝试。“直至一年后我离开复旦大学,这项工作才暂停下来。”

  成功:

  特异农作物横空问世

  朱培坤并没有放弃跨物种染色体杂交试验,到了深圳后,他更是放开手从事这一研究,并且是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百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朱培坤首先选取的研究对象是豌豆和玉米,因为他觉得豌豆的性状比较明显,这样更利于实验观察。他告诉记者,具体的操作过程是,他将豌豆的染色体剪切一块导入到玉米染色体中期的玉米细胞中,进行染色体杂交,形成具有杂交染色体的玉米细胞,从而获得既具有豌豆形状,又具有玉米形状的新类型植物豌豆—玉米的种子。

  经过长时间的潜心研究,朱培坤终于成功了。“当我看到培育出来的植株,我兴奋得不得了,我知道我成功了。”朱培坤说,为了染色体杂交成功这一天,他等待了20年。

  那么,这种新植物能否食用呢?百绿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当时请到武汉大学的相关研究机构,对豌豆-玉米的营养成 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其蛋白含量比玉米高,两者的营养得到了很好的结合。

  豌豆-玉米培育成功后,朱培坤又开始了培育起小麦-玉米,同样获得了成功。记者在朱培坤的实验室看到,小麦-玉米的外表虽然与玉米十分的相似,但仔细一看,却有很大的不同,其玉米粒的性状已经完全改变,接近小麦的性状。

  而在百绿公司,记者看到了更多的染色体杂交新品种,如矮小的黄豆-玉米苗,果实呈黑色的芝麻-玉米等。

  “每培育成功一种新的植物,我都是第一个试吃着,不仅要尝其口感,还要分析其营养。”

  推广:

  盐碱地亩产400公斤

  朱培坤的实验室还只是一个剪影,而远在陕西蒲城县,朱培坤种植成功的“大米草—玉米”已经开始在盐碱地里种植推广。

  “盐碱地由于过高的盐碱成分,无法种出庄稼,而大米草特别耐盐,还耐水淹。”朱培坤说,“我就琢磨着能否通过将大米草与玉米进行染色体杂交,获得新的玉米品种,让其可以在盐碱地里种出来。”朱培坤说。他还告诉记者,大米草总体来说营养丰富,并且它和玉米的营养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所以杂交获得的大米草—玉米,其总体营养水平也将得到提高。

  如今,朱培坤的染色体杂交技术正在陕西蒲城的40多亩盐碱地进行推广。

  据蒲城县农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县有着大片的盐碱地,它们长期都处于荒芜状态。如今,当地农民们采用朱培坤的染色体杂交技术所培育的玉米自交系品种,与现有的玉米自交系普通品种进行有性杂交,一共制出600多个杂交品种,并已经选择出了40多个具有经济价值的杂优品种。

  记者了解到,去年蒲城县种植朱培坤的染色体杂交玉米达到40多亩,其中种植在盐碱地中的大米草-玉米产量已经达到了亩产400公斤。

  此外,朱培坤研究的大米草—水稻在山东东营近海花斑盐碱地上种植成功,目前亩产净重746斤。

  新“作品”:

  “南瓜—黄瓜”将问世

  朱培坤研究的染色体杂交项目一直备受争议,但他自己只管潜心研究,并相信这一项技术终会获得世界的认可。

  让朱培坤欣慰的是, 他培育出的水稻-玉米在不久前还获得了由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签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证书号:20092453),而他的小麦-玉米也已经通过审核,即将获得证书,这些都使他多年来潜心发明的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获得的新品种得到了肯定。

  “不管怎样,我的大米草—玉米可以在盐碱地上种植并获得不错的收成。”朱培坤如是说。他表示,将通过染色体杂交,创造出一些更为奇异的植物,或不怕洪水,或不怕干旱,从而达到服务人类的目的。

  朱培坤还向记者透露,他最近又有“新作”,那就是把黄瓜与南瓜进行杂交。这样不仅可以使黄瓜长得更“大个”一点,而且可以使其吃起来口感更甜。

  他表示,目前,这一品种还在培育阶段,并已经长出了小苗,如果顺利的话,很快便能结出果实。 (广州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2-1 17:03 , Processed in 0.107318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