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11月05日 来源: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近年来,中国与苏丹的友好关系快速发展,引起西方的嫉妒和猜疑。不过,据作者实地考察,在苏丹工作和生活的中国人,并非像某些人宣称的那样满怀政治野心;事实上,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只是朴实的农民,远涉重洋来到条件艰苦的异乡,不过是为了谋求生计。
喀土穆郊外的中国农场
干燥的田地里生长着几簇绿色的菜苗,坑洼不平的土地一直延伸到天际。6月的天气骄阳似火,即使在苏丹首都喀土穆郊外的这个小农场的某处阴影里,气温也有50摄氏度。四面墙,一个屋顶,就构成了一栋水泥宿舍。杜福军(音)和晁保国(音)看到我们过来,什么也没问就打开了门。
杜与晁都是43岁,与其他20多人为中国河南省的一家农业公司工作。“还会有更多人来。”晁说。房间的地上放了两张沙发床,天花板上有个电风扇在呼呼地转着。角落里放着台电视机,正播放着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卫星节目。随行的翻译林小姐就随便地坐在床上。8年来,在这块似乎只有地底深处的东西才吸引人的土地上,这些中国农民到底都能干些什么呢?
“在这里干活非常不容易,连水都不够用。”姓晁的抱怨。
“那啤酒呢,你们能喝到吗?”
酒在苏丹是被禁止的东西。“有时我们能弄到一点啤酒……”我注意到,在林小姐做翻译的时候,这两个男人的眼睛一直盯着这位仿佛从天上下凡到他们这间破屋里的小公主。杜与晁两个人都有老婆,每个人都有两个孩子。但他们的家人并不在这里,他们只能在“公司允许我们回去”的时候才能见到家里人,也就是说每两年才能回家一次。
收入是在家乡的10倍
那么,他们是怎样与农场里的40多个当地工人相处的呢?“他们每天要祈祷5次,最初我们都感到十分惊讶。”晁犹豫了一下,“这么说吧,我觉得他们有些懒。”中国人不会讲阿拉伯语,苏丹人连一个汉字也不懂,他们之间惟一的交流方式就是用手比划。
“你们都种什么?”
“中国蔬菜。”
“苏丹人喜欢吃中国蔬菜吗?”
“不,苏丹人不喜欢!我们种这些菜都是卖给来这里工作的中国人的。”
林小姐补充说:“苏丹有很多中国人。”具体人数有说1万的,也有说6万的。他们甚至在喀土穆组织了一个小型篮球联赛,并在中石油办公地成立了一家卡拉OK俱乐部。中国人有他们自己的旅行社和卖进口食品的超市——紫荆中心。他们通常不吃当地的食品,于是便在苏丹生产蔬菜,带来的收入十分可观。
“我们在河南一个月赚2000元,在这里却能赚上这个数的10倍!”两位中国农民拍着大腿高兴地说。按照我们的向导穆罕默德的说法,在北部建设水泥厂的中国工人会赶500公里的路到喀土穆购买蔬菜。这成百上千的中国农民或许能够证明,在所有非洲国家中,苏丹是中国人感到最像自己家园的地方,也是中国影响力最强大的地方。
“一幕大漠深处的活剧”
在“中国农场”外,炽热的温度稍稍有所下降,但天气依然干燥。杜和晁想要带我们参观一下他们的农田。但我们一出门,就碰上了穆罕默德的叔叔阿明·阿卜杜勒瓦哈卜·阿瓦德。他显得非常生气,责骂中国人不该往地里扔塑料袋。“我已经跟他们说了无数遍不要往地里扔这些东西,这样会毁了土地的。”
阿明大叔是化学博士,以前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大学教书。这回,他趁林小姐在的机会又斥责了这两个看着地面期盼下雨的中国农民,但仍没有就此消气。他俯身抓起一把土,试图握住这些从指缝里不断流出来的东西:“这是沙子,懂吗?你们都说这土不好,却不知道得往里面掺些软泥,否则作物长不好,懂吗?”
真是一幕大漠深处的活剧。当两位中国农民转身要走的时候,阿明非得拉着我给他作证。“我租给他们15费丹(约63000平方米)的土地,每年租金才10000美元。这可真不贵!但他们完全只凭着自己的经验干,还抱怨土地不行!”
是的,我们很清楚,此处的地价之所以如此便宜,正是因为这里是非洲的苏丹,有的是土地:这个国家的面积是法国的5倍,却仅有4000万人口。(节选自《中国的非洲》)
(米歇尔•伯雷,译者:孙中旭、王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