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6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落世界的“中国科学家部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17 09:1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散落世界的“中国科学家部落”

2009年07月10日 15:16:14

    我们知道国内有“北漂一族”,而从国际范围看,在世界各地的“中国科学家部落”应该是全球中的“北漂一族”,只是他们的身份是学者或科学家。

    2001年12月,在阳光明媚的布里斯班机场,大姨的女婿何新华和女儿老畅开车把我接到了他们家里。这是一座两层楼的简单公寓,楼上住人,楼下是车库。附近就是澳大利亚著名的大学——昆士兰大学。住在周边的中国人基本都是些有着博士头衔的中国科学家。我们先称他们的居住地为“博士村”吧。

    何博士是个思维速度和语速同样快的人。上到中国社会近期的变化,下到怎样做何氏的酱猪蹄,他都非常在行,说得头头是道。但何博士的职业是植物学家,当时的主要研究项目是桉树。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到加拿大做学术交流后,他就开始了和包括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各大学的科研项目合作,每个项目长到几年,短到半年。如果不能得到续聘,在每个项目结束前的半年,他又开始在互联网上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再次拖家带口地奔赴下一个国家。

    不仅是何博士一家人如此。来自沈阳的金属材料专家韩博士,来自武汉、来自河南的计算机软件、化学生物等各路专家,似乎都过着这样近乎漂泊的生活。

    他们在国外,大都处在世界最先进的科学学术领域前沿。周日,何博士会把我们带到他在昆士兰大学的实验室里,热情讲解他所从事的具体研究项目。实验室窗外绿树成荫,室内有各种各样的瓶瓶罐罐和精密仪器。休息室内有咖啡机、微波炉等设备。何博士是个对孩子特别热情的人,他不时会打开一瓶又一瓶的大玻璃瓶,让他的听众用手放在气体的上方去尝试,并和他们详细讲述这个气体的特点。

    他也非常敬业。早上,你可以看到他一边做早餐,一边打开半导体收听当地的英语广播,并跟着英语语速边说边干;他经常是拎着饭盒到实验室,就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有时候为了一个数据,他要不辞辛苦地在实验室反复试验。星期天有时都要搭进去。

    在我回国的8年时间里,他曾经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做过5年研究,在日本做了2年,又回到了澳大利亚,但城市却变成了佩斯。

    两天前,我听说他又和美国的大学开始了新的合作。总之,全球哪里有项目,中国科学家都会很快在周边形成一个新的“部落”。

    前两年,应中国农科院邀请,他回国讲课住在了我家。他在农科院的讲课受到了学校和老师的普遍欢迎。农科院给他开出高的年薪,还给他一套3居室的住房想邀请他回国。这样受重视受欢迎的原因就是他多年在国外所掌握的第一手的前沿科技信息。

    国内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优厚的条件显然是触动了他。他终于说可以考虑北京的安排。但因为妻子早已脱离了国内单位,女儿又在美国读书,可能是为了更自由的学术交流和出入境的便利,也许是他们早已习惯了这种全球旅游的生活方式,最后他们还是选择了澳大利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些跟随科学家父母转战全球的孩子们。他们的英语水平完全可以和当地孩子一样,但讲起中文却是各有各的味儿,一个满口流利英语的孩子,讲起中文可能会瞬间变成了满口河南话、四川话或是东北话。

    那些随丈夫出国的家属,多半都辞去了国内的工作,她们除了参加当地政府举办的各种移民英语培训课外,也会到城里的小商摊、寿司店或中餐馆打工。为了节省开支,大家周日要集中到批发市场采买肉食、水果和蔬菜。回到家后各自分配。

    何博士告诉我,因为当时他们还属于在读学生身份,所以生活自然艰苦些(年龄虽大,还在读博,主要是为了拿当地身份)。

    在澳大利亚,我还见到了何博士家的朋友,一对来自四川的中年夫妇。女的在华西医科大已经取得了博士学位,并有多年临床经验。为了取得澳大利亚身份,不得不从当地大学再从头读起。

    无论如何,他们在自己选择的路上,继续前行…… (人民日报海外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11 06:16 , Processed in 0.073337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