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巧用孙子兵法三败“小诸葛”白崇禧
2009-6-5
毛主席不但熟读《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还能活学活用,将其注入自己的思想,升华到战略战术的高度,不愧是当代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他在亲自指挥的歼灭白崇禧的战役中,运筹帷幄,三次击败叱咤疆场的“小诸葛”,留下了军事史上的美谈。
白崇禧系军事科班出身,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戎马一生,很会用兵,素有“小诸葛”美称。在对日作战中,他和李宗仁共同指挥了“台儿庄大捷”,在“桂南战役”中又两度挫败日军,被外国军事顾问认定是中国最懂得军事的人。毛主席称其为“中国境内第一个狡猾阴险的军阀”。白崇禧善于带兵,部队战斗力很强,曾多次和我军交锋,对我军战术很熟悉,极其难缠,就连以骁勇善战着称的林彪都曾在他手下吃过亏。
解放战争后期,白崇禧据守湘赣,利用地势山险和江河湖泊做屏障,负隅顽抗。毛泽东指示林彪的四野向白崇禧部发起湘赣战役,林彪采取包抄迂回战术,想聚歼白部。结果白崇禧利用有利地势势,避其锋芒,并不与四野正面作战,两次金蝉脱壳都让四野扑了个空。林彪为此大为恼火。可见白崇禧名不虚传,毛主席对歼灭白崇禧部一直都很重视。
小诸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毛主席以迂为直,调虎离山。
林彪四野进攻失利后,毛泽东审时度势,觉得要想取得胜利,必须将白崇禧部调出湘南有利地形才有机会,为此毛主席决定采取大迂回大包围战略,毛主席敏锐而准确的判断:白崇禧虽据守湘南,不过是一种缓兵之计,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将主力悄悄撤回广西老巢,所以毛主席决定:不管白崇禧怎样部署,先占领白部后方,完成大包围,逼虎出山,然后再回打白部。
毛主席命令四野向湘西迂回包抄阻断白崇禧后路,又命东路从江西广东交界地进攻衡阳、宝庆(今邵阳)一线,切断白崇禧西窜南逃的退路,毛主席这招果然戳到了白崇禧的软肋,白崇禧不得不调主力回首衡阳、宝庆一带,老虎既已出山,就没什么好怕的了,衡宝一战重创白崇禧部,使其元气大伤,只有一小部分逃到了广西。后又招兵买马企图保住广西老巢。
小诸葛破釜沉舟,孤注一掷;毛主席将计就计,关门捉贼。
广西本就是白崇禧的老巢,白在此经营多年,情况甚为熟悉,加上广西偏安一隅,地势多山,易守难攻。白崇禧招兵买马很快又组织起队伍。毛主席审时度势,继续采取大迂回战略,并逐步将口袋口收紧,电令东路陈赓叶剑英部发动广州战役,拿下广东以便合围广西,堵死白崇禧东退道路。二野主力已突破国民党军川黔防线后已逼近贵阳,于是毛主席电令其一部分由湘西南直插百色、果德(今平果),切断白崇禧部入滇的退路。
这样白崇禧就只剩下海南越南可退了,但白崇禧已经吃过一次亏,怕再被合围重蹈衡宝覆辙,决定破釜沉舟,孤注一掷,率主力兵团南下进据广西东南的博白、郁林(今玉林)、岑溪一线,企图与广东败退下来,据守钦州、合浦和雷州半岛顽抗的余汉谋部夹击陈赓部,打开通往海南的通道。毛主席针对这一情况,决定将计就计,迅速收紧袋口,造成关门打狗之势,合力围歼白崇禧。
毛主席指示陈赓部:“……由罗定、容县之线迂回敌之左侧背外,主力似不要进入广西境内,即以廉江、代县、茂名、信宜之线布防……同时以一部对付余汉谋之配合进攻”,守株待兔以逸待劳,令“桂林方面之我军迅速分数路南下,攻敌侧背”,“我程子华兵团即应分数路置正面,第一步向百色、南宁、之线,第二部向龙州、南宁之线进攻”,将袋口勒到了白崇禧脖子上。在毛主席的正确战略部署下,叱诧风云的“小诸葛”已成瓮中之鳖,白崇禧部全线溃退,损失惨重,白崇禧见势不妙,只身飞逃海南岛。
小诸葛金蝉脱壳,欲求再起;毛主席趁胜追击,一网打尽。
《孙子兵法》中说:“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然而毛主席往往活学活用,反其意而用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毛主席就有“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诗句。白崇禧逃到海南岛并不甘心,还想把广西的残部接出去,想在海南立脚,欲图东山再起,做最后的反击。白崇禧一方面电令第一兵团负隅顽抗,阻止解放军南下,一方面命令他的嫡系部队从钦州龙门港撤退到海南岛。
毛主席看透了白崇禧的用意,深知白部逃至海南岛将会引来更大麻烦,必须截断白崇禧部运兵海南的计划,毛主席果断下令阻止钦州敌军,务求一网打尽。陈赓部4天行军600里,几乎与敌军同时到达钦州,全歼顽敌,出色完成阻击任务。白崇禧没有接回一兵一卒,空手而归。“小诸葛”与毛主席的三次较量,至此全部以白崇禧的以失败而告终。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军兵败如山,溃散之势已成定局,“小诸葛”不管如何狡猾多端负隅顽抗,最终都不会逃过失败的厄运的。但是路卫兵觉得如果没有毛主席的雄韬伟略、运筹帷幄,没有毛主席巧妙灵活的战术技巧,恐怕胜利来的不会那么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