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藥
靠安眠藥入睡 腦癌風險高
2015/4/30
睡不好很煩,調查顯示,台灣民眾年吃三億顆安眠藥。圖/資料照片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靠安眠藥入睡,小心罹癌風險比別人高!
台北醫學大學昨天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團隊分析健保資料庫發現,長期使用「苯二氮平(Benzodiazepines,BZD)」類安眠藥超過三個月,將增加致癌風險,且以罹患「腦癌」風險最高,其次為食道癌與胰臟癌。論文今年二月發表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Medicine),提醒患者謹慎服用安眠藥。
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調查,國人每年服用安眠藥超過三億粒,除了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等後遺症,如今更增加了「致癌」風險。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和其研究團隊,針對一九九八年至二○一一年間,罹患腦癌、食道癌、胰臟癌等十種癌症,約三十萬名患者進行分析,結果發現,使用史蒂諾斯、贊安諾錠等BZD類安眠藥,會增加致癌風險。
研究發現,安眠藥短期影響小,但只要使用BZD類安眠藥超過三個月,符合長期服用之慢性用藥定義,即可能增加罹患癌症的機率;而罹癌風險最高的前三名,依序為腦癌、食道癌與胰臟癌。
李友專進一步分析指出,服用BZD類安眠藥的民眾,罹患腦癌風險比一般人高出九成八,罹患食道癌風險提高五成九,胰臟癌的罹癌風險增加四成一,膀胱癌和攝護腺癌風險,也分別增加了三成九及三成六。不過,子宮頸癌、乳癌、卵巢癌的罹癌風險反而下降。
李友專表示,長期服用安眠藥之所以會提高將近一倍的腦癌風險,可能與BZD類安眠藥主要作用在神經傳導物質GABA接受器上有關,因GABA接受器大多分布在腦部的神經細胞上。
不過,真正的致癌機轉,仍有待進一步人體實驗確認。
研究也發現,並非所有BZD類安眠藥都會增加癌症風險,其致癌影響性分為較高風險與較低風險兩大類;國人用量較大的史蒂諾斯、贊安諾錠、悠樂丁錠等屬較高風險類,而煩寧與利眠寧等則屬較低風險類。
李友專提醒,國人依賴安眠藥,與台灣人口老化、慢性疾病多,失眠人口增加有關。安眠藥使用頻繁,使用時間拉長,或與其他藥物長期併用,以及本身有癌症家族史的民眾,都應該更審慎評估使用安眠藥的風險。
長期服用BZD類
安眠藥致癌風險機率
癌症 風險(%)
1 腦癌 98
2 食道癌 59
3 胰臟癌 41
4 膀胱癌 39
5 攝護腺癌 36
6 大腸直腸癌 25
7 腎臟癌 23
8 肝癌 21
9 肺癌 10
子宮頸癌 0.88
資料來源/台北醫學大學科
技學院長李友專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985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