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菲特投资中的两大原则:“两看”和“两不看”
2015-01-23 01:16:0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胡飞雪
巴菲特之所以崇尚价值投资理念,与他的家庭、教育、性格、成长环境大有关系,我们在学习他的投资理念时,不能不考虑这一主观因素。价值投资的内核只有一种,但其外在表现形式却可以多种多样。我们应学习、借鉴,活学活用,而断不能简单地复制套用。
“股神”沃伦·巴菲特是一代投资圣手,我国股票投资人心目中的偶像。但在对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的译介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不敢苟同的倾向,即神化巴菲特,简单化、教条化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有人在电视上说,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就是三句话:一是不看股票看公司,二是不看价格看价值,三是寻找安全边际。笔者认为,如此宣讲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是需要商榷的,因为这很可能误导处于启蒙阶段的投资者。
笔者当然赞同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但要在中国投资股票,还需要结合沪深股市的实情做一些辨证思考,断不能死搬硬套、机械教条地理解、运用。略略考察一下股票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史,便可知道,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体现的是股票投资兼企业投资的本色,就是说在股票刚出现的时候,那时的人们就是如巴菲特今天这般从事股票投资的。那时候,持有股票和经营企业是不分的。但自从有了第一个具有近代意义的股票交易所即荷兰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之后,股票投资就发生了异化,或者说股票投资从企业投资中分离了出来,逐渐成为一种特立独行的经济活动,尤其随着资本金融市场在全球范围的发展变化,投资工具、投资手法花样百出,股票投资呈现出千姿百彩的形态。在这种新情况下,如果依然不看股票看公司,不看价格看价值,恕在下直言,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合时宜的。不看股票,不看价格,是在股票交易所出现之前的行为选择,而在股票交易所出现之后,不看,恐怕是不行的。
事实上巴菲特是既看股票也看价格的,虽然他的办公室里没有一台行情报价机,只不过他不像那些职业交易者、日间交易者(即不留股票过夜的交易者)那样时时坐在行情屏前死死盯罢了。所以,准确的概括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应该是少看股票多看公司,少看价格多看价值。对股票和公司、价格和价值,是少看和多看的区别,而不是不看和看的区别。这种区别,欲学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一定要弄清楚。
寻找安全边际当然也十分正确,但在实际投资中,在解决方法论之前,一定要先解决什么是“安全边际”的认识论问题。巴菲特是投资圣手,他有思想有方法,有旁人难以企及的投资业绩,但也应承认,他不是完人,不是神,也有短板,也有跟不上时代不适应环境的时候。比如他始终无法理解高科技企业,还偏执地认为2000年前后的IT网络股行情是泡沫。其实所谓泡沫,就是在事后看来的投资过热,本是正常现象,比如美国19世纪的铁路建设,也是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但谁也不能由此而否认它具有深远的经济价值,简单地斥为泡沫只能在今天看来是偏见无知。对高科技企业看不懂,因而认为投资高科技企业就是不安全,这种逻辑对巴菲特来说也许不算什么毛病,但如果推广开来,让那些希望学习巴菲特投资方法的人也来接受,则委实不妥。从投资理念的层面来看,巴菲特的寻找安全边际说法当然很有道理,但在具体操作层面,还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有些不安全的地方,如果赶快补课,把它弄懂,进而把它变成可知的安全的,那可能也是值得投资的目标。
毋庸置疑,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具有普世价值,但在沪深股市,断不能对这种普世价值的意义与作用估计过高,因为沪深股市绝大多数投资者很难解决股票投资的首要问题,即“看公司”。因为他们既无力去上市公司调研,也看不懂上市公司半真半假、虚实相生的信息披露。前几年在股票投资上名噪一时的某投资赢家就说过,只有25家上市公司他能看懂,便是佐证。巴菲特有句名言:“当我们投资购买股票的时候,应该把自己当成是企业分析家,而不是市场分析家、证券分析家或宏观经济分析家。”这话即使在美国也未必全对,移植到中国,更难以行得通,甚至不比“长线看公司、中线看政策、短线看技术”的中国本土智慧更有道理。
上市公司正在准备资产重组,股价在二级市场上已持续上涨,有人把这类现象称作投机炒作。殊不知,巴菲特也干过这类活(即买入股价被严重底估的股票,有时候还进入公司管理层或委托别人经营),但何以世人从不认为巴菲特投机炒作重组呢?笔者实话实说,因为成见和偏见。其实,炒重组并不违背价值投资的逻辑。曾有民间投资高手这样说过,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在中国是压缩版,在时间上高度压缩,从而显得投机性比较强,这可以说是在投资理念下的投机,在成熟度上还是雏形,似乎显得还很稚嫩,没有广泛市场。笔者以为这话说得相当精彩,值得各位深长思之。
巴菲特之所以崇尚价值投资理念,与他的家庭、教育、性格、成长环境大有关系,我们在学习他的投资理念时,不能不考虑这一主观因素。价值投资的内核只有一种,大道至简,但其外在表现形式却可以多种多样。依笔者之见,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哲学观,而不是方法论,我们应学习、借鉴,活学活用,而不能把它格言化、教条化,断不能简单地复制套用。
(作者系投资人,知名财经专栏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