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1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学:吃米离婚率更低吃面性格更独立 西个人析罚东集体整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20 12:5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科学》刊文:吃米离婚率更低 吃面性格更独立 麦独自罚离多西方个人分析米互联奖离少东方集体整体

2014-05-19 15:57

这里有一个测试,问题很简单:你吃大米还是吃面?

如果你的主食是大米,那么你平时更加倾向于全面地思考问题,依赖身边人来建构自我,而且离婚几率更低,创新能力更强。

若你平时吃面,你的性格则更加独立,拥有更强的分析头脑,你也将更有可能发明出新东西,申请到自己的专利,不过你离婚的风险可能比吃水稻的人要大。

不要以为这测试是一个玩笑,其实它来自于一篇严肃的学术论文。

14-5月9日,《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从水稻与小麦种植解释中国大规模心理差异》的论文。该论文把中国南北地区种植主食与性格差异联系在一起,从农耕作物角度出发,解释个人和集体的文化差异,并得出了以上结论。



1996年,中国可耕作土地中的稻田比例,颜色越浅表明稻田比例越高。图中三个畜牧自治区(西藏、新疆和内蒙古)未被标出,台湾地区也未作统计。在水稻-小麦分界线区域(黄色高亮部分)中,种植水稻的县市比相邻的小麦县市更倾向使用整体性思考(以安徽为例)。图片来源:T.Talhelm et al.(2014)Science.

1996年,中国可耕作土地中的稻田比例,颜色越浅表明稻田比例越高。图中三个畜牧自治区(西藏、新疆和内蒙古)未被标出,台湾地区也未作统计。在水稻-小麦分界线区域(黄色高亮部分)中,种植水稻的县市比相邻的小麦县市更倾向使用整体性思考(以安徽为例)。图片来源:T.Talhelm et al.(2014)Science.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学者,一同做出这项研究。

过去20年里,心理学家已经列出了一长串“中西差异”清单,认为西方国家的文化更加倾向于个人主义和分析性思维,而东方人则偏向于集体主义和整体性思考。

尽管心理学家做了这么多年的研究,但究其根源,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西方的文化及心理差异,一直是个未解的问题。

而这篇论文的初衷,就是探究文化差异的来源。

在进行论证之前,该论文提出了一个理论:稻米理论。论文认为,稻米理论是生存理论的一种延伸。举例来说,种地和放牧都是生存方式,但要种好一块地,需要人们之间更多的依赖于配合,这是放牧所不具有的特点。

虽然一般的生存理论比较了种地与放牧的区别,却没有把种植各种植物时的不同之处区分开来,因此不够全面。

对此,稻米理论进行了进一步分析。该理论认为,稻田需要持续的供水,农民需要相互合作建设灌溉系统。当一家人在用水的时候,往往会影响到他们的邻居,所以大家会协调各人的用水与耕作日程,因此稻农倾向于建立基于互惠的紧密联系并避免冲突。

相比之下,小麦的种植更简单。小麦在生长时无需精细灌溉,因此人们在种植过程中更加独立。且小麦的成长时间是水稻的一半,省时省力,更轻的劳动任务也让麦农不需依靠他人就能自给自足。

在这个论证基础上,稻米理论认为,水稻种植的历史可能使文化更倾向于相互依赖,而小麦种植的则使文化变得更加独立。

但是,当这个观点应用于东西方不同的国家时,存在着很明显的漏洞。该论文认为,除了水稻和小麦之外,东西方在宗教、政治、科技等方面差异也很大。因而要控制这些变量,才能用稻米理论来分析文化差异。

于是研究者们把目光投向了中国。

论文研究者们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种植水稻和小麦,并且在政治和民族方面统一,是一个非常适合的研究对象。

该论文认为,长江把中国分隔为种小麦的北方和种水稻的南方,这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传统。

进行实地调查时,研究者选择了北京、福建、广东、云南、四川和辽宁六个省份的1162名汉族大学生,通过询问“你主要在什么地方长大的?” 来确定被试所属的区域。

除了稻米理论,研究者还选用了另外两种可能解释文化差异的理论:现代化假说(modernization hypothesis)和病原体理论(pathogentheory)。

现代化假说认为,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多、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资本化程度的加深,人们会更加倾向于个人主义,更具有分析性头脑。

病原体理论则认为,高发性的传染性疾病会使得与陌生人打交道更加危险,因而导致相应的文化倾向于孤岛化和集体主义。

然而,现代化假说无法解释日、韩等东亚发达国家的集体化倾向,而病原体也引入了热量这个混淆变量——在更热的地方水稻种植也更多。

研究者选用了稻米理论、现代化假说和病原体理论,来对这1162名被试进行研究。

为了测试被试的文化思想倾向,研究者首先向被试呈现三个词语,如“火车”、“汽车”、“铁轨”,被试需要决定哪两个词语应该被分为一类——两个条目可以因为属于同一个抽象类别被分为同一类(如火车和汽车均属交通工具),也可以因为有功能性的关系而被分为一类(如火车在铁轨上)。

结果发现,来自更高稻田比例省份的人群,进行关系性的配对能力更强,意味着他们更倾向于整体性的思考模式。

有趣的是,来自更富裕省份的人反而会倾向于整体性思考,而更高寄生虫疾病发生率的省份却进行了更少的整体性思考。

相比之下,稻米理论是唯一与结果相符的模型。

然而,考虑到中国北方和南方仍然在气候、方言等方面有较大差异,研究者也分析了靠近水稻-小麦分界线的5个省份内人群的文化思考差异。

研究发现分界线以南(主要种植水稻)的人整体性思考的程度显着高于分界线以北(主要种植小麦)的人,并且分界线区域的效应量与全国范围水平相似。

随后,为了检验稻米理论是否会超越认知水平,在行为层面上造成影响,研究者对被试进行了社会关系测试。他们让被试画出自己的社会网络,用圆圈表明自己和他人。

研究者通过比较代表自己的圆圈和代表朋友的圆圈的大小,从而得到对自我意识的隐性测量。

在以往的研究中,美国人笔下的“自己”平均比“他人”大6mm,英国人的“自己”平均比“他人”大3.5mm,而日本人的“自己”比“他人”更小。而在这个研究里,来自水稻种植区的人趋向于把自己的圆圈画得比他人小。

总的来说,小麦种植区的人自我膨胀了1.5mm(接近欧洲人),水稻种植区的人则自我缩小了0.03mm(类似日本人)。

而疾病的流行程度和人均GDP则依旧无法预测自我膨胀情况。

最后,研究者评估了被试对待朋友和陌生人的区别程度。

实验让被试假想与四类人打交道的商业情景:诚实的朋友、不诚实的朋友、诚实的陌生人、不诚实的陌生人。实验中,对方的谎言让被试在交易中损失金钱,而诚实则让被试赚取更多的钱。每个案例中,被试有机会用自己的钱奖赏或惩罚另一个人。

研究者用被试奖赏朋友与惩罚朋友的金钱差值来衡量被试对朋友的忠诚度,发现来自稻米省份的人更可能对朋友表现忠诚。至于对待陌生人的态度,来自南北的两组被试则并没有差异。

之前的研究表明,新加坡人对朋友的奖赏比惩罚更多,而美国人更趋向于惩罚不守信的朋友。

为了检测文化差异是否会推广到更大的人群,研究者还收集了不同省的离婚率和创新专利的数量。

在分析1996、2000、2010年的中国离婚率数据后,研究者发现主要种植水稻的省份有着更低的离婚率,这可能是由于稻米文化强调避免冲突和维持关系而导致的结果。

现代化程度也确实能预测离婚率——更富裕的省份离婚率越高。疾病发生率则不能预测离婚率。

而在控制了人均GDP这个变量之后,研究者指出种植水稻省份比种植小麦省份相比,拥有的创新者专利更少。这与之前的表明分析型思考者更具创造性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来源:东方早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2-25 16:47 , Processed in 0.393433 second(s), 4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