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50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媒:中国科学的崛起存在障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31 09:1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克里斯·威克汉姆 来源:环球时报

发布时间:2012-5-30 15:51:43

英媒:中国科学的崛起存在障碍

上世纪80年代初,陈德亮(音)在中国开始了他的科学生涯。陈回忆说,“当时有硕士学位就能成为研究员,那会还没博士。”自那时起,中国已发生重大变化。这个国家以惊人速度增加科研经费,如今发表的科学论文数量仅次于美国。光读这些新闻,你可能认为中国就要赶超西方了。

然而,中国的科学进步并非确定无疑的事。对在西方工作的中国科学家的采访和经合组织的数据都显示,政治限制和文化态度持续阻碍中国的科学发展。科学家们说,与中国进行国际合作困难得多,所以很多人宁愿留在西方。

这也是陈的经历。上世纪80年代他在德国上的大学,目前在瑞典一所大学教书,仍与中国科学界保持密切联系。他说从纯粹的科学观点来说,在华工作是令人兴奋的事,尤其是那里提供慷慨的研究经费。但有关中国将在今后20年内超越美国的观点未免太过乐观。从缺乏好学校到对空气、食品质量的担忧等,(中国的)很多情况仍令不少科学家却步门外。更重要的是,中国缺乏自由思考和顺从权威的态度伤害了科学进步,“中国的科学文化与欧美相当不同,对于权威有过高的尊重,这在科学上不是好事。”

英国皇家学会2011年一份报告称,1978年到2006年间有106万中国人在海外留学,其中70%的人没回国。这一数字已下降,但估计仍有约一半人在国外留学后选择不回国。

北京在努力改变这种现状,政府支持的千人计划已说服600名海外中国人和外国学者回到中国,北京承诺“在住房、医疗和子女教育方面提供优惠政策”。这是个好的开始,但这类计划的最大挑战是吸引到愿意永久回国的人。陈说:“问题不仅仅是薪水。”经合组织估计中国每年在科研上的支出约1540亿美元,比10年前的区区300亿美元大幅度提升。但这仍只相当于欧盟的一半,与美国的4000亿美元相比更是相形见绌。

投资开始取得成效。中国已超过英国成为发表科学论文第二多的国家,专利申请量也在飙升。2009年中国在美国登记1655件专利,而1989年是52件,1999年是90件。从中国大学毕业的理科和工程学博士研究生的人数比例超过55%,比得上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最高比例。

但正如陈所说,并非一切都是为了钱。中国向科学家提供鼓励发表论文的优厚政策,而在西方的中国科学家则认为,这些措施助长了研究注重数量而非质量,导致包括剽窃和数据造假在内的一系列破坏性极大的丑闻。

中国可能是多产的,但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这类顶尖国际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仍远落后于西方。中国的论文中,来自国际合作的引证更是少得可怜。中国在2009年发表28.5万篇论文,平均每千人约0.2篇,发表在顶尖期刊上的仅为每千人0.05篇。相比之下,美英分别为1.6篇和2篇,其中一半多都是在顶尖刊物上发表的。小国瑞典,平均每千人4篇,一半以上在顶尖期刊上。

学者认为,儒家的忠君思想和避免对抗的文化传统阻碍了中国科学发展。激烈竞争也造成将海外人才拒之门外的意想不到的后果,中国科学界的高层往往担心竞争可能威胁到他们的地位,“过去,他们倾向于把人才打发走”。(克里斯·威克汉姆,陈一译;英国路透社5月28日报道,原题《中国在科学上崛起,但这个方程式可能存在缺陷》)

2#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09:32:16 | 只看该作者

国外媒体:中国式优等生中看不中用

作者:王冲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2-5-18 9:20:16

国外媒体:中国式优等生中看不中用

据国际教育学会统计,2010至2011学年,有超过15.7万名中国学生在美国高等教育机构注册学习,与前一年相比增加了21.8%,比2008至2009学年增加了60.4%。其中,大部分学生是研究生,本科生人数约占三分之一。

欧美媒体对于中国留学生的报道,早已铺天盖地;现在,看看阿联酋的媒体怎么看这件事儿吧!

阿联酋《民族报》5月14日报道说,有许多因素正促使中国学生留学海外,原因之一是考入中国大学要经过激烈的竞争。学生们通常认为他们在国外有更多的机会进入高质量的教育机构学习。

这还与海外教育享有的声誉有关。人们认为与中国死板的教学方法相比,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更具思辨性的思维能力。同时,在国外接受教育,也将获得更多的移民机会。

留学热自然引发留学咨询行业生意兴隆。据称,中国有400多家类似机构在运营。彭博新闻社引用高等教育网站Zinch中国发布的报告称,申请留学的中国学生中,有80%的人是通过留学机构完成的。颇具争议的是,除了帮助学生填写表格,许多报告都说,上述机构还为学生代写申请信或提供伪造的学校推荐信。

留学热一方面说明中国学生或学生家长觉得欧美教育好,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他们对国内教育状况的不满。日本《东洋经济》周刊给出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中国大学的经营难,犹如慢骑自行车。

首先,是大学没有量体裁衣地规范化运营,导致相当一部分银行贷款无力偿还。中国甚至有很多大学的负债总额超过了资产总额,他们拆东墙补西墙、以贷还贷,这就像慢骑自行车———只要停下就会摔倒。

其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也成为社会问题。有人说,中国大学教育质量不高,使中看不中用的毕业生越来越多。

大学教育令人失望,于是乎,有些公司自谋出路。瑞士《星期日周报》5月13日报道,有些外企,采取学徒制对抗孔夫子。

瑞士布勒集团中国分公司招聘的毕业生常常达不到技术要求,因为他们只为学习而学习。该公司总裁弗格特里说,给一个中国大学生小组100本书,他们一周就能记住内容。但面对实际问题时,他们却会陷入困境。

为了竞争,布勒公司需要更具创造力的人才。他们与中国的大学合作,给大学生提供近似瑞士模式的“双元制”学徒培训,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的同时,也在工厂的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

《星期日周报》认为,这些企业如今正面临挑战:在中国,“双元制”学徒培训制度不但是个未知领域,且与传统教育观念相抵触。这是文化决定的。中国的孔夫子儒家体系,千百年来一直有种根深蒂固的教育模式——贫穷农村的男孩,通过严格的教育最后成为官员。若硬要在中国推行“双元制”,势必触及其旧教育体系的变革。

当然,中国的教育制度也并非一无是处。最起码,中国孩子的学习能力绝对是超一流的。来到英国就读哈罗公学的中国学生中,大多数人成绩优异,他们被牛津和剑桥录取的比例很高——高于英国学生的录取比例。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据此刊文称, 中国孩子已将英国孩子甩在身后。

文章指出,英中两国学生学习态度之间的差别不容忽视。与中国学生共同学习,对英国学生来说有好处,这样他们就可以“意识到中国孩子将来会主导世界,而不是梦游般地进入下一个时代,以为英国将成为全球大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29 09:07 , Processed in 0.076438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