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3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克里姆林宫解密:斯大林为何怒斥女儿为“妓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5 11:4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0-05-25
      核心提示:斯韦特兰娜从少先队夏令营给父亲寄来一张身穿短裙的照片,斯大林勃然大怒,用红铅笔在照片上画了个大叉,又在背面写道:妓女!”并派飞机寄回。父亲给女裁缝送去自己的旧衬衫,让她拿这个作布料给斯韦特兰娜缝制睡衣:是斯大林式的忠贞腰带。当斯韦特兰娜开始谈情说爱时,斯大林无法隐瞒内心的嫉妒。女儿像父亲一样,也是个色情狂,风流韵事一桩接一桩。父亲以斯大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嫉妒心,将女儿的恋人格里戈里·莫罗佐夫、阿列克谢·卡普列尔……一一送进劳改营。

克里姆林宫的公主中,没有一个当上国王的。不仅是因为苏联以及后来的俄罗斯从无王位世袭一说,另外身为“克里姆林宫儿女”也未必是一种幸福。

苏联历届领导人并非都爱他们的妻子,但是全都爱他们的儿女。至于说苏联时期那些世界1/6土地的统治者,对于作为人之常情的爱往往讳莫如深,那又另当别论。普通百姓对于领袖们的私生活,几乎是一无所知。

“斯大林开始称他女儿为女主人,并吩咐她给他发命令。”

列宁没有子嗣,这里可以略而不提。

列宁的继承人斯大林,其家庭历史十分不幸。他的父亲目不识丁,几乎在他刚刚生下时即抛下妻儿,离家出走不久,在梯弗利斯一家小酒馆的醉酒斗殴中命丧黄泉。阴暗、贫困、毫无乐趣的童年,无疑给斯大林的个性、尤其是给他的私生活烙上了深深的烙印。他有过不少女人,生有不少子女,既有婚生的,也有非婚生的。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斯大林那三个婚生子女的命运就悲惨得多了。

老大雅科夫(斯大林与第一任妻子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所生),父亲不喜欢他,而且对此从不隐瞒,仿佛把他当成危险的情敌。也许,雅科夫的确爱上了继母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

对于另一个儿子瓦西里则恰恰相反,甚至好像是娇生惯养,对于提前授予瓦西里军衔一事并未提出异议,结果小儿子26岁就当上了空军中将。不过斯大林好像也是有意害他,只不过不是嫌弃和疏远,而是对孩子的弱点一味地娇纵和迁就。

据说三个孩子中,斯大林只爱女儿斯韦特兰娜。反正在遗留下来为数不多的斯大林书信中,他只对女儿才使用温柔的话语和亲昵的称呼。
然而,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呢?是一种粗野的爱。斯韦特兰娜后来在《致友人的20封信》中,回忆起父亲那散发着烟草气息的“热吻”。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神秘地悲惨身亡后,斯大林对女儿更加依恋了。斯韦特兰娜是在事隔10年后学习英语过程中,才从一份英国报纸上得知母亲乃开枪自杀,并非自然死亡,第一家庭中是怎样的气氛和关系,由此可见一斑。斯大林开始称女儿为女主人,并吩咐她给他发命令。例如这样的命令:我的第一秘书斯大林同志。命令你允许我和你一道去看电影或者看戏。女主人谢坦卡。”

自打小女孩出落为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之后,游戏即宣告结束。他们的父女关系成了不折不扣的痛苦和折磨。斯韦特兰娜从少先队夏令营给父亲寄来一张身穿短裙的照片,斯大林勃然大怒,用红铅笔在照片上画了个大叉,又在背面写道:妓女!”并派飞机寄回。父亲给女裁缝送去自己的旧衬衫,让她拿这个作布料给斯韦特兰娜缝制睡衣:是斯大林式的忠贞腰带。当斯韦特兰娜开始谈情说爱时,斯大林无法隐瞒内心的嫉妒。女儿像父亲一样,也是个色情狂,风流韵事一桩接一桩。父亲以斯大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嫉妒心,将女儿的恋人格里戈里·莫罗佐夫、阿列克谢·卡普列尔……一一送进劳改营。有人说这是出于斯大林的排犹情绪,其实他是以此来掩饰实实在在的动机——本能的嫉妒。

如今,年届八旬的斯韦特兰娜·阿利卢耶娃正在大洋彼岸安度晚年,她在世界各地漂泊半生,换了几任丈夫,生了几个孩子,曾不止一次地诅咒父亲,歌颂父亲,又诅咒父亲,最终落得个孤苦伶仃,形影相吊。有人说,1963年她从苏联叛逃,当时她第一次获准出国,甫出国门即申请政治避难,这就标志着苏联的末日已经开始。

“赫鲁晓夫在带头搞徇私情,任人唯亲方面也难辞其咎。”

赫鲁晓夫使业已变成大集中营的国家生活中出现了解冻,他的家庭生活也与这次解冻相类似,充满了人情味儿,一帆风顺。是他率先将自己的家庭带入“上流社会”,让家人访问美国。后来就开始帮助自己的子女,总的说来并不过分,只有唯一的一个例外。这里说的甚至不是赫鲁晓夫哪个子女的升迁,而是女婿,也就是拉达的丈夫阿列克谢·阿朱别依的平步青云。

阿朱别依大概是个很有才华的记者吧,然而他的飞黄腾达——尚无先例的“三级跳”,却完完全全是沾了老岳丈的光。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刚刚毕业5年就当上了《共青团真理报》主编,两年后升任《消息报》主编,再过两年,一跃而为中央委员。这就是所谓的“三级跳”。女婿不知凭什么获得列宁奖金,又曾以“亲爱的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特使的身份造访教皇约翰23世,又何必要干此类蠢事呢?一个扭转历史进程、将斯大林的僵尸迁出陵墓的人,怎么会热衷此类蠢事,开始培植对自己的个人崇拜呢?令人费解。

有人说赫鲁晓夫的历史魅力就在于,他已经不是独裁者了,但还不是腐败分子。然而,在带头搞徇私情、任人唯亲方面,他也难辞其咎。据说,正是赫鲁晓夫在阿朱别依问题上的任人唯亲,引起昔日同僚的极大反感。赫鲁晓夫在开会时爱说:我刚才同阿廖沙(阿朱别依的昵称)商量来着,决定……同僚听了火冒三丈,却一直忍着,但是到1964年10月13日,也就是决定让赫鲁晓夫下台的那天,他们就不肯再忍了。

尽管如此,赫鲁晓夫的4个子女全都成为堂堂正正的人,精通本行业务的专家,孙辈也莫不如此。至于赫鲁晓夫下台这样的“火灾”,倒是为这个家庭增色不少。试想,设若赫鲁晓夫家族长期盘踞在政治和生活的巅峰,直至家族首领咽下最后一口气,那样一来,天晓得会是怎样的情形。那就和勃列日涅夫家族没有两样了。

“勃列日涅夫:‘我是一只眼睛盯着国家,一只眼睛盯着你’。”

当然,历史同勃列日涅夫开了一个恶意的玩笑,把这个斯大林所谓的“摩尔达维亚美男”带进了他做梦也不敢想的克里姆林宫顶级办公室。而勃列日涅夫又和历史、和自己的国家开了个恶意的玩笑,在这间办公室里一呆就是18个年头。据说,他是个老好人,很爱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似乎他的政治视野就仅仅局限于这样的价值观念。他让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厂长们混进了政治精英的队伍。至于他给自己的亲人包括子女提供的一路绿灯、畅通无阻的机会,更使人立马把阿朱别依忘得一干二净。

勃列日涅夫一共只有两个子女。儿子尤里很快就官至外贸部第一副部长、苏共中央委员。女儿加林娜在生活中感兴趣的完全是另外的东西,她不走仕途,不过神不知鬼不觉地获得了苏联外交部档案局在编的公使级官衔。这是仅次于大使、几乎相当于将军级的外交官衔。

加林娜当然成了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象征。这是个沉溺于徇私舞弊、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时代,道德沦丧、经济滑坡的时代,实际上给苏联判了死刑的时代。加林娜在这场历史性的崩溃中当然并无个人责任。她简直就是自己父亲在日常生活这面镜子中的影像,就连长相、甚至浓密的眉毛也酷似父亲,这绝非偶然。假如摘掉勃列日涅夫身上的勋章和奖章,将他从克里姆林宫大会堂和国际谈判会场的环境中抽出来,那么这个将近20年执掌着泱泱大国的人实际上就是如此,同他的爱女加林娜如出一辙,不差分毫:喜欢吃吃喝喝,喜欢异性,喜欢同气味相投的人在一起舒舒服服地休息,工作和一切聚精会神的智力劳动都是令人难受的差事。
大概勃列日涅夫因此就很喜欢自己的加林娜,对她姑息迁就,有求必应。加林娜在自己的生活中实现了父亲未能实现、未能达到的理想:天天过节,天天无所事事,接连不断的风流韵事,马拉松式的纵酒狂饮。加林娜本人喜欢笑吟吟地重复爸爸的那句名言:“我是一只眼睛盯着国家,一只眼睛盯着你。”勃列日涅夫既没有睁大眼睛看着国家,也没有睁大眼睛看着女儿,其后果可说是有目共睹。

1998年夏天,年仅58岁的加林娜·勃列日涅娃在莫斯科市郊的一家精神病院郁郁而终。去世时孑然一身。然而她曾经生活在莫斯科浪荡派的圈子里,身边不乏英俊帅气的男人。那都是她精挑细选出来的,这里有身材魁梧的马戏演员叶夫根尼·米拉耶夫,绝好的芭蕾舞演员马里斯·利耶帕,世袭的“小丑、魔术师、骗子”伊戈尔·基奥等等。

“叶利钦的爱女并未成为政治家,却靠政治改变了命运。”

鲍里斯·叶利钦是高喊着同搞特权、同共产主义官僚体制的其他残余进行斗争的口号上台执政的。不久便经不起诱惑,建立了以亲友为首的新官僚特权阶级。众所周知,他在这方面已做到了炉火纯青,相形之下,勃列日涅夫父女以及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众兄弟就是小巫见大巫了。至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更是达到顶峰。“叶利钦家族”这个词已被媒体赋予新的意义。这是俄罗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在本来意义上的家族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个庞大的俄罗斯家族企业。

叶利钦的爱女塔季扬娜·季亚琴科(后改姓尤马舍娃)并未成为政治家,却靠政治改变了命运。她注定要成为俄罗斯现代史上最有名气的“克里姆林宫女儿”。她在1996年的总统竞选中一夜走红。起因是别列佐夫斯基在同科尔扎科夫的争斗中,急需一个同叶利钦及时联系沟通的渠道,大概他认为叶利钦的次女塔季扬娜乃最佳人选。于是将她吸收到竞选总部中来。很难说塔季扬娜在此次竞选中究竟表现出了怎样的个人品质。后来的事件发展表明,她并没有成为一个政治家。在成了公众人物以后,她倒是改变了自己的形象,而且她那原本不是太顺的家庭生活也安排得井井有条:她嫁给自己的老友、父亲的爱将、总统办公厅主任瓦连京·尤马舍夫,给他生了个女儿,过起了优哉游哉的资产阶级生活。她在1996年总统竞选以至俄罗斯政治中所起的作用,不过是“联系渠道”而已。西方媒体曾一度十分热衷于收集塔季扬娜女士的银行账户信息,公布她在法国昂蒂布和德国巴伐利亚的豪宅的照片。后来不知为什么就冷了下来。大概是他们发现这样的揭发并未引起俄国当局的任何反应。也许,只是引起了嫉妒。因为俄罗斯官僚中,很少有人能在奉公守法的任职期间,像俄罗斯首任总统的家人那样大大提高了生活水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1 16:20 , Processed in 0.203880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