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4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本作家:中日与其猜忌不如合作防止核恐怖主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4 07:53: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0年04月23日

环球时报4月23日消息(作者加藤嘉一)美俄两个核大国共同表示核裁军意志后,潜在的超级大国,也是“合法”的核拥有国家—————中国的动向立刻引起了各国的注意。其中,反应最大的似乎是日本。冈田外相表明了将敦促中国进行核裁军的态度,并强调“有必要就中国的核武器展开中日对话”,希望将中国的核政策列为外长会谈的议题。这一言论在中国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显然,精通外交政策的务实派政治家冈田克也的语气不是对抗,而是对话,不是挑衅,而是警惕。在笔者看来,冈田如此回应的理由有二:一是盟国美国表达了削减核武器及其使用的正式立场,紧接着向“共同的应对目标”施加压力是盟国之间的“潜规则”;二是日本国内舆论上确实存在一股鼓吹“中国威胁论”的强大后备军。他们认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以日本为假想敌,冈田如此表态更多是外交辞令。

  而据笔者所知,在中国国内同样存在着对日本的核警惕。崛起中国的有识之士越来越认识到,日本鹰派强有力主张“普通国家”,即弱化甚至放弃美日同盟,是为了实现“自主防卫”的新战略,并断定日本“右倾化”是大势所趋。随之而来的是“对日核猜忌”,认为短期来看,日本可能发展核武以应对朝鲜局势,但长期来看却是针对中国。

  双方现在有一些猜忌:中国发展核武器及其透明度很低;日本因朝核危机或中国崛起而发展核武器;日本为了对抗中国海军航空母舰而建造航母;日本军备介入台湾海峡,等等。引起这些猜忌的是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因素,比如,美国新政权在安保方面的策略调整,日本新政权成立后在对外政策上的调整,中国持续性的综合崛起,朝核问题的不确定,中美关系的紧张与缓和并存,中日关系的合作与竞争并存,以及正陷入信任危机的日美关系等。

  众所周知,日本是在人类历史上唯一遭受过核武器轰炸的国家。作为一名日本公民,笔者非常清楚,日本普通老百姓对核武器的态度极为敏感,它甚至意味着一种忌讳。当年,日本因遭受美国原子弹而投降,国家变成一片废墟,随后被美国占领、改造。目前,在日本的“主权领土”上有着大约5万名美国军人,为驻韩美军的一倍。战后60多年来,日本始终在美国“核保护伞”下维护着领土。即使在日本已经实现现代化的今天,许多人仍然对于“被占领”的现实表示不满。

  从中国来看,中国自核试爆成功以后就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1986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访问法国巴黎时曾表示,“中国一贯主张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核大国应率先禁止和销毁核武器”。日前中国领导人出席在华盛顿举行的核峰会时曾明确表示,“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始终恪守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可见,中国对核战略的官方立场几乎没有变化。

  至于日本,笔者认为有必要提醒的是,不管从当今国际形势的大方向还是日本民众对核武器的敏感和忌讳看,日本发展核武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迄今为止,世界上两个国家拥有“和平宪法”,即在宪法层面限制发动战争。日本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是哥斯达黎加。日本战后外交始终坚持“非核三原则”:不拥有、不制造、不引进核武器。战后,日本自卫队没有杀一个人,一个自卫队员都没有被杀。这是日本战后“国防政策”的真实。

  现在,必须警惕双方“核猜忌”的升级。中日两国必须在国际恐怖主义依然存在,甚至正在蔓延的严峻形势下展现出负责任的大国风貌。中国当局坚持“全面禁止和彻底摧毁核武器”,日本当局坚持“非核三原则”,这是中日两国核战略上必须坚守的“底线”。中日之间盲目鼓吹对方核威胁只能造成“双输”局面。

  与其相互猜忌和防范,不如合作防止核恐怖。比如,两国政治家及有关人士可以以“和谐”与“友爱”为指导思想,对“和平利用核电”等议题展开坦诚的对话,在对能源的需求日益迫切,来自气候变暖的压力日益强大的新形势下,共同探讨满足能源需求的渠道以及防范恐怖主义分子、保护能源安全的手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17 00:23 , Processed in 0.121559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