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城墙遗址
目录
【简介】
【历史沿革】
【昔日旧城墙】
【现存旧城墙遗址】
【建筑描述:】
【简介】
旧城墙遗址(简称旧城墙),是指大三巴和哪吒庙后的一道黄土墙,是澳门旧城城墙幸存的一部份。昔日旧城墙,为澳门军事防卫的重要部分。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澳葡当局曾多次在澳门建筑城墙,最早可追溯至1569年之前,之后1604年,由于中国政府不许他们私筑城墙,所以都先后被当时明朝政府拆毁。至1617年,澳葡官员贿赂中国官吏,使他们不加干涉,再次筑起城墙。虽然1625年在明政府官员强力干涉下,曾拆毁北部城墙;但葡人仍不顾明政府反对,继续筑墙。从1632年的澳门城市图可以看到,整个澳门城除西部
十一黄金周畅快出游 户外-最美骑行风景线 主题公园全攻略 聚焦国内知名企业 内港外,北部、东部及南部均建有城墙,并于诸要塞处建置炮台,使澳门城成为一座在军事上防范甚为严密的城堡。现存的旧城墙遗址正是当时所建之部分。
【历史沿革】
旧城墙乃澳门被葡萄牙占据时期兴建,最早可追溯至1569年(即明朝隆庆三年)。由于明政府一直不允许葡萄牙人私筑城墙,故城墙历来曾数次被拆毁。但因要抵御荷兰的入侵,故澳葡政府在1632年以此为借口,不理会明政府的反对,复建了澳门北部城墙及炮台。昔日葡萄牙人在澳门半岛的北部、东部及南部均筑有城墙,并于要塞位置建筑了炮台,使澳门地区成为严密防范的城堡。而现存的旧城墙遗址部分,正是1632年所复建之一部分。
【昔日旧城墙】
据《澳门地理》描述昔日的城墙:“其墙所经,自今东望洋山顶天文台西侧起,下山,经水坑尾细开巷,上大炮台,连接大炮台城,复下山,再接慈幼院,北绕白鸽花园,经大三巴围营地之西,南通天街经窗门街过万里长城,妈阁庙之东北背、绕西望洋山城至海滨,足见葡人当时所占只限于三巴门城南之地,至今墙界,尚断续可寻。”
【现存旧城墙遗址】
旧城墙遗址位于澳门半岛的圣安多尼堂区,在大三巴和哪吒庙后的一道黄土墙。
旧城墙上之“梁永馨香庄”旧招牌
【建筑描述:】
特色
现存旧城墙遗址身长18.5米,高5.6米,宽1.08米;墙身中的砖券洞,宽1.8米,高2.8米。墙身以沙泥、细石和掺杂蚝壳粉等物料,逐层压实筑成。旧城墙中有一圆拱形门口,墙后为民居,而在旧城墙遗址末端有一“梁永馨香庄”的旧招牌。
建筑描述:
旧城墙位于圣保禄教堂遗址左侧,邻近哪咤庙,为夯土建成的墙体,夯土主要是用泥沙,细石,稻草再掺合蚝壳粉逐层压实而成。
大炮台
大炮台又名圣保禄炮台、中央炮台或大三巴炮台。大炮台坐落在大三巴牌坊侧,是澳门主要名胜古迹之一。大炮台建于公元1616年明神宗年间,本属教会所有,为保护圣保禄教堂内的教士而兴建,用以防范海盗,后转为军事设施区。炮台上有大片空地,绿草如茵;参天古树,生长茂盛;巨型钢炮,雄踞于旁。炮台上并置有不少古迹文物和历史性建筑物, 如炮台上的古塔,便是当年耶稣会的会址之一。建于空地中心的南欧式平房建筑,现在是气象台的办公室。
炮台四周均置有巨型铜炮,现今古炮虽已失去军事作用,却成为澳门的古旧文物和历史见证。1662年,荷兰人企图入侵,便是全赖城堡上的大炮保卫澳门,把荷兰人击退,这些老铁炮就是这段轰烈的历史见证。
其右侧有古钟一口,是著名的铸炮专家所造,曾被迁往葡国安放,数年前由修女会转赠回澳,而炮台入口处前顶的石雕,记录了此座炮台抗御外敌的战绩。大炮台四周景观优美,可俯瞰全澳景色,更可远眺珠江口及拱北一带的风光。
大炮台是澳门众多炮台中规模最大、最古老的炮台,1617年始建,1626年建成。大炮台本属教会所有,为保护圣保罗教堂内的教士而兴建,用以防范海盗,后转为军事设施区。炮台上有大片空地,绿草如茵,古树参天。
炮台四周均置有巨炮,是澳门的古旧文物和历史见证。1662年,荷兰人企图入侵,炮台山上的大炮保卫了澳门,把荷兰人击退。炮台上置有不少古迹文物和历史性建筑物,如炮台上的古塔,便是当年耶稣会的会址之一。建于空地中心的南欧式平房建筑,现在是气象台的办公室。1998年4月,在大炮台内建造了澳门博物馆。
圣安多尼教堂
【圣安多尼教堂简介】
圣安多尼教堂 (Igreja de São Antonio de Padua)位于白鸽巢前地南面,为澳门三大古教堂之一。为“澳门历史城区”一部份。教堂初建于1565年,并于1638、1810、1875年重建,并于1930年以石米铺面,形成今日外观。
由于圣安多尼(St Anthony of Padua)掌管人间婚姻,故教堂又名“花王堂”。教堂亦奉祀曾于澳门学习神学的韩国第一位圣人圣金大建(St. Andrew Kim)。
【圣安多尼教堂的历史】
教堂屡遭火劫,但火光曾于台风中引导居民上岸,故教堂每年都会庆祝“天灾节”。
有关这座教堂的记忆,可以参看以葡文镌刻在门前石碑上的内容,译作:“(教堂)建于1638年,毁于1809年,重建于1810年,再次毁于1874年,重修于1875年。” 圣安多尼教堂创建于1558 至1560 年间,是澳门三大古老教堂之一,1930年改建教堂钟楼和主立面,1951年和1953年两度装修教堂内部。该堂在1930年重建后成为今貌。
因圣安多尼圣人是天主教徒所奉的"婚姻主保"之神,故俗称此教堂为"花王堂",以往葡人婚礼多在此举行,华人因此将之称为"花王堂"。据《澳门记略》记载:“北隅一庙,凡蕃人男女相悦,诣神盟誓毕,僧为卜吉完聚,名曰花王庙。”
教堂布局因地制宜,平面不对称,迁就周围的道路环境,因为空间的局促,所以只建造一座钟楼,造成不对称的立面形式,不对称的体量关系。通往花王堂的小街小巷均是往上攀升的斜坡,进入门口的前地空间也还要踏上几级台阶,可见当年的花王堂是有意识地建于高地之上。前地有矮墙围合,有十字架表明宗教性质,还有近于地面的石碑引发朝圣者的思古幽情。
教堂外观为1930 年改建成的水刷石粉面,主立面不对称,左侧有一座钟楼,以横线条为主,突出中心位置的主入口,山花之上装点圣像。总而言之,立面做法采用现代的水刷石饰面,形式简洁,体现新古典主义风格。
【圣安多尼教堂的结构】
教堂室内采用砖木结构,椭圆形木构拱顶,木屋架上为坡屋顶,瓦屋面。夹层楼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布局以长方形中厅为主,内有夹层;无柱廊阻隔,木拱顶,从天花之上垂下华丽的枝型大吊灯。堂内祭坛为建于1875年的巴洛克式圣坛,采用断山花和双柱的形式,中间有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塑像,上面有耶稣会标志 IHS 。
主祭坛庄严华丽,体现巴洛克风格:错落有致的檐部,断裂扭曲的山花,繁复弯曲的线条以及多重层迭的壁柱,烘托出天主教的表现主题--十字架上的受难耶稣和带有深刻含义的耶稣会标志。墙面用壁柱划分,以拱券装饰。顶棚与墙体用齿饰线脚区分、勾勒。室内色彩以黄色为基调,用白色装点,即墙面和拱顶是黄色涂料,柱头、线脚以白色粉刷。教堂后部唱诗席的彩色玻璃窗、入口屏风都选择几何图案,流露现代气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