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1957|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4 10:4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都江堰

都江堰(Dujiang yàn),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录

简介
历史变迁名称由来
修建背景
修建过程
历史事件
历史意义
都江堰水文化
主要景观都江堰水利工程
二王庙
伏龙观
安澜索桥
都江堰卧铁
其他景点
旅游信息交通概况
都江堰市简介
相关作品相关诗词
同名作品
自然灾害影响汶川大地震对都江堰的影响
叠溪洪水









简介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都江堰不仅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南桥、灵岩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1982年,都江堰作为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根据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第二款有关文化遗产定义的规定,由于都江堰水利工程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且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因此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5月8日,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历史变迁
  
名称由来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
  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关于都江这一名称的来源,《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修建背景

  现在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难》这篇著名的诗歌中“蚕丛与鸟凫,开国何茫然”、“人或成鱼鳖”的感叹和惨状,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这种状况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大支流,发源于四川与甘肃交界的岷山南麓,分为东源和西源,东源出自弓杠岭,西源出自郎架岭。两源在松潘境内漳腊的无坝汇合。向南流经四川省的松潘县、都江堰市、乐山市,在宜宾市汇入长江。岷江干流长735km,流域面积13.5万k㎡,落差3560m,平均坡度4.83‰,总水量年均150亿m3左右。主要水源来自山势险峻的右岸,大的支流黑水河、杂谷脑河、大渡河、青衣河、等都是由右岸山间岭隙溢出,雨量主要集中在雨季,所以岷江之水涨落迅猛,水势湍急。
  岷江出岷山山脉,从成都平原西侧向南流去,对整个成都平原是地道的地上悬江,而且悬得十分利害。成都平原的整个地势从岷江出山口玉垒山,向东南倾斜,坡度很大,都江堰距成都50km,而落差竟达273m。在古代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岷江水患长期祸及西川,鲸吞良田,侵扰民生,成为古蜀国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
  都江堰的创建,又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战国时期,刀兵峰起,战乱纷呈,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国尽快统一。适巧,经过商鞅变法改革的秦国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他们正确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中特殊的战略地位,“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秦相司马错语)。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国郡守。李冰上任后,首先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经济基础。
  
修建过程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1、宝瓶口的修建过程
  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之所以要修宝瓶口,是因为只有打通玉垒山,使岷江水能够畅通流向东边,才可以减少西边的江水的流量,使西边的江水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地区的干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区,灌溉那里的良田。这是治水患的关键环节,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
  2、分水鱼嘴的修建过程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为了使岷江水能够顺利东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修建者李冰在开凿完宝瓶口以后,又决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一支顺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宝瓶口。由于分水堰前端的形状好像一条鱼的头部,所以被称为“鱼嘴”。
  鱼嘴的建成将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它沿岷江河雨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它流入宝瓶口。由于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这样枯水季节水位较低,则60%的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产生活用水;而当洪水来临,由于水位较高,于是大部分江水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排走,这种自动分配内外江水量的设计就是所谓的“四六分水”。
  3、飞沙堰的修建过程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
  飞沙堰采用竹笼装卵石的办法堆筑,堰顶做到比较合适的高度,起一种调节水量的作用。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使得进入时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内江灌溉区免遭水灾;同时,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产生了游涡,由于离心作用,泥砂甚至是巨石都会被抛过飞沙堰,因此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泥沙在宝瓶口周围的沉积。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
  在李冰的组织带领下,人们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八年的努力,终于建成了这一历史工程----都江堰。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15:24:18 | 只看该作者
都江堰

1.jpg (69.38 KB, 下载次数: 85)

1.jpg

2.jpg (100.85 KB, 下载次数: 85)

2.jpg

4.jpg (114.14 KB, 下载次数: 89)

4.jpg

3.jpg (106.49 KB, 下载次数: 97)

3.jpg

31.jpg (114.59 KB, 下载次数: 86)

31.jpg

5.jpg (143.26 KB, 下载次数: 92)

5.jpg

7.jpg (256.92 KB, 下载次数: 87)

7.jpg

91.jpg (608.15 KB, 下载次数: 112)

91.jpg

9.jpg (638.02 KB, 下载次数: 81)

9.jpg

0.jpg (593.21 KB, 下载次数: 83)

0.jpg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15:16:48 | 只看该作者
青城山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3-29 15:18 编辑 ]

41.jpg (112.94 KB, 下载次数: 86)

41.jpg

43.jpg (215.95 KB, 下载次数: 100)

43.jpg

45.jpg (198.73 KB, 下载次数: 91)

45.jpg

46.jpg (200.1 KB, 下载次数: 105)

46.jpg

47.jpg (532.84 KB, 下载次数: 92)

47.jpg

5.jpg (143.29 KB, 下载次数: 98)

5.jpg

52.jpg (150.44 KB, 下载次数: 85)

52.jpg

53.jpg (151.78 KB, 下载次数: 88)

53.jpg

54.jpg (242.29 KB, 下载次数: 95)

54.jpg

7.jpg (492.21 KB, 下载次数: 113)

7.jpg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15:15:57 | 只看该作者
青城山

25.jpg (108.38 KB, 下载次数: 83)

25.jpg

26.jpg (168.35 KB, 下载次数: 176)

26.jpg

3.jpg (112.14 KB, 下载次数: 101)

3.jpg

31.jpg (148.43 KB, 下载次数: 110)

31.jpg

32.jpg (104.33 KB, 下载次数: 82)

32.jpg

33.jpg (195.68 KB, 下载次数: 92)

33.jpg

34.jpg (154.08 KB, 下载次数: 83)

34.jpg

35.jpg (201.8 KB, 下载次数: 87)

35.jpg

37.jpg (141.88 KB, 下载次数: 93)

37.jpg

4.jpg (183.53 KB, 下载次数: 83)

4.jpg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15:15:03 | 只看该作者
青城山

1.jpg (88.81 KB, 下载次数: 97)

1.jpg

11.jpg (79.34 KB, 下载次数: 127)

11.jpg

12.jpg (81.06 KB, 下载次数: 99)

12.jpg

13.jpg (141.91 KB, 下载次数: 102)

13.jpg

14.jpg (178.51 KB, 下载次数: 211)

14.jpg

2.jpg (108.57 KB, 下载次数: 97)

2.jpg

21.jpg (97.72 KB, 下载次数: 96)

21.jpg

22.jpg (101.24 KB, 下载次数: 95)

22.jpg

23.jpg (115.38 KB, 下载次数: 97)

23.jpg

24.jpg (103.22 KB, 下载次数: 77)

24.jpg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3-27 10:38:38 | 只看该作者
传奇故事
  青城山普照寺传奇故事
  普照寺早期叫“金花庙”,供奉的是蓥华祖师,是由一座家族弃祠改建而成的贫穷小庙,“无食以养僧,无房以妥神”。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穷庙子,却在乾隆三十年以后,突然大兴土木,广置田产,到道光二十九年前后,经百余年间的连续扩建,普照寺一跃成为川西四大丛林之一,远近闻名。据估算,这段时间普照寺修建费用在万两金银以上,而普照寺碑文载:未受捐施,不假募助。那么,这巨大的耗资从何而来呢?这便是令后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普照寺突然兴旺之谜。
  成都民间曾经流传过一首民谣:“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这首民谣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历史之谜。传说明末张献忠起义,推翻了明朝在四川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农民政权“大西国”。后来清兵入关,四川境内发生连年混战,张献忠不得不退出成都,“大西国”被吴三桂灭亡。民谣就是说的张献忠兵败退出成都时,把“大西国”的金银财宝秘藏起来,为了将来能找到所藏之宝,不至于因年代久远而迷失,便设计了石牛和石鼓作藏宝记号,谁发现了石牛石鼓,就有可能找到“大西国”的神秘宝藏。
  因此,围绕藏宝之谜,就有许多传说和猜想。有说财宝埋在锦江河底的,也有说宝藏随船沉入岷江的,也有认为张献忠的财宝埋在青城山的,等等。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成都还掀起过寻宝热,甚至有人还拿出了藏宝图,一时间许多人跃跃欲试,要成立寻宝机构。其实寻找张献忠宝藏已非一日之事,也话自大西国灭亡以后,民间就有人开始寻宝,在抗日战争期间,成都就成立过锦江淘银公司,在九眼桥下大张旗鼓地淘银,经过一年多努力,果然在河底淘出一只石牛,一只石鼓,着实让人们兴奋不已,证明民谣传说不假。但继续淘下去,却见不到宝藏影子。淘银行动不了了之。
  要弄清张献忠藏宝的秘密,首先要知道张献忠究竟有没有可藏之宝。传说大西国成立之初,张献忠把他在战争中获得的奇珍异宝,特别是明成都皇室成员宝库中的金银财宝,在皇城举办斗宝大会,24间房子摆满奇珍异宝、金器银锭。其目的一方面为了展示皇亲国戚、富绅劣商的奢靡;另一方面炫耀他的富有。但这却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待到大西国灭亡,谁都想得到这笔财宝。据传大西军兵败成都时,十余艘大船从新津出发,沿岷江顺流而下,在彭山境内就被清军预先埋设的铁链拦住。大西国押运船只的兵将眼看敌不住清军的围攻,于是凿沉船只,弃船登岸逃走。清军早就知道张献忠有大量金银想要从成都运走,以为截获了运宝船队,欣喜若狂地登上还未完全沉没的一些大船,才发现船中装载着石块。
  自从张献忠的宝藏随着大西国的灭亡消失以后,宝藏之谜就困扰着一代又一代关注这件事的每一个人。特别是成都和新津都先后发现数量不小的大西国“大顺通宝”钱币和银锭,更使寻宝人相信张献忠那24间大屋展示过的财宝就藏在成都或成都周边,其中关于青城山藏宝之事,更有许多奇闻和谜案。



  奇案之一:普照寺暴富。
  普照寺是坐落在青城山大观镇境内的著名佛教寺院,最早建寺的年代已无从考察,只知原寺明末毁于兵燹。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873年)都江堰贡生高履和曾在《普照寺源流记》中说:“寺历数朝,世有传人,明末火于献。”明确指出普照寺是被张献忠焚毁的。清代康熙年间开始恢复,是一座仅占地半亩的简易小庙。乾隆中期,约在1776年左右,普照寺开始扩建。道光年间,方丈鉴山在未向社会各界民众化缘的情况下,突然大兴土木,修成占地400亩,殿宇五重,与二十四诸天暗合的24个天井,与黄道貌岸然周天同数的365间堂舍的宏伟大寺院。如果没有数万银子是很难建成的。按正规渠道的说法,是因为有神相助。清同治年间(1868年)任灌县知县的钱璋在《重建普照寺并建藏经楼记并赞》的文章中说:“道光庚子,接代鉴山主方丈事,念累世之祖劬思懋建,真功德精诚所结,可格苍穹,即于是冬天示神奇,山裂石出,不劳雕琢,不烦辇运,自致良材以显名胜。灵峰于是因旧基而重新之,不加募助,添修广厦数十楹。”一下子修起几十幢房子,都是“天示神奇”,石头自己裂开,不雕刻、不搬运,自己就到工地上了,而且凭空就造成了一座大寺院,这绝对是不可能的。而民间流传的另一种说法是当时普照寺有一个叫果时的小和尚,到与普照寺相邻的雪山寺割猪草时,发现一处地方青草长得十分茂盛,而且今天割了第二天又很快长出来。此事被方丈知道了,心知有异,不事声张,暗地组织寺内各尚挖掘,却挖出一窖金银!这才有了普照寺大兴土木的资金来源。
  奇案之二:张献忠青峰山采石之谜。
  张献忠在明崇祯十六年(1627)攻克武昌后建大西政权。崇祯十七年(1628)第二次进川攻克成都,并定都成都,于1646年战死西充。大西政权在四川共计只有18年时间。在大西国灭亡的前几年,张献忠最为倚重的义子张可旺率兵进驻灌县,并在民间搜罗了300石匠到大观镇境内的青峰山采石。青峰山是青城山的一支支脉,位于大观镇境内,普照寺就建在青峰山麓。奇怪的是,张可旺监督数百石匠采石,却并未运出山,也未在山中修建任何建筑物或用铺路。采石半年,却连300石匠也未见走出山来,消失在青峰山中。合理的解释是,张可旺可能奉张献忠密令,在青峰山以采石为掩护,秘密挖掘山洞或修建地宫,用来藏宝,因为根据时局的发展,大西国政权已岌岌可危,转移财宝是情理之中的事。大概张献忠也料到如果清军灭掉了大西国,再要复辟是十分困难的事,作长期打算,必须埋藏财宝,以便将来之需。开采出的石材或者用来修了地宫,或者砌了山洞,也有可能掩藏在某处山坳。而采石的工匠,则全部杀害灭口。
  张献忠青峰山采石之谜虽然无人破解,但有几件事却与藏宝联系起来。
  其一,普照寺修建的石料传言是神仙之力,山裂石出,就如清道貌岸然光灌县钱璋文中所言。但极有可能是普照寺僧人偶然发现了张献忠开采的石料。
  其二,普照寺不但发现了石料,也发现了张献忠所藏之宝的一部分。
  其三,李定国是张献忠最忠诚的部下,主管粮草后勤,是张献忠的财务和后勤部长。而李定国的部下——后来到普照寺任住持的心莲和尚专程到尚未修复的普照寺开创基业,并从他开始普照寺才一步步走向辉煌。心莲和尚到普照寺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到青峰山护宝,奉张定国之命保护大西国藏宝;另一种可能是他知晓藏宝的秘密,到青峰山伺机取宝。
  古今中外,不断进行着藏宝与寻宝的游戏。藏宝者大都是高智商的人,他们不但要选择藏宝之地,更要设计藏宝的方法,而疑阵、设机关,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总要经过万千思虑,做到不留痕迹,万无一失。让寻宝人耗尽毕生精力也猜不透藏宝人布下的迷魂阵。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普照寺与雪山寺的易名之争
  相传雪山寺开山立庙后,代代僧人皆喜好练武。雪山寺的承传方式也很特别,并不像其它寺庙传袈裟之类的衣钵,而是像江湖帮会一样传信物。这信物就是以开山祖师啸云净命名的“啸云剑”。此宝剑不足二尺,剑鞘和剑柄镶有七颗宝石,为雪山寺镇庙之宝。凡据有此宝剑者,即为雪山寺主。可是到了清朝中叶后,邻近的普照寺突然崛起,其间雪山寺的“啸云剑”不幸被人盗去,住持方丈自责退位,云游四方,发誓不寻到宝剑绝不回来,从此杳无音信,雪山寺也就此衰落下来,一蹶不振。后来,雪山寺僧人认为这是旁边的蓥华庙改名普照寺相克所致:普照之下,雪山焉能不化?于是更换牌匾,将雪山寺更名为“乌云堂”,意在“乌云”遮挡“普照”,倒克普照寺。普照寺僧人也不甘示弱,在寺名前加上山名,换作“青峰山--普照寺”,取“清峰”谐音“清风”,意即“清风驱散乌云”,再反过来倒克雪山寺......
  心莲和尚之谜
  普照寺挖出财宝可能与张献忠藏宝的另一条值得怀疑的线索有关,就是普照寺的开山祖师心莲和尚。 张献忠被杀,而他的部将李定国却率部转战南北,拥戴朱明王朝一个宗室子弟,打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分别地两湖两广活动了10多年,最后才在清军的围剿下,出境到了缅甸的桂所,坚持反清斗争。 而就在这时,心莲和尚突然来到了青峰山,把殷姓弃祠改建成了蓥华庙。据传,心莲和尚曾在成都昭觉寺参学,数年后认国此处不合其理想,便前往名盛一时的报恩寺挂单,不想到达汉州时,报恩寺遭遇火灾,只剩一片瓦砾。丧气之余,心莲和尚在道旁树下休息,恍惚中,见一个高颧突骨、碧眼赤须的人牵了一匹红鬃大马过来,拍着他的肩头说:“报恩寺遭劫,蓥华祖师应运迁居,师父何不追随而去?”心莲和尚赶紧双手合十为礼,求指明路。那人让心莲和尚同骑红马,瞬间来到一个地方,只见有破屋数间,蓥华祖师正盘腿坐在屋中。心莲和尚正欲上前拜识,忽然一声炸雷,大雨倾盆而至,把心莲和尚浇醒了。雷电惊梦,冷雨浇头,心莲和尚全然不顾,努力地追索、回忆梦境。后来竟按梦境寻觅到了青峰山开创了蓥华庙。
  此说有伪托之嫌,更何况,当时的殷姓弃祠极其破败,根本没有发展光大的可能,无法吸引心莲和尚。又有传说,心莲和尚是被青峰山的“金莲宝地”格局所迷,才于此不计艰难破败地开山立庙,弘法妙门。此说也太玄太缥缈、不可信。惟有一个解释合情合理,那就是心莲和尚是张定国的部将,受张定国之遣,从缅甸桂所秘密潜到青峰山看护张献忠的藏宝。如果这个假设成立,普照寺后来的诸多谜团便迎刃而解,不攻自破。
  作为一个“护宝人”,心莲和尚以蓥华庙为掩护,恪守着自己的职责,他的使命可能就是看护好藏宝,以便日后张定国攻入境内时,起出藏宝以资助和响应。然而出乎心莲和尚意料的是,没过几年在三桂便奉清廷旨意,率大军剿平了桂所、大西军彻底灰飞烟灭。心莲和尚万念俱灰,最后在绝望和贫困中死去,但他临死前肯定向弟子讲明了他作为大西军将领、随“八大王”张献忠和李定国转战南北的不凡身世和经历。但不知为什么,心莲和尚没有向弟子说明藏宝之事,这可能与他心死如灯灭有关,想把藏宝作为一个谜永远烂在自己肚子里,或者他想:今后弟子们能不能发现和利用这笔藏宝,就看他们的缘分吧,佛门不是讲究缘分吗?所以直到心莲和尚死后许多年,普照寺的和尚才在无意间发掘出财宝。但是开山祖师是大西军将领的秘密却不宜张扬,只在各代住持和方丈之间秘密流传。
  实际上我们现在所说的蜀山就是指位于四川省境内的峨眉山
  传说在蜀地峨眉山之巅的峨眉金顶,就有通向一个神秘的修真异界——蜀山。
  《青城山赋》
   作者:苍山牧云
  序
  入川多年,颇闻“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之盛誉。一问一拜,不禁令人肃然,敬畏之心直达项背。萍踪浪迹有岁,心许江湖经年。几欲撰文描摹所见之一二,终不敢造次。至戊子年汶川大地震,亲历山川颠覆,神祗沙化,有感而发,为斯赋也。
  湖嵌碧山中,烟生翠波上。重楼复阁,萃集经典给予一脉。鹤寿龟年,羽化凌虚世无二人。绝尘之静雅,寂谧之幽趣。实“青城天下幽”之所以蛮名中外也!然则世间名山多如此,满目青松皆相同。青城山以人故,而扬达四海者,颇赖道教烟熏火燎之功绩也!山岳之奇而无名者,若世有良马,众也!山若能言,亦当有世少伯乐之太息!
  吾观雪山西来止步,岷江到此逗留。玉垒浪花乱扣,淘尽英雄无数。赤城天师创道教,散财赵公御黑虎。灌口二郎封神,又将李冰留住。千百年间,一袋烟霞。满天神佛,洞天常驻,可谓繁华俱备也。然大震莅临,地裂山崩。银殿铁瓦,坍塌于一瞬,神龛之上三清枭首。金鼎佛珠,覆灭以顷刻,庙宇之内尽化灰飞。地壳之虎威足令佛道汗颜否?敢问千尊世受香火之高上神灵、万象菩萨,无量功德何往耶?通天法力何在欤?大灾悲前,或若草木之人,陡生敬畏自然之心胆乎?
  至张道陵收受斗米、开坛设教、立宗创派呈修真一支始,世间乌有得道真人不问凡尘香火者。大抵避乱趋安、借幽冥而托世故耳!!天师之后,若葛洪之流或盗邪怪之论,扇阴风、点鬼火、渔利其中。或窃鬼神之说,误苍生、害黎庶、蒙蔽民心。以达盘剥血汗幸劳为己养,劫夺他人田力以自食之苦衷。装神弄鬼无非遮人耳目,游手好闲实则好逸恶劳。此乃积万恶于一体,令良善蒙尘,愚民拙技耳。何足贱君子之口,登大雅之堂哉?苍山牧云立论伐之,以醒庸人之梦。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3-27 10:37:23 | 只看该作者
旅游事项
  [交通指南]
  成都火车站广场和西门车站每天有发往都江堰、青城山的旅游专线车,10分钟一班,西门车站还有往返青城后山的班车。
  出租车:成都出租车起步价为5元,1千米以后为1.4元/千米,超过7千米后,每千米要加收50%得空返费;夜间22:00-次日6:00,起步价为6元,1千米以后为1.7元/千米;每等候 5 分钟,加收 1 公里租价费;过路、过桥费由乘客支付。
  [市内交通]
  成都西门车站乘坐专门发往都江堰、青城山的旅游专线车到达都江堰市。成都火车站广场、茶店子和西门车站每天有发往都江堰的专线车,走高速公路约45分钟票价:16元/人,普通路线约要一个多小时票价:8.5元/人。都江堰市区内有公交车到达景区,乘4路公交可到都江堰景区离堆公园,乘1路公交可到都江堰景区秦堰楼大门,公交车票价1元。从客运中心出发,乘101路公交车可直达青城前山山门,从都江堰景区出发,乘101A可直达青城前山山门。
  当地旅游注意事项
  青城山的绝顶秀美及幽深,使游客慕名而去,人数也日益增多,这使当地旅游经营者在此大作文章,步步设卡,想尽办法挣游客的钱。喜欢徒步登山的朋友千万要留神:青城山的山道入口和出口几乎被各种索道和新修的仿古庙宇遮没了,要找到登山入口和出口实在不易。山里的工作人员可能会告诉你要上山就只有坐索道上去这一条办法。所以建议喜欢徒步的朋友买好地图或导游图再上山。
  青城山景区门票价格
  游览门票前山90元∕人,后山20元∕人
  前山索道单程30元/人,往返50元/人
  后山金骊索道单程30元/人,往返55元/人
  后山白云索道:上行35元/人,下行30元/人,往返60元/人
  前山月城湖船票5元/人
  后山翠映湖船票2元/人
  后山白云万佛洞门票5元/人
  后山水晶溶洞门票10元/人
  青城山前山半票价格:45元/人 半票购买对象:(1、身高1.1-1.4米之间的儿童;2、6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凭本人有效证件;3、教师在每年7-8月份和教师节当天凭本人有效证件。4、学生证、军官证)
  游览线路:
  步行游览(前山):景区大门——怡乐窝——天然图画坊——天师洞——祖师殿——朝阳洞——上清宫——老君阁(青城第一峰)——圆明宫——玉清宫——月城湖(渡湖)——建福宫
  索道游览(前山):景区大门——怡乐窝——月城湖(渡湖)——索道——上清宫——老君阁(青城第一峰)——朝阳洞——祖师殿——天师洞——天然图画坊——怡乐窝——景区大门——建福宫



地方特产

  青城四绝:一绝“洞天贡茶”,唐时蜀州味江是全国七大产茶区之一。宋时青城“紫背龙芽”、“白背龙芽”就被列为贡品。洞天贡茶茶质优良,汁色清澈,茶香味醇;二绝“白果烧鸡”,成都青城山地区的传统名菜,汤汁浓白,鸡肉异常鲜美;三绝“青城泡菜”,俗称青城道家老泡菜。以青城山道士生产的鲜黄瓜、豇豆、水红辣椒、萝卜、大蒜、白菜、仔姜、良姜等为原料,放入用山泉水、精盐、花椒等配制而成的特殊汁液中,脆嫩清鲜,深有回味;四绝“洞天乳酒”,以青城山所产的猕猴桃鲜果为原料,按道家传统工艺榨取果汁,再配以醪糟汁、冰糖水和少许曲酒酿造加工而成。酒味浓而不烈,甜而不腻。
  长生宴:中国名宴—长生宴是青城山鹤翔山庄上善堂餐厅推出的道家滋补特色美食。自三国蜀汉时期,范长生在此建范氏庄园,修炼长生久视之术,采山之精、水之灵、珍林香草之花宝,巧妙烹饪,食之本色、本味,得享天年,寿齐彭祖。之后,药王孙思邈居青城,又将川芎。青城道家自古多美食。山庄特级厨师依据《青城山道家食谱》等文献中的道家菜品及融入民间的道家善生美食进行了精心的选料与烹饪。
  后山老腊肉:烟香味浓、肥而不腻、口感独特。



青城山镇
  都江堰青城山镇。位于市区西南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青城山,东临中兴镇、青城乡,南接两河乡、崇州市,西连阿坝州汶川县,北靠玉堂镇、中兴镇,镇境东西最大横距20.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1.9公里,幅员面积7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29亩。以山地地貌类型为主,仅沿山地区有少量平原。镇境最高峰大面山,海拔2434米;平原区最低点海拔250米。1999年末,辖红岩、白云、坪乐、双磨、尖峰、青龙、白石、东河、味江、沙坪、青景、青城、和乐13个行政村、71个村民组、总人口1020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27人;农业人口9377人。镇政府驻山前新集镇,东北距市区15公里。
  镇境有省道大三公路穿越,入青城山公路在镇治地与其连接,公路总长29公里,其中水泥路面19公里。有村道6条,总长8.7公里,一般宽为5-6米。1999年,实现村村通电话目标。青城山镇建立后,镇境逐步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企业,镇企业以生产旅游产品为主。至1999年末,有酿造、茶叶加工、制陶及食品与竹木加工等企业24个,其中个体私营7家。主要产品为老妈红系列酒、老腊肉、青城泡菜、青城山老窖系列、紫砂制品等,年产值7002万元,营销收入6750万元。
  青城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历史悠久,闻名遐迩。1986年后,又先后自筹和引进资金十数亿元,兴建了月城湖、月城湖至四望观的架空索道,开辟了青城后山风景区,建成了王小波、李顺起义陈列馆,恢复了泰安古镇,开辟成了水晶溶洞、神仙洞、白云群洞、翠映湖、五龙沟、红岩等景点,修建了泰安寺至又一村、又一村至白云寺的架空索道,兴建了娱乐中心、味江漂流冲浪、旅游小火车等游乐设施,修建了别墅、度假村、宾馆、会议中心等旅游服务设施。同时加强和不断完善景区管理,青城山景区已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级优秀旅游风景区。
  
青城山春台会

   青城山镇作为成都市优先发展的重点镇,已从农业镇在不断地向特色旅游集镇推进。本以农资交易为主的春台会,变成了商贸会。而青城山镇更精心组织了一系列“惠民”活动:川剧座唱、幺妹灯、法律咨询等,大受老百姓欢迎。
9#
 楼主| 发表于 2010-3-27 10:34:38 | 只看该作者
环境特征

  青城山景区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山地著名的“华西雨屏带”的中北段,约30°54′N和103°35′E。
  全山有36座山峰,诸峰环绕状如城廓,山上树木茂盛,终年青翠,故名青城。全境周围120km,保护面积1522hm2.区内气候温和湿润,属亚热带温湿型气候,年平均温度15.2℃,最热月极端温度34.2℃,最冷月极端温度一7.1℃;平均相对湿度81%;年降水量1225.1mm;无霜期271d(数据由成都市气象局提供)青城山地质地貌上以“丹岩沟谷,赤壁陡崖”为特征,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黄壤,母岩为侏罗纪紫色砂岩、泥岩和砾岩的坡积物。
  青城山风景区主要植被类型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根据青城山样地调查资料、野外路线踏勘记录的植物种类及《中国都江堰市植物名录》中所记载的青城山植物,初步估计植物346种,其中蕨类植物51种,隶属于26属l6科,种子植物295种,隶属于192属90科。其中裸子植物7种6计青城山约有维管属5科;双子叶植物252种169属77科;单子叶植物36种22属8科。植物区系有明显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

前山景区
   前山以常观、上清宫为核心,宫观相望,古迹甚多。建福宫、祖师殿、朝阳洞等人文景观与金鞭岩、石笋峰、丈人山等自然风光彼此增色。主要景点为老君阁、月城湖、天师洞、上清宫、五洞天、仙履清凉、碧翠青城、天然图画、祖师殿、朝阳洞、园明宫、建福宫 。
  建福宫
  建福宫坐落于丈人峰下。始建于建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后经历代多次修复,现仅存两殿三院。现存建筑为清代光绪年间(公元1888年)重建。现有大殿三重,分别奉祀道教名人和诸神,殿内柱上的394字的对联,被赞为“青城一绝”。建福宫筑于峭壁之下,气度非凡。其左侧是明庆府王妃遗址,西行1千米,即至岩石耸立,云雾缭绕的"天然图画"。宋代诗人范大曾在此为宋帝祈祷,皇帝特授名为"瑞庆建福宫"。诗人陆游有诗描写当时的确良建福宫是"黄金篆书榜金门,夹道巨竹屯苍云。岩岭划若天地分,千柱眈眈在其垠",观宫内保存有古木假山、委心亭、明庆符王妃的梳妆台遗址,以及壁画、楹联等文物。
  天然图画坊位于龙居山牌坊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阁,建于清光绪(公元1875~1909年)年间。这里风景优美,游人到此仿佛置身画中,故将其称为“天然图画”。天然图画位于建福宫与天师洞之间,海拔893米,两峰夹峙。游人至此,可见亭阁矗立于苍崖立壁、绿荫浓翠之间,如置身画中。亭阁后是常有丹鹤成群,唳于山间的驻鹤庄;右有横石卧于两山之间的悬崖上,被称为"天仙桥",传为仙人聚会游戏处。
  天师洞
  天师洞洞中有“天师”张道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自建福宫北行两公里即至青城主观——天师洞。天师洞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三面环山,一面临涧,古树参天,古分幽静。现存殿宇建于清末,规模宏伟,雕刻精细,并有不少珍贵文物和古树。相传东汉末年张道陵曾在此讲经传道。观内正殿为"三清殿",殿后有黄帝祠和天师洞等古迹。天师洞右下角有一小殿,名三皇殿,内有轩辕、伏羲、神农石像。洞门前有一株古银杏树,高约50余米,胸围7.06米、直径2.24米。据说乃张天师手植,树龄已达两千余年。
  1943年夏,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曾来青城山写生。他在天师洞独居一室,先后创作了屈原《九歌》中的插图《国殇》、《山鬼》等多幅作品,送给青城道士的《奔马》和《天马》图,已制成石刻陈列。
  祖师殿
  祖师殿位于天师洞右后侧山腰间,出天师洞过访宁桥即到。祖师殿又名真武官,创建于唐代。唐代诗人杜光庭、薛昌,宋代张愈均在此隐居。唐睿宗的女儿玉真公主也曾在此修道,以求成仙。该殿环境幽静,殿内在真武祖师、吕洞宾、铁拐李等神仙塑像及八仙图壁画、诗文刻石等。
  朝阳洞
  朝阳洞位于主峰老霄顶岩脚,洞口正对东方,深广数丈,可容百人,传为宁封丈人栖息处。清人黄云鸽曾在此结茅而居,并撰联曰:"天遥红日近,地厌绎宫宽"。近代画家徐悲鸿也曾在此撰联:"空洞亲迎光照耀,苍崖时有凤来仪"。
  上清宫
  上清宫位于青城山第一峰、距峰顶约500米的半坡上。上清宫始建于晋代,现存庙宇为清朝同治年间所建,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宫门"上清宫"三字由蒋介石题寅。宫内祀奉道教始祖李老君,有老子塑像和《道德经》五千言木刻,还有麻姑池、鸳鸯井等传说遗迹……上清宫后为老霄顶、建有呼应亭、是赏观日出、神灯和云海奇观的绝佳地点。

后山景区



青城后山位于青城山后,泰安乡境内,距成都70公里,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西北与卧龙自然保护区为邻,东北与赵公山相连,东越天仓山、乾元山可到天师洞、福建宫,西南与六顶山、天国山接壤,与青城山一脉相承,深藏不露,极具神秘色彩,直至80年代才加以开发。
  乘车从青城山大门左侧公路西行,跨青溪桥,穿后山门,经飞仙亭、飞仙观、响水洞、白石碾、金鞭亭、八卦台、贡茶亭、迎仙亭、三龙亭等众多景点,方到青城山景区的起点站--泰安寺。
  泰安寺始建于唐,寺旁有一座舍利塔、三通古碑和数十株十分粗壮的古银杏、桢楠和红豆树,寺前有古驿道,是灌县通往金川的必经之路相传明末泰安寺僧有了空与蜀王残部勾结,与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的部属为敌。张的部属请到土人带路,偷袭泰安寺,大获全胜。寺焚僧逃,了空触岩而亡。对此《青城山记》中有记载。1986年该寺重建,随后香火不断。泰安寺一带五溪合流,五峰环聚,风光幽美。传说古蜀王杜宇在此将土人所献米酒倾于味江中,与将士共饮。
  青城后山的宫观香火虽无前山之盛,而清幽洁净则更胜一筹,在"一山幽意论平分"之说,自然风光迷人。沿山道面行,山花烂漫,飞瀑流泉不绝;峭壁悬岩,天光云影一线;忽而栈道逶迤曲折,不见头尾;忽而村落群山环抱,绿草如茵。
  神仙洞仙气浓郁、林深幽暗。洞口的浴仙岩处,一字排开48个石潭,光滑元苔,水清宜人,传说青城神仙常的此沐浴。天台寺遗址周围,散布着几十座宋代、明代的古墓,其中一座明墓上刻着对联:"山前山后溪水响,云内云外涧鸪啼。"
  黄鹤桥外有飞泉沟,全长10公里,源出蓥华山南天门,流入味江。溯沟而上,景致迷人,"幽谷飞泉"、"百丈长桥"、"双泉水帘"三景尤绝。"幽谷飞泉"由观音岩瀑布、闭月潭、落雁潭组成;"百丈长桥"为悬崖上的栈道,满挂古树苍藤;"双泉水帘"则似花果山水帘洞,亭上有一幅对联:"双声泉落涧,长啸我开襟。"
  青城后山龙隐峡栈道:
  金娃娃沱上行便到龙隐 峡,两山对峙,相距咫尺,下面涧深水急。深涧上是龙隐峡栈道,斗折蛇行。栈道以沟底巨石为立柱。横梁以滚木相连,上铺木板。栈道有的地方也以水泥塑成原木模样,已长满青苔,真假不辨了。青城山的景致最讲究的是一个自然,随意参差散列无需雕饰,即便有一点人工,也尽量淡化了斧凿的痕迹。人的小机巧实在不能与自然的大智慧相论。
  青城后山双泉水帘
  “双泉水帘”,位于青城后山飞泉沟,是一组神奇的自然景观,包括天桥、梳妆池及瀑布、水帘洞等风韵天成的小景组成,双泉为两道飞泉在合流处形成的前后双瀑。前瀑来自梳妆池水,在岩洞顶散开,如一幅珍珠串缀起来的银帘,挂在岩前,遮住洞口;后瀑为飞泉沟正流,似一条凌空飞啸的银龙,飞下数十米深的岩洞中。洞内雪浪翻涌,钟乳遍布,奇绝瑰丽。洞岩上有古廊桥和木拱桥,通称天桥,俯瞰沟底,烟雨溟蒙,山树飘摇,听惊涛响于幽壑,恍如置身云天


  以水秀、林幽、山雄、石怪为奇观的自然风景区。景区距成都70公里,面积100余平方公里。西北与卧龙自然保护区为邻,而东北与赵公山相连,东越天仓山、乾元山可到天师洞、福建宫,西南与六顶山、天国山接壤,与青城山一脉相承,深藏不露,直至1980年代才加以开发。乘车从青城山大门左侧公路西行,跨青溪桥,穿后山门,经飞仙亭、飞仙观、响水洞、白石碾、金鞭亭、八卦台、贡茶亭、迎仙亭、三龙亭等众多景点,方到青城后山景区的起点站——泰安寺。景区内有神秘的溶洞、雄奇的蓥华、秀丽的味江,罕见的古墓群和大蜀王遗址、名庵古寺。此处集山、水、洞、廊、林为一体,可与青城前山媲美。景区全程20余里,有上山索道可使游客节省一半路程,便能欣赏到青城后山大部分景观。近年还新建了各类宾馆,为游客开辟了许多全新的旅游项目。青城后山还是蜀茶的著名产地,清代被列为贡茶。
  ●泰安古镇自古为扼成都一带西入金川必经之驿道——“花坪老泽路”冲要的重镇。宋代设味江镇,清代始依场后的古泰安寺,易名为泰安镇。泰安寺即坐落于古镇中央。古镇里有很多饭店和旅店供游客歇脚。
  ●五龙沟 古称蛮河沟,长约8公里,因传说古时有五条神龙隐藏于沟中而得名。其中的景色有金娃娃沱,景色绝佳的龙隐峡栈道,石笋岩,回音壁等。
  ●又一村:位于五龙沟之上的桃花溪,得名于陆游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村中有二十多户农家以发展旅游业为主,是又一个爬山歇脚的好地方。其中桃花溪度假公园亦坐落于又一村。
  ●白云洞:白云索道从又一村上行到白云古寨。白云洞古为佛教徒精修之地。
  ●飞泉沟
  ●百丈桥位于翠映湖与白云古寨之间,飞泉沟中游,用木板铺成曲桥,逆水而上,长约百余米。两岸老树龙钟,附生着草绿色的“木萝莎”如薄纱飘舞。
  ●翠映湖
  ●白云古寨:白云索道从又一村上行到白云古寨。
8#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10:10:09 | 只看该作者
青城山



青城山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属道教名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称“丈人山”,东距成都市68公里,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主峰老霄顶海拔1600米。在四川名山中与剑门之险、峨嵋之秀、夔门之雄齐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山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于2000年同都江堰共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8年汶川地震中青城山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目录

简介
道教渊源
环境特征
前山景区
后山景区
旅游事项
地方特产
青城山镇青城山春台会
传奇故事


简介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成都平原西北部、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内,距成都68公里,距都江堰市区16公里。古称丈人山,为邛崃山脉的分支。青城山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2007年测到的数据)。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青城山背靠千里岷江,俯瞰成都平原,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古人记述中,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说。
  青城山分前、后山。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约15平方公里,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景点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等;后山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水秀、林幽、山雄,高不可攀,直上而去,冬天则寒气逼人、夏天则凉爽无比,蔚为奇观,主要景点有金壁天仓、圣母洞、山泉雾潭、白云群洞、天桥奇景等。
   自古以来,人们以“幽”字来概括青城山的特色。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峦、溪谷、宫观皆掩映于繁茂苍翠的林木之中。道观亭阁取材自然,不假雕饰,与山林岩泉融为一体,体现出道家崇尚朴素自然的风格。堪称青城山特色的还有日出、云海、圣灯三大自然奇观。其中圣灯(又称神灯)尤为奇特。上清宫是观赏圣灯的最佳观景处。每逢雨后天晴的夏日,夜幕降临后,在上清宫附近的圣灯亭内可见山中光亮点点,闪烁飘荡,少时三、五盏,忽生忽灭,多时成百上千,山谷一时灿若星汉。传说是"神仙都会"青城山的神仙朝贺张天师时点亮的灯笼,称为圣灯。实际上,这只是山中磷氧化燃烧的自然景象。青城之幽素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1940年前后,当代国画大师张大千举家寓居青城山上清宫。他寻幽探胜,泼墨弄清彩,作品愈千幅,还篆刻图章一方,自号"青城客"。六十年代,张大千在远隔重洋的巴西圣保罗画巨幅《青城山全图》,供自己及家人卧游。晚年自云:"看山还故乡青","而今能画不能归",终身对故乡青城仙山充满着眷恋之情。
  青城山是中国首批公布的风景名胜区之一,1982年,青城山作为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7年5月8日,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素有“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之说。2000年11月,青城山与都江堰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道教渊源
   青城山上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自东汉以来历经二千多年。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全山的道教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道教宫观。
  张道陵,原名张陵,客居四川,学道于鹤鸣山中,依据《太平经》造作道书,自称出于太上老君口授,并根据巴蜀地区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经典,创立了“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被后世尊为天师,改其名为张道陵。传说道教天师张道陵晚年显道于青城山,并在此羽化。此后,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祖山,全国各地历代天师均来青城山朝拜祖庭。天师道经过张陵及其子孙历代天师的创建和发展,逐渐扩及全国。晋隋时期,天师道有北天师道和南天师道的兴起和地区教派的产生。青城山所传属于南天师道的正一教派。
  至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来青城山,天师道传统乃与上清道结合。上清道宣称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旧天师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杜光庭后来在前蜀皇帝王建手下做官,官至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封上柱国蔡国公,晚年居青城山近30年,著书立说,对道教的发展影响很大。
  明代,青城山道教所传属于全真道龙门派。全真道与原来的天师正一道不同的是,它主张修道者要出家投师,住庵当道士,不娶妻室,不吃荤腥,创立了一套养身习静的修练方法。道士住山,自然对宫观的维护,山林的栽培就更为重视。明朝末年,战乱不断,道士逃散,直到清朝康熙八年,武当山全真道龙门派道士陈清觉来青城山主持教务,又使局面重新改观。

主要道教建筑
  ●建福宫
  ●老君阁
  ●园明宫
  ●上清宫
  ●天师洞
7#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10:05:52 | 只看该作者
扩展阅读


都江堰水文化

 由都江堰而产生的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都江堰水文化包括水文学、水文物、水神学等,诸如“二王庙”、“伏龙观”、“观景台”等处的人文景观;改建鱼嘴挖掘出土的东汉李冰石像和“饮水思源”石刻;歌颂李冰父子降龙治水的民间传说和具有一定宗教神学色彩的祭祀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祭水、祭神、祭人的诗、词、书画的水文学等,形成独具特色的都江堰水文化。

战国时期秦昭襄王时蜀守李冰继前人治水业绩,组织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号称天府。现在都江堰工程已控灌成都平原的40个县(市)农田。工业、发电、航运、水产等事业篷勃发展。从经历二千二百多年历史的古老水利工程,长期保持着可持续发展势头,为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无论从历史发展角度或现实社会发展情况来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特征和效益,截止目前,在世界水利建设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可资借鉴的治水哲学思想和管理经验。都江堰源远流长,惠泽后代,其奥秘除了巧夺天工的工程布局外,更主要的是遵循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指导思想、“岁必一修”的管理制度,“遇难弯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河原则,以及“砌鱼嘴立湃缺,深淘滩、低作堰”的引水、防沙、泄洪之管理经验和治堰准则。

“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指导思想,其实质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治水哲学,它强调的是要充分掌握河流的流势和其它自然条件,加之利用和正确引导,利用有利条件消除不利因素,同时要随时间、地点和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采取不同的措施把工程做好。这一治水哲学思想不仅对过去,而且对今天的水利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都江堰工程在两千多年运行中,充分发挥了工程潜能,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独具特色宝贵的经验。其中文化内涵丰富,反映了治水先驱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都江堰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充分反映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正确性和长期性。都江堰水文化的内涵,反映了在工程修建、维修、管理和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遗产之一。故联合国评定都江堰工程为世界重要文化遗产。

都江堰的文化内涵对水利事业的持续发展,有着特殊重要意义。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创造了都江堰水文化,其内涵深刻,是都江堰工程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原则,是治理都江堰工程的准则,人们称之为“八字格言”。1958年3月18日刘少奇同志视察都江堰工程时指出:“乘势利导、因时制宜”讲的就是辩证法。都江堰的治水三字经,更是人们治理都江堰工程的经验总结和行为准则。“深淘滩,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鉴,挖河沙,堆堤岸,砌鱼嘴,安羊圈,立湃阙,凿漏罐,笼编密,石装健,分四六,平潦旱,水画符,铁椿见,岁勤修,预防患,遵旧制,勿擅变”。治水三字经是千余年来人们治理都江堰经验的概括,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治理都江堰的行为准则。曾经有人批评《治水三字经》中的“遵旧制、勿擅变”是保守思想的反映。实践证明《治水三字经》中的每一项措施,都是人们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值得珍视和继承。所谓遵旧制、勿擅变者,就是在治理都江堰时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而《治水三字经》就是千百年来治理都江堰工程的经验总结。“勿擅变”不是不变,而是要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实践证明《治水三字经》文化内涵,是人们长期实践的结果。随着人们继续实践,《治水三字经》的意义将与时俱进,长期指导着都江堰工程的保护与发展。

都江堰工程按水势和地形特征,以杩槎截流导流、卵石护岸、竹笼盛石筑堤、卧铁展示淘滩标准,以及“遇弯截角,逢正抽心”和“深淘滩,低作堰”等遗迹构成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功能显著,显示出都江堰水文化特征,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至于降伏孽龙的传说,望娘滩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文化内涵深刻,体现了人们对都江堰的爱护和依恋之情。至于宝瓶口的水尺和古水则,更显示出劳动人民的智慧,指导着灌区人民正确运用都江堰水资源,使灌区工农业生产能够乘势利导,驱利避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政府每天在《川西日报》公布都江堰宝瓶口水位,让灌区人民及时掌握都江堰水情,安排生产和防洪抗旱等工作。宝瓶口水则,至今仍具有指导灌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意义。至于李冰神像的出土,“卧铁”的发现,展示都江堰水文化,引起人们对建设都江堰先行者的缅怀和崇敬。

都江堰历久辉煌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260年而不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硕果仅存的奇观。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仑的灌溉系统,以及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有兴建源远流长,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

  都江堰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李冰主持创建的都江堰,正确处理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等主体工程的关系,使其相互依赖,功能互补,巧妙配合,浑然一体,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联合发挥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具体地说,利用鱼嘴分水堤从眠江引水灌溉,枯水期,自动将眠江60%的水引入内江,40%的水排入外江;洪水时,又自动将60%的水排入外江,40%的水引入内江。都江堰建于眠江弯道处,江水至都江堰,含沙量少的表层水流向凹岸,含沙量大的底层水流向凸岸,将洪水冲下来的沙石大部分从外江排走。进入内江的小部分沙石,利用伸向江心的虎头岩的支引、宝瓶口的节制和"离堆"的顶托,将大部分沙石从飞沙堰、人字堤排入外江,使宝瓶口引水口和灌区干流免遭泥沙淤塞;利用宝瓶口引水口控制进水量,既保证了灌溉用水,又防止了过量洪水涌入内江灌区,造成灾害。都江堰能自动调节进入灌区的水量,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成为天府粮仓。都江堰是成功运用自然弯道形成的流体引力,自动引水、泄洪、排沙的典范。建堰时,李冰还在江中埋石马作淘滩标志,立"三石人"观察水情消长,开创了中国古代水情测量的先例。历代对都江堰水利工程都非常重视,逐步完善了管理机构,建立了岁修、防洪等维护制度,积累和总结了"六字诀"、"三字经"、"八字格言"等宝贵的治水经验,使古堰持续发展,相沿不废。

 李冰所创建的都江堰是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是巧夺天工、造福当代、惠泽未来的水利工程,是区域水利网络化的典范。后来的灵渠、它山堰、渔梁坝、戴村坝一批历史性工程,都有都江堰的印记。其工程结构主要由渠首工程、附属工程和灌渠系统工程组成。渠首工程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组成;附属工程由百丈堤、人字溢洪堰组成;渠系工程主要由内江总干渠、沙黑总干渠、金马河干渠等组成。建国后,为解决都江堰工程维修期间的城市供水问题,又特别设计增建了工业引水暗渠。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学奥妙之处,集中反映在以上三大工程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形成无坝限量引水并且在岷江不同水量情况下的分洪除沙、引水灌溉的能力,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解放后,又增加了蓄水、暗渠供水功能,使都江堰工程的科技经济内涵得到了充分的拓展,适应了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勤劳智慧的川西人民,在发展李冰所创建的都江堰事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分水泄洪、引水灌溉、低堰排沙、运行维修等各种矛盾关系,紧紧依托自然条件、充分运用工程技术解决了各种问题,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治水经验。“深淘滩、低作堰”六字诀,新、旧两个版本的“三字经”,留下了系统、完整而又非常具体的治水经验。认真学习研究和推广都江堰经验,对治理黄河、解决山东的水问题,加快水利网络化建设,发挥我省乃至全国自然地理优势,优化生态环境仍然意义重大。

  都江堰水利事业工程针对岷江与成都平原的悬江特点与矛盾,充分发挥水体自调、避高就下、弯道环流特性,“乘势利导、因时制宜”,正确处理悬江岷江与成都平原的矛盾,使其统一在一大工程体系中,变水害为水利。具体讲,以三维空间巧妙构筑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渠首“三大工程”,优化岷江特定区段的硬约束,形成不同流量条件下的主流走势、环流力度,造成岷江不同流量条件下的内、外江不同的水沙分配比,克服川西自然地理劣势,优化岷江和成都平原的关系,发展水利网络化,使其最有利于当地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其三维空间的关系是:平面布局是基础、是前提;立面结构是在平面布局的基础上历经千载,反复优化逐步形成的。

  两千多年前,都江堰取得这样伟大的科学成就,世界绝无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1872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 1833-1905)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1986年,国际灌排委员会秘书长弗朗杰姆,国际河流泥沙学术会的各国专家参观都江堰后,对都江堰科学的灌溉和排沙功能给予高度评价。1 999年3月,联合国人居中心官员参观都江堰后,建议都江堰水利工程参评2000年联合国"最佳水资源利用和处理奖"。

李冰父子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成都平原能够如此富饶,被人们称为“天府”乐土,从根本上说,是李冰创建都江堰的结果。所以《史记》说:“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2000多年来,李冰父子凿离堆,开堰建渠为天府之国带来的福泽一直为世人所崇敬、感激,二王庙从古至今不但香火鼎盛,而且在历史上一直都有官方以及民间的祭典活动和祭祀活动。形成了以李冰父子为主题人物的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和六月二十六日为中心的庙会活动。
6#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10:03:20 | 只看该作者


都江堰修建原因

1、为什么要修宝瓶口?
  只要打通玉垒山,使岷江水能够畅通流向东边,这样既可以减少西边的江水的流量,使西边的江水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地区的干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区,灌溉那里的良田。这是治水患的关键环节,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玉垒山山石坚硬,民工们用铁具凿、挖、撬,工程进度极其缓慢。后来,一个有经验的老民工建议,应当在岩石上开一些沟槽,然后放上柴草,点火燃烧,岩石在柴草的燃烧下就会暴裂,可以加快挖的速度。实践证明这个办法非常有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在玉垒山开凿了一个20米宽、40米高、80米长的口子,因形状很像瓶口,因此叫“宝瓶口”。奔流不息的岷江水通过宝瓶口源源不断地流向东部旱区,这样,东部的农田得到了灌溉。都江堰的第一大工程终于完成了。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室瓶口,怎样才能让水更多地往东流入宝瓶口呢?从而引出要修分水鱼嘴。

  2、为什么要修分水鱼嘴?
  为了便岷江水能够顺利东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李冰在开凿完宝瓶口以后,又决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一支顺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宝瓶口。在江心修筑分水堰是一项很艰巨的工程,因为江心水高涌大,水流急速,筑成的堰提要很坚固,否则随时都会被洪水冲走。开始修筑分水堰时,他们采用往江心抛石块的办法,结果没有成功。因为,抛下去的石块,经不住洪水的冲击,不断地被洪水冲走。怎么办?岷山一带盛产大竹,当地人用竹子盖房、编竹笼来装东西的方法,使李冰大受启发。他请来许多竹工,让他们编成长3丈、宽2尺的大竹笼,再往里面装满鹅卵石,然后让民工将沉重的大竹笼一个一个地沉大江底。结果大竹笼在湍流的水中安然不动,稳稳地固定在那里,周围再用大石头加固,就这样分水大提终于建成。由于大提前端的形状好像一条鱼的头部,所以被称为“鱼嘴”。鱼嘴的建成将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它沿岷江河雨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它流入宝瓶口,江水经大大小小的渠道,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灌溉网。从此以后成都平原就很少有水旱灾难,用竹笼装卵石来截流的办法也沿用至今。

  3、为什么还要修飞沙堰?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飞沙堰同样采用竹笼装卵石的办法堆筑,堰顶做到比较合适的高度,起一种调节水量的作用。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使得进入室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内江灌溉区免遭水灾;同时,由于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产生了游涡,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泥沙在宝瓶口周围的沉积。至此,都江堰工程基本完成。




都江堰历史事件

李冰创建都江堰
  秦昭王后期李冰任蜀郡守期间(约公元前276~前251年),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前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在成都平原顶点的岷江上游干流出山口处作为工程地点,团结和组织西蜀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公元前256年前后建成都江堰。实践证明,历2000多年效益不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地理位置优越、合理,工程布置适合自然规律,分水堤、溢洪道、宝瓶口三项工程相互制约、相辅相成,联合发挥引水、分洪、排石输沙的重要作用。都江堰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效益。

  司马迁考察都江堰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马迁奉命出使西南时,实地考察了都江堰。他在《史记·河渠书》中记载了李冰创建都江堰的功绩。后人在其西瞻蜀之岷山及离堆处建西瞻亭、西瞻堂以示纪念。

  张陵传道青城山
  东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年),张陵从洛阳越秦岭到鹤鸣山修道,汉安二年(公元143年)七月一日,率弟子来青城山结茅传道。张陵在青城一带山区传道13年,汉桓帝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在青城山羽化,葬第三混元顶。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发祥地,常道观被称为“仙都众奥之妙,福地会昌之域,张天师羽化处焉”。历代龙虎山的天师多来青城山朝拜祖庭,为汉天师张陵扫墓。

  诸葛亮设兵护堰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北征,以都江堰为农业之根本、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征集兵丁1200人加以守护,并设专职堰官进行经常性的管理维护,开以后历代设专职水利官员管理都江堰之先河。

  马可·波罗游历都江堰
  元世祖至元年间(公元1264~1294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陕西汉中骑马,行20余日抵成都,游览了都江堰。后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说:“都江水系,川流甚急,川中多鱼,船舶往来甚众,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

  李希霍芬考察都江堰
  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 1833-1905)来都江堰考察,以行家的眼光,盛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无与伦比。曾于1872年在《李希霍芬男爵书简》中设专章介绍都江堰。李希霍芬是把都江堰详细介绍给世界的第一人。1872年,李希霍芬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

  修建成灌马路
  成都到灌县公路于1913年动工,从灌县一端建成2公里“示范路”即告停止。1923年,四川省督理委林火良青为总办,改官办为官商合办,1925年全线建成,1926年1月1日通车。是四川省第一条公路。

  创办合资企业
  1919~1920年,灌县人姚宝姗在小金县长卸任后,集会省中经营界人士,与法国基督教士谢安道合资,兴办森茂伐木公司。公司以灌县为基地,在理番(今阿坝州理县)等地砍伐大山原木,加工成方料,经小沟入岷江漂运至灌县紫坪铺收漂,再扎成大筏,水运成都销售,获利甚巨。是为都江堰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叠溪洪水
  1933年8月25日,岷江上游茂县境叠溪发生7.5级地震,山岩崩塌,横断岷江及其支流。10月9日,岷江被堵塞断流45天后,干流小海子溃决,积水一涌而下。10月10日1时许,洪水进入都江堰市境,洪峰流量约每秒1.02万立方米,冲毁都江堰金刚堤、平水槽、飞沙堰、人字堤等水利工程及安澜索桥。内、外江水汇成一片,汪洋无际。16个乡镇受灾,毁农田1000公顷,死亡5000余人。紫坪、白沙岷江沿岸1万余立方米木材、1000多吨煤炭及药材漂没无遗,都江堰以下各河流沿岸房舍、桥梁、碾磨冲毁无数,流离失所的灾民在万人以上。

  黄炎培都江堰办学
  1941年,黄炎培到都江堰选定城东郊丰都庙为校址。翌年暑假,委派重庆职业学校校长陆叔昂来灌县购置水田、耕牛、农具,为教学实习准备条件。1944年2月,“都江实用职业学校”开学,由沈肃文任校长,黄炎培偕夫人姚维钧到灌县主持开学典礼,并亲为学校制定“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的校训。学校提倡“手脑并用”的学风,注重学生思想修养、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培养。学校建立董事会,黄炎培任董事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于1945年10月交由灌县地方接办。

  林森主持都江堰开水典礼
  1942年清明节,四川省政府及灌区14县官员齐集都江堰举行开水典礼,典礼由当时正住在灌县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主持。开堰前先在伏龙观祭祀李冰,向李冰神像顶礼膜拜。祭毕,林森及其从祭人员乘轿直赴二王庙祭祀李二郎。祭毕,林森及其从祭人员又转赴都江堰鱼嘴,在鞭炮和万众欢呼声中,亲视开堰放水。

  冯玉祥捐资建亭
  1941年、1942年、1945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数次在灌县、青城山居留。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冯玉祥寓居青城山真武宫。1945年8月11日晨,当他听到抗战胜利、日本投降的消息时,当即捐资在真武宫侧建亭,取名“闻胜”,并撰书刻碑一通立于亭中。

  解放军抢修都江堰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四川,入川后贺龙司令员指出,要先抢修都江堰,把已延误的岁修时间抢回来。并决定从军费中拨出专款,确定由王希甫负责,由驻灌县解放军协助抢修。12月29日,成立都江堰岁修工程临时督修处。成都军事管制委员会拨款3万银元作抢修经费。驻灌县解放军184师1500余人在师长林彬、政委梁文英指挥下参加抢修工程。整个岁修工程于1950年3月底全部完工。4月2日按照都江堰传统习惯举行了开水典礼。

  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庆典
  1994年4月5日,由四川省政府、国家水利部主办,成都市政府、都江堰市政府、都江堰管理局承办的“中国四川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庆典”在都江堰渠首隆重举行。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69个使团到会祝贺并参加庆典活动,与会人士缅怀李冰父子的丰功伟绩,盛赞都江堰灌区由50年代的灌溉19万多公顷发展到67万多公顷,成为全国最大的灌区、效益巨大的水利工程。纪念活动期间,与会人士观看了富于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的舞蹈、仿古祭祀仪式及砍杩槎放水活动。

  汶川大地震后未见受损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8.0级地震。都江堰是此次地震离震中最近的地区之一,据都江堰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未发现都江堰水利工程受损的迹象。


都江堰名称由来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

  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为什么称都江堰,都江是哪条江呢?《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5#
 楼主| 发表于 2010-3-25 10:07:18 | 只看该作者
旅游信息
  
交通概况

  到达方式: 
  都江堰市区和成都市区经成灌高速公路连接,约30分钟车程;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60公里;213国道(兰州至昆明)横贯市境东西。
  成都茶店子汽车站,有大巴车直达都江堰市客运中心,每天早6:30就有发班,下午7:00收班。
  市区内有便捷的公共交通,乘公交车游客可以很方便地到达各个旅游景点。另外市区内有绿色无污染的出租车,价格便宜。如果你想领略市区内的风采,还可以乘坐人力三轮车。
  都江堰公交线路站点:
  1路: 青城桥 工商技术学院 龙潭湾 客运中心 都鹏花园 银杏广场 电信大楼 新东门综合市场 川农大都江堰校区 月亮湾 灵岩观音山 二王庙 川煤疗养院 百川俱乐部 养鹿研究所 紫坪埔一组
  2路: 玉堂汽车站 玉堂 马家渡 塔子村 405医院 奎光塔公园 消防中队 江安路 观风小区 银杏广场 电信大楼 新东门综合市场 红庙巷 灌口镇政府 岷山机戒厂 火车站 青城造纸厂 铁桥 同义村 青城钢铁厂 蒲阳镇
  3路: 青城大桥 塔子村 405医院 奎光塔公园 离堆小区 水文化广场 蒲阳路口 红庙巷 建设大厦 胥家路口 市职中 都中外实校 高桥村 光亚学校 十里村 胥家五大队 胥家镇
  4路: 都江堰景区 水文化广场 电信大楼 银杏广场 观风小区 基督教堂 林业中心医院 李冰广场 客运中心 交通大厦 体育中心
  5路: 百货大楼 银杏广场 地税局 中山路 教师公寓 都江堰法院 大湾 幸福家园 电管站 翔凤路口 海蓉药业 欣荣汽修 金河桥 灌温路口
  6路:与1路合并
  7路:塔子村 405医院 奎光塔公园 消防中队 江安路 观凤小区 银可广场 新东门大市场 红庙巷 灌口镇政府 岷山机械 火车站 青城造纸厂 铁桥 同义村 青城钢铁厂 蒲阳镇
  9路:同五路
  10路:岷江水泥厂 都江村 省木材检查站 玉堂 马家渡 塔子村 405医院 奎光塔公园 离堆小区 水文化广场 电信大楼 银杏广场 观凤小区 基督教堂 林业中心医院 蜀西商城 客运中心 亚细亚
  11路:紫平铺 白沙 二王庙 玉华酒店 城北中学 观景路 都江堰大道路口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校 青城桥 玉堂车站
  12路:彩印家属区 蒲阳路 火车站 二环路 客运中心
  101路:客运中心 都市美丽洲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青城桥 玉堂车站 中兴镇 青城山镇 青城前山山门
  101路A:都江堰景区 都江堰大酒店 卫校 奎光塔公园 405医院 青城桥 玉堂车站 中兴镇 青城山镇 青城前山山门
  102路:客运中心 都市美丽洲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青城桥 玉堂车站 中兴镇 青城山镇 青城前山山门 东软学院 高尔夫球场
  201路:客运中心 交通大厦 迎宾广场 聚源镇 崇义镇
  202路:青城桥 界牌
  都江堰市内交通:
  成都西门车站乘坐专门发往都江堰、青城山的旅游专线车到达都江堰市。
  成都火车站广场、茶店子和西门车站每天有发往都江堰的专线车,走高速公路约 45分钟票价:16.5元/人,普通路线约要一个多小时票价:8元/人。
  都江堰市区内有公交车到达景区,乘4路或101路公交可到都江堰景区离堆公园,乘1路公交可到都江堰景区秦堰楼大门,公交车票价1元。
  都江堰旅游小贴士:
  1、若只以看江水大坝为主,一般的游览一个小时就够了,当天可赶往青城山,或从青城山下来后顺路一游都江堰。
  2、从南门进,看看公署、纪念馆和商店,走过一座桥,坐单程旅游车往鱼嘴去,然后过索桥前往二王庙,秦堰楼可看到全堰的风光。
  3、景区门票价格:都江堰门票:90元
  4、都江堰半票:45元 购买对象(1、身高1.1-1.4米之间的儿童;2、6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凭本人有效证件;3、教师在每年7-8月份和教师节当天凭本人有效证件;4、学生证、军官证)
  
都江堰市简介

   都江堰市年平均气温15.2℃,空气质量和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一级水平。曾获得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001年1月11日,都江堰市获得建设部设立的“中国人居环境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并且成为全国第二个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政府组织。都江堰素有“天府之源”的称号,是“川西平原绿色生态屏障”,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自然、人文条件,都江堰市政府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多方筹集资金投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退耕还林工作也作为四川省唯一的县市级代表通过国家验收,并且在全国县市级率先启动了国际资助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试点和创建“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相关作品
  
相关诗词

  清山春《灌阳竹枝词》诗:“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岸边。喜看杩槎频撤处,欢声雷动说耕田。”
  清何盛新《伏龙观》诗:“盈盈一水隔,兀兀二山分。断涧流红叶,空潭起白云。凭空桥架索,薄暮树浮曛。龙女今何在,悬崖问柳君。”
  清董湘琴《游伏龙观随吟》:“峡口雷声震碧端,离堆凿破几经年!流出古今秦汉月,问他伏龙可曾寒?”
  清黄俞《都江堰》诗:“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恩波浩渺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劈斧岩前飞瀑雨,伏龙潭底响轻雷。筑堤不敢辞劳苦,竹石经营取次裁。”
  
同名作品

  都江堰楹联
  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
  ----------出自余秋雨
  散文
  题目:都江堰
  作者:余秋雨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它,就是都江堰。
  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连葛洲坝都看过了,它还能怎么样?只是要去青城山玩,得路过灌县县城,它就在近旁,就乘便看一眼吧。因此,在灌县下车,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在街上胡逛,一心只想看青城山。
  七转八弯,从简朴的街市走进了一个草木茂盛的所在。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也没有谁指路,只向更滋润、更清朗的去处走。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不知是自己走去的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观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颤。
  即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这样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撤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面影的李冰。
  四川有幸,中国有幸,公元前251年出现过一项毫不惹人注目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
  此后中国千年官场的惯例,是把一批批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而李冰,却因官位而成了一名实践科学家。这里明显地出现了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实施的事儿,既具体又质朴。他领受了一个连孩童都能领悟的简单道理:既然四川最大的困扰是旱涝,那么四川的统治者必须成为水利学家。
  前不久我曾接到一位极有作为的市长的名片,上面的头衔只印了“土木工程师”,我立即追想到了李冰。
  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能,但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他开始叫人绘制水系图谱。这图谱,可与今天的裁军数据、登月线路遥相呼应。
  他当然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但是,以使命为学校,死钻几载,他总结出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桌。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他没有料到,他治水的韬略很快被替代成治人的计谋;他没有料到,他想灌溉的沃土将会时时成为战场,沃土上的稻谷将有大半充作军粮。他只知道,这个人种要想不灭绝,就必须要有清泉和米粮。
  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
  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资料,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坝一座,让人们去猜详。人们到这儿一次次纳闷:这是谁呢?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没有一个人能活得这样长寿。
  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
  有什么样的起点就会有什么样的延续。长城半是壮胆半是排场,世世代代,大体是这样。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
  都江堰一开始就清朗可鉴,结果,它的历史也总显出超乎寻常的格调。李冰在世时已考虑事业的承续,命令自己的儿子作3个石人,镇于江间,测量水位。李冰逝世400年后,也许3个石人已经损缺,汉代水官重造高及3米的“三神石人”测量水位。这“三神石人”其中一尊即是李冰雕像。这位汉代水官一定是承接了李冰的伟大精魂,竟敢于把自己尊敬的祖师,放在江中镇水测量。他懂得李冰的心意,唯有那里才是他最合适的岗位。这个设计竟然没有遭到反对而顺利实施,只能说都江堰为自己流泻出了一个独持的精神世界。
  石像终于被岁月的淤泥掩埋,本世纪70年代出土时,有一尊石像头部已经残缺,手上还紧握着长锸。有人说,这是李冰的儿子。即使不是,我仍然把他看成是李冰的儿子。一位现代作家见到这尊塑像怦然心动,“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作家由此而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
  出土的石像现正在伏龙馆里展览。人们在轰鸣如雷的水声中向他们默默祭奠。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一条横江索桥。桥很高,桥索由麻绳、竹篾编成。跨上去,桥身就猛烈摆动,越犹豫进退,摆动就越大。在这样高的地方偷看桥下会神志慌乱,但这是索桥,到处漏空,由不得你不看。一看之下,先是惊吓,后是惊叹。脚下的江流,从那么遥远的地方奔来,一派义无返顾的决绝势头,挟着寒风,吐着白沫、凌厉锐进。我站得这么高还感觉到了它的砭肤冷气,估计它是从雪山赶来的罢。但是,再看桥的另一边,它硬是化作许多亮闪闪的河渠,改恶从善。人对自然力的驯服,干得多么爽利。如果人类干什么事都这么爽利,地球早已是另一副模样。
  但是,人类总是缺乏自信,进进退退,走走停停,不停地自我耗损,又不断地为耗损而再耗损。结果,仅仅多了一点自信的李冰,倒成了人们心中的神。离索桥东端不远的玉垒山麓,建有一座二王庙,祭祀李冰父子。人们在虔诚膜拜,膜拜自己同类中更像一点人的人。钟鼓钹磐,朝朝暮暮,重一声,轻一声,伴和着江涛轰鸣。
  李冰这样的人,是应该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纪念一下的,造个二王庙,也合民众心意。
  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人升格为神,神的世界也就会变得通情达理、平适可亲。中国宗教颇多世俗气息,因此,世俗人情也会染上宗教式的光斑。一来二去,都江堰倒成了连接两界的桥墩。
  我到边远地区看傩戏,对许多内容不感兴趣,特别使我愉快的是,傩戏中的水神河伯,换成了灌县李冰。傩戏中的水神李冰比二王庙中的李冰活跃得多,民众围着他狂舞呐喊,祈求有无数个都江堰带来全国的风调雨顺,水土滋润。摊戏本来都以神话开头的,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

自然灾害影响
  
汶川大地震对都江堰的影响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000多年,经受住2008年5月12日8级的汶川地震。汶川地震不仅危及震区人们的生命和生活,也严重威胁着包括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内的世界遗产地及1000多处文物的安全。重灾地区 都江堰水利工程完好,二王庙、青城山道观受损。
  2000年底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青城山与都江堰地处此次地震发生的中心地带,四川省文物局有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当地余震不断,但处于岷江中的水利工程尚未有受损的迹象,目前,仅有报告称景区大门受到轻微损坏。已知的消息是,处于岷江中的这几处设施,目前基本无恙,虽然近日余震不断,但因为其设计具有相当的防震性,相信鱼嘴、宝瓶口、飞沙堰这几处重要设施应无大碍。这也是都江堰历经2000多年,仍能在今天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的原因。
  而处于都江堰市西门外岷江右岸的山坡上的二王庙是国内最大一处纪念李冰父子的祀庙,历史上曾经过多次重建,二王庙已经垮塌。位于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处的青城山属于道教胜地。山上分布大小道观约百余座,有数座道观出现垮塌,而一些大型道观寺庙,也出现墙体裂缝等多处受损迹象。
  
叠溪洪水

   1933年8月25日,岷江上游茂县境叠溪发生7.5级地震,山岩崩塌,横断岷江及其支流。10月9日,岷江被堵塞断流45天后,干流小海子溃决,积水一涌而下。10月10日1时许,洪水进入都江堰市境,洪峰流量约每秒1.02万立方米,冲毁都江堰金刚堤、平水槽、飞沙堰、人字堤等水利工程及安澜索桥。内、外江水汇成一片,汪洋无际。16个乡镇受灾,毁农田1000公顷,死亡5000余人。紫坪、白沙岷江沿岸1万余立方米木材、1000多吨煤炭及药材漂没无遗,都江堰以下各河流沿岸房舍、桥梁、碾磨冲毁无数,流离失所的灾民在万人以上。
4#
 楼主| 发表于 2010-3-25 10:04:40 | 只看该作者

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

简介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这项工程主要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鱼嘴分水堤四六分水)、自动排沙(鱼嘴分水堤二八分沙)、控制进水流量(宝瓶口与飞沙堰)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1998年灌溉面积达到到66.87万公顷,灌溉面积已达40余县。




工程构成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鱼嘴分水堤:

  “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位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飞沙堰:

  “泄洪道”具有泄洪徘砂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 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宝瓶口:

  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灌区
  都江堰是由渠首枢纽、灌区各级引水渠道,各类工程建筑物和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堰等所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工程系统,担负着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7市(地)36县(市、区)1003万余亩农田的灌溉、成都市50多家重点企业和城市生活供水,以及防洪、发电、漂水、水产、养殖、林果、旅游、环保等多项目标综合服务,是四川省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水利基础设施,其灌区规模居全国之冠。
  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在位期间,蜀郡郡守李冰率领蜀地各族人民创建了都江堰这项千古不朽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都江堰工程至今犹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灌区范围的扩大,从1936年开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技术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没有改变,都江堰以其“历史跨度大、工程规模大、科技含量大、灌区范围大、社会经济效益大”的特点享誉中外、名播遐方,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都江堰渠首三大主体工程修建在岷江出山口处。这里群山环抱,大江中流,气势恢宏,景色绝佳。堰功人物,代代相济;文人墨客,多会与此。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灵岩寺,翠月湖,紫坪铺等。
  都江堰灌区是四川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四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物华天宝,地杰人灵”,历史上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灌区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都市华彩及城镇风光,异彩纷呈,美不胜收。灌区水利,星罗密布,各展风韵,各具特色,令人赏心悦目,“人民渠、东风渠、三合堰、通济堰,碧水荡伯;黑龙滩、三岔湖、鲁班水库,湖光涟滟;龙泉洞穿,天工开物,灵水泉涌”。全灌区呈现出“长龙地上走,银河天际流;彩虹起深谷,高峡出平湖”的壮丽图景。

璀璨明珠
  都江堰不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杰作。

分水提
  把岷江水一分为二
  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1)“飞沙堰”溢洪道
  把多余的洪水和流沙排入外江
  (2)“宝瓶口”引水口
  自行调控的节制问,是自流灌溉渠系的总开关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暴发之时,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任蜀郡太守(太守相当于现在的专员,或大于专员,小于省长),他为民造福,排除洪灾之患,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为此,李冰在其子二郎的协助下,邀集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岷水东流的地形和水
  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在无火药(火药发明于东汉时期,即公元25年至220年间)不能爆破的情况下,他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热胀冷缩的原理),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低水位每秒流速3公尺,高水位每秒流速6公尺)因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父子率众又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狭长的小岛,形如鱼嘴,岷江流经鱼嘴,被分为内外两江。外江仍循原流,内江经人工造渠,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为了进一步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在分水堰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飞沙堰的设计运用了回旋流的理论。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让人们知道“枯水(低水位)不淹足,洪水(高水位)不过肩”。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
  提起都江堰水利工程,不得不提起紫坪铺水利工程
  紫坪铺水利工程位于岷江上游,都江堰市西北9公里处。岷江是长江一级支流,源于四川与甘肃接壤的岷山南麓,流经茂县、汶川、都江堰市、成都平原南部,在乐山接纳大渡河、青衣江,于宜宾汇入长江。岷江全长711公里,流域面积135881平方公里。岷江上游水源丰富,径流主要有降雨形成,也有地下水和高山溶雪水补给,流域汛期每年的6到9月。
  岷江流域内先后建成有鱼子溪一、二级电站、映秀湾、太平驿和福堂坝引水式电站。但上述电站只有单一的发电作用,没有供水功能,为了充分开发利用岷江水利资源,缓解成都平原供水供电不足的矛盾,促进四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全国人大九届三次会议将其列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十大标志性工程;2000年12月,水利部批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01年2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工程开工建设并将其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紫坪铺水利枢纽是以灌溉和供水为主,兼有发电、防洪、环境保护、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其永久建筑物按100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工程于2002年11月下旬截流;2005年11月01日第一台机组发电;2006年12月工程完工。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静态总投资64.33亿元,总投资69.76亿元。
  枢纽建筑物主要由挡水大坝(大坝是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56米)、溢洪道、引水发电系统、冲砂放空洞、1#泄洪排砂洞、2#泄洪排砂洞组成。水库总库容11.12亿立方米,具有不完全年调节功能,库区面积18.16平方公里,回水长26.5公里。电站装机4台单机190MW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760MW,提高枯水期都江堰灌区1008万 农田灌溉供水保证率,每年枯水期增加灌溉供水量4.37亿立方米,可为远景毗邻灌区的314万 农田灌溉提供用水。工程建成后,除保证向成都市提供20立方米/秒的环境用水外,还将向成都市的供水量由目前的28立方米/秒增加至50立方米/秒,年还增加供水量3亿立方米。利用水库的蓄水滞洪调节作用,可将岷江上游100年一遇洪水消减至10年一遇下泻,基本解除金马河段洪水威胁。紫坪铺电站年发电量34.17亿千瓦/时,为川西电网提供比较经济的调峰调频电能。同时实现防洪、拦沙等效益,保护都江堰工程不受损坏。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可以有效调节岷江水量,发展都江堰灌区面积,提高灌溉用水保证率,缓解包括成都市在内的成都平原供水供电不足的状况,提高岷江中游和成都平原的防洪标准,从而对这一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3#
 楼主| 发表于 2010-3-25 10:01:55 | 只看该作者
主要景观
  
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四川的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其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1、岷江鱼嘴分水工程
  鱼嘴分水堤又称“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杩槎、金刚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设施。其主要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在古代,鱼嘴是以竹笼装卵石垒砌。由于它建筑在岷江冲出山口呈弯道环流的江心,冬春季江水较枯,水流经鱼嘴上面的弯道绕行,主流直冲内江,内江进水量约6成,外江进水量约4成;夏秋季水位升高,水势不再受弯道制约,主流直冲外江,内、外江江水的比例自动颠倒:内江进水量约4成,外江进水量约6成。这就利用地形,完美地解决了内江灌区冬春季枯水期农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和夏秋季洪水期的防涝问题。
  2、飞沙堰溢洪排沙工程
  飞沙堰溢洪道又称“泄洪道”,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飞沙堰的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宝瓶口3、宝瓶口引水工程
  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二王庙



 纪念中国都江堰的开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的祀庙。二王庙位于都江堰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麓。初建于南北朝,现存建筑系清代重建。初名崇德祠,宋以后历代封李冰父子为王,清以后改用今名。庙内石壁上嵌有李冰以及后人关于治水的格言:深淘滩,低作堰等,被称为治水三字经。庙内有李冰和二郎的塑像。大殿东侧茶楼是一座临崖悬空的吊脚楼,游人可在此休息饮茶。后殿右侧有画家张大千、徐悲鸿等人的碑刻。园中植满各种名贵花木,古木参天,林荫蔽日,是四川的游览观光胜地。
  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麓。初建于东汉,时为纪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南朝齐明帝建武年间 (494—498),益州剌吏刘季连迁“望帝祠”于郫县,改祀李冰父子于此,称名“崇德庙”,后亦有“江渎庙”,“李公庙”、“王庙”、“秦太守李公祠”、“真常道院”、“川主庙”、“显英王庙”、“二王宫”之称,清乾隆时之《灌县志》中称“二郎庙”,后遂称之曰“二王庙”。唐、宋、元、明、清、民国年间均有修葺。现存建筑多为民国十四年(1925)遭火灾焚毁后住持李云岩募资重建;从乐楼(正山门)起,庙内建筑分主殿三重,配殿十六重;主殿二王殿内奉三眼二郎神,配祀木雕杨二郎;老王殿供奉李冰夫妇;老君殿因祀老子,故名,左右配建青龙、白虎两殿;三官殿中祀天、地、水三官大帝;灵官殿上下层,上祀道教护法神王灵官,下祀太白金星;另有城隍殿、土地殿、玉皇殿、娘娘殿、祈子宫、丁公祠、圣母殿、魁星阁、龙神殿等。该庙占地面积10,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50余平方米,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整个建筑布局不受中轴线的束缚,而在纵横方向上依山就势,叠落而筑,层层楼台,起伏有序,曲折幽深,梯回壁转,而又主次分明,负山面水,极为幽静。 
  据报道,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中,二王庙损毁严重,庙门残缺不全,地上四处是残砖断瓦,建筑群内的多个大殿坍塌。循着庙门朝山上看,庙内红砖青瓦的幽然境界如今已不复存在,处处是墙倒塌后露出的悬崖陡坡。一度是俯瞰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最佳观景点的秦燕楼,更是只留几堵残垣断壁。修缮工作将坚持尽量使用建筑的原有材料,按原图纸在原地进行修复,预计2至3年完成。修复方案,资金支持,技术和施工人员都由国家文物局统一安排。同时考虑到游客的迫切要求,修缮一部分就立即开放一部分。
  著名世界文化遗产地“都江堰·青城山”、武侯祠、杜甫草堂、王建墓、三苏祠等名胜古迹全都伤痕累累……
  
伏龙观  


  在四川省都江堰市都江堰离堆北端。创建年代不详。传说李冰父子治水时曾制服岷江孽龙,将其锁于离堆下伏龙潭中,后人依此立祠祭祀;北宋初改名伏龙观,始以道士掌管香火。堆上建有伏龙观,殿宇三重,巍峨矗立,顺山势逐级升高。前殿陈列着1974年修建外江节制闸时从河床中挖出的李冰石刻像,高2.9米,重4.5吨。石像造于东汉灵帝初年,距今已18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圆雕石像,非常珍贵。后殿陈列有都江堰灌区的电动模型。伏龙观的左侧是宝瓶口,江水奔腾澎湃,气势磅礴。观后最高处建有观澜亭,两层八角,凭栏远眺,可见鱼嘴、索桥及岷江激流、西岭雪峰。
  伏龙观又名老王庙、李公词、李公庙等。观因(伏龙观因为)李冰降伏孽龙的传说而得名。是纪念李冰的庙宇。
  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四川巡抚祟实以为:“于虽齐圣,不先父食。况以公之贤:又有功于蜀,其施力程能固无待乎其子。今乃数典忘祖,于掩其父得无紊钦。”委成绵龙茂道钟竣就(伏龙观)原屺山门基址起建通佑王专词,以二郎配享后殿,与二王庙的二郎在前殿,李冰夫妇居后殿恰恰相反。因此,伏龙观又称老王庙。
  伏龙观建在离堆之上,三面悬绝,一面用42级宽三丈一尺五寸石阶和开阔的大坝相连,使伏龙观显得特别雄伟庄严。伏龙观主要建筑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建筑布局是:“东临江口之关,故灵基立其左;西瞻宝室之穴,故仙亭峙其右。正居太上之殿,中筑朝真之坛。”伏龙观原有殿宇两重,清同治间建成李冰殿,共有主殿三重。1959年培修时,将玉皇殿、喜雨楼合并,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砖木排架。一楼一底的后殿,1973年重建了庙前带江亭等建筑,近年来,新辟了花榭等,方便了游客观赏“离堆锁峡”风光。观后观澜亭,登临远望,都江古堰、西岭雪山、青城秀色尽收眼底;俯视脚下,江涛滚滚,直泻宝瓶,景色十分壮观。
  伏龙观中文物甚多。树立在正殿中的东汉李冰圆雕石像(右图),1974年迁建索桥时于三号桥基坑出土。像用灰白砂岩琢成,高290厘米,肩宽96厘米,厚46厘米,底部有一方榨,长18厘米。石像冠冕长衣,手置胸前,面含微笑,两袖和衣襟上各有浅刻题记一行。中行为:“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左为“建宁元年闰月戊申朔二十五日都水橡尹龙”;右为“尹龙长陈台造三神石人瑜水万世焉”。1975年8月18日加座竖立在伏龙观正殿中。
  正殿右侧竖立的堰工石像,是1975年1月18日在都江堰外闸下开挖护滩时发现的。石像宽衣重袖,持插而立,通高1.85米,肩宽0.7米;插高0.28米,宽0.25米,插把长1.34米。石像头部已被冲毁,背部冲蚀严重,可能是李冰石像铭文中“三神石人”之一,1975年8月18日树立在伏龙观大殿右侧。
  正殿中的飞龙铁鼎,是唐容宗女玉真公主故物。鼎重约千斤,上有八条飞龙和云纹花卉,是不可多得的古代铸造精品。1978年10月移入观中陈列。

  安澜桥安澜索桥

 安澜索桥  



安澜索桥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又名“安澜桥”、“夫妻桥”、“何公何母桥”。全长240多公尺,飞架岷江南北,横跨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古代四川西部与阿坝之间的商业要道,是藏、汉、羌族人民的联系纽带。
  灌县的安澜竹索桥建于1803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竹 索桥,全长34O余米,分8孔,最大跨径约61m,全桥由细竹蔑编粗五寸的24根竹索组成,其中桥面索和扶挡索各半。
  二王庙前的安澜桥是我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横跨在内江和外江的分水处,是一座名播中外的古索桥。最早称绳桥或竹滕桥,这与它的材料有关。到了宋代,改称“评事桥”。明朝末年毁于战火。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何先德夫妇倡议修建竹索桥,以木板面,旁设扶栏,两岸行人可以安渡狂澜,故更名“安澜桥”;民间为纪念何氏夫妇,又称之为“夫妻桥”,何先生修的桥因无栏杆所以一人摔下水摔死,被官员处死,妻子为了为丈夫雪冤想尽办法修了栏杆。全长约500米,在鱼嘴处建立外江水闸,把桥下移100多米,将竹索改为钢索,乘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钢筋混凝土桩,桥身也缩为240米。远看如飞虹挂空,又像渔人晒网,形式十分别致。漫步桥上,西望岷江穿山咆哮而来,东望灌渠纵横,都江堰工程的概貌及其作用,更是一目了然。但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能笮”。《水经注.江水》载“涪江有笮桥”,证明至少安澜桥的修建,不会晚于修筑都江堰的年代。“笮”意为竹索,这是川西古代索桥的主要建筑材料,故安澜索桥又被称为竹桥、绳桥、竹藤桥等。
  安澜索桥: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毁于战火。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如碗口的竹缆横飞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现在的桥,下移100多米,将竹改为钢,承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混凝土桩。坐落于都江堰首鱼嘴上,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

  都江堰卧铁

  卧铁是埋在内江“凤栖窝”处的淘滩标准,也是内江每年维修清淘河床深浅的标志。相传李冰建堰时在内江河床下埋有石马,作为每年淘滩深度的标准,后来演变为卧铁。现有四根卧铁分别是明朝万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国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现在游客在离堆古园内喷泉处能看到的这四根卧铁的复制品,其真品还埋在内江河床下。


其他景点

奎光塔 虹口景区 南桥 园明宫
清溪园 都江堰城隍庙 玉垒关 离堆公园
秦堰楼 玉垒山公园 掷笔槽 青城外山景区
幸福大道 翠月湖 灵岩寺
2#
 楼主| 发表于 2010-3-24 10:46:37 | 只看该作者
历史事件

  司马迁考察都江堰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马迁奉命出使西南时,实地考察了都江堰。他在《史记·河渠书》中记载了李冰创建都江堰的功绩。后人在其西瞻蜀之岷山及离堆处建西瞻亭、西瞻堂以示纪念。
  张陵传道青城山
  东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年),张陵从洛阳越秦岭到鹤鸣山修道,汉安二年(公元143年)七月一日,率弟子来青城山结茅传道。张陵在青城一带山区传道13年,汉桓帝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在青城山羽化,葬第三混元顶。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发祥地,常道观被称为“仙都众奥之妙,福地会昌之域,张天师羽化处焉”。历代龙虎山的天师多来青城山朝拜祖庭,为汉天师张陵扫墓。
  诸葛亮设兵护堰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北征,以都江堰为农业之根本、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征集兵丁1200人加以守护,并设专职堰官进行经常性的管理维护,开以后历代设专职水利官员管理都江堰之先河。
  马可·波罗游历都江堰
  元世祖至元年间(公元1264~1294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陕西汉中骑马,行20余日抵成都,游览了都江堰。后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说:“都江水系,川流甚急,川中多鱼,船舶往来甚众,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
  李希霍芬考察都江堰
  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 1833-1905)来都江堰考察,以行家的眼光,盛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无与伦比。曾于1872年在《李希霍芬男爵书简》中设专章介绍都江堰。李希霍芬是把都江堰详细介绍给世界的第一人。1872年,李希霍芬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

  


历史意义

  1、都江堰的创建,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人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260年而不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硕果仅存的奇观。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仑的灌溉系统,以及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有兴建源远流长,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
  都江堰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2、都江堰是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
  李冰主持创建的都江堰,正确处理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等主体工程的关系,使其相互依赖,功能互补,巧妙配合,浑然一体,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联合发挥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
  李冰所创建的都江堰是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是巧夺天工、造福当代、惠泽未来的水利工程,是区域水利网络化的典范。后来的灵渠、它山堰、渔梁坝、戴村坝一批历史性工程,都有都江堰的印记。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学奥妙之处,集中反映在以上三大工程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形成无坝限量引水并且在岷江不同水量情况下的分洪除沙、引水灌溉的能力,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解放后,又增加了蓄水、暗渠供水功能,使都江堰工程的科技经济内涵得到了充分的拓展,适应了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都江堰水利事业工程针对岷江与成都平原的悬江特点与矛盾,充分发挥水体自调、避高就下、弯道环流特性,“乘势利导、因时制宜”,正确处理悬江岷江与成都平原的矛盾,使其统一在一大工程体系中,变水害为水利。
  两千多年前,都江堰取得这样伟大的科学成就,世界绝无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1872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 1833-1905)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1986年,国际灌排委员会秘书长弗朗杰姆,国际河流泥沙学术会的各国专家参观都江堰后,对都江堰科学的灌溉和排沙功能给予高度评价。1999年3月,联合国人居中心官员参观都江堰后,建议都江堰水利工程参评2000年联合国"最佳水资源利用和处理奖"。

都江堰水文化
  由都江堰而产生的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都江堰水文化包括水文学、水文物、水神学等,诸如“二王庙”、“伏龙观”、“观景台”等处的人文景观;改建鱼嘴挖掘出土的东汉李冰石像和“饮水思源”石刻;歌颂李冰父子降龙治水的民间传说和具有一定宗教神学色彩的祭祀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祭水、祭神、祭人的诗、词、书画的水文学等,形成独具特色的都江堰水文化。
  1、对修建者的纪念 李冰父子塑像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成都平原能够如此富饶,被人们称为“天府”乐土,从根本上说,是李冰创建都江堰的结果。所以《史记》说:“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2000多年来,李冰父子凿离堆,开堰建渠为天府之国带来的福泽一直为世人所崇敬、感激,二王庙从古至今不但香火鼎盛,而且在历史上一直都有官方以及民间的祭典活动和祭祀活动。形成了以李冰父子为主题人物的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和六月二十六日为中心的庙会活动。
  2、治水哲学思想和管理经验。
  都江堰源远流长,惠泽后代,其奥秘除了巧夺天工的工程布局外,更主要的是遵循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指导思想、“岁必一修”的管理制度,“遇难弯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河原则,以及“砌鱼嘴立湃缺,深淘滩、低作堰”的引水、防沙、泄洪之管理经验和治堰准则。
  都江堰工程在两千多年运行中,充分发挥了工程潜能,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独具特色宝贵的经验。其中文化内涵丰富,反映了治水先驱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都江堰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充分反映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正确性和长期性。都江堰水文化的内涵,反映了在工程修建、维修、管理和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遗产之一。这也是联合国评定都江堰工程为世界重要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因。
  3、都江堰治水三字经
  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创造了都江堰水文化,其内涵深刻,是都江堰工程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原则,是治理都江堰工程的准则,人们称之为“八字格言”。都江堰的治水三字经,更是人们治理都江堰工程的经验总结和行为准则。“深淘滩,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鉴,挖河沙,堆堤岸,砌鱼嘴,安羊圈,立湃阙,凿漏罐,笼编密,石装健,分四六,平潦旱,水画符,铁椿见,岁勤修,预防患,遵旧制,勿擅变”。
  治水三字经是千余年来人们治理都江堰经验的概括,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治理都江堰的行为准则。曾经有人批评《治水三字经》中的“遵旧制、勿擅变”是保守思想的反映。实践证明《治水三字经》中的每一项措施,都是人们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值得珍视和继承。所谓遵旧制、勿擅变者,就是在治理都江堰时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而《治水三字经》就是千百年来治理都江堰工程的经验总结。“勿擅变”不是不变,而是要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实践证明《治水三字经》文化内涵,是人们长期实践的结果。随着人们继续实践,《治水三字经》的意义将与时俱进,长期指导着都江堰工程的保护与发展。
  都江堰工程按水势和地形特征,以杩槎截流导流、卵石护岸、竹笼盛石筑堤、卧铁展示淘滩标准,以及“遇弯截角,逢正抽心”和“深淘滩,低作堰”等遗迹构成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功能显著,显示出都江堰水文化特征,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至于降伏孽龙的传说,望娘滩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文化内涵深刻,体现了人们对都江堰的爱护和依恋之情。宝瓶口的水尺和古水则,更显示出劳动人民的智慧,指导着灌区人民正确运用都江堰水资源,使灌区工农业生产能够乘势利导,驱利避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政府每天在《川西日报》公布都江堰宝瓶口水位,让灌区人民及时掌握都江堰水情,安排生产和防洪抗旱等工作。宝瓶口水则,至今仍具有指导灌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意义。李冰神像的出土,“卧铁”的发现,展示都江堰水文化,引起人们对建设都江堰先行者的缅怀和崇敬。



  4、都江堰放水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和六月二十六日为中心的庙会活动。李冰主持创建都江堰,使长期苦于水旱灾害的川西平原一下子成为富庶的、世人瞩目的“天府之国”,人民对他的感戴之情是没齿难忘的。两千多年来,李冰父子凿离堆,开堰建渠为天府之国带来的福泽一直为世人所崇敬、感激,二王庙从古至今不但香火鼎盛,而且在历史上一直既有官方主持的祭奠活动,也有老百姓的民间祭祀活动,官方的祭祀活动更为隆重。据史料记载,官方的祭祀活动正式颁定,是在宋开宝七年(929年),初定为每年祭祀一次,后改为每年春秋祭祀两次。早期的祭祀十分隆重,有十分隆重的血祭遗风。现代代之以“清明放水节”庆典活动,已成为都江堰特有的风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2-2 22:36 , Processed in 0.104523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