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8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旦大学葛剑雄:城市文脉应与城市功能相结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8 20:17: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复旦大学葛剑雄:城市文脉应与城市功能相结合


2010年03月17日17:18


  “中国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延续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在街区保护过程中,城市文脉应与城市功能相结合。”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进入报名阶段之际,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葛剑雄认为,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生命力的体现。所谓城市文脉,是指一座城市的文化及文化传统,而不仅仅指当时存在的文化。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城市功能能否延续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历史文化街区没有保护好,传承就会中断,城市便难以形成文脉。另一方面,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文脉,并且使其延续,城市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城市都能保持不变的功能。“特别是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一些城市的功能被强制改变,或者面临剧烈转型,延续数百上千年的文脉岌岌可危,甚至就此中断。”葛剑雄说,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展名街评选显得尤为重要。

  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葛剑雄对记者说,历史文化街区受到破坏,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当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跟地方政府利益、商家利益发生矛盾时,破坏便产生了。比如,一些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要改建成现代化的商业街、CBD、游乐场所等,面对这些诱惑,政府和商家的保护底线便守不住了。是让位于暂时的经济发展,还是持久地进行保护呢?多数选择前者。

  二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要求产生矛盾,与改善民生状况时有冲突。“比如,有些专家说某某历史文化街区很好,需要完全保护下来,不能有变动。我反问他们:为什么你们不住到这里来呢?很简单,因为不方便。洗澡不方便,去洗手间不方便,停车不方便,买东西也不方便。当地的居民要求改善生活条件,民生的需求如果得不到较充分地考虑与满足,只是一味地谈保护,必然会产生冲突。”

  三是保护过程中“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会通过部分的拆迁改造来筹措资金,“以进一步保护”。然而,一旦打起了这个旗号,有些“度”便把握不住了,或者大部分拆了,只保护了一部分,许多变成了“假古董”。

  如何消除保护工作中遭遇的不利因素?葛剑雄认为,首先,国家要有相关的立法,再者,要落实必要的保护资金。“有了这两个前提条件,便可以适度地开发利用。什么都不能动也不太现实,不能更好地发挥城市的功能,不能更好地使民生得到改善,一味地谈保护是片面的。”

  他谈到了上海青浦朱家角进行商业开发利用的例子。他说,一座历史名镇或历史文化街区只有老房子不行,还得有居住在那里的人。一方面可以建造新的住房,安置好搬走的老百姓;另一方面,要留一部分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懂得当地历史掌故、人文传统的老居民,否则老房子就不“生动”了。对于这些人,要给予一定的优惠,可以让他们免费住在修复好的老街区、老房子里,但前提是要把房子保护好,不能随意破坏。

  然后,可以开展一些特色招商,比如,在一定的区域内,可以开设工艺美术店、棋舍、特色食品店,但决不能卖大众服装、大众食品。这样才可以保持街区的文化韵味及历史特色,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钱”的问题。

  政府主导,调动民间的积极性

  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过程中,产权的问题也很让人头疼。有些房子是私房,政府要修,但是房屋所有人不愿意修或没有能力修。葛剑雄认为,对于这样的问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通过立法进行约束。对于不能维修的,国家可以强制回收,或者给予适当的补助。

  葛剑雄提到了上海书影楼的例子。书影楼是危房,周围的居民一直呼吁要进行维修,但房屋所有人不愿修,因为没钱。“出现这种左右为难的情况,是因为缺乏相关法规的约束。其实政府可以补助一部分钱,如果补助后房主还不修,国家可以强制收购。这方面的政策需要慢慢完善。”

  “提高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要靠政府法规政策的配合,靠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我相信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水平的提高,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也会慢慢提升。但是目前的现状刻不容缓,迫切需要我们做些事情来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从这个层面来讲,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推介评选活动是很有意义的。一方面可以给当地政府带来荣誉,另一方面可以给他们一种约束。”

  活动下一步应该如何开展,葛剑雄列出了几条建议:

  要加强指导。通过活动使地方政府真正明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要性,不能只追求政绩,以为拿到荣誉就万事大吉,要形成良好的参选、评选氛围。

  在评选标准中,要体现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有些街区保护得好,哪怕风貌暂时差一点,也要鼓励;有的虽然风貌很好,但全是假古董,我们也不能评选它,不能提倡这种做法。

  要有回访、监督。千万不能使名街的挂牌之日成为地方政府的“破坏之始”,不能让地方政府部门以为评上了就可以不保护了。组委会要定期组织专家、学者去考察,进行监督。当然,也要鼓励评选上的街道加强保护,比如,可以在某些街道开展保护试点等活动,让他们尝到评选后的甜头,有更大的保护积极性。

  加快有关政策的出台。比如,街区保护性的产业在税收上可以适当优惠,使保护工作更有动力,形成良性循环。另外,许多历史文化名镇目前还处于只有名、没有利的阶段,希望名街的评选活动能有所思考、改进,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作者:侯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25 07:54 , Processed in 0.189110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