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02月27日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国《金融时报》2月24日报道称,在40年多一点的时间里,日本一直安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然而,以目前的趋势来看,今年日本将失去这个头衔,让位给复兴的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像中国这样的年增长率。
东亚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差距已经很小。经历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一场衰退之后,日本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约为5.08万亿美元,而中国的GDP约为4.9万亿美元。如果汇率保持稳定,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10年的经济预测——日本增长1,7%,中国增长10%——接近真实情况的话,那么接力棒将必然易手。
那么,日本将如何应对日益逼近的相对衰落的里程碑?至少迄今为止,日本表现得相当镇定。各大报纸在报道两国不断缩小的GDP差距时,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性焦虑”(existential angst)症状。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坚称自己没有感到不安,并表示日本应该追求与其国家规模“相称”的经济增长。
在许多方面,这种平静完全符合时宜。2006年,中国GDP排名一举超越一度占据统治地位的英国时,没有多少英国人因此而失眠。去年,当修正数据显示,中国2007年就已经取代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时,德国人也基本上无动于衷。
事实上,这种经济上的比较存在某种人为因素。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在某些情况下,这是衡量经济实力的更有效方式——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有很多年了。
尽管如此,丧失“第二大”头衔依然意义重大,而且绝不仅仅是对记者而言——他们已经习惯于用这个短语来简略地提醒世人日本的重要性。由于外交低调,在领导力方面也不是特别自信,日本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危险的是,在美国已经有一些人乐于将国际事务看作中美之间的双边事务——关于“两国集团”(G2)将脱颖而出领导全球的讨论就反映了这种观点,倘若中国在GDP的竞赛中攀升至第二位,定会强化这种观点。
在日本国内,尽管鸠山由纪夫非常恰当地强调称,实际增长才是关键所在,但一些官员依然担心,日本的相对衰落将导致民众对国家缺乏信心——通货膨胀、高额政府债务和不断减少的人口已经令日本经济举步维艰。
虽然统计顺序的变化几乎不会让政策制定者和商界人士感到惊讶,但执政党民主党议员村越祐民表示,在GDP竞争中降至第三位,会给那些不太熟悉中国快速崛起的广大民众留下深刻印象。
“我认为,这将对日本人的思维产生重大影响,”他表示。“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中国依然是过去的那个自行车王国。”
当然,中国GDP名次升至第二位更多的是由于规模效应,而不是成就的体现。即便经过30年的经济扩张,按市场价格计算,中国的人均GDP依然不到其东方邻国的十分之一。
增长也不是一场零和游戏。日本自身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中国和其它亚洲邻国持续的经济发展。2009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日本最大出口市场,尽管这些出口中有很多继续流向了其它市场,但日本企业越来越仰仗于中国国内需求的提升。
正如日本副首相兼财政大臣菅直人上月所言,对日本而言,中国的增长总体上应该被看作一件“好事”。
但即便是64岁的菅直人也承认,对于日本降至第三位,他的心情很复杂。和他一样在战后经济快速增长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已经习惯了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一分子。
“把这个位置拱手让予中国……老实说,我的确感到遗憾,”他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