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网11月10日电 日本境内的各类资源,特别是各类化石能源极度贫乏。为解决这一问题,日本除了大量进口石油和煤炭外,还积极开发各类新能源。其中,太阳能以其独一无二的干净和可再生性,一直是日本优先发展的新能源项目。目前,日本太空署正在抓紧开发名为“空间太阳能电站”的项目。
日本政府希望,自2030年开始,能从一个在太空中运行的太阳能发电站向地面传送电能。据参与实验的公司介绍,这个电站将使用激光束或微波把电能送到地面,并由特定设备负责接收转换。资料显示,日本打算建设的太空太阳能发电设备将长期在地球静止轨道上运行,其面积更高达数平方公里。
由于没有大气层阻挡,在太空中收集太阳能的效率要比地面高五倍以上。日本希望建设的太空太阳能电站装机容量高达1000兆瓦,相当于一座中型核电站。投产后,利用太空太阳能电站生产一度电的成本约为8日元,只是现有发电成本的六分之一左右。不过,如何将这个巨大的太阳能电站送入太空是个未解难题。
未来几年中,日本将首先利用本国运载火箭,向太空中发射一枚低轨道运行的卫星,以便实际测试利用激光或微波技术从太空向地球传送电力的可行性。如果一切顺利,2020年,日本将发射一颗携带着10兆瓦发电设备的小型太阳能电站卫星进行测试。接下来,日本会发射装机容量250兆瓦的原型电站。
日本科研人员表示,一旦开始测试用激光向地面传送能量,除了可能会形成一道“壮美的光束”外,还可能造成从光束附近飞过的鸟类甚至飞机遭受严重伤害。因此,负责将激光和微波转换成电能的地面接收设备必须远离人类居住区,比如将其放在水库和大洋上。据介绍,上述项目参与者包括三菱、NEC、富士和夏普等多家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