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1828|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文化遗产---意大利罗马历史中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 22:2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文名称: 罗马历史中心   

英文名称: Historic Centre of Rome, the Properties of the Holy See in that   

国家: 意大利 梵蒂冈   

所属洲: 欧洲   

批准时间: 1980 1990   

批准标准   

1980,1990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 (II) (IV) (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介绍   
1   

万神庙,罗马的另一象征万神庙是罗马最古老、保存最完好、最受欢迎的历史古迹之一。它位于古城中心,已于1980年列入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人们坐在喷泉四周。有的读书,有的聊天,尽管已是隆冬时节,仍有人在吃一种顶端带有掼奶油的冰咖啡,这是附近一家咖啡店的特产。在这处于罗马历史中心的圆形广场上,二十四小时都有四处观光的游客、罗马人和无处不在的鸽子,人们常常坐在这巨大的巴罗克喷泉脚下休息,这里水流不断,顶端是一座来自遥远的伊希斯神庙的真正的埃及方尖碑。   


马路对面矗立着一座人们已熟视无睹的宏伟的圆形穹顶建筑物--万神庙,呈现在广场的是它那30多米宽的大理石和花岗岩柱廊。过往的人们似乎对它神秘的存在及古老神圣的氛围无动于衷,尽管它保存得非常完好。你甚至会感到这一切都很自然。   

万神庙建于公元前27年,正值罗马共和国衰落到帝国兴起的动荡时期,尤利乌斯·恺撒的义子屋大维同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争斗不休;从那时起,它就矗立在那儿。有些导游将它称为继圆形剧场之后的"罗马的另一象征"。正是在罗马的中心,万神庙建造、改建,并历经许多个世纪的变迁。也许正因为它像一条贯通古今连续不断的金线,它才成为今天这座伟大城市的自然组织部分。   

一、一座熟悉的庙宇   

最早的万神庙正如它的希腊名字所表示的,是"众神之庙"。随着罗马本身的变化--早期和晚期帝国的首都西罗马帝国的首都,教皇的罗马反宗教改革的巴罗克时期的罗马,梵蒂刚城,以及从1870年起成为意大利首都--万神庙的外观在许多个世纪里也不断地改变。一些重大事件标志着罗马历史的每个阶段。   

原来的万神庙带有中央圣坛和柱廊,同希腊庙宇相仿。哈德良皇帝将起初的长方形建筑改建成现在的圆形。   

公元609年发生了最重大的功能性变化,教皇卜尼法斯四世决定将它修复,用于基督教崇拜,并称之为圣玛丽亚殉道者教堂。   


万神庙的历史并非风平浪静。教皇乌尔班七世命人除去它的青铜雕塑,将之熔化,用于圣彼得大教堂的尖顶,后来,伟大的反宗教改革运动建筑师贝尔尼尼又在三角墙两端加了两个小尖塔,不久即被罗马人称为"猴子的耳朵"。   


1980年,万神庙和罗马历史中心被列入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理由如下:"从传说的公元前753年建城之日起,罗马就同人类的历史紧密相连。它曾是统治地中海世界达五个世界之久的帝国的首都,后来又成为基督教世界的首都,今天仍然履行着这些重要的宗教和政治功能。"轻轻松松负载了这两千年历史的万神庙就是一个历史的活的见证。   



很自然,大多数人最初对万神庙感兴趣,是因为它既是历史古迹,又是一座博物馆。它是众多不朽人物、艺术家和国王的永久的憩所,其中包括统一的意大利的第一个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其子亨伯特一世,以及亨伯特的王后,萨伏伊王室的玛格丽塔。数年前,将意大利最后一位国王的遗体移入万神庙的计划在意大利舆论界引起了争论,至今尚未平息。万神庙中还有拉斐尔的灵柩,他一直被看成是最伟大的画家,他的天才赋予罗马如此多的美。另外一些埋葬于此的艺术家有乔瓦尼·达·乌迪内,佩林·德尔·瓦加,安尼巴利·卡拉齐,塔代奥·祖卡里和巴尔达萨雷·佩鲁齐。   

二、活的古迹   

万神庙还是罗马人和来罗马观光的人们所喜爱的约会场所。罗马交通堵塞情况令人生畏,很难遵守时间;最微小的事故都可能让你迟到半个小时。人们常常安排在一个可以坐下来等待的熟悉的地点见面。带有16根高耸的花岗岩柱和白色大理石三角墙的万神庙柱廊,无论是在炎热的夏季,还是在夏日或冬日的倾盆大雨中--这种雨同伦敦的毛毛雨和巴黎的细雨截然不同--都是理想的藏身之处。人们先在那里碰面,再去电影院、逛商店或谈生意。从3月到10月一直戴着太阳镜的衣冠楚楚的年轻人聚集在万神庙两侧的墙根下。他们坐在那里等人,一边看报纸、聊天、吃冰淇淋。   


万神庙处在一个生机勃勃的地区的中心,这里不仅靠过去维持其声誉,而且也是商业、文化和政治中心。在这个意义上,罗马历史中心很幸运地不同于许多别的城市,后者作为活的社区已经毁灭,已经献身于自身的美的祭坛。这么多人的生活场所变成了献给过去的无生命的博物馆!也许有一天我们应该决心保护那些城市美的典范,使他们不致变成博物馆的残片,并防止传统城市社区中生命力的衰竭。   


幸运的是,罗马历史中心并不是一个旅游展示点。经济生活在博物馆和游客之外照常进行。万神庙所在街区生气勃勃,有比萨饼摊,简朴的长寿食品店、禅宗教派中心、工艺品商店、书店和珠宝店。马德莱娜大街上有许多极好的著名的冰淇淋商店,其中一家在数年前抛出了一种轰动一时的甘草冰淇淋,还有富于传统色彩的焦利蒂店,它那法兰西风格的小圆桌、文雅机敏的侍者,以及风味和食具均逾百年而不变。议会大厦就在附近。铺有"小圣石"或称"小圣彼得"的街道禁止汽车通行,但喧闹的杂技表演般的脚踏车和满载游客的马车则畅行无阻。   


夏天,万神庙石墙的浅棕色与周围建筑的红色和赭色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非洲"氛围,石缝间长出的青草更加强了这一效果。   


三、崇高的存在   


万神庙是古迹、聚会场所,也是庇护所,但还不止于此。它庄严,但并不孤立;它的神秘为四周的一切带来了光芒和深远的意义。不仅仅圆形广场,远在那些狭窄的、铺满卵石的街道上,从野猫到时装店,一切都多多少少被它那如诗在壮美所照亮。正如海德格尔在《Holzwege》中谈到一座希腊庙宇时所说的,这样的建筑"将它们主要的特征赋予事物,将它们关于自身的思想赋予人。"在万神庙周围,世俗的与崇高的事物融为一体。   但是,即使万神庙不存在,罗马历史中心也仍将是全世界最美的地点之一,四周尽是奇异的景点、建筑物与古运,帝国时代的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教皇的罗马和意大利复兴运动的罗马在此相遇相交。从万神庙移开视线并非要避开它的神奇。在这里,美几乎无处不在,它是不动声色的、平静的、隐秘的。在罗马,过去不权是记忆。四个世纪以前的喷泉仍然存在,为行人提供饮用水,清闲空气,带来愉悦。同17世纪一样,教堂仍然对大众开放,这里有一天至少举行两次弥撒的基督教堂,有社会活动中心和救济中,人们把手插在兜里,骑着单车或脚踏车来往于这迷人的市区,时而停下来坐在大理石长椅上,这些巴罗克时期的石椅骄傲地负载着它们400年的历史。   


离万神庙不远是从反宗教改革以来就未曾改变过的拿沃那广场。更近一些是美丽的圣·路易吉·德·弗兰切西教堂,内有卡拉瓦乔的绘画。对面是密涅瓦广场,斯汤达曾经住在那里。在圣玛丽亚教堂前面有一座埃及方尖碑,顶上是一头小象,罗马人戏称其为"小鸡",还有守护圣凯瑟琳之墓的一座哥特式建筑和一个小型博物馆。距万神庙不远还有意大利议院所在地马达马大厦、奥古斯都的陵墓、斯帕尼亚广场和圣伊尼亚齐奥广场。这也许说明了为什么在不朽的罗马城中有这么多货源充足的鞋店。   

评价   

1980,1990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 (II) (IV) (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12-1 22:24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22:27:06 | 只看该作者
详细介绍:罗马历史中心区


罗马历史中心区位于意大利梵蒂冈,罗马奥勒利安城墙内,是当今一国首都内完美保存古城建筑及布局结构的典范。城内教廷管辖区和圣保罗大教堂,文化遗产,198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简称罗马历史中心区,面积占现在罗马市的40%,从高空俯瞰该中心,罗马古城犹如一巨型的露天历史博物馆,7座山丘上,珍贵的古迹和古建筑比比皆是。最著名的有万神庙、竞技场、圣保罗大教堂和第度凯旋门等。

  罗马历史中心区 - 基本概述

  罗马历史中心区建筑

  中文名称:罗马历史中心

  英文名称:

  国家:意大利梵蒂冈

  遗产原属:约在公元前510年成为罗马共和国首都。公元前1世纪废除共和之后仍为罗马帝国首都。

  所属洲:欧洲

  批准时间:

  遗产现状:它位于罗马奥勒利安城墙内,是当今一国首都内完美保存古城建筑及布局结构的典范。

  批准标准:1990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意大利首都、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世界7亿多天主教徒的圣地罗马,位于意大利中部,座落在台伯河下游平原上,是古罗马帝国(公元前30年至公元476年)的发祥地和首都,自古以来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绚丽的风光名扬天下,位于罗马市奥勒利安城墙内的老城区(亦称罗马老城),是当今世界上一国首都内完美保存古城建筑结构的典范,1983年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

  罗马是意大利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文化和交通中心,约在公元前510年成为罗马共和国首都。公元前1世纪废除共和之后仍为罗马帝国首都。这时城市文化和建筑大为发展,兴建了许多神庙、教堂、廊柱、凯旋门、纪功柱和竞技场。4世纪时它又是西罗马帝国都城。756年-1870年是教皇国首都。14-15世纪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艺术、建筑、文化和经济再次得到发展。1870年意大利王国统一后成为王国首都。

  罗马历史中心区面积占现在罗马市的40%,是该市12个行政区之一。从高空俯瞰该中心,罗马古城犹如一巨型的露天历史博物馆,7座山丘上,珍贵的古迹和古建筑比比皆是。在奥勒利安城墙内还有一道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城墙,保存着17座雄伟的城门。帕拉蒂尼和卡皮托利尼山之间曾是古罗马宗教、政治和商业活动中心,卡皮托利尼山上还有米开朗琪罗设计的市政厅广场和罗马城大部分著名的艺术陈列馆,在埃斯奎利尼山坡上有著名的罗马斗兽场,无论从建筑技术还是从建筑材料的使用上都是古罗马建筑最杰出的成就之一。罗马历史中心宽广的帝国广场两旁,耸立着帝国元老院、神殿、贞女祠、凯撒庙等。

  罗马历史中心区 - 主要建筑

  罗马历史中心区

  万神庙

  罗马的另一象征万神庙是罗马最古老、保存最完好、最受欢迎的历史古迹之一。它位于古城中心,已于1980年列入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人们坐在喷泉四周。有的读书,有的聊天,尽管已是隆冬时节,仍有人在吃一种顶端带有掼奶油的冰咖啡,这是附近一家咖啡店的特产。在这处于罗马历史中心的圆形广场上,二十四小时都有四处观光的游客、罗马人和无处不在的鸽子,人们常常坐在这巨大的巴罗克喷泉脚下休息,这里水流不断,顶端是一座来自遥远的伊希斯神庙的真正的埃及方尖碑。

  马路对面矗立着一座人们已熟视无睹的宏伟的圆形穹顶建筑物--万神庙,呈现在广场的是它那30多米宽的大理石和花岗岩柱廊。过往的人们似乎对它神秘的存在及古老神圣的氛围无动于衷,尽管它保存得非常完好。你甚至会感到这一切都很自然。万神庙建于公元前27年,正值罗马共和国衰落到帝国兴起的动荡时期,尤利乌斯·恺撒的义子屋大维同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争斗不休;从那时起,它就矗立在那儿。有些导游将它称为继圆形剧场之后的“罗马的另一象征”。正是在罗马的中心,万神庙建造、改建,并历经许多个世纪的变迁。也许正因为它像一条贯通古今连续不断的金线,它才成为今天这座伟大城市的自然组织部分。最早的万神庙正如它的希腊名字所表示的,是“众神之庙”。

  原来的万神庙带有中央圣坛和柱廊,同希腊庙宇相仿。哈德良皇帝将起初的长方形建筑改建成现在的圆形。公元609年发生了最重大的功能性变化,教皇卜尼法斯四世决定将它修复,用于基督教崇拜,并称之为圣玛丽亚殉道者教堂。 万神庙的历史并非风平浪静。教皇乌尔班七世命人除去它的青铜雕塑,将之熔化,用于圣彼得大教堂的尖顶,后来,伟大的反宗教改革运动建筑师贝尔尼尼又在三角墙两端加了两个小尖塔,不久即被罗马人称为“猴子的耳朵”。

  万神庙还是罗马人和来罗马观光的人们所喜爱的约会场所。罗马交通堵塞情况令人生畏,很难遵守时间;最微小的事故都可能让你迟到半个小时。人们常常安排在一个可以坐下来等待的熟悉的地点见面。带有16根高耸的花岗岩柱和白色大理石三角墙的万神庙柱廊,无论是在炎热的夏季,还是在夏日或冬日的倾盆大雨中--这种雨同伦敦的毛毛雨和巴黎的细雨截然不同--都是理想的藏身之处。人们先在那里碰面,再去电影院、逛商店或谈生意。从3月到10月一直戴着太阳镜的衣冠楚楚的年轻人聚集在万神庙两侧的墙根下。他们坐在那里等人,一边看报纸、聊天、吃冰淇淋。

  万神庙处在一个生机勃勃的地区的中心,这里不仅靠过去维持其声誉,而且也是商业、文化和政治中心。在这个意义上,罗马历史中心很幸运地不同于许多别的城市,后者作为活的社区已经毁灭,已经献身于自身的美的祭坛。这么多人的生活场所变成了献给过去的无生命的博物馆,也许有一天人类应该决心保护那些城市美的典范,使他们不致变成博物馆的残片,并防止传统城市社区中生命力的衰竭。

  竞技场

  竞技场也是古罗马建筑的典型代表,始建于公元1世纪的弗拉维王朝,3世纪和5世纪重修过。竞技场平面为椭圆形,长径188米,短径156米,外墙高48。5米,用浅黄色巨石砌成,分为4层,下面3层砌成拱门样式。场内中心是竞技表演场,铺有木地板,板下有地下室,供乐队堆放道具和关闭猛兽用。表演场四周是椭圆形分布的看台,可容纳观众四五万人。表演场除用于竞技外,还用于阅兵、赛马、歌舞表演和斗兽。现在竞技场的高大围墙已残缺不全,表演场也已残破,露出地下室,但周围看台保存得相当好。

  罗马历史中心区

  圣保罗大教堂

  圣保罗大教堂是基督教初期教堂,初建于4世纪,19世纪初被烧毁后按原状重建。教堂主厅为纵长方形,长120米,宽60米。中心部位的纵长方形主厅最高,两侧有列柱,列柱上方是连续的拱券,再向上是壁柱和明窗,天花是木板平棋格形。圣坛在东端,上有半圆穹窿顶。圣坛前有祭坛。主厅内镶嵌的壁画是5世纪的原作。主厅前是三面有围墙的方形庭院。这种长方形平面的教堂又称巴西利卡式教堂,是西欧中世纪天主教堂的原型。世界遗产委员会把罗马历史中心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是:从传说的公元前753年建成之日起,罗马就同人类的历史紧密相连。它曾是统治地中海世界五个世纪之久的帝国的首都,后来又成为基督教世界的首都,今天仍然履行着这些重要的宗教和政治功能。

  罗马历史中心区 - 风景特色

  罗马历史中心区竞技场

  幸运的是,罗马历史中心并不是一个旅游展示点。经济生活在博物馆和游客之外照常进行。万神庙所在街区生气勃勃,有比萨饼摊,简朴的长寿食品店、禅宗教派中心、工艺品商店、书店和珠宝店。马德莱娜大街上有许多极好的著名的冰淇淋商店,其中一家在数年前抛出了一种轰动一时的甘草冰淇淋,还有富于传统色彩的焦利蒂店,它那法兰西风格的小圆桌、文雅机敏的侍者,以及风味和食具均逾百年而不变。议会大厦就在附近。铺有“小圣石”或称“小圣彼得”的街道禁止汽车通行,但喧闹的杂技表演般的脚踏车和满载游客的马车则畅行无阻。夏天,万神庙石墙的浅棕色与周围建筑的红色和赭色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非洲氛围,石缝间长出的青草更加强了这一效果。

  万神庙是古迹、聚会场所,也是庇护所,但还不止于此。它庄严,但并不孤立;它的神秘为四周的一切带来了光芒和深远的意义。不仅仅圆形广场,远在那些狭窄的、铺满卵石的街道上,从野猫到时装店,一切都多多少少被它那如诗在壮美所照亮。正如海德格尔在《Holzwege》中谈到一座希腊庙宇时所说的,这样的建筑将它们主要的特征赋予事物,将它们关于自身的思想赋予人。在万神庙周围,世俗的与崇高的事物融为一体。

  但是,即使万神庙不存在,罗马历史中心也仍将是全世界最美的地点之一,四周尽是奇异的景点、建筑物与古运,帝国时代的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教皇的罗马和意大利复兴运动的罗马在此相遇相交。从万神庙移开视线并非要避开它的神奇。在这里,美几乎无处不在,它是不动声色的、平静的、隐秘的。在罗马,过去不权是记忆。四个世纪以前的喷泉仍然存在,为行人提供饮用水,清闲空气,带来愉悦。同17世纪一样,教堂仍然对大众开放,这里有一天至少举行两次弥撒的基督教堂,有社会活动中心和救济中,人们把手插在兜里,骑着单车或脚踏车来往于这迷人的市区,时而停下来坐在大理石长椅上,这些巴罗克时期的石椅骄傲地负载着它们400年的历史。

  离万神庙不远是从反宗教改革以来就未曾改变过的拿沃那广场。更近一些是美丽的圣·路易吉·德·弗兰切西教堂,内有卡拉瓦乔的绘画。对面是密涅瓦广场,斯汤达曾经住在那里。在圣玛丽亚教堂前面有一座埃及方尖碑,顶上是一头小象,罗马人戏称其为小鸡,还有守护圣凯瑟琳之墓的一座哥特式建筑和一个小型博物馆。距万神庙不远还有意大利议院所在地马达马大厦、奥古斯都的陵墓、斯帕尼亚广场和圣伊尼亚齐奥广场。这也许说明了为什么在不朽的罗马城中有这么多货源充足的鞋店。

  罗马历史中心区 - 历史影响

  罗马历史中心旅游景点

  1980年,万神庙和罗马历史中心被列入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理由如下:从传说的公元前753年建城之日起,罗马就同人类的历史紧密相连。它曾是统治地中海世界达五个世界之久的帝国的首都,后来又成为基督教世界的首都,今天仍然履行着这些重要的宗教和政治功能。轻轻松松负载了这两千年历史的万神庙就是一个历史的活的见证。

  很自然,大多数人最初对万神庙感兴趣,是因为它既是历史古迹,又是一座博物馆。它是众多不朽人物、艺术家和国王的永久的憩所,其中包括统一的意大利的第一个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其子亨伯特一世,以及亨伯特的王后,萨伏伊王室的玛格丽塔。数年前,将意大利最后一位国王的遗体移入万神庙的计划在意大利舆论界引起了争论,至今尚未平息。万神庙中还有拉斐尔的灵柩,他一直被看成是最伟大的画家,他的天才赋予罗马如此多的美。另外一些埋葬于此的艺术家有乔瓦尼·达·乌迪内,佩林·德尔·瓦加,安尼巴利·卡拉齐,塔代奥·祖卡里和巴尔达萨雷·佩鲁齐。随着罗马本身的变化--早期和晚期帝国的首都西罗马帝国的首都,教皇的罗马反宗教改革的巴罗克时期的罗马,梵蒂刚城,以及从1870年起成为意大利首都--万神庙的外观在许多个世纪里也不断地改变。一些重大事件标志着罗马历史的每个阶段。

  还有著名的建于公元203年的记载着塞维罗皇帝远征波斯功绩的凯旋门;有记载着第度皇帝东征占领耶路撒冷的第度凯旋门;还有为纪念君士坦丁大帝于312年在密尔维桥上战胜尼禄暴君而修建的罗马最大的凯旋门。位于罗马市中心的几座广场也很著名: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的罗马努姆广场,是早期最主要的广场;凯撒广场,建于公元前42-2年,它的一端矗立着高大的战神殿;图拉真广场是古罗马最大而又最壮丽的广场,它建于公元111-114年,由一系列建筑和空场组成。还有市中心的威尼基亚广场,它长130米,宽75米,是几条主要大街的汇集点,十分繁华。它的左侧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维尼基亚宫,现已成为文艺复兴艺术陈列馆和国家考古艺术史研究所图书馆。广场上还有一座1885-1911年为纪念意大利独立和统一而建的无名英雄纪念碑。在碑中央的高台上,是意大利开国国王伊曼纽尔二世的贴金铜像。罗马城内还有3000个喷泉,以建于1762年的特雷维喷泉最著名,喷泉池中央立着海神像,两侧为象征着富饶和安宁的女神。

  罗马历史中心区 - 故事传说

  罗马历史中心地理位置

  据传说,罗马历史中心的建城奠基日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罗马城最初建在景色秀丽的7座山丘之上,故称为“七丘之城”。关于罗马的来历,有着一段美丽的传说,这就是著名的“母狼乳婴”的故事。公元前亚平宁半岛的阿尔巴隆加国王努米托尔的公主西尔维娅,与希腊战神马尔斯相爱,婚后生下一对孪生兄弟。其叔阿穆里乌斯得知这一情况后,怒不可遏,处死了西尔维娅,并下令将孪生兄弟放入篮筐扔进台伯河里淹死。谁知篮筐不但没有沉没,而且漂到河边,一只母狼将两个孩子衔走,并用狼奶喂养他们,后来被一位猎人拾去抚养。两兄弟长大成人后,智勇双全,力大无穷,终于杀死了阿穆里乌斯,为母报仇雪恨。

  兄弟俩在众人帮助下,在母狼喂养他们的台伯河畔大兴土木,建起一座城市,并以他们的名字“罗慕洛”命名,后来慢慢演化成“罗马”这个名称。今天罗马的城徽图案就是一只母狼伴看着两个男孩。在罗马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只母狼陪伴着两个男孩的铜雕。

  漫步罗马街头,那耸立的高层建筑群和绿荫丛中的古罗马的断垣残壁交相辉映,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雕像和拜占庭式教堂比比皆是,构成了一幅从古罗马到现代罗马发展的壮丽画卷。罗马给来访者留下的最突出印象是,市区楼房式样各不相同,但色彩协调融合,大多数呈桔黄色或桔红色。建筑物周围广植树木,遍种花草,甚至住宅的阳台、房顶上也被充分利用。有的楼房,在二楼阳台上摆着一只木桶,桶里种植一棵柏树,而柏树的树冠从三楼阳台地板上一个特制的洞里伸出,上下住户可以共同享受这棵树的绿色,这种别出心裁的绿化方式在世界其他城市是难以见到的。在罗马街头行走,步行几分钟后只见建筑物渐渐稀疏,前方出现一片树林,沿着茂密的树林走一段路后,建筑物又渐渐多起来。

  显然,这种绿化带与建筑群相间的布局,是在城市最初设计规划中所安排的。全市到处都是草坪覆盖,看土裸露的地方,犹如一片绿海,即使刮大风,市内也见不到尘土飞扬。罗马城内的喷泉更是令人赞叹不已。喷洒在空中的泉水,在阳光照射下,呈现一道道彩虹,如同五颜六色的锦缎飘舞在空中。市内共有3000多处喷泉,最著名的要数特雷维喷泉。它建于1762年,喷池中央竖立着一尊海神像,两侧是象征富饶与安乐的女神。市内这些喷泉的泉水均来自罗马的古老水道。

  罗马城在天主教徒的心目中占有神圣位置,城内天主教堂随处可见,据说有450多座。城西北有梵蒂冈的圣彼特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物,建于1506年至1626年,前后历时120年。在半圆形的教堂回廊上,竖立着300多根巨型圆柱,每根柱子上都有姿态生动的雕像。教堂里的雕刻、雕像、壁画等都是当时的艺术杰作,拥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罗马历史中心作为世界闻名的古城,犹如一座巨型露天博物馆,迄今仍保留着许多珍贵的名胜古迹,如万神庙、意大利国王埃曼努埃莱二世纪念碑、贞女祠、凯撒庙、凯旋门、凯旋柱等。在众多的名胜古迹中、最吸引游客的是作为古罗马帝国象征的斗兽场,被人们称为世界八大名胜之一。斗兽场为一座椭圆形建筑,高约50米,周长500米,上下有4层看台,可容纳观众7万多人。斗兽场于公元80年动工兴建,几万名犹太战俘花费10年血汗建成。如今斗兽场上部业已倒塌,但四周的看台仍保留完好。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22:30:34 | 只看该作者


罗马历史

(转载)

罗马历史(1)简介

古罗马的历史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王政时代(约公元前八世纪―公元前六世纪);

共和时代(约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

帝国时代(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

罗马城的起源

据古罗马作家瓦罗(前116―前27)推算,罗马城奠基的日期应该是公元前754-753年间。以后,古罗马人习惯以公元前753年 4月21日为纪元。

关于罗马建城有一个传说:公元前753年,居住在拉丁平原西北一片绿洲上的几个农牧业部落,便在距台伯河口约25千米处建造起原始的公共古城,相传第一个领导建城的人叫罗慕洛,“罗马”就是因他而得名的。据传说,罗慕洛为它奠基时,赶着公牛和母牛,只是犁了一道不深的沟,便算作罗马的城界,在准备开城门的地方,把犁子抬了抬,便作为城门的通道。神话传说罗慕洛是战神马尔斯的儿子,他和勒莫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生下来以后不久,他们的母亲西里维娅就被人杀死。他们的外祖父当时是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国王,他的弟弟为了篡夺王位,把他们装入筐内,投入台伯河。他们起初被一只母狼救起,靠吃狼奶活着,后被一个牧人抚育长大。所以,罗慕洛能征惯战,勇悍异常。兄弟俩长大后,杀死篡位者,后来在当初得救的地方建起了新城──罗马城。至今,在意大利的罗马博物馆里,还陈列着一尊“母狼乳婴”的铜像。母狼铸于公元前5世纪,两个男孩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添铸的。

王政时期

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末,这个时期称为“王政时期”。先后有七个“国王”统治着罗马,其中有拉丁人,有萨宾人,亦有伊达拉里亚人,除了王权之外,此时的罗马政治体制还包括公民大会和元老院。事实上所谓“王政时期”,是罗马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国王”实际就是部落联盟首领。相传,王政时期的最后一任国王塔克文二世,是个骄纵跋扈,独断专行的暴君。公元前509年,一批有权势的贵族,驱逐了塔克文二世,把“王政”改为共和政体。

共和时期

从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27年,在这个时期,国王由两名选举产生的称为“执政官”(拉丁文叫做consul)的官员所取代,两个执政官互相牵制,元老院的地位由于控制了公共资财并有权否决公民大会的所有措施而提高了。在特别紧急的非常时刻,可以任命一位任期不超过六个月的独裁官(dictator)。

共和国早期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是一部从防守走向扩张的战争史。刚开始的时候,罗马人处于守势,早年还遭到过高卢人的袭击:“白鹅拯救了罗马”。此后,罗马人一直向意大利半岛南端发展,并开始染指希腊人的殖民地。公元前282年,罗马人开始进攻他林敦:“皮洛士胜利”。以后罗马人又进行了三次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布匿战争。布匿战争是罗马人与迦太基人进行的战争(罗马人称迦太基为“布匿”)。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241年)迫使罗马人第一次转向海上。后来又有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201年)和第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149—146年)。

在不断征服其他民族的过程中,奴隶制开始建立和发展。公元前73年―前71年间的斯巴达克奴隶大起义是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在共和时期,经过几百年的征战,罗马从台伯河上的一个城邦国家逐渐发展为一个庞大的帝国。

帝国时期

公元前27年到公元476年罗马处于帝国时期。在罗马由共和向帝制转变的过程中,中间有一种过渡形态。这就是前后两次“三头政治”(triumvirate)。前三头同盟:庞培(Pompey)、克拉苏(Crassus)、凯撒(Caesar)。两头并立,凯撒独裁。后三头同盟:安东尼(Antony)、雷比达(Lepidus)、屋大维(Octavius)。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他直接控制行省的总督,规定税收标准,严密控制军队。通过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屋大维建立了有效的行政管理体系,确保了200多年的稳定。

屋大维之后的4 个皇帝被后人认为是暴政的象征:提比留(公元前14-公元37年)、卡里古拉(公元37-41年)、克劳狄(公元41-54年)和尼禄(公元54-68年)。但后来又出了所谓的“五贤帝”:涅尔瓦(公元96-98年)、图拉真(公元98-117年)、哈德良(公元117-138年)、安东尼·庇护(公元138-161年)和马可·奥勒利乌斯(公元161-180年)。在“五贤帝”统治期间,罗马帝国的疆域达到最大范围,其文化处于极盛时期。

帝国的衰落

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古代希腊移民建立的城市拜占庭的旧址上建立新的帝国首都,改名为君士坦丁堡。随着新首都的建立,帝国东部与西部利益集团的分化倾向日益暴露。东西两部分的分立已经难以避免。罗马大将狄奥多西在379年当了罗马帝国的皇帝。395年他死时将帝国分为东西两半,给他的两个儿子。这样从395年开始,罗马帝国就分裂成东、西两部。东罗马帝国建都在君士坦丁堡,西罗马帝国建都在罗马城。

在西罗马帝国,经济萧条,社会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外族也在不断侵蚀。特别是从巴尔干半岛来的西哥特人对西罗马的威胁最大,410年,西哥特人兵临罗马城下,罗马城内的奴隶乘机造反,西哥特人占领了罗马城。452年,匈奴军队进犯意大利;455年,汪达尔人又攻占了罗马城。476年9月,罗马的日耳曼雇佣兵首领多亚克废黜了罗马末代皇帝罗慕卢斯·奥古斯图卢斯,西罗马帝国灭亡。

罗马大事记

约公元前753年,传说罗马建城。

约公元前509年,罗马王政时代结束,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449年,颁行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264-前241年,罗马与迦太基爆发第一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218-前201年,罗马与迦太基爆发第二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149-前146年,罗马与迦太基爆发第三次布匿战争,迦太基城被摧毁。

公元前2世纪30年代-前1世纪30年代,内战时代。

公元前73-前71年,斯巴达克奴隶大起义。

公元前60年,庞培、克拉苏、凯撒结成“前三头政治”。

公元前43年,安东尼、雷比达、屋大维结成“后三头政治”。

公元前27年,屋大维确立元首制,建立罗马帝国。

公元14-68年,罗马帝国朱里亚·克劳狄王朝。

公元69-96年,罗马帝国弗拉维王朝。

公元79年,罗马维苏威火山爆发,庞贝等城被湮没。

公元96-192年,罗马帝国安东尼王朝。

公元193-235年,罗马帝国塞维鲁王朝。

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把罗马公民权授予境内自由人。

公元235-284年,罗马社会陷入“三世纪危机”,蛮族开始越境入侵。

公元284-305年,戴克里先进行改革。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皇帝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合法。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迁都拜占廷,改名君士坦丁堡。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被废除,西罗马帝国灭亡。

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12-1 22:31 编辑 ]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22:33:19 | 只看该作者
(转载)

古罗马(2)王政时代

在西方文化史上,古罗马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它延续了1200年,经历了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和帝政时代,版图不断扩张,横跨欧洲和北非,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工商业和高利贷业兴盛,奴隶制经济取得巨大的发展,在物质和精神文化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对后世的西方文化有相当大的影响。威廉·麦克尼尔说:“罗马政府是个集贵族政治、寡头政治和民主成分于一体的奇特混合物。”而马文·佩里则说:“它超越了城邦制狭隘的政治框架,创立了一个将地中海世界的不同国家合为一体的世界国家。”这里我们先说说古罗马王政时代。

  如果说尼罗河是埃及人民的生命之源,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摇篮,那么台伯河就是罗马人民的母亲之河。罗马建城立国有一段优美的传说,说的是古希腊人攻破特洛伊城后,特洛伊人伊利亚德带领着一帮人逃了出来。逃亡者的船只在大海里漂泊了很久,最后海风把他们吹到岸边,疲惫不堪的逃亡者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这里是意大利东岸的台伯河畔拉丁姆区。伊利亚德的儿子在拉丁姆区建立了一座城市,取名为亚尔巴·龙伽城。此后王位代代相传,至国王努米托尔时,王位被其弟阿穆略篡夺。为了防止哥哥的后代向他复仇,阿穆略强迫努米托尔的女儿西尔维亚做了女祭司,由于女祭司是不准结婚的,所以阿穆略认为哥哥不会再有后代,不会有人向他报仇了。

  然而战神马尔斯却爱上了西尔维亚,并让她生下了一对双胞胎。阿穆略听到这个消息后又恨又怕,他马上派人杀死了西尔维亚,并让女奴把两个婴儿装到篮子里扔到台伯河里去。由于当时台伯河正在泛滥,白浪滔天,战战兢兢的女奴把篮子放在河边转身就走了。

  没想到篮子被河水冲到岸边的一根树枝上,一头到河边饮水的母狼循着孩子的哭声走了过来,这头母狼刚刚失去幼崽,伟大的母爱不仅没有让它吃掉这两个孩子,反而用狼奶喂养了他们。刚好看到这一幕的牧人于是在母狼离开后,就把这两个小孩带回了家,给他们取名罗慕洛和勒莫。后来兄弟俩在明白了他们的身世后,一起领导了亚尔巴·龙伽城人民起义,杀死了残暴的阿穆略,又找到隐居乡间的外公,把政权还给了他。

  罗慕洛和勒莫做完这些事后,不愿再留在亚尔巴·龙伽城,他们决定在台伯河旁的7座山丘上、母狼发现并哺育他们的地方另建新城。只是兄弟俩在给新城取名时发生争执——他们都想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最后罗慕洛失手打死了勒莫,并以自己名字的头几个字母(拉丁字母Roma)作了城市的名字——这就是著名的罗马城城名的来由,所以罗马又称“七丘之城”。罗马城的建立标志着罗马王政时代的开始。

  事实上,在公元前第一千纪初期,拉丁姆地区已接受了维兰诺微文化,经济有了较大发展,这里的平川地带土地肥沃,且有良好牧场,农牧产品北运于伊达拉里亚以换取其工艺较高的金属产品,同时在台伯河入海口的奥斯提亚附近有盐场出产优质食盐,由此循台伯河将盐东运内地,这样就形成了南北向和东西向的贸易大道,它的一个主要交叉点热闹非凡、商贾云集、经济发达,这就是日后的罗马建城之处。

  这里不仅地位适中,各种影响能够辐射到意大利整个东岸地区,而且由于台伯河上还恰好有一座小岛,便于搭桥渡河,东岸俯临此岛的还有巴拉丁、卡彼托林诸丘,有利于当地居民控制大桥和保护商旅。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来属拉丁姆边缘地带的这个渡口便受到拉丁人的重视,一些人相继来此定居,这就是罗慕洛建城的历史背景。

  在罗慕洛执政期间,罗马在人口规模和经济水平上已接近建立奴隶制小国的条件,但社会制度仍属于军事民主制。罗马王政时代的七王可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前四王拉丁族人、萨宾族人交替时期尚属原始社会末期,后三王的伊达拉里亚统治时期才开始真正建立起国家。

  前四王的军事民主制表现在罗马社会仍盛行氏族制度,以父权制家族组成的氏族仍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氏族之上有胞族(库里亚),各胞族聚集组成部落(特里布),故罗马历史上的民众会分别有库里亚会议和特里布会议之名。10个氏族组成1个库里亚,10个库里亚组成1个特里布。当时罗马、萨宾部落联盟,亦即日后的罗马城市公社包括3个特里布、30个库里亚、300个氏族,总称“罗马人民”。此时部落内部已无拉丁、萨宾族系之分,反映了联盟基础之牢固,同时也显示了地缘关系将代替血缘关系新趋势的最初萌芽。

  军事民主制的三要素人民大会、长老议事会和军事首领在当时的罗马则分别体现为库里亚会议、元老院与“国王”。库里亚会议由氏族全体成年男子参加,但议事投票以库里亚为单位(即每个库里亚有1票之权)。库里亚会议有权通过或否决一切法令,选举包括国王在内的各级军政人员,决定战争和审判重大案件。

  元老院由300氏族长组成,它为库里亚会议准备议案并作国王的顾问,按理并无实权,实际上却能操纵库里亚会议并对国王施加决定性影响,因为元老院代表氏族贵族势力,氏族成员已处于他们的统治之下,故实际上元老院有审批或否决库里亚会议决议之权,选举国王亦由其一手包办,终于形成元老院在外交、财政、征兵、媾和等大政有决定权的传统,在以后的罗马历史上也长期不变。

  国王集军事首长和最高祭司的职能于一身,但一般说来尚无民政权力,氏族部落的内部事务皆由库里亚和氏族自行集会处理。每当老王去世,元老院宣布“虚位”,王的权力暂归元老院。在此期间,元老院指定一名贵族元老担任“摄政”,5天之后由他指定新的摄政并移交权力,依次轮流,直至选出新王为止。尽管此时王位并非世袭,但由于氏族长和参加元老院的元老一职往往由每一氏族中的显贵家族世代相传,也就是说,氏族贵族的权势实际上已是世袭,这确定了日后罗马社会中贵族势力始终根深蒂固的传统。

  罗马的军事民主制在第四王安库·马尔修斯死后以伊达拉里亚人夺得王位而宣告结束。当时罗马在城市建设、水利开发、工商业经营等方面都得依靠伊达拉里亚人,特别是在国际贸易方面,不仅农牧产品的北运和海盐的内销主要由他们经手,当时新发展的一种贸易——贩运来自海外的雅典陶器、油、酒和工艺品等等,更全归他们垄断。不少伊达拉里亚的贵族、商人、奴隶主连同大批工匠纷纷移居罗马,形成不小的社会势力,最终他们夺得王位。



  到第六个国王塞维·图里乌斯时,此时罗马已经有了阶级分化,不但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而且还有贵族和平民。塞维·图里乌斯针对当时阶级变动的情况,进行了一些改革。在军事方面,他将能服兵役的公民按财产划分为5个等级,每个等级提供数目不等的军事百人队,共计193个百人队;在行政方面,他创立百人队大会,取代了库里亚大会的宣战、选举、审判权力。193个百人队,每队有一票表决权;他还将氏族部落按地区划分为4个区。塞维·图里乌斯的改革完成了古罗马由氏族制向国家的过渡。

  由于图里乌斯限制了贵族的势力,提高了富有平民的政治地位;平民也被允许参加氏族的全民会议,尽管其表决权受到一定的限制。这样,罗马社会向前发展了一大步。

  在图里乌斯的儿子赶走了篡夺父王王位的姐夫后,罗马人民决定不再需要王,而是选出两名最初称为行政长官、后改名为执政官的官员,任期一年。第一任执政官是图里乌斯的儿子和卢修斯·塔克文·柯拉汀。公元前509年,建立起由罗马贵族掌权的罗马共和国。


罗马王政时代是指古罗马在公元前753年到前509年这一时期,又称为罗马王国,伊特鲁里亚时期。此时的古罗马还没有成为强大的帝国,只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镇,尚未建立共和国,是一个传统的君主制国家。
王政时代氏族部落组织尚完整存在,统治阶层包括王、元老院、[公民大会]](Popular Assembly)。后来又出现了贵族与平民之分。王是由选举产生的。元老院相当于王的顾问团,开始是100人,成员都是贵族,由王指定。
王政时代先后有7个王,罗马历史家(特别是Titus-livi)七个王的陈述属于半神话,没有实际的历史根据。
和许多其他同时代的意大利城邦国家不同, 罗马的君主制不完全是世袭的。当一个王去世时,城市就进入了一个空位时期。城市由一名临时执政者统治,临时执政者将有权提名下一位王的人选。临时执政者由元老院提名,任期不确定。一旦临时执政者找到了一个王的候选人,他要将这个人选提交给库里亚大会(Comitia Curiata),一个人民的大会。如果这个人选被库里亚大会通过,元老院将批准这个投票。从理论上讲,人民选举出了他们领导,但元老院掌控着整个过程。

宁山区和第勒尼安海之间的沿海平原地区。埃特鲁斯坎人居住在独立的、强大的城邦中,城邦之间通常结成联盟。这些城邦最初由一个君主统治,后来变成通过议会和选举出的官员施行统治的寡头政治。埃特鲁斯坎人本来是农耕部族,拥有组织严密的军队,他们用这些军队来统治周边民族,同时他们也喜欢经营商业和从事手工业。托斯卡纳和北部的拉丁姆地区应该是埃特鲁斯坎人最早的定居地。一小部分拉丁人在这片领土的南端生息繁衍,在那里最终建立了罗马城。因此,在埃特鲁斯坎文明鼎盛时期还只是村民的罗马人,与埃特鲁斯坎人的语言、思想和宗教有着紧密的联系:埃特鲁斯坎人对罗马文化向文明的转化产生了独一无二的最重要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间的迈锡尼文明时期,希腊人在意大利南部和中部沿海地带纵横航行,随后停滞不前的时期才使得他们的航行告一段落。迫于在西方贸易线路上与腓尼基人的竞争,他们建立了新的贸易基地,接着在公元前8世纪使殖民地得到全面发展。他们最初在意大利的匹兹库萨 (在那不勒斯湾的伊斯基尔岛)建立殖民地,之后又把势力稍微地向北推进到西西里岛的库米大陆以及意大利南部沿海地区。随着与希腊人的接触,埃特鲁斯坎人很快变得更加成熟起来,他们根据希腊文字创造了字母,形成了自己的雕塑及绘画风格,发展了以希腊拟人神为基础的宗教信仰,并精心制定了一套占卜未来的仪式。所有这些后来都被罗马人继承了下来。

  罗马城市建立的日期并不确定,传统认为是在公元前753年,这已经广泛地为考古发现所证实,尽管可能此前已经有一部分人早就居住在那里。传统上,罗马人把罗马城的建立归功于英雄罗穆卢斯。他和他的孪生兄弟瑞摩斯是英雄埃涅阿斯的后代。埃涅阿斯是希腊女神阿佛洛狄特(罗马神话中称维纳斯)的儿子,他在希腊人占领特洛伊城之后来到意大利。罗马历史学家提图斯·李维这样描述这个神话故事:这对孪生兄弟的祖父是努米托,他是罗马东南部阿尔班山区阿尔巴国的国王。国王邪恶的兄弟阿穆利乌斯将国王驱逐出境,还让国王唯一的女儿雷娅·西尔维娅做贞女以阻止她生儿育女(贞女是不准生育的),以防止国王的子孙报仇。但是雷娅·西尔维娅违背了他的约束,与战神马耳斯相爱并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当这对双胞胎被遗弃在台伯河畔时,一只母狼哺育了他们,后来又被一位牧羊人发现,他的妻子将他们抚养大。长大后,这对孪生兄弟成为了绿林首领。在瑞摩斯被俘、带给国王阿穆利乌斯后,罗穆卢斯带领手下救出了他,并杀死了阿穆利乌斯。此时,孪生兄弟身世大白,他们的外祖父努米托恢复了王位。兄弟俩离开外祖父,在被牧羊人发现的地方创建了自己的城市。在决定谁来做城市的主宰时,神谕告诉他们要由看到的预示成功的飞鸟来决定。瑞摩斯站在阿文廷山上看到了6只秃鹫,罗穆卢斯站在巴拉丁山上看到了12只秃鹫。后者的数字更幸运,但瑞摩斯是最先看到征兆的人。结果兄弟间发生了争吵,罗穆卢斯最终杀死瑞摩斯,成为新城的国王。他统治了很长时期,死后被接纳到诸神中,成为受人尊敬的战神奎里纳斯。

  在罗马发展为城市、建立自己的政治和文化的过程中,罗马人仿效了其邻近的埃特鲁斯坎文明。意大利现存最早的文字发现于公元前8世纪初罗马城附近的古代城市奥萨客栈大墓地。陶罐上刻画的4个希腊字母表明,刚刚建立罗马城的拉丁人在希腊人采用腓尼基字母后不久就学会使用了这种文字。罗马早期政治是王政时代,国王掌握绝对的权力。他是大立法官、军队的首领、大法官和大祭祀长,其权力仅仅受到来自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的遏制。元老院就是元老议会,由不同部族首脑组成。按照宪法和传统习俗,元老院有权通过或否决国王的任命以及判定国王的立法和诉讼。公民大会由罗马的全体男性公民构成,按照亲缘关系分成30组;它授予君主行使权力,而这一点由元老院最后正式批准。

  随着罗马权力和影响的增长, 财富开始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贵族是整个社会中最富有的成员,他们控制着大部分的贸易、行政管理和军队,而且只有他们才能够进入元老院或被任命和选举为官员。平民主要是小农场主、劳动者和手工艺者,他们占人口的大部分,在政府中却几乎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罗穆卢斯(在位统治37年)之后,传统上记载还有另外六位国王:奴玛·庞皮利乌斯(在位43年)、图卢斯·霍斯提利乌斯(在位32年)、安库斯·马蒂乌斯(在位44年)、L.塔奎尼乌斯·普里斯库斯(在位38年)、赛尔维乌斯·图里乌斯(在位44年)和L.塔奎尼乌斯·休珀博斯(在位 25年)。在王政时代,罗马极大地扩大了对周边领土的控制。建立王政的明确目的就是提供稳定和安全,而对周边领土的征服就是服务于这一目的的。罗马人似乎对领土和财富并不特别贪婪;他们的征服主要为了防范周边民族对自己安全的威胁。随着领土范围的扩大,罗马人引起了北方强大的埃特鲁斯坎人的注意。公元前6 世纪中叶,埃特鲁斯坎人攫取了罗马的政权。一时间,埃特鲁斯坎君王统治了这个城邦,这使得罗马人愤恨不平。终于因为埃特鲁斯坎国王塔尔文强奸了一个贵族的妻子卢克蕾蒂亚,罗马人在公元前509年奋起反抗,推翻了他的统治。尽管强奸卢克蕾蒂亚以及朱尼厄斯·布鲁图斯推翻塔尔文可能是演绎的故事,但塔尔文政权被推翻无疑标志着埃特鲁斯坎政权和文明的衰落。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12-1 22:34 编辑 ]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22:36:39 | 只看该作者
罗马(3)罗马共和国

一.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平民和贵族的矛盾 塞尔维乌斯改革以后,平民虽然按财产资格可以参加百人队会议,但政权仍操纵在贵族手里。政府的公职、神职和决策机关元老院都清一色由贵族垄断。有几个特别显赫的氏族形成一个小圈子,执政官经常在这个小圈子里产生。贵族在政治、宗教、司法、土地分配、战利品分配、债务、诉讼等方面都握有绝对权,平民处于受排挤、压迫和歧视的地位。广大平民(尤其是平民中的上层)为了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迫切要求参与政权,打破贵族门阀垄断政权的局面。

  共和国建立以后,罗马的商业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公元前495年,罗马建立了专门的商人公会。①与此同时,罗马还同其他拉丁人订立了有关商业协定。① 富有平民的势力发展迅速,据戴奥多拉记载:在公元前494年,就有400名平民被补充服骑兵役。②这进一步加强了平民在与贵族斗争中的地位。

  平民和贵族矛盾的焦点是土地问题和债务问题。罗马自建城以来,不断向外扩张,夺得了大片土地,无地和少地的平民都希望能从新扩张的土地中分得一份,但贵族时常只拿出少量土地来分配,而把大片土地收为公有地,供自己享用。因此,土地问题在罗马共和国的历史上始终是社会斗争的一个中心内容。债务问题和土地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共和初年,战争频繁,平民因连年出征,负债严重。当时债权人可以任意把债务人拘禁起来,强迫他们以劳动偿还债务,有的甚至把他们卖往海外。平民们为了摆脱这种悲惨的命运,同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保民官的设立和十二铜表法的制订 据记载,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最早发生于公元前494年,当时罗马正与厄魁人和伏尔西人发生战争,可是出征作战的平民战士甚至有战功的军官都因负债而遭受残酷折磨,平民要求贵族停止不合理的债务法,否则拒不出征。贵族口头应允,随即背弃诺言,平民忿而离开罗马开往“圣山”,并准备在那里另建国家。罗马因平民离去而兵力锐减,生产停滞,有被邻国打败的危险。贵族于是作出让步,答应减轻平民的债务负担,并承认平民有权选出两名“保民官”,以保护平民的利益(保民官每年从平民中选出,初为二人,后发展到六人,最后达十人之多)。保民官无行政职权,但在其任职期间,人身不受侵犯,执政官与元老院不能对他的行动自由有任何妨碍。他可以行使否决权,制止或否定国家官员的决定乃至国家机关的法案。

  共和之初,罗马尚无成文法,习惯法的规范十分含糊,而且其解释权和司法权又完全操在贵族手里,贵族法官利用没有成文法典的习惯法为贵族谋利益。平民们为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象,组织起来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政府编纂成文法。罗马政府被迫于公元前451——449年颁布了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的原文早已丢失,但从后来罗马法学家的著作中可以看出:这一法律的内容相当广泛,公法和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等相互交错。它不仅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而且还规定了极为严酷的债务奴役制。债务人若无力偿还债权人的债务,那么债权人就可以把他处死,或卖至第伯河以外的地方。恩格斯指出:“后世的立法,没有一个象古雅典和罗马那样残酷无情地,无可挽救地把债务者投在高利贷债权者的脚下——这两种立法都是纯粹由于经济强制,作为习惯法,而自发地产生的。”③

  李锡尼——绥克斯都法 《十二铜表法》颁布后,平民继续进行斗争,公元前445年,根据坎努利阿法,废除了平民不能同贵族通婚的限制,但是和贫困平民密切相关的土地和债务问题尚未解决,平民领袖的社会和政治地位也仍不能和贵族相比。李锡尼和绥克斯都担任保民官,他们提出了涉及土地、债务和政权三个问题的新法案。这三个法案的内容如下:(一)全体公民都可以占有和使用公有土地,但占有的最高数额不得超过五百犹格;公民在公有牧场上放牧,大牲畜不得超过一百头,小牲畜不得超过五百头。(二)平民所欠债款一律停止付息,已付的利息应作债款的本金计算,尚未还清的本金,分三年偿还。(三)规定在两名执政官中,必须有一名由平民充任。这些法案提出后,遭到了贵族的竭力反对。平民坚持斗争了十年,在这十年里,平民总是选举李锡尼和绥克斯都为保民官,而他们也每年提出这些法案。直到第十年,“经过激烈的斗争之后,保民官的建议获得通过,执政官的选举得以举行,绥克斯都成了第一个从平民中选出来的执政官。”
平民的最后胜利 在平民可以就任执政官后,其他的高级官职也先后向平民敞开。公元前356年,平民获得了担任独裁官的权利,公元前351年和公元前337年,平民又分别取得了担任监察官和大法官的权利。另外,管理罗马市政的营造官和管理财务的财政官也都有平民任职。

  公元前326年,在平民压力下,通过了波提利阿法案,规定债务人只能以他的财产而不是他的人身对债权者负责。这样,被奴役者获得了解放,债务奴役制在罗马被废除。

  公元前287年,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又趋激化。平民撤离到第伯河右岸的雅尼库鲁山。平民出身的独裁官霍腾西阿颁布法令:部落大会(特里布斯大会)上通过的平民决议,不必经过元老院的批准即对全体公民具有法律效力。部落大会分部落开会,每部落以人人投票的方法表决出一种意见,然后由当时的三十五个部落各投一票,十八票即为多数。①因为平民在各部落中占有多数,所以特里布斯会议比百人队会议更民主一些。霍腾西阿法的颁布标志着平民与贵族在法津上平等地位的确立。从此部落大会也就成了罗马共和国具有完整立法权的公民大会,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至此结束。

  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后果 经过两个多世纪平民和贵族的斗争,罗马的氏族制度残余被扫除,贵族的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平民在政治和法律上争得了与贵族享受平等的权利;他们有权担任国家公职,可以参加特里布斯大会,行使政治权力,在法理上成了共和国的主人。平民与贵族通婚的合法化,使平民取得了与贵族平等的社会地位。平民的经济地位通过斗争也有所改善。这就使得罗马公民内部的关系得到了调整,使共和国的社会基础得到扩大。

  平民地位的提高,特别是国家高级官职对平民的开放,对于平民的富裕上层具有重要意义。他们一旦当选为高级官员,便有可能经过遴选参加元老院。同时通婚权又可使他们通过联姻方式与原有贵族结成不解之缘。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下半纪和公元前三世纪初,平民上层便与贵族逐渐合流,形成所谓的“新贵”,共同把持政权。余下的平民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尽管土地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但随着罗马对外侵略扩张的发展,建立军事殖民地以及分配少量的公有地,他们对土地的要求得到部分的满足。据统计,从公元前343年至前264年,大约有六万份份地分给了拉丁人和罗马人,其中罗马人约占四万份。②此外,长期困扰罗马平民的债务也有所减轻,债务奴役被取消。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调整了公民之间的关系,维护了公民间的团结。

  经过平民和贵族的长期斗争,罗马共和国的国家制度也逐渐完善起来。特里布斯会议由平民会议成为有最高立法权的公民会议。罗马全体公民在会议中表决国家立法,选举保民官、财务官、营造官以及低级官员。原先的库里亚会议和森都里亚会议依然存在。森都里亚会议表决国家的和战问题、选举执政官、监察官等高级官吏;库里亚大会已经完全丧失了政治意义,仅在形式上授予高级长官的职权而已。由于国家职能的增加和国家事务的繁多,各种高级官职也相应地设置和增加起来,国家机器日趋完备。在罗马共和国政制中,元老院处于权力的中心地位,决定着内外大政,实际上成了罗马共和国最重要的国家机关。所以,经过贫民与贵族斗争后的罗马,仍是一个贵族共和国,只不过贵族的内涵发生了某些变化,由氏族贵族变成了奴隶主贵族。贫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束,也为罗马成功地对外扩张准备了有利的条件。

二 罗马的扩张
罗马对意大利的征服,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埃特鲁里亚人、伏尔西人和厄魁人的征服。

  当罗马建国的时候,它只不过是第伯河畔一个小国,处境相当困难。在它的北边有强盛的埃特鲁里亚人;南边和东边,则有强悍好战的厄魁人和伏尔西人。它们曾一度使罗马陷于绝境,罗马花费了整整两个世纪的时间与这些邻敌作战,并最后征服了厄魁人、伏尔西人和埃特鲁里亚人,解除了它们对罗马的威胁,并占领了波河以南、罗马以北的广大地区。
公元前390年,波河流域的高卢人长驱南下,大举进攻罗马。罗马人一再失利,不得不退守卡皮托里山丘。这一事件表明,罗马的军事实力有待加强。在以后的数十年间,罗马除了调整平民和贵族之间的关系外,就是不断完善罗马的军事组织。部队不再按财产等级的百人队编制,而以执行野战任务的军团作单位,每军团约 4200至6000人,多数为重装步兵,并配以三百骑兵。士兵按年龄分属30个中队,每中队包括两个百人队,30个中队按青、中、老排列布阵,青年排在最前列;中年居中,起到稳定全军之作用;老年殿后,在决定胜负的最后阶段发挥其经验丰富的特长。军团行动特别讲究安营扎寨,以防止敌人的突然袭击,保存自己的力量。罗马军团组织的完善大大地提高了罗马的战斗力,为罗马的对外扩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罗马征服意大利的第二个阶段是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对意大利中部地区的征服,这是通过三次“萨莫奈”战争完成的。公元前343——公元前341年,罗马人与萨莫奈人之间爆发了第一次战争,结果,萨莫奈人失败,罗马人占领了加普亚和坎佩尼亚的大部分地区。但萨莫奈人并没有屈服。

  公元前327年,罗马人再次挑起与萨莫奈人的战争。这是一次严酷而持久的战争。公元前321年考狄昂峡谷一战,罗马军大败。公元前316年,罗马人重新发动战争。经过二十多年的苦战后,终于赢得了胜利。

  公元前298年,爆发了第三次萨莫奈战争。公元前296年,双方在翁布里亚境内的森提努展开激战,萨莫奈人和高卢人的联军遭到失败,随之,萨莫奈人及其同盟者相继屈服,罗马取得了征服中部意大利的决定性胜利。

  罗马人在控制了北部、中部意大利后,就开始向南部意大利发起进攻。公元前280年,罗马舰队开进他林敦湾,遭他林敦人袭击,一部分船员被杀,一部分被卖为奴隶,罗马与他林敦之间的战争于是爆发。

  他林敦为抵抗罗马,向希腊的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求援。公元前280年,皮洛士率领二万二千名步兵和射手,三千名骑兵及二十头战象在他林敦登陆。在他林敦以南赫拉克里亚附近的战斗中,皮洛士使初次见到战象的罗马人惊慌失措,损失惨重。次年,他又在奥斯库伦附近取得了胜利。但是这次胜利也使他自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公元前275年,皮洛士在贝温尼敦附近同罗马人打了最后一仗,皮洛士溃败,被迫退回希腊。公元前272年,罗马包围了他林敦,他林敦被迫投降。到公元前三世纪中叶,除波河流域仍为高卢人占据外,意大利的其余部分都落入了罗马人的手中。

  经过一百余年的侵略战争,罗马终于征服了意大利。但罗马并没有将它组成统一的国家,而是根据被征服地区的各种不同情况,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依靠各部落和各地区社会上层对意大利进行统治。 罗马人精于管理被征服的领土,他们使用了开明与独裁相结合的政策。他们通常并不破坏被征服的城市,而是给与它们一定的权力。一些城市,尤其是罗马附近的那些城市,全部被授予罗马公民权。还有一些城市被授予自治权,而另外的则结成同盟。不过,所有的城市都要向罗马缴税并派遣军队。另外,罗马士兵驻扎在部分被征服的地方,其军费由当地支付。在这些地方,罗马得到了实惠,士兵们获得了有价值的财物,并成为该地永久的军事居民。通过这种方式,罗马在被征服的每个地区都保持了一个永久的军事基地。为巩固这些基地,罗马人开始了雄心勃勃的筑路工程。他们修筑的道路质量高,笔直如线,甚至径直穿过山区,确保了士兵和供给可以快速地运抵反叛之地。通过实施授予被征服地区的权力和公民权结合在一起(或者允诺他们在将来有公民权)的政策,建立确保对于反叛地区快速严厉的反应通道,罗马人在意大利半岛上创立了一个持久的和平的帝国。
公元前3世纪,罗马和迦太基之间发生了冲突。迦太基位于非洲北部,是腓尼基人建立的城邦,位于今天的突尼斯附近,拥有当时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海上力量。当罗马人在意大利半岛扩张时,迦太基人正把他们的统治扩展到北非的大部分地区,他们还控制了从西部利比亚到直布罗陀海峡沿岸和西班牙南部的大部以及科西嘉岛、撒丁岛。这两个民族以前曾经有过零星的接触,但从来没有一方感觉到对方的威胁。当时迦太基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强国,控制了地中海地区所有的商业贸易,很多民族屈从隶属于它,向它提供士兵和给养,而它从西班牙金矿和银矿开采中聚敛了大量的财富。

  公元前3世纪,当罗马的势力到达意大利南端、与迦太基人在西西里岛的领土接壤时,这两大强国有了接触。公元前264年,罗马与迦太基间的第一次布匿战争爆发,战争的焦点完全在西西里岛。罗马人在岛上围攻几座迦太基城市,并凭借自己的海军彻底摧毁了迦太基前来解救的战舰。尽管这次战争没有明确分出胜负,但这是自迦太基帝国建立以来腓尼基人第一次在地中海地区丧失霸权。公元前241年,迦太基人和罗马人签署条约,他们不得不放弃西西里岛,并支付战争赔偿。公元前238年失去科西嘉岛后,迦太基人开始加强自己在欧洲的统治。到公元前218年,他们在西班牙建立了强大的帝国,财富和权力都得到增强。随着迦太基势力的日益强大,罗马人忧心忡忡,他们强迫迦太基人签定协定,允诺其领土扩张不能越过埃布罗河(位于西班牙北部)。公元前218年,罗马人联军攻占了西班牙城市萨贡图姆,引发了第二次布匿战争。驻防西班牙的迦太基军队在年轻统帅汉尼拔的率领下穿越欧洲。公元前218年9月,他率军穿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在意大利北部打败了遭遇的罗马军队。罗马人在绝望中任命昆图斯·费边·马克西姆斯为独裁者。他采取避免与迦太基直接作战的策略,试图通过不断侵扰他们,使他们疲惫得不堪应战。但当汉尼拔军队在公元前216年到达意大利南部的坎尼并开始在乡村肆意蹂躏时,费边派出8万大军前往迎战,结果全部被歼灭,这是罗马从未有过的惨败。意大利南部的罗马同盟倒向汉尼拔一边,整个西西里岛也都与迦太基人联盟。统治着大部分希腊大陆的马其顿国王菲利普五世,乘机与汉尼拔结盟,在公元前215年开始了与罗马的领土之争。

  形势对于罗马人似乎没有多大希望了,但汉尼拔同样面临军队后继无援和给养的匮乏,这使得他没有足够的兵力去围攻类似罗马这样的城市。罗马人因而有了反攻的机会。由于殖民地总督普布利乌斯·科内利乌斯·西庇阿的英明战略,罗马人重新占领了西班牙。公元前204年,西庇阿穿越非洲,直逼迦太基城墙之下。汉尼拔被迫离开意大利半岛。当他返回迦太基后,迦太基人重新振作起来并于公元前202年与罗马人展开最后的搏斗。在非洲北部的扎马,汉尼拔第一次被西庇阿及其军队击败。罗马将迦太基变成了一个属国(迦太基城于公元前146年最终被毁灭),从而控制了包括非洲北部的整个地中海西部。
  第一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215年~公元前205年)。马其顿王国位于巴尔干半岛,控制着希腊地区,战略地位重要。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179年在位) 素有扩张野心。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迦太基统帅汉尼拔曾与腓力五世结盟,共同反对罗马,并劝说腓力五世进军意大利。但腓力五世优柔寡断,畏于罗马强大而进兵迟疑。罗马则集中主要力量对付汉尼拔,避免与马其顿发生大规模冲突,仅派出少量兵力牵制马其顿,同时利用希腊城邦之间的矛盾,积极联合与扶植反马其顿势力。腓力五世为巩固马其顿对希腊的控制,始终未敢出兵意大利。双方之间仅发生一些零星的战斗。公元前 205年,双方缔结和约,大体维持战前态势。
第二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300年~公元前197年)。腓力五世企图联合叙利亚瓜分埃及的海外领土,并威胁与埃托利亚结盟的希腊各邦。此时,罗马已战胜迎太基,正企图乘势向东扩张,遂以保卫希腊为借口向马其顿宣战。罗马首先与希腊城邦联合组成反马其顿同盟,并争取叙利亚保持中立,随后出兵侵入马其顿。公元前197年6月,罗马执政官弗拉米尼努斯率罗马及同盟国军约2万人,与腓力五世指挥的2.5万马其顿军会战于希腊北部的锡诺斯克法莱山附近地区,马其顿军惨败。腓力五世被迫求和,承认希腊各邦独立,放弃国外领地并支付巨额赔款。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171年~公元前168年)。公元前 179年腓力五世之子佩尔修即位后,组织反罗马同盟,积极扩军备战。公元前 171年,罗马向马其顿宣战,进军希腊。初期,罗马军数次受挫。公元前 168年,执政官埃米利乌斯·鲍路斯率罗马主力部队步兵1.4万人、骑兵1200人挺进希腊。佩尔修率马其顿军3万余人撤向彼得那,罗马军跟踪而至。6月 22日双方在彼得那决战。马其顿军发起进攻,击溃罗马军前锋。罗马军退向山地,马其顿以方阵实施追击,但在崎岖不平的地形上难以保持严整的队形。鲍路斯利用马其顿方阵出现的缺口率军插入,两翼部队同时发起进攻。马其顿军大败,2万人阵亡,1万余人被俘,佩尔修逃跑途中被擒,后死于狱中。罗马军死伤约百人。
通过此战,马其顿灭亡,罗马兼并其地,将其领土划分成 4个自治区,由罗马直接统治。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12-1 22:40 编辑 ]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22:43:10 | 只看该作者
罗马(3)罗马共和国

三 罗马共和国的灭亡
第二次布匿战争造成了巨大的财富不均。罗马城内的财富堆积如山,而成千上万依赖农耕为生的平民,其土地和房屋却被战争损毁。原本富有的人们又发了战争财,变得更加富有,他们把土地全部买下来,以至于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大庄园在罗马农业中居统治地位。这些大庄园为暴富的土地所有者拥有,由布匿战争和马其顿战争后被带回意大利的无数新奴隶来耕种。事实上,公元前2世纪,罗马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的劳动力经济转变成奴隶经济。这也造成大量的无业游民涌向城市,大批贫穷、不满和愤怒的罗马自由人就集中在罗马城中。公元前133年,这种情形终于引发了内战。提比略·格拉古在公民大会上被选为保民官,提出拥有土地的数额应限制在640英亩,这样就可以从富豪手中剥夺出大量的土地。罗马富豪和元老院反对提比略·格拉古的改革,他们发动暴乱,一群元老院贵族乘机刺杀了提比略。十年后,提比略的弟弟盖约·格拉古也当选为保民官,他要求公民大会通过与其兄相似的土地法。公元前121年,他被元老院宣布为国家的敌人而自杀身亡,成千上万的追随者也被杀害或处死。这标志着格拉古兄弟叛乱的结束。
公元前105年10月6日。仅仅在这一天之内,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就于阿劳西奥战场上全歼了16个罗马军团,可怜12万罗马将士里竟然仅有十人生还。
阿劳西奥战役对罗马共和国的打击是毁灭性的。汉尼拔都没有进入罗马核心地区,而阿劳西奥战役所导致的拉丁人口损失却如此之大,以至于整个罗马社会均为之摧毁。半个政府、半个元老院都已经不复存在,元老阶级和骑士阶级全加在一起,也无法再组建起一支象样的军队来保卫家园,更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压制平民和奴隶阶层。意大利本土的许多民族都蠢蠢欲动,打算联合日耳曼人推翻罗马的统治。
执政官马略进行了军事改革,这场改革挽救了罗马,同时也埋下了罗马共和国灭亡的种子。他改革了罗马传统的军事编制。
从前,士兵服兵役主要花他们自己的钱,花钱买兵器、盔甲和食物,这就意味着
只有富人才能被征入伍。马略此时已经别无选择,为了获得足够的士兵,他只好从贫民窟中搜集出大量的流氓无产者和贫下中农,用国库里的钱为他们统一购置装备,指望把这些社会底层的渣滓们训练成可与条顿武士相抗衡的精锐之师,罗马共和国几个世纪以来耕战兼顾、兵农合一的临时征兵制度因此被彻底改变。士兵们不许再携带家属和奴隶,必须把一切都交给组织,而组织当然就是他马略自己,士兵们的入伍、退伍、晋升、发饷等统统由他以罗马元老院和人民的名义一手承包下来。这样募集起来的职业军人地位低下,实际上成为将领们的私人奴仆,只知有统帅马略,不知有国家,史称“马家军”。
人类历史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军队也就是这样形成的:他们远离务农、养殖
和经商等一切职业,杀戮是他们唯一的使命,战利品和军饷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战争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手握军队的将军们的政治能量越来越大。

在以后的几十年里,罗马平民和富豪之间的冲突仍连续不断,主要表现为出身普通家庭的罗马统帅、执政官盖尤斯·马略(公元前157年—前86年)和出身豪门的罗马统帅、独裁官科内利乌斯·苏拉(公元前138年—前78年)之间的对立。公元前88年,双方的敌对状态引发了内战。马略的军队主要募自最贫穷的阶层,他承诺将战利品和土地分给他们作为服役的代价。这样就造就了一支新型的军队,士兵效忠的不是国家而是他们的统帅。最后苏拉击败了马略,被元老院赋予统治罗马事务的全部权力,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裁官。其后几年,他把权力归还给元老院,结束了公民大会的权力。





  苏拉的改革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公元前70年,克拉苏和庞培这两个野心勃勃的人当选为执政官,他们迅速废除了苏拉制定的宪法。由于在亚洲打了胜仗,庞培在罗马大受欢迎,而克拉苏尽管镇压了斯巴达克斯领导的奴隶起义,却不受欢迎。庞培与其他有前途且日渐重要的将领结盟,这些将领中最得人心的就是出身于贵族世家的才华横溢的统帅盖尤斯·尤利乌斯·恺撒(公元前100年—前44年)。克拉苏、庞培和恺撒,这三人达成协议,建立了“前三头政治”,这标志着共和国开始走向灭亡。恺撒在北部的法国、比利时和大不列颠南部打了大胜仗,但在他返回罗马之前,“前三头政治”已经不复存在。克拉苏在与中东帕提亚人的战争中死去,而庞培则转而对抗恺撒,怂恿元老院反对恺撒,并将恺撒宣布为国家之敌。在强大忠诚的军队的支持下,恺撒于公元前49年攻入意大利,穿过意大利中部的鲁比孔河,一场新的内战开始了。公元前48年,庞培在希腊的法萨卢斯被击败,不久在逃亡地被埃及人暗杀身亡。公元前46年,恺撒回到罗马,授意元老院任命他为可以执政十年的独裁者。他被授予统治罗马国家的绝对权力,在任何实际需要时可以不受法律和宪法的约束。两年后,他被任命为终身独裁者,集各种权力于一身。恺撒的绝对权力,使他成为绝对统治者、古罗马皇帝、最高统治者,他看起来更像一个君主。一些以罗马共和国为荣的罗马贵族,对他的权力极为愤恨不平。公元前44年3月15日,以盖尤斯·卡修斯·隆吉努斯和马库斯·朱尼乌斯·布鲁图为首的一群阴谋家,刺杀了恺撒。

  但是,反叛者企图和平回归共和制的梦想却在现实中变成了另外一场长达十三年的残酷的内战。恺撒的追随者们建立了“后三头政治”,他们与那些阴谋反叛者斗争并在希腊菲力皮获胜。“后三头政治”由恺撒收养的甥孙马可·屋大维(自称卡尤斯·尤利乌斯·恺撒·屋大维)以及恺撒的部下马可·安东尼和马可·艾米利乌斯·李必达组成。然而得到元老院支持的屋大维不久就与在埃及得到女王克莉奥帕特拉支持的马可·安东尼发生了分裂。双方的战争于公元前31年结束,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莉奥帕特拉在海战中失败,两人于次年在亚历山大城自杀。

  战争的结束也标志着罗马共和国的灭亡。屋大维夺取了恺撒曾经拥有的所有权力,只是在形式上没有作任何关于共和国制度的改变。他确定自己为绝对的统治者,最初他自称为“元首”(罗马的首席公民,这个词就是现代词汇prince的由来),后来称为“奥古斯都”(威严或最高的)。在遗言中,他自诩完成了恢复帝国和平与秩序的使命。他把士兵重新安置在农田里,使第二次布匿战争以来平等拥有土地的梦想几乎变为现实。他将罗马军队由志愿军变成了常备队。这些军队遍及帝国大地,他们把罗马语言和罗马文化传播到欧洲和地中海地区。最后,奥古斯都开始了一个巨大的建筑计划,并充任艺术的保护人,从而使罗马文化达到前所未有的鼎盛。杰出的作家得到元首本人和其助手梅塞内斯的资助,这些人包括著名的维吉尔(公元前70年—前19年)、贺拉斯(公元前65年—前8年)和奥维德(公元前43年—公元18年)。他们在意识形态上进一步推动了奥古斯都的政治改革,其中维吉尔创作的罗马文学巨著《埃涅阿斯纪》是关于英雄埃涅阿斯创建罗马文明的史诗。奥古斯都还以赞助文学的热情同样慷慨赞助艺术和雕塑。他实施了包括巴拉丁山上的阿波罗神庙和其他各种神庙以及罗马广场等许多大型建筑项目。

  公元14年奥古斯都死后, 罗马经历了一系列的深刻变革。从奥古斯都到图拉真时代(公元98年—117年),罗马统治了北非更多的领土、不列颠的大部分、德国的局部、东欧濒临黑海地区,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和阿拉伯半岛的北部地区,帝国变得更加强大。在本土,罗马努力建立自己新的准君主统治制度。奥古斯都宣称自己为“罗马的首席公民”,他的继任者们则揭掉了虚伪的面纱,直接称自己为“恺撒”,用以表明他们的皇族血统。奥古斯都死后,罗马的政体更像君主制。尽管奥古斯都由元老院选举出来的做法依旧保持着,但事实上掌权的皇帝在死前就选好了自己的继承人。

罗马外传(4)罗马和日耳曼人战争

北欧海面上,横卧着一座日德兰(Jutland)半岛,它和它周围的几座岛屿构成了后来被叫做“丹麦”的国度。日德兰之名来自朱特人(Jute),意思是“朱特人之国”;而丹麦之名则来自丹人(Dane),意思是“丹人的土地”。朱特人和丹人都属于日耳曼族群(Germani,其实应该念作“格马尼”, “清史”翻译作“邪马尼”),不过当时还根本没有“日耳曼”这个名字,日德兰半岛上也不住着朱特人和丹人,而主要是三个后来被历史学家们追授的“日耳曼民族”:辛布里人(Cimbri)、条顿人(Teutones)和阿姆布昂人(Ambrones)。也有一小搓学者们根据语言学资料,顽固地认为他们实际上应该属于凯尔特(Celtic)族群。后来同属日耳曼族群的盎格鲁-萨克逊人(Anglo-Saxon)不学无术,竟然用“日耳曼人”来称呼德意志人(Deutsche,几个日耳曼和斯拉夫民族的混成体),而用“条顿人”来称呼整个日耳曼族群,实在是数典忘祖。

  顺便说一下,就连“日耳曼”这个名字也是凯尔特语,意思大约是“邻居”的意思,因为这两大族群在历史上一直纠缠不断。凯尔特人本来发源在现在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Bavaria)高原,后来连这老根据地都被日耳曼人夺去了。凯尔特人落荒逃到莱茵河西岸,管这里叫做“高卢”(Gaul),就是“凯尔特人之国”的意思。哪知过了不到八百年,此地先为罗马所征服,又被日耳曼族群中的法兰克人(Franks)夺去,改名叫“法兰西”(France),即“法兰克人之国”的意思。现在地球上已经剩不下多少红头发的凯尔特人了,其残部散居在苏格兰、爱尔兰和北美等地,但遍布欧洲的巨石建筑群和“格拉斯哥凯尔特人队”和“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等少数几只球队的名称还可以勾起好奇的外人对这个古老族群的追思。

  这些身材高大,金发碧眼的日耳曼人--我们姑且这样称呼他们吧--此时已经进入了铁器时代,经济以农业为主,狩猎和畜牧为辅。在社会组织方面,他们依然处于原始社会阶段,散居在公社似的村庄里,基本上不存在蓄奴制度。各村都有议会,负责商讨内政外交事务,并推举他们中最勇敢善战的人当国王。日耳曼人用敌人的尸体和鲜血祭祀各种自然神灵,对雷电、地震等自然现象极其敬畏。古罗马大文豪塔西陀(Tacitus)的名著 “日耳曼尼亚志”对他们生活方式的记载十分可疑,毕竟塔西陀本人从来没有踏上过莱茵河以东的那片土地。考古发掘结果显示,日耳曼人虽说不大爱洗澡,但实际上还是很喜欢打扮自己的,经常往自己的头发上涂黄油以保持发型-传说他们的头发就是这么黄起来的,把胡须扎成辫子的形状,发明了剪刀以便理发和剪指甲,发明了镊子以便拔腋毛和鼻毛,梳子、牙签、肥皂一应俱全,都有文物可以证实,另外他们还会制造两样中国人直到十九世纪也没发明出来的东西:玻璃和剃须刀。前者是因为中国自己的发明家们不争气,后者则是因孔老夫子的教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日耳曼人用木头建造单层长屋,和自己养的马、牛、羊、狗等家畜--个头都特别小--一起住在里面。出于猎人的天性,他们的情绪急躁易怒,标枪、长矛和战斧是他们的主要武器,用于防御的则是铁制的头盔和木制的盾牌。

  塔西陀在“日耳曼尼亚志”中曾经这样问道:“有谁会离开四季温暖宜人的意大利、阿非利加和亚细亚,穿越未知而危险的海洋,移居到土壤贫瘠,气候恶劣,环境荒凉的日耳曼尼亚(中北欧)去呢?”当时的日德兰半岛也和日耳曼尼亚其它地区一样,布满了森林和沼泽,终年雨雾弥漫,“十年倒有九年荒”。不久前丹麦出土一具条顿少女的遗骸,经法医检查,死时才满13岁的她竟然有11年因饥饿导致骨骼发育延缓。也许正是由于生活所迫,就在公元前120年前后,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中的大多数突然离开自己的家园南下,并由此揭开了日耳曼民族大迁徙最初的序幕。

  刚走出日德兰半岛(当时叫做“辛布里半岛”)不久,这三个日耳曼民族就迎面碰上了一条大河,也就是当时被罗马人叫做阿尔比斯河(Albis)的易北河(Elbe),它发源于现在的捷克山区,向西北方流入北海。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对这条日耳曼尼亚地区第一大河早有耳闻,他们沿河流的右岸逆流而上,向欧洲大陆的腹地开去。沿着河流行进是古代民族迁徙的普遍特色,这样一来可以保证已方人员获得足够的淡水和食物,二来也不至于在森林中失去方向。要知道,当时欧洲森林的覆盖率高达80%以上,松鼠完全可以从现在的俄罗斯蹦到葡萄牙,中间都不用从树上下来一次。没有指南针的帮助,想在这样的密林中辨清东南西北,是件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不知他们此去吉凶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12-1 22:45 编辑 ]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22:46:53 | 只看该作者
罗马外传(4)罗马和日耳曼人战争

 自从日耳曼这个族群形成以来,他们的民族迁徙就周期性地影响着全欧洲各个民族的命运。它决不是什么和平之旅,探索之旅,而是掠夺之旅,战争之旅。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的队伍所到之处,莫不十室九空,易北河沿岸的民族要么交出自己全部的财富,焚烧自己所有的房屋,与他们一起踏上南征之路,要么就将惨遭屠戮。但在易北河上游的山区里,他们却遭到了顽强的抵抗。波吉人(Boji),一支曾经占领北意大利,建立博洛尼亚城(Bologna),此时在日耳曼尼亚硕果仅存的凯尔特部落,依靠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最终迫使日耳曼人放弃了征服他们的努力,转向更加遥远的南方。此时由波吉人居住的土地以后也将以他们的名字来命名,这就是波希米亚(Bohemia),“波吉人之国”。

  穿越波希米亚森林之后,宽广的多瑙河突如其来地展现在日耳曼人的面前。他们顺流而下,在公元前118年前后抵达了现代人所说的匈牙利平原-这块欧洲文明永远的伤心地。一千年之前,多利安人(Dolian)、伊利里亚人(Illyrian)和佛里吉亚人(Phrygian)等民族就是从这块土地上出发,南下意大利、希腊和小亚细亚,埋葬迈锡尼和赫梯等古老文明的。从此之后,匈牙利平原上的居民虽然走马灯般地你方唱罢我登场,但却都严重威胁着南欧诸国的安全。

  此时居住在匈牙利平原上的也是一个凯尔特民族--曾经在公元前279年与伽拉太人(Galatian)携手入侵过希腊的斯科迪斯克人(Scordisci)。他们无法抵御日耳曼人的猛烈攻势,被迫向对方臣服。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至此终于获得了一块可以安身立命的沃土,他们立即定居下来,在今贝尔格莱德西郊建立了首都“条顿堡”(Teutoburgium)。另有一支辛布里人继续沿多瑙河东进,一直抵达黑海,与当地的色雷斯人发生了接触。还有某些人思乡心切,携带着南方的珍宝返回了日德兰半岛,其中的一个金盆是当今丹麦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然而好景不长,北方蛮族的异动终于传入了罗马人的耳中。居住在匈牙利平原西南边陲的另两个凯尔特民族:诺里克人(Norici)和陶里斯克人(Taurisci)感到自己的生存受到了新邻居的威胁,于是派使者赴罗马求救。蛮夷相争,自古有之,罗马人起初并未特别重视此事,但意大利东北边境日益动荡的事态终于勾起了他们关于公元前387年凯尔特人攻入罗马城的不快回忆。公元前113年春,罗马元老院遣当年的执政官卡波(Carbo)率领两个整编军团前往诺里库姆,去“安抚”那些闹事者。如前所述,罗马人此时还不知道日耳曼族群的存在,因此把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都当作凯尔特人或西徐亚人(Scythian)。

  当卡波抵达事发地点时,他大吃一惊。这倒不是因为对方人数众多--号称有一百万人口,能作战的成年男子超过三十万;也不是因为对方身材高大--成年男子平均身高达一米八十,比罗马将士们普遍高出近一个头;而是因为对方的态度十分友善。辛布里使者毕恭毕敬地听完罗马执政官的训斥,然后表示他们无意发动什么侵略战争,而只是在寻找土地;既然已经定居在此,他们就不会再去找邻居们的麻烦了。卡波当面表示,他对这样恭顺的回复非常满意,但暗地里却打算乘对方没有作好战争准备的情况下突袭他们,以便获取军功。他的邪恶计划在付诸实施后变成了巨大的灾难:日耳曼人在战斗初期确实措手不及,但很快就稳住阵脚发起反击,把罗马军杀得落花流水。若不是战斗中突然天降雷阵雨,迷信的日耳曼人以为这是天神武丹(Wotan,也称奥丁/Odin)让他们停战的指示而停止追击的话,那罗马人肯定要全军覆没了。执政官卡波带着几千残兵败将狼狈地逃回意大利,遭到全国上下异口同声的谴责。更加糟糕的是,他愚蠢地发动的这场“诺里亚(Noreia)战役”为罗马与日耳曼人之间长达十三年的血腥战争揭开了序幕。

  诺里亚战役之后,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不知是因为什么原因,又无法在中欧地区住下去了。他们并未乘胜追击,向南方的意大利开进,而是不可理喻地折向了西方,先逆多瑙河而上,再顺内卡河而下,于公元前110年前后渡过莱茵河。现在该轮到到居住在这里的高卢人做恶梦了,而他们也都是罗马的盟友。

  高卢盟友的求援让罗马人颇为头痛,因为就在不到一年前,身为“国际警察”的他们刚刚向北非的努米底亚(Numidia)王国发动了朱古达(Jugurtha)战争,此刻实在分身乏术。偏偏朱古达国王深通兵法,战事久拖不决。而与此同时,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日益深入高卢地区,有把战火燃烧到罗马行省山南高卢的意向,实在不能等闲视之。罗马元老院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避免两线作战,先命执政官贝斯提亚(Bestia)与朱古达讲和,撤兵回来对付北方蛮族。可是朱古达野心膨胀,很快撕毁和约,发兵杀死自己的竞争者,然后占领了整个努米底亚。如是可忍,孰不可容,罗马元老院只得在公元前109年命二位执政官两路出兵:梅特卢斯(Metellus)率两个军团南下增援北非,希拉努斯(Silanus) 率领四个军团北上迎战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

  且说执政官希拉努斯率领两万余罗马军和相等数量的高卢盟军抵达罗讷(Rhone)河上游,迎面正碰上辛布里人的主力部队。和在诺里亚战役之前一样,日耳曼人还是先礼后兵,主动派使者来请示罗马人,能否考虑在这附近划给他们一块适宜生活的土地,他们甚至已经向罗马派去了使团解释此事。希拉努斯将对方的请求一口回绝,还补充了几句“汝等蛮族人面兽心,我罗马绝不可做出独坐穷山,放虎自卫的蠢事”之类的话。辛布里使者气冲冲地回去了,同日下午两军合战于罗讷河谷,希拉努斯当场阵亡,四万多罗马、高卢联军将士无一生还。

  虽然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但日耳曼人最大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他们的社会组织形态过于落后,缺乏政治经验,既无雄才,也无大略,小富则安。此时他们本应离开高卢,南下直捣防卫空虚的罗马城,将其夷为平地,这对于他们来说本来并非难事。但在罗讷河战役后,他们却就在当地定居下来,给了罗马人以喘息之机。

  但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在高卢中部的活动却还是导致了高卢本地凯尔特人的迁徙浪潮。公元前107年,凯尔特人中的提古林尼(Tigurini)部落离开他们的本土南下,杀死了罗马执政官卡休斯(Cassius),并逼被俘虏的罗马军队钻了轭门,这一奇耻大辱至今还被记载在拉丁文名著《高卢战记》里。

可能是由于歉收导致粮荒的原因,公元前105年春天,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突然又离开了罗讷河上游,沿着河岸向南前进。他们此时估计并不知道,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的罗马野战军正在不远处等着他们。
  自从罗马诞生以来,它还从未集结过六位数字的大军,即便是在布匿战争中面对汉尼拔这样的劲敌时也没有过。但在连续遭到毁灭性的军事失利,国际威信丧失殆尽,又接到蛮族威胁高卢南部行省的报告后,罗马终于决定倾举国之力与对方决一雌雄。值得庆幸的是,此时朱古达战争已经结束,朱古达本人被俘虏,这就使得罗马可以完全忘却两线作战的烦恼。

  公元前105年10月初,欧洲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两支军队在里昂(Lyon)城南的罗讷河中游河谷内相遇了。日耳曼方面总人数约为30万,其中能够战斗的成年男子约有15万左右,主帅是辛布里国王波伊奥里克斯(Boiorix),副将是条顿国王条顿伯德(Teutobod);罗马方面投入了8万正规军,加上联盟部队及随军奴隶,总数超过12万人,主帅是执政官马里乌斯(Mallius),副将是代执政官凯皮奥(Caepio)和前任执政官斯考卢斯 (Scaurus)。为了树立统帅的权威,马里乌斯和凯皮奥事先均被元老院授予元帅军衔(Imperator,后来演变为罗马皇帝的头衔),这在此前还绝无仅有。当年的另一位罗马执政官鲁福斯(Rufus)因病不能成行,所以推荐军事经验丰富的凯皮奥为代执政官顶替自己,但凯皮奥与马里乌斯、斯考卢斯三人之间的关系却十分糟糕。假若鲁福斯能够预知未来的战况,不知道他会为自己的决定大笑还是痛哭。

  为了对付敌人著名的“Furor Teutonicus”(条顿式的疯狂冲锋),罗马军被分为三部,摆出一个“品”字型阵势:斯考卢斯突前,列阵于维埃纳(Vienne)城郊,在他的后方集结着罗马军主力:凯皮奥负责左翼,列阵于罗讷河西岸的普里瓦(Privas)城郊;主帅马里乌斯负责右翼,列阵于罗讷河东岸的阿劳西奥 (Arausio,现名奥朗日,Orange)城郊。但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由于兵力过多,而战场又过于狭窄,罗马军摆的这个“品”字阵实际上等于是个 “一字长蛇阵”,从维埃纳拖到奥朗日,南北绵延足有180公里长。以当时的通讯能力,消息从前锋传到后卫起码要花上整整两天时间。

10月初的某一天(也许就是10月1日),斯考卢斯的军营遭到了日耳曼人的突然袭击。奇怪的是,他对此完全没有准备,也毫无招架之力,而只能赶紧派信使去下游向马里乌斯和凯皮奥要救兵。可惜的是,使者中午出发,太阳还没有落山,斯考卢斯就全军覆没了。他本人“从马上摔了下来”,被辛布里士兵生擒活捉,并带到波伊奥里克斯国王面前。

  波伊奥里克斯对自己又一次轻松地击败罗马军队的辉煌战果并不感到意外,却对战俘斯考卢斯桀傲不逊的态度颇为吃惊。这位满头银发的前任执政官坚毅地昂着头,一言不发,也全无乞求被释放的表示。他显然认为,与其在马里乌斯和凯皮奥这两个政敌面前遭到当众羞辱,还不如就这样在敌营中了结自己已经长达六十余年的人生。在晚餐会上,波伊奥里克斯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向斯考卢斯宣称自己将直捣意大利,摧毁这罗马文明的心脏。斯考卢斯此时终于开口了:“野蛮人的国王啊,永远不要把你的双脚踏上意大利的土地!罗马人民是不可战胜的,而且全世界都会乐意帮助我们!窥视那神圣的国度,对你来说只能是自取灭亡!” 波伊奥里克斯至此终于丧失了耐心,他一剑便砍下了斯考卢斯的头颅。

  斯考卢斯战败被杀的消息在下游的罗马将士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但他们的两位元帅们却没有因为大敌当前而停止争吵。马里乌斯深感局势危急,决定放弃两翼合围的计划。他立即写信给凯皮奥,以上级的身份要求对方把西路军调到罗讷河东岸来与自己会师。作为代执政官及山南高卢行省总督的凯皮奥是名门之后,一向看不惯出身低微的马里乌斯对自己指手划脚,于是回信说:“你管你的,我管我的。” 马里乌斯当然不同意,经过信使数次往返,凯皮奥终于同意执行命令。但就当西路军中的一部分已经渡过罗讷河,并且开始在对岸安营扎寨时,凯皮奥突然又改变了主意,大呼叫停。事情很快演变成一场两位元帅隔河对骂的闹剧,马里乌斯指责凯皮奥反复无常,凯皮奥指责马里乌斯胆小如鼠,连随军的多位元老们都劝不住,他们的十余万部下更是被迫目瞪口呆地充当观众。正在此时,“Furor Teutonicus”突然开始了,毫无秩序的罗马军队被日耳曼人死死地夹在河谷里,原本清澈的罗讷河水瞬间化作殷红,情景恐怖得无人能够加以描述……

  与战斗本身相比,日耳曼人在战后对待战利品的行为更加令人发指。如前所述,他们此时还处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阶段,对奴隶制度完全不理解,自己不想当奴隶,也不要别人给自己当奴隶。因此,所有罗马战俘、乃至于随军的奴隶,不分贵贱,均被就地处决,他们的内脏和鲜血被用来祭祀日耳曼人的战神武丹;更有甚者,日耳曼人连罗马人的武器装备和金银财物都不要,反而把它们一律扔进罗讷河里祭祀河神,河水为之不流。由于日耳曼人古怪的宗教信仰,即便罗马人的随军牲畜都无法幸免:在方圆数十里的树林中,树干上遍钉着罗马人的首级,树枝上挂满了从战马、驴、骡身上扒下来的皮毛,鬼哭狼嚎之声直上云霄。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22:49:05 | 只看该作者
罗马外传(4)罗马和日耳曼人战争

  历史将永远记住公元前105年10月6日。仅仅在这一天之内,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就于阿劳西奥战场上全歼了16个罗马军团,可怜12万罗马将士里竟然仅有十人生还。奇怪的是,战败的罪魁祸首马里乌斯和凯皮奥却有幸名列幸存者名单之中。他们后来都受到军事法庭审讯,马里乌斯被流放,凯皮奥则很不名誉地死在监狱里。但历史已经无数次雄辩地地证明:寻找出色的统帅,要比处罚无能的统帅困难得多,而且这并不是罗马共和国此时必须解决的唯一问题。

  阿劳西奥战役对罗马共和国的打击是毁灭性的。111年前的坎尼战役消灭的主要是罗马的意大利盟友军队,汉尼拔在布匿战争中从未真正进入罗马的统治核心拉丁地区进行破坏,结果反而加强了罗马在意大利原本并不牢靠的统治地位。而阿劳西奥战役所导致的拉丁人口损失却如此之大,以至于整个罗马社会均为之摧毁。半个政府、半个元老院都已经不复存在,元老阶级和骑士阶级全加在一起,也无法再组建起一支象样的军队来保卫家园,更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压制平民和奴隶阶层。意大利本土的许多民族都蠢蠢欲动,打算联合日耳曼人推翻罗马的统治。为了罗马的生存,一场你死我活的根本性体制革命已经迫在眉睫。国难当头,罗马呼唤民族英雄,而民族英雄也很快应运而生了。他的名字叫:马略(Marius)。

盖乌斯·马略出生在罗马远郊的一座村镇里,他的父亲是位破产骑士的后代,以给地主当佃农为生。贫穷的早年生活打造了马略勤劳直率、吝啬凶残的复杂性格,而与名门世族朱里乌斯(Julius)家族的联姻则大大提高了他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他是个非常现实的人,从不特意去讨好部下和群众,对学术毫无兴趣,甚至连当时西方的通行外交语言希腊语都不学。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真正伟大的民族是不需要学外语的,公元前30世纪的苏美尔人、公元前27世纪的埃及人、公元前 24世纪的阿卡德人、公元前18世纪的巴比伦人、公元前8世纪的亚述人、公元前6世纪的波斯人、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人都不需要学外语,为什么公元前2世纪的罗马人需要学外语呢?希腊文明像夕阳,再灿烂的衰亡也是衰亡;罗马文明像朝霞,代表了人类前进的方向。只有反复无常的外交间谍、唯利是图的国际倒爷、百无一用的酸儒说客们才需要花费精力去学习外语,像他马略这样光明正大的政治和军事天才完全没有必要在这种无聊的事情上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

  外语盲马略成年后加入军队,曾经在名将小西庇阿帐下服役,最终在朱古达战争中崭露头角。多年的实践经验使他深知,罗马在布匿战争中形成的军事体系弊端颇多,早就有意加以改革。公元前107年,马略首次当选为罗马执政官,但是区区一年的在任期使他难以改变很多东西。阿劳西奥惨败后一个月,他以朱古达战争的胜利者身份返回罗马,举行了盛大的凯旋式,并以绝对优势当选了公元前104年的执政官,因为他的竞争对手此时都已魂丧沙场。作为罗马共和国此时硕果仅存的宿将,马略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推行他的军事改革了。

  马略军事改革的首要目的是设法为罗马召集起足够数目的士兵。截至到公元前104年为止,罗马已经与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正面交锋四场,加上因日耳曼人南迁所直接引发的三次与凯尔特人的冲突,九年内七战七败,三名执政官阵亡,26个军团只轮不返,再加上同盟部队,损兵折将总计高达二十余万众,比三次布匿战争所造成的损失总和还要多。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兵源,马略一上台就联合元老院发布了这样的禁令:所有能够拿得起武器的男子,无论民族和阶级成分,从即日起都一律不得离开意大利本土,否则杀无赦。当天他们就将两个打算航海去希腊的商人斩首示众,总算是阻止了潜在的难民潮。

  虽然意大利人口短缺,但马略还是否决了从各个邻国中召集雇佣军的计划。这倒不是因为雇佣军太昂贵,而是因为这些罗马自己的手下败将们很难是日耳曼人的对手。罗马还是应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下去。过去的罗马军队都是以贵族、骑士和富裕农民为主体,其装备一律由士兵本人购置,行军时还经常有妻妾和奴隶前呼后拥地跟着提行李,所以士兵的地位也比较高。马略此时已经别无选择,为了获得足够的士兵,他只好从贫民窟中搜集出大量的流氓无产者和贫下中农,用国库里的钱为他们统一购置装备,指望把这些社会底层的渣滓们训练成可与条顿武士相抗衡的精锐之师,罗马共和国几个世纪以来耕战兼顾、兵农合一的临时征兵制度因此被彻底改变。士兵们不许再携带家属和奴隶,必须把一切都交给组织,而组织当然就是他马略自己,士兵们的入伍、退伍、晋升、发饷等统统由他以罗马元老院和人民的名义一手承包下来。这样募集起来的职业军人地位低下,实际上成为将领们的私人奴仆,只知有统帅马略,不知有国家,史称“马家军”。

  在募集到足够的士兵之后,马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改革罗马传统的军事编制。自古以来,罗马陆军的主力就一直是由大约4200名步兵、300名骑兵及少数辅助部队组成的“军团”。作战时,军团一般被分为三个马其顿式的方阵,各方阵所用的兵器各不相同,分别以标枪、剑、弓箭为主。这样做的好处是训练时间短,费用低,见效快,便于多兵种联合作战;坏处是一旦某方阵崩溃,其它方阵将立即暴露出自己的弱点:比如弓箭不适合近战,剑和匕首不适合远距离作战,标枪不适合仰攻。一旦被敌人抓住这个弱点,罗马军往往就会遭遇毁灭性的打击。

  在总结了历史教训之后,马略授予每个军团一面带有鹰徽的军旗以便识别它们的番号,把军团的规模扩编到6000名士兵,分成十个大队,每个大队600人,再分为十个百人队。百人队是“马家军”中最基本的作战单位,百夫长对自己麾下每一名士兵的基本情况都要熟悉掌握,还必须作到即便军团指挥部被歼,每个百人队也可以独立作战。在实际战斗中,马略加深了马其顿式方阵的纵深,以三道横排代替原先的两道。这样虽然方阵的正面宽度受到影响,较难打出痛快的围歼战,但抗冲击力却得到了提升,发生战斗减员后也比较容易补充新力量。这样的阵型基本上是为了抵御日耳曼人的强劲冲锋而量身打造的。

  现在轮到最关键的装备和训练问题了。在汉尼拔战争中涌现出的新式武器“西班牙剑”曾经把伽太基人和马其顿人杀得落花流水,却在日耳曼人的战斧面前变成了不堪一击的儿童玩具。罗马士兵力量的不足需要以较高的武器性能来加以弥补,因此马略决心将自己募集的盲流们改造成精通各种兵器的全能战士。他把贵族、骑士和平民领袖们都带到角斗场里,向卑贱的角斗士们学习格斗技巧,谁也不许偷懒;学成之后,这些人就到军队里去向士兵们传帮带,这样全民皆兵,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每名重步兵都需要携带一条长矛、两根标枪、一柄西班牙剑和一把匕首,以便能够按照战场上的不同情况来更换兵器;盾牌被加宽、加长、加厚,以便摆出“龟甲阵”,抵销敌方弓箭强的优点。以上各项,再加上头盔、琐子甲、护膝、护肘、护腕、雨衣、油灯、三天的饮食、扎营工具等,一名罗马重步兵必须携带的随身物品总和超过50公斤,比他自己的体重轻不了多少。与以往不同,“马家军”的将士们不能再拥有扛行李的奴隶,所有装备全都得自己背。这当然严重影响行军速度,要知道,罗马当年之所以能够战胜马其顿,主要就是靠了罗马军运动起来灵活快速的优点,它自然不能被随便舍弃。为了兼顾武器和速度两者,马略让新兵们穿着、背着全套装备,每天以5公里的时速连续行军5小时,然后比武练阵,以便锻炼他们的体能。不断有体力透支的士兵倒下,马略对此熟视无睹:在操场上累死,总比在战场上被野蛮人砍死好吧?几个月下来,“马家军”的士兵们连埋怨的力气都没有了:这哪里是练兵啊,分明是劳改!难怪他们自嘲是“马略之骡”。不过,人类历史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军队也就是这样形成的:他们远离务农、养殖和经商等一切职业,杀戮是他们唯一的使命,战利品和军饷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战争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在马略的铁血训练下,罗马军的战斗力终于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其实,如果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在阿劳西奥战役后能够及时果断地向罗马进军的话,马略精心设计的军事改革蓝图根本不可能变成现实。公元前 104年夏天,马略匆忙地带着5万还没有训练好的新兵开往山南高卢前线,却没有在当地发现任何敌人。不可思议!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竟然没有南下意大利!马略调集了大量会讲凯尔特语的间谍,让他们戴上红色假发,化装成高卢人,四地去搜集敌人的情报,这才得知:由于人口过多,后勤补给不足,在阿劳西奥战役后,日耳曼人决定兵分两路,到高卢各地去收集粮草。按照计划,辛布里人西进加龙河(Garone)流域,既而南下西班牙;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则北上塞纳河 (Seine)流域,然后向莱茵河方向开去了。罗马真是洪福齐天!

  敌人已经远去,现在马略可以放心大胆地训练他的军队了。他在公元前104、103、102年连续三度当选为执政官,改革大业推行得颇为顺利。马略知道,那些野蛮人迟早是要回来的;罗讷河谷这意大利的门户,决不能再一次向敌人敞开;世界上又有什么东西,比在当年遭受羞辱的故地复仇更加令人神清气爽呢?为此,他在罗讷河流域修建了大量的工事,还特意造了一条运河以连接军营和地中海,保证运粮渠道的畅通。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罗马士兵们摩拳擦掌,就等着日耳曼人送上门来拼杀了。

  辛布里人在西班牙山区遭到当地土著的层层阻击,进展很不顺利,终于在公元前103年折回高卢;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则横扫了高卢北部的所有凯尔特部落,唯有莱茵河西岸的比利时人(Belgae,也译作比尔及人)能够抵挡住他们的攻势。有证据表明,条顿人中的一部分曾经在不列颠岛南部登陆,另一部分甚至还东渡莱茵河返回中欧,今德国西北部著名的“条顿堡森林”就是因他们而得名的。百年之后,那里将成为罗马军的又一块集体坟墓。

  公元前102年春天,马略得到可靠的军事情报: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已经在塞纳河上游会师,正向东南方向移动。他们同居住在今瑞士地区的赫尔维提人(Helvetii,也译作厄尔维几人)结成了同盟,打算通过后者的领地向意大利进军。马略认为敌人有两条路线可供选择:要么沿阿劳西奥战役的原路,顺罗讷河南下;要么沿汉尼拔当年入侵意大利的路线翻越阿尔卑斯山。他于是作了两手准备:自己率领十个军团防御离敌人稍近的罗讷河谷,而把防御意大利北部的重任交给了当年的另一位执政官卡图卢斯(Catulus),以及跟随自己多年的一位青年贵族将领苏拉(Sulla)。后来的历史证明,这样的战略安排险些铸成大错。

  在罗讷河上游地区,由于人数过多,给养不足,日耳曼人再次兵分两路:辛布里人选择了汉尼拔之路,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则直接南奔地中海,结果一头撞上了马略军主力。他们在山丘上用三层牛车圈住自己的家眷,然后全体成年男子猛扑向罗马军的壁垒。根据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Plutarch)的记载,战斗一连持续了三天没有分出胜负,“到了第四天早晨,野蛮人突然躁动起来,带着他们所有的财产,绕过罗马营垒走了。直到现在才可以从行进速度和通过时间来粗略地计算出对方的巨大数目:那漫长的队伍足足走了六天六夜,才从我军的面前消失。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跑到我们的营垒前,用嘲笑的口吻询问我军将士:‘胆小如鼠的缩头乌龟们,是否有什么口信要托我们带给你们留在罗马的女人们啊?要知道,她们很快就会投入我们的怀抱了呀!’”

  愤怒的罗马将士们纷纷请战,却毫无例外地遭到了马略的回绝。一连数日的防御战已经使得自己的部下熟悉了敌人的作战方式,而且对方也明显地开始轻视自己。但在同等条件下,罗马军队依然很难是条顿武士的对手,再一次惨败无疑将意味着罗马共和国的灭亡,他冒不起这个险,但这当然不意味着他会纵容对方直扑意大利而去。等到敌人已经走远了,马略悄无声息地把军队从堡垒中拉了出来,紧紧追了上去。经过多年的体能训练,罗马人现在跑得很快,不久就从侧翼超过了日耳曼大军,并且在山顶上发现:对方的前哨阿姆布昂人正在河谷中洗澡……

  初秋的高卢南部干燥而闷热,让习惯寒冷气候的阿姆布昂人非常不适应。饱受长途跋涉之苦的他们全然忘记了可能潜伏在身边的危险,把衣服和武器都扔在河岸上,跳进清凉的河水里去嬉戏。这条小河名叫六水河(Aquae Sextiae),因为一个名叫“六”(Sextius)的罗马人在此处经营过一片葡萄种植园。机不可失,马略把眼前美好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统统抛到脑后,对已经奔跑得嗓子眼冒烟的部下们简短而冷酷地说道:“你们不是要水喝么?我在山下卖给你们。用血来买吧!”

  当皎洁的明月升起时,全体幸存下来的罗马军将士们都默默地坐在六水河两岸的沙滩上,一边望着河水中无数若隐若现的残躯断臂,一边回忆着几个小时前发生的一切。那是一场混乱的战斗,一个血腥的下午。敌人在毫无军事准备,地形又极其不利的条件下进行了殊死的拼杀,就连妇女和少年也都奋勇地举起战斧和罗马人肉搏。可惜,在马略周密的战略部署面前,这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作为一个民族,阿姆布昂人现在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此时此刻,罗马人既无心庆祝他们的胜利,也不敢安心睡眠,因为就在西北方遥远的山谷里,正回荡着条顿人撕心裂肺的悲歌。那声音全然不像是人类的哭泣,却好似上万头受伤的野狼在怒吼。虽然没有同声翻译,但谁都能够明白那歌声的含义:复仇!复仇!复仇!惊恐中的罗马士兵不约而同地把头扭向了主帅马略,看到的却是一张和他们自己同样惨白的面孔。

  奇怪的是,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让罗马人提心吊胆的条顿复仇大军却并没有出现。马略定下心来,决定以阿姆布昂人的尸体为诱饵,给条顿人设计一个陷阱。他派副将马克卢斯带三千精兵秘密埋伏在右岸的山林里,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大摇大摆地开到六水河的左岸,越走离旧战场越远。果然,次日清晨,条顿人就在六水河谷里出现了。正当他们痛哭流涕地掩埋阿姆布昂人的遗体时,马略突然率骑兵快速返回,在早就布置好的山丘上摆开阵势,向对方挑衅。果不其然,条顿人在近似疯狂的愤怒驱使下,不列什么阵势就立即向罗马军扑了上来。但他们沉重的武器在仰攻中发挥不了作用,而罗马骑兵的集团冲锋却因居高临下的原因而势如破竹。条顿人在遭受惨重的损失后被挤压回平原地区,在那里,他们整顿好阵型,在肉搏战中重新占据了上风。马略军的反复攻击都无法撼动对手那城墙一般坚韧的防线,直到马克卢斯和他的三千精兵从条顿人背后突然出现,胜利的天平才倒向了罗马人一方。双方激战至深夜,条顿军的阵型彻底粉碎了,但他们顽强的抵抗又持续了一整天。当条顿人的主营陷落时,成百上千的女子在里面举剑自杀:遭受罗马士兵的蹂躏,对她们来说是一件比死更加可怕的事。

  马略如今总算可以放心地检验自己的辉煌战果了,在他脚下的沙场上倒伏着十万至十五万具条顿人的尸体,另有数千人被俘。令马略恼火的是,无论是在生者还是死者中,他都没有发现自己最想看到的人:条顿王条顿伯德。这位武艺超群的壮士硬是从罗马军团中杀出了一条血路,逃到北方投奔高卢人去了!有道是除恶务尽,经过耐心的外交努力,条顿伯德和他幸存下来的少数部下最后还是被高卢人引渡给了罗马,从此开始自己的铁窗生涯。十余万条顿人的遗体散落在六水河两岸之上,那里从此成为山南高卢土壤最为肥沃的田地之一。甚至他们的骨骼都没有遭到浪费,而被罗马农民用来搭造庄园的栅栏。法兰西的葡萄酒为什么美如画?条顿勇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它!

  在对待战利品的态度上,马略也不像日耳曼人在阿劳西奥战役后表现得那么笨。他把最好的战利品留给自己,次等的分发给有功将士,只有已经破损得不能再用的才被堆起来焚烧,美其名曰“祭天谢神”。当他正在营寨里计算自己在此战中的获利总额时,一名骑兵突然飞驰到帐前,通知他已经第五次当选为执政官。另外,元老院还决定为马略举行盛大的凯旋仪式,但他却明智地拒绝了:比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更加危险的辛布里人依然在中欧某个不为人知的地区内活动,这些野蛮人随时都有可能突然袭击意大利本土,等到消灭了他们再举行凯旋式不迟。

  辛布里人果然来了!铺天盖地地来了!六水河战役后仅仅两个月,他们就突然在阿尔卑斯山脉的茫茫积雪里出现,向驻扎在意大利北部的罗马军队发动了迅雷般的袭击。卡图卢斯和苏拉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得在几天后率领数千残兵败将逃过波河,波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失守。马略此时依然远在高卢,而意大利本土兵力又极度空虚,正是辛布里人一举攻占罗马的大好时机。可惜的是,波河平原上宜人的气候令他们流连忘返,葡萄酒取代了牛奶,温泉取代了冰雪,亚麻取代了兽皮,甜蜜的生活一点点地消磨着这些野蛮人的战斗力。他们全然忘记了可能来临的危险,决定就在那里过年,同时等待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从西方前来会师。

  次年7月初,辛布里人没有等来自己的条顿兄弟,却等来了死对头马略。还沉浸在奢侈和幸福中的辛布里人完全不想战斗,他们又向罗马人派去使节,要求把波河平原让给他们居住,顺便还想向他打听一下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的去向-按道理,他们早就应该抵达此地了,莫不是在半道上迷了路?听到这个问题,罗马将士们哄堂大笑,只有马略板着脸回答:“我已经给你们的条顿兄弟安排好了永久的居住地,不必再为他们的未来担心了。来人啊,把条顿王条顿伯德给我拉出来!”

  只到现在,辛布里人才明白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所遭遇的命运。要想获得居住地,并拯救囚笼中的同胞们,他们除了战争已经别无选择。7月29日,辛布里王波伊奥里克斯给马略发来了战书,请他选择会战的时间和地点。马略满不在乎地说道:“我们罗马人从不主动选择会战的时间和地点,都随你们定好了。不过既然你们求战心切,那我们就明日决战吧,西方那块平原地势开阔,是个不错的战场。”

  公元前101年7月30日,罗马共和国的命运之战在米兰西郊的维尔塞莱(Vercellae)平原上爆发了。辛布里人占据着战场的西面,男女老幼加起来约有20万;罗马方面则都布置在战场的东面,卡图卢斯和苏拉率20300人居中,马略本人指挥着两翼的35000 人。现代人对此战的了解大都来自于苏拉在事后的回忆,据他分析,马略执意要指挥两翼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和他抢夺更多的军功。甚至在战前的祭神许愿中,卡图卢斯和苏拉就和马略发生过矛盾,可见积怨甚深。

  清晨,波伊奥里克斯率领15000名重骑兵进入了战场,身后跟着数万步兵,都用铁链琐在腰间,组成上百排的连环长阵,这就是辛布里人在战场上有进无退,百战百胜的秘方。朝阳照耀在辛布里人马的盔甲上,反射起来的光芒比月球还要明亮。但他们却看不见敌人,因为马略选择在东方布阵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用从东方升起的阳光掩盖本军的存在,并在战斗中影响敌人的视力。另外,他还早就算好了当天将刮东风,这个预言在战斗开始后不久就应验了:辛布里重骑兵很快在风沙中迷失了方向,回撞入本方的步兵方阵之中,成千的步兵被琐在自己身上的铁链拉倒,或是被战马踩死。然而,即便是当罗马骑兵已经在辛布里骑兵身上取得了明显优势后,胜利依然遥遥无期:辛布里妇女在后面疯狂地敲着野牛皮鼓,他们的男人们在这激励下迅速恢复了阵型,重新像海浪般推过来。要不是马略之前对罗马军的阵型作了改革,卡图卢斯和苏拉指挥的中军肯定就要崩溃了。

  最终战胜辛布里人的不是罗马军,而是意大利夏天的酷暑。这些习惯寒冷气候的北方人在高温下拼杀了十几个小时后,由于失水过多,体力终于先于罗马人枯竭。正午过后,马略所指挥的两翼踏着齐膝深的血水,逐渐压向敌军的心脏地带。黄昏时分,辛布里王波伊奥里克斯在身被数十创后轰然倒地,死在他手上的罗马人比死在汉尼拔手上的足足多出一倍,可叹很多军事史书上竟然没有他的名字。

  三天之后,战斗总算分出了最后的胜负,罗马军一共杀死了大约12万辛布里人,俘虏了6万人。8月2日,最后 300名身着白衣的辛布里妇女被包围在一个小丘上,她们请求马略能够保全她们的贞洁,而这位可敬的执政官却答复说:那样会违反战争法。不久后,他就看到了这场战争中最令人悲伤的一幕:那些女人在山丘上亲手刺死自己的父母,掐死自己的儿女,然后全体自杀。罗马士兵们胆战心惊地走过一辆辆牛车,车轮下压着婴儿的尸体,车厢中躺着老人的尸体,车顶上吊着母亲的尸体。
  一个多月后,马略满载着无数的战利品凯旋回到罗马。全城的人都跪倒在他的脚下,欢呼他是可与罗慕路、卡米鲁斯相提并论的“罗马城的第三位缔造者、祖国之父”。他的头上戴着象征天神朱庇特的金冠,身上披着象征最高权力的紫袍,一位忠诚的奴隶跟在他的身后,不断地唠叨着:“伟大的国父啊,千万不要忘了,你还仅仅是一位凡人!”马略很可能没有注意到,在凯旋队伍中,有两对充满嫉妒和仇恨的眼睛正在恶狠狠地盯着他-那是代表贵族阶级利益的卡图卢斯和苏拉,他昨日的同事,明日的死敌。相反,他刚在向自己山呼万岁的人群中发现了一位同乡兼远房亲戚的儿子-年方5岁的马克·西塞罗。除此之外,他还高兴地获知,自己的小舅子盖乌斯·尤利乌斯也刚刚喜结良缘。一年之后,盖乌斯的儿子、马略的外甥在罗马诞生了,他的名字叫: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Gaius Julius Caesar)-罗马共和国未来的掘墓人。(西塞罗与恺撒原来是亲戚!)

  被五花大绑的条顿王条顿伯德也同样出现在马略的凯旋式上,罗马人把他拉到体育场里,逼迫他表演田径项目以娱乐大众。这位近两米高的巨汉不负众望,在那里创造了一项世界记录:他从并排站立的七匹马背上一跃而过,也就是说:跳过了一座大约1.4米高,5米长的长方型障碍物(当时的马比较矮)。现代学者估计他这一跳起码有1.8米高,7米远,在两千年前堪称奇迹。不过世界记录并没有给条顿伯德带来金钱、荣誉、鲜花、掌声,或者自由乃至于生命:当天他就与全体部落贵族一起被罗马人斩首祭神,其余同胞全部被变卖为奴隶,曾经震撼全欧洲的辛布里、条顿、阿姆布昂三大民族至此全部宣告灭亡。罗马就这样挺过了自己历史上最艰难的一关,现在它才是真正的地中海之王!然而,今日之罗马已经不再是昔日之罗马,共和国在民主自由与国家安全之间选择了后者,从此将无可挽回地走上独裁专制的帝国之路。

  解铃还须系铃人。日耳曼人的民族大迁徙催生了罗马帝国,也将把它送入坟墓。在比辛布里人、条顿人、阿姆布昂人的故乡更加遥远的北方,战斗力更强的一个又一个日耳曼民族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于公元前58——51年征服高卢的恺撒,为日耳曼人的战斗力和数量所震撼,多次提醒元老院要注意他们的危害。但和300多年后东方的邓艾将军一样,他的担心最终在他死后变成了现实:辉煌无比的东西两大帝国最终都被野蛮人夺走了半壁江山,罗马、伽太基、洛阳、长安等名都相继沦陷,后人只有在它们的遗址废墟上为神州陆沉而无奈地仰天长叹。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12-1 22:50 编辑 ]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22:55:02 | 只看该作者
古罗马(5)罗马帝国

公元14年奥古斯都死后, 罗马经历了一系列的深刻变革。从奥古斯都到图拉真时代(公元98年—117年),罗马统治了北非更多的领土、不列颠的大部分、德国的局部、东欧濒临黑海地区,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和阿拉伯半岛的北部地区,帝国变得更加强大。在本土,罗马努力建立自己新的准君主统治制度。奥古斯都宣称自己为“罗马的首席公民”,他的继任者们则揭掉了虚伪的面纱,直接称自己为“恺撒”,用以表明他们的皇族血统。奥古斯都死后,罗马的政体更像君主制。尽管奥古斯都由元老院选举出来的做法依旧保持着,但事实上掌权的皇帝在死前就选好了自己的继承人。

  早期罗马的皇帝全都是恺撒的子孙。奥古斯都的继承者是提比略(公元14年—37年在位),其后的继承者是盖尤斯,史称卡利古拉(公元37年—41年在位),其后是克劳狄(公元41年—54年在位)和尼禄(公元54年—68年在位)。提比略和后来卡利古拉的统治证明了皇帝的专横霸道。尤其是卡利古拉,其残暴和疯狂的统治在整个罗马历史上臭名昭著。公元41年卡利古拉被刺杀后,克劳狄被罗马禁卫军拥戴为皇帝,所有共和国统治的痕迹已经荡然无存。当军队可以使皇帝的统治合法化时,那些野心勃勃的将军们就利用他们的军队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这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了。

  在尼禄这位朱里亚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罗马人开始迫害并处死传自东方的新的神秘宗教-基督教的成员。基督教的创始人是一个犹太人传教士拿撒勒的耶稣,他生活在奥古斯都和提比略统治时期,后被罗马人处死,另外两名创始人传教士彼得和保罗也被处死。后者用毕生的心血将基督教从一个犹太人的信仰转变成为希腊和罗马人可以接受的宗教。

  公元68年,驻扎在高卢的军队发动暴乱,尼禄被赶下台。次年,至少有四位皇帝登基,每位都有强大的军队作后盾。罗马进入混乱状态,但将军提图斯·弗拉维·韦斯巴芗(公元69年—79年在位)成功地获得了长久的统治,创立了自己的王朝 — 弗拉维王朝。在他之后,他的儿子提图斯(公元79年—81年在位)继位,之后是图密善(公元81年—96年在位),他开始掀起第二次迫害基督教徒的浪潮。

  公元96年,图密善被谋杀。由于他没有立嗣,元老院推选出自己信赖的涅尔瓦做皇帝。这是被后世罗马史学家称道的五个好皇帝时期的开始,这五个皇帝是:涅尔瓦(公元96年—98年在位)、图拉真(公元98年—117年在位)、哈德良(公元117年—138年在位)、安东尼·庇护(公元138年—161年在位) 以及马可·奥勒留(公元161年—180年在位)。政权顺利地从一个皇帝传递到另一位皇帝手中,而且每个皇帝都由前任选出和收养,并得到元老院的首肯。这个时期是奥古斯都之后罗马帝国统治最稳定的时期。当马可·奥勒留选择自己的儿子康茂德(公元180年—192年在位)作为继承人时,这一局面才宣告终结。

  在这一时期,罗马的文化、政治和法律得到广泛的传播。罗马人在帝国范围内(尤其在那些还没有城市文化的地区)积极建设大型城市居住区,并赋予这些城市与罗马人同样的权力。上层阶级统治着这些城市,他们因此更加效忠于皇帝。帝国成为罗马官僚控制下的唯一中央集权政府。在文化方面,这一时期与奥古斯都时期同样具有创造力。尼禄时期,生活着罗马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塞内加(公元前4年—公元65年),他信奉古希腊斯多葛派的学说。一个世纪以后,皇帝马可·奥勒留本人也是一个斯多葛派的哲学家。讽刺诗人尤维纳利斯(公元60年—140年)和佩尔西乌斯通过挖掘日常生活、城市堕落和人口膨胀问题,创作出反映罗马文化中道德败坏的讽刺诗篇。塔西佗(公元55年—117年)则可能是最伟大的罗马历史学家。

  在这一时期,与东方的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其贸易通道主要为“丝绸之路”。这条商路沿用了几个世纪,从地中海沿岸延伸到大夏直至中国。公元前1 世纪,老普林尼在其《自然史》中抱怨, 每年与印度、阿拉伯和中国(赛里斯国)的贸易要花费至少一亿塞斯特斯(古罗马的货币单位)。中国《后汉书》记载, 公元166年罗马皇帝安敦(即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派遣使臣到达中国境内。根据一段史料记载, 罗马人一直想直接与中国人贸易,但为安息(帕提亚人)所阻, 因为安息人要保持自己在丝绸贸易上的垄断地位。这段记述为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发现所证实。这些考古发现包括在楼兰和河南发现的埃及衣物和罗马玻璃器,在远东的其他考古发现也间接证明了这点,如在越南南部俄厄发现的马可·奥勒留时期和安东尼·庇护时期的罗马硬币以及同时出土的一面中国汉代晚期铜镜和各种印度文物。

  在这一时期,罗马进行了最大规模的建筑活动,其中包括营建罗马的万神庙和科洛赛姆,后者即罗马圆形大剧场,供角斗士比赛。所有伟大的工程都建造于这一时期,包括大规模的引水系统:罗马城本身有11条引水渠,可将3亿加仑水从周边的山区输送到城市中。在医药方面,罗马人在公元1—2世纪取得了显著进步。盖伦可能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一位医学家,他生活在2世纪末,动脉血液循环是其最重要的发现。
马可·奥勒留死后,他那继位的儿子康茂德被证明是残暴的而且不称职的皇帝。他公然挑衅元老院, 整日酗酒作乐。公元192年,他被宫廷侍卫谋杀。这时的罗马帝国面临着危机。在东方,一个新的帝国萨珊王朝在伊朗兴起,并企图重塑昔日波斯王朝的辉煌。在北方,日耳曼部族开始成群结伙地迁徙并穿过边境,其中从俄罗斯南部迁徙南下的哥特人最危险。与此同时,帝国内部也陷入混乱状态。康茂德死后,在另外两名有抱负的统治者昙花一现后,罗马将军塞普蒂默斯·塞维鲁(公元193年—211年在位)攫取了政权。他提高税收的政策毁灭了经济,他在元老院中安插军人的做法戏剧性地改变了元老院的特征。他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使罗马社会阶层间的流动变得毫无可能。公元235年,在他的继任者亚历山大·塞维鲁去世后,罗马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军营皇帝”时期。所有皇帝都以将军的身份执掌大权,就像当年塞普蒂默斯·塞维鲁那样。公元235年—280年是罗马历史上灾难最为沉重的时期。内政完全陷入混乱,经济彻底崩溃,税收形同充公,而外国人也大肆侵犯罗马的领土。克劳狄二世(公元268年—270年在位)和奥雷连(公元 270年—275年在位) 这两个最后“军营皇帝”,索性把军队从前线撤下来,然后雇佣外国军队,才稍稍阻止了这种态势的发展。直到戴克里先执政,罗马的政治和稳定才得以恢复和重建。

  这一时期的社会危机和忧惧,极大地改变了罗马人的宗教和哲学信仰。领土沦丧所造成的恐慌和经济的萧条促使人民去追寻神秘的宗教和哲学信仰。就是在这个世纪,东方的宗教特别是基督教,在罗马真正落地生根。对来世的承诺、对个人及精神的注重以及对现实世界痛苦的解释,使得这个宗教在这个即将崩溃的世界里给人以强大的生存的希冀。在来自东方的其他宗教中,起源于波斯拜火教的密特拉教, 也有对理想的来世和现实痛苦的解释,与基督教一样受到欢迎。这两种宗教有很多相同之处,又深深地相互影响。基督教-拜火教的几个派别得到了迅速发展,这其中就包括诺斯替教和摩尼教。在哲学文化方面,除罗马的实用哲学外,著名的斯多葛哲学、新东方哲学和希腊哲学逐步形成。新柏拉图派哲学是其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由柏罗丁和他的学生普罗克洛斯在公元1世纪时创建,他们恢复了柏拉图的原始哲学。许多新柏拉图派的思想被当时卓著的基督教理论家融入到基督教理论中,特别是奥古斯丁把一生大部分心血都用于研究新柏拉图派哲学。

  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混乱、内部分裂、经济崩溃和外族入侵后,戴克里先登基(公元284年—305年在位)。作为一个性格坚强和讲求实际的士兵,他认为帝国太大难以用一个中央机构管理,决定将其一分为二。西半部由同僚马克西米安努斯统治,政府所在地在罗马;他自己统治东半部分,以土耳其的尼科米底为中心。在两个奥古斯都之下,各设两个官员叫做恺撒,负责管理事务并在皇帝去世后掌权。这样保证国家后继有人,而且这些继承人已经有过管理帝国的经验,可以防止无能之辈控制政权。这是一项英明的决策,再佐以其他改革措施,帝国统治得到了稳定。戴克里先是第一个敢于打破罗马传统的皇帝。他将权力东移,在土耳其的尼科米底进行统治。他吸收了东方的君主制思想,给自己冠以“君主”的头衔。他借助于地球和芒冠这种权力的象征和自己那目光严厉、表情冷漠的全身正面肖像来强调皇帝神圣的天性,使皇帝的形象得到广泛宣传。

  公元305年,戴克里先和马克西米安努斯隐退后,这种苦心经营的制度立即崩溃。一年之内,一个恺撒的儿子-君士坦丁(公元306年—337年在位)夺取政权。像戴克里先那样,他最初只统治帝国的一半(西部),到了公元324年,他却再次将帝国合二为一。同时,他在自己的城市君士坦丁堡建都,该城原是古罗马城市拜占庭,现在称伊斯坦布尔。像戴克里先一样,君士坦丁受到东方生活方式和君主制观念的影响,他宣布帝国的统治为世系制。他是第一个皈依基督教的皇帝,促使这种信仰尤其在帝国的东部广泛流行。基督教不得不从一个犹太人的、反政府的、包含许多抵触行动的宗教转变为一个国教,用以服从仍然具有神圣特性和绝对权力的君王利益。相应地,君士坦丁于公元325年在尼西亚召集了一个基督教主教大会,确立了基督教的正统地位。所编订的基督教信经就是尼西亚信经,现在仍然是东正教的基本教义。君士坦丁死后,他把帝国分给自己的儿子们,没想到他们立即开始争夺统治整个帝国的权力。他的继任者尤里安反对基督教,宣布开除政府中所有基督教信徒并恢复传统的宗教信仰。这种做法来得太迟了,加以在位时间太短,他的各种举措并未产生真正的效果。

  公元4世纪,罗马进入政权更替和内乱频仍的历史时期。公元4世纪末,狄奥多西(公元379年—395年在位)掌权,罗马重新统一在一个皇帝之下。狄奥多西宣布基督教为整个罗马的国教,所有其他宗教为异教。公元410年,日耳曼的一个部族西哥特人迫于匈奴人的追逐迁徙至意大利北部,后来占领并洗劫了罗马。从公元451年到453年,罗马土地被匈奴首领统治。公元455年,又一蛮族汪达尔人占领了罗马。公元476年,奥多亚克废除罗马皇帝后自立为帝,权力从罗马人手中转移到蛮族军事首领手中,中世纪由此开始。罗马文化为西部的欧洲部族和东部的拜占庭人所继承,他们使古罗马和古希腊的政治模式、社会结构、艺术和思想得到了不朽的延续。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22:59:06 | 只看该作者


古罗马(6)西罗马灭亡的原因

罗马帝国曾经是超越一切的帝国,是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政权。罗马人的统治延续了近千年时间,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今天的语言、法律和地理景观,依然镌刻着古罗马的印记要生存,就要以武力征服对手。

罗马位于意大利中部的沼泽区,大约创建于公元前八百年。罗马人非常精明,通过巧妙的外交手段或武力,逐渐蚕食着附近地区:从意大利境内的敌对城邦到西班牙、法国、巴尔干半岛,甚至北非和中东地区,一路所向披靡。  

罗马人当初并没有真的想过创建一个帝国,但后来发生了一连串偶然事件,总是有某个地方向罗马宣战。就这样,罗马不由自主地被卷入了接二连三的战争当中。当时,那是一个军国主义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要向海外拓展,以武力征服对手,跻身于世界强权的行列。  在任何帝国的统治准则中,第一要素都很简单,那就是军事力量。

在古代世界,罗马帝国拥有超级武力。他们的军队享有最高额的预算、最优秀的训练和最精良的武器,统领着一个残酷而暴力的世界。  罗马帝国的创建过程充满了血腥与残暴。尤利乌斯·恺撒于公元前50年在高卢地区征战十年。当他终于凯旋而归时,对于杀死一百万高卢人的战绩,他曾感到无比骄傲。而在现代人看来,这是大屠杀。对罗马人来说,暴力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一心想让世人知道自己的强悍。

要传递这样的信息,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在热血沸腾的民众面前广为宣扬。  

和所有的政权一样,罗马也要让人民过上富足、快乐的日子,要有面包吃,有竞技场可供娱乐。然而,罗马的竞技场不仅仅是为了消遣。他们让人和野兽、人与人相互搏斗,这就是所谓的“角斗士”。在圆形大竞技场和帝国各地所举办的这类活动中,罗马实行的是恐怖政治,目的是让民众感到畏惧,同时展现出罗马人的勇气,证明他们的残暴和强大力量。  

攻城掠地,更要俘获人心  

罗马人之所以能保有统治地位并成为帝国典范,存续至今,原因在于,对被征服的地方,他们不只是掠夺和离弃;他们会留下来,传播文明。其目的不但是要占据领土,更要俘获人心。罗马人深知帝国成败的关键。

他们认识到,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单凭武力存活,必须要做到刚柔并济:一个是强悍的帝国,依靠武力攻城掠地;另一个是温和的帝国,以心理、文化和政治手段,在赢得权力之后维持声威。  

罗马人巧妙地叠加了文化,他们允许当地的传统继续存在。另一方面,又以自己精致的生活方式来引诱被征服者。文化融合使得罗马人以温和谦恭的手段实行统治,而不是依靠铁拳头。罗马元老院议员塔西佗写过一篇关于英国的文章,他说:“不列颠人很适合成为罗马人”。这是在罗马扩张早期,不列颠人接受了双耳细颈罐、浴场以及罗马人的一切,认为这些是文明的熏陶。可以说,他们是自愿受奴役的。  

罗马成为古代世界的大熔炉   

罗马及其港口吸引了地中海区沿岸的各色人等:希腊人、法国人、埃及人……所有人都涌进罗马,使得这里成为古代世界的大熔炉。

  罗马帝国的特色之一就是包罗万象。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罗马纪念碑,它是一块墓碑,描绘了一位女士坐在高背藤椅上,拿着编织品,手放在珠宝盒上;下面刻着的字句,说她的名字叫丽吉娜·坤妮,生于英格兰南部。她本来是奴隶,后来一名男子替她赎了身,然后娶了她,两个人到哈德良长城厮守终身。后来,男子替罗马军队缝制旗帜,他的名字叫巴拉提斯,来自叙利亚沙漠中的一座商旅城市。两人的故乡相距数千英里,这种文化融合实在令人惊讶。  

罗马人为许多人提供公民权,民众加入军队服役时会获得一块青铜板,上面写着:“我现在是罗马公民”。这在当时被视为极为珍贵的东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罗马人对于外国人似乎非常包容。

他们允许外国人分享帝国的财富,出身良好家庭的人甚至能登上权力的顶峰。   

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名字的意思是“备受尊崇者”   

多年扩张版图之后,罗马人找不到凝聚力,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将帝国联结在一起。在公元前的最后一百年里,由于贪图权势的将领争相夺位,罗马开始出现分裂和内战。就在这时,出现了一个改变全局的人———罗马的第一位皇帝。他是恺撒的养子,是地位最高的掌权者,是无数传说中的主角,也是残酷的帝国拥护者———他就是奥古斯都,名字的意思是“备受尊崇者”。  

除掉对手之后,他修正了帝国统治的模式,将四散的领土统一成一个紧凑的帝国。奥古斯都要赋予罗马新的尊严,他下令修复城里的古老神庙,兴建新的集会广场和宫殿。奥古斯都要让罗马人相信,他们共同享有过去和未来。

他还强制民众回归传统的价值观,回归基本的道德标准。例如,他要求罗马人穿长袍,并禁止民众在集会广场讨论时身着希腊的服饰。奥古斯都认为,罗马人应该拥有自己的历史。他鼓励诗人维吉尔撰写史诗《埃涅阿斯纪》,讲述从希腊逃亡出来的难民英雄,罗马的创建人———埃涅阿斯。  

在罗马,人们制作奥古斯都的雕塑和画像,运送到境内的各个地方。奥古斯都十分谨慎地展示自己的形象。他经常用长袍的一部分盖着头,象征自己的虔诚和谦恭。为他写传记的作家苏埃托尼乌斯形容道:“奥古斯都身高中等,满头黄发,鼻子相当突出,有几颗黄板牙。

他对气温变化非常敏感,冬天总要穿上一件羊毛背心。”   

一日,奥古斯都去拜访一位贵族朋友。吃午饭时,一个新来的小奴隶打碎了一只玛瑙杯。主人下令将小奴隶扔进养了食人鱼的池子里,小奴隶大喊救命。奥古斯都站起来说:“去救那孩子!”他转向那位朋友说:“我想看看你的其他收藏品。”然后,他请主人坐到餐桌旁,看着自己收藏的玛瑙杯一个一个被砸碎。奥古斯都表现出身为皇帝的两面:一是对年轻奴仆的怜悯,另外是冷酷地展示自己的权力。  

奥古斯都开创了一套意义深远的帝制策略,使自己成为全体国民效忠的对象;他宣称自己强调自己获得了众神的庇佑,拥有崇高的权威。

奥古斯都要将荣耀归于他的养父———恺撒。他把恺撒的雕像放置在神庙的高处,与战神和维纳斯等众神并列。这一点非常关键:如果恺撒是神,那么奥古斯都就成为了神子。奥古斯都建立了帝国模式的另一个惯例:自称拥有诸神般的权威。在奥古斯都的统治下,罗马帝制日渐完美,国家空前团结。他维系国际关系的原则是: “要么和我们一起,要么就是敌人”。古罗马帝国的衰亡是一种推动力。公元前80年,希腊国王米特拉达梯向自己的追随者下令,杀死希腊地区所有的罗马人。当时,有八万名罗马人遇难。对此,罗马人大为震惊。罗马人发现,依靠武力征服敌人,会逐渐消耗自己所有的力量。到了公元五世纪,罗马人开始艰难地维系自己对领土的控制权。  

帝国只能靠边界勉强支撑版图:在莱茵河畔的森林里,边界用木头堆叠而成;在北非沙漠,边界则是一连串的堡垒,石头砌成的墙高达五米。罗马人希望它能长久地保障帝国的安宁,然而反复遭受外来的压力之后,边境线注定要瓦解的。  

其实每一个帝国都存在着衰亡的可能性,都会逐步瓦解。因为“帝国”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有其发展的轨迹,有开端、中间阶段和结束。罗马帝国充满活力的扩张到了一定阶段就无法继续下去,可以说是到了它的生存极限。

周围所聚积的压力,让它无法承受。   

罗马帝国的衰亡,对其他城邦则是一种推动力,那些所谓的蛮邦曾梦想成为罗马人。尽管欧洲早已忘却了罗马的军事力量,但是罗马字母和罗马文化却被保存了下来。古罗马的不朽贡献就是帝国本身的统治原则。这一典范,使得罗马人雄踞世界近千年。  罗马的故事也提出了警告,没有哪个帝国可以相信自己会永垂不朽。或许,一个帝国在强盛时很难想像自己消失后的世界将会是怎样,但总有那么一天,即便是最宏大的神庙,最雄伟的纪念碑,终究要化为废墟。

有些史学家认为社会的淫风、罗马人的纵欲使得人口减少是古罗马帝国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史学家吉朋记载,当时有个卡拉卡拉大浴场,同时可供2300人入浴。男女混杂,淫乱的事层出不穷。还有很多疯狂的性节日,比如罗马花节,20万妓女同时涌向街头,假阳具和阴户的仿制物是狂欢的道具。罗马不但有妓女节,还有同性恋节日,同性恋被当作一种婚姻形式而受保护。淫荡的民风导致古罗马人(指自由民以上的人)生育率下降:
  
  1、由于奴隶从事生产,自由民基本脱离体力劳动,享受奴隶的劳动成果,生孩子没有利益,生孩子的付出与个人利益脱钩,冲击和破坏了以生殖为首要目的的性观念。
  
  2、女奴大量涌入和公共娼妓制的兴盛,直接冲击和破坏了一夫一妻制婚姻。无效性生活(不生育孩子的性生活)增加,有效性生活(夫妻之间的性生活)减少。
  
  3、由于罗马后期同性恋和嫖妓成风,贪图享受,回避家庭责任,不生不育。罗马帝国并且掌握了避孕术,如药剂、栓剂和阴道塞。
  
  4、性病引起不育不孕。
  
  5、洗热水澡过度也影响到男性精子的生成和活力。
  
  6、古罗马人从送水的铅管、杯子、烹调用的坩埚、女性化妆品的白铅及酒中吸收微量的铅,久而久之导致了慢性铅中毒症,造成了男子不育和女子的不孕。
  
  由于生育率的下降,造成上层自由民人数逐减。据记载,古罗马特洛伊贵族35名结了婚的王爷,半数以上没有生育;其余的王妃虽然有喜,活着生下的只是少数几个低能儿,皇室几乎没有嫡生的子女。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12-1 23:01 编辑 ]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23:04:17 | 只看该作者
古罗马(7)杂篇

古罗马的历史

2000多年前,古代罗马国家曾吞并整个地中海地区,势力范围东至两河流域,西至不列颠,南抵北非撒哈拉沙漠,北至多瑙河,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成为古代世界屈指可数的大帝国。但是,“古罗马帝国”却是近代发明的概念,罗马人并不知道“共和国”与“帝国”的区别。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历史学家一般地,根据政体性质,把古罗马的历史划分为王政时期(约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09年)、共和时期(公元前509年 ——公元前27年)和帝国时期(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三个阶段。实际上,所谓“王政”、“共和”、“帝国”,都是近代西方政治学概念,古罗马人只有“国家”(respublica)的概念,而没有“帝国”(empire)概念。近代西方人喜欢把respublica一词译成“共和国” (Republic),加之古罗马人创造的政治体制往往被奉为西方民主制的源泉,因而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以为古代罗马国家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共和国,但这是不正确的。



因为现代的“共和制”与“君主制”相对立,而古代罗马的“共和国”并不排斥君主制。罗马的最高统治者无论是国王(Rex),或者年选的双执政官(Consul),还是皇帝(Augustus,Caesar,Imperator,Dominus),罗马国家始终是respublica。西塞罗在《论国家》(Derepublica)中道出了古罗马的“共和国”的实质。他说,“respublica是人民的财产,是许多人根据正义的协议,为了共同利益的伙伴关系而联合起来的一个共同体”,“共和国”可以是少数人统治的,也可以是多数人统治的。最优良的“共和国”是君主制、贵族制和平民制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就单一形式的政体而言,西塞罗甚至认为“君主制”最佳。可见,古罗马人心目中的“共和国”即“国家”。无论采用何种政体,唯一需要遵循的一条原则是,国家是人民利益的代表。在古代城邦社会,人民即为公民集体,公民利益高于一切。所以,罗马人没有提出“帝国”这一国体概念,即使在历史学家划定的帝国时代。

罗马人虽然没有“帝国”(empire)的概念,但是有“统治”(imperii)的概念,“帝国主义”(imperialism)一词就是由此衍生而来的。该词大约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1880年代开始被大量使用,适值早期资本主义殖民扩张浪潮席卷全球。从某种意义上说,古罗马人对外扩张,统治其他民族的历史现象,就是一种古代的帝国主义。



大多数古代帝国都实行君主制,但古罗马的帝国主义并非产生于君主制时期,而是产生于“共和国”时代。罗马共和时期的民主制度高度发达,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三权分立,相互制衡,这种制度向来受到西方人文主义者的推崇,被视为现代议会制度的古典渊源。然而,正是罗马共和时期的“民主制度”推动了罗马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为什么这么说呢?

古代罗马国家创建于公元前8世纪中期,起初只是第伯河畔的一个小城邦。公元前5—4世纪,几乎每年都遭受周边部族的侵袭,这一时期罗马的对外战争基本属于防御性质。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罗马的军事力量强大起来,逐渐控制了拉丁地区,意大利半岛。公元前2世纪,进而征服整个地中海地区。到公元前1世纪,罗马已经发展成囊括地中海的大帝国。罗马军事力量勃兴的秘密何在?是什么因素激发了罗马人扩张的野心?答案需要从另一条线索寻找。

与对外战争线索并行发展的另一条线索是罗马社会内部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斗争。在共和国初期(公元前5世纪),贵族垄断行政、军事、宗教大权,把平民排斥在外,甚至禁止平民与贵族通婚。经济上,贵族强占公有土地,使平民普遍陷入沉重的债务之中。公元前496年至公元前382年,罗马平民以集体撤离的形式反抗贵族的压迫,争取平等地位,要求重分土地,废除债务奴役制,以及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各级职官。公元前3世纪初,平民运动完满结束,平民的各项要求得到满足,与贵族等级达成和解。正是在平民运动结束之后,罗马迅速走上了军事扩张的道路。罗马社会内部的民主运动与对外扩张政策有什么必然联系呢?这是因为对外战争为解决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提供了契机。

一方面,罗马的平民和贵族需要依靠城邦抵御外敌,维护人身自由和安全;另一方面要联合起来,对外掠夺,剥削和奴役外邦人,这是他们的共同利益所在。以平民士兵为主要战斗力的公民兵是城邦的支柱。平民往往利用这一点,在外敌入侵的紧要关头向贵族施加压力。在战争威胁面前,贵族不得不妥协,向平民开放各级职官。减轻平民士兵的债务负担。公元前376年,甚至颁布法律,废除了债务奴役制。这就意味着罗马公民彼此不得相互奴役,但是罗马人可以通过对外征服,掠夺和奴役外邦人。内部矛盾被转向外部。

平民的土地和债务问题大部分都是靠对外掠夺解决的。以土地问题为例:公元前396年,罗马征服了北部埃特鲁利亚地区的维伊城,使罗马的公有地增加了 112,000-150,000犹各。2从公元前343-264年,罗马共分配了60,000份土地,共有40,000户罗马家庭获得了份地。3清偿债务的大量资金也大多来自对外掠夺。罗马政府通过从被占领地区征收什一税,变得富裕起来,以致于能够广泛制定约束债务的立法。
对外掠夺战争有效地减轻了城邦内部的经济压力,使平民和贵族两等级间的矛盾冲突得以缓和,并且为罗马的民主政治奠定物质基础。因为,战争带来了大量财富和奴隶。奴隶制的发展繁荣了经济,改善了自给自足的小农阶层的经济地位。而稳定的自耕农集团既是公民大会,也是公民兵的基石,既保障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也保障了公民兵的坚强战斗力。公民内部的团结和军事力量的增强进而换来更大的军事胜利,推动罗马的疆域不断扩大。这就是罗马“共和国”崛起的秘诀。“罗马共和国”全体公民的自由依赖于对外战争的胜利,罗马的民主制度和经济繁荣也依赖于对外不断地掠夺土地、财富和奴隶。

然而,“共和国”的自由、民主只是对内,而不是对外的。即便在罗马公民内部,也只有奴隶主阶层才能充分享有民主权利。罗马“共和国”需要“帝国主义”。罗马人在地中海世界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总是以“共和国”的名义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但吞并别国的借口并不总是“正义”的。

例如,罗马对北非古国迦太基发动的第三次布匿战争就极其无耻。迦太基是北非最富庶、强盛的国家之一。正是这一点引起了罗马人的嫉妒和疑虑。主战派的代表加图(Cato)在元老院发出著名的战争宣言:“迦太基必须被消灭!如果不把迦太基毁掉,甚至罗马的自由也绝难保证。”5迦太基人为了避免战争,委曲求全地交出了人质、武器和战船,最后却发现根本不能阻止罗马人吞并迦太基领土的野心。再想反抗已经太迟了,因为那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罗马人摧毁了迦太基。士兵大掠数日,烈火燃城。迦太基居民被赶走,土地荒芜,后来成了罗马贫民、老兵的殖民地。一个文明古国的毁灭甚至令侵略者也扼腕痛惜。据说,罗马军队的统帅西庇阿站在迦太基城的废墟上,痛哭流涕,口诵荷马诗句:“总有一天,我们神圣的特洛耶、普赖阿姆和持矛的普赖阿姆所统治的人民,都会灭亡。”6人事无常,罗马的命运已经开始让人担忧了。

罗马的霸权政策引起了罗马知识分子的反省。不义的战争,对盟友和其他民族的武力威胁和任意欺压令人蒙羞。但是,武力威胁和恐惧能换来长治久安吗?怎样才能化解仇恨,赢得臣民的衷心爱戴呢?

西塞罗说:“没有比爱更适合于产生并牢牢地保持影响力了;没有比怕更不利于达到这个目标的了。恩尼乌斯说得好:'人们怕谁,也就恨谁。人们恨谁,也就巴不得看到谁完蛋。'”

“罗马帝国过去曾以服务而非欺压为立国之本,所以,进行战争只是为了盟国的利益或维护我们的最高地位;各种宽厚的行为或某种只限于必要的严酷程度就表明了我们战争的目的;元老院是各国国王、部落和民族的避风港;我们的地方行政官和将领的最大抱负就是公正而体面地保卫我们的行省和盟国。因此,把我们的政府称作世界的保护者可能比称作世界的统治者更确切。

“但自从苏拉取得了胜利之后,我们便完全背弃了这一政策。因为从那时起,人们似乎已不再把欺压盟国看作是错误的,不再认为施以如此野蛮的暴行是违背罗马公民的意志的了。”

在罗马,只是那些城墙仍然矗立着——甚至这些城墙恐怕迟早也会被毁——而我们的共和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我们宁愿被人怕而不愿被人爱时,所有这些不幸全都落在了我们头上。如果说罗马人民由于其不义和暴虐可能会遭到这种报应,那么作为普通百姓的个人应该指望什么呢?因为我们已经明白,亲善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恐惧的力量是非常脆弱的,所以我们接下去应当讨论,用什么方法最容易赢得与我们所企求的荣誉和信任连在一起的爱戴。”

最令人担心的是,罗马的霸权会招致普遍反抗。如果不能保持永久的强大和警惕的话,那么,恐惧迟早会也降临到罗马人自己的头上。
“提比略·格拉古……他一直对他的公民伙伴保持信义,但是违背了我们盟国以及拉丁人的条约规定的权利。如果这种无法无天的习惯开始扩散,使我们的统治从基于正义变为基于武力,以致于那些到目前为止一直很愿意服从我们的人仅仅出于恐惧才对我们守信用,那么,虽然我们这一代也许有足够警惕以获得安全,但是,我却为我们的后代担心,为我们共和国的长治久安担心,如果我们祖先的原则与习惯得以保持,这个共和国也许会万寿无疆。”

但是,罗马的共和体制过时了。苏拉和恺撒打破常规独揽大权。奥古斯都把专制制度裹在共和外衣下,创立元首制(principate),即帝制。“罗马和平”(paxRomana)降临人间。但这是血腥的和平。和平掩盖了元首制的独裁本质。元老院变成了应声虫和君王的附庸;罗马人民从国家主权的代表降低为君主的臣民。一部罗马早期帝国史写满了宫廷政变、军队哗变、军阀混战。好端端的罗马“共和国”何以竟然会蜕变为暴政?这就是塔西佗在《编年史》中苦苦思索的问题。

公元1—2世纪,罗马帝国出现了一个最繁荣、富强的时代,即所谓的“黄金时代”。但是,繁荣外表背后隐藏着可怕的衰落迹象:大土地所有者巧取豪夺侵吞小农的土地,造成意大利长期性土地危机;对外战争的停止,导致奴隶数量锐减,奴隶的劳动效率降低;贫富分化加剧,意大利和行省居民陷入贫困,并滋生出寄生倾向,鄙视劳动的倾向;贪婪、无耻的帝国官吏竭力剥削行省;军事独裁加强,整个罗马帝国的政治组织变成了一部压榨臣民的巨大机器,拒不承认罗马皇帝为神的基督徒受到最严厉的迫害。犹太、埃及、叙利亚和希腊各地人民起义,前仆后继。

这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黄金时代”。发展的表象下面隐藏着衰朽的征兆。因为,罗马帝国靠富有侵略性的扩张战争兴起,并建立在残酷地、耗竭了生产力的奴隶制经济基础之上,这些促使其发展的因素也迟早会招致其灭亡。

罗马国家的疆域大多是在共和时代拓展的,进入帝国时代之后,罗马的扩张势头大大缩减。多瑙河、莱茵河上游地区修筑的数百公里石墙仅仅勉强抵挡住日耳曼人的骚扰。图密善皇帝靠给蛮族国王送礼,才换来多瑙河下游地区暂时的安宁。只有图拉真执着地做着军事扩张梦,把帝国的边界推进到今天的罗马尼亚。然而,这辉煌短暂得如同彗星的光芒。公元117年,图拉真皇帝病死在被他征服的小亚细亚的土地上。东征成果顷刻化为泡影。

罗马帝国不仅在地理上,而且在人心上,都走到了极限。皇室荒淫无度,行省总督横征暴敛,贪污腐败,兵匪横行,小农破产,沦为隶农。大批贫民涌入城市,乞求施舍。芸芸众生渴望获得来世幸福的保证。在诸多教派中,基督教逐渐赢得了民心。这门宗教宣扬普世之爱和自我牺牲精神,使人们感到兄弟般的亲近,并激发了人们对重新获得高尚、美好生活的新希望。公元392年,基督教取代罗马的传统信仰被立为国教。基督教的胜利只是罗马帝国全面衰落的前兆。精神疆域既已崩溃。地理疆界的崩溃也只在朝夕之间。

几百年来奢侈、豪华的生活损耗了罗马的力量。罗马军队里的蛮族雇佣兵比罗马人还要多。公元4世纪,北方蛮族大举南下,吞食着帝国的领土。罗马帝国却为争夺皇位打得不可开交,闹到一分为二。公元300年上台的君士坦丁皇帝迁都君士坦丁堡,在那里继续做半个帝国皇帝的美梦。公元410年,罗马帝国的永恒之城被西哥特人占领,洗劫了3天3夜。西哥特人走后,汪达尔人又来光顾。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12-1 23:06 编辑 ]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23:08:20 | 只看该作者
古罗马(8)东罗马帝国兴亡

拜占庭帝国(Byzantine Empire)或东罗马帝国(Eastern Roman Empire)是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依然存在的罗马帝国东半部。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自公元395年直至1453年。在其上千年的存在期内它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

尽管拜占庭的文化和语言大多数是希腊的,但拜占庭人将自己视为罗马人,对东罗马的罗马人来说,这并不自相矛盾。他们的语言是希腊语,他们的文化在许多世纪中是希腊文化,但到7世纪为止他们的官方语言是拉丁语。他们周围的国家(东方的波斯帝国和阿拉伯帝国,西方的欧洲国家,北方的俄罗斯)都将他们称为罗马人。假如有人将他们称为“希腊人”,那么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侮辱,因为“希腊人”表示“原始人”。一直到17世纪这个帝国不被称为拜占庭帝国。从17世纪开始,西方的历史学家为了区分(实际上相当不同的)古代的罗马帝国与中世纪的罗马帝国引入了拜占庭帝国这个称法。这个称呼来源于其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前身:古希腊的殖民地拜占庭城。
3世纪后期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引入了四头制的制度来更有效地管理庞大的罗马帝国。他将整个帝国分为两部分,在意大利和希腊各设立一个皇帝,辅佐他们的各设一个副皇帝。这个分裂一直维持到4世纪。君士坦丁大帝于324年重新将自己立为整个帝国的唯一皇帝。君士坦丁决定建立一个新的首都,他选择了拜占庭(今天的伊斯坦布尔)。330年这个首都建成了,君士坦丁称之为新罗马(Nova Roma)。但一般人称之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为君士坦丁之城)。这个新的首都成为他的管理机构的中心。君士坦丁也是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虽然在君士坦丁的统治时期这个帝国还不是拜占庭帝国,但基督教是拜占庭帝国的一个特性,是它与相信多神教的罗马帝国的分界线。

另一个分界线是378年的哈德良堡战役。这场败仗,以及皇帝瓦伦斯之死可以被看成是古代帝国和中世纪帝国分家的时间。瓦伦斯的继承人狄奥多西乌斯一世(有时也被称为大帝)将整个帝国再次分开。395年他将这两部分分别交给他的两个儿子阿尔卡狄乌斯和霍诺里乌斯。阿尔卡狄乌斯成为东部的统治者,霍诺里乌斯成为西部的统治者,他的首都是米兰。从这个时候开始东部的这个帝国一般被称为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
东罗马帝国的主宰文化是希腊文化。希腊语不但是日常用语,而且是教会、文学和商业的共同语言。对于当时的罗马人来说,今天对“西部的拉丁帝国”和“东部的希腊帝国”的区分,以及今天所强调的东部的帝国并不是“真正”的罗马帝国,并不重要。罗马帝国是一个多语言的帝国,东罗马并不例外。在这个国家里有希腊人、弗拉赫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埃及人、叙利亚人、依利里亚人和斯拉夫人,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但希腊文化从帝国的都市如君士坦丁堡、安条克、以弗所、塞萨洛尼基和亚历山大传向全国。虽然当时还不很明显,但东罗马帝国在其学者如约翰·桂索斯通的印象下发展了他们自己风格的基督教。
公元527年,拜占庭迎来了第一位强势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其随即任命名将贝利萨留为元帅,向夙敌波斯帝国宣战。公元528年波斯军大将扎基西斯率3 万大军,于次年在尼亚比斯以压倒性兵力逼退贝利萨留,隔年双方军队在两河流域的德拉城再次会战,贝利萨留的军队少到可怜……但波斯军队犯了愚蠢的错误,他们背城列阵而且要命的是背的不是自己的城,于是多于对手数倍且装备精良的波斯军理所当然(或者匪夷所思)地惨败……随后波斯军一败再败,但还是于531年卡尔基斯阻挡了贝利萨留的前进步伐,两国终于532年签下停战协议。随后雄心勃勃的查士丁尼再跟达尔旺人开战,贝利萨留出征非洲,可怜的拜占庭远征军步骑兵总数连马都算上才2万还多个零头!更要命的是其中还包括了大半粗鲁且毫无组织纪律性可言的蛮族雇佣兵。搭船出海取道伯罗奔尼撒、途经西西里一路磕磕碰碰,直到9月初才踏上非洲大地的贝利萨留不仅不知对手的实力到底是1万还是100万甚至连个详细点的地图都无,幸好当地愿意当向导赚小费的人还算不少,贝利萨留终于在9月中旬在迦太基撞上达尔旺人的大军。人说强龙难压地头蛇,但贝利萨留却敢于在地头蛇门口大玩迷踪步,一番错综复杂的迂回使达尔旺人的军队失去了有利地形并分散做几部失去了衔接,惨遭和当年的波斯军同样的命运。外强中干的达尔旺人此后再也没组织起任何一次较像样的反击,终于534年3月投降,达尔旺王国灭亡。查士丁尼的非洲战役使拜占庭帝国控制了非洲广大的畜牧基地。

强势的君主显然并不热衷于和平,查士丁尼很快又和波斯重开战端,接着哥特也成了他的眼中钉!接下去连续数十年战事不断,原罗马帝国的版图现已大多并入拜占庭,连年的征战使拜占庭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查士丁尼大有恢复罗马雄风的架势。但征服的地盘疯狂扩张之余,拜占庭军队数量显然还远没庞大到足于控制如此之多的土地,因此那些名义上已被征服的区域实际上仍十分危险,而帝国的胜利实际是以广大被征服土地的衰弱来换取帝国的中心区域的繁华。不过必须承认的是查士丁尼大帝是相当成功的,他使拜占庭帝国进入了全面的法制时代,并且一改以往军队以步兵阵推进为主的战术,建成了无与伦比的装甲骑兵团,这是拜占庭在对外扩张战争中的主要支柱。查士丁尼是非凡的君主,上帝赏赐给罗马人的明珠——至少对于罗马人来说确实是这样。
查士丁尼给他的继承人留下了一个空空的国库,而他的继承人也无法对付在所有的边境上突然出现的新敌人:伦巴底人占领了意大利北部,斯拉夫人占领了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地区,波斯人入侵和占领了东部的省份。赫拉克留后来重新夺回了这些东部省份,但当时刚刚在伊斯兰教下统一起来的阿拉伯人的突然出现是赫拉克留无法意料到的。阿拉伯人占领了几乎所有的南部省份。7世纪中叙利亚、埃及彻底沦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到了571年,查士丁尼二世上台,和波斯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领土纷争又再次爆发了,波斯军攻破德拉城,拜占庭赔款求和。接着是双方战战和和反复纠葛,和波斯重复这种徒然的拉锯战显然是一种两败俱伤的消耗……但双方接下去的几任统治者显然并没意识到这点,仍热衷于这种游戏。数十年战乱导致的结果是两个庞大的帝国军力日益衰弱,到最后居然有许多边境城市根本就没有驻军!那么中东的阿拉伯人便乘机崛起了,他们不断蚕食帝国边境的土地。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以圣战为名开始了对波斯和拜占庭的全面战争,强大的骑兵部队横扫庞大帝国的土地,早在长期互斗中大伤了元气的波斯和拜占庭根本无力抵抗,埃及、巴勒斯坦等地纷纷落入阿拉伯人之手,波斯帝国也终于在公元七世纪中叶被完全吞没,拜占庭和波斯的世纪之战终于可以永远结束了,但接下去它将单独面对阿拉伯。

拜占庭繁华依旧,因为它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区域可以基本不受战争的影响,优势的地理位置使拜占庭成为当时几乎是最为富饶的国家。但现在阿拉伯人使情况发生了变化,君士坦丁堡的大量名贵珍宝使阿拉伯人觊觎不已,于是他们便几乎是长年累月地试图侵袭这富饶的城市,步步进逼。公元673年左右,阿拉伯终于对君士坦丁堡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多达十余万众的阿拉伯军队从海陆两面对君士坦丁堡展开围攻,但君士坦丁堡高大的城墙却将他们阻隔在一个进退不得的狭小区域,拜占庭海军随即赶来,用一种类似火焰喷射器的神秘武器将阿拉伯人的海军完全摧毁。于是失去了海上增援的阿拉伯军队被迫退却,拜占庭军乘胜追击,阿拉伯军遂兵败如山倒。此战阿拉伯军损失惨重,十万兵力与上千战舰化为乌有。



此后阿拉伯被迫止住了扩张的步伐,此时的拜占庭虽控制范围无法与查士丁尼时代相比,但因着经济的繁荣和军事的改革一直保持繁荣昌盛,确实较少的地盘也比较容易治理得好,它在很大的范围内仍充当着老大的角色。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保卫拜占庭繁荣面貌的正是强势的经济,当然也离不了数量不多但精锐善战的军队 ——似乎拜占庭的军队从查士丁尼时代开始就有了以少胜多的传统。
拜占庭帝国虽然失去了许多土地,但这也给它带来了一些好处:它不再那么混杂了。赫拉克留将全国希腊化了,希腊语被定为官方语言。他不用古罗马的皇帝头衔 Augustus,而使用Basileus(国王)。在宗教上拜占庭帝国与西欧的区别已经不可忽视了。不过拜占庭帝国国内也有不小的区别,在其南方的省份里一般更多地使用一性派的基督教,而不是东正教。这些省份失落后,在剩余的省份中东正教更加强大了。赫拉克留将全国分为几个军区来对付外来的侵扰。除首都外其他地方的城市化不断缩小。君士坦丁堡却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了。阿拉伯人试图占领君士坦丁堡的计划失败了。拜占庭当时的海军势力非常强大,而且他们拥有一种神秘的火器:希腊火。阿拉伯人初始的进攻被击退后,东帝国开始得到恢复。
8世纪最大的问题是对圣像破坏运动的争论。利奥三世下令禁止圣像,这个命令受到很大的反对,整个国家到处都发生暴乱。在艾琳女皇的领导下在787年的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上决定圣像可以被尊养但不可以被崇拜。艾琳还有与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结婚来实现统一东西帝国的计划,但这些计划未能成功。9世纪初圣像破坏运动重现,843年再次被制止。这些争论使得当时与其已经开始离心离德的天主教和神圣罗马帝国(对拜占庭帝国来说这个名字相当荒谬)未能重新统一起来。
黄金时代

"保加利亚人屠夫"巴齐尔二世在马其顿王朝皇帝的统治下,拜占庭帝国在9、10和11世纪初达到了它的顶峰。在这段被称为“黄金时期”的几个世纪里,拜占庭帝国抵抗了罗马教廷撤消佛迪奥斯为教主的要求,获得亚得里亚海的制海权,占领了意大利的一部分和保加利亚的大部分。1014年巴西尔二世(保加利亚屠夫)打败了保加利亚人,并于1018年彻底灭亡了第一保加利亚王国。同时拜占庭帝国还获得了一个新的同盟者(不过有时也是敌人):在基辅的俄罗斯国为拜占庭提供了一支重要的雇佣军。

但如其前身的罗马帝国,拜占庭很快又陷入困境。主要原因是当时许多占有土地的贵族打乱了军区的制度。假如拜占庭帝国只需要对付它的旧敌神圣罗马帝国和阿拉伯的阿拔斯王朝的话它可能还可以支持下去,但新的敌人根本不怕它的名誉:诺曼人征服了意大利,而突厥进入了小亚细亚。突厥当时最大的敌人是埃及,而小亚细亚则是拜占庭帝国士兵的主要来源地。1071年在曼齐刻尔特会战中罗梅纳斯四世被突厥苏丹阿尔普·阿尔斯兰战败,拜占庭帝国从此失去了小亚细亚省。 1054年东正教与天主教彻底决裂,双方互相革除对方的教籍。
1180年前后的拜占庭帝国疆域拜占庭帝国的最后几个世纪以篡权者亚历克修斯一世开始,他引入封建封侯的制度,重新建立起一支军队,对突厥进行了有力的抵抗。他向西方求救抵抗突厥,这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起源。十字军收复了尼西亚,但很快救兵成了仇兵。虽然亚历克修斯的孙子曼纽尔一世是十字军的朋友,但双方都不能忘记他们互相革除了对方的教籍,拜占庭对源源不断经过其领土的罗马天主教十字军的意图很持怀疑。11世纪和12世纪来自神圣罗马帝国的德意志人和来自西西里岛和意大利的诺曼人不断攻击帝国。亚历克修斯给予贸易专权的意大利城市国家尤其成为反西情绪的对象。他们成为“法兰克人”和“拉丁人”的代表。尤其威尼斯人特别受反感,尽管威尼斯的船只是帝国舰队的骨干。与此同时,突厥依然是一个威胁,1176年他们击败了曼纽尔。

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腓特烈一世企图征服拜占庭帝国,但给帝国带来最大摧残的却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这次东征的目的是占领埃及,但威尼斯人获得了领导权。在他们的怂恿下十字军1204年攻克君士坦丁堡,他们建立了一个短期的封建王国(拉丁帝国),而拜占庭的力量却彻底被削弱了。
拜占庭帝国这时已经三分五裂了:尼西亚帝国、伊庇鲁斯和特拉比松同立。前者由帕里奥洛加斯王朝统治。1261年他们收复君士坦丁堡,战败了伊庇鲁斯,恢复了帝国。但他们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欧洲,而把他们在亚洲的敌人忘了。这时他们幸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穆斯林内部分裂。当鄂图曼帝国建立后除一些港口城市外拜占庭帝国几乎所有的其他地方都被鄂图曼帝国占领了。拜占庭向西方求救,西方提出的条件是两个教会必须统一。拜占庭虽然颁布法律统一教会,但拜占庭的居民并不接受罗马天主教。一些西方的雇佣军来到拜占庭,但西方大多数人宁可拜占庭死亡。他们看着鄂图曼帝国将剩余的地域蚕食。

1400年前后的拜占庭帝国疆域一开始鄂图曼帝国认为攻击君士坦丁堡代价太大,不值得,君士坦丁堡的城墙非常坚固,除十字军外上千年中没有人能够克服它。但随着炮的出现,这堵墙不能再保护这座城市了。1453年5月29日,经过两年的包围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1461年特拉比松也被穆罕默德二世占领了。穆哈默德二世将自己看做是东罗马帝国的合格的继承人。到12世纪末,小亚西亚和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都已经紧紧地落入鄂图曼帝国的控制之下了。

此时,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宣布成为东正教的保护人。他的孙子伊凡四世将成为俄罗斯的第一位沙皇。他的继承人认为他们是罗马帝国和君士坦丁堡的合格的继承人,是第三个罗马帝国。一直到20世纪初它们的覆亡,鄂图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都认为自己是拜占庭的合理继承人。

拜占庭帝国在将经典知识传递给伊斯兰世界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最重要的印象却是他的教会。早期拜占庭的传教士将东正教传给了许多斯拉夫人。到今天为止,大多数斯拉夫人以及希腊人信奉东正教。东罗马帝国的建立年代和灭亡年代,395年和1453年,被定义为中世纪的开始和结束。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12-1 23:16 编辑 ]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23:10:34 | 只看该作者
古罗马(8)东罗马帝国兴亡


附录:
—— 十字军入侵事件 ——



时间倒了公元十一世纪,阿拉伯仍控制着巴勒斯坦,欧洲罗马教庭因此向欧洲封建制国家动员发起了旨在夺回圣城耶路撒冷的十字军东征。

前三次十字军东征虽没大进展,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阿拉伯人的势力,但第四次东征却给拜占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事情的经过也颇有戏剧性:

公元1202年,由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动员起的两万十字军战士和马匹装备在威尼斯会合,为了配合此次的东征行动,威尼斯人几乎忙碌了一整年,准备了大量的战船和数量庞大的粮草……这时却出了状况!按原先的约定十字军出征前需向威尼斯人付清装备费用,但此时十字军统领所能交付的金钱和约定该支付的数额相差十万八千里,于是威尼斯船队便死活不肯开拔。眼看时间耽搁,十字军将领急得跳脚,于是便要求与威尼斯总督协商。威尼斯总督丹多罗倒是痛快人,但会面时十字军将军们见到的却是个年过八旬的老盲人……这些将军们简直不敢相信大名鼎鼎的威尼斯总督会是这么一个角色。总督很爽快地答应先做事后谈钱,附加条件则是要十字军带他一同起程,并顺路帮威尼斯收复几个港口。有何不可?但十字军们中计了,丹多罗总督另有谋划!开拔后十字军实际上根本无法控制威尼斯船员,因为他们都只听总督的命令,丹多罗总督很随意地偏离原定路线,半途还接了个名叫亚历克斯的流亡拜占庭王子上船。然后事情就更有趣了,这流亡的拜占庭王子居然要十字军护送他回君士坦丁堡,“我的人民会张开双臂欢迎我,而你们将得到更多的装备和支援,然后再去收复圣地!并且我的国家还将替你们偿清积欠威尼斯人的款项!”王子头头是道,总督连声附和,十字军将士们也动了心——早已听说君士坦丁堡黄金之城的大名,就当是乘机游览一番异国风情也是相当不错……而且还有眼前这王子关于装备和金钱的诱人许诺。于是,这支十字军完全偏离了预定的路线,庞大的船队驶向了拜占庭。

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城下,不速之客抵达,那个流亡海外多年的王子得意洋洋地亮出了自己的旗号,张开双臂等着国人的“拥抱”;城上的群众也张开了双臂,可惜不是“拥抱”,而是冲他做鬼脸,放声嘲弄,用西红柿丢他!看来他流亡海外也不是没有理由的……但这下十字军将士们可恼了,怎么绕了那么大弯子,费了那么大周折,等来的却是这般狼狈的“欢迎仪式”?火冒三丈之余士兵们向城墙上射击泄愤,拜占庭军队一怒之下开炮打船,当场击伤数艘,船队被迫撤离岸边。这下可好了,不仅原先王子所说的装备和金钱成为空中的幻影,现在甚至连城也进不得,十字军将士们原先满怀的希望变成了极大的失望,他们暴跳如雷。在丹多罗总督“义愤填膺”的鼓动下,气昏了头的十字军居然决定强行进入君士坦丁堡!这可是天大的冒险计划,要知道这座城市曾经历过比这些十字军强10倍的敌人围攻而屹立不倒!攻击开始,海军从海边试图抢滩,十字军2000骑兵则登陆市郊取陆路进攻,拜占庭人自是不依,部阵抵抗。事情到了这里完全变了样,本该在巴勒斯坦圣地和回教徒作战的十字军如今却在错误的地点跟错误的对手开打了。

拜占庭军防守严密,十字军死伤众多,连续数波强攻均毫无进展。丹多罗总督亲帅领航旗舰向滩头发起冲锋……只见总督在随从的搀扶下居然冒着箭雨亲自踏上滩头阵地,高举佩剑,大声呐喊。眼见此情此景,威尼斯人和十字军战士们汹涌的士气从心中升起,一窝蜂地跟着冲上滩头,疯狂地冲击拜占庭军的防御工事,战况惨烈!历经数次冲锋,拜占庭防御阵地终于失守,于是……就象一个装满水的大桶底部被凿了个洞,再也止不住了!十字军发疯般地涌入城市,竟连续击溃数批前来支援的拜占庭军!真是讽刺!君士坦丁堡这座数百年来从未被回教徒攻破过的“捍卫上帝尊严”的堡垒最终却被“章显上帝荣耀之军”攻破。顺便说一句,十字军东征这点子最早还是拜占庭教皇的主意。

破城后的十字军真可用混乱二字来形容,目不暇接的珍宝使他们叹为观止,叹为观止之余纷纷大肆掠夺,“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兵在外将命有所不听!”大多是无产阶级农民组成的士兵们完全失控,教堂内的黄金雕像成了他们抢劫的首要目标,甚至为争夺财宝而互殴!他们将精致华丽堪称艺术瑰宝的黄金雕像砸碎,为的只是便于携带——在他们眼里这只是黄金而不是工艺品。威尼斯人和其余品位较高的十字军将士则瞄准了教堂内的名贵图画书籍和工艺品,这些东西轻便易带且极富收藏价值。

闹剧持续了数周,拜占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十字军并废黜了拜占庭皇帝,随十字军而来的流亡王子亚历克斯被捧上了王位……但拜占庭人对他并不买账,他很快死于非命。大肆劫掠后十字军终于满载财宝而归,奇怪的是丹多罗总督并没再随船回到威尼斯,他跟着留下来的部分十字军继续在拜占庭的土地上南征北战。数年后,已九十高龄的他终于将生命交给了上帝,他长眠于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墓碑至今仍在。关于威尼斯的丹多罗总督到底跟拜占庭有何深仇大恨历来众说纷纭,就让他随历史尘埃飘散而去吧。因着拜占庭的受创,此后威尼斯乘机取代了拜占庭的海上霸主地位,因此对于威尼斯人来说他们的丹多罗总督可谓是功勋卓著。
—— 君士坦丁堡之死 ——

公元1070年,塞尔柱突厥人开始崛起。1300年奥斯曼登基成为他们的苏丹,宣布成为独立的回教国家爱米尔国。接着他们开始不断地找拜占庭的麻烦,而拜占庭此时还尚未从十字军入侵的阴影中恢复元气。1301年,奥斯曼侵占卑斯尼亚平原。1326年,奥斯曼夺取拜占庭在小亚细亚的重镇布鲁萨,控制了马尔马拉海峡,并把首都迁到布鲁萨,开始称为奥斯曼帝国(土耳其)。随着奥斯曼的儿子乌尔汗继承王位,奥斯曼帝国开始大规模扩军。1331年,土耳其军攻占拜占庭重镇尼西亚,1337年攻占克米底亚,拜占庭在小亚细亚的领土尽失。1354年乌尔汗帅军度过达塔尼尔海峡,占领加里波利半岛。1359年乌尔汗的儿子穆拉德一世即位,奥斯曼帝国占领了整个色雷斯东部,1362年奥斯曼帝国攻陷亚得里亚堡,切断了君士坦丁堡与巴尔干半岛其他地区的联系。1389年土耳其军与前来支援拜占庭的保加利亚、波斯尼亚、瓦拉几亚、阿尔巴尼亚和匈牙利人组成的联军在科索沃会战,联军战败,但穆拉德一世战死。1396年匈牙利、法兰西、德意志等国组成的联军与土耳其军再战于多瑙河畔,联军败绩,战俘多被处死。1402年,帖木儿帝国的军队在安卡拉击败奥斯曼军,土耳其苏丹巴耶塞特被俘,随后奥斯曼帝国内乱。1421年苏拉德二世苏丹即位,奥斯曼帝国继续扩张,1430年占领帖撒罗尼迦,此后几年内拜占庭势力范围进一步压缩,与伯罗奔尼撒地区之间的联系被切断,实际控制区域仅剩下君士坦丁堡及附近地区。1451年穆罕默德二世即位土耳其苏丹,1452年君士坦丁堡周边地区纷纷被攻陷,君士坦丁堡实际已成孤城。1453年,土耳其10余万步骑及300多条战舰全面围攻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北面是金角湾,沿岸有高大的城墙和塔楼;南面是马尔马拉海,沿岸也有城墙和塔楼;西面是陆地,修有两道城墙,城外有又深又宽的护城河。整体位置依山傍海易守难攻,但问题在于此时偌大的君士坦丁堡城内守军还不足一万。决定拜占庭帝国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到了!

1453年4月,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在西城墙护城河抢架浮桥,并试图用云梯强攻,被击退,损伤惨重;土耳其军舰亦试图冲进金角湾,不料金角湾被拜占庭军部下铁索阵,战舰无法近岸;外海展开海战,拜占庭海军凭20余艘巨舰冲击土军数百军舰的封锁线,土耳其海军居然毫无便宜可占。眼见战况毫无进展,穆罕默德二世遂下令用重炮集中轰击君士坦丁堡城墙的薄弱处,如惊雷般的炮声日夜不停。2周后城墙终于被轰塌了几处缺口,土耳其军乘机发动总攻冲击突破口,拜占庭城墙塔楼炮火猛烈,冲入城内的一股土耳其士兵——他们很荣幸地成为了第一批入城的土耳其人,但无法得到后续增援,他们很不幸地被围歼。5月,穆罕默德二世用少量的金钱和大量的空头支票买通君士坦丁堡城郊的热那亚人,借道热那亚人控制的加拉太地区,潜入金角湾内,以便水陆夹击。他动员数千人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金角湾之间铺设长约1.5公里的涂油圆木滑道,利用夜色将80艘轻便帆船拖上海岸,拉过山头,再从斜坡滑进金角湾。现在,金角湾方面也有了土耳其人,原本就兵力不足的拜占庭军得被迫两面作战了。

1453年5月28日,土耳其士兵开始大规模集结城下,君士坦丁堡城民知道决战的时刻就要到了,晚上基督徒们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广场举行了最后的祈祷,彻夜未眠。5月29日,西线和北面金角湾两处的数百门大炮同时齐轰君士坦丁堡,整座城市在炮声中颤抖。君士坦丁堡城内的教堂纷纷鸣钟,洪亮的钟声在城市上空飘荡,似乎是千年帝国最后的哀鸣……他们很清楚这一天将意味着什么。土耳其军全线总攻,狂热的士兵如潮水般汹涌,一万名精锐的土耳其亲兵火枪手冲向外围城墙的破口,尽管拜占庭军拼死拒守,但谁又能阻挡得了近乎疯狂的土耳其亲兵?外围城墙终于失守,君士坦丁堡也失去了最后的屏障,土军蜂拥入城,就象致命的病毒侵入最后一个细胞。巷战,一个个街区相继沦陷,已毫无退路的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帕里奥洛古斯下令全体御卫队以死相拼——他们确实做到了,他们全体战死……包括皇帝本人。

洪亮的教堂钟声终于歇止,并将不再响起。数万居民被掠为奴,皇宫教堂内无数珍宝被劫,回教征服者们肆无忌惮地蹂虐这座伟大的城市。数十个民工冒生命危险攀上圣索菲亚大教堂黄金的圆顶,用凿子等工具将教堂顶上巨大的石制十字架拆除,在君士坦丁堡的基督教僧侣和城民们含泪的目光中这巨大的十字架抛落在地摔碎成几块,然后安上铁制月牙标志——将这雄伟的教堂改成了清真寺。回教徒拥有了这座城市,直到今日。这城并被赋予了新的名字——伊斯坦布尔。

伟大的拜占庭帝国和君士坦丁堡终于成为了历史。

日期 事件
330年 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君士坦丁堡。
527年 查士丁尼一世成为皇帝。
532年-537年 查士丁尼一世修建“索菲亚大教堂”。
1054年 教会分裂:君士坦丁堡教会和罗马教廷决裂,
成为希腊东正教。
1204年 十字军东征:君士坦丁堡被十字军攻陷。
1261年 拜占庭皇帝迈克尔八世'帕里奥洛加斯解放君士坦丁堡。
1453年 鄂图曼突厥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12-1 23:24 编辑 ]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23:56:05 | 只看该作者
游记:

游罗马历史中心区



2007年4月6日我随旅游团到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内的罗马历史中心区观光游览。罗马曾是“世界帝国的首都”——古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至476年)的首都,是一座创造过辉煌文明的城市,拥有2500年历史。现代的罗马是一座艺术宝库,文化名城,位于城内的罗马历史中心区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历史中心区把罗马古都遗址完整地保下来,酷似一座巨型的露天历史博物馆。

我们从世界上最古老的凯旋门旁进入历史中心区。这座砖砌的拱门建于公元351年,是塞维路斯大帝为庆祝征战胜利凯旋而归回罗马所建,是后世所有凯旋门的鼻祖。据说1千多年后的拿破仑非常崇拜塞维路斯大帝,发誓也要在法国建一座,所以才有今天闻名于世的巴黎凯旋门。这座凯旋门的高度、宽度比著名的巴黎凯旋门稍小一点,青色的砖块上长着青苔,斑驳陆离,显示着它历史的久远。



沿街走了不远,就看到了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古罗马大园形竞技场遗迹。我们沿遗址外围走了一圈。这座大理石和红砖建筑是古罗马威斯帕希阿努斯大帝下令于公元80年修建成,可供5万人同时观看斗兽士与猛兽或斗兽士之间的角斗。上面几层是看台,最下面一层是关锁猛兽的铁栏石屋。在古罗马帝国被灭亡以后,大竞技场能取走的大理石砖块等都被取走做建筑材料去了,剩下断壁残墙立在那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遗迹还是那样,只不过在坍塌的地方做了些修补而已。即使是废墟,风骨犹存,当年宏大的规模仍看得出来,它仍高高的立在那里。一看到它,我就想起了角斗士斯巴达克,想起他在大竞技场为供奴隶主取乐而被迫进行的勇敢又悲壮的角斗,耳边迥荡着看客狂热的高叫和掌声;想起了斯巴达克领导的奴隶大起义和他们英勇的斗争。

绕过大竞技场走不多远就到威尼斯广场。广场的正面是用大理石建造的三层高的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此纪念堂是为了纪念意大利统一(1870年完成统一),于1911年修建的。建筑采用新古典主义手法,16根圆柱形成的弧形成为纪念堂正面最精彩的一笔。台阶下两侧各有一座喷泉,右边的象征第勒尼安海,左边的象征亚得里亚海。中央雕刻精美的高大石台上,立着实现了意大利统一的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的骑马青铜雕像,他一手拿剑,一手拉缰绳,目光坚定,显得十分威武。纪念堂现为文化艺术活动场所,公众及游人可以自由出入,我们进去参观,各房间正举行艺术讲座、展览等活动。

从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出来,我们往回走,在一座石桥边观赏桥下前方巨大的罗马广场遗址。罗马广场是古罗马帝国时代市民生活的中心,一千多年前的遗迹不加任何修饰呈现在我们眼前:最高的顶部以冠状相联的3根石柱是记功柱,那些显赫的战功都刻记在上面了;皇家法院的圆顶建筑大厅还耸立在那里;皇家法院大街过去,右侧排列着许多圆柱形建筑,是称为艾米乌斯的长方形大会堂,建于公元前179年,曾是金融商业交易中心,还能想象出当初熙熙攘攘的人群;西面砖砌的四层建筑物是帝国元老院,是共和制时代的最高政治机关,许多政治决策曾在这里讨论;元老院前带有屋顶的遗迹是罗马的创始者罗慕路斯的陵墓;陵墓前面就是我们进入历史中心区看到的塞维路斯的凯旋门。

罗马历史中心区就这样生动地将古罗马帝国首都呈现在我们面前。我的思绪在现代与古代间徘徊,仿佛看到塞维路斯及凯撒大帝等在这里叱咤风云,看到了大竞技场角斗士的勇武角斗,看到了古城曾经的辉煌;但是我又确确实实是走在现代罗马城的街上,绿树和樱花簇拥着街道,街上有载客的仿古马车在行走,有警察在巡逻,有络绎不绝如潮水般的游客……。我惊叹正如12世纪时,一个基督教士在游览了这座荒废的城市后发出的感叹:“罗马!你虽然已经完全破灭,却没有东西与你匹敌。你的破碎,表示了你在全盛时代是多么伟大!悠久的岁月已经毁坏了你的壮丽,凯撒的卫城与天神的庙宇,现在都在一个池沼之中。但是,任凭火焰、刀剑或继续的岁月,也丝毫不能毁灭你的光荣!”



意大利丰厚的文化艺术遗产是国家的瑰宝,也是发展旅游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政府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投入巨资维护,与旅游配套的服务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每年都吸引三四千万外国游客(意大利总人口约为5800万)来意大利观光,旅游业因此成为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12-1 23:58 编辑 ]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22:05:09 | 只看该作者
罗马教廷


罗马教廷,罗马教廷从古代罗马主教府发展而来,最初无固定机构。它是天主教会的中央行政机构,协助教皇处理整个教会的事务。教廷官方语言是拉丁语,但也采纳国际通用语言。教廷协助教皇处理政教事务、管理普世天主教会的机构,梵蒂冈城国的政府。简称教廷。

目录

教廷概况
兴衰发展
教廷机制

教廷概况
  罗马教廷从古代罗马主教府发展而来,最初无固定机构。1588年教皇西克斯图五世设立教廷各部门,罗马教廷始告形成。其后教廷体制几经变化。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对罗马教廷体制实行了重大改革。罗马教廷的首脑为教皇,枢机团成员有选举或被选举为教皇的权利,分枢机主教、枢机神父、枢机执事三级,因皆穿红衣,在中国通称红衣主教。狭义的教廷仅指天主教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各圣部、各法庭、教廷各秘书处,办事局和理事会以及一些常设委员会,均由教皇授权进行工作。教廷各圣部计有信理部、主教部、圣事礼仪部、神职部、修会及在俗团体部、万民福音传播部、列品部、天主教修院及大学教育部、东仪教会部;教廷各法庭计有宗座特赦法庭、高级法庭、最高法庭等。罗马教廷在一些国家派有外交代表,分为大使和公使,另在一些国家派有教皇私人代表,在一些国际组织中派有代表或常驻观察员。罗马教廷出版官报《宗座官报》。

兴衰发展
     
公元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取缔所有异教,基督教成为了帝国的国教。基督教成为国教后,罗马教会就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部门或机构,受皇帝的管辖。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教会开始在在政治上脱离罗马帝国的控制,并逐渐走向他权利的顶峰。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教会依然和当时意大利的统治者日耳曼的东哥特人保持距离,仍臣服于远在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皇帝。但是,由于罗马处于日尔曼蛮族的政治军事影响之下,加之距离遥远,使君士坦丁堡要实现对罗马教皇的有效控制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在日尔曼人入侵期间,或在罗马行政机构撤退或失控的地区,罗马教会作为意大利地区硕果仅存的罗马帝国的政治机构,当时它代表了罗马和基督教的古老传统,它屹立于日尔曼人入侵造成的废墟上,似乎是蛮族无法摧毁的永恒之城,因而在5-6世纪之交时,罗马教会将大批罗马遗民聚集在自己周围。这大大提高了教会的威信。罗马教会因而开始成为一股独立的政治势力。   

536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攻灭东哥特王国,重新统治意大利,罗马教会重新回到了罗马皇帝的控制中,从此直到8世纪中叶,罗马教会一直在拜占庭皇帝的控制(或者说是名义上的控制之下),其间绝大多数教皇均系叙利亚人或希腊人,而当时的教皇也不得不屈从于拜占庭诸皇帝的武力统治,那时的教皇们若不顺从,即会被遭到皇帝的囚禁。但罗马教会最终还是彻底摆脱了拜占庭皇帝,并和君士坦丁堡教会正式分裂,这来自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至6世纪中叶起,日耳曼的伦巴第人开始持续进攻意大利,不断蚕食拜占庭在意大利的领地。拜占庭的势力在意大利日趋于衰颓,大约在公元751年,伦巴第人攻陷了拜占庭意大利的首府拉韦那。拜占庭势力被赶出了意大利中部和北部。这事虽使罗马教皇遭到伦巴第人的极大威胁,但也使他们脱离了对拜占庭皇帝全面的隶属关系。      

二是,717年,拜占庭帝国小亚细亚军区总督立奥击退了阿拉伯人对君士坦丁堡的进攻后,强迫狄奥多西三世皇帝退位,自己登上皇帝宝座,称立奥三世(717—741年)。开创了伊苏里亚王朝的统治(717—797年),立奥为了保障新兴军事贵族的利益,安定军士生活,需要大量土地和财产,分封给各级军事长官,但是当时拜占庭的土地大部分掌握在教会和修道院之手,它们还享有免税和免徭役特权,从而严重影响国家的税收和军队的巩固。为了打击教会,于是立奥从726年起宣布反对圣像崇拜,掀起一个全社会破坏圣像运动。这就是拜占庭历史上著名的“破坏圣像运动”。730年1月立奥召集御前会议,要求僧俗高级贵族在他制定的反对圣像崇拜的法令上签字,拒绝签字者立即免职。此时的罗马教会,坚决反对这项法令,和拜占庭帝国公开决裂。731年罗马教皇格利高里三世宣布开除立奥三世和全体圣像破坏者的教籍。立奥则剥夺教皇在南意大利的征税权和对伊利里亚的管辖权作为回击,在拜占庭的“破坏圣像运动”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843年,当时的拜占庭皇帝狄奥多拉宣布重新恢复圣像崇拜才告终止,这117年的“破坏圣像运动”,使罗马教廷和拜占庭皇帝彻底决裂,也造成了东西方教会的完全分裂,从此,欧洲的两大阵营壁垒分明。   

最后,对罗马教会的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法兰克人。公元739年伦巴第人在国王留特普兰领导下企图征服罗马,教皇格利高里三世依靠求助法兰克墨洛温王朝的宫相查理·马特,击退了伦巴第人对罗马的进攻。公元754年教皇斯蒂芬三世为了逃避伦巴第人,越过了阿尔卑斯山投靠查理·马特的儿子“矮子”丕平,双方缔结了一个双赢的协定:丕平为教皇提供军事保护;而教皇则正式承认丕平取代墨洛温王朝的傀儡君主,获得国王的合法称号。754,756年,丕平两次出兵翻越阿尔卑斯山,打败了伦巴第人,并从他们那里夺取了意大利中部以罗马和拉维纳为中心的大片土地,丕平为了答谢教皇对他王位的认可,把这片土地包括拜占庭总督在意大利的全部辖区赠给了教皇,这就是著名的“丕平献土”,教皇国的成立,意味着罗马教会同东罗马帝国在政治上的正式分离。   

为了使教皇国的立国合法化,法兰克人(应该就是丕平及其部下)伪造了一些极其重要的文件,例如:“君士坦丁的赠予”,把它说成是罗马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的一项教令,大意说,当他创建新罗马(指君士坦丁堡)时,他曾将旧罗马以及其所有的西方领土赠给了教皇。作为教皇世俗权力基础的这项馈赠竟被以后中世纪的人们一直深信不疑,直到文艺复兴,伟大的佛罗伦萨历史和语言学家洛伦佐·瓦拉(1406-1457年)才将这份文件辨伪,斥为赝品(见笔者的《漫谈欧洲文艺复兴》)。奇怪的是,洛伦佐·瓦拉竟被当时的教皇尼古拉五世任命为教廷秘书,原因是教皇太热爱拉丁文了,因而对当时文艺复兴的拉丁文大师洛伦佐·瓦拉爱不释手,这是题外话。



教廷机制
     
一、教皇   

教皇按天主教内部的说法,是使徒彼得的继承人。他是全世界罗马天主教徒的首领,代表耶稣基督管理教会,宣传福音。由红衣主教选举产生,终身制。   

教皇的完整头衔为:罗马主教、基督在世代表、首席使徒彼得继承人、西部宗主教、罗马教省都主教、梵蒂冈君主、教皇。   

现任教皇本笃十六世是罗马天主教会第二百六十七任教皇。   

根据保罗六世于1967年颁布的《治理教会》宪章规定,教廷中的职位五年一任,期满可连任。各部主席红衣主教,年满75岁可退休,80岁必须退休。   

教皇逝世时,各部门负责人自动辞职,等候新教皇重新委任。各部门负责人都由教皇授予决策和执行的权力,但教皇保留最后决策权。   

二、国务院   

以教廷国务卿为首,负责领导教廷各部门的工作,协助教皇管理全世界教会事务。   

国务卿与“教会公共事务理事会”合作,处理外交事务。   

国务卿下设两个小组,一组专门负责为教皇准备和撰写文件,另一组保管教皇的印章。   

三、教会公共事务理事会   

相当于外交部,负责与各国政府建立关系,以及管理教廷驻外使节等事项。   

四、枢机院   

由枢机主教(亦称红衣主教)组成,原定70名,1976年扩大为137名。1994年,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又任命了30名枢机主教,现在共有167名成员。在各大洲均有代表。枢机院设有院长、副院长、总务和秘书各一名,加上教廷和地方教会中资深的神职人员若干名。由教皇直接领导,协助教会的行政工作,或做教皇的代表和使节,处理教会事务。    

五、三个法院   

最高法院—负责监督所有教会的法院,以维护公正的审判。各地教会法院每年向最高法院汇报一次。案件中的有关人士认为法院的判决不当时,可向最高法院上诉。最高法院有权责令教区法庭重新审理,或由最高法院直接审理。如果对教会的行政制度有意见,也可向最高法院上诉。教廷的最高法院也是梵蒂冈国的最高法院。圣轮法院—同最高法院一样,也是一个上诉法院。它负责审理对违反教会法规的行政处罚所进行的上诉,也处理各圣部之间的争端。教徒认为教区法庭的判决不公正时,也可向圣轮法院提出上诉。但该法院通常所处理的都是婚姻纠纷的案件。教区法庭遇到疑难问题时,可向圣轮法院咨询。   

圣赦院—不是一个公开的法庭。主要处理与良心有关的问题,如给予申请人宽免、恩准等。   

六、两个会议   

大公会议和世界主教代表会议均由教皇直接领导和主持。前者公元初即已形成,迄今召开了21次;后者1965年成立,每三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并可召开临时特别会议,主要讨论有关天主教的信仰问题。   

七、九个圣部   

信仰理论部(信理部)—其前身为著名的宗教裁判所,1967年保罗六世将之改为此名。负责维护信仰与教义,查禁和制裁任何违反信仰原则及教义教规的言论和刊物。   

主教部—负责各地教区的设立。接受并研究各教区的报告。监督各地的主教会议,同时负责监督“拉丁美洲委员会”和“移民与观光委员会”。  

 东方教会部—负责处理有关东方教会内的人事和纪律问题,并与“基督徒合一秘书处”和“非基督徒秘书处”一起,谋求改进同东方教会和其它宗教,特别是伊斯兰教的关系。圣事礼仪部—负责推行有关圣事的规定,处理东西方教会的礼仪。   

神职人员部(圣职部)—研究和处理各教区的神职人员的培训和生活等问题。   


修会与世俗修院部—这是两个部门,前者负责处理修会团体的成立或解散,监督修会团体的会规、纪律等;后者负责监督不入修会的在俗神职人员团体的规章制度。万民福音传播部—原名传信部。专门负责培养和派遣传教士。布置和开展世界各地教会的传教工作,从经济和精神上给予支持。   

册封圣人部—主管册封圣人的过程和手续,以及保管圣人的遗骸、遗物等。   

公教教育部—监督天主教大学和修道院的组织,包括行政、方针、规章等。   

罗马教廷内景   

八、三个秘书处   

基督徒合一秘书处—1960年成立,负责协调各基督教会之间的关系,推动基督教各派别的统一。   

非基督徒秘书处—开展基督徒与非基督徒间的联系与对话。   

无信仰者秘书处—研究无神论的背景和思想,寻找共同点,与无信仰者进行对话。  

九、办事处   

教廷经济会计处。   

教廷遗产管理处。   

教廷宫廷管理处—负责管理教廷的物业。   

教廷秘书处—负责安排教皇接见访客和出外访问事宜。   

中央统计处—负责收集整理有关教会及神职人员工作的资料。   

教廷慈善事业管理处。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档案管理处。   

人事管理处—负责梵蒂冈内的办事处和其他机构的人事问题。   

十、委员会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12-3 22:11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29 04:16 , Processed in 0.113336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