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4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Nat:益生菌可防新生儿败血症 低40% 革阳菌降82%阴75肺34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9-19 18:2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邓文龙 于 2017-9-19 19:51 编辑

Nature:益生菌可防新生儿败血症

在降低败血症风险外,这款益生菌疗法还降低了其他细菌感染的可能——研究表明,革兰氏阳性菌的感染风险下降了82%,而抗生素都难以治疗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风险则下降了75%。另外,肺炎等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下降了34%。  革阳菌降82%革阴菌降75%肺炎呼感降34%肺34

来源:千寻生活 2017-09-19 15:37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菌 通 过 各 种 途 径(如 脐 部、消化道、呼吸道等)侵入 新生儿血液,造成全身性感 染。在全球范围内,败血症 每年会导致大约 100 万新生 儿死亡,目前还没有有效的 防治方法。

近日,美国《自然》杂志 发表文章提示,新生儿口服 合生素(几种益生菌的合成 剂,包括乳酸菌、乳杆菌和低 聚果糖等)可以有效预防败 血症的发生。 在印度农村,婴儿的死 亡 率 和 传 染 病 发 生 率 都 较 高。研究者希望通过给该地 区的新生儿服用合生素,让 益生菌能够在其肠道中"安 家落户",从而建立一种最佳 的免疫系统,更好地保护出 生头几个月的婴儿。

该研究中,美国内布拉 斯加大学皮纳基·帕尼格拉 希教授和他的团队对印度奥 里 萨 邦 4556 名 新 生 儿 进 行 了研究,这些新生儿出生时 体重至少是 2000 克,没有败 血症或其它疾病迹象。研究 者将这些新生儿分为两组, 一组连续 7 天使用安慰剂, 另 一 组 连 续 7 天 使 用 合 生 素。在此后的 60 天内追踪 这些婴儿,是否因细菌感染 或其他疾病就医。 结果显 示,使用合生素的新生儿,败 血 症 的 发 生 率 比 对 照 组 低 40%。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 校儿科统计学家丹尼尔·谭 克雷迪说:"这是一项振奋人 心的研究,使用合生素预防 新生儿败血症,安全有效而 且价格低廉,特别适用于发 展中国家。"帕尼格拉希教授 的最终目标是利用益生菌不 仅预防新生儿败血症,还可 以预防其他疾病,特别是在 全球抗生素耐药性不断增长 的背景下,这一研究更具积 极意义。(生物谷Bioon.com)

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10137.html



(華成旅行最便宜 03-3833-9823)
2#
 楼主| 发表于 2017-9-19 18:33: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邓文龙 于 2017-9-19 18:35 编辑

微生物组时代降临:挽救60万新生儿的益生菌,成本仅需1美元!

来源:药明康德 2017-08-28 18:18

你的身体里有30万亿个人体细胞,同时还住着40-100万亿个细菌细胞!这是许多人都忽略的一个重要事实。从细胞层面而言,我们虽然生而为人,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微生物。

这些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肠道和皮肤上。人类肠道微生物群中有多达1000种细菌,每种细菌都有不同的作用。尽管有一些细菌会导致疾病,大多数细菌对人体十分重要。它们一起成为你身体中的编外器官,在你的健康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为了弄清微生物在人类健康中扮演的角色,美国于去年启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 (National Microbiome Initiative),并计划投入1.21亿美元的经费,了解不同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组的作用。不少生物技术新锐也在尝试开发微生物组疗法,期待改善患者健康。

宏大的愿景下,人类竟在小小的微生物面前栽了不少跟头,大多数益生菌疗法也在临床研究中遭遇了滑铁卢。然而失败并没有动摇科学家们的信念。尽管具体疗法的开发遭遇了种种不顺,他们依然相信背后的科学——细菌能够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预防疾病。我们只是还没有找到正确的菌株,开发出正确的疗法。

近日,微生物组领域终于迎来了突破。一项有4000多名儿童参与的大型临床试验证明,益生菌能够有效预防败血症(sepsis),挽救儿童的生命。这项研究的数据也发表在了顶尖学术刊物《自然》上。

数千年的共同演化

数千年以来,微生物与人类免疫系统一直在共同演化,但只有少数人意识到了这个事实。Evelo是一家开发免疫微生物疗法的新锐公司,它的首席执行官Simba Gill博士在接受药明康德专访时指出:“人类不是作为单一的物种独立演化,我们已经和微生物一起演化成为一个元物种(meta-species)。这是一个非常宏大、未被重视、未被了解的生物学领域。”

说它“未被重视”,绝非夸张。目前许多成功商业化的益生菌产品未必是最具疗效的菌株——在微生物研究的早期,这些细菌由于好养且容易生产,才被挑选了下来。这是时代所限。英国著名科学记者Ed Yong先生指出,这些在工业环境下能快速生长的细菌,未必适应人体内的环境。“当它们进入肠道后,很难在那里定居下来。”颇有“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意味。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Nebraska Medical Center,UNMC)的Pinaki Panigrahi教授深知这一点。2008年,他的团队在印度偏远地区开展了一项大型临床试验,并期望用益生菌疗法改善儿童的健康。研究人员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保他们选取的菌种能在肠道内定居。

首先,他们研究了两款在印度最常被使用到的益生菌——乳杆菌GG(Lactobacillus GG)和孢芽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orogenes)。“我们做了先驱性的小试验,但这两种菌株定居在肠道的比例几乎为零。” Panigrahi教授说道。为此,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健康志愿者粪便中的细菌组成,并从中寻找能附着在肠道的潜在益生菌。经过一番筛选,Panigrahi教授的团队找到了一种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的菌株。它能在儿童肠道里成功驻留长达4个月。这成为了本篇故事的开端。

惊人的疗效

败血症(sepsis)是新生儿的最主要杀手之一,它由细菌感染血液所引起,会引发全身性的炎症,限制血液的循环,并造成器官衰竭。据估计,每年有60万名儿童还没有来得及真正开始他们的人生,就被败血症夺去了生命。这些儿童的父母家族添丁的狂喜,也在短短几天内转为无奈丧子的怆恻。部分败血症病发于肠道,这也给了微生物组疗法用武之地——通过引入益生菌,肠道里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就会受到抑制,降低发病的风险。

Panigrahi教授的团队筛选出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能起到保护作用吗?为了检验这个想法,研究人员将菌株与混有麦芽糊精的低聚果糖(作为菌株的营养来源)做成了胶囊,喂食给2-4天大的婴儿。对照组只服用麦芽糊精做成的胶囊。这些婴儿一同服用了7天胶囊。然后,研究人员开始评估他们在60天大时,有没有出现严重的败血症症状。

再乐观的人也想不到,这项研究的成绩能有那么好。

研究发现,服用益生菌胶囊的儿童,只有5.4%出现了严重的败血症,这一数字在对照组中是9%。通过计算,Panigrahi教授的团队指出,这项研究表明益生菌能降低败血症的风险达25%-50%。这比他们预料的结果要好上一倍!

在降低败血症风险外,这款益生菌疗法还降低了其他细菌感染的可能——研究表明,革兰氏阳性菌的感染风险下降了82%,而抗生素都难以治疗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风险则下降了75%。另外,肺炎等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下降了34%。“这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 Panigrahi教授说。这些结果表明益生菌不但在肠道起作用,也影响了婴儿的免疫系统。这让他兴奋异常。

微生物组疗法的未来

这项研究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为儿童提供了预防败血症的潜在疗法,还在于它让业内人士看到了微生物组疗法成真的曙光。

事实上,这不是益生菌疗法首次取得出色的临床试验成果。然而,在先前的相关研究中,参与者的人数并不多,往往只有100-200人,这也让这些研究设计饱受诟病。即便研究人员观察到了积极的效果,他们也很难区分这些效果是来自偶然,还是真的来自益生菌的功效。在Panigrahi教授的研究前,最大规模的研究招募了1315名儿童。而本次研究招募的患者数达到了4556名,是纪录的三倍有余,这也让结果的可信度大增。一个由独立专家组成的委员会甚至决定提前终止该试验,好让对照组的婴儿尽快用上这款疗法。

另外,这项研究也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组疗法的便捷之处。一方面来说,婴儿们只需要口服一周胶囊,就能起到持久的预防效果;另一方面,它整个流程的治疗成本只有一美元,非常适合偏远、贫困地区儿童的治疗和预防。

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功,Panigrahi教授依旧保持着谨慎。他指出,他的团队招募的患者都是健康的婴儿,出生时体重正常,而且已经开始用母乳喂养。这能让他们对感染的抵抗力增至最大,这或许是他们成功的关键。然而,先前人们曾在早产儿,以及出生时体重较轻的婴儿中进行了类似的试验,均以失败告终。败血症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微生物组也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我们对它们的理解还有着很大不足。

卡尔加里大学(University of Calgary)的微生物组专家Marie-Claire Arrieta教授则认为,这正是这项研究的意义所在——它表明成功的微生物组疗法,需要选取正确的菌株,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进行治疗。“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 Arrieta教授补充说:“它不仅提供了物美价廉,能预防可怕儿童疾病的疗法,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指明如何应用更好的策略来改变婴儿肠道的微生物组。”

如果微生物组疗法迎来成熟的那一天,无疑是人类的福音。“开发它的成本非常小,它能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生产,而且不需要非常高级的技术。然而,它的效果却非常棒!” Panigrahi教授说。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尽快到来!(生物谷Bioon.com)

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08999.html



(華成旅行最便宜 03-3833-98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14 14:27 , Processed in 0.088542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