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9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80后”海外华人自信崛起 勇闯国外主流社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6 13:3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年06月06日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父辈的观念,勇于表达、善于表达则是他们的标签。他们进社区演讲、拉票、宣传中国文化,积极主动地走近当地人;他们不仅外语地道,而且娴熟地使用西方人便于理解的手法。他们是年轻版的赵小兰、骆家辉、朱棣文;他们是中国文化传播的最好主力之一。
    近年来,海外“80后”华人以密集、积极的举动亮相,一反老一辈华侨华人谨慎、封闭、囿于本族社团的传统形象,令世界刮目相看。特别是中国国力和国际形象的增强,使得他们更自信更从容。有学者将这一群体称之为:现代华人最开放、最进步、最自由、最勇于表达自己意愿、离国际主流社会最近且利益关联最重的人群。

    无论是勇做欧洲政坛“民星”的张敬龙,还是创办经营伦敦“中文第一报”的传媒新锐刘洋,或者在巴黎街头以流利法语演讲为祖国加油的李洹……他们组成了“少年海外华人”的群像,他们用行动宣言属于自己一代的自信。

    19岁华裔青年的议员梦

    5月7日,19岁的张敬龙宣布参选欧洲议员。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在欧洲华人社会产生轰动。作为无党派的独立候选人,这个青年要面对109个竞争对手,其中105人具有党派背景,而整个大伦敦地区一共只有8个欧洲议会席位。在所有的参选者中,他也是最年轻的。他的竞选团队像制作明星海报般为他度身定作精致的海报;为了增加人气,他们还充分利用时尚元素,让英国歌唱比赛冠军李洁盈助阵,在伦敦华埠进行拉票。在伦敦华埠的拉票中,一位上了年纪的华人老太太“五妹”被这样特别的场景所吸引,上前慷慨解囊,为这个“初生牛犊”加油鼓劲。

    华人青年在海外参政,张敬龙并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在他之前,现年26岁的成德仁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华人议员,他同时出任了教区议员及区议员两个席位,独立于任何政党。

    一份报纸的“80后”标签

    与张敬龙不同,更多的华人青年努力用事业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刘洋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今年25岁的刘洋,已是一家英国主流华人媒体的创办者和发行人。

    2003年,他出国留学。2006年,硕士毕业的刘洋从做留学咨询服务开始,创办“留洋国际”,大获成功。2008年3月,他创办了中文周报《伦敦时报》。目前,《伦敦时报》每周的发行量为3万份,跻身英国华人主流媒体的行列。

    刘洋说,创办《伦敦时报》并不以盈利为第一目的,而是要体现对华人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这是一份彰显海外“80后”华人风采的报纸。与很多人将“80后”作为贬义词不同,刘洋很高兴把自己贴上“80后”的标签。他自豪地对记者说:“我们最大的特点是,每个人都是‘80后’,都是年轻人,思维活跃,出新出奇。”

    “我们正处在为梦想和事业努力的年龄层,我们有闯劲、胆识和精力。”刘洋说:“我们必须用事业来证明我们‘80后’有多强。”

    “四月青年”

    实际上,在刘洋和张敬龙被广泛关注之前,海外“80后”华人已经以“四月青年”的名义集体亮相。北京奥运火炬境外传递从去年四月的第一天开始,到四月的最后一天结束。历史在2008年四月的风云际会让海外“80后”华人这个群体一举完成了一次自我塑造,“四月青年”作为一个全新的角色宣告诞生。

    李洹无疑是“四月青年”的杰出代表。时隔一年,提到去年的那场著名讲演,李洹说:“那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中国人从来没有过的团结,也知道了我们‘80后’有多爱国。我想对前辈们说,我们不是垮掉的一代,我们这代人一直生活在很好的环境下,对国家的感情更深,也更热爱。”

    2008年4月19日,法国巴黎的共和国广场上,一名戴着眼镜的年轻华人“胖子”在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讲,时而紧皱眉头,时而握紧双拳。其流利的法文,圆润的嗓音,缜密的思维,加上富于感染力的表达,使现场很多人折服。

    “胖子”名叫李洹,26岁,一个来自中国西安的留学生。在演讲中,李洹用法国人的语言和法国人能够接受的逻辑,充满激情地表达看法,公开表示,自己的情感受到了伤害。这个“80后”男生,在反击西方歪曲和保卫圣火传递过程中,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闪亮登场,成为维护中国形象的海外华人代表之一。

    不仅在巴黎,同样在洛杉矶、大阪、蒙特利尔、伦敦、纽约、悉尼、罗马、法兰克福等全球各个城市中,平时饱受诟病的“80后”华人,也都积极地站了出来,以自己最大的力量发出了声音:反对对中国的抹黑,反对歪曲报道。

    “还是老歌有威力!”

    也许音乐能从另一个侧面揭示出海外“80后”华人时尚骨子里的深情。在巴黎留学的25岁“80后”李可告诉记者,去年的奥运火炬传递所到之处,海外“80后”华人一路高歌《义勇军进行曲》、《歌唱祖国》等歌曲。海外“80后”在这次火炬传递中的亲身感受是,流行歌曲不管用了,什么伤了我的心,你情我爱,听了腿都软了,还是老歌好,振奋人心,效果好得出奇。“歌声给了‘藏独分子’沮丧性的打击!”

    李可向记者回忆起当时他在巴黎街头的亲身感受:“嗓子全哑了,还是不停地唱国歌,这是我们的有力武器!”

    24岁的美国华裔王佳谈到旧金山奥运圣火传递的经历时说:“‘藏独分子’离得远,我们唱《歌唱祖国》,藏独分子离得近,我们就唱《义勇军进行曲》。”王佳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在现场时,身边是一群“80后”华人,他们中不少人曾是湖南卫视一手培养出来的“玉米”、“盒饭”,那时却都在旧金山奥运火炬传递中大显身手。

    身在加拿大的留学生孙强业通过网络告诉记者,奥运火炬在海外传递的那些天里,很多中国留学生都在传唱革命歌曲。“当时,我隔壁住着一个‘80后’,到处都没订购到五星红旗,就买来红布在家里自己制作。她告诉我,在制作五星红旗的时候,听人介绍有那么一首《绣红旗》的歌,特别想听,于是来向我借唱片。”他告诉记者,现在他经常将中国老歌上传到华人论坛上,而在朋友聚会上,大家也经常向他学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30 07:08 , Processed in 0.185613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