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百科> 健康新知> 父母罹癌 子女該幾歲檢查
父母罹癌 子女該幾歲檢查
文章出處:Web only 2015.05.04
作者 : 曾沛瑜 圖片來源 : 周書羽
「對不起,因為我沒有大腸了,所以容易口乾,需要經常補充水分,」天和鮮物董事長劉天和1998年發現罹患大腸癌,初次手術拿掉30公分大腸,三個月發現擴散,再拿30公分,再次追蹤又擴散,最後只好拿掉整段大腸,因此當演講進行到一半他不好意思地解釋並別過頭喝水時,全場響起如雷的掌聲。
《康健雜誌》5/3於松菸誠品舉辦「 抗癌新未來 」趨勢論壇,大腸癌場次邀請和信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建志分享大腸癌治療新趨勢,同時也邀請身為病友的劉天和共同對談,激盪出許多火花。
大腸癌發生率居高不下
2013年,台灣十大死因之首依舊是癌症,每年有近30℅,也就是近三分之一的人因癌症而死,其中發生率最高的大腸癌是近幾年台灣最大的癌症問題,平均47分鐘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癌,陳建志分享,他剛當醫生時大腸癌一年新發生人數約六千多人,十五年過去,一年的新患者已激增至一萬五千人。
即便國家投入許多醫療資源,但這幾年的發生率依舊處於高原期,雖然沒有繼續往上走,但也沒有往下掉的趨勢,而這樣的問題不只發生在台灣,而是整個東亞島鏈,包括日本、韓國、中國、新加坡皆然,其中日漸西化的飲食習慣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可以比較放心的是, 大腸癌並沒有年輕化的趨勢。 陳建志苦笑,前陣子藝人余苑綺罹癌,他的門診就出現了一、兩百位年輕女性,結果都不是大腸癌。他提到,台灣目前罹患大腸癌的年齡平均是67歲,超過50歲以後罹病率才開始上升,因此國健署特別提供50~74歲民眾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所以他也呼籲年輕人不必過度恐慌。
大腸癌的症狀包括1、排便習慣改變、有便意感。2、大便顏色、型態改變。3、解便有血、黏液。4、腹部不適、腹脹。5、原因不明的疲勞、食慾差、體重減輕。6、貧血,尤其缺鐵性貧血。 不過陳建志也坦言,以上狀況許多人平常就有,所以也幾乎可說是沒有症狀,建議還是要重視篩檢,且別忽略家族病史的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