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37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Nature:基因组测序诠释裸鼹鼠生物学特性 2百基缺视温痛氧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9-23 11:5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Nature:基因组测序诠释裸鼹鼠生物学特性

来源:生物谷 2011-10-14 11:11

由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和华大基因共同主导完成的裸鼹鼠基因组研究成果,14-10月13日在国际顶尖杂志《自然》(Nature)上在线发表。

中韩研究人员发现,TERT等衰老调控基因的稳定表达,可能与裸鼹鼠的长寿相关;p16Ink4a与p19Arf的独特调控机制可能是裸鼹鼠抗癌的重要因素;HIF1a和VHL的特异突变可能是裸鼹鼠具有低氧耐受性的原因之一。

科学家们希望通过多组学研究揭开其“长生不老”的秘笈,挖掘裸鼹鼠“抗痛抗癌”机理,为人类抗衰老、抗癌症等生物医学研究作出更多贡献。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裸鼹鼠基因组中有200多个基因发生功能缺失,其中有10多个基因与视觉相关,这可能与裸鼹鼠视力的退化有重要关系。这些基因的缺失为研究人员从分子水平上深入探讨裸鼹鼠视力退化、体温调节发生障碍、无疼痛感、无毛等奇特生物适应性退化研究奠定科研基础。

华大基因该项目负责人方晓东说,该研究首次从基因组、转录组水平上对裸鼹鼠奇特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诠释,不仅有助于科学家们更加清楚地阐明裸鼹鼠能在黑暗、低氧等恶劣环境中生存并且能够保持长寿和抗癌的生理机理,同时对促进其他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裸鼹鼠是一种分布于东非部分地区的挖掘类啮齿目动物,也是目前仅有的两种真社会性哺乳动物之一。它们居住在地下洞穴,全身无毛,牙齿外突,状如香肠,是世界上最丑陋的动物之一。由于它们终生生活在黑暗的地下,眼睛高度退化,几乎完全丧失视觉,仅依靠身体两侧的触须来辨认方向,然其寿命长达30年,并能像冷血动物一样,通过与环境的热交换来调节体温。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 ... nature10533.html#f2

nature10533-f2.2.jpg (47.16 KB, 下载次数: 58)

这维恩图显示独特的重叠基因家族中的核磁共振(H.栎(裸鼹鼠)),大鼠(褐家鼠),鼠标(米家鼠)和人类(智人): ... ... ...

这维恩图显示独特的重叠基因家族中的核磁共振(H.栎(裸鼹鼠)),大鼠(褐家鼠),鼠标(米家鼠)和人类(智人): ... ... ...
2#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12:30:14 | 只看该作者
Science:突变让裸鼹鼠遇酸不疼 有助研制止疼药:

http://news.bioon.com/article/6537837.html

方舟子:为什么裸鼹鼠不怕痛:

http://news.bioon.com/article/627405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2-25 03:30 , Processed in 0.07274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