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8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本采取三大"绝招"走出危机 中国可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23 12:2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年05月23日

日本何时走出危机,除了取决于自身所采取的措施,还要看美国等国的经济恢复情况,其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从日本经济自身的状况来看,至少会在三个方面采取措施,这些措施对中国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首先,危机过后日本有可能会对导致这次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需求结构做出进一步的调整。

    对于日本这样一个由国情特点和历史因素决定的外向型经济国家,扩大内需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一个长久性课题。作为制造企业,日本会把市场需求作为价值创造链条上的首要环节,千方百计地采取各种开发措施。而上次危机中雇用结构调整形成的规模庞大的非正式雇员和派遣劳动者,对日本社会两极分化的影响,恐怕是其在解决内需问题上要面对的课题。同时在扩大外部市场需求方面,企业和政府会不遗余力地推行市场多元化战略,以缓冲局部市场需求急剧下降的打击。包括开发以往曾放弃的领域,比如低价位的小型轿车市场。

    其次,危机过后出于规避风险和追逐持久性利润的需要,日本有可能在制造业产业内部和其国际产业链条上重新调整和配置资源。关于产业内部以及企业内部的结构改革和业务重组,是制造企业摆脱困境和提高整体竞争力的一项常规性行动。以往危机后和这次危机中许多企业都会采取这方面的动作。例如目前的日本先锋宣布从亏损严重的显示器业务领域退出,探讨成立光盘合资公司。日立金属与它旗下的子公司在金属表面处理业务方面实行统合,集两家公司的技术力量建立高效事业。而更需要我们关注的是日本企业在其国际生产链条可能进行的调整。

    由2008年日本进行的一项对其跨国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这些企业在中、印等国进行投资的选择条件,虽然仍然将市场的成长前景放在第一位,但是从两国在企业投票所占比重的趋势来看,日本企业越来越重视具有优秀人才的市场。今后的企业投资很有可能向具有这样条件的国家移动。

    第三,危机过后最重要的变化可能表现在制造企业在创新方面的长足发展上。以往日本无论是应对危机、还是实现制造业的自主发展,在扬长避短方面依赖的就是创新的武器。通过技术创新上的努力和有日本特色的组织创新实践,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可以说,其经济发展的表现是同创新的状况同步的。目前虽然遇到了危机的沉重打击,但是日本制造企业正在通过积极的创新寻求摆脱危机的出路。

    除了索尼、东丽等企业的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发以外,东芝等半导体生产企业也在集中技术力量投入三维固态硬盘(SSD)的开发,以及推出大容量闪存新产品。而丰田等汽车生产企业则看好了决定今后行业竞争力的电力电子技术、“通信连接技术”及“新一代交通系统”。

    尽管要战胜这场普遍性的危机还需要种种调整和努力,但是不创新对日本企业来说就没有出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2-23 02:43 , Processed in 0.075609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