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3-8-6 15:30:58
|
只看该作者
大肠癌的治疗与术后康复要点2
靶向治疗可以直击病灶吗?
主持人:靶向治疗是否像机关枪一样,可以直击病灶?
张卫:靶向治疗更像一个导弹,所以有的说是生物导弹。
王雅杰:药物设计的理念就是都打10环,如果10环打不到就打9环,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尽量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主持人:转移性肠癌缩小了,病人感觉没有事了,或者是达到的心理上的期待,感觉挺好的,已经没有病了,是否可以这么轻易不继续治疗呢?
王雅杰:对于晚期或者我们老百姓叫带瘤的病人,以往化疗的传统观念是一直打到肿瘤长大,现在基于大样本的循证医学的数据,新的理念是如果4到6个疗程结束后可以暂停一下,选择毒副作用小的药物来维持,打打停停,把毒副作用明显的药物降下来,如果病情进展了再选择联合的治疗方案。比如化疗做了一段时间,病情相对稳定了,毒副作用也有一定的显现,可以把主要的联合方案停下来,用一个比较温和的药物如希罗达,服用一段时间使得毒副作用减轻以后,疾病有了进展再重新选择联合方案,在不影响总的疗效或者是不明显影响总疗效的基础上大大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有些药物如果累积的剂量比较高,恢复起来比较困难,比如大肠癌常用的奥沙利铂,如果用时间长了之后会出现外周神经毒性,打打停停可使外周神经毒性明显降低。还有伊立替康使用时间长后,病人会出现长期腹泻,引起电解质紊乱,如果使用打打停停会明显减少毒副作用。生命不息,化疗不止已经被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取代了。
主持人:那和常规的化疗方式来比较的话,维持治疗是不是没有毒性,或者说非常低呢?
王雅杰:药物的毒性一般都会有的,只是对患者来说能耐受和不能耐受。有些药物我们认为临床毒副作用比较低,我们可以选择这类药物作为打打停停和打打维持的药,目的就是减少毒性比较大的药物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肠癌患者日常生活应该注意哪些?
主持人:我再问一下张教授,比如患者的治疗也结束了,也感觉很好了,恢复到一定的情况了,也达到了自己心里的预期,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张卫:肠癌手术之后的病人首先有几点,第一要保持健康、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目前来讲肠癌的治愈率还是比较高的。
第二,像毛主席讲的,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但是战术上还是要重视敌人。因为肠癌的病人可能有多发息肉的可能,因为肠道里面会长息肉。第二,对于异时性多原发肠癌,切完一个肿瘤之后在剩下的肠道当中可能再长其它的肿瘤,怎么去预防呢?第一是就是定期复查,即使是手术以后,治疗结束以后仍然要定期随访,比如肝脏要检查、肺部要检查,全身的血液要检查,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检查就是肠镜的随访复查,通常要求病人每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另外肠癌的病人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是父母或者你自己得了肠癌以后,一般像子女、亲属以及你以后的子女要有这个意识,不用很担心,但要有这个意识,就是复查肠镜,特别是出现前面讲的症状,要主动进行长期检查,这样可以预防很多疾病的发生。
主持人:其实一提到遗传性这个问题,很多人就要紧张了,因为有的时候比如说家族史里面或者是旁系家族有一个患者都是很紧张的,有很多人也在想是不是生活条件特别好,经常吃东西大鱼大肉的,饮食非常丰富的人更容易得肠癌呢?我看网上流传一种这样的说法,觉得我是穷人,我每天粗茶淡饭,所以不会得肠癌等等,这样的说法其实挺多的,两位专家有什么看法吗?
王雅杰:肠癌和饮食的关系比较密切,我们建议健康饮食,什么叫健康饮食呢?
第一,尽量控制动物脂肪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体育锻炼和运动,过度恐惧癌症也没有必要,如果出现症状还是要奉劝大家,有刚才张教授说的一系列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做相应的检查,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张卫:对,其实饮食不光跟肠癌有关,如果吃得太油腻和荤腥,对心血管系统影响也很大。因为我们很多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特别在术后进行化疗期间营养补充太过分了,有的病人在短期之内一下子体重增加很多,血脂生得很高,我想这也是要避免和预防的,不要过度补充营养,觉得手术以后应该调养,结果使得营养过剩,这也是需要避免的。
主持人:其实是这样的,现在很多病人做完手术了,恢复得很好,家属心里面也有这个补偿心理,生了这个病挺不幸的,包括很多亲属带很多贵重的补品,让你好吃好喝,或者做一些开心的事情,患者的体重上升很快,这么来说的话这也是一个隐患,患者还是应该合理规范科学饮食?
张卫:对,还是恢复正常生活,调整正常心态。
主持人:患者不管怎样,心里还是一个定时炸弹,担心自己复发,再转移,什么时候再看一下,针对这种心病非常多的患者,专家可否再支点招?
王雅杰:得了肠癌不要怕,大部分病人经过我们的积极治疗都会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得了病之后一定要配合医生做规范治疗,规范治疗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医生一定要选择规范的治疗方案向病人告知,病人也要调整一下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把治疗完成。
第二,张教授刚才说的,得了大肠癌之后即便治疗结束也要定期进行随访,一般我们建议术后第一年和第二年希望病人每三个月到医院进行随访,我们的检查项目包括体格检查、B超,还有很重要的检查指标就是肿瘤标志物,对于肠癌来讲,肿瘤标志物是CA19-9,癌胚抗原等,必要的时候还会做CT,看看病人除了局部复发之外有没有远处转移。当然每年还需要做一个肠镜,看看是否有局部的复发或者是蕴含着肠癌的息肉,有的话要进行电切和手术,所以有的之后不要恐慌,医生会给我们很多建议。
张卫:我补充一下,一是定期复查很重要,另外我们可能有些病人前面头两年很积极,但是两三年一过思想放松了,这种情况下我同样建议患者至少每半年要来医院复查一次,肠镜检查我再次强调很重要。像中国等一些很多国家,肠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但是现在美国从2001年以后发病率是逐渐下降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肠镜的普查工作做得好,大概90%以上的肠癌都是从息肉转移过来,如果及时发现息肉就阻断了肠癌发生的通路。
肠镜检查有必要作为常规检查手段吗?
主持人:肠镜检查目前还没有纳入常规体检,当大家感觉不舒服,或者从预防疾病的角度考虑是否需要做一个肠镜的检查呢?
张卫:如果肠镜检查作为常规体检项目应该是可提倡的,特别是40岁以后或者是有一定的症状,虽然痛苦,但是有方法进行缓解。
主持人:可能把肠镜作为体检项目之一,这样会造福更多的老百姓。
今天和两位教授谈了这么多,从直肠癌的发病、治疗、转移、预防和后期的用药谈了很多话题,专家也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不能再谈癌色变,面对肿瘤和癌症恶魔,只要听好专家的话,坚持科学、规范地治疗,这些疾病还是能够治好,而且预后效果也很好,可以过上正常人的高质量的生活。
最后请王雅杰教授和张卫副教授给我们网友做一些寄语,对于电脑前的患者朋友以及非常关心疾病的朋友做一下总结。
王雅杰:三句话,如果网友出现了大便习惯和大便症状的改变,以及腹泻等等,我奉劝大家到医院就诊,如果是早期,五年的治愈率可以超过90%。
第二点,即便没有做到早期体检,我们发现了肠癌,做了手术之后还需要后续治疗,大家也不要惊慌,如果可以积极配合医生,我们进行规范治疗效果也非常好,只要你和医生进行很好的配合都可以做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第三点,熬过了冬天,春天就一定会到。
张卫:各位朋友,我想讲的是即使是得了肠癌,也要有信心,这个信心来源于一个是我们现在治疗的进步,科技的进步;第二是来源于我们目前已有的治疗经验和治疗数据,都提示我们肠癌并不是绝症,而且是可以治愈的,而且可以获得美好的生活,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主持人:谢谢各位专家,肠癌不是绝症,也可以治愈,祝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