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48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帮助自闭症儿童 苏州一医生被评服务明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10 11:56: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帮助自闭症儿童 苏州一医生被评服务明星

2013-02-19 07:40
  


黄志勇在和护理人员一起,帮助一名儿童做康复训练 蒋文龙 摄
  
   不到两年时间,他和他的团队已经累计为100多名儿童进行了自闭症的诊断和治疗;由他负责的困难家庭特殊儿童援助班为近10名困难自闭症患儿家庭提供了免费康复援助;为了更好地帮助自闭症儿童恢复,他自掏腰包去学习更多专业课程……他就是苏州市精福院副主任医师黄志勇,新年头一天上班,他因为在帮助自闭症儿童方面做出的贡献,成了唯一一位市级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最佳服务明星”称号获得者。
  
   孩子微小的进步,都让他异常开心
  
   小兰是苏州市精神病福利院里的一名孤儿,也是一名孤独症儿童。2010年5月,已经6岁多的她被家人遗弃,救助站发现后,将其送到了苏州市精神病福利院。
  
   刚被送来的时候,小兰自己不会吃饭,不会大小便,连与人说话都不会。另外,她还有很强的自伤自残行为,经常会自己打自己的脸,用手指甲掐自己。黄志勇告诉记者,医学上公认的孤独症治疗时机在两三岁之前,小兰显然已经过了这个时期。
  
   从小兰进院开始,黄志勇就开始为她进行诊断和制定康复方案。诊断和制定方案之后,就是进行一对一的康复训练。然而,像手拿勺子这样普通孩子毫不费力的事情,小兰都无法完成。为了帮她做康复训练,黄志勇将拿勺子的动作分解成许多个更基本的步骤,一遍一遍地进行训练。在经过了上千次的反复练习后,小兰终于可以自己拿起一把汤勺了。
  
   经过黄志勇和护理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目前小兰已可以自己吃饭,大便前会用肢体语言做出示意,还学会了背诵三首唐诗。黄志勇激动地告诉记者,虽然从医学角度来说,小兰恢复到完全生活自理希望不大,但看到她每一点微小的进步,自己心里都异常开心。
  
   为提高专业知识,他自费去南京上课
  
   1994年,黄志勇来到苏州市精神病福利院,成了一名精神科医生。到了2010年前后,院里的自闭症儿童逐渐多了起来,黄志勇找到院领导商量,希望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援助中心。2011年6月,苏州市精福院儿童心理行为发展援助中心挂牌成立,黄志勇是主要负责人。
  
   随着来援助中心求助案例的增加,黄志勇发现自己在儿童自闭症方面的专业知识已经有些“不够用”了。利用一次去南京业务培训的机会,他自费报了好几门儿童自闭症专业课程;学习回来后,又在办公室自费订阅了好几份医学书刊,一有空就坐下来翻阅。
  
   2012年,在黄志勇的带领下,苏州市精神病福利院又开设了“困难家庭特殊儿童援助班”,免费为家庭困难的特殊发育障碍儿童提供一个疗程(4个月)的康复训练。到目前为止,这个援助班已经开了3期,为9名家庭困难儿童提供了康复援助。
  
   到目前为止,黄志勇和他的儿童心理行为发展援助中心已为超过100名儿童提供了自闭症方面的评估和康复援助服务。苏州市精神病福利院副院长蒋正华告诉记者,下一步该院将利用现有资源,并希望动员一些社会爱心力量,为帮助自闭症儿童再多做些事。(蒋文龙)

2#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3:45:16 | 只看该作者
苏州精神病福利院 网址:

http://www.szjfy.org.cn/Default.aspx

3#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3:52:15 | 只看该作者
苏州市精神病福利院 介绍:

http://yyk.39.net/hospital/86518_detail.html

4#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4:20:36 | 只看该作者
“做一名病患眼中的好医生”

时间:2010-9-29  

——记苏州市精神病福利院精神三科副主任医师黄志勇

“做一名病患眼中的好医生”,这句话一直以来像隽刻在心底的烙印一般,时刻提醒着黄志勇在临床一线真诚付出、无私奉献,他用一名普通医务工作者的实际行动在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道路上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医患之歌,他以赤诚的情怀、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在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心中树立起可亲、可信、可托的形象,他先后三次荣立局系统“三等功”,多次受到局嘉奖,连续多年被评为院十佳职工、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可亲,是他以“微笑卫士”留下的第一印象
平日的黄志勇因喜欢思考的缘故表情时常比较严肃,以至于同一病区的小护士都有点怕他。而面对病员及家属,黄志勇总显得那般平易近人,把微笑常挂在脸上,用他自己的话说,“和病员或家属交流沟通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如果我们高高在上,难以接近,怎么能做好下一步工作呢?”的确,良好的医患关系建立在有效的医患沟通基础之上,而“可亲”的第一印象是架起沟通桥梁的关键因素,黄志勇就用他标志性的微笑给病患以一颗定心丸。
工作16年来,不管是面对精神障碍患者还是老年痴呆病员,黄志勇常把年长病人视为自己的父母,把同龄人看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把小病员视同自己的小心肝。在医疗服务间隙,黄志勇总习惯于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诉求,同时也能及时发现他们病情的细微变化,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精神病患者系统治疗的有序进行,尽力帮助他们减轻病理症状,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可信,是他以精湛医术托起健康之舟
精神病患者因长期服食抗精神病药物,加之年龄的不断增长,易发器质性疾病和合并躯体疾病,因此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不光需要有扎实的精神专科技能,还必须掌握必要的全科医学知识。
黄志勇在意识到这点之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通过几年的努力,顺利取得本科学历,并于2009年一次性通过晋升高级专业资格的实践技能考试和专业评审,成为该院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之一,也是中青年医技队伍中的佼佼者。面对门类众多、纷繁复杂的全科医学知识,黄志勇一方面同临床经验丰富的病区主任探讨交流,另一方面自费订阅多份医学书刊,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知识,夯实业务技能。
黄志勇对医术的精益求精,是他取信于病患的关键所在,而他廉洁行医的职业道德,也使得病患愿意相信他、愿意配合他。在黄志勇看来:解决病患的病痛,挽救病患的生命是一个医生义不容辞的天职。拒收红包,维护的是医生悬壶济世的形象和自身应有的人格,弘扬的是医务工作者的医德医风,尊重的是患者应有的权利。

可托,是他以仁爱之心诠释大医精神
2009年隆冬的一个下午,“铃铃铃”下班铃声打响,病区工作人员开始洗手更衣准备下班,此时中班护士发现老年病员薛惠民突然神志不清,黄志勇听到护士的呼叫,立马穿起脱到一半的工作服,第一时间赶到病床边做起检查,根据临床经验初步判断为脑血管意外。由于该院治疗条件有限,无法做进一步的详细检查,黄志勇一边对病员施行对症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一边马上联系病员家属,将病员病情、病情可能的发展趋势和治疗建议详细告知家属。
此时病区外已漆黑一片,黄志勇本可以下班回家,但考虑到自己是薛惠民的床位医生,有理由也有义务留下来观察病员病情变化,等待家属来院处理。晚上8点刚过,薛老的家属急匆匆地赶到病床边,黄志勇再次将病史和观察情况向家属做了交代,并签署了医患沟通备忘录。随后,黄志勇配合家属将薛老送上救护车,焦急的病员家属临走前只来得及留下一句“谢谢”。黄志勇看了下手表,时针已指向九点,忙着观察薛老的他连晚饭都没顾上吃,但病员家属的一声“谢谢”让黄志勇倍感欣慰。
在十余年的工作中,黄志勇时刻秉承着“大医精诚”的仁爱之心,用真心、真意对待每一位病患,用真情、真爱温暖每一颗心灵,在精神科岗位上用点滴付出实践“做一名病患眼中好医生”的誓言。
晋代名医杨泉在《论医》中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黄志勇就是这样一名仁爱聪敏、廉洁淳朴的普通医务工作者,16年的从医经历或许不算长,但黄志勇所走的每一步都踏实、端正,他以正直刚毅的秉性、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诠释着一名医务工作者的最高追求和最美品德。


作者:精福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28 03:13 , Processed in 0.078763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